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通用19篇)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題記
曾經以為,古代文人的生命會簡單而明了,時代賦予他們簡明的期望:入相出將,封妻蔭子。然而,是誰?偏偏要拋開那些世俗的期望,獨上高樓,為自己的人生另擇一條路?
一、李白
是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為線,以虹為鉤的海上釣鰲客么?是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是歌功頌德,取悅帝王換取高官厚祿;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在朝要高力士脫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間。
于是你注定要孤獨,“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二、蘇東坡
是撿(應為“揀”)盡寒枝終不肯棲的寒鴉么?是舉杯邀明月的飲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場的癡漢么?
在那個“群星薈萃”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韜光養晦,游戲筆墨罷了,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習慣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場和文壇一齊潑來的污水。
而我只看見你青青的竹枝,腳上的芒鞋,被雨淋濕的脊背,你的笑容從容灑脫,你的眼中只有秋風綠水泛清波。
你堅守著自我,從而達到讓后世永遠仰望的高度。
三、辛棄疾
是落日樓頭,斷鴻聲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為狂人么?是不啼清淚長啼血的悲鳥么?
在那個崇尚享樂的年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賣弄詩文罷了,而你偏要獨上高樓,“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
一邊是“斜陽正在,煙雨斷腸處”,另一邊卻是“香車寶馬香滿路”,而你,執意要做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黃土”;你彷徨,“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你期待,“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
我多想跨越千年時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開篇的南山西疇,臨清流而賦詩;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撫琴而長吟;在明月下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世俗的期許,在青山綠水間吟哦著流水般輕揚的詩句。
著一襲單薄的長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進了歷史,從遠古走來,從發黃的線裝書里走來。是你們,因為獨上高樓,堅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護了永恒的精神家園。
在那些“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時代,是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了世俗的期許,守護了自我,于是守護了歷史的期許。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2
中國夢,相信這個名詞大家都不陌生,這詞是當年習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時定義的,而且還滿懷信心地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但是何為中國夢的枷鎖?看下去便知道了。
最近有關文理到底該分科還是不該分科的事情大家都熱議紛紛,各有觀點,各有立場,現在大概可以把它們分成兩撥了,一撥是主張文理分科,主要由學生,家長,老師組成。另一撥是主張文理不分科,主要由專家等“過來人”組成。這么一對比,勝負好像就已經很明曉了,但我們還是來看看各自的觀點,因為對所有事物懷著尊敬才能夠理解它,才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
主張文理分科的,主要是學生和老師,正所謂旁觀者說易,當局者叫難,因為他們認為本身學習壓力就過大,要是改為文理不分科,學習壓力豈不是更大?考試負擔豈不是更重?本來就已經是弓著腰扛著稻草走山路了,現在又搞什么人工降雨讓山林更美麗,使得稻草越來越沉重,最終會被壓垮!對此,大家議論紛紛,唯有人大代表朱永新的解釋最明確,他在與別人討論此問題時曾反問道:“有誰規定取消文理分科后高考就得從6門增加到9門?為什么就不可能縮減到3門甚至兩門呢?向美國的SAT考試不就考兩門嗎?”的確,文理不分科學習壓力不會變大,可能還會減少,不客氣地講,學習壓力過大這觀點是不為人們所接受的。
主張文理不分科的,大多都是已參加過高考的人,或者可以說大多是一些過來人,他們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對提高人才綜合素質感受深切,反思自己過去的學習生涯時總有無窮的遺憾,所以希望在中學階段加強科學和人文素養的培養。所以他們認為文理分科會降低民族的總體素質,導致學理科的人人文情懷有問題,學文科的人邏輯科學有問題,從而讓中國缺少了文理兼容的大師。的確,現在文理分科存在這種不容樂觀的情況,用張若漁的話來講,文理分科正成為一部絞殺人才的機器,但是,文理不分科這個觀點本身也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
曾經有一群馬,里面有千里馬,也有普通馬,普通馬跑不過千里馬,因為千里馬能苦練奔跑,希望跑出奇跡,跑向太陽,跑贏鄰國的馬。而普通馬沒什么追求,只希望吃到眼前的稻草。它們族里有專門選拔馬出去跟鄰國比賽的規矩。就是要考馬兩項技能,喝水的方式和跑步的快慢。被選拔出來的馬有好的稻草吃和好的跑步練習場練習。普通的馬練習喝水方式,這樣不用跑多快也能厲害過千里馬,而千里馬則不屑于普通馬的做法,他們繼續苦練自己的跑步方法。最后選拔時千里馬沒幾個能被選拔上,而普通馬都依靠自己完美的喝水方式來取得競爭的勝利。后來普通馬吃上好的稻草,好的跑步場呢?它們在上面裝裝樣子,并再次靠完美的喝水方式來取得眾馬的歡心,讓眾馬對與鄰國的比賽充滿勝利的希望。而最后的競爭,卻是比賽跑步,最后普通馬輸得一塌糊涂。馬群的族長便扶額仰天長嘆:“為什么老是戰勝不了鄰國的馬呢?難道是選取制度有問題?難道是沒有訓練他們的睡覺方式和吃草方式?不行一定要改!”這時千里馬們呢?他們在選拔中落伍了,為了吃上稻草,他們忙碌奔波,漸漸地失去了追逐日落的夢想,最后和別的馬一起死在馬山馬海中。
