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精選30篇)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 新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個季節里,同學們的到來,給我們美麗的校園又增添了一片蓬勃的朝氣,帶來了青春的活力。在這里,我代表遼xx學院的全體教師,向你們的到來 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社會、學校、家長都對你們寄以很高的期望,希望你們不負眾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從現在開始,同學們應該樹立起一個遠大的理想,就像一棵樹,正是有了對陽光的渴望,它才可能直插云霄;就像一只鷹,正是有了對藍天的向往,它才可能遨游天際。只有有理想的人生,才是積極的人生,才能飛得更高、更遠,才能真正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人生非坦途。同學們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有很多困難。對于每位同學來說,大學的學習意義重大,然而大學生活又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完美,你會發現大學的學習生活是樸實的、平凡的、甚至是艱辛的:也許原來你們向往的課程很乏味,大名鼎鼎的教師也很平常,期末考試的緊張和辛苦,甚至比高考還要累。但是,你也會發現,大學的學習生活是美好的、豐富的:上課、講座、演出、比賽、科技活動、社會實踐、同學聚會,如果你愿意,你們也會忙得不亦樂乎。 作為教師,我們會本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宗旨,成為你學業上稱職、合格的導師,也會努力成為你生活中的朋友,遇到困難時,老師們將會給你一份力量,也會跟你一起分擔。獲得成功時,請與老師們一道分享。
最后,我祝福同學們的大學學習生活是愉快的、幸福的,是你一生中,最驕傲和值得回憶的階段。也期待著四年后,還是這個地方,畢業典禮上,見到碩果累累、更加成熟的你!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30年前留校任教,在繼續教育學院做教師也已20xx年了,從做學生到教學生,我最喜歡丹桂飄香的秋季校園。
每一屆新生入學,給老師帶來新的責任和激勵,給學校注入活力和青春。作為學院教師代表,我要向新同學表示歡迎和祝賀,你們選擇了南航大,學校62年積淀的嚴謹求實的學風和校風能給你們良好的學習氛圍。
你們有志通過自學考試獲得高等教育學歷和職業技能,繼續教育學院及全體任課老師會盡其所能,幫助你們健康地成長,夢想成真。
大學是校園生活的高級階段,也是從青春懵懂走向獨立成熟的過渡。在你們的大學生活里,不僅僅是完成課業、通過考試,更重要的是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從善如流的價值理念,養成獨立思考、理性行為的習慣。盡早地認識到這一層面并努力地修為,將使你們終身受益。
我從三個方面跟同學們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青年要有目標、有追求、勤奮而踏實、不負青春網傳的一句流行語:“當你不去吃苦,不去競爭,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嘗試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朋友圈,看著電視劇,玩著網游,干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坐在教室里認真地聽聽課、看看書,動動腦筋,很辛苦嗎?可是有誰是在逍遙中獲得成功的?
當你看了《杜拉拉升職記》,你覺得外企真好,出入高檔寫字樓,說著讓人聽不懂的外語專業術語,拿著讓人眼紅的薪水。你可知道他所吃的苦,是早就開始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從N年前的數據查到昨天,一點點的做著細致無比的分析。
當你看了《親密敵人》,你覺得投行男好帥,開著凱迪拉克,漫步澳大利亞的海灘,隨手簽著幾百萬美金的合同。你可知道他所吃的苦,是為了一個上市項目,在三天之內自學幾十萬字的材料,讓自己在三天之內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一個行家......。
當你看到一位世界500強企業快消人出差滿世界飛,在各種地方住五星級酒店,你覺得好風光。你可知道他所吃的苦,是為了一套更合理更系統的方案,而不斷的和各個領導、客戶去磨合,去詢問,去思考;他所吃的苦,是為了簽下一個大訂單,自己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看著別人世界中的團圓,裝飾著自己的相思夢。
歲月蹉跎匆匆過,而青年人的生活要是沒有目標、沒有追求,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玩樂,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錯過了人生最為難得的學習、積累、用功的經歷,對生活的理解淺薄,技能匱乏,你的生活怎么會精彩呢?!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學得很辛苦的時候,當你懈怠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你的同齡人;當你還賴在床上,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只能眺望的遠方。
所以,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你得奔跑著追趕走在你前面的人。
第二,要注意學習方式的轉變,養成積極主動的思維習慣
大學時代的學習和中學時代有顯著的不同,大學學習側重于理解概念和規律及用于解決問題。大學老師除了“傳道”(告訴你結論、教你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解惑”。這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對學習內容主動去思考、體會,提出問題,即勤問。
老師才有需要解的“惑”,而你就是在吸收、質疑、解惑、反思的過程中學到知識、鍛煉思維、增長能力。
要在平凡而枯燥的學習生活中體會到成就感,同學們可以在每個學期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甚至細化到作息時刻,并在同宿舍或同班同學之間互相監督。基礎差的考量每天是否在進步;學有余力的拓寬讀書范圍、增加練習量,打開眼界。
還要盡可能地增加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美國哈佛大學的名言“在學校,1/3是跟老師學的,2/3是跟同學學的......”。
第三,與人相處之道--學會尊重、寬容、溝通和交流
進入大學以后,同學們離開父母,進入新的集體,衣食住行學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
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興趣愛好、生活習慣都會存在差異,互相理解和關心成為一種必需。同學們要學會獨立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要盡快適應新的環境,主動地加強與周圍的人溝通和交流,要學會過集體生活,與同學和睦相處,遇到矛盾得換位思考,因為并不只有你是這個世界的主角。
有句諺語說得好:“幸福并不取決于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于你和周圍人的相處。”
大學時光美好而又短暫,學會思考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學會思考做什么樣的人,并且在這四年中腳踏實地、心態平和,努力付諸行動去接近你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是你的腳前燈、路上的光。
上星期教師節,我在網上看到一句教師的自我表白,感同身受,轉述一下,也是向學生表白做老師的心跡:“教書是一場苦戀,費心去愛的那一群人,總會離你而去;教書是一場單戀,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親愛的同學,你若不離不棄,我便點燈相依;你若自我放棄,我還是在這里一如既往幫你!”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3
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作為教師代表和大家進行交流。
我和大家的交流包含四層意思。
第一層,衷心祝賀同學們經過多年苦讀成為鄭州大學的一員,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孟子將“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視為君子三樂之一,同學們的到來無疑是我們鄭州大學每一個老師的樂事。
第二層,和大家交流一下對學習的認識,這也是我和大家交流的重點。當年神光向達摩求法,達摩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我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直乘,徒勞勤苦。”意思是說,要想取得大的成就,必須勤苦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有小德小智、輕心慢心之人渴望成功只能是癡人說夢。修佛如此,要學好我們的專業同樣如此,既需要有恭敬心,更需要立勤苦志。
在很多同學看來,大學不用像高中那樣頭懸梁錐刺股挑燈夜戰了,于是徹底放松了自己,這是不對的。大學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蘇軾說:“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人的一生其實是非常短暫的,有一個賣牛奶的做廣告,從你出生那天開始,就喝我們的牛奶,每天喝一袋,只要堅持喝到36500袋,保證你活一百歲。百歲高齡也只是36500袋牛奶的事,更何況我們的大學生活只有短短幾年呢?所以經不起揮霍。
我給大家算筆賬,本學期總共20周,140天,現在已經是第三周了,還剩17周119天,在這17周中,星期天占了34天,國慶節、中秋節、元旦放假又占了10天,還剩75天,每天休息8小時,另外,吃個飯,聊個天,上上網,遛遛彎,能剩下10個小時學習就不錯了。這樣一折算本學期有效的學習時間也就不足32天了,平均到每一門課上只有幾天時間。每一個學期也都大致如此,所以時間是如此地短暫,應該繼續發揚高中時期枕戈待旦的拼搏精神。總之,與其瀟灑做夢,不如努力圓夢,今天只有努力圓夢,明天才能安心做夢。
圓夢既需要我們夯實專業基礎,更需要有開闊的胸襟和健康的心智。大學教育是開放式教育,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當發現周圍人人皆是優點時,你就生活在了天堂之中;可是當你無視別人的優點而刻意放大別人的缺點時,你便生活在了地獄之中。放眼學界,立足專業,以長者為師,以能者為師,把別人的優點變成自己的長處,這是學習的智慧。在專業學習中,要處理好課堂領會和課外鞏固拓展的關系,須知課堂講授強調的是整體接受,而課外學習則更能突出個性發展,注意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和興奮點,揚長避短,洪鐘善撞,多向師長請益,必會有所成就。
第三層是一個期望。我個人覺得,一個好的老師除了需要自身扎實的學養之外,還離不開同學們的督促,教學相長并非虛話套話。我經常給我的學生說,感謝同學們培養了我,不是嘩眾取寵。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是同學們指出了我的不足,讓我在完善中成長。如果每個同學都能如此,我們鄭州大學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必將更加輝煌。
最后一層意思是一個祝愿,真誠祝愿大家在鄭州大學求學期間學有大成,為我們的人生涂上絢麗的色彩,為我們的生命作好堅實的奠基。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非常高興能在這里見到大家,歡迎各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學子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在此我代表全體教師承諾,將恪盡為人師者在“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中的職責,以自己的全部知識和熱情助推每一位同學的成長成才,不辜負“半國英才聚清華”的重托,并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也向同學們學習,與大家共同進步。
看到大家,我不由想起十五年前自己參加開學典禮時,初入清華園的激動;想起作為輔導員迎來上一個五字班時,他們意氣風發的'笑臉;更想起在參加招生宣傳的過程中,聽到的很多同學,也包括今天在座的一些同學,向我講述的他們的清華夢,以及當時他們眼中閃耀的光芒。正如錄取通知書上所寫的,“清華,是你一生的驕傲”。夢圓清華,是對大家過去幾年中追求卓越、不懈努力的最好褒獎。這一刻你有理由為自己而驕傲,并得到我們最衷心的祝賀。
一個夢想的達成,也意味著另一個更遠大征程的啟航。如何由一名清華大學的新生,真正成長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人”,是大家需要用未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來回答的問題。這里我有兩點體會與大家交流。
第一,是積極面對挫折的挑戰,并在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你可能正在憧憬著大學生活很多美好的第一次,但也將會和另外一些第一次不期而遇。你可能第一次遇到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的狀況,第一次發現“學霸”的稱號似乎正在離開自己,第一次身邊有這么多明明可以靠智商吃飯,卻偏偏還那么努力的小伙伴,自己好像在哪方面都比不上他們,甚至,你可能會遭遇人生中的第一次不及格。如何應對這些不如意甚至挫折,是你很快將要面臨的考驗,并很有可能成為決定你的大學生活是走向新的輝煌還是最終陷于沉淪的分水嶺。
同學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當這些挫折真正來臨時,無須恐慌,這幾乎是每一個清華人必須經歷的一課;也不必沮喪,它其實向你指明了突破原有極限,再次得到跨越式提升的方向;更不要一蹶不振、就此甘于平庸,而應始終以“自強不息”的校訓精神自勉,不忘追求卓越的初心。所謂“卓越”,并不簡單等同于成績或排名,最重要的是不畏懼任何困難、競爭和挫敗,竭盡全部心智和努力,不斷超越自我。只要做到這點,你就始終可以像今天這樣,坦然并自豪的為自己喝彩。同時,在戰術層面上,也提醒大家有意識的去體會大學階段知識和教學的特點,盡快形成新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特別是希望大家能勇于求助,善于發問。每一位老師都將盡自己所能幫助大家。
第二,是樹立明確的目標,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朱熹說過“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清華的同學需要避免的恰恰是善于記書、精義,卻忽視了志在何方。如果說今年六月之前你的目標聚焦于高考,那么身處清華之后,又應該為了什么目標而學習,為了什么理想而努力?這絕不是什么遙遠甚至虛無的問題。只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尤其是通過你自己的深入思考后自主選擇的目標,才能真正成為推動你主動學習、深入鉆研、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而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除了“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的抱負和擔當外,還需要注意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由此明晰自己的人生規劃。
今年寒假我和高中母校的學弟學妹們交流,他們問我在清華最自豪的一件事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清華求學期間根據自己的思考做出了一系列選擇,并最終決定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大一學年末專業分流,我從有悠久歷史的土木工程系,來到了成立不久的建設管理系;大四又選擇了房地產經濟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完成了從工學到管理學再到經濟學的轉變;20xx年博士畢業時,房地產已經是當時最炙手可熱的行業,我卻選擇以學術研究作為自己的職業方向,立志于為這個紛繁復雜的市場增加理性的力量。這些選擇在當時看來都有點“非主流”,但每一次我都堅信這不僅是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也是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也正因為此,才能在努力的過程中始終甘之如飴。至于社會上討論的所謂“熱門”專業等等,我覺得反而不必看得太重。無論哪個專業,我們瞄準的都是其中最頂尖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這就決定了任何一個領域都有足夠的空間成為我們的舞臺。清華人應當有這樣的眼界和自信。
同學們,精彩紛呈的大學生活已經向大家拉開帷幕,清華園提供的無限可能正在等待你的探索。期盼著大家以初為清華人的自豪作為新的起點,在挫折中成長,追求理想不斷前行。今天,你因為成為清華的一員,而擁有一生的驕傲;明天,相信也終將因為自己卓越的成就和杰出的貢獻,而成為清華的驕傲!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5
同學們:大家好!
歡迎你們成為中南大學新的一員!感謝你們選擇了中南!中南大學因為你們的到來而驕傲!而光彩!
有千言萬語想向你們訴說,但我匱乏的語言怎么也不足以表達我對你們的愛和期待!我愛你們!
面對新的生活,除了憧憬和夢想,不知道你們心中是否有些許惶恐和不安?看到你們臉上洋溢的激情和茫然,我覺得似曾相識。38年前,我第一次遠足3000里,從湖南農村到古城西安去上大學,心里也是滿滿的惶恐與不安。而且,在那種非常不安的時候,學校搞了個摸底考試,考一門數學、一門外語。數學25分,英語0分,全校最低。由于剛到學校,也沒有什么人可以聊聊天,那時就想卷鋪蓋回家,甚至不活的心情都有了。但是,憑著理想、堅持、努力、刻苦和霸蠻,最后還是順利畢了業,今天還成為了你們的校長。
從中學到大學,我們面臨著一個巨大的轉變。這個轉變會影響你們的一生,改變你們的思想,甚至你們的靈魂。
你們是無數次考試的佼佼者、勝利軍。你們受到了嚴格的考試訓練,也能寫出許多優美的文章。這為你們的大學學習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但是,同學們,這是不夠的。大學需要的不僅是考試力,而且更需要思考力和行動力!
改變從思想認識開始:你們要對自己有一個高的定位,你們上大學不是為了簡單的找一份好工作,你們是民族的精英、是國家的未來!中華民族需要你們!你們的夢想就是祖國的夢想,就是民族的夢想,也是你們家庭的夢想!
所以,你們要在大學好好地學習,精彩地生活!
大學是你們人生的起點、是改變命運的地方、不同的大學生活將決定你們不同的人生!
這就需要你們在奮斗目標、學習方法和生活方式上作出改變!
高中的學習目標是什么?你們想想是不是主要以分數為主?大家一直在為考高分而奮斗?在大學,分數雖然重要,但不再是唯一。在大學,“德智體美”要全面發展、要養成獨立的人格和理性批判之精神、要學會維護自己的權利、承擔責任與義務,更重要的是要為真理而斗爭!
你們是大學的主人!父母不再天天督促和保護你們,老師也不可能天天再圍著你們打轉。在大學,最好的老師是你們自己!興趣和激情是你們在大學學習的指南針和發動機。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社會,我們都可以學習。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行動,建立價值標準、學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提高和學會處理各種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方法。
要學會交互式學習和主動學習,不要做書呆子。大學的知識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一切都是有條件的。這就是理性和邏輯。
要學會思考,要多問為什么?不要盲從。思考的基礎也是事實、理性和邏輯。這只有多讀書、多調查、多分析才能進步。
紀律是成功的保證,請你們不要獨立于規則之外,要遵紀。如果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覺,掛科就會從此開始。如果手機不離手、吃飯叫外賣,留級就會等著你!請你們遠離微信、遠離手機、遠離韓劇!你們可能不太喜歡,但是一定要盡自己的能力。你們要刻苦地學習,在刻苦精神上,請你們把大一當作高四。
要學會生活自理和吃苦,不要懶惰和奢靡。主動打掃一下宿舍衛生、課間給老師遞上一杯溫水,這可能也就是一個美麗邂逅的開始。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時刻保有一顆美麗向善的心。任何時候,無論多么的困難和痛苦,自私和惡行在毀掉他人的同時,也會毀滅自己!
同學們!大學生活是絢麗多姿的、美好的。但是,在你們前面也會有許多的挑戰和煩惱。不過,只要你們有理想、有信心,只要你們肯吃苦、肯努力,只要你們與人為善和互相幫助,只要你們愿意思考和行動,任何困難都是可以被克服的!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成功是屬于你們的!
謝謝你們!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6
告別酷暑,走進金秋。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今年我校共錄取來自全國28個省市和港澳臺地區的新生 3074名,其中本科生2511名、碩士研究生509名、博士研究生54名。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全體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的到來,使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這個大家庭更加充滿青春活力,更加顯得生機盎然。
作為校長,我感到非常高興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因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又增添了一大批十分優秀的同學。今年我校第一批錄取的新生,理科最低647分,高出北京省組檔線30分,排省屬院校第三名;文科最低645分,高出北京省組檔線26分,排省屬院校第二名,錄取分數線創歷史新高。研究生第一志愿考生數較去年增長45%,上線考生數較去年增長25%.這是同學們對學校的認可和信任。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在上學期的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我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成才”和“視學生為親人”的觀點,目的就是要求學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圍繞學生培養這個中心,通過更新觀念,深化改革,改善條件,著力為同學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提供優良的環境。
同學們,一所大學的靈魂和品質往往集中體現在校訓上。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校訓是“求本遠志”。求本是中醫治病術語,本意指治病時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針對疾病的根本進行治療,寓意嚴謹、求實;遠志,是中藥名,寓意志存高遠,開拓創新。“求本遠志”校訓精神是學校幾代人歷經半個多世紀勵精圖治,薪火相傳,凝練升華而成的。撫今追昔,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可謂歷經滄桑卻又充滿生機。從五十年代初開始辦學到六十年代幾經合并,從恢復單獨招生到移址新建,北京中醫大人依靠自己的熱情和力量,成功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重要歷史關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描繪著一幅又一幅絢麗多姿畫卷,創下了許多北京省乃至全國的“第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擠身于全省高校和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求本遠志”的奮斗史。
同學們進入北京中醫藥大學,應該從“求本遠志”校訓中體悟些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要有志存高遠、心胸開闊的人生態度。“求本”最核心的精神是追求真理、實事求是,“遠志”則要求我們志存高遠、心胸開闊。“功崇惟志”。同學們進入大學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為自己確立人生目標和努力方向,好好想想該如何學好知識與技能,如何學會做人與做事。一方面要弘揚傳統美德,陶冶高尚情操,志存高遠,誠實守信;另一方面要有博大胸懷和寬容之心。“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道人非”,講得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寬厚待人,能夠讓人灑脫自如;斤斤計較,會讓人步步荊棘。希望同學們學會理解,學會謙讓,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二是要有奮發圖強、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業廣惟勤”。我校李大鵬院士本著“為推進中藥現代化而努力”的信念,經過長達十多年艱苦卓絕、鍥而不舍的研究,首創中藥抗癌乳劑康萊特注射液,獲得多項國家科技獎,為中藥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成為我校踐行“求本遠志”精神的楷模。同學們進入大學后要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既刻苦學習理論又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社會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千萬不能因為自主支配的時間多了而癡迷于網絡游戲,沉溺于虛擬世界。過度的游戲將使人頹廢、墮落,悔恨終生!
