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通用17篇)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1
已經有十多年教齡的我,自小受的是傳統的教育,工作后又以此模式作為了我教書育人的方式。埋頭于教材之中,苦干于課堂之上,每節課后對照教參,慶幸完成了教學任務。曾為班里學生手背的好,身坐得直,目不斜視,為自己的訓練得法而感到驕傲;曾為學生和自己碰面就躲或怯生生問一句“老師好”而體會到威信;也曾反思過課堂上舉手的人為什么越來越少,見面就喜歡溜邊的人為什么越來越多,而后這些念頭轉瞬即逝,又被繁忙的工作擠走了,自己依然處于閉門造車、固步自封之中而無察覺。直到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吹來,還依然對課改很陌生,簡單認為不過是變變教材而已。
經過學校多次培訓,才改變了我,為我的疑惑找到了答案;為我曾經的“自以為是”劃上了句號;為我邁開教改實驗的第一步開啟了大門。難道自己還要拿起巨大的`剪刀,把天真可愛的學生當作樹木一樣修剪成相同的形狀,通過壓抑學生的個性,這樣行使“園丁”的職責嗎?不,決不。在此,我更深刻領會了熟記于心的“因材施教”。現在,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基于他們個性、年齡、家庭、興趣的不同,我多了更多的寬容,鼓勵、贊許、微笑乃至滿意的眼神、一個豎起的大拇指我都不再吝嗇。
驀然驚嘆,原本就是寬松與禁錮、正視與偏見、欣賞與摒棄之間的一步之遙,這一步跨躍過去,就跨過了束縛,跨過了定勢,跨過了教師與學生阻隔的一堵墻。跨躍這一步的驅動力,就是“以人為本”的新課改的新理念。跨過去前面是個天。我們就不會再用同一把尺子,而是多幾把尺子多量出幾個好學生;就不會以“師”自居,而是平等地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思與思的碰撞,進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我們會讓學生學會生活,會注重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和經驗的獲得,會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動、富于創新,會讓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健康成長。
經過一年多大膽、刻苦的實踐,我的課堂變樣了!可以說爆發了青春的活力。課堂上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積極性,在音樂教學中,注意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氛圍中去學習新知識。以開放的心理要求孩子,不強行規定他的想法,不限制他的才能,鼓勵學生想別人沒有想到的,做別人沒有做的,讓他們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努力培養學生成為有個性的人。
課改帶來的好處也開始顯現出來了。
我與學生共成長。年青的我比以前愿意學習了;愿意動腦了;愿意真誠地鼓勵學生了;愿意師生互動了;愿意總結經驗材料了;愿意交流合作了……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有模式,不唯模式.
三尺講臺,是我馳騁的舞臺,在這片土地上,有著理想的放飛,成功的喜悅,才華的綻露。在這天底下最崇高的事業里,我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標,心靈的歸宿。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交流的題目是《我在課改中成長》。
課改,對于每個教師來說是一種創新,更是一種挑戰。新課程改革帶來新的教育理念,就像一盞黑夜中的航標,讓我在教育的道路上邁出了新的一步。在多年的課改中,我懂得了許多,學會了許多,也收獲了許多。
從20xx年起,我縣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針對縣教育局、鄉中心校下發的各種課改文件,學校組織教師更新觀念,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提出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向40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把每一個學生從“要我學”培養成為“我要學”。
只有與時俱進,才不會處于被動地位。在縣課堂教學改革推進中,我大膽地對24字模式進行了課堂教學改革的嘗試,從學習課標、研究教材、備課、講課中,我堅持運用“自學感悟、自學檢測、合作交流、展示點評、分層訓練、拓展延伸”的課堂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上課聽明白、想明白、講明白,爭取使每個學生在每堂課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難。當使用學科導學案時,我既激動又茫然,記得在學校組織的評教評學活動中,我第一次嘗試使用新方案的課堂教學。心想:一下子放手讓他們復述回顧、設問導讀,他們能行嗎?一個又一個疑問從我頭腦中冒出來,帶著一百個不放心,我開始按照導學案的模式上第一堂課,在看孩子們,他們都在認真閱讀課本完成設問導讀的內容,時而還在書上批批畫畫,很快設問導讀的內容就被他們攻克了。看著孩子們激動興奮的樣子,我皮笑肉不笑地說:孩子們,會分享才會有收獲,請你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好嗎?有不懂的地方再四人小組討論一下,頓時教室里沸騰了,我心想:他們到底是在交流收獲,還是在說與課堂無關的話呢?一會兒教室漸漸安靜下來,我懷著復雜的心情問同學們:誰愿意把你們組的收獲告訴大家。同學們紛紛舉手,就連平時不愛發言的同學今天也把手舉得很高,我把機會給了他們組,再看他頭頭是道的講著,小組的同學還不時來幾句,把整個問題講得僅僅有條。就這樣整節課在不同小組同學的演繹下,同學們不但學得輕松而且效率高。我心里暗自高興,這不正是課改所要達到的目的嗎?課改就是好,解下了教師肩挑的重擔,釋放了學生思維的音符。經過這次講課我也明白了很多,其實學生并不是沒有思維的,只要我們教師舍得放手,我們的課改就不會是有些人說的穿新鞋走老路。
事后,我經常和同行們進行研課、說課,精心備課,認真上課,課后進行反思、討論,找出不足。在學校領導安排下,我又嘗試了第二次全校性的公開課,精心的準備使我信心倍增,課堂效果還不錯,但還有很多的不足。課后同行善意的建議和領導全方位的指導使我深深明白,要讓導學案發揮最大的作用,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還必須在備課、研課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堂教學改革,在提高我們教師的自身素質,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更增強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趣味性。課堂效率提高了,課改便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最后我想說:教育好似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花催動另一朵花,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同行們就讓我們耐心多一點,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感受到希望!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3
自孔子時開始,教師就是一個光榮而神圣的職業,但是也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形成了所謂的“填鴨式”教學,四十分鐘的時間,老師不停的說、寫、灌輸,學生別動的聽,本應該以學生為中心的的課堂本末倒置,學生缺乏創新思維,而創新意識對于祖國的未來是多么重要啊!從參加工作以來,有一個詞一直在我的腦海中徘徊——課改。通過學習我懂得了關于課改的許多知識,了解了中學信息技術新課程應怎么上,如何上得更好,這些都使我對課改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使我在教學中又積累了許多經驗。
我也堅持著埋頭于教材之中,苦干于課堂之上,但是效果怎么就跟理想中相距甚遠,我期待的活躍課堂始終沒有出現,學生們上課手背的好,身坐得直,目不斜視,儼然一個個小孔乙己。即使考了那么多100分,我的心中還是有陰影,因為課堂上舉手的人越來越少,見面就喜歡溜邊的人越來越多。無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被繁重的教學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依然處于閉門造車、固步自封之中而無察覺。這種情況一直到自己要參加課改實驗。
