高中英語寫作的基礎訓練
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
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Assessment)是美國評價學專家斯克里芬在1967年在其所著的《評論方法論》里提出來的。所謂的形成性評價是相對于傳統的終結性評價(Summative Assessment)而言的,指的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及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態度和策略方面的發展做出的評價,這種評價是通過對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持續觀察、記錄和反思之后得出來的。
形成性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和團結合作精神,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變成一個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形成性評價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與終結性評價相比,形成性評價不只以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它更加靈活方便,也更加科學有效。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生學習行為和表現的評估,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在英語口語教學中運用形成性評價,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互相評價,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在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同時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形成一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良好互動的課堂。形成性評價注重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而要培養這些能力就必須依靠堅持不懈的學習和運用來完成。
二、形成性評價的方法與工具
首先,一般而言,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大致分為: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
自我評價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自己學習進程中的某個階段性成果的總結和評價。自我評價是形成性評價中尤為重要的評價方法,只有通過自我評價才能盡力發揮其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只有主觀積極地參與課堂,就自己不同階段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進一步的目標,并在課程初期、中期及末期分別給予自己相對客觀中肯的評價,以促進下一階段的學習。
同伴互評是指在課堂活動中,就某一活動進行同學之間的評價,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及學習方法的評價。在同伴互評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相互探討學習方法、交流學習心得、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意見。同伴之間相互比較、競爭,相互取長補短,既增強了合作精神又促進了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的提升。同伴互評作為形成性評價重要的方法之一,其評價形式既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課堂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是學習評價的主體卻是教師。形成性評價側重過程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需要調整教學計劃和內容,該評價尤其重視學生與教師在課堂的共同參與度,而非教師“一言堂”。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定好學生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的量化標準,列好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的核查表;其次,學生根據核查表才可有的放矢,對照核查表所列的內容一一檢查,每節課后,客觀公正地給予自己和他人中肯的評價;最后,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的反饋結果,教師針對學生課堂上的表現,縱向對比某一特定學生評價前后的差異,或者橫向比較某一特定組別在同一活動中每位學生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同時,以多種形式反饋給學生并提出整改意見。因而,在教學的不同階段,根據學生的能力發展狀況,教師可適時調整評價方式,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只有將自我評價、同伴評價與教師評價結合在一起評價方式才能保證較好的教學效果,才能促進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真正達到以素質教育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終極目標。
其次,形成性評價的行為評估工具有課堂觀察、學生檔案、座談、問卷調查、訪談和對話周記等。如何運用以及怎樣運用這些評價工具要根據所授課程、課程目標和授課對象等諸多因素做適當調整。
課堂觀察是教學行為和技巧的基本方式。根據Genesee and Upshur(20xx:79)的觀點,教師在觀察的基礎上,可以評估學生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內容。換言之,教師應該評估促進或阻礙學生學習的策略。與此同時,教師還可評估一些特定的教學策略的有效性,確定學生們欣賞哪些課堂活動和形式。課堂觀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課程設計和學生需求的契合度。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觀察,教師可掌握大多數學生對于教學安排的可接受程度,根據學生的需求改進或調整教學安排等,以提升教學效果。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can all be thought of as conversa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Genesee and Upshur,20xx:136)。如上所述,問卷調查和訪談都可被看作教師和學生間的對話,訪談和問卷調查是相似的,但決定使用訪談或者問卷調查可依據不同的教學目的。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相對正式的會談,這非常有利于老師對他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診斷學生在英語學習遇到的困難,為學生尋找合適的解決問題,獲得良好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得到更多的進步。訪談和問卷調查設計應該根據學生的個人需求并符合教學目標。