三是要有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中醫藥學源遠流長,是一門含有豐富人文精神的醫學科學。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地學習繼承,使其更好地為人類防病治病服務。另一方面,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其他學科也一樣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重視創新。同學們要樹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勇氣,與時俱進、善于思考、敢為人先,勇于提問、勇于質疑、勇于探索。當然,創新和創造的過程是很艱難的,我希望大家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發揮想象力,帶著問題學習、思考和研究,不斷挖掘和激發創新潛能,努力培養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中醫藥事業發展不懈努力。
四是要有心系國家、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踐行“求本遠志”的校訓精神,還要把自己與祖國和人民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去。最近,依法打擊網絡謠言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互聯網就像一片肥沃的田園,其中既有陽光雨露、鳥語花香,也不可避免伴有雜草、噪音。作為當代大學生,同學們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正義感,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不信謠、不傳謠,唱響正氣歌,傳遞正能量。總之,我們踐行“求本遠志”校訓,就是要將自己錘煉成心中有愛、肩上有責、全面發展的社會有用之才。
喜看今朝,矗立在錢江南岸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美麗;展望未來,在“求本遠志”精神激勵下的我們北京中醫大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自信。特別是在建設高水平中醫藥大學的道路上,朝氣蓬勃的你們加入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行列,更增添了我們迎接新挑戰、創造新輝煌的信心和力量。你們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7
親愛的20xx級新同學們,各位自豪的父母們,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好!
最近幾天,對全中國的不少年輕人來講,都是一個值得用一生去回憶的日子,因為在你們的人生詞典中,“高考”一詞將永遠成為過去時。對在座的各位同學來說,更因為你們的將來時將永遠和“西安外國語大學”這個名字緊緊聯系在一起,無論富貴無論貧賤,無論成功無論失敗、無論偉大無論平凡。在這里,我代表西安外國語大學全體老師,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借此機會對你們、你們的家長和高中老師對西安外國語大學的信任,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座的各位,你們是最幸運的一代西外人,再有三個禮拜的時間,我們將迎來西外大的60華誕。《論語》中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在過去的六十年里,一代代西外人開拓進取、發憤圖強。近幾年,學校面貌更是日新月異,成功實現跨越式發展。今天的西外大,已是我國最好的外國語大學之一:是一所主要外語語種齊全,以人文學科為主體,社會學科、管理學科和理學學科協調發展的多學科外國語大學,擁有多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特色專業、雙語示范課程、教學團隊和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明年我校也將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XX年教育部英語專業本科評估中,教育部專家組給我校英語專業的評價是:“專業扎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為人誠實,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我覺得,這一評價,其實是我校總體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的一個真實寫照。在今后的四年里,你們將充分享受西外大的優質教學資源,激發自己的求知欲望,朝著自己的人生夢想步步逼近。
同學們,大學生活是人生中最為美好的一段時光,燦爛美麗,純真簡單。然而,這更多的是經歷過大學生活的人的想法。對于在校大學生,某一段時間你也許會狂妄自大到覺得自己會成為steven jobs第二,甚至夢想用一個月的時間發明出iphone10。但另外一段時間你卻會因為一次考試或者和同學的一點小摩擦覺得痛苦無比,暗無天日。
這就是成長,這就是大學生活。借此機會,我想就大學生活跟即將開始大學生活的你們分享三點感想。
首先,大學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除了專業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同學們的個人修養、理性思維、文化認知、社會意識和體能發展,使同學們將來成為積極自信、關愛社群、有誠信、能承擔的社會棟梁。大學的責任不是培養“高富帥”和“富美白”,大學也培養不出“暴發戶”和“富二代”,大學的目標更不是讓大家都成為腰纏萬貫的富翁。我們的目標在于幫助同學們在智力、品格、心理、創造性、邏輯思維、社會交往能力、適應性、領導力、毅力、價值觀、審美能力等等各方面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同學們,在大學四年里,在以上各個方面,請幫助我們培養你自己。除了你的專業課以外,請走進圖書館去閱讀,跟大師們辯論;去聆聽一次哪怕跟你的專業風牛馬不相及的講座;去試試看自己能為同學、學校、社區或者家鄉做點什么。這樣,當你畢業的時候,你就會
(1)成為具國際視野、品行高尚、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
(2)不但掌握學術前言動態,亦具有廣闊的文化知識和通識基礎;
(3)開放、寬容,具有獨立探求知識的精神;
(4)具備批評意識和創新思維;
(5)具備領導能力和團隊精神,實踐健康生活模式。
其次,我想強調,就學術精神來講,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在當下的中國,最不缺的就是缺乏創造力的煤老板、房地產大亨,相反我們的國家和我們的時代需要真正的批評意識和創造思維。不錯,你們要努力學“知識”,但千萬要記得大學不是知識和數據的儲藏室,大腦也不是儲藏文件的優盤。我希望同學們大量閱讀,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腦袋思考,閱讀后要進行比較和分析,看看每一位作者講的是否正確,看看自己有沒有不同見解,想想自己的見解用什么證據來支持。這樣的批評意識和創造思維會讓你受益終身。這就是為什么在大學里,有些成績并不突出的學生,畢業后卻成績非凡。很多人非常欣賞阿迪達斯的廣告詞:impossible is nothing。我建議大家不要僅僅把這句話掛在胸前。對你們來講,具有了創造思維,nothing is impossible。
第三,我希望同學們學會感恩,這一點對于你們成長在獨生子女環境中的年青一代尤為重要。古人講“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現在“涌泉之恩,滴水不報”的人也大有人在。這是一種悲哀。我希望同學們在人生中真正體會到:只有懂得了感恩,我們才能走出自我、關注社會,體諒他人、奉獻公益,珍惜友誼、收獲快樂。
親愛的同學們,20xx年前的這個時候,我跟你們一樣,帶著激動與期待,踏進了西安外國語學院的校門;4年前的這個時候,懷著感恩之情,我又回到了西安外國語大學的講臺上。所以,我是你們的老師,也是你們的學長。你們算是我的兒子輩學弟學妹。在這里我衷心祝愿小學弟學妹們的四年大學生活充實、精彩而富有意義!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8
我的題目《不要在不斷的優秀里走向平庸》提出的問題,當然,是一個傳統地面向人文科學的專業所提出的問題:學習文學、藝術或哲學能有什么實效價值?你肯定納悶,我為什么在以科技堡壘而聞名的斯坦福提出這個問題呢?大學學位給人帶來眾多機會,這還有什么需要質疑的嗎?
但那不是我提出的問題。這里的“做”并不是指工作,“那”并不是指你的專業。我們不僅僅是我們的工作,教育的全部也不僅僅是一門主修專業。教育也不僅僅是上大學,甚至也不僅是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院的正規學校教育。我說的“你要做什么”的意思是你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我所說的“那”指的是你得到的正規或非正規的任何訓練,那些把你送到這里來的東西,你在學校的剩余時間里將要做的任何事。
你是如何從活潑能干的19歲年輕人,變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歲中年人?
我們不妨先來討論你是如何考入斯坦福的吧。你能進入這所大學說明你在某些技能上非常出色。你的父母在你很小的時候就鼓勵你追求卓越。他們送你到好學校,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榜樣作用激勵你更努力地學習。
除了在所有課程上都出類拔萃之外,你還注重修養的提高,充滿熱情地培養了一些特殊興趣。你參加了許多課外活動,參加私人課程。你用幾個暑假在本地大學里預習大學課程,或參加專門技能的夏令營或訓練營。你學習刻苦、精力集中、全力以赴。所以,你可能在數學、鋼琴、曲棍球等方面都很出色,甚至是個全能選手。
掌握這些技能當然沒有錯,全力以赴成為最優秀的人也沒有錯。錯誤之處在于這個體系遺漏的地方:即任何別的東西。我并不是說因為選擇鉆研數學,你在充分發展話語表達能力的潛力方面就失敗了;也不是說除了集中精力學習地質學之外,你還應該研究政治學;也不是說你在學習鋼琴時還應該學吹笛子。畢竟,專業化的本質就是要專業性。可是,專業化的問題在于它把你的注意力限制在一個點上,你所已知的和你想探知的東西都限界于此。真的,你知道的一切就只是你的專業了。
專業化的問題是它只能讓你成為專家,切斷你與世界上其他任何東西的聯系,不僅如此,還切斷你與自身其他潛能的聯系。當然,作為大一新生,你的專業才剛剛開始。在你走向所渴望的成功之路的過程中,進入斯坦福是你踏上的眾多階梯中的一個。再讀三年大學,三五年法學院或醫學院或研究型博士,然后再干若干年住院實習生或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總而言之,進入越來越狹窄的專業化軌道。
你可能從政治學專業的學生變成了律師或者公司代理人,再變成專門研究消費品領域的稅收問題的公司代理人。你從生物化學專業的學生變成了博士,再變成心臟病學家,再變成專門做心臟瓣膜移植的心臟病醫生。
我再強調一下,你這么做當然沒有什么錯。只不過,在你越來越深入地進入這個軌道后,再想回憶你最初的樣子就越發困難了。你開始懷念那個曾經談鋼琴和打曲棍球的人,思考那個曾經和朋友熱烈討論人生和政治以及在課堂內容的人在做什么。那個活潑能干的19歲年輕人已經變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歲中年人。難怪年長的人總是顯得那么乏味無趣。“哎,我爸爸曾經是非常聰明的人,但他現在除了談論錢和肝臟外再無其他。”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或許你從來就沒有想過當心臟病醫生,只是碰巧發生了而已。隨大流最容易,這就是體制的力量。我不是說這個工作容易,而是說做出這種選擇很容易。或者,這些根本就不是自己做出的選擇。你來到斯坦福這樣的名牌大學是因為聰明的孩子都這樣。你考入醫學院是因為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羨慕。你選擇心臟病學是因為當心臟病醫生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給你帶來好處,讓你的父母感到驕傲,令你的老師感到高興,也讓朋友們羨慕。
從你上高中開始,甚至初中開始,你的唯一目標就是進入最好的大學,所以現在你會很自然地從“如何進入下個階段”的角度看待人生。“進入”就是能力的證明,“進入”就是勝利。先進入斯坦福,然后是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再進入舊金山大學做實習醫生等。或者進入密歇根法學院,或高盛集團或麥肯錫公司或別的什么地方。你邁出了這一步,似乎就必然會邁出下一步。
也許你可能確實想當心臟病學家。十歲時就夢想成為醫生,即使你根本不知道醫生意味著什么。你在上學期間全身心都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你拒絕了上大學預修歷史課的美妙體驗的誘惑,也無視你在醫學院第四年兒科病床輪流值班時照看孩子的可怕感受。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要么因為你使隨大流,要么因為你早就選定了道路,20xx年后某天你醒來,你可能會納悶到底發生了什么:你是怎么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這一切意味著什么。不是說在寬泛意義的事情,而是它對你意味著什么。你為什么做它,到底為了什么呢。這聽起來像老生常談,但這個被稱為中年危機的“有一天醒來”的情況一直就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真正的創新,是創造新的可能性,是創造你自己的生活
不過,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或許中年危機并不會發生在你身上。讓我告訴你們一個你們的同齡人的故事來解釋我的意思吧,即她是沒有遇到中年危機的。
幾年前,我在哈佛參加了一次小組討論會,談到這些問題。后來參加這次討論的一個學生給我聯系,這個哈佛學生正在寫有關哈佛的畢業論文,討論哈佛是如何給學生灌輸她所說的“自我效能”,一種相信自己能做一切的意識。自我效能或更熟悉的說法“自我尊重”。她說在考試中得了優秀的學生中,有些會說“我得優秀是因為試題很簡單。”但另外一些學生,那種具有自我效能感或自我尊重的學生,會說“我得優秀是因為我聰明。”
我得再次強調,認為得了優秀是因為自己聰明的想法并沒有任何錯。不過,哈佛學生沒有認識到的是他們沒有第三種選擇。當我指出這一點時,她十分震驚。我指出,真正的自尊意味著最初根本就不在乎成績是否優秀。真正的自尊意味著,盡管你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在教導你要相信自己,但你所達到的成績,還有那些獎勵、成績、獎品、錄取通知書等所有這一切,都不能來定義你是誰。
她還說,哈佛學生把他們的這種自我效能帶到了社會上,并將自我效能重新命名為“創新”。但當我問她“創新”意味著什么時,她能夠想到的唯一例子不過是“當上世界大公司五百強的首席執行官”。我告訴她這不是創新,這只是成功,而且是根據非常狹隘的成功定義而認定的成功而已。真正的創新意味著運用你的想象力,發揮你的潛力,創造新的可能性。
但在這里我并不是想談論技術創新,不是發明新機器或者制造一種新藥,我談論的是另外一種創新,是創造你自己的生活。不是走現成的道路而是創造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我談論的想象力是道德想象力。“道德”在這里與對錯無關,而與選擇有關。道德想象力是那種能創造新的活法的能力。
它意味著不隨波逐流,不是下一步要“進入”什么名牌大學或研究生院。而是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父母、同伴、學校、或社會想要什么。即確認你自己的價值觀,思考邁向自己所定義的成功的道路,而不僅僅是接受別人給你的生活,不僅僅是接受別人給你的選擇。
當今走進星巴克咖啡館,服務員可能讓你在牛奶咖啡、加糖咖啡、濃縮咖啡等幾樣東西之間做出選擇。但你可以做出另外的選擇,你可以轉身而去。當你進入大學,人家給你眾多選擇,或法律或醫學或投資銀行和咨詢以及其他,但你同樣也可以做其他事,做從前根本沒有人想過的事。
比想象力更難的,是按自己的價值觀行動的勇氣
道德想象力是困難的,這種困難與你已經習慣的困難完全不同。不僅如此,光有道德想象力還不夠。如果你要創造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想成為真正的獨立思想者,你還需要勇氣:道德勇氣。不管別人說什么,有按自己的價值觀行動的勇氣,不會因為別人不喜歡而試圖改變自己的想法。
具有道德勇氣的個人往往讓周圍的人感到不舒服。他們和其他人對世界的看法格格不入,更糟糕的是,讓別人對自己已經做出的選擇感到不安全或無法做出選擇。只要別人也不享受自由,人們就不在乎自己被關進監獄。可一旦有人越獄,其他人都會跟著跑出去。
在《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一書中,作者詹姆斯?喬伊斯讓主人公斯蒂芬?迪達勒斯就19世紀末期的愛爾蘭的成長環境說出了如下的名言“當一個人的靈魂誕生在這個國家時,有一張大網把它罩住,防止它飛翔。你們給我談論民族性、語言和宗教。但是我想沖出這些牢籠。”
今天,我們面臨的是其他的網。其中之一是我在就這些問題與學生交流時經常聽到的一個詞“自我放任”。“在攻讀學位過程中有這么多事要做的時候,試圖按照自己的感覺生活難道不是自我放任嗎?”“畢業后不去找個真正的工作而去畫畫難道不是自我放任嗎?”
這些是年輕人只要思考一下稍稍出格的事就不由自主地質問自己的問題。更糟糕的是,他們覺得提出這些問題是理所應當的。許多學生在高年級的時候跟我談論,他們感受到的來自同伴那里的壓力,他們想為為創造性的生活或獨特的生活正名。你生來就是為了體驗你自己的瘋狂的:瘋狂地打破常規,瘋狂地認為事事皆有可能,瘋狂地想到你有天賦之權去嘗試。
想象我們現在面臨的局面吧。這是對我們個體,對道德,對靈魂的一個重要見證:美國社會思想的貧乏竟然讓美國最聰明的年輕人認為聽從自己的好奇心的行動就是自我放任。你們得到的教導是應該上大學去學習,但你們同時也被告知如果你想學的東西不是大眾認可的,那就是你的“自我放任”。如果你是自己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的話,更是“自我放任”。
這是哪個門子的道理?進入證券咨詢業是不是自我放任?進入金融業是不是自我放任?像許多人那樣進入律師界發財是不是自我放任?搞音樂,寫文章就不行,因為它不能給人帶來利益。但為風險投資公司工作就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是自私的,除非它能讓你賺很多錢。那樣的話,就一點兒也不自私了。
你看到這些觀點是多么荒謬了嗎?這就是罩在你們身上的網,就是我說的需要勇氣的意思。而且這是永不停息的抗爭過程。在兩年前的哈佛事件中,有個學生談到我說的大學生需要重新思考人生決定的觀點,他說“我們已經做出了決定,我們早在中學時就已經決定成為能夠進入哈佛的高材生。”我在想,誰會打算按照他在12歲時做出的決定生活呢?讓我換一種說法,誰愿意讓一個12歲的孩子決定他們未來一輩子要做什么呢?或者一個19歲的小毛孩兒?