曾經我在課堂上問了學生一個問題,“為什么一個人在路上開車,會突然停下來?”我本來期待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答案,以引出本堂課的內容,結果全班鴉雀無聲,最后有一個同學小心翼翼的問我,“老師,標準答案是什么”我頓時楞在那里。是的,長時間以來,我們一直重視標準答案,而忽略了學生本身,導致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急速下降,變成了考試的機器。新課實施改革的出發點是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目的在于倡導“以人為本,德育第一”的素質教育。小學語文實施課改幾年來,廣大教師投身課改,融入課改,傳播了新的教育理念;學生也多了思考的空間和實踐的機會,個性得到張揚,能力有了發展。課改使小學語文出現了許多新氣象,可謂好評如潮,褒揚眾多。但如果我們冷靜面對,認真思考,還有些值得好好反思的問題。
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知道:我們不是未來,但我們的事業是未來。我們不是棟梁,但我們的事業是棟梁。如果我們所經營的教育再不改革,我們將延誤下一代,將被時代所拋棄。
特別是當我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搜了很多全國一流教師的課改專題講座,我更加明確了課改的要求與方向,領悟了課改的內涵與精神,體驗到了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魅力,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謙虛審慎的鉆研態度,為我樹立了榜樣。對照專家的指引,反思自己的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點滴的進步給了我前進的動力。
在我的語文課堂上,我鼓勵學生提出不同意見,沒有標準答案,只要是符合邏輯的,能夠說的通的.,我都認為是對的。這樣經過了一段時間,果然效果明顯,孩子的創造力被創造出來了,看著一只只舉得直直的小手,一張張渴求展示自我、稚氣而自信的臉,聽著一個個出人意料、富有個性的見解,感受著一次次驚喜與欣慰。我真正體會到是課改給課堂注入了生機,給學生注入了活力。當我與孩子們,我的同事們與孩子們,沉浸在課改的快樂中,沐浴著課改的陽光成長時,我終于明白了:課改氣氛與環境的形成,不是靠學校與領導的指揮棒,而要靠我們自己的實踐,我們一線教師才是課改實施的關鍵。對照專家的指引,反思自己的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點滴的進步給了我前進的動力。改變固步自封、陳規陋習不是件一帆風順的事,但是做事就怕你用了心,只要用心去探索,主動去嘗試,就一定會有成效。課改不是一陣風,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斗,成長不是一時的沖動與激情,而是一種不懈的努力,需要我們去堅持。
遙望今后的課改之路,或許我們仍像剛走路的孩子一樣步履蹣跚;或許我們仍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難,但親愛的老師們,請別忘記課改給我們帶來的一份份驚喜與感動吧!他正和我們一起奏響動聽的樂章;它正和我們一道描繪多彩的畫卷;它正和我們一同譜寫壯麗的詩篇。讓我們再一次感謝課改,祝福課改!我們滿懷信心、滿懷激情、滿懷憧憬,將課程改革進行到底!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4
“教師”這一職業在自己的記憶中,簡單地說就只是“一塊黑板、一只粉筆、一張嘴巴講到底”的這種傳統模式。從參加工作以來,我對這一職業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自己的腦海中融入了一新的名詞——“課改”,通過學習我懂得了關于課改的許多知識,了解了中學信息技術新課程應怎么上,如何上得更好,這些都使我對課改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使我在教學中又積累了許多經驗。以下就信息技術課程改革談談我個人的認識及一些思考:
一、積極轉變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評價所關注的重心應該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教師要迅速進行角色的轉變,即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指導、合作者;學生也要從原來的知識接受者,變成學習過程的主導者。以往的課堂教學教師大都是按照自己的課程設計讓學生一步步地跟著學習,這樣就嚴重壓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新課程強調學生的學習以自主、合作、探究、討論為主,教師也就更多地成為學習情境的創設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這并不是意味著教師的作用降低了,工作減少了,相反地,教師肩上的任務更重了。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不斷深入學習新課標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不是簡單的等于課標加上教材,而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它由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教學過程、課程評價、課程管理等組成。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既是新課程的基本目標也是總的課程目標。教師是課程的經營者和設計者,但更著重強調的是教師要擔負起學生的學習經驗重組以及引導學生進行創新的責任。新課標的學習不僅只是一兩次的'大規模的學習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它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領會,并要與實踐相結合,在實際應用中不斷繼續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深入理解其先進理念及精神。
三、提升課堂教學能力
課堂教學以學生的學為主、老師的教為輔進行,一切應該圍繞學生的學而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重點注意學生的言行舉止,留意他們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學會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體驗了什么,還想學習什么等,而不應該再強調以前的老師講得多生動、多精彩。對于現在的課堂教學,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把課堂教學從傳統上老師“教”轉變到現在學生的“學”。這就需要教師要深刻挖掘學科教材,追求知識深度,否則你怎么能夠引領好學生呢?由于如今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大大增多了,而信息技術課程大都在多媒體電腦室進行,這就要求我們除了指導學生學習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管理與監督,以免學生玩游戲、胡亂上網、聊天等其它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如今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除了師生互動外,還要注意的是學生之間的互動,讓他們進行小組的討論,發表個人的看法,培養他們的團體合作精神,盡可能地讓他們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綜合運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實際生活與學習當中的問題,綜合地體現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此外,老師的課堂教學中要常常隨機應變,以防學生的獨立或合作學習打亂教師頭腦中固有的思路這種可能;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中的熱鬧而不混亂,即學生可以學生處在一種熱烈研討、你爭我辯的自主學習氛圍中而不像鬧市般的鬧哄哄的。
