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識的溫度為題的作文
大量的課堂觀察下來,很累,也很有趣。在一系列的對比和分析中,我品味著同事們形形色色的教學風格 。不過,最引起我感悟的就是知識的溫度。
在一些教師的課堂里,呈現的知識都是沒有溫度的,就像最近的氣溫,冰冷的,沒有人味。 所謂沒有人味,就是知識就是知識,這些知識似乎與學習者沒有什么關系,教師只是單純地講授知識,完成任務,而孩子們也覺得它與己無關,冷漠的沒有任何呼應。即便是有校長在場,他們不給老師任何面子,依舊津津有味地玩著比知識有溫度的手機。
他們在春天,我在冬天。
今天有一節課很不尋常,老師從一盆綠色的盆栽植物開始,讓孩子們在觀察,在討論,在交流,課堂就像綠色的植物一樣,生機盎然。老師有善意的鼓勵,有嚴格的督促,有方法的指導。我能體會到聽課者的感覺:這堂課的知識與自己有關。老師沒有講什么,引導孩子運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我主觀地認為:我和孩子們一樣,在一個溫暖的知識的春天里,就像那一汪碧綠,生機盎然。
我想,知識應該是有溫度的,因為知識必須與人有關,尤其與人的生活有關。因為只有與人有關,才能引起學習者對它的興趣。很多的時候,老師們是舉輕若重,把一個原本簡單的問題,通過所謂的技術,搞得太復雜,最終讓孩子們失去了興趣。舉輕若重是專業研究者的態度,不能忽視任何微小的細節。我倒是認為老師應該具有舉重若輕的本事,把一些復雜的知識與形成過程進行內化,吐哺成一些更簡潔明了的比方、生活案例、基本方法,讓孩子們能感覺到知識其實就是來源于生活,與自己是如此之近,觸手之間就可以感到它的溫暖。蘇永濤教練給我提過一個很好的建議:孩子們為什么逃學?因為他們覺得無事可做。是不是可以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有事可做呢?
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是情語。風、花、雪、夜,其實也只是自然冰冷的一角,為什么它們具有那么大的能量,讓人如癡如醉,這就是情感溫暖產生的能量,所以,才有了情天恨海,海枯石爛經典。也許,知識就是冷冰冰的,但是,經過教師的內化和加工,應該可以變得五光十色,魅力無限。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