唯一你能做出的決定是你現在在想什么,你需要準備好不斷修改自己的決定。讓我說得更明白一些。我不是在試圖說服你們都成為音樂家或者作家。成為醫生、律師、科學家、工程師或者經濟學家沒有什么不好,這些都是可靠的、可敬的選擇。我想說的是你需要思考它,認真地思考。我請求你們做的,是根據正確的理由做出你的選擇。我在敦促你們的,是認識到你的道德自由并熱情擁抱它。
最重要的是,不要過分謹慎。去抵抗我們社會給予了過高獎賞的那些卑怯的價值觀的誘惑:舒服、方便、安全、可預測的、可控制的。這些,同樣是羅網。最重要的是,去抵抗失敗的恐懼感。是的,你會犯錯誤。可那是你的錯誤,不是別人的。你將從錯誤中緩過來,而且,正是因為這些錯誤,你更好地認識你自己。由此,你成為更完整和強大的人。
人們常說你們年輕人屬于“后情感”一代,我想我未必贊同這個說法,但這個說法值得嚴肅對待。你們更愿意規避混亂、動蕩和強烈的感情,但我想說,不要回避挑戰自我,不要否認欲望和好奇心、懷疑和不滿、快樂和陰郁,它們可能改變你預設的人生軌跡。大學剛開始,成年時代也才剛開始。打開自己,直面各種可能性吧。這個世界的深廣遠超你現在想象的邊際。這意味著,你自身的深廣也將遠超你現在的想象。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9
各位同學,非常高興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那么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文學院全體師生,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20xx級的各位新生,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人問好,祝你們中秋節快樂。我今天的講話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想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文學院的一些基本情況,第二部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作為一名老學長的讀書經驗,第三個部分,我想作為一位在大學里一路走過來的學生和大家分享對大學生活的理解。
第一個我想向大家介紹文學院的這個情況。我們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創建了國文系科,是全國較早創辦的中文系學科之一,在這一百多年的辦學歷史上,有不少很杰出的學者都在這里工作過,所以從歷史來看,我們學院是擁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傳統的,這是第一點,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今天的學院擁有一系驕人的成績,亦可說是具有標志性和高顯示度的一些指標,比如我們有一個國家重點學科,就像我昨天和各位的新生家長們介紹的那樣,福建省除了廈門大學有13個國家重點學科之外,福建省只有四個國家重點學科,一個是福大的化學工程,一個是農大的植被保護學科,還有一個是華僑大學的數量力學,再有就是由我們福建師范大學汪文頂教授領銜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是一個學科實力高度和顯示度的體現,這也是福建師大唯一一個國家重點學科,所以這是我們文院的第一個重要指標。第二個重要指標是我們學院有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兩個博士后研究站,我們的其中一個博士后研究站即中國語言文學是在20xx年拿到的,當時福建師大還沒有多少博士站,那么我們中國文學的一級學科博士點是在20xx年通過國家國務院審批的,是當時學校第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那么,文學院在辦學歷史上曾經創造過很多“第一個”,比如國家重點學科、一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博士點,一個一級重點學科以下還涵蓋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也就是說同學們未來深造可以選擇古代文學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也可以選擇語言學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準,也是我要介紹的第二點。那我要講的第三點是我們學院擁有一系列國字號的重要項目。我們有國家級的特色項目和教學團隊,有國家級的人才培養實驗區,還有全國的模范教師,福建師大的歷史上現在是第二位產生的全國優秀模范教師。還有我們連續兩屆拿到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有一千兩百多所本科院校,幾萬個專業,國家總共舉辦六屆教學成果評比,四年評一次,其中,特等獎兩項,一等獎50項,二等獎40項,我們學院是拿到三屆二等獎,其中第五屆和第六屆是連續獲獎,所以這是我們學院又一個具有高顯示度的項目成果。
那我要像大家報告的第二方面是我們學院整體的一個師資隊伍是非常強大的。我們學院教職工人數雖然不算全校最多,但是我們的教授比例在全校一定是最多的,而且我們的教授隊伍中有很多教授相當有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孫紹正教授,還有在座的幾位年輕院長都是很著名的學者。你看,從復旦大學博士回來工作的李小榮教授,他是做敦煌學研究的;從中山大學來福師大工作的林志強老師,他是做文字學研究的;葛桂錄教授,從南京大學回來,做比較文學研究;還有余岱宗教授是文學理論研究,更重要的是他還是一名小說家。此外,以下坐的還有來自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的很多非常年輕但是非常具有創造力的學者教授。所以我們具有一個很高端很強大的師資隊伍,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師資團隊都非常敬業,福建日報還專門刊登報道了辜也平教授的一個先進事跡,這是我要報告的第二個方面。
第三個方面是文學院具備獨具特色和亮點的學院文化,大家都知道每個學院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文化,我想作為文院的文化特色,有兩個很重要的標準表現在一是能說會道,二是能妙筆生花。所以我們非常注重這種口語的交際,我們更重視一個學生的創作能力好寫作能力,針對寫作能力的培養,我們有個刊物叫做《閩江》,這是從1958年開始創辦的,一直到今天,我們曾于20xx年將閩江所有作品整合出版一般書叫做《沙漏無言》,昨天的報道點也有展出。我們每年都會舉辦文學創作的大獎賽,把在大獎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作品收集起來正式出版,我們現在在余岱宗老師的帶領下正在打造一本書刊叫做《閩水泱泱》,擬收錄從本科到博士的師生作品。在座的同學有創作熱情和創作興趣的,都歡迎踴躍提交你們的作品,我們進行審查通過后都可以納入這本文學作品集。那這本書的規格很高也很正式,她的第二個面向是面向我們在職的所有老師,第三個還面向我們文學院已畢業的校友,我想我們很多校友在走出校園之后仍然堅持文學創作,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傳統,我們要把它發揚光大,傳承下去,所以推出《閩水泱泱》,現在已經出來50本,以后有機會還可以再出更多,這樣把創作事業不斷傳播開來,不斷發揚光大。我想一個學院大家都可以唱歌跳舞,但一個學院必須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好比現在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就啟動了一個叫做“創意無極限,無創意我享受”的大型創意活動,所以我們希望在校園里把我們的學院文化辦出特色并將這種特色積累成一種傳統予之發揚光大。
第六個方面在于文院具有很強的學院認同感。我們學院很多校友在畢業之后無論在事業還是各方面上有所發展后,他們想到的是如何回報母校,來回報這片曾經愛過他,他愛過的土地和老師,因此我們學院有很多獎學金是校友創辦的,有的也許錢很少,但是都是校友們的心意。其中有一位是79級的,是張鳴老師的同學,他本身是個自由職業者,自己賺了一點錢,他非常感念他學生時期的一個老師,現在這位老師已經去世了,他為了這個老師捐出了一筆錢創立了一個獎學金,獎勵對文學創作有熱情的學生,雖然數目不大,但是這后面包含著深刻的感情,這都是我們校友非常醇厚的文學夢和感恩之情,這是非常醇厚的文學認同感,這種認同感的形成絕對不是單獨一屆兩屆的,而是無數文院學子精神脈絡的延續,精神脈絡的一種接力,只有這種精神脈絡不斷接力,一個學院才會形成她的醇厚認同感,我希望大家來到文學院可以產生這種認同感,并在未來走出學院依然保持。那這里我想向大家報告的一些學院情況大致如此。
那么第二個我想與同學們分享的是我作為一個老學長的讀書經驗。首先,我覺得讀書是一種結緣,是我們與他人結下的一種緣分,大家從五湖四海來到這里,這已經是一種緣分,其實每個人內心都很孤單,正式我們這種內心的孤單,我們才需要彼此相距,才需要彼此的聯系,你有時候會覺得人走在熙熙攘攘尤其是喧囂的地方,愈是熱鬧,我們愈覺得孤單和緊張,比如機場、火車站,正是人們心中有這樣的情感,我們需要結緣,尋找依存,這也是人性的訴求,也就是西方所說的想象共同體,小到我們是一個家庭成員,大到一個國家的公民,這都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正式因為這種想象的共同體,我們需要與人不斷產生聯系,才能產生社會的凝聚力,才能產生一種集體的親和力,才能產生彼此的吸引力,但是現實生活中人要與他人結緣有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但是你在書海的世界里你可以非常自由的和任何人結緣,他跨越了諸多障礙,和文化思想史上眾多杰出的精英和智慧的人士結下只屬于你內心秘密的緣分,所以讀書是一種結緣,這是我要講的第一個。
第二,讀書是一個明辨的過程。今天尤其強調明辨,現在是個信息化時代,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每天都在面對海量的信息,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甄別,今天的人判斷他是否睿智與廣博不是看他擁有多少信息,而是看他是否具備對信息明辨、整合和在創新的能力。昨天和學生家長交流過程中,家長朋友們關心的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我們文院女生比較多,最近有接連出現女大學生失聯信息,希望同學們要時刻保持聯系,夜晚結伴而行,注意人身安全。其次就是手機,我們現在很多孩子都是手機控,我們也不能夠限制大家對手機的使用,因為這不符合法律,也不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但是我們提倡一種合理的有節制的使用手機,面對海量的信息我們要學會明辨真假,如果被信息充斥包圍乃至迷惑喪失,那我認為這不是一個聰明人,當下,一個聰明人的起碼是會明辨是非,而如何做到明辨,我認為讀書是很重要的。每年閱讀量多少,是衡量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標準,所以即使呆呆地看著書,這個姿態也是很有詩意的。讀書是讓內心變得很安靜的選擇,這是我關于讀書經驗的共享。
下面來談談我對大學生活的理解,大學生活是一條線,每一天都是構成這條線的點。這條線是不可重復的,不可再來的,因此每一天都很重要,一條線畫的方向是什么,指向哪里,你這條線畫的是曲折的還是平滑的。歪歪扭扭還是一條筆直的線,取決于你的每一天的努力。我時常說要用入學時的想象來規劃四年的生活、來塑造四年之后的你。
大學的生活是一個面,不僅僅只有讀書,除了讀書之外,一個大學生要參與社會公益,鍛煉自己的體魄,學會與別人相處,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現在的孩子不太經常運動,我在運動會和女生一起跑三千米,我發現很多人跑不過我,比較之下,我認為是大學生鍛煉得少的原因。把自己的體魄鍛煉得更加強壯,讓自己心智更加健全,也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學的校園是一片湖,如果你在大學渾渾噩噩,你就是湖面上漂浮的一片樹葉,一陣風來你就隨波逐流,如果你深刻地在生活用心地在生活,你可以成為湖中堅硬而晶瑩的鵝卵石。除了輔導員對你們生活管的很多之外,其他生活學習待人接物都需要你們獨立地去摸索去形成。我的老師曾經和我說過一句話:“你可以把大學生活過得很深刻,你也可以過得很膚淺。”,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了解這句話的辯證的價值。如果你是一片樹葉,你就記不住校園,記不住生命的四年時光,只有過得深刻,你才可以記住生命中最美麗的時光在這個校園度過
大學的知識是一堵墻,所有的大學教育都是為你們壘一堵墻,但是這個墻上要架什么樣的梁和裝上什么樣的窗都是由你們決定的。比如說,有人很困惑:文秘專業和文化產業專業要學什么呢?就是給你們初步的知識和技能,有了這些之外,你們要施展什么樣的才能,完全取決于你們職業的方向,你們的積累。我們非常強調學生在文化方面的知識和基礎要扎實。我舉個例子,我曾經跟別人說過,你們工科的國際貿易專業要與廈門的國際貿易專業不一樣,在綜合性的學校里有他自己的一種思路,在工科的學校里也有自己的思路:就是要有很好的工科的訓練和基礎。所以,在文學院里辦文秘專業,是要令這些學生,能夠在文化知識和文化分析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地方。
這就是我對大學的理解,用了四個關鍵字來解釋:他是一條直線是一個面,是一片湖,是一堵墻。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0
各位新同學,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又是一年迎新季。六月我們送走了20xx屆畢業生,今天我們又迎來了20xx級新同學,正所謂“鐵打的大學流水的學生”。大學以特殊的“吐納”運動,闡釋并履行著大學的基本使命與責任。不知具體從哪一年開始,每到畢業季和迎新季,大學校長和學院院長們都要發表畢業致辭和迎新致辭。每次的致辭還不能一樣,必須有點新意。今年的迎新致辭講什么?我前天晚上在從廈門回武漢的飛機上想了一個題目,叫做“大學因何而偉大”。曾經覺得在迎新大會上講這樣一個題目有點不合適。后來我想,我們是教育科學研究院,我們都是在大學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人,講講大學問題,談談大學因何而偉大的問題,把一般性和專業性結合起來進行新生入學教育,也是很好的。大約一周前,也就是8月23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20xx年北大暑期戰略研討會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口號:把北大建設成為一所“偉大的大學”。這一講話旋即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微信朋友圈都刷屏了。我也在朋友圈轉發時發了如下一點評論。“偉大”一出,“一流”黯淡?不過,“一流”也好,“偉大”也罷,本來都是中國特色愿景式動員式口號,都無法測量和檢驗,我等不要去較真。只是希望不要再出現一個“偉大大學”的指標體系和排行榜,在綁架了中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后,再來綁架“偉大大學”。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我們看北大。我的朋友圈圍繞林校長的講話和我的評論也發表了很多評論。有的說林校長很可笑,這個講話終會成為中國高教史上的笑柄;有的說既然有“偉大的大學”,那是不是還有“光榮的大學”、“正確的大學”?有的說“偉大的大學”是不是要求有“偉大的教師”、“偉大的學生”?……總之,大家覺得把“偉大”和大學聯系起來,用“偉大”來修飾大學,不合適、很別扭、不習慣。我不這么看,我認為“偉大的大學”的提法比“一流大學”和“卓越大學”的提法都要好。因為它突出了大學的文化品質、精神氣質、理想特質。當前的中國社會和大學關注大學的文化品質、精神氣質、理想特質太少了。“雙一流”建設和形形色色的大學排行榜,構建了一個“數字世界”,使中國的大學掉進了“數字陷阱”;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也為各種各樣的“數字”所困擾。進而到我們當前的社會,GDP指標、幸福指數、宜居指數,等等,這些都實現了對文化、精神、價值的“數字屏蔽”。所以,我覺得在當前的社會文化狀況和高等教育發展現實之下,談“偉大的大學”比“一流大學”更具思想引領性,它引導我們去關注為各種數字所遮蔽的大學文化品質、精神氣質、理想特質。大學的文化品質,植根于大學作為教育和人才培養機構之中。正如我校楊叔子院士所講,大學教育“是育人、非制器”,大學是培養人的,而不是制造器具和工具的。大學教育的目的和過程是立德樹人,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化野為文”。但在現實中,我們常常把“樹人”、“育人”中的“人”,理解為“人才”或者“人材”,把作為目的意義的“人”置換為工具意義的“人材”。這不能不說是現代大學教育的一種偏狹。另外一方面,大學也應該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文化高地”,要為國家發展和社會發展注入全新的文化價值理念,從而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引領社會文化發展。
大學的精神氣質,就如雅斯貝斯所說,大學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殿堂,是進行理性思考的地方。理性思考的前提是獨立精神、主體性精神、批判精神,不流俗、不跟風,以追求真理為目的。在一個庸俗之氣流行和物欲喧囂的時代,更加需要大學保持和弘揚理性精神和高雅清靜的氣質,并要為改變當前的社會文化狀況而努力。大學的理想特質來源于教育的理想主義和面向未來的特性。小平同志1983年為北京景山學校的“三個面向”題詞中就有“教育要面向未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它要為一個尚未出現的世界培養一代新人。從人的角度而言,教育更是指向人的活動,它要培養自由全面發展的人,使人獲得作為人的本質,按照馬克思的理解,人的本質恰恰在于自由自覺的活動。理想是未來的理想,理想具有面向未來的特性。教育面向未來,到底面向誰的未來?是面向國家的未來、地球的未來還是人的未來?20xx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報告,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年以來,繼1972年發布《學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1996年發布《教育,內在的財富》以后發布的第三份重要報告。報告提出了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a global common good)的新理念。《報告》強調,教育應該以人文主義為基礎,以尊重生命和人類尊嚴、權利平等、社會正義、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為可持續的未來承擔共同責任。教育是全人類的共同核心利益這一價值定位,將長期以來立足個體或國家層面思考教育的價值和作用,提升到全球和整個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高度。博科娃總干事指出:教育以權利平等和社會正義、尊重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分擔責任為基礎;教育要為所有人建設更美好的未來。《2030教育行動框架》也提出了全納、公平、有質量的終身學習思想和行動框架。
教育給我們以理想,給我們以未來觀念,讓我們在不甚美好的現實中仍然對未來抱有希望和憧憬。教育絕不只是接受現實和復制現有的社會秩序和全球秩序,絕不是任由現實所決定。教育中蘊含著重要的價值觀變革和社會變革力量。教育也絕不只是制造競爭實力強的人,將人打造為競爭工具——個人競爭的工具和國家競爭的工具,而是要培養具有全球公民意識的未來人。所以,21世紀的大學教育既負有功能性使命,也負有教化使命。教化使命意味著培養全球公民,并在一個多元、沖突甚至分裂的世界中不斷尋求共同的價值。大學因何而偉大?我想,大學是因理想而偉大,因人類理想而偉大,因面向未來而偉大,因事關全人類共同核心利益而偉大。所以,建設“偉大的大學”是比“世界一流大學”更好的一個提法,一個更切合大學文化特性的提法。我無意將迎新致辭變成為一次純粹的學術演講。就在上午10點左右,從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我校物理學院葉賢基教授正在為20xx級本科新生進行專業教育。葉老師和新生互動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什么要來大學?”新生們有說高中不好玩,大學好玩些的;有說要造福社會與人類的;有說來尋找另一半的;有說掌握一技之長后再去改變社會的……看到本科新生們的回答,大家有什么感想?我們大家是碩士生和博士生,是研究教育學和心理學的,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和問題。而且這個課題和問題與我上面所講的“大學因何而偉大”也是密切相關的。同時,我也要像葉老師一樣,提出“你為什么要來讀研究生”這個問題,希望同學們結合教育學、心理學的思想和觀點來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可能影響你們三年的學習生活。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1
親愛的20xx級新同學:
大家晚上好!九月杭城如詩如畫,充滿江南的韻味。幾天前,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杭州,參加G20杭州峰會的全球領袖和各國嘉賓,在此縱論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今天,這座世界矚目的文化薈萃之城、創新活力之城、開放聯動之城、包容和諧之城,再次迎來了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剛剛啟用的浙大海寧國際校區,也首次迎來了近百名新生。歡迎你們來到“浙里”,加入全球60萬浙大人的共同家園。
站在這個講臺上,我看到大家清澈而熱切的眼神,充滿對浙江大學的期待,對未來學習生活的憧憬,正如三十多年前的我自己一樣。時光流逝,歲月輪轉,數十年時間,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變,人類探索自然奧秘實現偉大的進步,地球村的社會和生態治理取得令人振奮的成果,人與技術、人與機器的結合正在開創新的未來。
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大學教育正在快速改變過去的傳統。學習目標正在發生變化,不僅僅局限于專業的塑造,更加注重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更加注重專業培養與跨專業培養的結合,更加注重能力與素質的結合。學習方法正在發生變化,新思想、新技術深度改造傳統的教育方法,重塑教與學的關系,師生成為學習共同體,探究式、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更受歡迎。學習空間正在發生變化,教學活動場所加速全球移動,伴隨信息網絡的放大和認知技術的增強作用,實現多次數、多地點、多時段的學習,實現不同群體的共同學習、協同學習。全面創新的時代迎面而來,正在改變未來人才需求的結構,改變未來高等教育的格局,改變未來學習的模式。
大學學習是同學們通向未來的階梯。你們唯有學會學習,才能適應快速變化的未來世界。浙江大學是一所具有優良教育傳統和改革精神的學校,人才培養實力雄厚、特色鮮明、享譽全球。近年來,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形成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升、人格塑造”四位一體的模式,致力于培養未來世界的創新者和領導者。作為浙江大學的學生,你們將深度參與到學校教育改革的洪流,尤其是通過學習方法的創新,不斷適應新的學習目標、新的學習環境、新的學習要求。
學校創新全人教育的培養模式,推動通識教育、專業教育、交叉培養、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深度融合的全人教育,就是針對學生全面協調發展的培養。同學們,要以通識學習為基礎,發掘人性知性之美,汲取多領域的知識養分,掌握多學科的思維方法;要以專業學習為根本,掌握系統的學科能力,培養專注的研究習慣,激發極致的創新才能;要以交叉學習為特色,強化創造性的認知結構,形成“一專多能”的復合型素質;要以思政學習為引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思想的境界和人格的魅力。希望你們通過深度學習的融合,感悟科技創新之浩瀚、人文思想之深邃、藝術表現之靈韻、道德品格之崇高,進一步塑造博雅與人文、科學與基礎。
學校構建全過程的教育生態圈,加強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第三課堂、第四課堂協同培養。四課堂協同培養彰顯緊密和諧的師生關系、導學關系,構建全面素質能力提升的教育生態。同學們,要強化第一課堂的課堂學習,增進與老師的互動交流,掌握系統的知識與技能;要強化第二課堂的校內實踐,聯合不同專業的同學,增強創新與團隊合作精神;要強化第三課堂的社會實踐,聯接專業能力與社會需求,在實干創新中快速成長;要強化第四課堂的國際交流,把握海外學習鍛煉的機會,提升全球化認識與思維能力。希望你們,通過四課堂的融通,整合利用課內外、校內外和海內外的學習資源,在師生互動的生態環境中擴大學習效果。
學校打造全方位的教學新體驗,深化課堂教育、慕課教學、移動學習、網絡平臺創新互動。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快速發展,正在推動學習模式的不斷創新,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共享。同學們,要變化課堂學習方式,積極參與研討互動提高學習的效能;要把握慕課學習機會,主動爭取全球名師的知識傳授與思想交流;要利用移動學習環境,隨時隨地進行沉浸式的學習;要融入學習網絡平臺,快速匯聚整合海量學習資源。希望你們,通過學習平臺的自主聯動,促進多種學習渠道的結合,感受先進的學習交互體驗,推動學習方法的優化與創新。
同學們,學習是一個認知與意義建構的過程,學習成效取決于知識的綜合聯系和應用的情境激發;學習也是一種環境與社會建構的過程,學習成果源自多主體的互動交流和共同實踐。面向未來的學習,必須融入網絡鏈接的學習共同體,必須適應通專融合、通跨融合的學習方式,必須匯聚學校、社會、全球的學習資源。浙江大學將竭盡全力,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打造最優的學習生態,為你們健康成長創造一流的環境。希望你們在浙大,牢牢把握學習機會和學習平臺,努力學得更豐富、學得更深入、學得更有效、學得更精彩。祝愿大家在“浙里”,度過人生最彌足珍貴的學習時光!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2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了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里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從今天起,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或者說到底怎么學?我們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一般來講,自學成才,幾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他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復旦大學的教師,但如果你在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個老師。對于學生來講,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以及釋惑。雖然你們最終會被歸到某一個專業,或學科,會學習很多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受業。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德曾經批評上世紀30 年代的美國教育,他說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只教學生某些學科的一部分的專業知識,因為你不可能把專業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書院里那樣,哲學家們傳遞給弟子的是一種智慧。其實,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發出呼吁,他說僅僅靠知識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地生活。雖然通過專業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和諧的人格。他同時也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不過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狗。此話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然而,由于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隨之也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明確的職業指向使各種專業如雨后春筍般地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教學的內容設定只是為了“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及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自棄,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事實上,現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的畢業生的職業和所學專業的對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經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說你學這個專業,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并不一定是跟這個專業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應的改變。必須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必須有別于通常的職業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的培訓所。專業知識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須去認真地學習,但是你們在復旦僅僅做這點是不夠的。按照懷特海德的說法,如果你僅僅只想學一些專業技能的知識,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為純粹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夠保證你真正能夠學好專業,有時反而會扼殺你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精神的基礎。雖然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來到大學作為學生來講,更重要的實際上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何為“道”?“形而上謂之道”,“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然而就現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未來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過執著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因此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的外在表現。我曾經多次說過,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包括對自己、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有責任感。如果學校的教育只是重視一些專業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那么很可能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對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的追求當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價值系統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人類的終極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很大,現在甚至于未來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問題提供一種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對它進行思考。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
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于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遠遠地高于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們復旦大學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以及專業課程改革,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到一種價值的追求當中去。雖然我們對這類問題不可能提供一個終極答案,但是我們至少能夠提供一些思考線索,而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于啟示人們如何讓這個世界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從而在充滿著種種困難的現實世界當中不至于迷失。不僅如此,而且我們還要為這個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說來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踐行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使我們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讓我們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習在今年的教師節講話中指出,教師的第一要務就是傳道,這個“道”就是傳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而我們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踐行這個崇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謂的“道”也是一種智慧。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造新知識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夠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我們常說的升值引以為榮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當中的“器”而已。就獲取知識而言,在今天網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等等網絡視頻課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大學教育獲取知識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認為,在網絡教育時代,大學教師將淪為節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就連我們大學存在的必要性都應該受到質疑了。其實這種擔憂并非什么新鮮的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哲學家羅素就指出過學習并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傳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識傳播過程中,教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現在途徑更多了。如果我們把大學只是理解為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也就是傳道授業當中的授業,學生也只是去接受授業,那么上述的擔憂當然就不無道理。因此當時羅素就提醒我們,說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如果教師只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那么教師可能是要失業了。其實,教書育人自古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獨立,惟有人格的獨立,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涵是傳授思維方法,而學習的本質那就是獲取隱藏在各種知識背后的智慧。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3
親愛的同學們:
晚上好!歡迎你們來到“浙里”,這也許是你們漫漫人生的一小步,但一定是你們擁抱世界、走向未來的一大步!