新課改是新的東西,作為教學中必不可少一員的教師,應該要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其實教師也是學習者,他們應該和學生一樣處于學習上的同一出發點。教師應該學會在教學中寓教于樂,不斷學習,把教學當成是一種樂趣,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廣度與深度,從而有效地指導好學生的學習。
總之, 通過自學和交流,我了解了中學信息技術課應怎么上,如何上得更好,這些都使我對課改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使我在教學中又積累了許多經驗。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5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對以前的教材作了一些修改。
一是教材的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連,符合學生興趣需求
首先,教學的語言材料和課堂上的教學活動都充分反映了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如Myself,My family,Myschool及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這些語言教學內容的安排應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簡到繁、逐漸展開。其次,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游戲、歌曲等。再次,教學的語言材料真實而又實用。學生在課上通過用中學、學中用,反復實踐,做到學用結合,運用自如。
二是體現了語言功能、結構、話題和任務的有機結合
以話題為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通過視、聽、說、玩、唱、畫、游、讀、寫、譯等饒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使學生逐步培養起初步的語感。通過大量語言材料的輸入,尤其是聲像材料的示范,讓學生模仿,教師加以指導,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拼讀的習慣。本次英語課程改革還給廣大中小學英語教師提出了嶄新的課題,并指明了英語教師的發展方向。英語教師要勇于面對新的挑戰,積極主動地實行英語教育教學改革。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實現三個轉變,即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功能。變教師教育教學的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變以老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和活動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情景、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教師要充分利用書中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教對話Happy Birthday時,先教唱歌曲HappyBirthday,然后發頭飾,讓學生扮演對話中的角色。又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野餐、旅游、問路、看病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每當孩子們進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們便會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而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意受到了很大的激勵。
2、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口、耳、眼、肢、體并用,靜態、動態結合,基本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如教了1—10的數字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帶來他們最喜愛的毽子,一邊踢,一邊數,學生們既踢了毽子,又復習了數字,一舉兩得。
3、設計任務型活動,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如:設計"我是小小禮儀員",讓學生練習已學的禮貌用語;設計"五好家庭演講會",讓學生介紹家庭成員及父母職業;設計"苗苗藝校招生",讓學生談各自的興趣愛好等。這些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英語學習的創造性,使他們的英語水平得到充分的展現。
二、借助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
1、充分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如圖畫、投影、錄音、錄像、VCD、DVD等多媒體軟件,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規范的語音、語調,還可以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的示范,即語言使用的場合、時間、對象等,以及體態語手勢、動作、表情等的示范。
2、多種媒體的運用能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極具感染力,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幫助學生持久記憶。
3、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
4、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學過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這一點對課時少的小學英語課尤為重要。
三、運用多種激勵方式,鼓勵小學生積極進取
小學生學習英語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的興趣,小學英語教學應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的成績和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肯定,使他們喜歡學、樂于學。因此,教師要通過多種激勵的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特別要注意對學習后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應該及時給予表揚。英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教師應該想盡各種辦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探求英語教學新模式,拓寬學習英語渠道。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認真研究英語新教材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不斷探索教學新模式,拓寬學生學習英語渠道。
一要創新課堂設計。對不同的課型結構,進行專門的課堂設計,突出課程的教學特點與教學目標,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
二要創新課程訓練。依據課程的特點和學生自身的特點,編寫專門的英語學習輔導材料,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后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三要創新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參與英語學習興趣小組、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學生人人參與,有所收獲。
總之,我們平時在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同時,還應多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英語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易如反掌地引導教學,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提高。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與新課改同成長》。
