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粽子為主題的作文
1粽子
最近快到端午節了,出了家門,一眼望去,大街小巷都是綠油油的,不過可千萬別誤會,我說的可不是稻田哦,這些綠油油的都是包粽子的粽葉。
我們這邊有在端午節包粽子的習慣,每年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的,我們家買粽葉的任務,都在姥姥的身上,每年姥姥都會在這個時候,去菜市場上精心挑選粽子葉。
等到粽子也買回來了以后,媽媽就負責去街上買糯米和蜜棗,將粽子葉洗好了以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一般我們家包粽子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都會伴著一個小凳子,坐在媽媽和姥姥的身邊,看著她們包粽子,想象著粽子煮好以后,剝開來,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的場景。
我好喜歡吃粽子啊,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來。
2粽子
奶奶領著我去逛超市,她問我愛吃什么?我說:“粽子,上回你給我做的我還沒吃夠呢。”奶奶說:“好吃我再給你做些。”奶奶買了些粽葉,稱些糯米、葡萄干、紅豆。
回到家,奶奶把糯米用水泡著,開始整理粽葉。
“哇!不一樣呀,有三角面的,還有四角面的。奶奶手真巧。”
“而且味道也不一樣哦。”奶奶樂呵呵的說。
中午,粽子好了,我解開繩子,剝開粽葉,黏黏的糯米團真是好看,咬了一口真好吃:蜜棗的。我又吃了幾個,還有咸的,“奶奶,我晚上還要吃。”
3包粽子
今天是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節了,你看,奶奶卷起袖管坐了下來。只見她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竹葉,左手一扭,右手一轉,竹葉攏成了一個喇叭。我在一旁幫著把米和肉放到“喇叭”(是說粽子)里,然后奶奶把留在外面的兩片葉梢往“喇叭”口上一按,左手捏住粽子,右手拉住一個線頭,另一頭用牙齒咬住。粽子在奶奶手里“翻筋斗”,線一圈圈繞在粽子上。嗨,一只像樣的粽子包成了。一個多小時后,奶奶包了一大筐粽子。
4包粽子
明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到婆婆家包粽子,可我不會包粽子,我只想馬上吃到粽子。
到了婆婆家,客廳里放滿了大小盆子,有的盆子里有白白的糯米,有的盆子是黃黃的小米,有的盆子里是紅紅的棗,還有的是豆子,高高的桶里放滿了粽葉,婆婆已經開始包了,他先把粽葉包成三角形,放上一把米和豆子,再放上一顆棗,然后再放入少許的水,在一疊、一裹,最后扎緊就可以了,可是我來沒幫上婆婆的忙,可我明白了,小小的粽子做起來也挺不容易的。
5包粽子
今天上午我去看姥姥包粽子。
第一步:包粽子。拿兩張或三張煮過的粽葉對疊在一起,再在粽業上放一把米,然后在米的上面放一些綠豆、芝麻、花生和一肥一瘦兩塊豬肉,再在它們上面又放一把米蓋住,包住在用線捆綁,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
第二步: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放水,用大火煮一個多小時,再用小火燜一個多小時,就大功告成了。
姥姥扒開一個粽子給我品嘗,哇!香噴噴的,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不一樣。
6包粽子
端午節到了。我們家要包粽子。
媽媽在街上買了包粽子的材料,為了讓媽媽不再像上次一樣累得氣喘吁吁,我搶過媽媽手中的袋子,幫媽媽提。因為我知道,媽媽的白發都是因我而生。
開始包粽子了!家人用手拉起一團咖啡色的米,然后把它做成三角形,再來就拉起一片大大的、綠綠的葉子,把它清洗干凈,把做好的粽子包在葉子里,用線捆起來。
就這樣,一個個粽子“出生”在我家的大方桌子上,當然,它們也成了我們的美味佳肴。
7家鄉的粽子
提起家鄉的特產——粽子,我就想起了那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春秋時期,一位叫屈原的大臣,在農歷五月初五抱石投入了汨羅江。
屈原死后,百姓把粽子扔進河里去,讓魚兒吃飽后,不去吃屈原的尸體。天長日久,吃粽子成了一種習俗。
說到粽子的材料,最重要的材料是蘆葦葉。不僅蘆葦葉是中藥,蘆花,蘆根也是中藥。而且蘆葦葉能去火,煮飯也很香,用它真是一舉兩得;配上糯米,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生的時候是淺綠色的,熟的時候是深綠色的。當你把皮撒開時,你會發現最外面的一層是綠色的,吃上一口的時候,才感到它是那么令人越吃越愛吃,最那么令人回味無窮啊!
我愛家鄉的粽子。
8端午節包粽子
星期四是端午節,我媽媽早早的起來了。她把紅棗和大米泡在了水里,然后又拿來了竹葉。這時我醒了,我看見媽媽在包粽子,就對媽媽說:“媽媽,我可以和您一起包粽子嗎?”媽媽說:“可以,不過你得把手洗干凈。”聽了媽媽的話,我就去洗手了。洗完手,我就開始學包粽子。我學著媽媽把竹葉卷成了一個圓錐形,先把一顆紅棗放進去,然后再放點米,我讓媽媽幫我包好,我再用五絲線把粽子捆好,這樣連續做了很多,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箅子上蒸,過了一段時間,香噴噴、熱騰騰的粽子熟了。
我們開始吃粽子了,咬一口,可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