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演講稿(精選9篇)
家庭美德演講稿 篇1
你們好!
今天有幸第一個站在這個演講臺上,且容我拋磚引玉,我演講的題目是:講家庭美德做有孝心的人。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倫之本”。人的優良品德由愛而發端,由孝而產生。一個有孝心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有愛心的人,有愛心才能生活得更加充實,才能獲得更多的愛。可是,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的今天,有些人對孝道避而遠之,以致產生了不少社會問題,從而影響了社會穩定及家庭和諧。因此,我認為我們應回歸原點,用傳統孝道文化的力量來凈化心靈,講家庭美德,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構成人類社會延續、發展的基本要素。家庭美德不僅對家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對社會也具有強烈輻射功能。家庭成員也是社會成員。家庭成員的道德意識和文明行為,對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的形成與維護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也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安定和文明。因此,家庭美德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文明基石。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有賴于家庭的穩定和文明。
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調節家庭內部成員和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人際交往關系的行為規范。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個人生活的幸福與否,不僅與社會的文明進步相關,還與是否擁有一個和睦、溫馨的家庭密切相關;反過來說講家庭美德,不僅關系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諧。
因此我們更應該弘揚家庭美德,建立和諧家庭,樹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會風氣。子女要盡贍養義務,除了在經濟上接濟和撫養老人外,更重要的是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這種精神贍養包括子女與老人和睦相處、子女對老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情上的慰藉。要使老人們老有所依更要老有所樂!那么我們又如何做個孝子呢?
其實很簡單,不是有首歌嗎?常回家看看——給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聽到和見到的有趣的事情講給老人聽,去旅游或者出差回來帶點糕點或者糖果茶葉,定期陪老人做體檢??想想看,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可我們又做了多少呢?孝敬其實并非一定是物質和金錢的不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時時牽掛著父母就行了:飯后給父母端杯熱茶,陽光燦爛的日子陪父母出門散散心聊聊天。
總之,讓我們一起講家庭美德做有孝心的人,讓我們的家庭因為相互尊敬、關愛而幸福美滿,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我們的人生因為有愛心的和付出而精彩。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家庭美德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有一種文化,從五千年的文明深處走來,帶著歷史的芬芳;有一種如旖旎的春風,自血脈之初浩蕩飄拂,延綿至今。它是儒家文化中的“詩禮傳家”、“修身、齊家、平天下”,它是老百姓門板上鐫刻的“忠厚傳家永,詩書繼世長”,它是歷經時光洗禮的處事智慧,也是耳熟能詳、代代相傳的治家格言,他,就是-----“家風”。
家風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久違的字眼。在浩若煙海的歷史中,注重家風是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氏家訓》、《誡子書》、《勉諭兒輩》、《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孔融讓梨”,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的美德。“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廣為尊崇。
