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創新與堅守的高中滿分作文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階梯,也是我們要做的一件事情,堅守也是要有的,那就寫一篇作文吧。下面一起隨第一范文網小編欣賞一下創新與堅守范文吧!
創新與堅守范文篇一
我最近幾天天看《新聞聯播》,提及了文化產業怎樣做到堅守優秀傳統的同時加強創新力度,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新聞重點回顧央視“青歌賽”,是如何在堅持“歌唱水準第一”的前提下,創新比賽的形式、模式,更好地選拔和激勵優秀的、有潛力的歌唱人才,并且在當下各種音樂節目參差不齊的現狀下得到良好、正確的引導和發展。
回顧“青歌賽”近三十年的風雨歷程,發展的關鍵一是堅持歌唱水平、歌唱實力第一,不搞花哨、不求排場、不拼明星評委、不惡俗、不賺眼淚、不亂插廣告,等等;二是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出適應時代需求、國家需要,以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求的辦賽模式、組織和制度。從而能夠在五花八門、參差不齊的各類電視音樂選秀節目中長盛不衰,歷久彌新,煥發出強大活力和生機。
堅守是指對某種原則、立場、方式方法等的認可和遵從,并且不因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創新是指對對就有事物的翻新、改變和發展,同時應當是向著有利的方向改變。堅守和創新是辯證統一的,應當一分為二地看待。
首先,堅守和創新是兩個對立、相反的概念。
堅守意味著對事物狀態的維持和遵從,意味著對自身態度和立場的不改變,意味著對核心體系和觀念的固守和堅持。總的來說,趨向于事物的“靜止”。創新意味著在認真看待、正確分析、完全預測的基礎上作出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改變原有路線、方針、政策的行為決策,以使得事物得到有別于舊有事物的更好的發展。總的說來,趨向于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所以說,創新和堅守是對立的兩個概念。其次,創新和堅守是具有同一性的,或者說,兩者是“統一”的。“堅守”并不是無原則的一概固守,而是在批判看待的基礎上分析出事物的原則、基礎、核心,判斷其是否符合客觀規律,并且對正確的、有強大生命力的體系加以固守和支持,對不能符合客觀規律的部分就不能堅持。也就是說,“堅守”的本質是對正確事物、狀態的維持。
“堅守”并不排斥“創新”。恰恰相反,唯有在創新基礎上的堅守才能夠體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體現用矛盾分析法看問題的關鍵。事物的千變萬化、錯綜復雜要求我們客觀公正地看待事物、理智的分析事物,弄清楚其運動、變化、發展的趨勢,對符合規律的地方要堅守、維護;對不符合規律的地方要大膽創新、探索出新的路子。唯有有選擇的、有創新性的吸收、堅守,才能夠使得事物真正得到發展,核心的、正確的體系觀念得以傳承和發展。
“創新”并不是一味地求新、求變,不是瞎折騰、搞花哨,而是對已有的正確的理論、方針、政策充分調研、充分分析、客觀對待的基礎上,批判的吸收,引導事物走一條更符合發展規律的路子。也就是說,“創新”的本質是對不合理事物的摒棄和對事物正確發展未來的設計與引導。
“創新”并不排斥“堅守”。恰恰相反,“創新”必須以“堅守”為基礎,任何事物要想得到發展都必須建立在對已有事物的正確分析上。這種現象在科學界尤為突出,科學家要想得到一個新的理論或者實驗成果,必須站在前人的基礎上,用前人的理論成果來武裝自己的大腦,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努力學習、認真汲取科學文化知識。
由此可見,“堅守”和“創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可以相互轉化。對于堅守和創新,必須要站在歷史的角度正確地、辯證地看待。
在現實生活中,反映堅守和創新的正確認識的重要性的例子很多。
在文化領域,傳統的嚴肅的、弘揚民族精神、傳播歷史文化傳統的文學作品受到冷淡;一些沒有思想性、藝術性、歷史性的所謂青春文學作家、80后實力作家大行其道,又是出書又是拍電影,大紅大紫,賺得滿盆缽盂。觀其所謂著述,毫無思想性,大肆渲染朦朧的、玄幻的、哀愁的、自我世界的感傷,似乎不同于傳統的文學作品,吸引了很多年輕讀者的眼球。我想,吸引讀者的不是他的藝術水平,而是他文中描繪的“小資”、甚至是“大資本家”的生活場景。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是一種阻礙,對青年朋友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種毒害。而在上個世紀,老一輩科學家們之所以能夠忍受物質生活條件的極度匱乏,獻身國家國防科技攻關,并矢志不渝,靠的不是資產階級的享樂主義,不是吃吃喝喝尋開心的犬儒主義,而是甘于奉獻、不求回報的獻身精神。他們中的很多人多年在歐美留學,受到西式文化的漸染,但是始終沒有將一顆愛國、奉獻的心泯滅。他們的堅守在追捧歐美文化、生活大行其道的今天顯得尤為醒目。其實對于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毛澤東用一句話加以概括,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的吸收,洋為中用、古為今用。通俗的說,就是正確的“拿來主義”。在堅守我們富有發展前途的精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加以創新,從而使得傳統文化得到有力的發展。
