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美德少年是禮貌待人,言語謙和,行為文 明,舉止得體;模范遵守《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社會 公德,養成公共生活好習慣,自覺維護城市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
【初中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十七歲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是充滿幻想的年齡,十七歲對于一個女孩兒來說是花一樣的年齡,十七歲對于家長來說是還沒有長大需要照顧的的年齡。也許您的孩子剛好十四歲,您每天會為他做些什么呢?也許早晨會幫他做好早點,上班開車順便把他送到學校,周末會陪他逛逛書店、打打羽毛球什么的。然而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這個十四歲女孩兒卻有著并不相同的經歷,雖然生活給了她過多的磨難與考驗,但她卻用超乎常人的信念和毅力,頑強地撐起了一個艱難的家。
她叫于彩霞,是準格爾旗第三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彩霞父親的性格極其內向、智力還有些低下,只能靠放羊為生,母親又天生聾啞,幾乎沒有勞動能力,弟弟才剛滿9歲。為了生計,七十多歲的爺爺奶奶仍得下地勞作,彩霞學習之余所有的精力幾乎都用來做家務和做農活。去年父親意外患病,雖然在親戚朋友幫助下完成了手術,脫離了危險,但術后兩個多月仍不能下地走路,這讓原本就貧困的家庭變得更加捉襟見肘。從此,父親的身體和全家人的生活便成了這個十四歲孩子最大的牽掛。彩霞的母親由于自幼聾啞,自卑和寂寞讓她的性格十分暴躁,發脾氣時總是暴跳如雷,摔東西、砸家具是時有發生的事情,心情好時還會給彩霞的父親做飯,心情不好時連家門都不讓進,發起火來不管手里拿著什么,都會沖人扔過去來,因此父親的身上總是傷痕累累。彩霞出生后幾乎沒有吃過母乳,母親還經常比劃著要把她扔掉。擔心孩子受傷害,奶奶就承擔起了撫養孫女的義務,買不起奶粉就用面糊來喂養。就這樣六歲前小彩霞沒有和父母一起生活過,很快到了上學的年齡,學校考慮到她家庭的特殊性,破例讓六歲的小彩霞住校,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常說,從沒見過這么懂事的孩子,這么小的孩子正是在父母懷里撒嬌的年齡,而彩霞卻經常讓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她不僅成績優異,而且還經常幫助其他同學,看到同學之間有矛盾他還主動去調節。
現在她和弟弟都在薛家灣住校,每到周末看著其他同學回家她都很羨慕,她是多想每個周末都回家啊,不是要回去睡懶覺、看電視,而是要回去幫年邁的爺爺奶奶多干些活兒,多陪生病的父親說說話,好讓他的病快點好起來,可是她又不得不一次次忍住這種回家的欲望,因為路費實在是不便宜。25塊錢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也許不夠買一份肯德基的套餐,也許不夠給同學買一份他們覺得體面的生日禮物,然而對于這個家庭來說可能就是太奢侈了。為了能省下錢給爸爸買藥,彩霞和弟弟只能一個多月回一次家,其他同學回家可以吃到父母做的可口的飯菜,返校時還帶回很多好吃的食物,而彩霞回家是為了讓奶奶休息,她來做飯,每次回去還會給家里帶一些好吃的,每當這時候,奶奶總是特別心疼孫女,因為奶奶會發現上次走時帶的餅干,又完完整整的裝了回來。問她為啥不吃,她說太甜了不愛吃。我們知道彩霞不是不愛吃,她是舍不得,因為她知道那是爺爺奶奶用辛辛苦苦賣豆角掙來的錢買的。一次在回家時看到路邊有賣烤紅薯的,她看弟弟特別想吃,猶豫了很久才買了兩個,一個給弟弟吃,另一個用手套、圍巾抱起來緊緊地揣在懷里,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回到家她手都凍得發紫了,可從懷里掏出來的紅薯還是溫乎的,遞給爺爺奶奶吃時,兩個老人哽咽地怎么也吃不下去。多懂事的孩子啊!每次返校時,都是看到車來了,她和弟弟才不得不放下手里的活兒才匆匆上車。弟弟在姐姐的影響下也非常孝順、懂事,學校的老師看到他的鞋已經很破了,就給他買了雙新鞋換上,把舊鞋扔了,可他又跑出去撿了回來,說回家干活時還能穿,老師也為他豎起了大拇指。同學們更是把她們姐弟倆當成自己學習的楷模。