“突如一夜春風來,千校萬校改革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春風終于在我們翹首企盼下,走進了我們的校園,邁進了新高一學生的課堂。我有幸能夠趕上了這次新課改的大潮,伴隨著課改一同成長;但同時我也很迷茫困惑,正可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從第一天走進新課改的課堂,我就在邊教邊學中領悟著課改的精神,并逐步的滲透到自己的教學中去。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堂課上,享受到熱烈的、沸騰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這樣的課堂是新課改所要追求的課堂,也是我這個在多年傳統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新一代教師所渴望的課堂。因為只有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
身為一線地理教師的我,新課改的實施,迫使我們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改變以往的課堂教學方法,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新課改的課堂不再是教師的獨奏,而是師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學生,教師只是那個伴奏者!有句話說得好,"學生未必不如師",在新課改的課堂上作為教師的我應不以權威自居,不以學生惟命是從為榮,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要從高高在上的指揮者中走出來,蹲下身子來欣賞我的學生,傾聽我的學生,向我的學生學習,和我的學生一同成長。
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但新課程的理念告訴我們:學生不是裝載知識的容器,不是知識的收購站,他們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一種能力,一種去探究、去尋找整個知識海洋的能力!與其讓教師有一桶水往學生的杯里倒,不如教學生如何去挖掘水源,如何變“杯中水”為“長流水”。
課改因不同的聲音而艱難,也因不同的聲音而精彩。我相信這股新課改之風會讓我如愿以償,讓我盡我所能變枯燥為有趣,變呆板為靈活,讓我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新課程改革摧人奮進,讓人深思,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明天繁花似錦的希望。在“新課改”下,我在成長,成為孩子們學習的伙伴,成為課堂上一個小小的導航;在“新課改”下,我的孩子們在成長,成為學習的主人,帶著夢想,放飛希望;我們一起成長在“新課改”下那激情燃燒的課堂下,一起體驗著創新的快樂,一起暢游知識的海洋。
一同戰斗在新課改這條戰線上的我的可敬的領導、可愛的同事們,讓我們一同奮進,一起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榮幸地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淡淡課改,一起交流,一起提高,期待大家的聆聽與指正。
在今天的演講前,我想帶給大家一個故事。一位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他到一所學校去,用粉筆在教室的黑板上輕輕一觸,黑板上就出現一個小白點。老師問:這是什么?國外的孩子十分活躍,爭先恐后地說:這是天上的星星,這是路邊的石子,這是小蟲、這是樹上的甜果……由于他們豐富多彩的想象而有了各種各樣的答案。而在我們中國,同樣的動作、同樣的問題卻引起全班同學一片茫然。在老師的追問下他們才齊聲答到:這是粉筆點!教室里沒有一點雜音。這和國外的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位學者繼而說到:當今世界有兩類國家,一類是軀干國家,只有身體,腦袋靠別人。一類是頭腦國家,也就是他們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嘿,而你們中國就屬于那類軀干國家,要想發展,必須依靠頭腦國家。
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教育工作者,聽到這樣蔑視的口吻,心中不禁感慨萬千。我們深深地知道:我們不是未來,但我們的事業是未來。我們不是棟梁,但我們的事業是棟梁。如果我們所經營的教育再不改革,我們將延誤下一代,將被時代所拋棄。
中國有句古話:“滯,則死;變,則通。”我們的教育觀念需要更新,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當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潮頭涌來時,我有幸成了學校的第一批弄潮兒。記得那是參加課改不久,我非常精心地準備了一堂研討課,想把我所學到的新觀念、新方法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可學生們都“不配合”,孩子們都被我設計的那些熱鬧的游戲吸引住,只顧自己玩去了,我只好費力的把課文講完,根本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領導和老師們的評價是:“你還是老調重彈”;“你沒能做到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你眼中只有教材,沒有學生”……在這“出師不利”之時,領導和老師們給了我很多幫助和鼓勵,特別是王校長的一句話讓我如夢初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你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在教研主任的指導點撥下,在和同事們的討論交流中,認識到自己知識的不足,我一方面加強學習,研讀實驗書籍、網上瀏覽交流、撰寫案例反思,同時利用遠程教育資源與專家零距離接觸,使自己不斷更新觀念。一方面積極投身實踐,課堂上,我努力轉變教師角色,蹲下身來,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發現學生;同時鼓勵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盡量做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校多次組織的聽課研討、培訓交流也讓我知道自己并非孤家寡人,孤掌難鳴,一同站在課改這條戰線上的還有那么多可敬的領導、可愛的同事,我們一同奮進,將一起到達成功的彼岸。
在此后的課堂教學中,我便在如何為每個學生提供課堂主動學習的條件,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進行探索。學生們“活”起來了,課堂里充滿著濃濃的學習氣氛:他們敢于質疑,敢于挑戰,把學習當成是一件快樂的事。“孩子們,你們是最棒的!”“老師,我們最喜歡學習了!” ……我和學生們在互相激勵中不斷地成長。此后我上的幾節研討課,其質量比以前有了較大的提高, XX年,在全縣教學賽講中,我受到了專家、領導和同行的肯定。在實踐的基礎上,我及時進行反思、總結。去年,我的.教育論文被中心校選送赴市參評,獲三等獎。雖然這些成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我卻從中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足跡,也讓我感悟到: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收獲!
伴隨著個人的成長,課改之花也在全校結出了豐碩的成果。作為負責學校課改工作的我,和全體師生共同努力,開拓創新,闖出了獨具特色的課改路子,譜寫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校園文化,全校教育教學質量逐年穩步提高。
記得曾經拜讀過這樣一篇文章——《中國孩子為什么贏在起點而輸在終點》,比較系統地剖析了我們重繼承輕創造,重分數輕素質,重知識輕情感的不足,但畢竟已經是去年天氣舊亭臺了。新一輪的課改將試圖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引起所有教師、社會各界對我們所培養的人的關注,讓我們的教育培養出的是一代新人,讓他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從而獲得全方位的發展,素質得以真正提高。我想領導組織這樣一次演講活動,初衷也正如此吧。絮絮叨叨,說的這么多都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點真實想法,管中窺豹,權當拋磚引玉吧!
