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體積的數學日記
我們學過數學的同學都應該了解體積這個概念吧?以下是有關體積的數學日記,歡迎閱讀!
有關體積的數學日記1
不知不覺中,兩周都已過去了,做為一名快要畢業的畢業生,我不禁感慨萬千。大家都在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地做一件事——堅持寫周記!這對大家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但可以幫助大家鞏固所學的學習內容,而且可以鍛煉寫作能力。
回顧前幾天的學習生活,我不禁受益匪淺。
經過一個星期的學習,我們學習了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和容積等知識。讓我們再來回憶回憶我們所學的內容吧!首先想想圓柱有什么名稱: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圓柱的底面,圍成圓柱的面還有一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把圓柱的側面展開,可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高。這樣我們很容易看出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底面周長乘高。
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呢?把圓柱的表面全部展開,那么我們就看出它像一個除號,圓柱的表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接下來又要做題了,而且還是要求很麻煩的圓柱體表面積。唉,求表面積還真不容易。需要求出底面積和側面積,還得相加,稍不留神就會算錯,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一塊求完呢?我思考著。看看底面積和側面積的公式吧!
S底=πr2,有兩個底面,也就是2πr2,再看看側面積公式:S側=2πrh,將它們兩個相加在一起,提取同類項:2πr,利用乘法結合律,組成一個新的公式:S表=2πr(r+h)。一個新的公式從此誕生。有了這個公式只用相乘一次就萬事ok啦!
以前我曾經求過環形面積,運用了一個公式:S環=π(R2-r2),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是公式的組合啊!由兩個圓相減,提取共同的π,得到了新的公式。
這些新的公式的誕生都得歸功于靈活的偷懶!如果不是覺得太麻煩,其實也不會有這樣的公式。其實,靈活的運用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出題的人偷了一個懶,少說了一個條件,那么我們就可以多求一下。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我們偷懶,不偷懶都不可以。
有這么一道題:在一個大正方形里有一個內切圓,大正方形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求圓的面積。
如果按照常理,我們應該先求出大正方形的邊長,也就是d。然后再求出r,最后求出面積。可是,在這道題里,怎么才可以求出r和d呢?除非開方,可是這樣是很麻煩的,而且肯定求不盡,怎么辦呢?這時候就需要靈活的運用公式了。既然圓的面積公式是πr2那么求不出r求r2也可以呀!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整體a,也就是說,我們只用求出aπ就可以了。a怎么求呢?正方形的面積應該是(2r)2,化簡之后就是4r2,也就是4a這樣呢我們就可以用20÷4=5(cm2)求出a,再用5π≈15.7(cm2)。圓的面積就約為15.7cm2。這樣,不用開方,也可以求出圓的面積aπ。
有很多公式相互結合就可以組成一個簡單方便的實用新公式。
只要創新,其實在把巨人們吃過的饅頭揉在一起,做成一個新的花卷,那不也是很好嗎?
有關體積的數學日記2
由于容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因此不少同學認為容積就是體積。其實,體積與容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是有區別的:
一、意義不同。體積是指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而容積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一個物體有體積,但它不一定有容積。
二、測量方法不同。求物體的體積是從物體的外面測量它的長、寬、高進行計算,而求物體的容積則必須從里面來測量它的長、寬、高,然后計算。因此,對于同一個物體,一般地說,它的容積要比體積小。
三、單位名稱不完全相同。體積單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固體、氣體的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相同,而盛液體的容積單位一般用升、毫升。
一:給土豆測量體積
我們學完了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數學老師為了讓我們更深的理解體積的概念,就給我們布置了一篇數學日記,讓我們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想來想去,最后我選擇了求土豆的體積。媽媽給我拿了一個土豆,說:“土豆沒有一點形狀,怎么量體積呀?”我胸有成竹的回答:“沒事兒,我知道咋辦。”
我先找來了一個長方體的水槽,測量了一下它的長和寬,長是24㎝,寬是17cm。接著我倒入水槽一些水,測量了水槽內水的高度,水高5cm。
下一步把洗凈的一個土豆輕輕放入水槽,等水面平穩了后,我又一次測量了水槽內水的高度,水高5.5cm。最后一步就是求土豆的體積了。
我列出了求土豆體積的公式:
2417(5.5-5)
=24175
=204(立方厘米)
答:土豆的體積是204立方厘米。
當我列出公式時,媽媽也恍然大悟了。真沒想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有這么大的用途。這也使我想起來了曹沖稱象的典故。那么大的一頭大象怎么稱它的重量呢?聰明的曹沖想到了把大象趕到一只大船上,在船上記下刻度,然后把大大小小的石塊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就一點一點的往下沉,等船沉到剛才的刻度時,就停止再裝石塊,然后測量石塊的重量,而石塊的重量和就是大象的重量。曹沖真的很聰明,是我學習的榜樣。
學數學真有意思,親自動手做數學實驗真好,用數學日記的方法記錄自己思考數學問題的過程真真好。我要堅持寫數學日記。
有關體積的數學日記3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河邊玩,爸爸撿到了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對我說:“你們剛剛學了正方體和長方體,現在正好學以致用,你能告訴我這塊石頭的體積是多少?” “老爸,你真是摸不清狀況,我們學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這塊石頭又不是長方體或是正方體,我怎么算它的體積啊!”“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爸爸一本正經地說。
看著爸爸的眼神,我知道肯定有好辦法!可辦法是什么呢?問老爸吧,怕他笑話我,為了不讓老爸小瞧我,我只得靜下心來仔細思考。
我的目光不由地停留在家里的魚缸上。“有了!”我起身向衛生間跑去,拿出一個大盆子和一個漁網來,用盆子盛滿水,把魚一條條都舀了進去,只剩下一個裝了三分之二的水的空魚缸。
“干嘛呀你?叫你求體積,不是玩金魚!”爸爸不解地看著我。“我不正在求嗎?最多5分鐘就可以搞定了!”我神秘地笑了笑,繼續動起手來。
“喏,爸爸,你看。這個魚缸長6分米,寬4分米,是一個長方體,現在里面水深2分米,也就是642=48平方分米。我現在把這塊石頭放進去。”說著,我拿起那塊石頭放進去。
“看,現在水位上升了0.2分米!”我一邊拿著直尺量著水位,一邊得意地說。
“那又怎么樣?”爸爸故作鎮定。
“那就說明這石頭的體積是640.2=4.8平方分米呀!”我驕傲地說。
我又滔滔不絕地講起來:“因為把石頭完全浸在魚缸中,魚缸的體積就等于浸入水里所排開的體積,也就等于石頭沉入水中而使水面上升所增加的魚缸里面的水的體積。這其實就是等積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