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冬至的文學常識
冬至,是一首描寫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其地球現象、氣侯特征及草木花卉生長狀況與景象的七言絕句。作者左河水,創作于20xx年冬至日,發表于《中國詩詞月刊》20xx年11期,由于此詩以科學的語言與形象的筆觸表達了一個冬至節氣特征的科普知識,故還被有關文章引用。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太陽黃經達270度時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于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辟卦為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同時,閏月的設置也以冬至為標準,因為冬至總在冬月,冬月建子,為周正農歷的第一個月。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于春節。后來實施夏歷。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
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熱鬧程度不亞于過年。冬至有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會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于后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已經長了一歲。
冬至日雖基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后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農歷一月、二月,中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因此“九九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