家風又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它是家長的言傳身教,是長輩的一聲叮嚀、一句囑托,是一直植根于我們心靈深處,從未割裂的傳承。我家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從小我的父親就教育我做事先做人,要知深淺,知是非,知廉恥,知輕重,要吃苦耐勞。這輩子我印象最深的是到南方前和父親的一次長談。從部隊復員回家后我一直想到南方闖一闖。臨行前父親和我說:兒子,毛澤東有兩個女兒,一個叫李納、一個叫李敏,知道是什么意思么?我說,不知道。父親說:做人要敏于行、訥于言,能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個人的品德,要做多干實事、少說空話。兒子,不管到哪里都堅持好好干。”20xx年5月我從黑龍江來到了浙江,從事電子商務工作,從最初的銷售BD,到分公司經理,是父親的教誨支撐著我努力做事,同樣我也獲得了相應的回報。后期調任南京大區銷售一部經理,雖然暫時離開了銷售一線,轉做管理,但我依舊身先士卒,在自己的權限范圍內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20xx年11月,我有幸進入法院,在執行部門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更加要求我們要多干實事、少說空話,我嚴格按照“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宗旨,秉公執法,廉潔奉公,與同事一道櫛風沐雨、風雨兼程,為萬年的執行工作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家風不是刻在墻上,寫在紙上,父親那句“敏于行訥于言”的溫暖教誨,已在我心中播下美好的種子,讓我在生活中潤物無聲地踐行;這也是父親留給我最珍貴的人生財富,它浸潤于我的血液,是我不斷成長和成熟的神奇能量。
家風是寄托傳統、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也是文化源流的樸實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薪火。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才能民風淳,民風淳才能政風清。讓我們攜手并肩,以特有的血脈激濁揚清,傳承好家風,聚集正能量,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家庭美德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栽什么樹苗結什么果子,撒什么種子開什么花。”一個好的家風就如同一個人的氣質,一個家族的品性一樣。在舉手投足間,體現出這種習性。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正確的良好的風氣和規距,那么就談不上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做到和睦相處。
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熏陶,結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有時候有什么樣的家風和習慣,往往就會讓人有什么樣的感受。如果你是一個邋遢的人,那么很多人都會厭惡你,而且你給他的印象絕對是差評。當然,如果你是整潔漂亮的人,你會在他心中留下最好的印象。
在我們家,我父母從小就教導我做人要寬容,寬容在我心中了落下了根,當別人無意中踩到了你,應該說一聲“沒關系”。當別人不小心弄壞了你東西,這時你應該付之一笑。在這些小事上,你要學會寬容。每次對別人的寬容,都會使自己和別人感悟更多,感受更多!
古時候慈禧太后在與一大臣下棋時,對方無意中說了一句我殺老佛爺的馬。慈禧太后就勃然大怒,你殺了我的馬,我殺你全家,于是這位大臣被滿門抄斬,慘不忍睹。像這樣的狹隘心胸,這樣的暴行,怎會不遭人唾棄呢?
我覺得,只要仔細觀察和留心一下,我們就能發現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只要是能以寬容對待他人的人,一般都是受人們的歡迎的人。而且在人與人交往中,有時難免會有些小摩擦,但是只要是無惡意的,我們就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如果在日常的相處中,對別人的過錯能夠寬容對待,就等于給對方改過的機會。我們應該本著“和為貴”的,絕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失,又多為他人考慮,既能確立起友善的人際關系,又能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環境。
當然還有一些家族的子弟整天游手好閑,大肆花錢,然而大多數用的都是父母的錢。
有時候,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有人認為,一個人浪費一點不算什么?一個家庭,浪費一點也沒有什么,甚至一個工廠浪費一點也不會影響大局。如果世界上的人無時無刻都在浪費,那么也不算什么嗎?
現在的許多人常常哀嘆為什么富不起來。這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知節儉。
小時候,我們都會背誦這樣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候,長輩們都用這首詩告訴我們。千萬不要浪費糧食,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但是現在的我們都長大了,可是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忘記了節儉的意義。
