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修身演講稿(精選6篇)
文明修身演講稿 篇1
我今天談論的話題是修身。現代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對自己的品行重視起來,有的人從自己的外表上做起,比如美容美發,穿衣打扮,濃妝淡抹等;還有的人從內心和氣質上做起,比如練練瑜伽,打打太極,讀讀經文等。的確現代人對于行為、舉止、談吐和氣質上是越加重視,這也成為了當今的一種風靡的時尚。
當然,文明修身并不開始與現代。早在孔夫子時期,就有文明修身之說,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于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孔子,地球人都知道啊,是我國古代的文圣,他與釋迦牟尼在古代并稱為“圣人”!同學們,就連圣人都得“三省吾身”,何況我們這些“非圣人”的平凡人,能不做到“三省吾身”嗎 甚至要“六省吾身”“九省吾身”呢!從古至今,古人在修身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競爭、講究秩序、講究文明的社會,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不僅要有扎實的科學專業知識,更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文明的行為舉止、深厚的道德涵養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無完人,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去探討、探索,以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
對,現在,在這個社會上都以“德、智、體、美、勞”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德為重,智于其后,由此可見,德,即是修養、品德;智,即是才華。那么想要全副武裝自己,看來先得在自己心里種下一棵“修養”的種子,從內而外地發散自己,塑造自己。剛才說到,這個修身,它包括外表和內心。先說說這個我們比較重視的“形象”修養。走在大街上,不乏有著穿戴奇異,另類時尚的青年男女。是的,不可否認,人都有追求自己心里美麗的一個標準,但有些人過于追求所謂的“個性”,而選擇走與別人不一樣的路線,尤其是學生!像那些個“滿頭金絲,披金戴銀,長靴高襪”的人早已不再新奇,似乎已經成為社會人群中的一部分。還有,在一些公共場合,本應是井然有序,不得喧嘩的地方,卻不時響起個性十足的手機鈴聲,以及高聲攀談的“男女重唱”……我們要考慮一下,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表里如一的人才,有人評價說,當代學生有前途沒有壯志,有文化沒有修養,有知識沒有思想,有個性沒有品行,當時很不服氣,但以上鏡頭的確叫人無話可說。加強學生文明修身建設勢在必行,面對現實,我們何去何從
再回頭看看我們內心的“修養”吧! 考試了,很多同學不是忙著去加緊復習,而是忙著去縮印課本、筆記,往桌子上抄“重點”;考場上,靜悄悄的背后,在抄書、在交流,甚至在交換試卷的不乏其人……考試本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檢驗,但在很多人身上卻成了應付,考試也只是成為了某些人領取畢業證、學位證的工具。“60分萬歲”曾經是他們中間最“響亮”的一句口號。在考試之前許多同學的筆記上會經常看見“一定要及格”的警句,以此激勵大家學習是好事,可以此為終極目的就難讓人茍同了。在某些人那里是“書到考試時方恨少”,更甚者寫道:學不在精,及格就行;知識不在多,會抄就行…… 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會作何感想
那么到頭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修身的秘密呢
文明修身,我們缺少的是意識。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立場堅定,態度明確,然而在平常卻忽略了一些“小事”。隨手扔掉了廢紙,隨地吐了口痰……“有些事,我們就是不注意,其實也知道這是不對的!”對錯不論,有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越是小的事情越能體現精神。去過新加坡的人都會被該城市的“干凈”所折服,而干凈不正是源于市民的環保意識嗎 反過來,后果可想而知。缺少意識,從小處說毀掉的是個人的形象,從大方面來說影響的是我們整個群體的形象,因此我們學生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我們的文明意識。
文明修身,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其實,文明的修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不是沒有,關鍵看自己有沒有堅持到底的信念。許多同學都能做到,但是能堅持的就寥寥無幾了。文明修身不能淺嘗輒止,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嚴格要求自己,從而真正提高自己的修養。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陋習才會慢慢改掉;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得以形成;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才能將學生文明修身進行到底!