小彩霞12歲時曾許下一個心愿,那就是將來當一名老師,我問她問什么,她說因為老師是最善良的。我們感謝每一位關心、幫助她的老師,正是因為你們的善良、仁愛和無私的善舉,讓一個柔弱的孩子有了這樣美好的夢想。
有人說:“盡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這個90后女孩的孝順、樂觀和堅強不僅值得同齡人學習,更值得我們每一個成年人學習。
【初中學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朱,男,出生于20xx年3月,就讀于新倉鎮龍林小學。家住太湖縣新倉鎮龍林村。小,還有一個雙胞胎弟弟,哥弟倆剛一出生,給全家帶來了歡樂和溫馨。年事已高的爺爺奶奶視兩個孫子為掌上明珠,百般呵護;父親在耕種幾畝薄田的同時,一有空就出外打工,拼命掙錢購買奶粉,以彌補母乳量的不足。盡管家境并不富裕,生活清平,但眼看著兄弟倆健康快樂成長,活潑可愛,全家人其樂融融,充滿著期待。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在四歲那年,爸爸和媽媽在外地打工,爺爺奶奶在家看護他和弟弟,有一次在家玩,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給摔斷了,爺爺急忙帶他到醫院診治。經確診,小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叫“脆骨病”。醫學上把得了這種病的孩子稱之為“瓷娃娃”,也就是說他的骨頭和玻璃瓷器一樣的脆弱,稍有任何的撞擊或者用力,就可能導致骨碎,治療起來非常麻煩。第一次骨碎,在醫院治療了一個多月,然后回家康復。在康復中他練習下床走路,不料腳還沒有著地,骨頭又斷了,就這樣復合好了又斷了,折騰了好幾次。作為年僅四歲的孩子,遭遇如此大劫難,其所忍受的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而小卻表現得特別堅強。聽他父母回憶,他在治病期間,很配合醫生,忍受疼痛不哭,小小年紀,看著父母的焦急憔悴,還時常安慰爸媽;為加強營養,為他做點好吃的,他總要分給弟弟。是一個要強、懂事、善良的孩子。
斷斷續續的維持幾年,到了要上學的年齡,同齡的孩子都背著書包上學去了,而他呢,由于不能行走,只能在學校報名,由他弟弟從學校領書和作業回家,讓他在家自學。起初,翻著帶有彩色插圖的課本,新鮮高興,但接觸識字、算數時,就犯難了,什么都不懂,不知如何下手。他急哭了,邊哭邊喊:“媽媽,為什么要生我啊?生我讓我受這么樣的罪”,內心帶著恨意。他媽媽用雙手將他摟在懷里,母子抱頭痛哭。他媽媽說:“兒啊,只要你愿意讀書,媽媽愿意背你去上學”。從此他媽媽天天背著他上學放學。
小生病,給本不富裕六口之家,帶來經濟、精神上的極大困境。他的母親勞累過度,壓力過大,積勞成疾。在他八歲那年,他母親突發腦溢血,經過醫院搶救,撿回了一條命,從此,落下后遺癥,干活不能負重。本來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給治病,花出了家里的所有積蓄,并向親友借了債。目前,他需要母親寸步不離的照顧,對他后續的治療還需要很多的錢,他的爺爺和奶奶身體不好且年紀也大了,漸漸失去勞動能力,需要家人照顧。全家僅靠父親在外打工來維持生計。全家人生活十分困難。
雖然家里遭遇了很多不幸,他自己常年忍受病痛的折磨,他的心里承受著很大壓力,但是在學習上他卻絲毫不放松。磨難激勵了他要更加努力學習的斗志。在家里他是個懂事的兒子,在學校里他是個遵守紀律、團結同學、要求上進的好學生。課上他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課下,認真讀書,增長見識。他對古詩詞特別感興趣,熟讀了很多唐詩。學習成績優秀,考試成績始終居班級前幾名。 磨難讓他養成了堅強的性格和善良感恩的品行—— 不管生活給予他的家庭多大的磨難,不管他遭遇多少挫折,他都能刻苦努力學習,堅強的生活,用優異的成績和善良的微笑安慰他的父母,報答幫助過他一家的好心人!
小遭遇,讓人同情;小頑強,令人欽佩。輪椅上的小是同齡人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