自1897年創校以來,浙江大學就是一所胸懷天下和面向全球開放辦學的高等學府。求是書院時期,倡導中西兼修,開創選送高材生赴日深造之先河;抗戰西遷時期,保持國際學術聯系,辦學成就蜚聲海外,贏得“東方劍橋”美譽;改革開放以后,新中國首批大學組團赴美考察,率先重啟了國際合作交流;新浙大組建以后,全球聲譽與日俱增,世界名校紛至沓來,國際校區雛形初現……浙江大學始終堅持求是創新的校訓和海納百川的胸襟,積極推動國家繁榮、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從未停歇攀登世界學術高峰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
同學們,浙江大學要培養的是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未來領導者。國際視野意味著開放包容的胸懷,塑造全球意識,理解多元文化,從容自信地與不同國家背景的人一起學習和共事;國際視野意味著謀劃全局的眼光,全面深刻地看待事物,從更廣的空間和更長的時間維度進行獨立自主的分析研判;國際視野意味著博采眾長的視角,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便利,掌握來自全世界的知識和資源,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價值;國際視野意味著心懷天下的格局,以天下為己任,把個人發展與區域發展、國家發展、全球發展統一起來,努力擔當起引領社會、服務國家、貢獻世界的使命。
以塑造國際視野為目標,注定“浙里”的學習將與眾不同,更與高中迥異。在這里,你們將有廣闊的空間自主學習,可以自由選專業、選課程、選教師;你們將有足夠的條件交叉學習,可以跨學科上課、跨專業研討、跨領域交流;你們將有良好的環境探究學習,可以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社團工作的激情、創新創業的奮斗;你們還有充分的機會跨境學習,可以參與全球名師在線課程、世界名校交流訪學、國際頂級會議競賽。你們在“浙里”會不斷努力提升國際化修養,為未來承擔大任做好準備。
為實現浙江大學的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我們將努力構建國際化的教育體系和學習平臺,賦予你們更多的國際化培養機會和優質教育資源,讓你們與來自全世界的留學生和外籍教師融洽相處,為你們創造多學科和跨文化的學習交流環境,幫助你們拓展全球化的認知和思維能力。我們將打通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課堂進行協同培養,加強第一課堂啟發探究式的課程教學,豐富第二課堂以學生社團、學術活動等為載體的校內實踐,拓展第三課堂的社會實踐與創新創業教育,強化第四課堂的海外學習、國際交流與聯合培養,要求每個學科專業都制定特別的國際化培養計劃。我們希望通過全方位的努力,爭取讓每個學生在校都有至少一次國際化學習的機會。
同學們有幸生活在一個開放互通的時代,你們正見證強大自信的祖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世界,你們正目睹這個美麗奇妙的星球走向更加多元化、一體化的未來,你們正體會到互聯網將全世界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深入。在“浙里”,學校將為你們打開通向世界未來的大門。
同學們,你們是我擔任浙大校長之后迎來的第一屆新生,作為校長和學長,我很高興和大家攜手同行、共創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世界,為我們的未來!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4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里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到底怎么學?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你們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要學什么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這個導師可以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親戚、朋友或同學,等等。因此,在嚴格的意義上,真正的“自學成才”并不存在。韓愈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與此對應,對于學生,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和“釋惑”。
你們都會歸屬于某個專業學科,因此你們當然將要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可以認為是學生的“受業”。
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a. n. whitehead)曾經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學教育,他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只教給學生某些學科專業的一部分知識,而古代書苑中的哲學家給弟子傳授的是智慧。”當時,愛因斯坦(a. einstein)也以他的切身體驗呼吁:“僅僅知識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的生活。雖然,通過專業知識的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其和諧的人格。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道德的有深切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狗。”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反觀當前,由于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具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業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學校設定的教學內容只是為了“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即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制器”而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
事實上,現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在內的畢業生的職業和所學專業的對口比例已逐年下降,而且已經降到很低了。換言之,你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并不一定是跟你學的專業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應的改變。
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比如復旦大學必須有別于通常的職業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培訓所”。
因此,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你們來到復旦當然要認真地學習足夠的專業知識,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也是卑微的。恰如愛因斯坦一貫的認為,純粹的專業技能學習并不保證你能夠學好專業,有時反而“將扼殺相關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的精神基礎。”
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作為復旦的學生,更重要的是“悟道”。
何為“道”?“形而上者謂之道。”
“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
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道同時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5
親愛的同學們:
在清華剛剛歡度百年華誕之后,你們作為清華跨入新百年的第一屆本科生,即將開始大學學習生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剛剛入學的全體新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向培育同學們成長的中小學老師和信任清華、支持清華的各位家長,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誠摯的敬意!
今年入學的本科新生共有3300余人,來自全國近1200所中學,其中女生超過了三分之一。你們當中,既有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習尖子,也有在學科競賽和發明大賽中獲獎的創新能手;既有全面發展、熱心公益的“人氣之星”,也有樂觀向上、品格堅毅的自強學子。
水木清華,鐘靈毓秀。從今天起,同學們正式成為了“清華人”。一個世紀以來,一代代清華人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恪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于言”的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弘揚“人文日新”的精神,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座的很多同學在走進清華園之前,已經對百年清華的精神傳統,包括校訓、校風和學風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當同學們開始新的學習生活之際,我重點就如何踐行“人文日新”的精神,與大家談談心。
80年前,1926級畢業的校友們留贈給母校一塊鐫刻著“人文日新”的牌匾,至今仍高懸在大禮堂的南墻上,與舞臺上方校徽中的校訓遙相呼應。這塊匾額不僅表明了前輩校友們對于清華精神的理解和認識,也體現出他們對于母校日新月異不斷進步的期許。隨著學校的發展,“人文日新”逐步成為了清華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踐行“人文日新”,就要大力弘揚人文精神。
“人文”二字出自《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可以看出,“人文”概指人類一切文化創造。人文日新,就是指文化的創造、傳承與涵養要日新月異、不斷進步;對每一個人來說,就是使人文精神不斷發揚、不斷提升。
早在1948年,我校的著名建筑大師梁思成曾做過一篇題為“半個人的時代”的講演,談的是過度專業化導致人的片面發展。今天,這個命題依然發人深省。推動時代變革、建設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成為素質全面、視野寬闊的一代新人,更需要同學們做到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并重并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品味。目前中學教育的文理分科以及緊張的高考復習,都對同學們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進入大學后,希望理工科學生加強人文與社會知識的學習,文科學生也要對自然科學和工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大家都要注重自己全面素質的提高。
在全球化的時代,弘揚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內涵,是對本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正如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任教于西南聯大時所提出的,要對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抱持一種“溫情與敬意”,從民族歷史的進步中獲得教益,從民族文化的發展中汲取營養。只有具備了堅實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展現出文化包容的氣度,才能成為心胸寬廣、氣魄宏大的棟梁之才。
第二,踐行“人文日新”,就要自覺提升道德情操。
《易經》有曰:“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由此可見,古人所強調的“日新”,首先是提升人的道德情操。
朱鎔基學長在一次校慶來信中,曾談到當年他們入學時,清華電機系主任章名濤教授講過的一席話。章名濤教授說:你們來到清華,既要學會怎樣為學,更要學會怎樣為人。青年人首先要學“為人”,然后才是學“為學”。同學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修養,一方面陶冶高尚情操,弘揚傳統美德,謙虛謹慎、正直善良、誠實守信、求真務實,善于與人溝通、合作;另一方面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擔當起清華人應有的歷史責任。
清華過去的百年,正是中華民族由飽受凌辱到走向振興的百年。一百年前清華初創時,中國剛剛爆發了辛亥革命,追求社會進步,拯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獨立與人民民主,是那個時代的主題。著名科學家、教育家錢偉長先生當年以中文和歷史兩科滿分的成績,考入清華歷史系。“九一八”事變爆發后,為了“科學救國”,錢偉長要求轉學物理。他說:“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今天進入新世紀之后,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國家富強與民族振興,成為新一代青年的責任。希望同學們以前輩清華人為榜樣,篤志勵學、完善自我,把個人成長成才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我想,這也正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時代內涵。
第三,弘揚“人文日新”精神,就要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經典名言,出自《禮記•大學》。它告訴我們,要以一種永不滿足的精神,堅持革故鼎新。
小到個人事業的成功,大到國家社會的進步,無不需要求新、創新的勇氣、意識和能力。求新,更是清華學術傳統的重要特征。當今時代,知識創新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自覺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是時代給大家提出的要求與挑戰。同學們走進清華,要盡快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不僅要刻苦好學,而且要積極創造,切實做到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創新。面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希望同學們在創新思維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升、創新文化的建設等方面,都做出新的努力。
致力創新,就要獨立思考。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之一陳寅恪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提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種學術品格十分重要。同學們要堅持好學深思,保持好奇心、發揮想象力,培養批判性思維,成為拔尖創新人才。
同學們!百年積淀形成的清華精神,內涵豐富,意蘊深遠。“人文日新”集中表達了一種改革創新、奮勇爭先的進取精神。希望同學們把弘揚“人文日新”的精神,與踐行校訓、校風和學風結合起來,志存高遠,奮發成才,與全體清華人一起,在清華新百年中譜寫新的篇章。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6
你們好!
你們帶著親人的囑托,帶著自已對人生的美好憧憬,來到海大校園。我和海大全體教職員工,你們的學哥、學姐,以期盼的心情,熱情的歡迎你們的到來!這幾天,校園里洋溢著迎新的喜慶氛圍。5719名新生,其中包括斯里蘭卡校區74名新同學共同為海大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你們的到來成為海大最欣喜,最隆重的節日。我要祝賀各位同學選擇海大,作為自己人生航程新的起航之地,選擇成為一名光榮的海大人。初為海大人的你們,走在校園里,會怎樣認知海大?會怎樣融入海大?會怎樣描繪自己的未來?作為你們的學長,我可以自豪地告訴你們:你們就讀的是一所足以讓你們驕傲一生的著名學府。
海大,歷史悠久:海大的發展歷程,代表了中國近現代高等航海教育發展的歷史。120xx年的櫛風沐雨、薪火相傳,形成了"學匯百川,德濟四海"的海大校訓,凝結了"堅定、嚴謹、勤奮、開拓"的海大精神,發揚了"同舟共濟、艱苦卓絕、科學航海、愛國為根"的海大傳統。一代一代的海大學子,在這里成長,傳承著海大文化的核心內涵。
海大,特色鮮明:我們在航海教育領域,享有國際盛譽!引領共和國航海教育的發展!我們在服務于交通運輸領域相關學科專業上,培養了一批高水平的共和國的建設者;我們在服務于航海、航運、交通和海洋領域的各學科專業方向上,不僅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更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撐。
海大,功績卓著:海大在民族飽受外辱、國運衰敗之際萌發創辦,肩負著"挽救航權,振興國運"的歷史使命;在共和國建立之初,作為惟一的高等航海學府,培育了新中國建設與發展急需的航海、航運專業領域的高水平人才。到今天,海大已經培養了各級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人才10萬余名,其中大多數已經成為我國航運事業的骨干力量,學校被譽為"航海家的搖籃"。
同學們,要成為合格的海大人,作為你們的學長,我有三句囑托:
第一句,修德為上,你們要好好的學習做人。
"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當今社會,媒體多元化,各種社會思潮涌現,會使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形成中受到很多干擾,因此,要形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底的世界觀就顯得尤為重要,習在今年的"五四"講話中提到: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德者,本也,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社會對我們海大人作風的普遍評價是"寬厚、踏實、有責任感、有擔當",這是需要深厚的德行作為根基的。所以我希望你們作為海大新人,要把這種好的口碑傳下去,要時刻注意德行的培養和內在品格的塑造,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敬畏,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立,在不斷修德的過程中提升人生境界,實現人生價值!
第二句,修學為要,你們要好好的學習知識。
學習不僅是知識的傳承與積累,更是開啟智慧與創造新知的探索。"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有老師指點,有同學切磋,有浩瀚的書籍引路,可以心無旁騖的求知問學,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它的寶貴,我相信終有一天你們都會體味到這份"心無旁騖"的難得。修學貴在勤奮、貴在鉆研、貴在有恒。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掌握了寬廣而又扎實的科學理論和系統而又深入的專業知識,你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能力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三句,修身為本,你們要好好學習做事。
善思,而后篤行。篤行,就是對做事的要求,能做事,會做事,踏踏實實做事,這是一項基本功。大學期間,我們既要學習做大事,也要學會做小事。既要學習做事的能力,也要學習做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事的態度,學習團隊合作做事的理念,在我們海大,同舟共濟的精神和理念深入我們的血脈,理論上講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一個團隊卻有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一個和衷共濟的團隊將無往而不勝。你們要在校園生活中深刻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增加相互了解和理解,學會彼此包容與欣賞。我希望你們在收獲知識和能力的同時,也能收獲信賴和友愛,并彼此成為未來事業中最可靠的伙伴和多彩人生中最真摯的朋友!
同學們,海大給你們準備好了學習條件,我們的老師待生如子,我們的教學條件高質完備,我們的科學研究手段先進。這些,你們將在今后的校園生活中去親歷、去體味。
同學們,學校的發展建設需要你們。海大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從今天起,作為這個學術共同體一員,你們要積極參與,你們要深刻融入,你們要與學校的發展建設同唿吸、共命運。
同學們,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需要你們。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對學校提出明確要求:"大連海事大學具有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結合點的優勢,在“四個交通”建設方面要承擔起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這是學校應該承擔的使命,也是你們未來必須承擔起的責任。
同學們,國家的海運強國、海洋強國戰略需要你們。有這樣一句話"誰擁有了海洋,誰就擁有了世界",海洋是中華民族的未來。歷史上,中國人有來自于海上的榮耀,更有來自于海上的恥辱。今天,中國人的尊嚴還得從海上找回來!海大是一所面海而生的大學,海大人有責任經略海洋,擁抱深藍,托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
同學們,你們是幸運的。你們生活在優美宜人的海大校園,漫步在微波蕩漾的心海湖畔,徜徉在海大的優良傳統與豐富的文化氛圍中,去感受"尚德、勵志、感恩、濟世",你們還將有機會聆聽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先生親臨授課。請好好珍惜你們在海大校園中將經歷的一切,努力成為一名有格局、有品味、有責任與有追求的人。
"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勐。"同學們,海大將使你們掌握知識,海大將使你們練就本領,海大將使你們羽翼豐滿。讓我們一起從這里開始,共同攜手,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7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上午好!每年這個時候都激動人心,復旦又迎來了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優秀的青年。今年共有三千多名本科新生入校,你們的到來讓這所有著120xx年輝煌歷史的大學更加朝氣蓬勃,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祝賀大家正式成為復旦大家庭的一員,復旦歡迎你們!至此之際,我們還要特別感謝各位中學校長及家長們,謝謝!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是你們人生的新起點。考進了復旦,證明你的過去是很有成就的,而你要證明你在未來有成就,必須在新起點上規劃你的未來。在此,我送大家一句話,盡快發現自己,打造未來。自己的未來要自己掌握,不能等待!
你的未來可以沖上云霄,可以潛入大洋,復旦為你的飛躍或探底提供平臺。復旦120xx年的沉淀,積累了文明的瑰寶,新時期的建設成就,使它煥發著青春的力量!我們最近提出要建立全方位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我們有令人羨慕的學科體系供你選擇專業的愛好!2+2的教學組織模式給了你再次選擇愛好的自由。通識教育讓你知識寬廣,打下人生發展的堅實基礎。中國特色書院讓你在課堂外修身養性,塑造自己優美的品質。創新創業和實踐教育讓你在活動中不斷發現自己,調整人生發展志向。出國訪學,讓你胸懷全球!你的師長師兄師姐時刻在你身邊,為你助威建言!復旦的平臺是要讓你們成為具有“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領袖人才和各行各業的棟梁之才!
親愛的同學們:在復旦學習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既有大量的挑戰又有大量的機會。大家知道G20吧,但你不一定知道Y20,它是G20的六個分會之一,讓世界青年領袖聚集一堂,共議全球事務。今年就在復旦召開,他們共商世界和平發展。你不想參與這樣的機會嗎?剛剛過去的暑假,全校有超過270支實踐隊伍、20xx余名本科生奔赴祖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與調查研究,在最一線、最基層的地方認識國家、服務社會、增長才干。這個夏天,有800余名同學在耶魯大學、加州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學府交流學習,開闊國際視野。近年來,我校本科生參加海外交流的比例超過了45%。當然,你要完成很多作業、很多考試,而同時要努力創新創業,不然就會落隊,你的師兄師姐曾經創造了記錄,一個人在本科期間發表了11篇SCI論文,你們愿意向她學習嗎?