謝謝大家!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8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與課改共成長》。
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教師我參加工作已經十年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也已經近十年了,回顧我與課改共同成長的歷程,有艱辛與挫折,也有歡笑與成功。課改讓我學會了正視自我,反思自我,實踐自我。
剛接觸,覺得課改很大是專家們研究的事兒;又覺得課改很小,小到跟自己無關。我甚至都沒認真思考過:課改要改什么?為什么要課改?如何改?次數不多的課改精神下的理論學習、公開課教學也都是支差應付,流于形式。隨著課改的推進,漸漸知道課改的必要性,但仍是被動的。把自己的不思上進歸功于客觀環境的不成熟,其實更主要的是沒有潛下心來去思考,實踐。
當自己精心準備的公開課被指出:師生定位不準,教師不敢放手,沒有體現學生為主;缺乏對學生的關注與評價;教法與學法陳舊,沒有體現課改精神……一系列問題擺在眼前,我才深切感受到自己知識的貧乏與淺薄。我必須正視自己的不足,正視課改,唯有潛下心來切切實實加強理論學習,接受課改的洗禮,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才能重新給自己定位。
此后的教學中,我進行經常性的反思,找出與課改要求的差距,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一次次把新課程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特別是五月份觀摩了全國名師和專家們的專題講座,我更加明確了課改的要求與方向,領悟了課改的內涵與精神,體驗到了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魅力,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富有實效的教學方法、謙虛審慎的鉆研態度,為我樹立了榜樣。對照專家的指引,反思自己的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點滴的進步給了我前進的動力。看著一只只舉得直直的小手,一張張渴求展示自我、稚氣而自信的臉,聽著一個個出人意料、富有個性的見解,感受著一次次驚喜與欣慰。我真正體會到是課改給課堂注入了生機,給學生注入了活力。當我與孩子們,我的同事們與孩子們,沉浸在課改的快樂中,沐浴著課改的陽光成長時,我終于明白了:課改氣氛與環境的形成,不是靠學校與領導的指揮棒,而要靠我們自己的實踐,我們一線教師才是課改實施的關鍵。
改變固步自封、陳規陋習不是件一帆風順的事,但是做事就怕你用了心,只要用心去探索,主動去嘗試,就一定會有成效。課改不是一陣風,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斗,成長不是一時的沖動與激情,而是一種不懈的努力,需要我們去堅持。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正視課改,堅持課改,讓課堂成為人性養育的殿堂,成為我們與學生共成長的舞臺。讓我們高揚課改的風帆,與孩子們一起暢游知識的海洋,一同體驗創新的樂趣,一起用愛編織理想和希望,共同迎接并享受課改帶來的和睦、蓬勃的春天!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請允許我——一位忠實實施課改的教師,用我職業性的啞嗓為您演講。我的題目是《回望幸福話課改》,
“把教師做成一種播種幸福的職業”我一直以此作為自己的教育理想。轉眼間執教已十三個春秋,我與課改相伴而行不覺十年。十年風雨兼程,十年春華秋實。驀然回首,有思考中的迷惘,有摸索中的艱辛,也有反思后的播種,但更多的是迷惘中的追求,艱辛里的執著,播種后的收獲!每當夜闌人靜之時,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一個個色彩繽紛的教學情景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讓我內心的眼睛看見風景,望到幸福。
還記得初為人師時,我躊躇滿志,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模仿名師風采,從容做課,處變不驚,感覺頗有幾分才氣。很快,就得到一節做研討課的鍛煉機會。一次次教材研讀,一次次教學設計,一次次“臺詞”背誦,一次次課前“預演”,我忙碌著,感受著感悟著!終于。在眾目睽睽的課堂上,我被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和一雙雙驚羨的眼睛包圍起來,因為所有的教學環節一如課前預演一樣,天衣無縫般地展現在同行面前。生平第一節公開課,教學預案與課堂流程如此吻合,反響如此強烈,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在激情燃燒之后,又隱隱覺得我的課似乎缺了什么。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中。
經過一陣痛苦思索和學習后,我終于發現了癥結所在。原來自己追求的是教師所謂的教學藝術,只顧著展示“個人才華”,卻忽略了對學生學習主體的研究。隨后,我調整了自己的角色,更多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力求讓不同層次學生的潛能噴薄而出,這個地方學生會有什么問題,哪些學生能自己解決,哪些學生需要幫助,我都了然于胸。讓課堂成為充滿期待的人性課堂,使全體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同樣是公開課,在教學《鳥的天堂》時,我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生自己提出本課學習要解決哪些問題。他們興趣高漲,提出的問題寫了滿滿一黑板。我先表揚他們肯動腦筋,接著又引導他們進行篩選……評出有價值有意義的幾個問題:然后,學生分成小組,圍繞以上問題進行討論。末了,各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而我要做的,就是真誠地鼓勵、適時地點撥他們。一節課下來,學生興味盎然,收獲多多,作為老師的我自然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人們常說“教”是為了“不教”,換言之,一堂好課,最高境界乃是無課。這幾年我不斷學習,大膽嘗試,主要是遵循學生學習規律,根據新課程的理念、精神,努力在教學中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另一方面則是踏實耕耘、切實求證。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胸中悟出始通神。憑著我對語文愛的執著,不信東風喚不回。
今天,在我的課堂中,教師教得有激情,學生學得也動情。在我的課堂中,學生能在我的引領下,徜徉于豐富多彩的語文天地,并真切地感受語文的魅力。在我的課堂中,有叛逆聲音的存在,有小橋流水式的平淡溫馨,也有長江黃河般的豪邁氣勢。課堂中我常常與學生陶然而醉,如沐春風、如浴甘霖……
作為教師,十三年來,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擺渡人,孩子們則是那一船船的乘客。曾幾何時,我因自己是擺渡人而抱怨,送走一屆屆的小學畢業生,而我仍要回到原點,只有自己不斷重復同樣的路程,只有自己看著一成不變的風景,只有自己擁有沒有前途的'人生。今曰,我為自己是擺渡人而慶幸:陪伴一群群孩子并與之攜力劃向理想的彼岸,只有自己享受著他人托付的信任,只有自己不斷分享著孩子們成長的收獲和喜悅,只有自己有幸一生與青春同行,與課改同行。
從相識到相知,我常常與課改熱情相擁,在我的臥室床頭,一大摞課改雜志常伴隨我安然入眠;在我的辦公抽屜里,各類課改書籍常助我在教海中自由馳騁;在我的成長記錄袋里,一份份科研實績常激勵我不斷挑戰,超越奮進……還記得在學校青年教師賽課中,我一舉奪魁;還記得班主任素質大賽中,我上課、演講,酣暢淋漓,痛哉快哉……
感謝課改,它給了我成長的空間;感謝課改,它讓我一次次嘗到成功的甘美;感謝課改,它讓我的韶光年華越發光彩炫目!課改給我帶來了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給我的教育生涯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又恰似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引領我實踐著,追尋著,痛并快樂的幸福著。
回望幸福的十三年,在課改的路上,我努力使自己成為一株會思考的百合,在撼動心靈的美麗教育中,讓教師生涯流淌更多智慧的韻致,閃爍個性的光芒。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陽光下的我們,揮動快樂的翅膀,托起明天的太陽;陽光下的我們,奏響和諧的樂章,描繪希望的藍圖……我們在陽光下成長,締造著明天的希望!