“門前的老樹長新芽,院里的枯木有開花。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臉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這是選自《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的歌詞相信很多人都曾被它震撼過,主席也對這首歌有著高度的關注,那我們的時間都去哪了?的時間被工作占去了,學生的時間被學習占去了,年輕人和中年人的時間被養育子女和工作占去了,人大的時間被謀劃祖國未來藍圖占去了,有的人感覺生活很有價值,但也有的人感覺生活很苦,這是為什么呢?這都是因為我們追求的是不是夢想啊!每個人都應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讓中國夢一步步實現,然而當今無論是文理分科還是文理不分科,都與中國夢背道而行,正一步步淪為中國夢的枷鎖!文理不分科的主張中有一部做得比較好,那就是任何科目都不宜太難,因為要是太難,新一代的學生只會按照前人所設下的道路走,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難題和備考上,只會專研難題,無心去探求其他生活中的疑問與自己的夢想,這是非常危險的,愛因斯坦曾對類似的問題的看法是:這是會窒息真正科學動力的!若學習壓力不大,功課不多,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夢想與生活情趣上才能培養真正的創新型人才和有人文情懷的人才,所以簡單,輕松是教育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地磚,但是文理不分科這項主張也有不好之處,比如,A同學在物理探究與創新上很有實力,但其他學科不行,導致他要搬出更多的時間去練習不是自己愿意去探求的學科,那學習就會苦不堪言,本來用來追求夢想和看書還有娛樂的時間都要搬出來去練習自己不喜歡的,這不正是他夢想中的枷鎖嗎?而真實生活中,又有許多人像A同學那樣的人,那他們夢想的枷鎖不正是會凝聚成中國夢的枷鎖嗎?所以,卸掉枷鎖是我們改革教育制度的方向,讓教育制度能更好地惠及更多有夢想的人才!為了鋪好另一塊磚,下面我提幾點建議:
1:考試應細分到一科,讓更多夢想專一的人能夠有好的環境發揮。
2:考試內容和教學內容不宜太難,但要全面,功課和練習不宜太多,讓有夢想的人有更多的時間去追求夢想。
3:對于有創新成就和科技大賽獲獎的學生,應有加分和保送等優惠(可能有的人認為不公平,但對于某方面突出的人才,我們應更加其大優惠等,做到是人才就要抓住,從而讓中國在國際競爭中更強大,更有利。
這3點是對教育的建議,下面幾點是對學風的建議:
1:國家應繼續堅持大力投資教育,讓更多學校有能力多舉辦科技創新大賽,并鼓勵學生多點總結自己追求夢想時得來的經驗,把獎學金獎給有科技創新成就和能自己想出好的名言的學生。
2:學校應每隔兩天抽出時間給同學播放世界探究,大自然探究,名人經歷等紀錄片。增強學生對世界的了解和讓學生學習名人追求夢想的方法。
3:鼓勵學生每人隨身帶一本小本子,隨時記錄自己一瞬間的靈感和發現的新奇事物。無論是上課,演講還是做早操,若學生有靈感要寫下本子時,老師不能干預其做法,這樣做更能在實際上增強中國整體的創新能力,而不是高喊著創新卻不知在搞什么。
最后我希望領導人能采納我的意見,讓中國成為一個創新大國,讓中國夢飛得更高,讓每個人能在追求夢想中幸福得活著,讓中國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化建設更完善,讓中國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再創輝煌!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3
年齡大了,就會懷舊。所以在我們眼里父母常常背時,老師往往保守。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他們沒有年輕過、飛揚過、沖動過嗎?而當我們成為父母的時候,我們會不會也變得那么背時保守?會不會也像現在我們煩他們一樣被我們的子女煩?頭腦冷靜的時候,想起會有這樣的結局不禁悚然一驚。
記得德國人說過:一個人年輕時候不激進,是沒有良心;年老時候不保守,是沒有大腦。中國也有句諺語:人不風流枉少年。可見年齡改變性格是個規律。歲月流金,蒼茫的月下你看到明天的太陽,他回想昨夜的星辰,而你的明天是他的昨夜。秦時明月與今同,漢關萬里成廢土。滄桑百變無可尋,只念當年李將軍。一個人的魅力來自活力,也來自閱歷。一個民族的魅力來自強盛,也來自傳統。沒有長城和故宮,北京無非是一塊風揚沙塵的黃土;沒有東坡和樂天,西湖就成為與其他湖沒有差別的一汪綠水。從歐洲回來的人每每感嘆人家保存得完美的小鎮,古舊的石頭房子,清潔的鵝卵石路面,郁郁蔥蔥的老樹,使人感覺到時光緩緩地流逝,美好的東西一點一點地沉淀,一層一層地積累。行走其間,發思古之幽情,想著我們的生命就這么在人類中延續著,心里會陡然覺得自己的珍貴。
小時候常常笑話祖母的一些落后舉動。比如她會在每餐前打起一碗飯供著,說是要感謝上天讓我們不餓著;她會細心地把有字的紙和垃圾分開,說要敬惜文字,讓我們讀書有靈氣些。而現在,當我們揮霍著糧食,疏離著文字的時候,上天就在不知不覺地懲罰著我們。每一條水系都被我們行走時揚起的灰塵污染,藍天皓月果真只留存在唐宋的詩詞中,當每一座城鎮都變成一式的水泥森林時,我們還能辨認出自己的家鄉嗎?我們是行走得太快了,為了輕松,丟棄了許多許多本該隨身攜帶的寶貝,疏忽了沿途的綠樹和清泉,最后我們會發現自己這么著急地趕著,原來是走到了荒原。
當然,得與失總是相伴而行的。猴子抱著一堆玉米棒子,隨走隨丟,最后拿回家的只是那么幾根。猴子不會反省,人類必須思考。泰戈爾說過,越謙卑,就越接近偉大。基督則說,如果不變成小孩,想進天堂就好比駱駝要穿過針眼。西方有人認為要拯救人類,藥方在三千年前的孔夫子那里。那一輪照著人類行走了千萬年的明月,你可知道我們得到了什么,又丟失了什么嗎?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4
有一片土地住著沙漠、森林、和人類。
人類很聰明,森林很善良,他們相處的很融洽,世世代代都和平相處,而沙漠卻野心勃勃,總想獨霸土地。無奈天不助他,森林的勢力太強大,更何況后面還有人類為它出謀劃策,所以沙漠只能在塞外徘徊,但他的眼對內總是虎視眈眈,時刻都準備顛覆人類與森林。
沙漠畢竟是沙漠,一個驚天的大陰謀在他的頭腦中醞釀,他開始考慮如何挑撥人與森林之間的關系。但人類與森林的互相依存,讓沙漠有些力不從心,于是,沙漠決定先靜觀其變。土地只有一片,人類為了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就與森林聯合起來,開始向沙漠發動了進攻。沙漠的勢力很小,不是人類和森林的對手。仗打了幾月,沙漠便投降了,讓了一大塊兒土地給人類和森林。沙漠氣得咬牙切齒,人類與森林歡天喜地。沙漠心中淤積的仇恨越來越深,他發誓,遲早有一天要將人類和森林埋在他的沙軀之下。
終于有一天,沙漠的機會來了。人類與森林因土地分配而有了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日益加深。沙漠看在眼里,樂在心頭。但沙漠還是怕是人類與森林的計謀,于是按兵不動。
沙漠與人類的矛盾日益激化,人類有了野心,想獨霸一方。便決定與森林斷絕關系,森林傷心至極。人類與森林從此成了敵人。人類聰明反被聰明誤,為了獨霸一方,竟與沙漠結成了朋友,都想滅了森林。沙漠與人類稱兄道弟,沙漠說,兄弟,事成之后,你做大大王,我做二大王。人類的臉笑開了花。他卻全然不知,這全是沙漠的圈套。此時善良的森林還在暗暗哭泣,也殊不知將大禍臨頭。
這天,人類端起酒杯與沙漠對飲,但恍惚間,人類竟與沙漠討論起如何消滅森林,沙漠知道森林的弱點,于是,人類對沙漠說:“森林的生命來源與水流,我們只需破壞他的水源系統,他定無法生存。”人類聽了大喜,說:“得先生之妙計,猶如魚得水。可人類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存也需要水,而自己的水源正是來自森林。
不久后,森林的生態系統被破壞了,再也沒有了生機,森林漸漸開始萎靡不振。人類也應沒有了森林的供水而口渴難耐。這時,沙漠的力量以遠遠超過了人類和森林。沙漠開始對人類露出猙容了,他也向人類發動了攻勢,人類與森林的生命岌岌可危……
人類終于悔悟了,他登高一望,漫天黃沙,黃沙下,誰可曾想到,那兒不久前是一片森林啊!
人類無精打采地踩著黃沙前進,狂風呼嘯,嘲笑著這窮途末路的人類。突然,黃沙中竟出現了一片綠,人類正想踏上,卻被沙漠擋住了,沙漠睥睨著人類,將森林的最后一點氣息吞噬了,綠一下消失在了眼前。沙漠仰天狂笑,消失了,不久人類倒下了……
人類進入了夢境,綠樹饒著人家,墻里桃花,墻外綠草。這里是森林?人類想。忽然,天空中飄來一個聲音,言道:“這里乃世外桃源,你也正是在森林里。”人類四處張望也沒有見到一個人影。突然,那聲音又一次傳來,聲音和藹:“這是你和森林以前的生活,你們本互相依存,可你人類盡然……”這時的那個聲音突然變得有些嚴厲了,“盡然與沙漠聯起手與森林對抗!”人類愧怍地仰望著夢中的藍天,已滿眼是淚!“你的貪婪毀滅了森林,也毀滅了你自己呀!”聲音消失了,夢里的森林是一片鳥的歡鳴……
人類終于憬悟了: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啊!
可當人類醒來時,早已一片沙海,雖然人類已經憬悟,但已為時已晚。
剎那間,夢中的那個聲音再次在人類頭頂上出現:“既然你已經憬悟,我可以再給你一次機會從頭再來,你可要珍惜。”
時間突然逆流,人類一下回到了過去。從此人類減少了污染的排放,造了很多林,竭盡全力保護著森林和生存環境!
