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國旗下演講稿800字范文三篇
篇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這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國歌——伴我們成長》。
藍天下,迎著初生的晨曦,和著冬日的晨風。我們舉行這莊嚴而又隆重的升國旗儀式。我們眺望著國旗冉冉升起,耳畔回蕩著氣壯山河的國歌,我們為這一莊嚴的隊禮而自豪,我們因肅然于國旗前而激動。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浴血奮戰、硝煙彌漫的戰火已離我們久遠;歷史的恩怨,國危的呼號也融進了歷史。但是,國旗,這新中國的象征;國歌,這一中國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時空,延續著我們中華*族的偉大傳統,凝聚著新中國的豪情壯志,昭日月,耀千秋。國旗的光輝伴隨著我的成長,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國歌的旋律激勵我們繼承先輩的偉大事業,不懈奮斗。一面國旗,招展著一種象征:戰爭中的勇氣,異國思鄉的親情,國際交往的尊嚴;一面國旗,書寫著豐厚的內涵:那是祖國的土地,那是游子的歸依,那是不屈的奮斗,那是國家的富強。國旗照耀航程,國歌催人警醒,那“起來、起來”的吶喊,鼓舞著我們中華*族的新一代不斷創新,激勵著每一個炎黃子孫自強不息。體育健兒在多哈運會上的頑強拼搏,不正是這一內涵的詮釋嗎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時,我們從那滿含淚花的凝視里,從自豪激昂的“起來”聲中,從挺直腰桿、溢滿喜悅的容顏上,體會到了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同時,同學們,我們也要掂量到我們肩頭的重任:努力學習吧!祖國需要我們,世紀需要我們,未來需要我們!
然而,我們有些人卻不懂得五星紅旗的含義,不明白《義勇軍進行曲》的歷史。他們沒有凝望國旗,沒有尊重國旗。他們沒有聆聽國歌,沒有心唱國歌。所有的一切,只因這些人心中沒有國旗,口中沒有國歌,這是與我們的身份不相貼合的,也是不就應的,尤其是在這莊嚴而又隆重的升旗儀式上。同學們,望著在這新的一天升起的國旗,聽著在這新的日子奏響的國歌。作為炎黃子孫,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作為北陳小學的莘莘學子,祖*親在呼喚我們。愿我們沐浴著五彩的晨光,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伴著迎風飄揚的國旗,唱響共和國的音——“起來,起來!”
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這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這句話說出了讀書的必要性。古詩中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的思想需要源頭活水,而這源頭活水有一大部分來自讀書。天天讀點有益的書,對精神有滋補作用,而我們的言談舉止就不至于“無味”“可憎”了。
書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古今成大事者,皆以勇氣和智慧之高為最甚。我們需要擁有人生的境界,擁有人生秀麗的境界,人生最快樂的境界。只有讀書能使我們擁有這一切。
你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透過讀書,就有可能。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能夠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說,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此刻,而讀書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此刻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能夠把你帶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人生的快樂在于不斷的追求,獨立于天地、自然之間,徜徉與書的海洋,獨享擁有整個世界的樂趣。擁有了書,就像擁有了良師益友,享受他們的無窮快樂。同學們,讓我們與書為伴吧,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讓我們與那些古今中外的賢者志士共語吧,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
謝謝大家!
篇三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這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學善問描繪未來》。
“業精于勤荒于嬉”,唐代的韓愈在總結了無數成功經驗后,說出了這句有力量的話。許多成才者總結,在勤奮中積累知識、經驗,在勤奮中磨煉意志,才能得到想要的成功。古今中外無數成功者用他們的實際行動驗證了他們豪壯的誓言,用他們的親身經歷為我們寫下勤學的詩篇。
居里夫人在法國念書時,每一天早晨總是第一個來到教室;每一天晚上幾乎都在圖書館度過。經過勤學,之后成為世界的物理學家。我國當代的數學家陳景潤,將自己反鎖在斗室里刻苦學習,最后摘取數學王冠上的明珠。這些故事我們能夠舉出許多許多。從古到今,從中華到西洋,光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勤學之人便數不勝數。成才者的事實都證明了勤奮能夠創造成功,勤奮能夠帶來收獲,勤奮能夠助你踏上人生的巔峰。可這無數的榜樣又帶給了我們什么?在課前飯后,同學們聚在一齊,談得最多的是什么?是影視新秀日韓明星。在課余時間,同學們手中捧的是什么?是玄幻小說武俠傳奇。在回家路上,同學們耳朵里聽的是什么?是首發專輯最新單曲。我們不是不明白成功需要付出艱辛,而是不愿承受艱辛。我們也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不愿把時間用來勤學苦練。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說得好:“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因此,要想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務必有好奇之心,善問之意。無論是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還是教育家,思想家,書畫家,他們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腦海中常常涌現的一個個問號。這些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但是,又有多少同學真正做到了呢?
晚自習時,有多少同學主動向老師提問?很少。下課后,有多少同學纏住老師解答疑惑?少之又少。放學前,又有多少同學為了消除不解,聽老師娓娓道來而忘卻時間?寥寥無幾。普列漢諾夫曾說過:“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但是,若一個人連最起碼的“好問”都無法做到,有何談“善問”,又何談知識、成功?
當然,老師并不是我們的解惑者。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的父母,同學,朋友,甚至是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某一方面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老師。“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有疑問才有動力,才有驅使我們前進,永不后退的決心。
一切成功的秘訣,都在于不懈的學習,如同生命的血液、萬物之陽光般不可缺少。我們相聚在那里,共同沐浴金色的陽光,感受蓬勃的生機,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勤學善問,以獲得未來更遼闊的天空呢?
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人,作為實驗初中的莘莘學子,我們應把勤學善問深深烙進心底。我們要的不是一句不可信賴的空話,也不是虛無縹緲的承諾,更不是永不能實現的戲言。我們要將“勤學善問”相溶于血脈,轉化為行動,以書寫我們自己絢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