然而在我們家里,看起來一些很小的事,像是水龍頭的水“嘩嘩嘩”的流著水,然而在一些人看來,這些水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他們卻不知淡水資源的缺少。但是一些山里的貧困孩子,他們能省就省,他們可能經常吃不飽飯,也有可能連學都上不了,所以現在的人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有一條就是“尚儉”。它的意思就是崇尚節儉,樂于節儉,甘于節儉,把節儉這件事當做是“甘之如飴”的樂事。我們崇尚節儉,反對奢侈,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尊重也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
然而好的家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它需要長期的“潤物細無聲”。對于青少年來講,則是要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
在一個家中,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在社會中,家風是社會的新面孔;在國家里,家風是整個國家的尊嚴和傳承。所以我們要將好的家風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家庭美德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家庭美德,唱響廉潔之歌》。
先給大家講個“仆御之妻”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晏子在齊國做宰相時,有一次坐車從街上經過,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偷地觀察她的丈夫,發現丈夫滿面笑容,洋洋得意,那意思能為晏宰相趕車,豈是尋常之輩。等到車夫回了家,他妻子突然就提出要離他而去,車夫不解,就問為什么。這時候,妻子就說了:晏子身長不過六尺,身為齊國宰相,可謂聲名顯赫,但他出門在外,卻一副謙恭謹慎深思熟慮的樣子,夫君你雖身高八尺,卻只配給人家趕車,但即使如此,你卻滿臉驕傲。我深以為憂,因此我要離開你。車夫一聽此言,滿面羞愧,當即深施一禮,自此后不再自滿。晏子后來發現了車夫的變化,就問車夫原委,車夫據實一說,晏子也是一驚,心想天下竟有這樣的女人,真是難得。再后來,經晏子的推薦,車夫就做了大夫。
故事中的妻子可謂賢妻,車夫的變化和最后的際遇與妻子及時的現身說法,良言相勸是分不開的。古往今來,類似的故事和事例比比皆是。有人說“好女人是一所學校”。是的,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睿智的女人,會選擇合適的時機,使用恰當的語言與丈夫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讓丈夫在繁忙的奔波之余,能享受到家的溫馨和幸福。古人言,“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婦兩個人能結為連理,是冥冥之中的緣分;當代夫妻,“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展示了輝煌的功績是要靠夫妻共同創造的。無論淺顯易懂的戲說還是深奧精辟的名句,都在述說家庭組成的不易和成員間相互影響的作用。
我們每個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每位女同胞都應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更要在家庭美德建設中作出貢獻,當好家庭賢內助,共筑拒腐防變墻,讓家庭成為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線,為家庭撐起一片湛藍湛藍的天空。君不見,那些優秀的領導干部,那些事業成功的商人,甚至是那些普通的職工,哪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不是有一位“賢內助”的支持呢?孔繁森兩次進藏,留給他夫人王慶芝的是年逾古稀的老母和三個未成年的孩子。賢惠的王慶芝省吃儉用,含辛茹苦地給丈夫當好“后勤部長”,一心一意支持丈夫工作,堪稱領導干部夫人的楷模。楊善洲老人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兩袖清風,清廉履職,一心為民。退休后。義務植樹造林。22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去世前,把他的20萬元特別貢獻獎全部捐出,價值3億元的林場也無償上繳給國家。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卻到最后還是農民。依然記得那位八旬老人在面對鏡頭時說的話:“他老實,我就喜歡他的老實”,“他當他的領導,我們做我們的農民”。
她們都是“賢內助”的代表,都應該是我們女性朋友學習的榜樣。
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世界如何改變,有一個道理亙古不變——“一個成功的男人后面站著一位偉大的女性。”當然,在這個英雄不再時尚、模范不再流行的年代里,在這個個性張揚、物欲橫流的世界中,因為欲望,用錢通神的有之,做高官而卑下的也不乏其人。但是貧窮的家境可以有高貴的心靈,金錢的富有也可能斷送人生的大好前程。一個人,最令人尊敬的不是他所擁有的財富和權勢,而是他是否具有高尚的品行,具備為社會做貢獻的能力。