文明修身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首先很榮幸的在這里做關于“文明修身”社會調查的總結。這次社會調查以問卷的形式,提出了十二道問題,所有問題全部圍繞文明修身這個主題。調查對象主要是我學院09級學生及部分07、08級學生。下面,我分別從幾個方面,總結這次社會調查的結果。
首先,同學們普遍反映對校園中出現的各種不文明現象持厭惡或者不支持的態度。這些行為包括:闖紅燈,不排隊,占座,公共場合情侶間過分親密等等。同學們在面對這些不文明現象的時候,應當勇于站出來,指出對方行為不當之處。但是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80%的同學在公共場合不能主動上前制止各種不文明行為。并且70%的同學認為別人在公共場合指出自己的行為不當之處很難為情,只有30%的同學會選擇欣然接受并努力改正。所以,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勇于指出他人的不文明行為,并且接受他人的意見并努力改正。
其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各種文明行為缺乏主動性。例如,50%的同學在食堂吃飯偶爾會主動收盤;30%的同學不會收盤;而只有20%的同學用餐后會主動收盤。50%的同學在沒有人的時候,偶爾會撿起地上的垃圾;40%的同學不會撿起地上的垃圾;而只有10%的同學會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通過以上的數據表明,同學們的主動性有待提高。
第三,同學們對自身的行為規范較差。如大部分同學為了取捷徑,會踐踏草坪。而在一個“以下現象你在教室中存在哪些”的問題中,“垃圾隨手扔在課桌里,在桌子上亂涂亂畫,課間和同學大吵大鬧,在教室里吃東西,上課做與課堂無關的事”。以上種種現象都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教室里。并且,只有30%的同學會帶走自習時制造的垃圾;有50%的同學偶爾會帶走制造的垃圾。所以,希望同學們要嚴格要求自己,杜絕上述不文明現象的發生。
第四,80%的同學能注意到自身的不文明行為并努力改正,只有小部分同學沒注意過自身的不文明現象。說明同學們還是有主動改正錯誤的決心和勇氣。
文明修身是為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而開展的系列活動。它具有較為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從理論意義看,文明修身活動體現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理論;貫徹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彰顯了我國儒家傳統的修身思想。從實踐意義看,文明修身活動抓住了大學生的薄弱環節,具有針對性;傳承了為人師表的師范精神,具有教育性;創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具有實效性。
最后,送給大家諸葛亮的一句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謝謝大家!
文明修身演講稿 篇3
傳 承 歷 史,勇 挑 重 擔 緬懷先輩,傳承文明是中華兒女的優良傳統,更是廣大學生的重大責任。
任何社會和時代,道德教育都是一個嚴肅而備受世人關注的話題。關于道德的信念,既是先人思考與實踐的結晶,又是當代人據以行動并繼續加以探索的重大命題。今天我們站在烈士紀念碑下緬懷英靈,以傳承命題,再談文明修身更加賦予了時代的精神內涵。
提文明修身,必然提及道德二字。道德信念是歷史的積淀。一個人的道德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一個民族也同樣如此。我們這個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在千百年歷史中孕育出許多優良的道德傳統,賦予了整個民族乃至每個人厚重的歷史感和道德感。在這個傳統里,人不僅是現實的人,更是歷史和價值的統一體。我們樂于并善于從德性的角度來定義自己、塑造人生。孟子嘗言:“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無論是蒙學教育還是國家取才,道德的尺度始終是第一位的標準。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一個只有踐行了如此道德價值的人,才是我們所推崇和銘記的人。“平生德義人間誦,身后何勞更立碑。”唯有富于德性的人才可與日月同光,與天地共久。
千百年來,我們無數優秀的前輩和先人身體力行,發揚德性,垂范于后世,為人們所頌揚。他們忠于國家、一身正氣——蘇武北海牧羊,不辱使命;岳飛戎馬一生,精忠報國;林則徐虎門銷煙,“師夷長技以制夷”……他們以天下為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修身正己,“暮夜卻金”,“兩袖清風”。他們“仁愛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們勤學苦讀,“懸梁刺股”,“鑿壁偷光”。他們質樸節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如此種種嘉言懿德,史不絕書,而民間更有諸般故事、傳說、逸聞、演義,歌功頌德,流傳百世。
浸潤在這樣的歷史傳統中,我們承接的“道德遺產”無比豐厚,我們肩負的責任也無比重大。面對新時代,我們要將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也要將時代精神融入其中。中國社會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不只是制度和技術的革故鼎新,更是道德精神的重新煥發。現代化不能在道德沙漠中進行。我們的道德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日趨開放的社會中,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更需要繼承民族的優良傳統,更需要在繼承中弘揚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更需要優良的道德原則來澄清觀念,凈化人們的精神世界。尤其對于年輕一代,只有牢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念,才能使80、90后免于成為“漠不關心的一代”、“最有個性而沒有擔當的一代”,而真正成為富有浩然正氣、蓬勃朝氣、昂揚銳氣的一代新人。
細節決定成敗,行為體現修養。人類的文明成果大部分依賴于學校傳承,而讀書又是傳承文明的主要方式。所以我們要籍著“做文明學子,創十無校園”機遇,努力修養自己的高尚人格,做一個有信仰、有教養的文明人!
文明修身演講稿 篇4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人心與人心之間,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對著對方心靈的高山呼喚——我尊重你,那么周圍山谷的回音也會是‘我尊重你——’。”
學生需要老師的尊重,兒女需要父母的尊重,而作為學生、兒女的我們,又該如何去學會尊重呢?
拋棄一切的形式與虛偽,以最真的自己,最真誠的心去與別人相處。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敬而不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你給予別人尊重,將會使你獲得更多的尊重,正是“要得到,先付出。”翻一下史冊,不難發現,那些流芳百世的人正是因為他們對每個人都保持著那種尊重的態度。周對勞動人民的尊重,贏得了億萬人民的無限景仰;李素麗對乘客的尊重,獲得“勞動模范”的光榮稱號……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尊重贏得了不平凡的地位,贏得了世人對他們永久的尊重與愛戴。
尊重看似小事,有時會直接影響大事的成敗。曹操在官渡之戰前處于劣勢,聽說袁紹的謀士許攸來訪,竟顧不得穿衣服,打著赤腳慌忙出來迎接,對許攸非常尊重。許攸被曹操的誠心感動,于是為曹操出謀劃策,幫了他的大忙。然而曹操也吃過不尊重別人的虧。當他意志滿、一帆風順的時候,西川的張松前來獻圖,他卻態度傲慢,給張松留下了“輕賢慢士”的壞印象。張松臨時改變主意,把本來要獻給曹操的西川的地圖,轉而獻給了劉備。這對曹操來說是事業上的一大損失。
在生活中,尊重的作用也是無與倫比的。不經意的一個微笑,等于給人吹去一陣溫潤的春風;一聲“對不起”也能化解劍拔弩張的沖突……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曾回蕩每個人的心里,那么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尊重,這個世界豈不更加美好?