對話周記作為教師和學生溝通的另一種方式,深受學生的喜愛。因課程設置和班級規模的不同,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及訪談都相對比較片面,而對話周記則可以關注到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師生間定期通信,既增加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增強彼此的信任,又能解決學生的個案問題,做到因材施教;同時,為了促進“教學相長”,學生可及時反饋教師的課堂教學,對于教師的教學提出較好的建議和意見。
學生檔案是一個綜合各項評估功能于一體的評估工具。它可以記錄學生的成長、課堂變化且兼顧多種需要。如今,眾多評價工具只把學生作為評價的對象,而評估的責任和任務的則落到了教師身上。但事實上,幾乎沒有一種評價工具能很好地管理學生活動并對其課堂行為負責。相比之下, 建立學生檔案,需要學生親力親為;本著自我負責的原則,他們要更好地自我監督和控制,同時,在建檔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見證自己的進步與成長,增強學習的自信,提高學習的效果。
三、形成性評價對于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眾所周知,教育評估在大學英語課程改革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英語教學的重點已從傳播知識轉移到培養能力。多年來,在中國,人們只注重英語寫作和閱讀的能力的提升,而一直忽視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多年來,教學評價已經被狹義理解為量化教學,而后進一步局限于教學測試。考試作為教學的終極目的,期末考試的成績也就成為教師評價學生的最重要的依據。而對于口語課堂,單一的這種評估方式和依據增加了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少部分學生僥幸心理。考試成績給學生很大壓力,危害學生的發展,評估過程中,學生一直被動地參與,無法調動其積極性。當課程結束時,教師將得不到及時準確的學生反饋,無法改善評估方法以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形成性評價源于診斷性測試。與終結性評價相比,形成性評價通過教學過程中多方面的評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調過程性、目標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魏薇,20xx) 鑒于終結性評價在口語測試評分中的片面性和主觀性,大學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還是受到了這種終結性評價的制約。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最重要的任務的是幫助教師監控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如能將形成性評價的理論引入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與測試中,建立大學英語口語課程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估模式,則會推動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和測試的改革進程。
鑒于口語課堂的特點,為了克服傳統終結性評價對于口語課堂的制約性,形成性評價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相結合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首先,由于口語表達能力除了包含最基本的發音、詞匯、語法能力還有語用能力、文化知識儲備力等多項復雜的技能,而所有的這些技能無法在某一次測試中完全體現出來。因口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到相關學科、為了更好地促進國際交流。
而形成性評價尤其注重過程教學,這種評價將教學過程分成了諸多階段,學生可在每個不同的階段就自己的學習態度、發音、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流利程度以及課堂活動參與的積極性進行橫向的同學互評和縱向的自我比較。一方面,橫向比較可以找到彼此間的差距,互相幫助已達到各方面的提升;另一方面,學生可在整理學習檔案的過程中,縱向比較自己前后階段的學習情況,時刻了解自己在每個階段的學習狀況,在教師和同學的輔助下,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逐項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 另外,教師在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可真實地參與并記錄學生在各方面的真實水平。
其次,口語課堂實際上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際。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設計口語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活動、監控課堂活動、診斷學生的需求和問題、記錄學生的表現等。學生則在各種學習任務和活動中不斷地練習、發現問題、糾正偏差。
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不同,形成性評價的最顯著特征是評價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課堂,缺一不可。根據多數學生的關注點,學生參與確定研究目標、評分標準和英語口語的性能評估。因而,他們了解每一項活動的任務和目標,他們可合理運用各種評價方式和工具,課前認真準備,課堂上積極參與,能與教師積極互動,課堂上客觀地評價自己、同伴和教師。這不僅是一種評價過程,更是學生回歸自我認同感的方式。學生增加了學習自信,在評價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步獲得學習成就感。教師亦可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課堂反饋情況,根據反饋適時調整教學方法。如此良性循環,既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結語
形成性評價,作為正常教學和學習過程的有機部分,可以全面、客觀、科學、準確地提供與其學習目標相關的重要信息,它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外語教學質量的根本性提高。形成性評價其中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將英語形成性評價與口語教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及時、準確、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穩步提高。通過采用具體的形成性評價方式,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相互評價的能力,以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與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并為他們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與習慣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