人類心中總記著一句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5
早就聽說,在北京的東南五環附近,有一個麋鹿苑。那里有世上罕見的動物---麋鹿。最近終于有機會,到那里游覽了一次。
麋鹿是一種性格溫順的動物,被人們稱為四不像。它的犄角像鹿,但不是鹿;面部像馬,但不是馬;蹄子像牛,但不是牛;尾巴像驢,卻又不是驢。所以,就有了這個稱呼。據說麋鹿很有靈性,《封神演義》里的姜子牙就有這么一匹坐騎。
一進大門,撲面而來的就是清新的空氣。正對著大門的,是一個麋鹿博物館。我迫不及待的走了進去。博物館里擺著千姿百態的麋鹿模型和各種各樣的標本,還有麋鹿在世界上的分布圖。我在圖上看到,麋鹿只在極少數國家存在了。這時,一扇櫥窗引起了我的注意,櫥窗里擺著幾樣狩獵工具和幾個麋鹿的標本,難道工作人員這樣設計,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嗎?我不明白,就邊逛邊想。
出了博物館左轉,我們看到了一個介紹麋鹿的牌子。上面寫道,麋鹿因為人們的大肆捕殺,已經瀕臨滅絕了。看到這里,我有些擔心。難道麋鹿這樣可愛的動物,真的要滅絕在人類的手里嗎?聯想到那些狩獵工具我猛然醒悟:正是人們的大肆捕殺,才是使這群可愛的動物接近死亡的邊界。
接著,我們繼續前行。在重重疊疊的樹叢中,幾只孔雀若隱若現。人們都說孔雀是一種警覺的動物,可它們不但不害怕,還主動靠近我們。看來,對于那些愛惜小動物的人,動物朋友還是很喜歡他們的。后來,我們來到了一片沼澤地跟前。水里高貴的白天鵝和黑色的野鴨雖然離得很遠,但也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從岸邊看上去,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黑白相間,再加上夕陽的陪襯,好似一幅迷人的風景畫。
順著公園的小道左轉,看見挺拔蒼勁的油松中間,立了四個醒目的大字:森、林、木、十。稍動腦筋你就會明白:最早,人們都稱樹多的地方為森林;后來,砍伐了一些后就變成了樹林;然后,樹林慢慢的變成了木頭;最后,變成了木頭還不夠,人們又接著砍,這樣就變成了滅亡的標志——十字架。
一路思索著走不多遠,我們發現了滅絕動物多米諾墓碑。那些墓碑形成一個多米諾的形狀,每個墓碑上都刻著滅絕的動物和年代。很長的一片倒下去,讓人看了非常震驚。我想到了,在沒滅絕之前,有許多斑牛、大象鳥一類的可愛的動物都幸福的生活在世上。就連30多年前還存在的西亞虎、中國臺灣云豹等動物在短短的幾十年內都已經不復存在了。這時,我眼前出現了這樣的一幕:若干年后,地球上一片荒蕪,人類已經全部滅絕,只剩下生命力最強的鼠類。如果人們再這樣捕殺動物,這樣的情形不是沒可能成為現實。
走出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多米諾墓碑,我們發現了一群可愛的梅花鹿。它們有的在安詳的吃草,有的在互相嬉戲,還有的在好奇地盯著我們,好像他們一點都不害怕。順著一座長長的橫跨濕地的大橋,我們邊走邊欣賞濕地里靚麗迷人的風光。這時,從濕地的遠處,隱隱約約出現了一群麋鹿。它們在陽光下的濕地里,溫順的走來走去。如果有一天,地球能變成野生動物的天堂該多好啊。
我們繞著濕地邊緣的小路一路右行走去,這時,公園里響起了“回家”的樂曲聲。走到大門出口時,我發現一個柜子,上面寫著:里面的動物是最兇狠的動物。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我打開柜子一看,里面有一面鏡子,照著自己,我頓時明白了:世界上最兇狠的動物是人類。
回家的路上,我想:麋鹿苑里的麋鹿還是從英國運來的,中國的麋鹿,早已在滅絕了。但愿人們能好好的保護動物朋友們,也希望像動物滅絕之類的事情從此斷絕天下!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6
老師像蠟燭,犧牲自己,用自己的光芒去點亮學生們的前途;老師是太陽,為孩子們驅走了黑暗,照亮了成功的前方;老師就像松柏,為我們擋風遮雨,不斷給我們鼓勵與希望……老師就是這樣,總是用自己的諄諄教誨,讓我們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印象里我小學的高老師,是個活潑開朗的人,烏黑的長發,那么的和藹,那么的親切,那么的與眾不同。那張天真燦爛的娃娃臉上,總會洋溢著這燦爛的笑容。正是這張笑臉,讓我在求學的路上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我的母校又開運動會了,我去參觀時,看到了一年沒見的高老師,和她聊了起來,想起那次運動會前夕……
“老師,我真的不想去,您換別人吧。”“那能告訴老師原因嗎?”我那時在和高老師談運動會女子100米的事。雖然我不想參加,但同學執意向老師推薦我。望著這張燦爛的笑臉和滿懷期待的目光,我不得已向老師說出了原因:“上次我就沒取上名次,這次再給咱班丟臉,同學得咋說我啊?”
依舊是那張笑臉,只見老師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又從“昆蟲專家”——李老師那里借來了一只小紅蟲。我百思不得其解:老師又搞什么名堂?只見老師把小紅蟲放在筆記本上,讓我觀察。多新鮮啊!我不禁趴在桌子上看得出神。好可愛的小不點兒,它那么么弱小,只要我用力點吹一口氣,它不飛個十萬八千里才怪呢。“你看,”老師甜甜的說“它對顏色辨別能力很強,尤其是黑色,只要一碰到黑色,就立刻改變方向。”是啊,它仿佛相當恐懼的樣子。最后,他終于穿過字與字之間的空隙,到達筆記本上最大塊的空白地方,它似乎很喜歡白色。之后,老師輕輕拿起碳素筆,在它周圍畫一個大圓圈,然后慢慢涂黑,讓黑色一步一步向它逼近。它的反應立即可見,急速地四處亂撞,碰到黑色就掉頭,像被包圍在熊熊烈火中的人一樣,是那樣的驚恐、焦慮、無助。這時,高老師轉過頭看看我,那堅定的眼神似乎向我預示著什么。又接著拿起筆,筆尖繼續向小紅蟲逼近。它錯亂的程度幾乎瘋狂,只會團團轉,只會在漸漸縮小的空白里慌得不得了,他是那么的無助,那么的不知所措。
它安靜了下來,然后出乎了我的意料,它竟然動了,一步步的往黑暗里走去,她堅定地走著,沒有慌亂、焦慮、更沒有畏懼!那一步步深深印在我的記憶里,它怎么能夠……最后,它終于走出了黑暗!
高老師笑了笑,望著目瞪口呆的我,撫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每個人都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但這是有挑戰性的,肯定要克服種種障礙,要吃很多苦頭。然后,當你戰勝了自己,有勇氣去克服一切困難,真正做到了,就常常能品嘗到一般人無法得到的甜蜜,領略到一般人無法看到的風景。這就像這次的運動會,其實,如果不給自己那么多的限制,就沒有那么多限制你發揮的藩籬。你要給自己信心,老師相信你!”那么堅定的眼神看著我,那么燦爛的笑容,那么的信任我……我拋開了一切的憂慮,“恩,我答應您”……
“家欣,家欣……”不斷地叫聲,把我從回憶中驚醒,還是那張天真燦爛的娃娃臉,只是眼角多了幾道魚尾紋,“老師…”我不禁熱淚盈眶,哽咽住了。
是高老師的話是我倍受鼓舞,它給了我自信,給了我勇氣,給了我不曾有過的力量!
感謝您,我親愛的高老師,感謝您給予我的一切,每次想起您的話我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您就像我的朋友,我的良師益友。相信我,您的付出一定會有所回報!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7
喜歡上這個靜止的女子,并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
僅僅是因為在深夜或者獨自的時刻,聽著她的淺唱輕吟,在她那空靈的嗓音之中,喧囂已久的心似乎便能安靜下來,享受這一刻來之不易的圣潔。
那是繁花搖曳的時光,那是青春影綽的光箋,那是年華班駁的音響。
她寫下詩情繪下畫意,她走過彷徨走過夢想。
她的聲音中有一種魔力,那是來自于生命最初的溫暖。
11月9日的時候,陳綺貞在北京有一場演唱會,在場的人們幾欲落淚。
她恣意的縱情,自我的歌唱。她真正用音樂來詮釋與展現了一幅心靈素描。她用銳利的觀察,獨樹一格的旋律與舉重若輕的文字鋪排之下,我們似乎已經飛起身來,鳥瞰這幅壯麗的景象____一個我們正在追求也正在逃避的生活景象。你無須再判斷失敗或成功,因為音樂如同巨大的溫暖已經緊緊包圍并且接受你的成功和失敗。
她在《失敗者的飛翔》中說:我希望用音樂展開一幅遼闊的圖畫,希望這段時間遇到的,自覺不被擁抱的人失去歸所的人,腳踏實地卻也渴望飛的人,都在這幅畫里被接受了。
這是她的音樂力量,是無數矯情的文字所無法鋪陳的。