我們在陽光下成長,親人的呵護是柔和的陽光。在母親的懷抱中,我們衣食無憂,就像是一只只正在起飛的小雛鷹。母愛的陽光像一把溫暖舒適的大傘,為我們遮風蔽雨,讓我們未來的道路充滿陽光。我們歌唱著我們的天真爛漫,快樂著我們純真的世界,生活對我們來說是無限美好,這就是陽光所給予我們的最溫馨呵護。
我們在陽光下成長,校園的快樂是慈祥的陽光。上課時,我們旋轉其思維的雷達,伸起森林般的手臂;下課時,我們揮灑著青春的活力,為美麗的校園描繪出一幅舞動的快樂畫卷。同學們那一張張天真的笑臉似陽光;老師一個肯定的微笑似陽光;校長一席哲理的鼓勵似陽光。青春因這慈祥的陽光而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我們走進雨季,趟過花季,看看天那么藍,白云從我們頭頂漂浮過,拾撿一次次感動,剪輯一次次勝利,閱覽一次次校園回憶,都充滿了無限溫情的陽光。陽光正在我們手里締造。煩惱啊,不再飄散在我們櫻花般夢幻的世界里,我們也不再像蒲公英般流浪在迷茫的天際,因為我們有校園那慈愛的陽光。
我們在陽光下成長,祖國的保護是溫暖的陽光。英雄們嘔心瀝血的奮斗——用鮮血與生命締造出來的陽光就是最溫暖的陽光。因為有祖國,我們才能茁壯成長;因為有祖國,我們才能自由地飛翔。在祖國的陽光下,我們愿化作一支支彩筆,勾勒未來的繁華與絢麗;在祖國的陽光下,我們愿變成一根根纖維,織成一張能推動祖國飛速前進巨大的風帆。我們想成為一顆顆“寶石”,鑲嵌在祖國湛藍而美麗的星空中,我們想成為一串串優美的音符,奏響祖國的渾厚的樂章……
陽光下的我們,留下了一串串成長的腳印,展現了一個個美好快樂的身影。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放飛心中的和平鴿。在陽光普照的世界里,生于“夏花”之絢爛的我們正吮吸陽光的動力,似樹苗般,充滿熱情,充滿活力地茁壯成長。千言萬語中,我們都歡呼出一個心聲:我們愛您,柔和的陽光,慈祥的陽光,溫暖的陽光!
陽光下的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很高興站在這里代表二年級組參加這次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陽光夢想,陽光飛翔》。
“放飛夢想,大聲歌唱;放飛夢想,青春綻放,夢想就在不遠的前方……”一曲激-情洋溢的旋律,牽動了多少年輕的心。是啊,我們誰不曾仰望天際,帶著憧憬,放飛夢想;誰不曾渴望帶著自己的夢想,描繪人生的美好藍圖。
當然,我也不會例外,我的夢想便是:從事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在孩子們花朵般的笑臉中,我甘愿做一個化春泥的護花使者,用勤奮體驗人生澎湃的激-情,用心去聆聽教學動聽的旋律,用快樂捕捉成長美麗的瞬間,用愛心呵護孩子稚嫩的心靈。
去年的夏天,我懷著遠大的理想和對未來的憧憬,告別了大學那片生機勃勃的樂土,走進了**學校。**學校,用她那廣闊而溫暖的胸懷接納了我,我有幸成為了她的一員。
但對于我來說,在陽光學校工作的第一年是學習的一年,是成長的一年,是進步的一年。想起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不過是一只剛剛學會飛翔的“笨笨鳥”, 對各項工作都摸不到頭緒。但是我深知“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要想在未來的長空自由飛翔,我必須得先讓自己的羽翼豐滿起來。
于是,去年一年的時間,我蟄伏著。一面處理好辦公室文書工作,一面利用副科教學的空閑時間“拜師學藝”。 陽光學校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聽課、教研、學科專業培訓讓我深深感受到語文教學世界的獨特魅力,前輩同事們謙虛謹慎真誠的處事作風、嚴謹務實勤奮的教育精神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都深深地感染了我。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對于我們這些缺乏實戰經驗的菜鳥來說,要學習的東西真的還有好多好多。
不經意之間,我已經與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一起成長了一年,作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我由衷的感到自豪。在這短短的一年中,原本稚嫩的我們在學校的引導下逐漸走向成熟,走向理智,逐漸能夠在屬于自己的人生舞臺上從容的面對一切工作和生活。
所以,首先請允許我在這里代表年輕老師們向關心支持我們的學校領導、幫助愛護我們的前輩老師們表達真摯的謝意,謝謝你們,是你們給予了我們父輩般的關懷、兄弟姐妹般的情誼才讓我們在這個舞臺上迅速地學習、進步、成長!
如今,得益于學校領導的信任,我也正式挑起班主任的重擔,雖然倍感壓力的沉重,但是壓力承載著無限的希望和動力,這是學校為我提供實現夢想的舞臺,我堅信,正是有了這種種的磨練,才為我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矗我會繼續向大家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為學校增光添彩!
有人說,年輕的老師就像初升的太陽,小小的夢想蘊藏著大大的力量。請大家相信我們,我們一定會在陽光的大舞臺上綻放五彩的光芒,陽光飛翔!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向日葵每天都向著太陽移動,不為別的,只是生命使然,生命都應順應一個規律成長,向日葵便是如此,陽光是它存在的根本。
陽光宛如一首優美的小詩,令人陶醉,陽光宛如一部動人的電影,讓人流連忘返,令人感動,我們都在陽光下成長,是陽光給了我們美好的生活,是陽光給了我追求理想的動力和勇氣,在溫暖的陽光下我快來的活著。
鳥兒在陽光下自由飛翔,花朵在陽光下盡情綻放,我也在這溫暖的陽光下幸福成長。
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以及老師還有我那些寒窗苦讀的同學們,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我才得以在陽光下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
我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母親,從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母親便開始了對我的辛勤撫養,教我如何處事,如何做人,母親無怨無悔,含辛茹苦的培養我長大,母愛,是一縷慈愛陽光,讓我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覺到溫暖如春,母愛是一泓清泉,讓我的感情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守護者我,日夜操勞,當我生病時候她會一直呵護著我,當我病情好轉時候,母親會欣慰的微笑,偉大的母親,把愛的陽光無私的灑向了我。
老師,是一溫柔的陽光,將關切灑向我求知的心田,當我成績后退的時候,老師溫柔的陽光會照亮我陰霾的情緒,讓我能重新振作積極學習,當我成績進步時,老師會鼓勵我繼續努力,不要驕躁,我懂得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后退這個道理,我親愛的老師啊,是你,用溫暖無私的陽光照亮了我在求學道路上的障礙與困難,是你讓我的路走的安心長遠。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那些寒窗苦讀的同學們,在學校我們一起吃飯,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想我伸出友情的援助之手,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時光,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的流逝著,我們成長在溫暖的陽光下,溫暖的陽光給了我溫暖的力量,溫暖的陽光給了我溫暖的生活,溫暖的陽光給了我追求理想的動力和勇氣,所以我是幸福的,我是快樂,我是——在陽光下快樂成長的我。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陽光下,一切是如此的溫暖和愜意。
