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勞動節手抄報內容:在古詩里聆聽勞動
勞動,是生活的必需。歌唱生活、歌唱勞動是人們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勤勞的民族在抒發情感的時候,用歌唱表達勞動中的喜怒哀樂是再合適不過了。勞動也是歌曲的源泉,最早的歌曲是與勞動生活相結合的,內容也是以勞動生活為主,傳說神農時人們所歌唱的“扶犁之歌”,即是人們在田間耕作時唱出的旋律。
淮南子道應訓所說:“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后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舉重勸力之歌”正是原始工人們的勞動歌。這樣的勞動歌,實際是一種生產斗爭的手段,是生產技術的一部分。它可以整齊集體的動作,組織勞動的過程,一面可以減輕勞動的疲勞,同時又可使勞動秩序化而增加勞動的效果。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這是保存在《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中的一首原始勞動歌謠,題目叫《彈歌》。這首歌謠僅8 個字,是中國古代現存的最短的詩歌。這首歌謠反映了我國遠古漁獵時代人民的勞動生活,描寫了他們砍竹、接竹、制作彈弓,并發射彈丸捕獵禽獸的全過程。語言淳樸、自然,概括力極強,以非常簡短的詩句真實地描繪了一幅原始先民狩獵圖。詩句中流露著原始人對自己學會制造狩獵工具的自豪和喜悅,也表現了狩獵勞動的緊張、活潑和愉快,以及原始人要求獲得更多獵物的渴望。
在古代的辭賦歌曲當中,勞動的旋律一直沒有停歇過。你可以從《詩經》中的《七月》、《伐檀》中感受到勞動的艱辛,你可以從那些勞動號子中感受到勞動者的渾厚力量,而各式各樣的勞動場面,人們更是會在不同的民歌中找到。詩經·周南·芣苡有詩曰:“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這首《芣苡》是《詩經》里很有名的一首詩歌。本詩是婦女集體勞動生活的贊歌,熱情歌頌了勞動人民熱愛勞動的高貴品質,全詩洋溢著歡愉之情,準確地傳達出那歡快的勞動節奏。
四季更替,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傾斜的方向是不變的,一年中,隨著地球公轉的位置不同,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也會有規律的變化著,地球各地接受光照的多少也隨著變化,這種冷暖便不停地交替著,從而形成了寒來暑往的四季更替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經驗,把四季分成了二十四節氣,并編寫了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歌,體現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智慧。
在古詩里聆聽勞動,聆聽勞動的贊歌。感受著勞動人民熱愛勞動的生活態度,感受著勞動者積極創造物質財富的樂觀精神,感受勞動的魅力與光榮,那是一種無比幸福。勞動著,創造著,豐富著,精彩著,勞動點綴了生命的天空,也點亮了人生的路遙,更富足了心靈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