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民俗樂享冬至演講稿500字(精選4篇)
傳承民俗樂享冬至演講稿500字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一班米芯伊,我是翟康祺。今天我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感受冬至,回歸傳統》。
很小的時候,爺爺就教我們背誦那古老的《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那時候只知道到了冬至,再過了小寒、大寒,便是我們小孩子所盼望的春節了。長大以后才明白冬至是太陽回返的始點,自冬至起太陽的高度回升,白晝逐日增長,寒夜漸短,冬至標志著太陽往返運動進入了新的循環。所以古人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
冬至的起源始于周朝,行于漢代,盛于唐宋。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是國家重大節日之一,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還有為長輩獻鞋襪的習俗。
我國歷來有敬老的優良傳統,辛亥革命以前的冬至節實際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相沿最久的“敬老節”。曹植的`《冬至獻鞋襪表》,即三國時魏之陳思王曹植在冬至日向他的“父王”曹操獻鞋襪時所上的表系。《山東民俗》一書載:“曲阜的婦女于節前做好布鞋,冬至日贈送舅姑(即公公婆婆)。”
冬至前后,大雪飄飄。冬至是一個寒冷的節氣,從這一天就開始數九了。這是多么難熬的八十一天!民間不僅有唱《九九歌》的習俗,還有畫九的習俗。記得那時候,爺爺的舊墻壁上總會掛起一張白色的梅花圖,八十一瓣小花瓣,每過一天,就用朱筆涂紅一瓣,一直等到八十一瓣都涂成紅色,一樹白梅完全變成了紅梅,爺爺才會告訴我們:“春天這下真的來了,你們可以換下厚厚的棉衣了。”真應了那副對聯:“但看圖中梅樹紅,便是門外柳葉青。”
在這個最寒冷的節氣到來之際,讓我們繼承關于冬至的傳統習俗,過一個有意義的冬至節。
傳承民俗樂享冬至演講稿500字 篇2
各位同學:
大家好!
“冬至”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年”,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在這一天,因為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 短,黑夜最 長。
根據以前的傳統,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涂染一朵花瓣,花瓣涂盡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來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稱為“九九消寒圖”;也有的是橫十畫、豎十畫,制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涂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最 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聯,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絕妙佳聯!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湯圓,根據民間的說法,我又長了一歲。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張“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時候就會是百花盛開,百鳥爭鳴,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現在眼前了。
謝謝大家!
傳承民俗樂享冬至演講稿500字 篇3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可想而知,每個地方的冬至節的風俗都不同。今天是冬至,我就來說說南北方的習俗吧。
北方有個冬至小傳說:冬至節如果不吃面食,耳朵就會掉。所以現在人們看到的餃子大多數都做成耳朵的形狀。冬至時,屋外寒風凜冽,北方人會在炕上放上張小桌子,炕下點著柴火,一家人坐在熱騰騰的炕上,吃著熱乎乎的餃子,興致來了,還會從門框上摘下一顆紅辣椒嚼一嚼,在寒冷的冬天再也沒有比這更溫馨的事了。
在我們南方,尤其是臺州,冬至圓,卻是臺州百姓的首選。
餃子和冬至圓,兩者的味道不同。餃子,咸而鮮美,而冬至圓是甜甜的,稠稠的。我想這應該是和兩地的氣候有關系。北方很冷,天天下著鵝毛大雪,到處一片雪白,那些生機勃勃的東西都到雪底下去了,就像餃子,外面的皮白白的,最 鮮美的東西都躲在皮里面。南方相對熱一點,大冬天的也有太陽照,冬至圓也就被曬“黑”了,所以冬至圓是橘黃色的。
餃子和冬至圓的形狀不同,一彎一圓,顏色不同,一白一黃,味道不同,一咸一甜,自然做法也不同。餃子是在餃皮里包上一些豬肉、冬筍等,然后把皮捏起來,放進鍋里煮幾分鐘,才能消滅這“月牙兒”。冬至圓,是將面粉做成一個個大團子,在團子里嵌上一些豆沙,補圓,最 后燒熟撈起,在豆黃粉上滾幾下,即可入口。
朋友,冬至節是個傳統節日,你那邊是吃什么的呢?請與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吧。
謝謝大家!
傳承民俗樂享冬至演講稿500字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可想而知,每個地方的冬至節的風俗都不同。今天是冬至,我就來說說南北方的習俗吧。
北方有個冬至小傳說:冬至節如果不吃面食,耳朵就會掉。所以現在人們看到的餃子大多數都做成耳朵的形狀。冬至時,屋外寒風凜冽,北方人會在炕上放上張小桌子,炕下點著柴火,一家人坐在熱騰騰的炕上,吃著熱乎乎的餃子,興致來了,還會從門框上摘下一顆紅辣椒嚼一嚼,在寒冷的冬天再也沒有比這更溫馨的事了。
在我們南方,尤其是臺州,冬至圓,卻是臺州百姓的首選。
餃子和冬至圓,兩者的味道不同。餃子,咸而鮮美,而冬至圓是甜甜的,稠稠的。我想這應該是和兩地的氣候有關系。北方很冷,天天下著鵝毛大雪,到處一片雪白,那些生機勃勃的東西都到雪底下去了,就像餃子,外面的皮白白的,最 鮮美的東西都躲在皮里面。南方相對熱一點,大冬天的也有太陽照,冬至圓也就被曬“黑”了,所以冬至圓是橘黃色的。
餃子和冬至圓的形狀不同,一彎一圓,顏色不同,一白一黃,味道不同,一咸一甜,自然做法也不同。餃子是在餃皮里包上一些豬肉、冬筍等,然后把皮捏起來,放進鍋里煮幾分鐘,才能消滅這“月牙兒”。冬至圓,是將面粉做成一個個大團子,在團子里嵌上一些豆沙,補圓,最 后燒熟撈起,在豆黃粉上滾幾下,即可入口。
朋友,冬至節是個傳統節日,你那邊是吃什么的呢?請與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