在她的音樂之中,一切浮世都會洗盡鉛塵,以最初最純真的姿態展現在眾人面前,卻有一種氤氳著霧氣的美,無法捕捉,亦無法比喻。這個姑娘,不僅在做著音樂,也在做著自我。一個在鋼鐵森林中卻安然若之的自我,她的畫面,她的聲線,永遠是這都市浮世繪中最美麗的風景。
七堇年在她的博客中寫道:這姑娘令我想起多少享受得心酸的時光/想起多少跌落無處可尋的歌聲/想起了臺南的小海灘,那個只有歌手,吉他,聽眾的傍晚/想起了野花/想起如精靈灑落水銀般清涼的夜
再也沒有人能像她一樣歌唱;
再也沒有人能像她一樣歌唱。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你品嘗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北京/你熟記書本里/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卻說不出在什么場合我曾讓你動心/說不出離開的原因
《旅行的意義》,陳綺貞自譜詞曲,淺唱出的心靈獨白。
她并不是那種只會坐享其成的女子,只會唱著別人的歌。她以自己的姿態,獨自走在這樂壇的道路上,卻意外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其實也并不是意外,說“追捧”也未免太世俗了一點,但她的音樂,卻閑閑恍恍地扎進了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陳綺貞,背著吉他,一直不斷地,不斷地,創作著。
永遠,她只,唱自己的歌,走自己的路。做著不為人知的自己。
陳綺貞,關于她的畫面總是空白著夢想的。
有人說,她并不是十分美麗,但聽著她的歌,這個姑娘卻變成了這世間最超群的女子。
在現代樂譚繁雜紛復盲目跟風的潮流中,陳綺貞,與她的音樂,無疑是一枝出水之蓮,擢清妮而不染,最清明的女子,我想我只能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我們總是能在她的歌中描繪出一幅畫面,一個拎著吉他的女子,走在一望無垠的麥田上,金黃的溫暖色調仿若只為其而生。都市民謠新場景遠近交錯的攝影,濃厚的故事展開在遠近交錯的圖像中,充滿詩意的聲音,共同描繪出一種意念的而非地域的現代都市生活浮世繪。
陳綺貞總是用自己的步伐,搖曳屬于自己的姿態。她說:我們所面對的世界/異常遼闊/在這個漂浮的城市里/我們卑微著依然渴望飛翔/也許我們只是需要一個擁抱以便知道我們并不孤單。
我們將陪伴著她走過,她的音樂將陪伴我們走過,以后更多無數的喧嚷時光。
靜靜聆聽,靜靜欣賞。她的聲音本不為人間之音,如天籟,鼓動人心。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8
是的,沒什么丟人的,我就是一只灰褐色的小麻雀。
還記得多年前那個陽光明媚的春天。處處鳥語花香,青草芬芳。而我,也終于離開的爸爸媽媽的懷抱,尋找那片屬于我的廣闊天空。
呵呵,那時的我還是很年少輕狂吧。總在想,翻越那座生活了幾年的大山,就能尋找到更加美麗的地方,更加適合我的地方。
幸運的是,我真的找到了它——一座美麗的花園。
這座花園的主人是個年輕的獵人,充滿朝氣,英俊瀟灑。
在這美麗的園子里,有歌喉美麗的百靈鳥,還有可愛的珍珠鳥。開心,因為他們都是我的朋友,不管怎樣,我是這么認為的。
只是,人類好像有一句話:該來的總會來的。
沒錯,那一天,它終是來了。
那是很炎熱的夏天,雖然我們家族的警惕性一向很高,可在這似火的驕陽中,我們卻都昏昏沉沉的。就在我俯身下樹準備喝水的時候,“咚!”仿佛什么東西擊中了我,只覺得翅膀上有黏黏的液體流出,身體就像被一只大手往下拉一般,怎么飛卜高了。
“世界仿佛在旋轉,哦,祖母,是您從天堂來接我了么?”身旁,隱約的是一群孩子驚喜的叫聲,繼而,一聲怒斥打斷了那笑聲。然后,眼前是一個放大的臉,一根根的眼睫毛。好漂亮。
哦,是花園的主人。
哦,是他救了我。
哦,謝謝,謝謝,謝謝。
而我,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受傷的翅膀很快恢復了。皮毛也恢復了以前的光澤。可是,真悲哀呵,它,永遠都是灰褐色的,那種很難看的,灰褐色。
終于又可以飛翔了,又可以穿梭在花園中,聆聽著百靈姐姐的歌聲,欣賞著牡丹妹妹的婀娜,可憐著自己的丑陋。
終于,決定離開,就是在第二個春天。
離開的那天,陽光那么明媚,小草那么生機勃勃。卻,涂添悲哀。
不舍啊。真的不舍。可是,我必須要走了,這里除了我的恩人——他。沒有人值得我眷戀。沒有人。我認為,還是父母可以給我溫暖,給予我幸福。
再見了,我們一定會再見的!
5年后……
此時的我已經成為了一只健壯的雌鳥,身體也蛻變了,豐滿了,美麗了,引人注目了。可我還是希望回去,真的好想他啊。
哦,我親愛的恩人啊。你還在那兒么?你還是那么的帥氣么?
我們家族是不適宜遠行的。可是我不顧父母的反對,一意孤行地再次來到了這個花園。可是,這里卻沒有人,真的是人去樓空啊。這里,不再美麗,可以說是一片廢墟。到處雜草叢生。連那些美麗的大樹也枯萎了。
真是悲哀呵。
哦,我看到了什么?!一個顫微微的老人映入了我的眼簾。他的身上背者一把破破的舊獵槍。天啊!是他!那是他的槍!他怎會變的如此落魄,怎會如此狼狽。
我飛了過去,想看看他,這般可憐的他。
瞧瞧他,一無當年的風采。他的眼睛布滿血絲,古銅色的臉上滿是飽經風霜的痕跡。身軀瘦如柴骨。我真不知道這幾年他是如何度過的,怎會衰老的如此之快。
哦,他看見我了!我的心咚咚跳,仿佛懷中揣了個小兔子。
哦,他露出的驚喜的表情!是認出我了么?是想念我了么?
可是,他卻一蹦一跳地走進了房間。呵呵,真是滑稽呵,一個中年男子蹦蹦跳跳。一定是去給我準備美食品了。
不料,突然在我的身后傳出了“砰”地一聲,一顆子彈從我的胸膛穿了過去。我不想轉身去看握槍的那個人,我不想接受事實,真的不想。可是他卻走到了我的面前,露出一絲微笑。“這只傻鳥,怎會笨到站在一個窮困潦倒的獵人面前呢,這不是明擺著想當我的晚餐么?”
我流淚了,淚水和著血液,浸濕了我的全身。
我不明白,不明白,真的不明白。他曾救過我,怎會殺了我,然后……去品嘗。
我累了。該休息了。
這個世界,再見。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9
梵志拿了兩束鮮花要獻給佛祖,佛祖曰:“放下。”梵志放下了手中的鮮花,佛祖又曰:“放下。”梵志曰:“還要放下什么?”佛祖曰:“你還要放下外六根,內六塵,中六識,到了無可舍卻的境界,便是明辨事,探知無阻礙的境界了。”
人生在世,就是對事物的探知的過程,而在這過程中,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阻礙――“外六根,內六塵,中六識”,也就是感情的親疏冷熱,它是人性在外表聯系中的體現,但更是人類在探知道路上的攔路虎。對于一個人的感情如何,和他的關系如何,蒙敝了事物本身的特質,也影響了是非曲直的判斷。在中國的諺語里,就有“愛屋及烏”的說法,愛一座屋子,連屋子上的烏鴉也愛,也許,這體現了很深的感情,但倘若屋子是壞的,烏鴉是報喪的呢?這里,作者對屋子的感情,影響了他對烏鴉的判斷,這樣的判斷方式便是不明智的。
“六親不認”是對不顧親情的忘情的人的斥責,但在現代社會,特別是在中國這個人性味太濃的社會里,我們正需要的是這種“六親不認”的大義凜然。這里所說的六親不認,并非是指不顧情,而是指在干事業,做工作時不能太顧及親情、友情等感情,過多的顧忌,會蒙敝人的雙眼,攪亂人的視聽,混淆人判斷曲直的標準。人類要在探知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就要繞過這個阻礙,保持澄明的心靈。唐太宗任人惟賢虛心訥諫,才有了一代賢臣魏征,他敢于直諫、死諫,唐太宗多次和他爭執不下,幾次恨不得處決他,但太宗認識到魏征的直率原則之貴,并未因為自己的喜好影響了國事處理,最終造就了“開元盛世”。這正應證了韓非子所提出的觀點,同時也說明了對事物正確的認知,不能受到感情親疏的影響。
其實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藝術。我們泡茶的時候,第一泡淡洌,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為什么第三泡時才最爽口宜人?那是因為前兩泡沖擊了茶葉上的蠟質與灰塵,第三泡才泡出茶葉的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濃郁。我們探知亦如此。在對事物的認知上,逐漸拋下認知的阻礙,用澄靜清明的心智,拋下感情親疏的羈絆,用一塵不染的心靈,輕裝上路,才能在探知的道路上取得豐碩的成果,領悟認知的真諦。
要知道,感情的花兒開得越大越飽滿,探知所得的碩果就越小,因為開花已經用去了太多的養料。我們只有正確處理好感情,繞過探知的阻礙,才有能達到理想或成功的彼岸。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0