親愛的同學們:無論你如何的優秀,你將來如何的杰出,你首先是一名復旦人。去年,我送給你們的師兄師姐三句話,今天在此重提,就是你們要真正成為復旦人,首先要有復旦魂;復旦人要有本事;復旦人就要愛復旦。同學們要真正成為復旦人,首先要有復旦魂。同學們要讀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并用心銘記,一生踐行。同學們要體驗復旦“學術為魂”這一辦學理念的核心內容,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為真理而不計名利的學術風骨。無論是中國學生還是海外留學生,同學們都要學習“團結、服務、犧牲”的復旦精神,都要為中華民族、各自的民族和人類文明事業的進步而努力!同學們要不斷追求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的完善與提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把正確的價值觀落到生活的每個細節,落到你們的一言一行之中。復旦人是靠本領打造未來的。
同學們,今日之復旦,匯聚著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兩所名校的歷史基業和共同財富。同學們要愛護她、保護她、珍惜她!原復旦大學是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私立大學,原上海醫科大學是國人創辦的第一所公立高等醫學院校。現在復旦正處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時期,你們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加入復旦,也應擔當起復旦人的共同使命。在未來的5-20xx年間,學校將秉持“守訓篤實、融合創新、人心聚學、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不斷向世界一流的目標挺進。我們追求的是,拔尖的學生質量、優質的師資隊伍、強的綜合實力、大的社會貢獻、優美的校園環境。這對你們來說,意味著幸運與機遇,你們將成為復旦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親身參與者和見證者。學校將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鏈條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本科生培養與教育提供有利條件,營造良好氛圍,為大家的成長成才提供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同時,這也意味著責任和擔當,你們在復旦不斷加速沖刺的階段進校,就勢必要嚴格要求自己,跟上復旦的加速度,和學校一起努力奮斗、砥礪前行。
復旦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為大家提供一流的資源與平臺,我也相信大家一定有勇氣、有毅力、有魄力開拓進取,創造未來!希望你們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勇于進取,開拓創新,在最美的青春年華奮斗,共同為復旦的發展添磚加瓦!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今天能夠代表我們xx級xx科新生在這里發言,我非常激動,更非常榮幸。
一個多月前,當我收到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看到"生命科學學院"這幾個字的時候,那是我十幾年來最幸福的一刻。北大生命科學學院擁有全國領先的師資力量和實驗條件,也擁有全國最為優秀的學生們,能成為這優秀的100多名同學中的一員,能夠在北大生命科學學院得到四年的學習機會,已經成為我畢生的榮耀。
我想,無論是高考生、保送生還是自招生,我們走向北大的路,都是不平凡的。在高中的一千多天里,我們起得比太陽早,睡得比月亮晚,朗朗晨讀聲是我們每天的開始,沙沙筆記聲是我們跟自己道的晚安。一疊疊試卷是我們努力的見證,一本本習題上鐫刻著我們青春的足跡。那三年,我們也許沒有多少的空閑用來游戲旅行;那三年,我們也許沒有更多的精力鉆研自己所感興趣的領域、方向;那三年,我們也許都無法想像自己的未來究竟會是怎么樣、自己的前途究竟如何、自己以后會成為怎么樣的一個人......沒錯,過去的高中三年,我們是懵懂的,我們活在師長的安排中,我們活得按部就班,但是,我們活得充實而單純,我們滿懷著那種為了夢想而拼盡全力的激情!高中時拼搏努力的身影仿佛還在眼前,仿佛昨晚剛剛做完厚厚的習題,今天就已經坐在了大學開學典禮的現場,然而我明白:
一個與原先的中學生活截然不同的大學生活,已經開始了。
首先,我們獲得了自己支配時間的權利,在大學里,沒有老師再像中學那樣緊緊地督促你一定要上什么課,一定要寫什么作業,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課程,我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課表;課余的時間,我們可以用來運動,可以用來交友,也可以用來社會實踐,用來泡圖書館,甚至可以用來打游戲,我們自由了!可是真的是自由了么,許多學長學姐血淋淋的教訓擺在我們面前,高中時風光無限的尖子生在大學卻一蹶不振。究其原因,就是的所謂的自由,習慣了按部就班的我們,在真正獲得了選擇的權力后,卻選擇了放縱,這既是對自己過去努力的踐踏,更是對北大、對國家的不尊重。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努力,我們要對得起在臺燈下伏案疾書的自己;我們不能忘記老師和家長的眼神,我們要對得起全社會對北大的期盼。我們作為高考生的身份結束了,但作為北大人的身份卻開始了,環境在變化,節奏在變化,但我們的努力卻應當一如既往,矢志不渝!
其次,我們遠離了父母與家人。我參加了今年的新生黨培,在黨員報到的那天,我看到了許多學生是一家三口齊上陣,更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來的。對于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離家這么遠生活也許是第一次,沒錯,我也是第一次。氣候也許不適應,飲食也許不適應,方言也許不適應,會有許許多多的不適應,可是我們已經是飛出家巢的雛鷹,我們必須學著適應外面的環境,只有克服自己原先嬌氣的生活習慣,學會獨立,才能展翅翱翔,承擔風雨;只有打開心扉,結交更多的朋友,我們才能在這個美麗的園子里找到自己的精彩。
最后,我們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大家原先在自己的中學里必定是當之無愧的最優秀的人才,心里有著一股傲氣。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現在腳下的這方土地,養育著百多年來最杰出的中華兒女;現在我們的周圍,也聚集著全中國最優秀的同齡人,總會有比我們更強的人,這是一個事實,我們必須學會去適應它,或是更努力地去趕超,或是尋找自己的長處進行發揮。取長補短,見賢思齊,謙遜自省,應當是我們作為學生的最好狀態。只要調整好了心態,踏踏實實地從零開始,從默默無聞開始,甘于為集體奉獻,我相信,四年之后,在座的各位同學,都會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大師身旁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讀書。四年的時間很長,我們可以將每一天都過得充實精彩,四年的時間也很短,只怕一瞬之后,我們就已經是過往的少年。今天,我們帶著城鎮鄉野的期盼走進北大,就應當在這里一同書寫屬于我們的壯美詩篇!
最后,感謝這幾天院里為我們精心安排的融入校園的生活計劃,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提點。我的發言結束,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19
尊敬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陜西師范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教師曹懷信。我非常榮幸在這里發言。我發言的題目是:樹遠大理想,攀科學高峰。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陜西師范大學全體教師,對20xx級新同學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歡迎你們來到古城西安,歡迎你們加入陜西師范大學!同時,我還想借此機會對你們及家長對陜西師范大學的信任與選擇,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盛夏六月,同學們全力以赴,備戰高考。個個曬出了真功夫,人人考出了好成績。金秋八月,大家喜獲豐收,得到了盼望已久的錄取通知書,成為又一批師大新人。在我們陜西師大,不僅有著風景秀麗的校園,基礎設施完善的辦學條件,更有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這里將竭誠為大家的拼搏進取、成長成才提供最優質的資源與平臺,成為同學們人生路上的加油站與攀登科學高峰的新起點。
今天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日子,也是一個值得回憶的日子。從此,你們的未來將和“陜西師范大學”這個名詞緊緊相連。
親愛的同學們,1978年的春天,我作為高考制度改革以后的第一屆大學生,跟你們一樣,帶著激動與期待,踏進了陜西師范大學校門。經過4年的刻苦努力,我于1982年春天畢業并留校任教,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學數學老師。現如今,我已在師大連續工作了34年。在工作中,我始終堅持教學科研相長,教書育人并重。多次獲得各種校級獎勵。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和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次獲得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在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主持陜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復變函數論》與陜西省《分析學》教學團隊;曾獲寶鋼優秀教師獎、明德教師獎與陜西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今年又被評選為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與陜西省級教學名師。這些成績的取得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還得益于陜西師大的優秀平臺,更離不開廣大師生的幫助與支持。
在此,作為老師,更是作為你們的學長,很高興能與你們分享我的一些體會,希望能夠幫助你們更快更好的成長!
首先,我想和討論一下:為什么要上大學呢?如果說讀中學的目的是為了考大學,那么讀大學的目標又是什么呢?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本質區別何在?如果說中學是注重單向受教、被動接受的應試教育,那么大學則是強調自主學、主動學素質教育。這一命題正確嗎?
同學們,你們是幸運的,因為你們是我校實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的排頭兵。我認為,對大家來說,這既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又是一次嚴峻的“挑戰”。說機遇,是因為這一改革將更有得于你們在寬松環境中自選專業、自主學與主動學;說挑戰,是因為你們要在這“寬松環境”中,自己制定自己的學計劃,確定發展目標,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
陜西師范大學作為一所教師教育特色顯著的綜合性大學,被稱為“教師的搖籃”。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中,繼續秉持這里的優秀傳統,將“抱道不曲、擁書自雄”的學風與“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風發揚光大。不僅要打好堅實的基礎理論、練就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視野開闊、品行高尚、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
同學們,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希望你們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就要珍惜寶貴時光,全力投入學,將遠大理想與日常計劃相結合,還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牢記校紀校規。當你遇到困難時,千萬不要退縮,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有“吹盡黃沙始到金”的毅力,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鼓起你“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勇氣,去迎接人生風雨的洗禮。
記得馬克思說過:“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讓我們以偉大導師的這一至理名言共勉吧。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0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教官和老師們:
金秋九月,碩果飄香。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在這里隆重舉行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剛才,張清華副書記作了軍訓動員;李參謀代表全體教官講了話;教師代表和新老生代表分別作了發言;全體教官進行了精彩表演。我謹代表學校向來自全國各地的七千位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幫助我們軍訓的教官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當你們踏入鄭工校門時,一定可以感受到這是一所年輕而富有朝氣的本科院校。建校20xx年來,我校始終以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術人才為己任,已經成功為社會輸送了四萬多名高水平人才,學校的影響力和聲譽逐年提升,在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xx年中國民辦大學排名中,學校排名由20xx年的第51名躍居第21名。
同學們,我們學校辦學20xx年來,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積淀和升華,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主要內容包括:
校訓:厚德敬業求是致用
辦學目標: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
培養目標:培養品德優良、身心健康、基礎扎實、技術過硬、具有終身可持續發展潛力的應用技術人才。
校風:自立自強務實創新
學風:樂學善思力行進取
校訓是大學精神的核心,我校的校訓“厚德敬業、求實致用”,一方面引導同學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法紀觀,熱愛自己的學業和即將從事的職業,把學習當成第一要務,勤奮學習、敏于求知,拓展知識結構,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著力提升個人的職業精神、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最終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技術人才。
同學們選擇了鄭工,帶著高考成功的喜悅和家長朋友的祝福,滿懷豪情來到大學殿堂,你們為學校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這是對鄭工全體教職工最大的信任,“厚德敬業、求是致用”的校訓精神將成為你們終身的精神財富,你們也必將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續寫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新的輝煌篇章。
同學們,從入校的那天起,你們所面對的大學環境與以前的中學環境截然不同,因此,你們要轉變角色,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新的起點,新的征程,你們走在成長成才的路上,肩負著父母和老師的厚望、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當同學們踏上追夢之旅時,作為校長、長輩和朋友,我向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一、學會求知:珍惜時光,練就真本領
同學們,大學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漫長,但大學是你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走進大學校園,是新的“求知”階段的開始,同學們千萬不能開啟暢玩模式,而要再次點燃自己的學習激情,在大學幾年中,發揚“樂學善思、力行進取”的學風,學到真本領,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學習是一門藝術,學無止境。同學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成才,你們的未來就掌控自己手中。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學習成了同學們思考的首要問題。信息時代的學習渠道是豐富多彩的,除了課堂、圖書館和實驗室以外,又多了互聯網和新媒體,傳統的學習理念和方法已經不適合當今時代,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革,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和基于網絡和新媒體的學習方式成了主流。希望同學們提高自身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通過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同學們,你們今天的自身條件和受教育條件非常優越,就我們學校來說,有紙質圖書、電子圖書、中外文期刊、CNKI資源數據庫專輯等供大家閱讀學習;有一支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給同學們指明前進的方向;有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和實訓車間供大家實驗實踐;有豐富的文體活動給大家提供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平臺;有干凈舒適、配套設施“高大上”的宿舍供大家休息;有環境優美的亭臺小路供大家讀書徜徉„„你們有學校提供的這些成長成才平臺,希望同學們合理利用學校良好的學習資源,加倍珍惜大學的學習機會,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敏于求知,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立志成人成才。
二、學會做事:全面發展,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大學幾年,同學們的綜合能力不僅要從課堂上和書本中去學習得以提升,還要從實踐活動和人際交往中去培養。大學總體分五部曲:課堂學習、教學實踐、社團活動、體育鍛煉、修身養性。同學們在大學五部曲中要不斷獨立思考、大膽實踐,嘗試不同的實踐活動,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升綜合素養。我們學校現有52個社團,涵蓋了科技、藝術、人文、公益、體育等領域,社團活動多種多樣,選擇適合發揮自己特長的社團,豐富自己的第二課堂,在社團活動中增強自身的綜合能力,培養獨立自信的品格。
同學們,你們也許認為自己不是高考中的最優秀者,但是你們是鄭工老師心中最優秀的。學校堅信每一位同學都有巨大的潛質,你們相信老師一定能把你們培養成才,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人成才。所以,同學們要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和信心,以德立身,誠信做人,勇敢地站在引領當代大學生文明新風的前列,釋放青春正能量,共建共享鄭工和諧美好的家園。
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下一步邁向何方卻很重要。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學校的培養目標是讓同學們將來都擁有一技之長,實現高質量的就業目標。當然,我希望同學們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之路,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對大學生創業扶持力度很大,眾創時代的到來,使創業的發展空間更廣闊。我們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專設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平臺,同時,學校引進了一批就業創業教育專業教師,幫助同學們準備創業前最好的知識儲備;學校在西校區籌建創業園,扶持廣大師生創辦公司,并提供1萬元的創業啟動費,幫助同學們實現創業夢。如果同學們有興趣,我希望大家踴躍參與各種創業實踐和競賽活動,在創業中繼續鍛煉,去感悟責任和擔當。我希望同學們走上工作崗位后,“不拼爹不拼顏值”,做踏實的“創一代”,在專業領域打造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實現人生價值,為學校增光添彩。
三、學會共處:完善品格,幸福生活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等于步入了半個社會,要處理與老師、輔導員、宿管老師、門衛保安、同學等的關系,甚至一些校外的社會關系,要處理友情、師生情、同窗情、愛情等各種感情。在比較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同學們要學會與人交往,遇事要冷靜、淡定,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文明大學生。你們來自全國各地,成長環境和性格都有很大差異,大家將要一起生活四年或者三年,如何友好共處、共建和諧、達到雙贏至關重要。
同學們,來到鄭工大家庭,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們應該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誠信、友善的態度對這里的每一位成員以誠相待、榮辱與共,要學著去相互尊重、理解、忍讓、包容,學會關心、愛護、幫助他人,學會分享、合作,增強合作意識,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不斷提升合作能力,增強大局意識。在學習中,建立自己的學習興趣團隊,共同鉆研,共同進步,打造團隊品牌,在科技競賽中成名出彩;在第二課堂中,積極參加團體體育鍛煉、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學校組織的各種文體活動,在團體合作中鍛煉自身的協作能力;在生活中,按時作息,不打擾別人的生活,不當“低頭族”,不沉溺于網絡虛擬空間,養成文明上網、科學用網的習慣,傳遞正能量,影響和幫助同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與人交往、合作共贏是門學問,同學們掌握以后,在家里你們可以如朋友般的與父母進行思想交流,就不會產生“代溝”;在學校你們可以與老師如朋友般的平等對話,“教學相長”,何樂不為。
四、學會做人:以德立身,志存高遠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要做事先做人,大學對于學生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我們學校的校訓強調“厚德”,培養目標中強調“品德優良”,這是把“立德”放在了第一位,大家在鄭工度過了幾年大學生活,道德修養要優良,要愛國愛黨,有責任感,敢于擔當,這些素質才是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學校正在大力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推行“五個一”工程(每個月讀一本好書;每個月給學校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每周給爸媽打一個電話;每天鍛煉一小時;天天學雷鋒,每天做一件好事),尤其是開展“人人學雷鋒,天天做好事”系列活動等,堅決不讓學生成為“學業上的巨人,道德上的矮子”。目前,學校準備籌建大學生素質教育展廳,向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展示大學生素質發展成果,你們的事跡必然會被學校素質教育展廳收錄,得以傳頌。
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會做人的意義對你們來說不僅僅是要有高尚的品格、過硬的本領,你們還要始終把自己的遠大理想同服務社會、奉獻人民聯系起來;把個人的價值實現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聯系起來。9月3日的閱兵盛典向全世界宣告我國正走在大國崛起的路上,國家需要一大批一流的應用技術人才,而你們就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你們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骨干力量,一定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以及服務國家的社會責任感,承擔起國家和民族賦予的重任,三年或四年之后,走上職場的崗位,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昌盛做出貢獻,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同學們,這也許是你們人生第一次遠離父母的呵護,獨自面對一個嶄新的環境,這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必經之路。不過你們并不孤單,這里有和藹可親的老師和輔導員、熱情開朗的師兄師姐們,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盡快熟悉新環境,融入到新的集體中來,快樂的度過美好的大學生活。
同學們,大家就要軍訓了,這是大學的第一課,這是一次國防教育。通過學習國防知識和基本軍事技能,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同學們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責任感,鍛煉你們頑強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我希望同學們認真對待,虛心向教官學習,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揮灑汗水,消除怕苦怕累的懶漢懦夫世界觀,拿出“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和勇氣,邁開堅定的步伐,挺直高聳的脊梁,在訓練場上展現你們亮麗的青春風采,接受大學第一課的檢閱和考驗。我堅信,你們一定能給自己的第一課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同學們,當前學校處于內涵建設、質量提升、特色發展的關鍵時期,你們的到來,為學校注入了青春活力,你們也必將為鄭工的發展增光添彩。大學的起跑線上,每個人面前都攤開了一張嶄新的白紙,你們一定要在這張白紙上畫出人生的精彩畫卷,鄭工全體教職工將和同學們一起,朝著把同學們培養成高素質應用技術人才的方向邁進,朝著創辦人民滿意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邁進,朝著把我校建成百年名校的方向邁進,共同創造鄭工輝煌。
最后,預祝同學們軍訓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里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到底怎么學?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你們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要學什么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這個導師可以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親戚、朋友或同學,等等。因此,在嚴格的意義上,真正的“自學成才”并不存在。韓愈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與此對應,對于學生,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和“釋惑”。
你們都會歸屬于某個專業學科,因此你們當然將要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可以認為是學生的“受業”。
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a. n. whitehead)曾經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學教育,他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只教給學生某些學科專業的一部分知識,而古代書苑中的哲學家給弟子傳授的是智慧。”當時,愛因斯坦(a. einstein)也以他的切身體驗呼吁:“僅僅知識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的生活。雖然,通過專業知識的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其和諧的人格。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道德的有深切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狗。”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反觀當前,由于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具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業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學校設定的教學內容只是為了“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即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制器”而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
事實上,現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在內的畢業生的職業和所學專業的對口比例已逐年下降,而且已經降到很低了。換言之,你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并不一定是跟你學的專業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應的改變。
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比如復旦大學必須有別于通常的職業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培訓所”。
因此,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你們來到復旦當然要認真地學習足夠的專業知識,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也是卑微的。恰如愛因斯坦一貫的認為,純粹的專業技能學習并不保證你能夠學好專業,有時反而“將扼殺相關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的精神基礎。”
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作為復旦的學生,更重要的是“悟道”。
何為“道”?“形而上者謂之道。”
“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
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道同時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
就現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未來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一點執著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開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外在表現。我曾經多次說過:“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對自己、對他人,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有責任感。如果學校只重視一些專業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那么它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追求積極而嚴肅的價值過程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自我價值系統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人類的終極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很大,現在甚至于未來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問題提供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去思考。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有可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于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把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永遠置于他在物理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上。復旦大學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與專業課程改革,使整個教學體系體現出一種對價值的追求。雖然,這些課程就這類問題也不可能提供一個終極答案,但我們至少能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于,它啟示人們如何使得這個世界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從而為這個仍然充滿種種困難和困惑的現實世界中不至于迷失,并為它提供希望和理性。
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才能夠更具有使命感,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在今年教師節的講話中指出,“教師的第一要務是‘傳道’”,而這個“道”就是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悟道”,就是去追求、踐行崇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系統。
“道”還是一種智慧。
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就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造新知識的方法;它包含了一套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我們常說的學習“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而“智力”則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的“器”而已。
就知識的獲取而言,在今天的網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moocs)等各類網絡視頻課程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獲取知識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認為,在網絡教育的時代,大學的教師將淪為只是一個“節目主持人”。甚至,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傳統的大學教育將面臨生死存亡的挑戰。
其實,這種擔憂并非新鮮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就指出:“學習并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因為,“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現在,除了圖書館以外,我們有了更多的途徑來獲取信息。
如果大學只是起到課堂的知識傳授,即“授業”的作用,學生也只是“受業”,上述擔憂不無道理。因此,羅素提醒“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引導學生自己領悟知識。”其實,自古教書育人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心智更成熟,人格更獨立。唯有人格獨立,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涵就是傳授“思維方法”,而學習就是“悟道”。