不僅僅是體現在對待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態度上,在自然和社會生活的其它很多領域,體現創新和堅守關系的數見不鮮,因時間和篇幅有限,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
總之,不管是從理論基礎上還是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創新和堅守都是對立統一的,需要我們辯證對待。
創新與堅守范文篇二
近年來,“創新”已成為一個流行話題,書刊上、報紙上、電視上、網絡中無所不在。
蘋果公司已故前總裁喬布斯通過創新,不僅使得蘋果公司起死回生,而且蒸蒸日上,其產品ipone系列已成了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焦點和心儀的寶貝,引領著現代高科技產品的發展潮流。由此可見,創新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動力,更是一個企業成功的關鍵。其實,不只是現在,不僅在科技界,無論何時何領域,創新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還記得小時候聽過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人們總是夸贊司馬光的冷靜、機智。而我覺得他的創新精神才是最值得褒獎的。若只是處變不驚,沒有創新思維,他便無法想出那樣聰明的主意。若循規蹈矩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那位同伴的性命怕也不保了。正是因為有了創新意識,才使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歷史傳說中占據一席之地,為后人所津津樂道。
古今中外,懂得創新的人遠不止司馬光一位。因為創新,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照亮了世界;因為創新,麥哲倫環游了地球,使世界連成了一體;因為創新,袁隆平培育了雜交水稻,為人類戰勝饑餓帶來了綠色的希望……就連流傳數千年的文學也離不開創新,因為創新,文學才得以保持其生命力,代代相傳——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生產力的提高,沒有創新就沒有社會的發展,沒有創新人類社會將會是一潭死水。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創新那么重要,我們還要堅守什么呢?還記得當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那么多廠家不約而同地走這一條“創新”之路——向奶粉、鮮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氮的含量。不得不承認他們很有“創新”能力,然而這種“創新”卻危害了人們的健康,使許多無辜的兒童患上了腎結石、腎衰,甚至死亡,給無數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這種“創新”喪失了道德的底線,給人類帶來的是深深的傷害,給社會帶來的是一場災難。
面對日益發展的科技、五花八門的誘惑,我們應該學會堅守——堅守公民的道德底線,堅守古人留下的優良傳統,堅守一個人最起碼的良心,堅守我們心中的一方凈土……堅守不是守舊,不是循規蹈矩,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創新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自律的行為。只有將創新與堅守結合起來,才能促進社會和諧地發展。
堅持創新,不忘堅守,彼此促進,相互補充——這不是口號,不是政治術語,而是關系到每個人、每個國家生死存亡的一道最簡單的常識。
創新與堅守范文篇三
當今世界,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社會中物質的改變似乎也讓其中的人也受到了影響,人也隨之而變,這時,堅守純正已成為了不可多得的寶藏。
勞斯萊斯是上個世紀的汽車品牌,算來已經有一個世紀的壽命了,同時期的許多汽車品牌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只有包括勞斯萊斯在內的幾個品牌依然健在,仍然散發出活力。是什么讓它如此呢?原來,勞斯萊斯在這段時間里,一直堅持著高品質的制造工藝,大到汽車的外型,小到小拇指蓋大小的螺絲,從來都不偷工減料。因為他們知道,唯有堅持對事物純正品質的堅守,才能立于汽車行業的不敗之地。這也正是勞斯萊斯系列成為豪車的基礎,也可以說是決定性因素。然而,反觀現代的一些行業,為了牟取暴利,不擇手段,三鹿奶粉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為了提高奶粉的含氮量,不顧及到消費者的健康問題,大劑量加入三聚氰胺,導致了嬰兒產生腎結石。雖然說國家在監管上有問題,但這并不是三鹿作假的理由,他們完全違背了職業道德,被歷史篩去是毋庸置疑的。三鹿企業沒有堅守住自己純正的品質,最終只能是倒閉的下場。
由此可見,堅守在當今社會是多么重要。然而,僅僅堅守就行了嗎?