在沒有人類、植物甚至地球和宇宙的時候,就有了自然,不知它是何時產生的,這里我說的是廣義的自然。慢慢地,有宇宙、地球、植物最后是人類的出現,人就將自然縮小到,我們所接觸的無機環境中去,那我們就從這里說起。
當人一從母親的腹中落胎出生,他的身體就開始衰老,這是無庸質疑的事情,即使到了像我們的花季年歲,也是一樣。有時,不得不這么說,人是一種矛盾的動物,從出生就有的矛盾貫穿始終。在身體衰老的過程中,恰恰思想在生長,等到那一天,身體太虛弱衰老時,正是思想完全成熟的時候,但身體還是去世了,于是人們就說這是“死”,而我說,這是身體的死,真正的根源在這里,載著人一生的思想,最終歸于自然。這令我不禁想到,人從母親腹中落生,受母親照顧,長大成人,等到那一天,母親衰弱的時候,人又會回來照顧她、關心她,正像她以前那樣對待自己一樣,到人暮年,又會想到自己的母親;游子遠離祖國母親,但當祖國衰微破敗,他會站起來為祖國說話,當他年逾古稀,他還是要回到祖國,落葉歸根。這些完全是和生命的歷程一樣!人類從自然中繁衍進化,最終身體歸于塵土,思想合于自然。所以,我就能看出來,人的至親是母親,人類乃至無機環境的至親是自然。
人的一生,不是為了修飾自己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將自己的思想修煉至與自然相統一。每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就都有理想與人生的計劃,這些都可以成為現實,但過程卻需要人們自己補充。這就像是做FLASH動畫,只要把幾個大動作預設,軟件就會隨機填補中間的過程。而對于人來說,這中間的過程極為重要。不管怎樣,在失敗幾次之后,有人便放棄了,那么他中間的過程,并沒有添滿;但是,還有的人努力之后仍然是失敗,反復多次也是一樣,那么他中間的過程固然充實,但是卻距離大事件太遠,也就是計劃高于行動。既然這樣,不如與你的至親互相商量,因為兩個“母親”之間的感情想必是相通的,用母親的角度,慈愛地幫助你,修正你所犯的錯誤,是為了使你的思想與自然相和諧。從這個角度來說,誰又能說母親不重要呢?她不僅幫助你身體的生活,還幫助你思想的維系,重要性可想而知。
可是,誰的生命進程會是一帆風順呢?答案絕對是沒有,有的人家境優秀但家人不和;有的人家幸福團圓,卻貧困寒酸。太多的事情就是這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無情地剝奪了很多人的生命,這又怎么辦呢?面對這樣的災難,的確涌現了不少英雄。一位年輕的母親將自己的骨肉放在身下,自己像鷹一樣遮在他上面,而自己卻仙逝故里——這,我說觀點獨特她是英雄,因為她本來該有很好的生活,為了孩子,明明知道會死還是去死了,這便是一種無言的英雄,感天動地。一位樸素的農民母親,她的孩子、丈夫都因地震去世,但是在這一年當中,她默默地奉獻,幫助別人,甚至還很會生活。當記者采訪她時說,你為什么不為孩子丈夫難過時,她淡淡地說:“我并不認為他們是離開我了,他們的心與我同在,所以我不會傷心。”——這,她也是英雄,她能夠在災難面前,理解它,感悟到人歸于自然的魅力,這對于這樣一位母親,平凡得很,但卻著實很偉大。放棄自己幸福的生活,來到災區救助的英雄層出不窮;在平靜的生活中,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同樣也是英雄。這四種英雄到底是什么呢?在死亡面前,知道是險境,敢于前行的人是英雄;死亡已至,淡然面對的人是英雄;放棄自己的生命挽救別人的生命的人,是英雄;在正常生活中,對死亡不懼怕的人更是英雄。于是,他們有的是人中的母親,但最終雖然身體消亡,思想卻永不消退在歷史之中,在自然之中也是不滅的、永生的。
有時,就想到古代的君王,總想得到永生,但卻總也得不到,因為他的思想中有太強的欲望,不能與自然相統一。而孔孟不求長生,但思想卻與自然和諧,達到“天人感應”,正是這個原因。自然母親孕育出無機萬物和人類,或許有目的,最有可能的就是統一、和平。人在他們的母親協調下一起靜悟,是可以合于自然母親的懷抱的,這才是永生的最高境界。沒必要總說,永生是神仙的事,永生人也可以達到。
人們就該在自然母親那里反觀自己的生命,古代的人比當今的人智慧的原因,沒有別的,就是善于養生和孝親。養生是為了調和自己的性情、思想,以合于自然,孝親是在于從母親那里感悟祖先的情懷,使自然與人相互融合,這樣心越發趨于高遠,身體的衰老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反而,現代人追名逐利,欲速則不達,心還沒有純凈,就又被功名壓倒,養生、孝親逐漸被美容、愚教所代替,自己還要唉聲嘆氣、怨天尤人了。
人們在自然母親那里反觀生命,與自己的母親一起。孝順他們,為的是使思想最終可以回于自然,這好象剛剛是生命的盡頭,可又是新的開始,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人們在自然母親那里反觀生命,不至于使人們,過多地迷失。既不會過多地沉迷于現在,也不會過分地追憶過去。當斯人已逝,就會想到,那是身體的消亡,而他的音行卻留在這里的萬物之中。
既然已經在自然母親那里看過了生命,就應該明白,萬事歸于自然,淡然就好。在人的災難面前,有母親幫助;在汶川地震災前,有祖國母親幫助;在人類的能源危機面前,有自然母親在幫助。所以,我們怎能說母親不重要、不好呢?她們才是最理解我們的人。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1
魯迅的《孔乙己》一經發表,加上媒體大力炒作,孔乙己一路竄紅。不僅如此,他還當上了教育局副局長。想當初,他教人寫字,連毛孩都不搭理,誰能想到他如今當上了教育局的副局長呢?這就是所謂的“名人效應”吧!
剛聽到風聲,那些取笑過他的人紛紛前來拉關系,也有部分人是慕名而來,雖然他的破屋子因此受了不少磨損,但他卻滿心歡喜。
上任第一天,他就優先分得一間屋子,還預支了工資。之后,幾乎每天都有人登門造訪,他家堆滿了茴香豆和酒。其中許多人都是來拉關系的,說希望孔乙己照顧照顧,可孔乙己從沒放在心上,其實是他不懂那些人的意思。他吃著茴香豆,想著要為大家作貢獻,于是拋開以前好吃懶做的習慣,靠著他的偶像――孔子的精神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作貢獻。
果不然,那地方的教育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兩年后,孔乙己晉升為教育局局長。
這回他的屋子更大了,而且常常是高朋滿座,來客除了帶一大袋茴香豆外,還提著茅臺、金六福、五糧液這些名酒,敬的都是紅塔山、熊貓、大中華、芙蓉王這些貴煙。現在的孔乙己再也不是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穿著又臟又破的長衫的那個孔乙己了,他現在是西裝筆挺,已完全解決了溫飽問題,基本上走上小康之路了,其實他算不上很富有,住的只是屋,而非樓,每天騎著摩托車上下班,對于一個教育局局長而言,算是挺寒磣的。
有一次,有人找他說是希望給他兒子安插個工作,那人先是敬了支芙蓉王,又給孔乙己一瓶小糊涂仙,還塞給他五百塊錢,意思是好歹糊涂一回,就安插一個。哪知孔乙己一臉嚴肅,說:“你把我們讀書人當什么了?怎么會干這種勾當!”那人一聽這話,縮回那只手,灰溜溜地走了。
而后,來他家的人越來越少。任誰都看得明白,那些極力討好他的人無非是想討個工作,安心工作或者升職,他們一聽孔局長不吃這一套,憐惜以前送出去的貴煙酒都來不及了,誰還會再去送幾回呢?而孔乙己去年看不明白,一直在納悶。
一天,孔乙己獨自走在街上,忽然一輛“奔馳”停在他旁邊,司機向他招手,誰呢?定眼一看,原來是老鄉阿Q吶!阿Q儼然一副富豪樣,他倆寒喧了幾句,阿Q載著孔乙己到了他家,是一幢別墅,現在他的老婆就是那個小尼姑。阿Q談起了他自己的事,顯得自豪而得意:“俺當初也只不過是文化部的小職員,后來花了近萬元請領導吃了幾回飯,到領導家作了幾回客,不到兩個月的功夫就一步一步升到了文化部部長。俺是有求必應,收錢是多多益善,沒兩個月呢,就將那請客用的本錢撈了回來……”
阿Q說得是津津樂道,孔局長聽得是咬牙切齒,所謂“人比人,氣死人”,想想自己兢兢業業干了兩年,生活水準不過是在一個層面上徘徊,而阿Q呢?這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家伙不足兩個月就攀上文化部部長的地位,又才一年零十個月的功夫就住上了別墅,開起了汽車,連尼姑都還俗給他當了老婆!哎……
阿Q看見孔乙己這副表情,便說:“想要致富,就這條路;不要這路,忙忙碌碌。”想必這是阿Q說過最押韻的話了吧。這話可不得了,孔乙己這個知識分子那堅固的心理防線,連500元也沒有使它一絲動搖,這寥寥數語就徹底攻破了。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吶!
從此,孔乙己是一邊受賄一邊行賄,有時做夢都會夢見自己在數鈔票,嘴里還叨念著:“多乎哉,不多也。”想必是早已忘卻了他的偶像,也是同姓之人的“之乎者也”了吧!