春天的陽光下,萬物悄然復蘇,大地呈現出無限的生機;夏日的陽光下,盛開的荷花別樣嬌艷,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秋日的陽光下,果實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帶給農人們歡笑與快樂;冬日的陽光下,人們出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
冬天的體育課是如此的可愛,同學們都盼望著體育課,盼望著那嚴肅而又可愛的體育老師。
我們班的體育課在星期一和星期五,也就是在一個星期的開頭和結尾。體育課迎來一個星期的美好,送走這個星期的苦與樂。
某個星期一,“當當當”下課鈴聲響起,剛才還死氣沉沉的教室,現在有無數的歡聲笑語滿天飛,也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下節課是體育課吧。”幾秒后,教室里沒人了,我也已隨大部隊趕往操場。抬頭望望天,晴空萬里,還掛著那嚴肅的太陽。
在我們班,喜愛體育課那是理論上的,當重新領會了一遍“體育課”后,那一個個的都怨聲載道。當奔向操場時,我們都是金光閃閃的;當訓練時,我們身邊圍繞著怨氣,今天的體育老師心情格外的好,讓我們跑了五圈,做了準備活動后,就解散了,還可以從體育器材室里拿器材玩,我一眼就看中了那根跳繩,拿了根最長的,準備組織大家一起玩,但似乎沒有人理我。其他人都拿了呼啦圈自顧自地轉了起來,我也只好先將繩解開,解開后,我問大家有誰要一起玩,慢慢的,就有人來加入,又來了兩個自告奮勇甩繩的,于是就玩了起來。在此期間,來了個半吊子的逗比,整個校園洋溢著我們歡快的笑聲。
累了就去一旁休息,我休息時,無意間看了看太陽,覺得太陽可愛了許多,在陽光下笑著的我們,仿佛將快樂傳給了太陽,我看到太陽在笑,在微笑。
在陽光下,我看見小草在笑,大樹在笑,宿舍樓在笑,教學樓在笑。呃,站在教室門口的班主任也在“笑”!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株矮小的向日葵生長在角落里。它在哭泣,它抱怨著命運的不公,為何把塔安置在這個陰暗的地方,它渴望陽光。
曾幾何時,我也和這株向日葵一樣,內斂。直到有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書上看到“學會微笑,便不會有孤獨。”于是我學會了懷抱別人的善意,然后嘴角上揚。畫出一道動人的弧,這時心里會傳來一陣呼喚,那是幸福的呼喚。
我也曾經幻想過,在梵·高筆下的那片葵花地里,我身置其中,任由葵花隨舞動,然后沒過我的頭頂。剎那間,側身吹來的風停止了,在葵花交織的縫隙中,我望見了湛藍的天空。縷縷陽光打射進葵花叢里,我倍感溫暖,嘴角再次上揚,并猜想,也許在天堂那邊,有一朵云正偷偷飄過。也由此生發出,在現實生活中,遭遇挫折時,應抬起頭,然后用嘴角畫出一道動人的弧線,這樣才不會被艱難險阻打敗。
這樣的感受是何等美妙!
拋開對凡·高和那片葵花地的幻想,只專注于現實生活,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名往。在這樣一個燈紅酒綠的時代,我們應不忘保持初心,堅守本質的自己,也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自信。這樣你會發現,早晨會和她的晨星一起高掛在天的那邊,那條白色的起跑線會重又出現在你眼前。你將會如競發的百舟,向著地平線的方向,向著遠方,不顧風雨兼程,全力出發。
成長路上,懷揣著這些情感,在這一路上,便會有鳥兒為你高歌,東風為你助力。他們會如陽光一樣,你將不會再感到黑暗,感到孤獨,而是贊嘆生命的美好。
向日葵停止了啜泣,豁達的心態。它抬起頭,原來一直都是自己遮住了太陽。陽光,讓它的自信油然而生。然后它嘴角上揚,不再為命運而抱怨。微笑,仰面與自信,讓向日葵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也讓我們成長路上,艷陽高照。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15
20xx年通過公開招考,我成為首批進入社區的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當時有很多居民和同事對我們的加入表示欣喜和歡迎,也有不少人猜測:大學生到基層就是去鍍金,就是把社區當做一塊跳板。但是幾年下來,我們一直堅守在各自崗位上,和老一輩社區干部一樣,在忙忙碌碌的瑣事中體現自己人生價值。期間,雖然也有過迷茫和失落,但在服務社區、建設社區中,我也與社區共成長。
黨的代表中,首次出現了4位大學生村官的身影,引起廣泛關注,它既體現了社會對我們這個群體的認可,也反映了國家對基層工作的高度重視,讓我們年輕社工干部對未來的社區發展充滿信心。作為新時期的年輕社區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立足當前,做好以下工作:
一、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這是我從老一輩社區工作者身上學到的優秀品格。由于社會競爭壓力的加劇,浮躁之風甚囂塵上,我們擁有理想,卻急于求成;我們渴望成功,卻忽視了成功需要腳踏實地。而在社區里我看到前輩們不計回報,一步一個腳印,踐行著為民服務的人生信仰。誰家老人生病了,社區上門探望;誰家子女失業了,社區為她介紹工作,誰家發生家庭矛盾了,社區立即上門調解,追隨著他們的腳步,我學會了放平心態,立足基層,心系群眾。把捕捉居民信息當成一種生活習慣,時刻關注著小區里每一家每一戶的情況,盡心盡力去解決。“群眾利益無小事”。社區工作看似繁瑣,卻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只有腳踏實地做好每件小事,讓居民安居樂業,才能促進家庭幸福,確保社會的安定。
二、提升專業水平,走職業化道路
社區在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社區工作必然朝職業化方向發展,要職業化就必然要求專業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一方面是居民的需求越來越高,社區工作常常涉及到法律,心理、政治等多個領域,另一方面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下,政府工作重心向服務型方面轉移,各項惠民政策陸續出臺,要深刻領會文件精神和內容并確保政策宣傳到位,必然需要社區工作具有深入性、連續性和專業性,社區服務要更加人性化、個性化、和系統化。我們要認真學習老一輩社區干部務實肯干的優良傳統,同時發揮專業特長,才能很好地勝任這些工作。
三、與時俱進,為創新社會管理貢獻力量
創新是事物發展的推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命力。新型的管理模式應該要更多體現公眾參與需求,把服務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在服務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務。這樣既能暢通民情民意渠道,也能夠積極調動各方人員參與積極性,實現政府行政管理和居民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在社區管理中創新就是要挖掘需求和升級服務。隨著時代的發展,居民的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要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在已有特色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服務內涵,完善服務體系。