“悟道”就是要獲取智慧。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說,中國古人說“學必悟”。因為他們認為,認識“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這個過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過網絡或者軟件來完成的。
首先,網絡和軟件能夠做什么?在我看來,只有當某些知識能夠非常準確地被定義,且學生在學習這類知識的成效能夠非常定量、精確地來進行考核時,那么相應的課程和教材確實可以實現一種網絡化、自動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實現計算機編碼,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授的能力,只有好的教授才能引導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洞見。
其次,網上論壇無法完整復制現實的討論中的這種微妙的互動關系和各種對話的豐富性。除非在網絡上參與討論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小說家一樣的嫻熟技巧,有能力以散文的形式重現復雜的思想和體驗。這個要求是太高了。
更為重要的是,“悟道”的過程貫穿于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微妙的互動關系中,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復旦大學將通過“書院”的方式來創造更好的這種互動空間和方式。這種互動是任何機器無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編制得如何先進,不管技術如何發達,人畢竟是人。學生會對課堂和書院里所遇到的辯論情境、以及他與他人的實時接觸進行思考,機器無法復制。而恰恰就是這些,將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
因此,因此教師和大學的存在,其意義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顯得更為重要。在現代技術的挑戰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的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以傳授“思維方法”為主的教育。這種轉變,與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高等教育的某種回歸,回歸到古代的教育理念,即,從注重“知識的傳授”回歸到更加注重“智慧的傳授”,也是中國古人說的“傳道”。而也能讓學生在大學里的學習獲得更多的智慧,獲得一套嶄新的、合適的思維方法。
“悟道”還必須持續地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若沒有感覺到思想的力量,那是因為思想的貧乏。只有經過思考才能達到“釋惑”,也才能解決你心中長期感到迷惑的問題。曾經有人說過,“沒有經過審視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
當然,“思”更是思想。我們經常人云亦云地說,“這個世紀確實是一個知識的時代。”這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要強調,僅僅“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思想”。脫離了思想,脫離了道德知識,無論其屬于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一樣都是“雙刃劍”。它們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以禍害人類,甚至于毀滅人類。要讓“知識”真正服務于全人類的未來命運,我們更需要“思想”和“智慧”,即,我們更需要中國人所謂的“道”,以及對“道”本身的思考。我們要思考人類的“大道”,也要思考我們每一個專業學科中的“學科之道”。
人類近兩個世紀的巨大發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紀以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們的思想。由于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會科學知識的巨大成功,人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對人類自由的限制,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思想貧乏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思考所依據的思想,大多尚未突破中世紀的思想家們的成就。因此,我更希望在新世紀里,將“知識的時代”轉化為“思想的時代”,即成為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家輩出的時代。我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有再強的經濟、軍事,但沒有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它就成不了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它至多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侏儒’而已。”同樣,如果人類出不了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我們就很難解決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各類重大而又復雜的挑戰。
“博學而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矣”
復旦的先賢們為我們選擇的校訓十分深刻,我認為它是對傳道、授業和解惑的一種具體詮釋。所以我最近在對校訓有關的詮釋中提到,復旦的校訓當中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在邏輯,也就是“唯有博學方可篤志,惟有切問方有近思”。如果這樣去做了,那么自己內心,以及與自然、與他人和社會都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系,“仁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來到復旦學習一定是正確的選擇,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們將開始痛苦而又快樂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我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呢?我個人認為,所謂的快樂學習的說法,就是剛才陳思和老師講的,“只有當你熱愛它了,那么樂就會在苦中。”若你們在復旦悟得了這個“道”,那么在你們離開的時候,你們不僅具備了專業知識,而且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對國家民族就會更有擔當,對整個全人類也會更有擔當。
我希望大家成為這樣的人!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新入學的師弟師妹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于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博士研究生趙璞。今天,美麗的清華園又迎來了6000多名“清小研”。站在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五年前自己報到時的樣子,那時候新生報到還不能自行上傳ic卡的照片,于是那天凌亂的發型便永遠定格在我的學生證上,成為我心中永遠的痛。
不管大家手中ic卡上的照片是否經過了p圖軟件的加工處理,在拿到這張卡的一刻,我們的人生從此將與清華結緣。在這里,我代表全體在校研究生,向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五年前,我也和你們中的很多人一樣,第一次走進綜體,坐在某一個角落等待著我在清華的第一堂課。今天,我想就自己在這里學習生活的幾點體會,與大家一同分享。
我體會,清華為我們搭建了自由交流的平臺。我曾經讀到過一篇心理學的實證研究,作者發現很多分子生物學領域的重大研究突破,并非來自于科學家在顯微鏡下埋頭苦干時的“頓悟”,而是產生在不同項目組的研究人員每周的科研討論會上,足見良好的交流環境對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在清華園里,食堂的餐桌、宿舍的三角屋、荷塘旁的咖啡館、甚至情人坡的草坪,都可以成為我們與老師、同學們自由交流、碰撞思想的場所。
在清華,如果你想要探究大數據的應用價值,你可以隨時隨地發起一場專題微沙龍,邀請計算機系的同學共同參與討論;在清華,如果你是一名徹頭徹尾的工科男博士,卻想探討中國a股底在何處,路在何方,你可以有機會與諾獎大師直面對話。
在清華,如果你希望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抹上一縷國際化的色彩,各類國際交流支持項目將幫助我們實現在海外研修的愿望。因此,我建議大家在校期間,充分利用清華提供的各類平臺資源,抓住每一個可能的學科內、跨學科、國際化的交流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
我體會,清華為我們營造了追隨榜樣,形塑習慣的氛圍。去年的畢業生代表張如范師兄,在學期間包攬了“學術新秀”和特等獎學金這兩項研究生最高學術榮譽。榮譽的背后,是他堅持每周都寫下自己近期的科研成果和錯漏,畢業時他的筆記已經有十幾本之多。
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祖充,每天早上都堅持花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閱讀本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幾年下來從未間斷。
其實在清華,這些優秀的習慣并不獨屬于這些在同學們眼中“神一般的存在”:每晚在紫操上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他們堅持每晚從實驗室回來都要跑上3000米再睡覺;每個工作日的早上我們會發現大師兄總是第一個到實驗室,檢查大家昨晚的實驗數據;即使在每年最熱鬧喧天的校慶日,我們發現還是很難在老館搶到一個座位,那里靜悄悄的只能聽到同學翻書時的沙沙聲。
這些簡單的習慣匯聚成榜樣的力量,共同組成了清華人的精神特質,而這種精神特質也在傳承中不斷激勵著我們前行。
我體會,清華為我們創造了跨越知識邊界的環境。去年化學系的張希院士在給研究生新生的入學第一課上說過,要做到“心中有科學,眼中無學科”。作為研究生我們的任務是創造知識,而這種創造往往需要建立在對已有知識廣泛涉獵的基礎之上。
錢鐘書先生在清華讀書時,曾發出過“掃平清華圖書館”的誓言。今天,清華這座校園所承載的知識容量不止體現在豐厚的藏書,更體現在為我們突破知識邊界,探索嶄新領域,提供了開放、包容、多元的教育環境。
比如,選修一門創新創業課程,你便有機會和來自于不同專業的同學組成創業團隊,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經歷將腦海中的粗淺想法轉化成實體產品的全過程。
比如,參加一次到西南邊陲的社會實踐,感受鄉土中國的魅力與文化,豐富自己對國情的深刻理解;再比如,當自己的研究遭遇跨專業知識缺乏的瓶頸時,嘗試預約真人圖書館中藏有的100多位各專業名師資源,他們將幫助我們打開通往研究的另一扇門。
同學們,清華足夠大,這里為我們追求真理、實現夢想提供了優越的環境。這片環境是百年清華人,在奮斗和實踐中一點一滴、不斷積淀中形成的。它代表著這個園子的歷史、精神和傳統。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這片優越環境的受益者,更是這片環境的維護者和創造者。
衷心地希望大家在清華收獲真知、結交摯友,在追尋理想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一步!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3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很榮幸和全體師生員工一起,歡迎你們加入清華大學——期待你們用蓬勃朝氣,激蕩水木清華的人文日新;見證你們以青春夢想,砥礪百年學府的自強不息。
和去年一樣,我在給新生的邀請信中希望大家獨自來報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現場,看到很多同學都是自己帶著行李來的。新疆的再木然·烏斯曼同學一個人坐了40多個小時的火車;廣西柳州也有四個同學,說服父母,結伴而行。在這里,我要向你們開始學會走向獨立表示贊賞和敬意。
同學們,你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此時此刻,你們或許仍沉浸在旅途的興奮和成功的喜悅之中,或許還在為終于擺脫應試教育的文山題海而如釋重負;當然,你們更多充滿了對大學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訴你們,大學迎接你們的不僅有夢想、榮譽、激情和浪漫,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經歷挫折、經歷失敗。第一次班會,你會發現自己思想不深、視野不寬,不再是群體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課,你會感到節奏太快、難以適應,不再是老師目光的焦點;第一次考試,你可能成績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們可能會開始懷疑以往的讀書方式、學習習慣,甚至懷疑自己的專業選擇和能力潛質。同學們,挫敗感是走向虛空沉淪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嶺。經歷挫敗,從挫敗中學習,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必經之路,也是大學的必修環節。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懂得反思、學會堅守。長期以來,你們接受的大多是中規中矩、有標準答案的教育,你們習慣于做“聽話”的好孩子。作為知識的傾聽者和接受者,你們無疑是優秀的。但大學是什么?大學是要為你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為你們走向成熟、走向社會做好準備。大學培養的不僅是已有知識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創造者和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大學教給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著成功。面對更多更復雜的選擇和沒有預設答案的探索,你們難免會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敗中重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重新定義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榮譽、什么是價值,不斷追問生命的意義。學會堅守,就是在挫敗中堅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內心深處始終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對真理的渴望,在風險挑戰面前始終堅持做人的原則、崇高的信念和遠大的目標。同學們,只有懂得反思、學會堅守,你才能在挫敗中把握自我、擁抱青春、走向成熟。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尋找自信、挑戰自我。挫敗會讓人迷茫。很多人會在挫敗中喪失自信、迷失自我,來清華之前還是“夢想家”,來清華后,可能會“夢” 沒了,只剩“想家”了。特別是看到各種知識、信息、機遇迎面而來,身邊的“學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會更加迷茫和糾結,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學生活就是一個尋找和發現的過程,只有在挫敗中發現自己的目標、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張朝陽當初在清華念書時,也對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很有挫敗感,考試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開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繞圓明園跑上幾公里。正是經歷了這種挫敗,讓他逐步增強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種挑戰,不斷開拓自己的事業。同學們,清華園緊張充實的生活會讓你慢慢認識到,成功不取決于你過去的成績和基礎,也不依賴偶然的機緣巧合,而是來自對自我的挑戰,來自挑戰中的成長和成熟。面對挫敗,只有那些不斷壯大自己內心的人,才能戰勝自我、找到自信,從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挑戰權威、塑造人格。在中學里,面對中考高考的壓力,你們難免養成依賴課本、相信權威、聽從安排的習慣,努力在既定的路線上比別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學,你們可以聽到很多精彩的講座報告,接觸到很多學術大師。權威值得我們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從。去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來我校演講,介紹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個實驗。演講的最后,在談到自己不斷取得新成果的體會時,他說:科學就是多數服從少數,只有少數人把多數人的觀念推翻之后,科學才能向前發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校長本薩森來訪,我們說起猶太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雖然沒有什么著名的宮殿建筑,卻在思想、文學、科學等很多領域創造了不朽的輝煌。猶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卻獲得了20%多的諾貝爾獎。交流過程中,談到猶太民族和當今中國教育的區別,我說,在中國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中國學生回家后,家長一般會問“今天老師問了你什么問題”;而猶太學生回家后,家長會問“今天你問了老師什么問題”。我問他,是不是這樣?本薩森校長說,不僅如此,猶太家長還會問“你問了什么問題老師沒答上來?”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是猶太文化的一個秘密,也是猶太民族保持巨大創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創造者,只有勇于質疑,敢于發現前人的局限,才能養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形成對世界本質的認知和判斷,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獨立的人格;只有打破傳統,敢于挑戰權威的思想和理論,也才能激發新的思想、創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論,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同學們,挑戰和超越的接力棒現在已經傳到你們手中。希望你們經過四年的學習,畢業時帶走的不止是老師教的知識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問題。祝愿你們在反思中學會批判,在挫敗中經歷成長,在挑戰中贏得未來,在美麗的清華園度過不曾虛度的青春時光!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4
可以說,北大是改變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從一個農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北大,肯定就沒有我的今天。北大給我留下了一連串美好的回憶,大概也留下了一連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間,在挫折、掙扎和進步中間,最后找到了自我,開始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能做一點事情。
學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還記得我們班有一個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樓下拉小提琴,(笑聲)希望能夠引起女生的注意,結果后來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還記得我自己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幫著女生扛包。(笑聲、掌聲)后來我發現那個女生有男朋友,(笑聲)我就問她為什么還要讓我扛包,她說為了讓男朋友休息一下(笑聲、掌聲)。我也記得剛進北大的時候我不會講普通話,全班同學第一次開班會的時候互相介紹,我站起來自我介紹了一番,結果我們的班長站起來跟我說:“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講日語?”(笑聲)我后來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拿著收音機在北大的樹林中模仿廣播臺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話還依然講得不好。
人的進步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在北大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有很多事情特別讓人感動。比如說,我們很有幸見過朱光潛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們班的同學每天輪流推著輪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掌聲)每當我推著輪椅的時候,我心中就充滿了對朱光潛教授的崇拜,一種神圣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學看書最多的領域是美學。因為他寫了一本《西方美學史》,是我進大學以后讀的第二本書。
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為第一本是這樣來的,我進北大以后走進宿舍,我有個同學已經在宿舍。那個同學躺在床上看一本書,叫做《第三帝國的興亡》。所以我就問了他一句話,我說:“在大學還要讀這種書嗎?”他把書從眼睛上拿開,看了我一眼,沒理我,繼續讀他的書。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我知道進了北大不僅僅是來學專業的,要讀大量大量的書。你才能夠有資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學生。(掌聲)所以我在北大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第三帝國的興亡》,而且讀了三遍。后來我就去找這個同學,我說:“咱們聊聊《第三帝國的興亡》”,他說:“我已經忘了。”(笑聲)
我也記得我的導師李賦寧教授,原來是北大英語系的主任,他給我們上《新概念英語》第四冊的時候,每次都把板書寫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麗。永遠都是從黑板的左上角寫起,等到下課鈴響起的時候,剛好寫到右下角結束。(掌聲)我還記得我的英國文學史的老師羅經國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不好,導致考試不及格。我找到羅教授說:“這門課如果我不及格就畢不了業。”,羅教授說:“我可以給你一個及格的分數,但是請你記住了,未來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給你分數的事業。”(掌聲)所以,北大老師的寬容、學識、奔放、自由,讓我們真正能夠成為北大的學生,真正能夠得到北大的精神。當我聽說許智宏校長對學生唱《隱形的翅膀》的時候,我打開視頻,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我覺得北大的校長就應該是這樣的。(掌聲)
我記得自己在北大的時候有很多的苦悶。一是普通話不好,第二英語水平一塌糊涂。盡管我高考經過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為我落榜了兩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進了北大。我從來沒有想過北大是我能夠上學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塊圣地,覺得永遠夠不著。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試時我的高考分數超過了北大錄取分數線七分,我終于下定決心咬牙切齒填了“北京大學”四個字。我知道一定會有很多人比我分數高,我認為自己是不會被錄取的。沒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師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掌聲)但是實際上我的英語水平很差,在農村既不會聽也不會說,只會背語法和單詞。我們班分班的時候,五十個同學分成三個班,因為我的英語考試分數不錯,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個月以后,我就被調到了c班。c班叫做“語音語調及聽力障礙班”。(笑聲)
我也記得自己進北大以前連《紅樓夢》都沒有讀過,所以看到同學們一本一本書在讀,我拼命地追趕。結果我在大學差不多讀了八百多本書,用了五年時間(掌聲)。但是依然沒有趕超上我那些同學。我記得我的班長王強是一個書癖,現在他也在新東方,是新東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長。他每次買書我就跟著他去,當時北大給我們每個月發二十多塊錢生活費,王強有個癖好就是把生活費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買書的錢絕不動用來買飯票。如果他沒有飯菜票了就到處借,借不到就到處偷。(笑聲)后來我發現他這個習慣很好,我也把我的生活費一份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飯票吃完了我就偷他的。(笑聲掌聲)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班的同學當時在北大,真是屬于讀書最多的班之一。而且我們班當時非常地活躍,光詩人就出了好幾個。后來挺有名的一個詩人叫西川,真名叫劉軍,就是我們班的。(掌聲)我還記得我們班開風氣之先,當時是北大的優秀集體,但是有一個晚上大家玩得高興了,結果跳起了貼面舞,第二個禮拜被教育部通報批評了。那個時候跳舞是必須跳得很正規的,男女生稍微靠近一點就認為違反風紀。所以你們現在比我們當初要更加幸福一點。不光可以跳舞,而且可以手拉手地在校園里面走,我們如果當時男女生手拉手在校園里面走,一定會被扔到未名湖里,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十二點以后再在校園里面走。(笑聲掌聲)
我也記得我們班五十個同學,剛好是二十五個男生二十五個女生,我聽到這個比例以后當時就非常的興奮(笑聲),我覺得大家就應該是一個配一個。沒想到女生們都看上了那些外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男生。像我這樣外表不怎么樣,內心充滿豐富感情、未來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女生一般都看不上。(笑聲掌聲)
我記得我奮斗了整整兩年希望能在成績上趕上我的同學,但是就像剛才呂植老師說的,你盡管在中學高考可能考得很好,是第一名,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你的前后左右可能都是智商極高的同學,也是各個省的狀元或者說第二名。所以,在北大追趕同學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盡管我每天幾乎都要比別的同學多學一兩個小時,但是到了大學二年級結束的時候我的成績依然排在班內最后幾名。非常勤奮又非常郁悶,也沒有女生來愛我安慰我。(笑聲)這導致的結果是,我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得了一場重病,這個病叫做傳染性侵潤肺結核。當時我就暈了,因為當時我正在讀《紅樓夢》,正好讀到林黛玉因為肺結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聲)我還以為我的生命從此結束,后來北大醫院的醫生告訴我現在這種病能夠治好,但是需要在醫院里住一年。我在醫院里住了一年,苦悶了一年,讀了很多書,也寫了六百多首詩歌,可惜一首詩歌都沒有出版過。從此以后我就跟寫詩結上了緣,但是我這個人有豐富的情感,但是沒有優美的文筆,所以終于沒有成為詩人。后來我感到非常的慶幸,因為我發現真正成為詩人的人后來都出事了。我們跟當時還不太出名的詩人海子在一起寫過詩。后來他寫過一首優美的詩歌,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每一個同學大概都能背。后來當我聽說他臥軌自殺的時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從此以后,我放下筆,再也不寫詩了。(掌聲)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5
可以說,北大是改變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從一個農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北大,肯定就沒有我的今天。北大給我留下了一連串美好的回憶,大概也留下了一連串的痛苦。正是在美好和痛苦中間,在挫折、掙扎和進步中間,最后找到了自我,開始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能做一點事情。
學生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還記得我們班有一個男生,每天都在女生的宿舍樓下拉小提琴,(笑聲)希望能夠引起女生的注意,結果后來被女生扔了水瓶子。我還記得我自己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每到寒假和暑假都幫著女生扛包。(笑聲、掌聲)后來我發現那個女生有男朋友,(笑聲)我就問她為什么還要讓我扛包,她說為了讓男朋友休息一下(笑聲、掌聲)。我也記得剛進北大的時候我不會講普通話,全班同學第一次開班會的時候互相介紹,我站起來自我介紹了一番,結果我們的班長站起來跟我說:"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講日語?"(笑聲)我后來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拿著收音機在北大的樹林中模仿廣播臺的播音,但是到今天普通話還依然講得不好。
人的進步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在北大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有很多事情特別讓人感動。比如說,我們很有幸見過朱光潛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們班的同學每天輪流推著輪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掌聲)每當我推著輪椅的時候,我心中就充滿了對朱光潛教授的崇拜,一種神圣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在大學看書最多的領域是美學。因為他寫了一本《西方美學史》,是我進大學以后讀的第二本書。
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為第一本是這樣來的,我進北大以后走進宿舍,我有個同學已經在宿舍。那個同學躺在床上看一本書,叫做《第三帝國的興亡》。所以我就問了他一句話,我說:"在大學還要讀這種書嗎?"他把書從眼睛上拿開,看了我一眼,沒理我,繼續讀他的書。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中。我知道進了北大不僅僅是來學專業的,要讀大量大量的書。你才能夠有資格把自己叫做北大的學生。(掌聲)所以我在北大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第三帝國的興亡》,而且讀了三遍。后來我就去找這個同學,我說:"咱們聊聊《第三帝國的興亡》",他說:"我已經忘了。"(笑聲)
我也記得我的導師李賦寧教授,原來是北大英語系的主任,他給我們上《新概念英語》第四冊的時候,每次都把板書寫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麗。永遠都是從黑板的左上角寫起,等到下課鈴響起的時候,剛好寫到右下角結束。(掌聲)我還記得我的英國文學史的老師羅經國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不好,導致考試不及格。我找到羅教授說:"這門課如果我不及格就畢不了業。",羅教授說:"我可以給你一個及格的分數,但是請你記住了,未來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給你分數的事業。"(掌聲)所以,北大老師的寬容、學識、奔放、自由,讓我們真正能夠成為北大的學生,真正能夠得到北大的精神。當我聽說許智宏校長對學生唱《隱形的翅膀》的時候,我打開視頻,感動得熱淚盈眶。因為我覺得北大的校長就應該是這樣的。(掌聲)
我記得自己在北大的時候有很多的苦悶。一是普通話不好,第二英語水平一塌糊涂。盡管我高考經過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為我落榜了兩次,最后一次很意外地考進了北大。我從來沒有想過北大是我能夠上學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塊圣地,覺得永遠夠不著。但是那一年,第三年考試時我的高考分數超過了北大錄取分數線七分,我終于下定決心咬牙切齒填了"北京大學"四個字。我知道一定會有很多人比我分數高,我認為自己是不會被錄取的。沒想到北大的招生老師非常富有眼光,料到了三十年后我的今天。(掌聲)但是實際上我的英語水平很差,在農村既不會聽也不會說,只會背語法和單詞。我們班分班的時候,五十個同學分成三個班,因為我的英語考試分數不錯,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一個月以后,我就被調到了c班。c班叫做"語音語調及聽力障礙班"。(笑聲)
我也記得自己進北大以前連《紅樓夢》都沒有讀過,所以看到同學們一本一本書在讀,我拼命地追趕。結果我在大學差不多讀了八百多本書,用了五年時間(掌聲)。但是依然沒有趕超上我那些同學。我記得我的班長王強是一個書癖,現在他也在新東方,是新東方教育研究院的院長。他每次買書我就跟著他去,當時北大給我們每個月發二十多塊錢生活費,王強有個癖好就是把生活費一分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買書的錢絕不動用來買飯票。如果他沒有飯菜票了就到處借,借不到就到處偷。(笑聲)后來我發現他這個習慣很好,我也把我的生活費一份為二,一半用來買書,一半用來買飯菜票,飯票吃完了我就偷他的。(笑聲掌聲)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班的同學當時在北大,真是屬于讀書最多的班之一。而且我們班當時非常地活躍,光詩人就出了好幾個。后來挺有名的一個詩人叫西川,真名叫劉軍,就是我們班的。(掌聲)我還記得我們班開風氣之先,當時是北大的優秀集體,但是有一個晚上大家玩得高興了,結果跳起了貼面舞,第二個禮拜被教育部通報批評了。那個時候跳舞是必須跳得很正規的,男女生稍微靠近一點就認為違反風紀。所以你們現在比我們當初要更加幸福一點。不光可以跳舞,而且可以手拉手地在校園里面走,我們如果當時男女生手拉手在校園里面走,一定會被扔到未名湖里,所以一般都是晚上十二點以后再在校園里面走。(笑聲掌聲)
我也記得我們班五十個同學,剛好是二十五個男生二十五個女生,我聽到這個比例以后當時就非常的興奮(笑聲),我覺得大家就應該是一個配一個。沒想到女生們都看上了那些外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男生。像我這樣外表不怎么樣,內心充滿豐富感情、未來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女生一般都看不上。(笑聲掌聲)
我記得我奮斗了整整兩年希望能在成績上趕上我的同學,但是就像剛才呂植老師說的,你盡管在中學高考可能考得很好,是第一名,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你的前后左右可能都是智商極高的同學,也是各個省的狀元或者說第二名。所以,在北大追趕同學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盡管我每天幾乎都要比別的同學多學一兩個小時,但是到了大學二年級結束的時候我的成績依然排在班內最后幾名。非常勤奮又非常郁悶,也沒有女生來愛我安慰我。(笑聲)這導致的結果是,我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得了一場重病,這個病叫做傳染性侵潤肺結核。當時我就暈了,因為當時我正在讀《紅樓夢》,正好讀到林黛玉因為肺結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聲)我還以為我的生命從此結束,后來北大醫院的醫生告訴我現在這種病能夠治好,但是需要在醫院里住一年。我在醫院里住了一年,苦悶了一年,讀了很多書,也寫了六百多首詩歌,可惜一首詩歌都沒有出版過。從此以后我就跟寫詩結上了緣,但是我這個人有豐富的情感,但是沒有優美的文筆,所以終于沒有成為詩人。后來我感到非常的慶幸,因為我發現真正成為詩人的人后來都出事了。我們跟當時還不太出名的詩人海子在一起寫過詩。后來他寫過一首優美的詩歌,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每一個同學大概都能背。后來當我聽說他臥軌自殺的時候,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從此以后,我放下筆,再也不寫詩了。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6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十分特別并將永遠銘記的日子。來自五洲四海的新同學匯聚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古老的燕園因你們的到來再次煥發勃勃生機,北大的大家庭又迎來了新的力量。在這里,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衷心祝賀同學們脫穎而出,成為光榮的“北大人”!
