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擴寫《笑林廣記》的作文
《笑林廣記》擴寫作文
一位懶惰的老師,常常在光天化日的白天呼呼大睡,雖然老師沒有以身作則,倒把學生管得挺好,連打個瞌睡都不允許。
老師美美的睡了一覺后,又在黑板上寫的四個大字:“宰我晝寢。”寫完后便大聲向全班宣布:“你們看看,這可是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的,他都說了,就是殺了我,我白天還要睡覺,大家看看,孔子都這樣說了,白天也要睡覺。”
一位見多識廣,博才多學的學生發話了:“老師啊!宰我可是一個人呀!孔子是在批評這個人白天睡覺呢!”
老師見詭計被識破,嘴唇動了動,準備狡辯些什么。另一個急性子的同學“啪”得站了起來:“啊,既然你都可以睡覺,我們學生就要學習,憑什么不能睡覺呢?”
“對呀!對呀!”臺下一片掌聲和歡呼聲。
老師見陣勢不妙,便靈機一動,心平氣和地回答:“你們都汲取了我傳教的知識,我也要學習呀,我今天呀,是在夢里找周公請教,并讓他傳授些學問呀!”學生們一時間啞口無言。
那個平時急性好動的人也是靈機一動,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二天早晨,他也仿效這位老師的方法,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老師一見,找了個木棍子,使勁敲這同學,厲聲問道:“這位同學,怎么睡起懶覺來了?”
這位同學慢慢站起,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也去見周公了!”
老師心想:你也跟我耍這個花招,接招!
老師繼續追問:“周公盡說了些什么呀?”
學生機智而又冷靜的回答:“周公對我說呀,他昨天并沒有見到您尊師呀!”
《笑林廣記》擴寫作文
從前有一個人,進士沒中,去當老師。這位老師幾乎樣樣都好,就只有兩個缺點:一、白天愛睡懶覺;二、嚴于律人,寬厚待己。就是說,他縱容自己睡懶覺,而不允許他的那弟子打瞌睡,這下子那學生可慘嘍,一打瞌睡,就要被老師打。但是老師也經常缺課,因此,這個小徒弟懷恨在心。
這不,今天這位同志又把“教書課”改成“懶覺課”了,而且還是在自己的臥室上的“懶覺課”呢!
小徒弟氣憤極了,于是,當這位教書的先生來上夜自習的時候,大聲質問這個老師:“老師,為什么你白天可以睡大覺,而我連打個瞌睡都不行?”老師想:這個學生越來越囂張了,不是嗎?還敢質問我?于是老師撒了一個謊來哄騙著學生:“哎,你不知道,我昨天去見周公了。”
第二天,學生也呆在書房里呼呼的睡大覺,老師更加生氣了,操起戒尺,就往學生的背上打去,學生“哎喲”叫了一聲,立馬醒了過來,老師反問道:“昨天我睡懶覺,又關你什么事了?你告訴我,你為什么要在我的面前睡大覺,啊?”
學生無所謂的說:“我也去見周公了呀!”
老師立馬喜笑顏開問道:“周公對你說什么啦?”
“周公對我說,老師您昨天沒有去找他。”“什么?怎么可能?我明明去見他了呀!”老師發覺自己說出了自己昨天也和學生一樣睡懶覺,急忙灰溜溜的跑回了自己的家。
《笑林廣記》擴寫作文
一位老師,晚上忙著打麻將,他的手機短信里總會有這幾個字——“三缺一,快來。”這下好了,一夜沒睡,到了白天,拋下學生,自己在家里睡覺。但每到課堂上,他是絕不允許有學生睡覺的。
這天夜晚,一位學生來到老師家,問道:“老師,今天你怎么沒來上課呀?”
“啊呀,我呀,今天去見周公啦!”
“周公,不早死了嗎?這——您是穿越時空去的嗎?”
“哪里,我是做夢去見周公的。”
學生知道這僅是老師做夢的借口,于是,他決定第二天也用這個借口。
第二天,這位學生果真在課堂上睡著了,而且還帶了個枕頭。
老師怒發沖冠,急忙拿起戒尺,往學生手上重重地打了一下。
這時,學生揉揉眼睛,打了個哈欠,準備繼續睡覺。
“呃哼!”老師咳嗽了一聲,“你干什么?叫醒你了,還繼續睡呀!”
“老師。”學生不緊不慢的說道,“我去見周公啦,在周公面前不打個招呼就走,豈不是對他不敬?”
“那周公跟你說了些什么呀?”老師向那學生看了看,目光中帶著一些瞧不起,可以看出,老師以為學生是再也編不下去了。
“這個嗎?周公說,他昨天并沒有見到老師哦。”
《笑林廣記》擴寫作文
一位老師在白天,翹著腿,瞇著眼,在椅子上睡著了;而更可笑的是,他不讓自己的學生隨他一同“游夢”,要學生坐得端正,哈欠也不許打一個。學生們有些不爽,但還是耐心的等老師慢慢醒來,畢竟誰也不想與知識作對。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老師才悠悠醒來,看了看他的學生,又揮了揮手,準備站起身伸伸懶腰時,一位學生突然開口:“老師,你為何睡著了?”那老師一聽,轉了轉眼珠,笑著說道:“因為我去見周公,求索問題去了。”
那學生睜大眼睛,思索了一下,才點了點頭,坐了下去。
第二天,老師精神飽滿,明顯吃足喝飽睡好了,準備好好給學生上課時,他瞧見昨日提問的那個學生竟睡著了,感覺自己的滿腔熱血撲了空,走到那學生身旁,用棍子狠狠的敲了他的桌子。那學生被嚇了一跳,連忙抬頭,看見老師氣勢洶洶地站在他旁邊,有些不安。那老師看他醒了,便說:“你在干嘛?”
“我,我在夢周公。”那學生緊張極了。
“哦,那他說了些什么?”,那老師挑了挑眉。
學生看了看老師,故作害怕地說道:“周公說,昨天并沒有見過老師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