那么,就上我們做好家庭廉內助吧,給丈夫在事業上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拖累;感情上多一分溫暖,少一分埋怨;生活上多一分關心,少一分苛求。努力把家庭建成一個健康和諧、綠色環保的溫馨港灣。要始終牢記“廣廈千間,只臥一塌;弱水萬千,只飲一瓢”。無論在最受誘惑的時候,還是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和追求。正直坦蕩做人,懷著一份社會的責任感做事,追求干凈的成功,永不抱怨生活。平安是富,清貧是貴,長久是吉祥!鳥兒卸掉黃金的翅膀,才會飛得更高更遠;為官為民者擁有廉潔的信念,才能安身立家,利民強國;女人做好家庭賢內助,才能潤物細無聲,讓自己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家庭美德演講稿 篇5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家庭美德,唱響廉潔之歌。
先給大家講個“仆御之妻”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晏子在齊國做宰相時,有一次坐車從街上經過,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偷地觀察她的丈夫,發現丈夫滿面笑容,洋洋得意,那意思能為晏宰相趕車,豈是尋常之輩。等到車夫回了家,他妻子突然就提出要離他而去,車夫不解,就問為什么。這時候,妻子就說了:晏子身長不過六尺,身為齊國宰相,可謂聲名顯赫,但他出門在外,卻一副謙恭謹慎深思熟慮的樣子,夫君你雖身高八尺,卻只配給人家趕車,但即使如此,你卻滿臉驕傲。我深以為憂,因此我要離開你。車夫一聽此言,滿面羞愧,當即深施一禮,自此后不再自滿。晏子后來發現了車夫的變化,就問車夫原委,車夫據實一說,晏子也是一驚,心想天下竟有這樣的女人,真是難得。再后來,經晏子的推薦,車夫就做了大夫。
故事中的妻子可謂賢妻,車夫的變化和最后的際遇與妻子及時的現身說法,良言相勸是分不開的。古往今來,類似的故事和事例比比皆是。有人說“好女人是一所學校”。是的,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睿智的女人,會選擇合適的時機,使用恰當的語言與丈夫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讓丈夫在繁忙的奔波之余,能享受到家的溫馨和幸福。古人言,“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婦兩個人能結為連理,是冥冥之中的緣分;當代夫妻,“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展示了輝煌的功績是要靠夫妻共同創造的。無論淺顯易懂的戲說還是深奧精辟的名句,都在述說家庭組成的不易和成員間相互影響的作用。
我們每個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每位女同胞都應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更要在家庭美德建設中作出貢獻,當好家庭賢內助,共筑拒腐防變墻,讓家庭成為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線,為家庭撐起一片湛藍湛藍的天空。君不見,那些優秀的領導干部,那些事業成功的商人,甚至是那些普通的職工,哪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不是有一位“賢內助”的支持呢?孔繁森兩次進藏,留給他夫人王慶芝的是年逾古稀的老母和三個未成年的孩子。賢惠的王慶芝省吃儉用,含辛茹苦地給丈夫當好“后勤部長”,一心一意支持丈夫工作,堪稱領導干部夫人的楷模。楊善洲老人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兩袖清風,清廉履職,一心為民。退休后。義務植樹造林。22個春秋,帶領大家植樹造林5.6萬畝。去世前,把他的20萬元特別貢獻獎全部捐出,價值3億元的林場也無償上繳給國家。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卻到最后還是農民。依然記得那位八旬老人在面對鏡頭時說的話:“他老實,我就喜歡他的老實”,“他當他的領導,我們做我們的農民”。
她們都是“賢內助”的代表,都應該是我們女性朋友學習的榜樣。
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世界如何改變,有一個道理亙古不變——“一個成功的男人后面站著一位偉大的女性。”當然,在這個英雄不再時尚、模范不再流行的年代里,在這個個性張揚、物欲橫流的世界中,因為欲望,用錢通神的有之,做高官而卑下的也不乏其人。但是貧窮的家境可以有高貴的心靈,金錢的富有也可能斷送人生的大好前程。一個人,最令人尊敬的不是他所擁有的財富和權勢,而是他是否具有高尚的品行,具備為社會做貢獻的能力。