非也!讓我們翻開中國的近代史,清朝時期,施行了閉關鎖國政策,自認為地大物博,以“天朝上國”自居,虛驕自大,閉目塞聽。而同一時期的歐美帝國主義列強已有長足發展,并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目標。當英帝國的戰艦轟開了中國的大門,道光皇帝還在問大臣英國在哪,從那條路走能到。真是可悲。
韓民族可以說是后起之秀,當年中國的小弟,已經和大哥平起平坐了。當初,韓國派了使者到中國來訪問,學到了許多漢文化的優點。回國后,將這些優點整合到自己原有的文化中,既繼承了民族文化,又與學習來的優點并行不悖。與中國現在的哈韓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哈韓族除了學習到了古怪的發型,妖精般的裝束等等低級的東西,還有別的嗎?
因此,堅持自己的正宗是需要的,勞力士手表能夠有今天這樣的名氣,也得益于此。但過度保護正宗,就會使其失去了與新鮮事物發生聯系的機會,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近現代的中國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我們堅守品質,但不能固步自封,要在堅守中求發展,在堅守中開拓創新,才能讓大到社會,小到個人得到最大的好處,讓自身越變越強。
創新與堅守范文篇四
創新,今天不能不說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匯,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人才教育等等,每一樣都離不開“自主創新”,而堅守傳統在一般人看來似乎是與創新相對的。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
在一般情況下,創新便代表著變革,即革去腐敗的骨肉,注入新鮮血液,帶著一種不安和憧憬的心境在一片迷霧中突破舊框框的束縛,尋找通向未來的路。光量子理論的提出者是愛因斯坦,但作為這一學說的基礎量子力學的提出者普郎克只比愛因斯坦大幾十歲,那為什么普郎克沒有一鼓作氣研究下去呢?只因為這一理論一旦被證明成立將徹底打破他一直崇拜并虔誠地信奉為權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在“創新與堅守”的徘徊中他迷失了自我,令人遺憾地選擇了“堅守”——人類本應因權威而受益,不料卻被權威束縛了思想的翅膀,使創新成了一種奢望,這不可不說是一種悲哀。
看來,創新給這個世界帶來進步。可是這個世界如果只存在創新,那又如何呢?