同學們,我們身處的這個園子其實不大,但因為獨特的精神魅力和偉大的學術傳統,被世人稱為“圣地”。在這里,傳統建筑莊嚴壯麗,古典園林清幽柔美,無論是春天的姹紫嫣紅還是秋日的黃葉紛飛,都令人陶醉;在這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師與學子教學相長,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而那些你們今后朝夕相處的“牛人”,也許會讓你感到“壓力山大”,但更能激勵你奮發圖強;在這里,圖書館藏書浩如煙海,學生社團爭奇斗艷,校園活動目不暇接,國際文化多元融合,你會真正地體會到,“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這片園子、這所大學之所以令人神往,更因為她始終連著外面的大天地。從戊戌變法到五四運動,從民主科學思想的傳播到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從“小平您好”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北京大學在120xx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在各個歷史階段為民族解放、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百余年來,一代代北大人始終以執著的、向上的努力,昂揚走在時代前列,其間既有靜守書齋、醉心學術的淡泊與從容,又有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豪邁與氣概。這些歷經百年風雨洗禮而沉淀下來的精神氣質與高貴追求,仍在深刻地影響著今天的每一位北大人。
大家知道,北大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和地位,與新文化運動是分不開的。百年前,發端于北大的這場思想啟蒙運動將“德先生”和“賽先生”引入中國,對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再過一個月,我們的數學科學學院和物理學院就要相繼舉行百年慶典。一百年前的那個秋天,北大其實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危機,當時的北洋政府準備停辦北大,我們的老校長嚴復先生寫下了著名的《論北京大學校不可停辦說帖》。就在最困難的時候,北大的數學門和物理學門兩個基礎學科克服萬難,招收了首批學生。這是北大數理高等教育的里程碑,也為我們國家、我們民族引入了科學的火種。北大不僅為當時的中國社會進行了科學啟蒙,更站在思想革命的高度,弘揚了懷疑、批判、考證、創新的科學精神和方法。“科學”一詞的使用,也逐漸從自然科學拓展到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等更廣闊的領域。
近百年來,北京大學始終是中國最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思想文化中心和科學研究中心,她見證、參與并且引領了中國近現代科學發展的崢嶸歷程。在這里,我不打算全面回顧北大以及北大人為科學事業所作出的貢獻。輝煌屬于過去,在今天這個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的典禮上,我們更應把目光著眼于未來!我希望與今天在場的全體新同學共勉,我們要一起奮斗,一起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未來幾年的時間里,我們要把北大校園建設得更加高雅和美麗,讓校園的學術氛圍變得更加濃厚,讓每個人一旦步入燕園,都能感受到寧靜致遠、深邃博大的最高學府氣質;我們要引進和支持更多世界一流的學術大師,扎扎實實培養北大的精英人才,讓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北大求學的同學們,接受最優質也最科學的學術訓練,將來成長為最出色也最富潛力的領軍人才。
同學們,未來幾年,大家將在燕園度過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近些天,我一直在想用什么話在你們入校第一課上表達我內心的祝福。思前想后,我想把一句話贈予剛剛入校的你們——做一個對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
北大是精神的樂園,自由的鄉土,但她首先是一個研究學問、探索真知的最高學府。在北大,同學們會有很多選擇,學校和老師們也尊重同學們的選擇,創造條件鼓勵大家個性化發展。但無論如何,大家都要珍惜韶華,靜心讀書。1941年,毛主席曾專門給在蘇聯上學的兩個兒子寫信,他說:“惟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 總之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如果不考慮這段話的具體背景,毛主席從一般意義上對年輕人提出了希望,那就是潛心學問。只有打下了扎實的科學基礎,將來才可能在各個領域成就大事。同學們,進入北大,你們站在了一個新的、充滿挑戰的起點上。唯有做好心無旁騖、一心治學的思想準備,才有可能在未來幾年里走得順暢。
今年5月,在范曾先生的倡議和主持下,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和莫言先生在北大進行了一場科學與文學的精彩對話,參加過今年北京高考的同學們應該很熟悉,因為這就是今年北京高考語文試卷的作文材料。當時我也在對話現場,很受啟發。科學和人文,是從不同的角度更好地觀察、發現和理解世界。愛因斯坦曾說:“物理給我知識,藝術給我想象力,知識是有限的,而藝術所開拓的想象力是無限的。”在北大,文理兼修、通融并蓄的學術資源是得天獨厚的。我們的文史哲、數理化和醫學等基礎學科,經過百余年的歷史積淀,都已成為國內外的最佳品牌。20xx年,學校專門為研究生開設了“才齋講堂”,邀請文理醫工等各學科的名家大師走上講臺,為同學們提供一個融會貫通的高端平臺,許多本科生也都慕名旁聽。同學們,你們歷經十余年的辛苦來到北大,千萬不要辜負了這大好時光,要利用盡可能多的時間吸收一切有益的養分,多去圖書館、多去自習室、多去體育場,不斷健全自我的智識,不斷豐盈內心的世界,視野開闊了,氣象會更宏大,就能為未來更好的成長打牢基礎、累積勢能。
講到這里,我還想問問20xx級的同學們,在你們北大生活開始之前,你們是否問過自己:我為何來到北大?幾年后,我又將以怎樣的身影告別北大?如果想過這個問題,并有了清晰的答案,那你們應該為自己鼓掌;如果還沒想過,那么不妨多用點時間去想一想。
對這個問題,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回答。作為校長,我不會給一個標準答案,我只想提醒大家,以你們的智商和經歷,可以擁有很多的選擇,但為什么單單選擇來到這里。從一個更大的層面和意義上講,你們對未來的自己有什么期望?
今年3月,我參加了一年一度在北大百年講堂舉行的“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我校92級校友王俊因為在生物基因領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而獲獎。王俊校友曾于20xx年入選《自然》雜志評選的“科學界年度十大人物”,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我記得,他當天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們研究基因技術,不僅僅是為了在頂尖雜志上發表好的文章,更要讓這個世界每一個人的生命質量和生活水平因為基因科技而改變。”
回到剛才提給大家的問題,同學們來北大讀書,不僅僅是為了出國、讀研,或者找工作,這些現實的發展,可以是短期的奮斗目標,但不能成為人生的終極意義。要記住,樹立了什么樣的志向,就決定了什么樣的道路;走上了什么樣的道路,就擁有了什么樣的人生。同學們是當代青年群體的佼佼者,你們在實現個人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對科學發展、社會進步和文明傳播承擔更多的責任。在燕園的幾年,同學們不僅要認真研究怎樣做好學問,也要思考如何立身做人;不僅要恪守學術道德,也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用心去慢慢沉淀和培養一種為學和做人的高貴品味;不僅成長為一個更好的自己,也為他人、社會和國家發出印有你們標記的一份熱度。
同學們,剛才我與大家分享了一些思考和希望。其實作為校長,我也一直在問自己,學校應該給同學們提供些什么?讓大家感到有所收獲。今天,是我第一次作為校長對全體新生講話,我也談一下自己對北大教育目的的想法。我認為,北大的教育是要向學生傳授被普遍認可的道德觀,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和自我發展的能力。每位學生會因有一段在北大的學習與生活經歷,而成為一個有格局、有底線、做人做事皆有品味與追求的人。簡單地講,我希望北大的學生都能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同學們,未來的路,就在腳下。百余年來,中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曲折歷程和深刻變革。你們是幸運的人,出生和成長在一個最好的時代。20xx年的這個秋天,在燕園一年之中最美的季節,你們滿懷憧憬地走進北大,將在這里開啟人生新的一頁。我校歷史學系閻步克教授曾說:“‘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仍未結束,五四以來的學術浪潮還在延伸。在未來一百年中,中國學人大有可為,而北大學子在引領學術潮流上應該當仁不讓。”今天,屬于你們的嶄新生活已經在燕園開始,北京大學120xx年厚重的歷史長卷此刻就呈現在你們面前。如今,她正期待著你們意氣奮發、當仁不讓地來書寫一個新的、更加輝煌的篇章!
同學們,北大歡迎你們,北大祝福你們!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7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你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各位新同學從五洲四海匯聚到這里,與未名湖、博雅塔結緣,為古老的燕園注入了新的活力,這既是同學們人生新的起點,也是北大120xx年校史上嶄新的一頁。作為校長和老師,看到大家一張張鮮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樂。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員工,祝賀同學們,歡迎同學們!
各位新同學,我們身處的這個園子,被幾代中國知識分子視為精神的家園,甚至被稱為"圣地"。從今以后,你們將無數次地聽到這些口號的召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勤奮、嚴謹、求實、創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們絕不是一些空洞的口號,而是120xx年來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實實在在的人生實踐。北大是一部厚重的書。無論初入燕園還是已經在這里磨礪過幾年,同學們都應該讀一讀我們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學科的歷史,認真思考我們的前輩所走過的道路。所謂"守正",就是要銘記歷史、堅守傳統,始終捍衛我們北大的精神。回顧歷史,不僅僅是為了緬懷過往,更是為了開拓未來。從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學風將在你們身上傳承下去,并被賦予新的內涵。
北大是各位同學曾經的夢想。來到這里,你們又站在了一個實現更大夢想的起點上。進入北大,意味著進入了一個更寬廣的舞臺,從這里眺望世界,會讓你豁然開朗。這里的機會很多,資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張揚個性的傳統是如此深厚,有時難免會讓人目迷五色、眼花繚亂。這是北大的優勢所在,也可能給你們帶來許多"幸福的煩惱",因為你將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比如,該選什么課?那么多的名師,誰的課都舍不得放棄,可時間又是有限的;該參加什么社團?"百團大戰"真是讓人興奮,可哪個社團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圖書館自習,還是去百年講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學外語、做科研還是出國交流?將來畢業的時候還必須考慮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學、從政還是經商?是留在讓人又愛又累的北京,還是扎根基層、報效家鄉?而在我們這個象牙塔之外的世界,變化就更快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越來越多元,各種思潮激蕩碰撞,每個人都會遇到困惑、煩惱,會受到誘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問,路在何方?
當你四顧茫然時,請不要急躁,路永遠都在自己的腳下。對于很多年輕的北大人來說,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壯志,而是"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精神。在今天這堂開學第一課上,我想送給各位新同學的,也正是這八個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沒有主心骨。沒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鮮亮麗的外表也只是浮華,一個人沒有精氣神,沒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這個人是立不起來的。7月,北大教授胡適在"少年中國學會"演講時,提到三種人生觀是"少年中國"的"仇敵":"第一種是醉生夢死的無意識生活,第二種是退縮的人生觀,第三種是野心的投機主義。"雖然時代已經改變,但這三種錯誤的人生觀并沒有完全失去市場,仍然值得我們警惕。希望同學們把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扣好,傳承和發揚北大精神,積攢和激發正能量,鑄就守正、剛毅的主心骨,再來觀察社會萬象、制訂人生規劃,那時對一切疑惑和彷徨就會洞若觀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篤實,就是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主題。現在同學們來到北大,未來幾年的主題毫無疑問應當是"求學",研究學問最要緊的是踏實、勤奮,是老老實實、一絲不茍的態度和苦學、苦干、苦熬的工夫。蔡元培先生就任北
大校長時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他希望同學們"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今天的北大,學科齊全,大師云集,文理醫工交融并蓄,學術資源得天獨厚。大學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時期,請同學們務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學們不要囿于一隅,處理好"專"與"博"的關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時間廣泛涉獵,研習古今中外的經典。未來幾年是大家打基礎的階段,既是打學問的基礎,也是打人生的基礎,這個基礎要寬一點、厚一點、深一點才好。比如,近年來,學校專門開設了"才齋講堂",邀請各學科的名師大家舉辦講座,就是希望幫助同學們打開視野,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
有的同學說,北大重視基礎學科,強調基本功的訓練,這固然是好,可在將來就業的時候用處恐怕不大。其實,看似"沒用"的知識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礎扎實、博采眾長的人才有無窮的后勁。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很火,題目叫《一只海綿的自我修養》。作者是我校數學學院的畢業生,經過十年數學競賽訓練和四年數院學習的她,畢業之后直接選擇了就業,她喜歡文化創意,所以到了一家著名的國際廣告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她成為同批入職的同事中第一個升職的。這個"跨界"的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文章中說"我不是沒有質疑過自己,但意志力無非就是兩件事:別回頭,別低頭。應該做一只小海綿,別管自己有理沒理,你就去吸收,吸進去,不好的吐出來,吸進去,再吐出來。"在經常被問到"學數學對工作有什么用"時,作者以實際經歷告訴師弟師妹——"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讀到這名畢業生初入職場的心得感悟,我很感動,也很欣慰。北大培養人才,重在"道"而不在"術",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斷",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同時,這位校友的故事也說明,人生選擇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堅信自己的選擇,篤實、苦干,條條大路都能通向羅馬。
久久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遇到荊棘坎坷。不能見風就是雨,不能當墻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如果這樣,就做不了大學問、大事業。各位要想獲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學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不要目光短淺,為急功近利所驅動。
這里,我還想跟同學們分享1958級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為一個柔弱的女生,樊錦詩從北大考古專業畢業,她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選擇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親不同意這樣的選擇,還專門給學校寫了一封信,但這封信最后還是被樊錦詩扣了下來。初到敦煌之時,她也有過猶豫動搖,因為"和北京相比,那里簡直就不是同一個世界,到處是蒼涼的黃沙。"但她堅持了下來,在敦煌已經堅守了51年。她說,"當年決定來敦煌并沒有想到過干一輩子,只是覺得要找到一樣自己喜歡干的事兒。干著干著就愛上了,就離不開了。現在,別說離開哪怕出差時間長點,就會想敦煌,想盡快回到敦煌。"
像樊錦詩這樣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北大人還有很多,比如堅守在人跡罕至的西北邊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鄧稼先校友,比如潛心數學研究最終贏得世界尊敬的張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勞累過度,犧牲在崗位上的甘肅臨洮縣長柴生芳校友,還有剛剛去世的湯一介先生,他們從不隨波逐流,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寵辱不驚,處之泰然。
他們的事業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義,還因為他們志存高遠,將個人選擇同國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類文明進步結合在一起。我們北大人,與生俱來就被賦予了"吾曹不出如蒼生何"的歷史使命感和理想主義情懷。正如中文系謝冕教授在《永遠的校園》中所寫:"北大人具有一種外界人很難把握的共同氣質,他們為一種深沉的使命感所籠罩。今日的精英與明日的棟梁,今日的思考與明日的奉獻,被無形的力量維系在一起"。
暑假期間,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受到觀眾追捧。看過這部戲的同學應該知道,劇中有許多以北大為背景的情節。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后,在北京大學經濟系的開學典禮上,老校長馬寅初勉勵新生們說:"你們來到這里,不僅為自己開創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同時還肩負著開創偉大祖國未來的使命。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在你們當中看到共和國的部長、世界銀行的行長、經濟學的大師。"這段劇情經過了藝術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卻是真摯的,講的這番話,振聾發聵,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親歷者,當時我們這批學生都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如饑似渴地學習。而事實上,許多77級、78級學生日后成為了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成為了國家改革發展的中流砥柱。
當然,胸懷大志的同時,也要著眼于小事情,從"掃一屋"做起,方能"掃天下"。中秋節當天,我看到了學生會發起的倡議,號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車規范停放。這幾天我在學校里看到,在圖書館前,在宿舍旁,自行車都擺放得整整齊齊。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很有感觸,這是一件小事,但大家都做到了,不僅收獲了整潔、安全和便捷,更從中汲取了正能量。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注重細節、精益求精的北大人,才是永遠立得住、打不敗的北大人!