那么,就上我們做好家庭廉內助吧,給丈夫在事業上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拖累;感情上多一分溫暖,少一分埋怨;生活上多一分關心,少一分苛求。努力把家庭建成一個健康和諧、綠色環保的溫馨港灣。要始終牢記“廣廈千間,只臥一塌;弱水萬千,只飲一瓢”。無論在最受誘惑的時候,還是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和追求。正直坦蕩做人,懷著一份社會的責任感做事,追求干凈的成功,永不抱怨生活。平安是富,清貧是貴,長久是吉祥!鳥兒卸掉黃金的翅膀,才會飛得更高更遠;為官為民者擁有廉潔的信念,才能安身立家,利民強國;女人做好家庭賢內助,才能潤物細無聲,讓自己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家庭美德演講稿 篇6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好: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生活習慣、情感、態度、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對于我來說,我家的家風就是“學會做人”。這里講的'“學會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做好,不是說要做到,但在一般情況下,
我都以此來告誡我自己。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我會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但我會盡自己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風,我們才成了一個合格的家庭成員。有時,我所學到的家風,是從父母的身上借鑒而來的。我覺得在此方面,父母對我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風就會養成一些優秀的品質,正是有了這樣良好的家風,我們才能更好地成長。
家風雖是一個家庭的指路明燈,如若它指引家人做好了,那家中的人也就差不到哪去,要是把一個國家的千百個家風組合在一起,那就是一個國家的家風,一個國家的風氣,就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去努力進取,遵紀守法,互幫互助,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能算得上是一個強國,才能更好地體現國風的重要性。
家庭美德演講稿 篇7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庭美德,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文明美德,是作為一個人必須擁有的,你要別人對你文明,首先你就得懂得文明,懂得美德,我們就從美德說起吧!什么是美德?微笑是一種美德,尤今曾說:“笑是無言的禮貌,一個微笑,使你贏得整個世界。”養成好習慣是一種美德,陳鶴琴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不好,終生受累。”保護環境也是一種美德,雨果曾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傳承文明,踐行美德。一定有許多故事,今天我就講幾個吧!
第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是良好文明美德的體現么?
第二個故事:在秦朝,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一向誠實守信,從不出爾反爾,答應別人的事,從沒有做了一半就放棄……人們就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于是,就有一諾千金這個詞了。
文明,與美德同行;美德,與文明共創。一個有文明地方就有美德;一個有美德地方就有文明!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道路已經鋪好,我們要頑強的走下去。首先我們要具備小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擁抱文明,牽手美德,結伴同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家庭美德演講稿 篇8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家庭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移動、和諧家庭,都需要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身體力行弘揚家庭美德。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件發生在我們家的事。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中午我剛下班回家,看見爸爸在那眉頭緊鎖,一副為難的樣子。
”明啊,你是不是有話想跟媽說,有事就和媽說,別憋在心里。“奶奶說道。
”媽,下個月廠里是旺季,我會很忙,小霞,她說很想出來工作,所以……“爸爸欲言又止。
奶奶馬上意識到爸爸的意思:”明,不要送媽去老人院。“聲音似乎在哀求。
爸爸沉默片刻,像是在尋找更好的理由。
”媽,其實老人院沒有什么不好,你知道小霞一旦工作,一定沒有時間好好服侍你。老人院有吃有住有人照顧,還有老人做伴,不是比一個人呆在在家里好得多嗎?“
”可是……“奶奶要說什么,又沒有說出來。
洗了澡,爸爸便到書房去了。他茫然地佇立在窗前,有些猶豫不決。”都說養兒為防老,媽媽含辛茹苦養育我,供我讀書,教我做人,如今自己成家立業了,妻賢子孝,真的忍心要讓媽媽住老人院嗎?“他問自己。
”你媽都這么老了,好好照顧可以多活幾年,為何不趁老人在世好好孝順她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啊!“親戚總是這樣勸他。爸爸不敢再想下去,深怕自己真的會改變初衷。