日本曾有一位九歲的天才書法家,四幅作品被私人收藏,拍賣價高達1400萬日元。小田村夫曾預言這將是一顆璀璨的明星。但幾年后他在眾多新星中銷聲匿跡,不為別的,只因為他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受歡迎,不斷改變風格,不斷臨摹,其作品反成了毫無價值的書法仿制品,失去了原本具有的雋永的風格,自己的作品成了“王羲之”、“柳公權”的復制品。世界上之所以大師級人物寥若晨星,絕不是因為天生的庸才太多,而是因為太多的天才沒有堅守本心隨波逐流而成了庸才。社會需要創新,同樣需要堅守——創新者,變其思維;堅守者,守其本心。創新與堅守兼具,才能構成一個完美的世界。
阿丹與阿蒙是師出同門的畫家,兩人原本俱擅長畫虎。一日,老師同時對兩人提出了拓展一些新畫路的建議。阿丹沉吟半晌,決定不采納這個建議,只是一心研究各類虎的體型、習性;阿蒙同樣思考了一番后決定接受,開始畫一些山水草木。多年以后,阿丹去阿蒙家小坐,進門后入目的便是墨色的箭竹、山間的流水、百花盛開的泉邊……剎那間阿丹有如入仙境之感;作為回訪,阿蒙不日前往阿丹家,推開屋門,一頭咆哮的猛虎迎面撲來,威嚴的氣勢從天棚直逼地板,雖是墨彩繪制,卻讓人有臣服的沖動……兩種選擇,決定了二人不同的畫風,不同的藝術方式,卻收獲了同樣的成功——畢竟通往成功之路自古便不止一條。
探索創新,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新路,這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繼承傳統,堅守本心,會讓我們的發展更穩健,更具自己的特色。我們做任何事情最忌諱的就是瞻前顧后,優柔寡斷,或見異思遷,或墨守成規,這只會使我們坐失良機,遠離成功!
創新與堅守范文篇五
笛卡爾說:我思考,故我存在。
——題記
一張紙片飛舞空中,盡管舞姿優美,卻沒有的風采;一只蝴蝶翩然于花叢之中,可以盡情享受美好春光的樂趣,因為懂得它堅守自我,因而不會迷失自己。表演藝術家和劇作家的對話,讓我想到:生活中,我們究竟是一張紙片,還是一只蝴蝶?……蘇軾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表現的就是人生失意時仍然保持達觀自信的堅守,因而人生盡管命運多舛,他依然能夠執著于自己的理想繼續前行。
是的,作為一個人,我們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但是,我們必須能夠堅守自我,絕不不盲從,才能夠執著前行。
做一個堅守自我的人,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立場,放棄自己的理性思考,我們就可以避免盲從,執著前行。正因為不能堅守自我而選擇盲從,燕國人便在歷史上留下了邯鄲學步的笑話;正因為不能堅守自我而選擇盲從,東施效顰,終究成為貽笑千年的笑話;因為盲從,人們輕易相信了“養生大師”張悟本;因為盲從,日本核泄漏中國人開始忙著搶鹽……從古到今,歷史的天空記錄了許多盲從的故事。面對這些盲從的故事,我們就應該在世事紛擾處,耐得住喧鬧,不要隨波逐流隨意改變自己。孔子周游列國,雖然處處碰壁,他卻用自己的執著表達自己對于理想的堅守,才造就了華夏絢爛的儒家文化。身處動亂之中的錢鐘書堅守“寂靜”,“兩耳不聞窗外事”,甚至有人指責他是“龜縮哲學”。但是我們不能否認,錢鐘書的沉默決不是放棄,恰恰是以一種卑微的方式堅守自己的信念,表現了大師的睿智與可敬。
同樣地,正因為堅守自我,亞里士多德留下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箴言;正因為堅守自我,才有了哥白尼實現根本變革的“日心說”;正因為堅守自我,丁肇中發現了J粒子家族……他們的堅守與執著讓他們甘守寂寞,所以他們才到達一般人無法企及高峰。
因此,我們應該做一個堅守自己理想的人,一個不因為浮躁而改變自我的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許多“出人頭地”的機會,君不見“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于是,不少熱衷名利的人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許多人越來越無法忍受清貧和平庸,于是選擇了盲目跟風學習別人,殊不知他們已經在盲目跟風中,不但失去了今天,而且也迷失自己的明天,荒廢自己的將來。
做一個堅守自我的人吧,讓自己成為一棵會思考的蘆葦,無論身處浩渺田野之中,還是落腳湯湯河水之畔,即使面對熊熊罡風,在隨風飄搖處依然自己掌控自己的腳步,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我們就能夠“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這才是我們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