文明修身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國家,家,人民,每個人都是文明國家的重要組成成員,當家中的成員素質完全提高了,國家的整體素質才會更加提高。
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妙語連珠,傳播文明;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扶起摔倒的小同學,攙扶要過馬路的老人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不到處亂跑,勤快的在各處尋找不文明行為,發奮的為班級爭取優異的體育成績。
我們是小學生,首先從我們的校園做起,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好學生,然后才會成為國家的棟才。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宣傳文明的小使者,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文明修身演講稿 篇6
我今天談論的話題是修身。現代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對自己的品行重視起來,有的人從自己的外表上做起,比如美容美發,穿衣打扮,濃妝淡抹等;還有的人從內心和氣質上做起,比如練練瑜伽,打打太極,讀讀經文等。的確現代人對于行為、舉止、談吐和氣質上是越加重視,這也成為了當今的一種風靡的時尚。
當然,文明修身并不開始與現代。早在孔夫子時期,就有文明修身之說,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于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孔子,地球人都知道啊,是我國古代的文圣,他與釋迦牟尼在古代并稱為“圣人”!同學們,就連圣人都得“三省吾身”,何況我們這些“非圣人”的平凡人,能不做到“三省吾身”嗎 甚至要“六省吾身”“九省吾身”呢!從古至今,古人在修身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充滿競爭、講究秩序、講究文明的社會,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不僅要有扎實的科學專業知識,更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文明的行為舉止、深厚的道德涵養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無完人,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去探討、探索,以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
對,現在,在這個社會上都以“德、智、體、美、勞”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德為重,智于其后,由此可見,德,即是修養、品德;智,即是才華。那么想要全副武裝自己,看來先得在自己心里種下一棵“修養”的種子,從內而外地發散自己,塑造自己。剛才說到,這個修身,它包括外表和內心。先說說這個我們比較重視的“形象”修養。走在大街上,不乏有著穿戴奇異,另類時尚的青年男女。是的,不可否認,人都有追求自己心里美麗的一個標準,但有些人過于追求所謂的“個性”,而選擇走與別人不一樣的路線,尤其是學生!像那些個“滿頭金絲,披金戴銀,長靴高襪”的人早已不再新奇,似乎已經成為社會人群中的一部分。還有,在一些公共場合,本應是井然有序,不得喧嘩的地方,卻不時響起個性十足的手機鈴聲,以及高聲攀談的“男女重唱”……我們要考慮一下,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表里如一的人才,有人評價說,當代學生有前途沒有壯志,有文化沒有修養,有知識沒有思想,有個性沒有品行,當時很不服氣,但以上鏡頭的確叫人無話可說。加強學生文明修身建設勢在必行,面對現實,我們何去何從
再回頭看看我們內心的“修養”吧! 考試了,很多同學不是忙著去加緊復習,而是忙著去縮印課本、筆記,往桌子上抄“重點”;考場上,靜悄悄的背后,在抄書、在交流,甚至在交換試卷的不乏其人……考試本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檢驗,但在很多人身上卻成了應付,考試也只是成為了某些人領取畢業證、學位證的工具。“60分萬歲”曾經是他們中間最“響亮”的一句口號。在考試之前許多同學的筆記上會經常看見“一定要及格”的警句,以此激勵大家學習是好事,可以此為終極目的就難讓人茍同了。在某些人那里是“書到考試時方恨少”,更甚者寫道:學不在精,及格就行;知識不在多,會抄就行…… 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會作何感想?那么到頭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修身的秘密呢?
文明修身,我們缺少的是意識。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立場堅定,態度明確,然而在平常卻忽略了一些“小事”。隨手扔掉了廢紙,隨地吐了口痰……“有些事,我們就是不注意,其實也知道這是不對的!”對錯不論,有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越是小的事情越能體現精神。去過新加坡的人都會被該城市的“干凈”所折服,而干凈不正是源于市民的環保意識嗎 反過來,后果可想而知。缺少意識,從小處說毀掉的是個人的形象,從大方面來說影響的是我們整個群體的形象,因此我們學生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我們的文明意識。
文明修身,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其實,文明的修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不是沒有,關鍵看自己有沒有堅持到底的信念。許多同學都能做到,但是能堅持的就寥寥無幾了。文明修身不能淺嘗輒止,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嚴格要求自己,從而真正提高自己的修養。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陋習才會慢慢改掉;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得以形成;有了堅持到底的決心,才能將學生文明修身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