過了再三年,孔乙己果真和阿Q一樣住別墅,開小汽車。而孔乙己所在區域的教育事業一直在走斜坡路。終于孔乙己被撤職,不久又接到法院傳票,最張孔乙己以受賄罪和行賄罪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沒收所有個人財產。
在牢獄里他見到了阿Q,他已是頹唐不已,與那次他看到的阿Q簡直判若兩人。孔乙己后悔不已,誰說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簡直是間接將他送入地獄。孔乙己忽而記起他再三年沒說過的之乎者也,嘴里念叨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2
許多的事情,總是在經歷過以后才會懂得。一如感情,痛過了,才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傻過了,才會懂得適時的堅持與放棄,在得到與失去中我們慢慢地認識自己。其實,生活并不需要這么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學會放棄,生活會更容易。
學會放棄,在落淚以前轉身離去,留下簡單的背影;學會放棄,將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學會放棄,讓彼此都能有個更輕松的開始,遍體鱗傷的愛并不一定就刻骨銘心。這一程情深緣淺,走到今天,已經不容易,輕輕地抽出手,說聲再見,真的很感謝,這一路上有你。曾說過愛你的,今天,仍是愛你。只是,愛你,卻不能與你在一起。一如愛那原野的火百合,愛她,卻不能攜她歸去。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是不能擁有的遺憾讓我們更感縫眷;是夜半無眠的思念讓我們更覺留戀。感情是一份沒有答案的問卷,苦苦的追尋并不能讓生活更圓滿。也許一點遺憾,一絲傷感,會讓這份答卷更雋永,也更久遠。
收拾起心情,繼續走吧,錯過花,你將收獲雨;錯過她,我才遇到了你。繼續走吧,你終將收獲自己的美麗。
一個永遠不想失去你的人,未必是愛你的人,未必對你忠心耿耿,有時只是這種腦袋不
清的強烈占有欲者,他們才會做出各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還如此理所當然。
在心中如果有“曾經擁有就永遠不要失去”的偏執狂與占有欲,越想要獲得愛的永久保證書,只會越走越偏離。
誰說喜歡一樣東西就一定要得到它。有時候,有些人,為了得到他喜歡的東西,殫精竭慮,費盡心機,更甚者可能會不擇手段,以至走向極端。也許他得到了他喜歡的東西,但是在他追逐的過程中,失去的東西也無法計算,他付出的代價是其得到的東西所無法彌補的。也許那代價是沉重的,直到最后才會被他發現罷了。其實喜歡一樣東西,不一定要得到它。
有時候為了強求一樣東西而令自己的身心都疲憊不堪,是很不劃算的。再者,有些東西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一旦你得到了它,日子一久你可能會發現其實它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你再發現你失去的和放棄的東西更珍貴的時候,我想你一定會懊惱不已。所以也常有這樣的一句話“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所以當你喜歡一樣東西時,得到它并不是你最明智的選擇。
誰說喜歡一個人就一定要和他在一起。有時候,有些人,為了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他們不惜使用“一哭二鬧三上吊”這種最原始的辦法,想以此挽留愛人。也許這留住了愛人的人,但是這卻留不住他的心。更有甚至,為了這而賠上了自己那年輕而又燦爛的生命,可能這會喚起愛人的回應吧,但是這也帶給了他更多的內疚與自責,還有不安,從此快樂就會和他揮手告別。其實喜歡一個人,并不一定要和她在一起,雖然有人常說“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快樂。喜歡一個,最重要的是讓他快樂,因為他的喜怒哀樂都會牽動你的心緒。所以也有這樣一句話“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因此,當你喜歡一個人時,暗戀也不失為上策。
有一首歌這樣唱:“原來暗戀也很快樂,至少不會毫無選擇;”“為何從不覺得感情的事多難負荷,不想占有就不會太坎坷”:“不管你的心是誰的,我也不會受到挫折,只想做個安靜的過客。”所以,無論是喜歡一樣的東西也好,喜歡一個人也罷,與其讓自己負累,還不如放輕松地面對,即使有一天放棄或者離開,你也學會了平靜。
喜歡一樣東西,就要學會欣賞它,珍惜它,使它更彌足珍貴。
喜歡一個人,就要讓他快樂,讓他幸福,使那份感情更誠摯。如果你做不到,那你還是
放手吧,所以有時候,有些人,也要學會放棄,因為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放棄很美!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3
我的生命是一根韁繩
珍貴只是牽滿了星星
我的年華是一塊夜屏
可愛只是匿藏著歌唱
星星的歌唱
都只是在哀悼輪回?
透明膠上的粘著的文字,都是我的一些過往罷。很久就睡在回憶里,夢著那些曾經很真實的滿天星星璀璨的歲月;但是,夢屬于過去,夢想即便屬于未來了,不是么?于是幻想。單純的幻想著下一個輪回,在圈圈圓圓的生命第二次。我揚起臉,看到的閃爍繁星和明明無無的月光,可沒有月亮,便亦無圓與缺之談。
我是一只烏鴉,那個冬天是我第二次生命的開始。我不明白,白色的季節為什么賜予我黑色的羽毛,茫莽的陰影擱傷了我的喉嚨,“呀——呀”的叫聲混淆著空氣變成哭泣。
不過單調的生活很快讓我習慣自己。
也許我的命運很糟糕,但是我一直過得很真實、純樸。并整天整夜如此樂觀地歌頌我自以為了不起的生活意義,盡管我的歌聲使我狼狽——人們把我視為倒霉之物,把我的忠告聽成詛咒——如此狼狽。
而我知道,這不過僅僅是黑色的奉予罷了。
舉頭,側目,忽見微閃星星。
我忍不住又叫:“呀——呀——”夜空很猙獰,欣悅只是星星燦爛地沖我笑。我也希望像星星一樣,微笑,大笑,甚至狂笑。可是我不懂得。
冬天的夜,漫無溫熱的夜,我孤立在光禿禿的枝頭,望著自己的投影不斷地打寒顫,于是飛回窩里去。刺骨的寒風使我難眠,漫長寒夜,我數著天空中的繁星,直到啟明星也消失,然后對自己說晚安。
樹下面有位老人,是乞丐,老人蜷縮在樹邊,掙扎在生命線的最后。生命是一條線段,有兩個端點。起點很歡悅,但終點不一定。幾道寒風的鏤刻,老人終于在顫抖中死去,但身子便不顫抖了。這是傷悲里的幸福么?我在老人上空盤旋了幾圈,然后哀鳴:“呀——呀——”隨即下面走過的路人說:“該死的烏鴉。”
其實,我何嘗不是在哀悼老人?
我依稀聽見星星的歌唱,歌唱老人的輪回。
那些星星的影子,搖曳在老人的明眸里,最后墜落于他的輪回,老人目光呆滯。
這是我的第二輪回,只是還沒走到盡頭,我懂得這叫濃縮,濃縮在一顆閃爍的星星里。
我是一只烏鴉,當走到線段的第二個端點,那便是我第二次生命的消亡,也是生命的第三次開始。我知道,墜落在輪回里面的僅僅是星星的影子。
繁星。璀璨。
閉上眼,等待下一個輪回。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4
小時候對于過年,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歡悅、欣喜和深深的期待。
不知道為什么,或許就是喜歡那種熱鬧的氣氛。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在年三十的清晨,天還不亮姥姥姥爺便起床了,他們要打掃房間“除垢納新”;還要炸丸子、包餃子、蒸饅頭。爸爸媽媽也早早地出門了,置辦年貨是他們的工作。大人們忙得腳丫子朝天,我卻可以悠哉悠哉的睡到日上竿頭,再睡眼惺忪的從床上爬起來。這時候,熱氣騰騰的餃子已經擺在桌上了。我連牙也顧不得刷,便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姥姥、姥爺一邊叫我慢點吃,一邊又端來一盤餃子,臉上的笑紋綻得收也收不住。
年夜飯定然是一年來最豐盛的一頓。碟碟盤盤密密麻麻地擺了一桌,香氣氤氳。而我只是胡亂扒上兩口米飯填飽自己的胃袋,便放下筷子,一心只盼天黑。眼見等天色一暗便趕緊催著去放炮。那時的炮仗只不過是街邊地頭極便宜的小玩意,我卻玩得不亦樂乎。驚嘆小小的炮仗怎能釋放出如此絢麗的焰火?但每每在我玩在興頭上時,爸媽總是催我趕緊上去看“春晚”,我卻不應,這一晚同幾盒摔炮過,應該會更充實。直到零點的鐘聲敲響,家人才下樓尋我,點一掛“開門紅”,家家戶戶也應和起來。頓時滿城盡帶鞭炮聲,震耳欲聾,花炮升騰五彩斑斕,整個城市沉浸在一片歡騰聲中。
空氣里彌漫著過年的香甜氣。愈來愈濃。
時光的齒輪飛轉。我漸漸長大了,卻再也不像從前那樣期盼過年了。
姥姥姥爺還是一如既往地做餃子,精心置辦年夜飯。我卻再也沒有了伊始的新鮮勁。爸媽催我下去放炮,我懶洋洋的應著,卻懶得挪窩兒。鞭炮的“規格”也由小花炮升級成了“大塊頭”的禮花。嫣然的煙花在眼前轉瞬即逝,那片刻的璀璨亦如我的心莫名失落……恍惚間,我感覺自己仿佛在不經意間失去了什么。
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極認真地看春晚。盡力找出春晚中值得調侃的地方,并趕緊發到網絡上,等待著人們的支持,等待著人們的評論。就在這時,手機響了。“快看!魔術穿幫了!”一位同學也在不失時機地找“茬”。我隨聲迎合他兩句,卻暗惱自己怎么沒有發現如此明顯的穿幫鏡頭。在不知不覺中,這已經成為了我過年時的最大樂趣。
