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征文范文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位公民都應該勤儉。小編收集了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征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勤儉節約一直都是華夏子女的優良傳統,然而,在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的今天,“勤儉節約”四個字似乎變得越來越微不足道。就在不久之前,差不多就是我們爸媽那一代,哪怕是掉了一顆米飯在桌子上都會揀起來吃掉,是因為缺那么一顆米嗎?我想不是的,因為那是他們的血淚,那是他們的汗水,所以他們舍不得扔掉,哪怕是一顆也舍不得。然而今天呢?也許我們會因為一點點臟東西倒掉整鍋米飯,因為我們不心疼,因為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生活在那個“粒粒皆辛苦”的年代。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在學校隨處可見浪費令我感到很痛心。洗碗時,習慣性的不關水,一邊洗一邊沖,有誰曾想過有些人連喝的水都沒有?有誰能想象一年只能洗兩次澡的日子?還有,打飯的時候,只要自己打的飯菜有一點不合口,直接哐當倒進垃圾桶,又有幾個人想過有人連稀飯都沒得吃?
幾個人構成一個家庭,家庭構成社會。社會是由每一個個體構成的,這是我們的社會,每一個人的社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每一個人傳承,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少浪費一點,一點,就會是很大的一點,然后匯聚成海。
第二篇: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位公民都應該勤儉。據統計,人們每年餐桌上的剩菜可以供2億人一年的糧食。在我們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有一條,生活節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
在名人、偉人中,也有很多勤儉節約的人。雷鋒,別人喝飲料,他喝白開水;他的襪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他把自己微薄的津貼積攢起來,捐給災區人民。一代偉人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生活極為簡樸: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有76個補丁,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
正是這些前輩的勤儉節約,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鋪張浪費的現象。
就拿去年春節來說吧,有的酒店推出了團年宴。名字很好聽,如“招財進寶”,“歲歲平安”等,但價格卻特別昂貴。一桌要一千八百八十八元,更貴的要三千元甚至三千元以上。可就是有一些虛榮心強的人,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很富有,就大擺宴席。這樣一來,自己的錢花出去了,但客人沒吃多少菜,多數都被浪費掉了。
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小的事,卻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許多浪費:有的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了垃圾桶;廁所、水槽的水龍頭“嘩嘩嘩”地流著水;有的教室里白天還大放光芒;飯桌上、地上,到處都有灑落的飯菜……其實,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可以節約很多財富。
所以,今天我要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讓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第三篇: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一滴水,一粒米,一度電,渺小的微不足道,但誰有能夠想到他們“小”的至關重要?也正是因為有他們,人類才可以無生無息的存在于地球之上。
“文明,只差一步”,做在街上隨處可見的提示語,又有誰真的呢做到?水龍頭好像永遠在嘶叫,然后呢?我們是把它們“滴答滴答”同小溪的“嘩啦嘩啦”融為一體當成樂曲了嗎?不得不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吧。我們都崇尚光明,這毋庸置疑,但是一個小小的燈泡他堪比月亮嗎?難道必須要用滿屋子的光明來照亮你所處的角落嗎?舌尖上的中國,我們都喜歡美食,海鮮,雞翅,鮑魚對普通家庭來說總能算上山珍海味了,但你的一日三餐承受得住嗎?不還是要用米,面,饅頭來充實你的胃嗎?他們不必山珍海味,我們就可以隨意浪費了嗎?我們好像總是還差一步,用過水然后水龍頭呢?打開燈然后按扭呢?吃過飯然后剩余的呢?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年齡還不至于健忘,那就回頭伸出你的手!
我們生活在地球的溫暖懷抱,總是不停地向他索取,難道是真的把它當做你的父母親嗎?我們應該知道,他的很多東西不是無窮無盡的,他把最好的給了我們,我們應該做的,是合理去分配,利用,而不是一股腦的全部用掉,等到它也無力哺育越來越多的兒女的時候,也是會“白發蒼蒼”。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做不到為國家出資獻力,但至少我們可以勤儉節約,不是嗎?不要總是不把一些“小東西”放在眼里,這世界就是一小點一小點拼湊起來的,不要總是怕麻煩,不想多走一步,多做一些,難道那多的一點真的能累到你嗎?不要讓自己從現在染上“健忘癥”,記不得剛剛做過什么,接下來該做什么,言而總之,總而言之,多走一步,多做一些,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