同學們,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今天,也是在開學典禮上,我和所有的老師都對大家寄予厚望。希望你們珍惜韶華,發憤圖強,希望你們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希望你們不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還要勇于擔當,實現夢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會、造福世界。
親愛的同學們,北大歡迎你們!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8
親愛的同學們,各位來賓,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同學們步入大學,即將開始人生中一段最重要、最豐富多彩的旅程。對未來的大學生活,你們可能有著無限的憧憬和向往,也或許有著點點的困惑與迷茫。“如何才能不辜負大學的美好時光和青春年華”,一定是大家思考的最多的問題。
大學生活不同于初中高中學習生活,在這里,你們將開啟人生的新篇章,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為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此刻,探討如何度過大學生活,意義重大。開學之際,我最想對同學們提出的希望就是發揚傳統,回歸常識,正本清源。這是個看似尋常的話題,但是在當前社會浮躁,過分追求物質占有和享受,有時又個人主義膨脹,功利主義盛行,常識和傳統常常遭到遺忘和扭曲的情況之下,顯得尤為必要。
一、回歸“做人立德”的常識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教育以育人為本,育人以立德為第一要務。對立德修身的要求,是儒家經典《大學》最重要的精神。品德、修養、誠信、孝道、擔當是對為人處世的基本要求,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當代大學生應該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有德之士。人無德不立,人無德寸步難行。勤勞勇敢、尊老愛幼、見義勇為、勤儉節約等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近年來出現了種種道德扭曲和喪失的現象,令人痛心,有時會使人無所適從。但是,這些不正常的現象不能代表中國社會道德的主流,只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非正常現象,中國主流社會正在召喚和推進中華傳統美德的歸來。我希望中國科大的學生們,不忘做人立德,要謹記弘揚“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校訓,把修身立德放在第一位,堅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常懷友愛和仁愛之心,尊師敬友,助人為樂,愛人愛國愛科學,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德才兼備。
二、回歸“讀書科研”的常識
樹立真正的創新觀念和高遠的人生志向
讀書是享受和增長知識的過程,科研亦是人生的高尚事業之一。回歸“讀書科研”的常識,就是在大學生活中不要太過功利,單純的認為大學就是考試通關、刷學分刷GPA,最后拿一紙文憑作敲門磚,接著考托福、雅思,出國留學,最后成“土豪”,當“大款”,開豪車,住豪宅。創造和傳播文明,憂國憂民,不謀私利,胸懷天下,歷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美德和光榮傳統,期待你們能發揚光大。回歸“讀書科研”的常識,就是要把發現科學和社會問題、解決科學和社會問題當成自己的矢志追求。在大學,我們學習知識,明辨事理,學會分析和思考,增強造福人類社會的責任感;我們參加科學研究,提高實驗技術,培養科研能力,增長才干,探索自然奧秘,早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是為了“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為造福人類社會做貢獻。回歸“讀書科研”的常識,就是樹立真正的創新觀念和高遠的人生志向。不要被社會上急功近利的觀念和現象所誤導和裹挾,不要把簡單的改頭換面、換湯不換藥的研究當成創新,不要把常見的勤工儉學、擺攤賣串兒、走街串巷送快遞件兒當成創業,不要把濫竽充數、寫灌水論文當成科學研究的目標。同時,讀書科研一定要認真,不能馬馬虎虎,切忌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要實事求是,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學會找準問題,鍥而不舍,究其本質;要平心靜氣,融會貫通,培養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樂觀自信的心態。回歸“讀書科研”的常識,我們就能:于自身,是開闊視野,增長才干,提升自我;于社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三、回歸“自理和自立”的常識
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照顧自己,自己規劃自己
各位同學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到大很多事情可能是父母幫助或代勞的多,家人照顧的多。進入大學,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學生,應該告別之前可能的依賴,要學會自理、自立和承擔責任。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照顧自己,自己規劃自己,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家長放心,讓親友放心,讓老師和學校放心,讓社會放心。看到一些同學勇敢地第一次獨自出遠門坐火車到學校報到,我感到很高興,為你們自立的第一步點贊。在學校集體生活中,大家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既有利于自己,又不影響他人。要勞逸結合,堅持鍛煉身體,做到學習好,身體棒。要重視儀容儀表,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記住“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自己動手洗衣曬被,打掃房間,使得環境整齊整潔,人人都成為“帥哥、靚女”。要養成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消費量力而行,生活水平上不盲目攀比,常記:“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要反對浪費,勤儉節約,不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還要積極參加學校社團活動和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從中發現自身潛力,體會自立、責任和感恩的內涵,自己成長,也有益社會,為將來跨出校門、貢獻社會做好準備。
四、我希望同學們回歸“獨立思考”的常識
保持頭腦清醒,不沖動,不跟風
大學旨在培養“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要形成獨立之人格,獨立生活是物質基礎,獨立思考是精神內核。獨立思考具有改變人生、改變社會的力量,獨立思考會產生牛頓,產生愛因斯坦,產生一個個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科學發現和發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價值觀取向多元化,如何從碎片化的海量信息中去偽存真,如何從泥沙俱下的公眾輿論中明辨是非,是在大學時代要練就的基本功之一。你們要保持頭腦清醒,不沖動,不跟風,不“人云亦云”,不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保持批判和質疑精神,不讀死書,不迷信書本,努力通過獨立思考,不斷取得創新性成果。要學習歷史,了解社會,明辨是非,捍衛真理,做中華文明回歸和社會發展的先鋒。同時,行勝于言。在獨立思考,堅持真理的同時,還要把理想付諸于行動,將你們的聰明才智貢獻于祖國發展之中。
同學們,大學時代是重新發現自我、釋放潛能的時代,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來到科大,不論地域、出身,也不論高考分數高低,大家都是在同樣的起跑線上,要以仁愛之心對待老師同學,保持事業上的進取心,激發對科學的好奇心,積極對待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盡快融入到科大這個大家庭之中,在中國科大開啟人生的新篇章。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名義,肩負起你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世界是你們的,中國的未來是你們的,淳樸智慧的科大20xx級新生同學們,我對你們充滿信心,相信你們一定會無愧于偉大的時代,無愧于大學時光,無愧于未來!
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29
各位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再次向20xx級的新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和歡迎!你們的加入,讓中國農業大學更加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我代表學校向新同學的家長們,包括在典禮現場的和在遠方的,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感謝!迄今為止,在孩子們成長的道路上,一直是你們在陪伴。你們看著孩子不斷成長,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從小升初、中考到高考;你們與孩子們一起經受磨煉,孩子們考試分數的起落變化曲線,就是你們心情的上下顛簸曲線……。我猜想,在高考的那幾天,你們可能比孩子更緊張;在看到錄取通知書時,你們可能比孩子更喜悅。十二年啊,你們終于“熬”到了這一天!同學們,我提議:把你們的掌聲,把你們深深的感恩,送給天底下最疼愛你們的人,你們的父母!
各位家長,你們有的來自北京,有的來自外地;有的來自城市,有的來自農村;有的是教授,有的是農民;無論你們之間有著怎樣的不同,現在,你們都有了一個共同的稱號:農大學子的家長。在這個典禮之后,你們揮揮手,就把背影留給了孩子,把孩子留在了這里。從此,“中國農業大學”這六個字,就對你們有了一種特殊的含義,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你們會在微信上關注,你們會在睡眠中夢見。這里,就有了你們的無限寄托;這里,就有了你們的無比牽掛。
讓我來想一想,你們有哪些寄托和牽掛。
各位家長首先牽掛的,應該是孩子的生活問題,尤其是吃飯問題——民以食為天嘛。在這方面,請你們放心。中國農業大學是干什么的?就是解決吃飯問題啊。讓人民“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這是中國農業大學的核心使命。盡管我校各個專業的教授們,并不專門研究各個食堂的飯菜問題,但是,我校學生食堂的飯菜,倒確實一直享有很好的口碑,是畢業生們懷念母校的重要原由之一;網上也流傳過不少有趣的段子,都是美好的真事。當然,也不排除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一天,孩子在電話中對你們說:食堂的飯菜挺好……不過比起媽媽做的,還是差遠了!不管這話是真是假,我都給點贊。
同吃飯問題比較,其他生活問題就更簡單了。我們的圖書館、教室以及宿舍,都是冷暖有度,該熱的時候熱,該涼的時候涼。在經濟方面,更不必擔心,國家和學校有各種獎助項目,確保每一個學生都不會因經濟問題而影響學業。可以這樣說:入學報到時的綠色通道,會一直開到畢業。
家長們的另一個牽掛,也是更重要的牽掛,應該就是孩子的學業問題了,是對孩子未來職業發展的期望。你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同樣的希望,希望孩子上一個好大學,學一個好專業,有一個好前途。此刻,你們坐在這里,心里也許踏實了,也許還有若干不踏實。
什么是好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就是好大學!這是真話,不是大話。好大學的根本標志是有好老師、好學生,以及好的校風、制度和設施條件。中國農業大學教師的學術水平實力,比你們想象得還要好。我舉幾個公認的重要指標說明一下:我校教師的數量較少,在985大學中居第36位,在211大學中居70位以后;而我校獲得國家科技大獎的數量,近5年累計在全國高校位居第6;在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數量,累計也位居第6位;全國排名第一的學科數量,位居第4位;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千分之一的學科數量,并列全國第7位,其中的農業科學學科已經進入了世界大學的前3位;等等。老師的人數少,但是成果卻很多很大,這就是我校老師水平的顯示。社會上對我校的學術實力了解不夠,除了傳統習見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我校的進步比較快,社會的目光有點跟不上。
至于好學生,就是你們了——各位新同學!今年我校新生的高考成績,又創歷史新高,平均超過一本線約99分,比去年提高了12分多。高分數的含義是什么?是聰明,是勤奮。你們又聰明,又勤奮,還不是好學生嗎?!你們是百里挑一的好學生。只要你們繼續聰明(這個,我不懷疑),繼續勤奮(這個……需要你們自己來證明),你們就會繼續是好學生。至于好制度和好校風,表現在很多方面,具體如何,你們慢慢就會知道和體驗到了。對了,校園網上的校長信箱,是一個答疑、投訴、建言的好地方,是我校校園民主文化的一道風景,你們不要錯過了。
什么是好專業?同樣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可以告訴大家,無論你們報考我校的是什么專業,無論是農業、食品等主流專業,還是傳播學、數學等非主流專業,都是好專業。這同樣是真話,不是大話。大家心目中的好專業,標準是什么呢?對此,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我的表述是:好專業,就是大學畢業時,如果考研的話,會考到好學校;如果找工作的話,會找到好工作。這個表述,可能不夠高大上,但在絕大部分人心里,應該是認可的。我校最新的數據表明,本科畢業生中,40%進入了國內名校深造,18%到國外名校深造;而直接就業的學生,平均每人獲得3個就業錄用通知。涉農類的主流專業不必說了,即便是傳播學這樣的很小的非主流專業,就業優勢也很強,我們的畢業生進入到了各大主流媒體,包括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社以及主要門戶網站等。
不過,我在說我校所有的專業都是好專業時,往往后邊還有一句話,還有一個限定條件:只要你學的專業,是你喜歡的。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前提條件。其實,專業沒有好壞,只有對錯。對的專業,就是適合你的專業,就是你擅長而喜歡學的專業。學你所長,學你所愛,你就會有激情,去廢寢忘食地學,去以苦為樂地學。在中國農業大學,只要你選對了專業,學到極致,你就一定會有好前途,會有大出息——想考研、想出國、想找工作,都會有好結果。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高考時專業選錯了,入學后發現不喜歡,怎么辦?大學新生選錯專業,很常見。對于高中生來說,大學專業都是些什么菜,哪一盤最對自己的胃口,不那么容易弄清楚。于是,很多人就盲聽盲信,向著熱門專業和好聽的專業去,出錯也就難免。不久前就有媒體報道,某地高考中出現了“考霸”,從國內頂尖高校退學,今年又高分重新考回去了。為什么要退學重考呢?就是當初的專業沒有選對胃口,想轉專業,學校不讓。
我不知道你們中間,是否也有這樣的考霸。不過,即便有,也不需要。因為,在中國農大,你可以自由轉專業。具體是:新生入學半年后,如果不喜歡現在的專業,可以在全校范圍內重新選擇專業。轉出的院系專業不得限制,轉入的院系專業在既定的名額內不得限制,申請轉專業的學生不受任何成績的限制——包括高考成績和入校后的成績。即便有掛科也沒有關系;事實上,越是有掛科的學生,越鼓勵轉專業。這當然不是鼓勵掛科,而是考慮到掛科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不喜歡現專業,所以更需要轉專業。我校堅信這樣的理念:讓每個學生都學其所長、學其所愛,是因材施教的要求,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更是以生為本的基本體現。這項政策自20xx年實行以來,每年有10%-15%的學生轉換了專業,轉到了自己最喜歡學的或者比較喜歡學的專業。自由轉專業政策意味著,在中國農大,每個同學,都能夠學到最好的專業!
各位新同學,大學,是個大機遇。在你們未來的人生中,還會有很多重要機遇,影響很大。但是,沒有哪一個,會比大學更重要。因為,沒有大學這個基礎,后邊的那些就都不可能發生。把大學上好,你將受益一輩子;你會因大學而改變命運,改變人生,同時改變世界。
在大學里,需要發大功。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說中國的大學是“嚴進寬出”。這是錯的。世界上所有的好大學,包括中國的好大學,包括中國農大,都是“嚴進嚴出”的。你們靠聰明和勤奮,進入了中國農大;你們還需要靠這兩樣東西,走出中國農大。你會發現,在大學里,洪荒之力比智商指數更重要,因為,只有使出了洪荒之力,才能把智商變成智慧,變成能力,乃至變成情商。
在大學里,上課是大事,還有不少事也是大事。這包括:去讀很多的書——包括與課程毫無關系的書,去做各種實驗課,去參加社團活動,去參加志愿者活動,去進行社會實踐,去參與科學研究,去聽報告會以及音樂會,等等。做這些事,除了本身的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做這些事,讓你更好地發掘發現你自己,讓你知道,你到底有什么樣的潛能,究竟是如何的優秀。在大學里,不把課上好,你不能畢業;僅僅把課上好,你只能平庸地畢業。
上了大學,你就成了大人。你有了很多的自由。這時,你特別需要自制力,要能夠抵御不良誘惑,尤其是網絡游戲的誘惑。網絡游戲,可能是你們最大的敵人。為避免一些同學熬夜玩網絡游戲,學校制定了制度,晚上11點停電熄燈。隨著技術進步,這招好像也不太靈了。有人又提出新建議:晚上斷網。這個辦法就更粗暴了。其實,這都是治標。最根本的,還是同學們提高自覺、自治的能力。這也是大學育人的一個重要方面,可能比單純的傳授知識更重要。
上了大學,就要有點大格局。你們是社會的未來,是中國農業的未來。若干年后,你們中的很多同學會成為教授、研究員、院士……會成為上市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會成為處長、局長、廳長、省長……你將來如何,取決于你現在的格局和境界。要有點理想,有點家國情懷,更多地去想想如何解決好別人的飯碗問題;要看得遠點,這樣看到的就會更多,走得就會更遠;格調要高一些,即便別人go low,你也要go high。我希望,在未來的每一天,都能夠看到你們日益增長著大度之氣,淡定之氣,超然之氣,儒雅之氣。
上了大學,就要有大愛之心,做一個和善的人。“人之初,性本善”,你們不缺和善的本質,關鍵是要化于言行。每一天,都以微笑和善意,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室友、同學、老師、食堂大叔、宿管阿姨以及快遞小哥。大度、寬容、包容,遠離抱怨,遠離戾氣,更要遠離嫉恨……
各位新同學,你們的大學生活模式,已經正式開啟。這將是一個無比美妙的過程。希望你們不負大學,不負青春;做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艱;改變自己的人生,造福別人的人生。今天,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就走進田野金色的希望;明天,走出我們的校門,就擔起天下的飽暖安康!
大學教授老師2024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詞 篇30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隆重舉行20xx級新生軍訓閱兵儀式暨開學典禮。剛才,同學們雄壯的軍歌、飽滿的精神、整齊的步伐、準確的動作,使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感到由衷的高興。短短的十天,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同學們辛勤努力的結果,更是部隊教官們高度責任感和卓越教學技能的巨大成果。借此機會,我代表學院,向幫助和支持我院辦學的各位領導表示誠摯的謝意,向為本次軍訓付出辛勤汗水、精心施教的部隊教官們表示最誠摯的敬意!
同學們,來到學院,你們三年的成人成才生活正式開始了。我們全院教師、干部、職工有決心和你們一起,齊心協力、共同奮斗,把學院的各項工作做好,把你們培養教育好,使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急需的新生力量。
學院是一所新型的學校,她是在國家把信息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是在中國從“世界工廠”邁向“世界辦公室”、大力發展軟件外包和服務外包的形勢下誕生的。她順應了歷史潮流,受到了國家、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扶持,也受到、等一批世界頂尖級的企業和、等一批著名企業的支持。董事長先生投資辦學,拳拳愛國心,深深民族情,令人敬佩和感動。參與辦學,全力支持學校發展,令人鼓舞。在中國唯一參與了高博的辦學,更讓學院的辦學實現了高起點,新模式。在這樣一個新穎的、超前的培養軟件和服務外包人才的搖籃里學習,同學們一定能出類拔萃。
學院堅持成人成才教育,注重培養同學們“四會”:第一是
學會做人,厚德是做人的基礎,良好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文明行為和進取意識,既是今天在校、更是今后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礎。第二是學會做事,作風要扎實、苦干,標準要精益求精,能力要突出動手操作。第三是學會求知,大學階段,課程多,新內容多,我院又特別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完全不同于中學題海戰術,同學們一定要注意調整學習方法,適應大學學習。第四是學會合作,溝通能力、團隊精神是現代社會必須的,更是軟件產業所必需的基本素養,只有學會合作才能事業成功。
學院以軟件和服務外包人才為培養目標,一貫重視外語教學和發展國際合作。學院要求學生“電腦精,外語熟”。學院采取“教、學、做”三合一的教學模式,大力提高同學們運用電腦的實踐能力。學院要求學生外語要用熟,掌握外包所需要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電腦精,外語熟”將大大提升高博學生就業的競爭力。
學院為同學們成人、成才、成功,為大家的專轉本、就業或出國深造,在你們的學習、課外活動、業余生活上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希望同學們珍惜。今天我要說,同學們邁進了就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堅信同學們“人人有潛能,個個能成才”,期望同學們自尊、自信、自律、自強不息。軍訓雖讓同學們身體疲勞,但看到同學們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我們更加相信,今天在校,你們以為榮,三年后走入社會,高博一定會以你們為榮。
最后,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對部隊教官在軍訓中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最誠摯的謝意,并衷心預祝同學們大學學習成功,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