家族宴會是歷年都要有的,然而今年的宴會卻格外讓我吃驚。不知不覺,我竟已被稀里糊涂的掛上了“長輩”的名號。而且還成了“姑姑”、“姨姨”。
小侄女很可愛,見到人就粘著不撒開。一個勁的叫我領她出去玩。我向來不招小孩待見,怎能放過這次表現的機會?隨便吃了兩口便帶著她出去了。小侄女饒有興致地買了十幾盒摔炮,興致勃勃的自得其樂起來。我嘆口氣,坐在旁邊當她的“觀眾”。看她玩得不亦樂乎,猛然間,我似乎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原來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我早已過了過年最開心的年紀。
歲月就象一條河,左岸是無法忘卻的回憶,右岸是值得把握的歲月年華,中間飛快流淌的,是飛逝的時光。世間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但真正屬于自己的卻并不多。看庭前花開花落,榮辱不驚,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無意。逝去的時光再美好,終究濃縮成今天的回憶,我們再無奈,也阻擋不了時間匆忙的步履;今天再精彩,也會拼湊成明天的歷史,我們再執著,也拒絕不了歲月侵蝕的痕跡。我們想念昨天,因為它融解了一切美好的向往。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5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大學生活我做主”首先我想對演講的題目加以解釋:我,來自商學院經濟10本一班,大名肖,小名叫小月,喜歡乒乓,羽毛球,聽音樂,還喜歡認識新朋友。
很榮幸今天能站在這里與大家一起探討如今的大學生活,希望這次的演講會給我們每個大學生在這僅有的幾年的大學生活里找到自我,幾年后回首大學時代讓自己沒有遺憾,做完美的自我。
自從我們剛踏進大學校門的那天,我們就應該對自己的未來做一個長遠的打算,全面明確的給自己找一個方向和目標,對自己的未來演什么樣的道路發展有一個規劃,然后就在大學這幾年的時間是自己始終朝著我們的方向前進,這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與我們愿先設定的有差別,這使得我們必須及時的改正,是自己走上正常的發展軌道。
我對我的大學生活是這樣定義的:大學是我們人生的起航點,我們的一生是否有所作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在大學時代的形態。在這僅有的幾年大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必須做到兩件事:強硬的只是高度和為人處事的態度,這兩點我們必須牢牢記住,因為態度決定高度。
對大多數求學者來講,大學是他們人生中最后一次全面化,系統化的求學機會,是機會我們都得抓住,我們應盡我們的最大努力讓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自己對這個社會的認知程度生出同行一籌,讓自己的素養和遠見達到一定高度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本挑戰一切我們認為我們能做到的事情,挑戰我們的極限,是自己在以后的路上游刃有余,馳騁江海而不畏縮。
我們也要培養政治家所具有的那種野心和魄力,牛津大學曾做過這樣一次調查起名為“窮人比富人少什么”調查的結果是“野心和魄力”我相信這樣一句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我們都應在這幾年的大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野心和魄力,為我們的以后做最完美的鋪墊。
者僅有的大學生活是短暫的,所以在我們畢業前,要把想到的事情做一遍,假如我們比較害羞,那我們一定要在班級或學校組織的演講會或討論會上多發言幾次,假如我們喜歡一個女孩,那我們一定要在畢業前當面告訴她,但我們一定不要祈求或期望的到她的同情,等等,我們一定要做一遍,不要害怕自己做不到,我們沒做,就怎么自己做不到呢?
還是要相信自己啊!也讓自己品嘗一下做的味道,任何人都是有理想的,但現實和理想之間是存在差距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用勤奮和努力縮短顯示和理想之間的差距,是自己一步一步的實現自己的理想,走向自己人生的輝煌。
我的大學我做主。讓我們每個人再回首大學時代能找到自己堅實的腳印,穩健的步伐,當我們踏上社會時能適應這個社會,是自己能得到這個社會的認可,能使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到有學生向其他行業人士的轉變,接軌社會。最后我想對大家說:“我選擇蒼天,張開我的翅膀,播種我的希望,讓蒙夢在這里延續,讓青春在這里騰飛。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6
傘頂上,一滴、兩滴……
又下雨了,大自然真的很奇妙呵……
陽臺上,少女扶著欄桿,朝下望……幾年前,同樣的天氣,同樣的位置,望到的卻是不堪回首的一幕。她低下頭,閉著眼,一幅幅畫面電影般呈現在腦海里,揮之不去。
少女移了個板凳,坐在原地,樓下,姑姑提著籃子打著傘去買菜。“真像媽媽……”少女的嘴唇微微動著,那身影一點一點消失。“不,不……”她喃喃地說,幾年前的一天,她也是目送一位婦女去買菜,卻渾然不知這是最后一次的目送。如今,這情景多么熟悉,就好像那一次最后的道別。少女撥弄了一下淋濕的頭發,搖搖頭說道:“不會的,唉,不會的。”她抬頭,只能看見灰蒙蒙的天,就像她的心情一般,即使有再多雨娃娃的奏樂,也點綴不了她那灰色心情。
雨越來越大了,落在小池上,一圈一圈的漣漪逐漸密密麻麻,魚兒卻滿不在乎。人們飛奔著回家,誰都不愿意淋濕自己的衣服,不愿雨水浸濕鞋底,不愿享受著雨點的襲擊。“姑姑……”少女盯著時鐘,時針已轉了60度,她放不下心,于是再次來到陽臺。陽臺周邊已積了些水,她只能往里站,她極力想望見樓下的道路,欄桿卻偏越進她的眼球。她靠著門,手指不聽指喚地敲著玻璃。
天暗了,真的暗了下來,漆黑的天空似乎要吞噬一切。少女無心想別的,一年過去了,姑姑從沒離開過這么長時間,她雙手合在心前,默念道:“保佑姑姑。”睜開眼時,路燈下的一把黑傘映入眼簾,少女嘆了一口氣:“是姑姑,是姑姑……”一道刺眼的光隨即而來,少女還沒反應過來,便看見這道光迅速壓過黑傘,接著,光走,傘落地。“車,車,那是車!”她大喊,遲疑了一秒,僅只一秒,心里卻浮現出許多畫面,它們爭先恐后要鉆如腦中,好亂,好亂……“為什么要這么我?為什么啊?她是我唯一的親人啊!”少女抱著欄桿,絕望地向天哭嚎。
她捏著衣角,口中不停念著:“姑姑死了,姑姑死了,救護車,救護車……”她永遠也忘不了,幾年前媽媽身上被軋過的痕跡,那血肉模糊的樣子,真得好可怕。雨點落在媽媽身上,那血跡一點一點散開,年幼的她拿起電話叫救護車。那輛白色的車將媽媽裝了進去,那些白色的人口口聲聲答應會把媽媽就活。但是她日日夜夜的期待卻換來“媽媽已逝世”的消息,她不知道爸爸是誰,只從媽媽口中聽說過他已不存在,于是姑姑收養了她,姑姑就像媽媽對她一般親切,她早已在心中把姑姑當作了媽媽。想到這里,少女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她壓抑了太久,她跑到天臺躺在地上,任大雨浸濕婀娜的身體,呼嘯的狂風化作豆大的淚珠,從少女眼角溢出。曾經,無論是媽媽還是姑姑,總愛帶她來到這寬闊無比的天臺,曬太陽、望風景、賞月亮,有時還一起練舞蹈,這充滿問心會議的地方如今卻那么凄涼,少了那可親的身影,那活潑的笑聲,只留她,獨自悲痛,獨自迎接這風雨的洗禮。
少女扶著那厚實的墻慢慢站起來,望著這空曠的天臺,她咬了咬唇,從嘴角擠出一絲笑容,回想著那些已嫻熟不過的動作,她擺好手位,踮起腳尖,合著默念的拍子,舞步翩翩……夜闌人靜,少女蹲在地上,她在圓舞曲中漸漸明白自己已不再是小女生,她得從一次次的陰影中走出來,即便……媽媽不在了,姑姑也不在了。
雨,在少女的心中,也許是一把令人恐懼的尖刀,但也是令自己變得堅強的盔甲。而我,時常對這淅瀝瀝的雨留戀,因為它是那花季雨季的象征,其實啊,雨所流露出的哀愁是需要人們用心去感化的,享受欣賞雨的樂趣吧,用那樂觀積極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吧,即便是……你已絕望,也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人生是需要品味的,無論是福還是禍。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7
一曲《江南style》紅遍了大江南北,也在中國掀起了狂熱的浪潮。MV中的PSY擁金戴銀,悠閑地跳著騎馬舞,口中不時發出“gangnamstyle”,這種奢靡悠閑的上流社會的公子哥形象深入人心。一時間,各地爭相模仿,各種版本的《江南style》層出不窮,甚至于廣告上都打出了“鳥叔”的照片……樸載相借此紅遍全球,這首《江南style》也被冠以“神曲”的美譽。
其實不只是《江南style》,《最炫民族風》、《忐忑》等歌曲也先后被稱為“神曲”。它們均具有節奏性強、多重復的特點,而真正的實際內涵卻是少之又少。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外來文明的不斷沖擊下,中國人變得越來越開放,中國人的思想也更為先進,各種“歐美風”、“嘻哈風”、“日韓風”不斷在中國上空刮起。借著文化的交流,我們逐步與國際接軌。在中國GDP不斷增長的今天,我們在文化上留下了什么?我們是否還具有精神上的皈依?