社區建設是一門斷發展的大學科,只有沉下心去,潛心鉆研,才能真正讀懂它,才能在社區建設中實現自身價值。在座各位前輩,潛心學習,服務居民,不少人已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我愿借助你們的幫助,和社區一起茁壯成長,在服務居民、服務社區、服務社會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1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感到很幸福,因為每一天,我都在父母和老師無微不至的呵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著,也因此,每一天都有陽光。
我在陽光下成長,因為有了同學。在校園里,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生活。有一次,我忘帶了交校服的錢,急的團團轉。這錢當天上午就必須上交,而我中午才可以回家。正當我心急如焚時,同學們知道了我的情況,一起幫我想辦法。同學們七拼八湊,將自己身上帶的零錢湊起來幫我交了校服錢,我十分感動。雖然平日里大家或許有些小摩擦,但從不記恨,在關鍵時刻,始終記得自己是這大家庭的一份子,會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在這暖暖的同學身邊,我快樂成長。
我在陽光下成長,因為有了老師。俗話說得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沒有老師對我的諄諄教導,就肯定不會有我今天的成績。記得有一次,我的考試成績在班中已經接近底部,我知道自己十分不應該,對不起老師,也對不起父母。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與希望。誰知,老師主動找到我,幫我分析原因并且鼓勵我。我明白了,自己最不應該的是,只經歷一次失敗就一蹶不振。于是,我發奮學習,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在老師的教育下,我快樂成長。
我在陽光下成長,因為有了父母。父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師。是他們將我辛勤撫養長大,培養成人。無論我遇到多大的困難,他們都是我最溫暖的港灣;無論做錯了什么事,她們都會悉心教育我。有他們的地方,才是我真正的家。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伙伴,每一天我們都在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這讓我充滿了陽光,也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期待,盡管有許多的困難在等待著我,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擁有希望,勝利的大門最終會打開。
《我與課改共成長》演講稿 篇17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滴水,用顯微鏡看,也是一個大世界。”社區的工作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卻能折射出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
在進社區之前,我曾一度認為社區工作是相對輕松的。居委會無非就是幾個老大媽,發發耗子藥,出出黑板報……但當自己真正融入到崗位中時才發現,那遠非想象中那么簡單。社區工作很瑣碎也很辛苦,東家的矛盾你要管,西家的困難你要問,很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大到政策宣傳,小到鄰里調解,無不考驗著社區工作者的毅力和耐力。
在擔任社區工作的近10個年頭里,我與社區同成長。現在我覺得自己成熟了、自信了,更有風度了。在社區工作的這幾年里,社區的每位工作人員用自己的熱情消除了我的生疏。從開始的手足無措到現在的從容鎮定,在社區工作的日子里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學習和摸索的過程。在向其他社區干部的請教和學習中,我逐漸明白了社區工作的職責和宗旨,也深刻領悟到作為一個基層社區工作者所肩負的巨大壓力和責任。20xx年5月,是我人生道路上具有歷史性轉折的一天。經過很長時間的準備,我終于由一名共青團員成為了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就在那一刻,面對鮮艷的黨旗宣誓的時候,我更加感到萬分的光榮。激動的心讓我難以入眠,黨旗,在我心中就更加鮮艷奪目。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一個人,一個民族,他所信仰的不應該是束縛自己手腳的桎梏,更不應該是絞殺自己的繩索,而應當是一股風,一股催你挺進、催你跋涉、催你奮斗的風。“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人生在世,總要有一種信仰支撐我們的內心大廈,正如必須有物質鑄就我們的身體一樣。如果沒有食物,我們會感到饑餓;而如果信仰的柱石缺失或是被腐蝕,那最后精神大廈必將轟然倒下。此時此刻我可以自豪的說我選擇了信仰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最偉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是我的無尚光榮。黨的光輝成就和共產主義思想也在影響著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眾多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也深入我的內心,正確引導著我追求黨的腳步。
這一路上,意料之中的,我們遭遇了許多尷尬的局面:警惕的目光、不屑的嗤笑、頑固的拒絕……當然,我們也收獲了許多珍貴的感情,那是當主人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去、捧出水果,在我們埋頭記錄時、為我們點起蚊香的親人般的體貼;那是當互相交流時他們善良無私的眼神、坦誠相告的信任,以及對社區工作似懂非懂卻禮貌地表現出來的善意的理解……當問候的眼神不再警惕而變得柔和溫暖,當不屑的嗤笑因關懷的力量而感動而收斂,當頑固的拒絕如堅冰消融不再隔膜心靈的接近,所有這些,使我們如飲甘露,如沐春風。直到今天,回想起來,它仍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和信心的源泉……
年輕是什么?年輕是春日的竹筍,草原的新綠,出水的芙蓉;年輕是初生的太陽,遠征的新帆,離弦的利箭......年輕的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年輕人的路該怎樣走,青春的真正價值又是什么呢?是無數共產黨員憑著那份永恒的追求,憑著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為我撐起了一片晴空。
社區是整個社會的基礎,是聯系黨、政府和群眾的紐帶。社區工作的開展,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直接重大的影響,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面對的是眾多的居民,接觸的是居民大大小小最瑣碎的事,我們的工作更有意義也更重要,中國共產黨---你是一盞明燈,永遠駐留在我的心中,指引我堅定不移地做一名共產主義的忠實追隨者。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的剖析自己,在實際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不足,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堅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伴隨著社區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