爸爸知道奶奶喜歡陽光,在郊外的老人院,爸爸為奶奶選了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從窗口望出去,綠樹成蔭,芳草如茵,幾名護士推著坐在輪椅的老人在夕陽下散步。爸爸無心欣賞窗外的美景,只覺得四周寂靜得讓他心酸……”媽,我……我要走了!“奶奶無奈地點了點頭。爸爸走時,奶奶頻頻揮手,蒼白干燥的嘴唇在囁嚅著,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爸爸這才注意到奶奶銀灰色的頭發,深陷的眼窩以及打著細褶的皺臉。
回到家,爸爸想起奶奶臨睡前要擦的風濕油忘記帶了。沒有他幫奶奶擦,帶去老人院又有什么意義呢?一堆童年的照片展現在爸爸眼前,他霍然記起一則兒時舊事:那年他才6歲,奶奶有事回鄉,不便攜他同行,于是打算把他寄住在張叔叔家幾天。奶奶臨走時,他驚恐地抱著奶奶的腿不肯放,傷心地號啕大哭:”媽媽不要丟下我!媽媽不要走!“最后,奶奶背著他,來回走了幾十公里山路,奶奶的雙腳磨出了豆大的血泡……
雨后的黑夜分外冷寂,街道蕭瑟,行人、車輛格外稀少。爸爸來到了老人院,推開奶奶臥房的門。奶奶正撫摸著風濕痛的雙腿低泣,見到兒子手中正拿著那瓶風濕油,顯然感到安慰地說:”媽忘了帶,幸好你拿來!“爸爸走到奶奶身邊,跪了下來。
”很晚了,媽自己擦可以了,你明天還要上班,回去吧!“
爸爸囁嚅片刻,終于忍不住啜泣道:”媽,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們回家去吧!“
隨著自己的長大,看著奶奶臉龐越來越憔悴,頭發從烏絲變白發,動作從迅捷變緩慢,不知有多心疼!奶奶、父母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不停地燃燒自己,照亮子孫!而我呢,有沒有騰出時間多陪陪他們,往往在我需要時,才會想起他們……
曾經讀過一篇作者懷念父親的文章,說父親晚年寂寞,很想和兒女多說說話,可兒女始終很忙。后來父親病危,對聚集在床邊的兒女很興奮地說了許多話,兒女怕他累著,勸他不要說了,好好休息,他的最后一句話帶著倦意:”好吧,不說了,你們都很忙。“而后安然離去。我相信多數人看到這篇文章,都會和我一樣難以釋懷,反省自己:一定要多跟父母說說話。但是我也相信,當他們真的這樣做的時候,又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一種逃避心理——說著說著,忽然就會覺得不煩耐。
其實父母需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隨意買的夜宵,煮一頓再普通不過的晚餐,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老人是風中之燭,生命之火隨時都會熄滅。一旦走了,就是天人兩隔。盡孝,要當下;盡孝,須趁早!趁著父母、老人還健在,就多從精神上滿足一下他們吧,可以說:陪父母說說話也是一種孝敬。
感謝市公司舉辦這次”美德在我家“演講比賽,讓我們接受家庭美德教育,過了一個富有特殊意義的”三八“節!我們連云港移動未來美景如畫,需要增光添彩。朋友們,讓美德在我們家家生根開花,讓我們用勤勞、智慧、汗水和青春,為連云港移動更加燦爛的明天涂抹上最亮麗的色彩!
家庭美德演講稿 篇9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善良,這是從我爺爺那一輩傳下來的甚至更早的時候傳下來的,因為我爺爺等許多人都愛幫助人,所以,我們的家風就這樣形成啦,而且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看到有一位老爺爺突然摔倒在地,我忙跑過去扶,因為要上學啦,所以心里又著急又害怕,又因為當時急于上學去,剛剛把老爺爺扶起來,也沒看身邊,轉身跑向學校。結果,又不小心碰倒了一個路人,當時也還是非常著急,只是小聲嘀咕啦一聲“對不起”便跑走了。
當然,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在小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教導我要樂于助人,我們時常幫助有困難的人,在他們有困難的時侯我們對他伸出援助之手,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就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得到更多的援助。當有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大家都要伸出援助之手,被幫助的人也就很容易很簡單的克服了困難。
我經常看到父母在家看書,讓我也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父母要求我,多讀書,讀好書。從書中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充實了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我的自身素質。“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細想一下,每天在我們身邊都發生著,爺爺每天送我上學的路上都給我上著“政治課”,我也非常樂于聆聽,因為那是我們的家風。現在很多公共場所,如公園、社區、公交亭等有很多志愿者,無私的奉獻幫助大家,這也是志愿者的美德啊!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大家的視線,美好的習慣得以傳遞,如果再加上優良的家風加以打造,那么我們兒童將會更加文明、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