龔琳娜,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民樂,那是一個人內心的凈土,可她卻創作出了《忐忑》這樣無法為人所理解的“神曲”,是什么促使她走上了流行音樂之路?這是中國流行音樂的開創之路,還是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之殤?不知為什么,在我得知龔琳娜是民樂手時,心中涌現一種悲涼之情,這種悲涼,應是全體國人心中之悲涼。
“SoftPower”文化軟實力,這是近來風靡國際的關鍵詞,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顯然,我們受國外軟實力的侵襲太多,而中國缺乏軟實力輸出的資本,這是一種文化上的不公平現象。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是中國所特有的珍稀物種;功夫是中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精粹,卻被美國好萊塢結合運用,拍制為《功夫熊貓》,并以此賺走國人過億的票房。與此同時,外國公司搶注中國四大名著游戲商標,擠占中國游戲市場,這也應是國人內心的傷痛。當我們還在為中日釣魚島之爭而憤慨之時,是否想到?僅從軟實力一方面考慮,中國的利益正在向外流走……
我很喜歡《琵琶語》這首曲子,琵琶如泣如訴的特點將滿腹的憂愁和凄涼婉轉訴出,令我熱淚盈眶。當淚水噴涌時,朋友總會笑我多愁善感,他們哪里懂得?這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音樂課上,老師曾讓我們聽西北的信天游。同學們都被那腔調逗樂了。我聽見我內心的一個聲音在呼喚:“不,不能笑,傳統文化不應是人們的笑柄,它應被繼承和發揚。”
記得我曾經將87版的《紅樓夢》與09版的《紅樓夢》作比較,經典終是經典。雖然新版《紅樓夢》中美女、帥哥如云,服飾、妝容等等勝于87版,但在對人物內心的詮釋方面,卻遠遠不及。從這一方面,我看到了現代人們對原著大刀闊斧的改動,我看到了現代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遺失和蹂躪。
有一篇文章這樣說:“在夕陽的余暉下,理發匠緩緩走遠了,與他一起走遠的,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匠人們,都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而漸行漸遠……”這句總是給我以心痛之感,畢竟,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不應被埋沒,更不能被拋棄。
如此,“神曲”背后所反映出的,不僅是現代歌曲藝術創作的貧瘠,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之殤,也包含著國人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思考和感傷。
中國正處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變革時代,處于發展的轉型期,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傳統文明卻在不斷沒落。具有了人生觀、價值觀的我們應學會正確評判外來文化,正確處理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今之中華重新在文化上大放異彩!讓我之中華之發展更加協調閃亮!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8
因為小溪,江海才得以深遠;因為藍天,太陽才更加燦爛;而正因為有著甘居幕后工作著的人,才有了舞臺上表演者的絢爛。
年末的十二月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張燈結彩的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行人微笑的臉龐。班級中的新年班會馬上就要舉辦了,我的心底暗暗期待著,希望能成為主持人中的一員。
作新年班會的主持,是我憧憬已久的一件事。漂亮的服裝、優美的發音,還有觀眾的目光……已經主持過幾次升旗儀式的我,想必可以入選吧。
想象著自己在臺前主持的樣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然而,消息傳來,我是演講稿的撰稿者。“那演講者呢?”我幾近焦急地問,但,我并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
心仿佛沉到了冰冷的海底,似乎已經看到別人在臺上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而我卻只能在一旁,靜靜地、默默地欣賞。
思想間,目光瞟過了一件旗袍———那是我曾在文藝節演出時的服裝,思緒不禁回到了從前。那一日登臺演唱前,在后臺等候。沒想到,后臺竟如此熱鬧。道具組、催場組、化妝組……大家都馬不停蹄地忙碌著,雖然身處幕后,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美滋滋的笑容,仿佛自豪地說:“縱然自己只是一個幕后工作者,但能默默地為演出盡一份力,也一樣快樂,一樣值得驕傲。”
想到這里,我不禁釋然了。我坐到書桌前,開始靜靜地構思。能寫出一篇精彩的演講稿,難道不是一樣令人驕傲嗎?
甘居幕后、愿做陪襯,是一種胸懷,一種氣度,更是一種精神。也許,當我坐在臺下看著人念稿時,我一樣會為自己是個幕后工作者而感到快樂。
想到這里,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大學三分鐘演說稿作文 篇19
因幾句口角,陜西張智偉、郭亮和王云璋3位花季少年便對女乞丐李文蘭施以長時間的暴打凌辱;而當受害者拖著受傷的身體尋求幫助時,人們表現出了驚人的麻木:衛生院值班醫生眼見其渾身是傷,卻不采取任何診治措施;派出所接到報警后三個小時才派了名司機去處理,村支書非但不采取救治措施,反與派出所商量如何將李送出轄區之外……于是,一條有望得救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新華社8月5日報道)……
一、
很顯然,張智偉等人的殘暴是令人發指的。即便面對“孩子”這樣一個無比廣闊的群體,張智偉等人僅僅是極端的個例,但人們還是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如今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或許一切都緣于偶然,我們甚至可以進行這樣的設想:如果“孩子們”沒有喝酒,他們就不會酒后“鬧事”了,如果“孩子們”后來沒有找到李文蘭,也就不會再發生“乞丐之死”了……
但偶然之外的必然是當我們的孩子們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于將自己擺放在高位將旁人視為卑微的時候,他們也就喪失了對生命最起碼的敬畏之心,于是旁人的生命的尊嚴和價值也就隨之貶化。我不知道,當孩子們用菜籽桿插進李文蘭的下身的時候,在他們眼中,作為乞丐的李文蘭是否僅僅是一只螞蟻——在很多的孩子的游戲中,屠戮螞蟻的方式往往是用最小的一個手指頭掐死它,或者是抬高腳,然后狠命下跺。
二
如果說,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善花是如何結出惡果呢?
其實,在中國很多的歷史時段,對人的蔑視是有傳統的,比如說,文革時,孩子們斗“反動老子”是革命的光榮,于是光榮的事業允許最卑劣的方式。而在當代中國,當國民的“生命意識”普遍高漲的時候,“先朝遺風”同樣還會時不時的趁虛而入。
在“乞丐之死”事件發生地二里鎮,醫生將乞丐李文蘭推開了,派出所片警將乞丐李文蘭給推開了,村支書將乞丐李文蘭給推開了,于是他們將李文蘭最后生的希望也給推開了,然后就有了供人談資的“乞丐之死”——所有的人都在強調李文蘭的“乞丐”身份,“乞丐”意味著什么?乞丐就意味著如同一只螞蟻?而螞蟻就意味著該死?
——這就是張智偉等孩子的生活土壤。
三、
和李文蘭事件相似的是孫志剛案。
孫志剛,這位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僅僅因為隨身沒帶身份證而被收容,接著被打死。人們因此而出離憤怒:一個人的生命竟是這樣輕易地被剝奪,那么,還有什么不可以被剝奪呢?
孫志剛案,人們可以清楚地將憤怒傾瀉到某些執法者身上,而面對李文蘭的慘死,我們多少又有點迷惘,因為,這一次,施暴者僅僅是幾個花季少年,縱容助虐者僅僅是和我們相似的“凡夫俗子”。
于是,誰能拍著胸脯保證,當你面對著“乞丐”李文蘭的求援時,你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四、
在一場戰爭中,一位戰士不幸犧牲。他的妻子在他的墓碑上寫上了這樣兩句話:“對全世界來說,你是一名普通的戰士;對我來說,你就是整個世界。”
讀到上面這段文字很久之后,我在互聯網上看到了一張廣泛流傳的照片:在得知李文蘭的死后,她的丈夫,她的兒子在痛苦流涕。只有這個時候,我才異常清醒地認識到,所謂的乞丐,是一個丈夫的妻子,是一個兒子的母親,是一個家庭的全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