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的典故故事
人物簡介
周處(236—297年[1] ),字子隱。義興陽羨(今江蘇宜興)人,鄱陽太守周魴之子。周處年少時縱情肆欲,為禍鄉里,為了改過自新去找名人陸機、陸云,后來浪子回頭,改過自新,功業更勝乃父,留下“周處除三害”的傳說。吳亡后周處仕西晉,剛正不阿,得罪權貴,被派往西北討伐氐羌叛亂,遇害于沙場。
人物故事
周處除三害的典故故事:迷途知返的周處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毒已》)這段話的意思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極不尋常的景象,總是在那道途艱險而又僻遠因而人跡罕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氣的人是不可到達的。成功之本—— 立身之本,在于立志。
晉代的周處,年輕時性情避暴,逞強好斗,被鄉里認為禍害。當時義興河中有條蛟,山中有只白額虎,跟周處一樣都侵害百姓,義興人把它們叫做三害,而周處為害最為嚴重。有人勸說周處去殺虎斬蛟,其實是希望三害中只剩下一害。
周處立即去殺死了那只老虎,然后又跳進河里去斬蛟。那蛟有時浮在水上,有時沉入水中。周處窮追不舍,跟著它游了幾十里路。過了3天3夜,同鄉的人還不見周處回來,都認為周處死了,互相慶賀起來。不周處竟然把蛟也殺死了。
他回來以后,聽到鄉里人為他的死”而慶賀,才覺悟到自己被大家當作了禍害,決心改悔。于是他到吳郡去尋訪當時的大文學家陸機和陸云,陸機不在家,只見到陸云。
周處把自己被人看作禍害的情形告訴了陸云,并且陳述了自己改正錯誤的愿望,但因年歲太大,擔心最終也不會有什么成就。陸云說:“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況你的前途還很有希望。
再說,一個人怕就怕沒有志向,有了志向,還怕美好的聲譽不能傳揚嗎!”周處從此改過自勉,立志自新。“后仕晉,為御史中丞,”對貪官污吏多所彈劾。氐人齊萬年反叛,周處率軍平叛,斬首萬級,“弦盡矢絕,左右勸退,處曰:‘此是吾授命之日。’遂戰而歿。”終于“名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