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曾經和朋友爭論過這樣一個問題:讀書和旅行這兩種方式哪種更加有用,也就是說身體在路上和靈魂在路上,哪個好處更多呢?古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對此,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然如此。我喜歡讀書人,也欣賞說走就走去看世界的人,因為人生本是一場體驗,何必給自己留下那么多遺憾?
一、在北京的經歷
20xx年3月,我從海南回來,身上帶著沉重的使命,就是找工作。爸媽對我說,看看你都多大了,該找個穩定的工作了,要不找對象都不知道該怎么跟人家說。為了讓媽媽好給人家說,我決定放棄自由自在毫無約束的生活,承擔起為人子女也就是作為一個成年人的責任,去考公務員。因為有過一次失敗的經歷,在我心里留下了陰影,因此我決定退而求其次,考招教,因為姐姐曾經的一句話使我順利有了一份他們覺得尚可說得出口的工作。那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因此,無論任何時候,我想要得到的東西都會去奮力一搏。這一點還是比較符合摩羯的氣質的。
從海南回來后,媽媽帶著我去北京給小侄女過生日,我無意間窺到了哥哥和姑姑的生活。哥哥是做生意的,給我們吃海參還有其他一些名貴的菜,卻很少見他,我們出去玩也是司機帶著去,因為太忙,根本沒有時間陪我們。姑姑卻不同,姑姑博士生,姑父研究生,家里東西不多,除了書還是書。客廳是書,臥室是書。我震撼了,搬著梯子找書第一次真真切切出現在我面前。就在那時,我在想,我二十幾年的光陰拿去干什么了?我感到恐慌,在我心里,曾經對知識有著深深的渴求,卻因為自己的懶惰使時間付之東流。從那以后,我明白了,精神上的財富比物質上的財富更為持久,更能使人得到滿足。不愛讀書的我開始逼著自己讀書。
記得兒時住在二姑家里,早餐前要背一首詩,在姑姑家住了十來天,所以,我只會背課本以外的十幾首詩。回家了,在爸爸媽媽疏于管教下又開始了縱容自己的生活。讀高中了,喜歡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卻覺得記憶力已經不行了,后悔沒有抓住年少的時光。
年少時光不復返,但我還是不想放棄,因為我喜歡愛讀書的人,我想成為愛讀書的人。
親愛的朋友或親人,如果你能讀到這里,我就已經很感激你了,如果你讀不到這里我也不介意,因為誰也不愿意讀這如同白開水般的文字。
二、我是學美術的
我不喜歡別人說我是學畫畫的,因為我不愛畫畫。從我接觸素描開始,就斷定自己不是畫畫的材料。剛上大學的時候我特別苦惱,因為我一點也不突出,無法引起同學們的圍觀,沒有一點點自豪感。直至現在我也不愛畫畫。
但是,我愛美術,愛欣賞美術作品,為了去北京看特展不顧一切阻力。喜歡各地出土的文物。
在湖南省博物館看到馬王堆出土文物時的興奮不亞于看到周杰倫出現在眼前。正是因為接觸了美術史,我的人生多了很多樂趣,繼而開始喜歡歷史,喜歡文學。
當然,我的知識仍然是十分淺薄的,但是,然是出現在美術書上的作品我還是迫切想要看到實物。比如說敦煌的飛天壁畫,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柬埔寨的吳哥窟……非常遺憾,我依然沒能看到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也沒有見到心心念念的印度泰姬陵。六年級課本上有一些世界遺產的課程,我總是跟學生說個沒完,以至于孩子們總是質疑我是學歷史的。作為學美術的我是該哭呢還是該哭呢還是該哭呢?
書上的圖片不能和實物相比,一般的印刷會瞬間毀掉一幅名畫。如果不了解一些人文景觀的故事,看到的也就是一些死的建筑和神像。去過故宮三次,至今也不能說自己了解故宮,因為沒怎么讀書也沒有聽講解。因此身體和靈魂缺一不可,都要在路上。
三、路上的感悟
我雖比不得一些人說走就走的灑脫,但總歸也是執行力比較強的那一款。旅行路上,總會有一些閑暇時刻留給人以遐想。而在我看來,這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美妙時光。
在一次旅行路上,臥鋪大巴行駛在內蒙古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真正看到了什么是鹽堿地,什么是寸草不生,什么是荒無人煙。第一次深深地畏懼大自然。在額濟納的天空上,我明白了什么是天似穹窿。整日里生活在一個被霧霾籠罩的城市,高樓大廈和立交橋遮住了所有的視線,去了大西北才明白天似穹窿并不是騙人的。
還有一次,坐在秦淮河的船上,聽著一個個的歷史典故,想象著李香君是如何認識侯方域并把血吐在桃花扇上的,陳圓圓和吳三桂的愛情故事究竟是怎樣的,柳如是如何女扮男裝議論時事。秦淮河究竟有著多么輝煌的過去,秦淮八艷如何在這里彈琴賦詩,留下一樁樁耐人尋味的風流韻事?秦淮河又是怎么沒落的。就此,深深地愛上這座城,回家就買了秦淮八艷的傳記。其實,旅行和讀書是緊密相連的。
高中畢業時,和劉同學聊天,問我在干什么,我答看《三國演義》。劉同學夸我有品位,當我回答是電視劇的時候,他不禁汗顏。前段時間姑奶提議我看《三國演義》,說一定有助于我的寫作。前幾天又有一個機緣巧合,激發了我讀《三國》的熱情。這幾件事情綜合在一起,我決定認真讀這本書。
明天下午,我又會在路上,其實,旅行(不喜歡旅游一詞)在路上真的很累,但我不能放棄,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在我看來,讀書和旅行同樣重要,沒有可比性。
(作者:慢小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