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則》教案 篇1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筋疲力盡、興致勃勃、納悶、毫不示弱、威脅等詞語的意思。指導書寫寓、焦、勃、疲。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角色的心情和語氣。
3.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通過表演和講述,初步感知寓言形象的特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通過表演、講述,感知寓言形象。
預習單:
1.讀準生詞,理解生詞,完成課后描紅。
2.讀通課文,查找其他寓言故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都讀過哪些寓言故事,交流一下。
說說你們對這些寓言故事的感受。
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則我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流傳了有兩千多年了,分別出自《孟子 公孫丑上》《戰國策 燕二》這兩本書。
2.誰來讀讀兩則寓言的題目。(指名、齊讀。)
二、預習檢測
1.請小老師到前面來,把生詞帶領大家讀一遍。再指名讀,糾正字音。
2.你們理解了哪些詞義,交流。
結合課文內容,點撥理解詞義,相機滲透方法。
3.描紅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哪些字容易寫錯,哪些筆畫不容易寫好,提出來,交流。
相機指導:寓、焦、疲、勃的書寫,臨寫兩遍。寓的最后兩筆要寫規范,焦的四點底的寫法,疲的撇、捺要舒展,勃的左邊子的提筆要寫準確。
三、走進故事
1.同學們,故事我們已經讀了好多遍,請用簡短的話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點撥:說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宋國的農夫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快點長高,于是就把禾苗一棵一課地往上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
寓言兩則 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牧童和狼》《蟬和狐貍》是《伊索寓言》中的兩則小故事,語言簡潔,寓意深刻,對我們很有教育意義。
學情分析:
這是五年級上冊的課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強,教師只要稍加點撥就可,再通過朗讀以及結合生活談談就能理解寓意。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以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學生自瀆自說自悟來領會寓意。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兩個寓言,理解寓意。
1精讀兩個寓言,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1理解寓意,教育學生從寓言中學到如何做人。
課程資源的組織和利用:
使用配套的教學課件朗讀磁帶小黑板
一、復習檢查
《狐貍和葡萄》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二、學習《牧童和狼》
1、自讀課文,思考:在“好幾次”和“后來”發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們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現?村民
們前后為什么有不同的表現?
2、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完成表格。(適時提問“驚慌失措”的意思)
好幾次
后來
牧童
大叫狼來了
嚇壞了,慌忙大叫
村民
聞聲趕來,驚慌失措
沒有人來
3、比較朗讀兩次“狼來了”,指名讀,師生評,再讀。
4、牧童好幾次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這是一位什么樣的牧童?
5、師述:這樣一位愛說謊的牧童,使得村民們再也不相信他的話,最后他的羊怎么了?
6、齊讀第三自然段。
7、交流: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人和事?
《寓言兩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板書課題《紀昌學射》
1.讀課題,懂得課題是什么意思嗎?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紀昌跟誰學射箭?紀昌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2.請帶著你要了解的問題讀課文。
自讀課文,完成自學要求
1.讀熟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讀生字。
2.根據對課文內容的了解,請補充好題目:紀昌學射;紀昌學射。
匯報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講述主要內容時,如果有困難,教師應給予提示:紀昌跟誰學射箭?紀昌怎樣學射箭?結果學得怎樣?
2.交流對課題的補充情況,并請學生在文中找出表現所填詞語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可能填寫:紀昌認真學射、紀昌刻苦學射、紀昌學射很用功、紀昌學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紀昌學射不怕辛苦等,結合這些詞語,說說從哪看出來的,重點指導讀好第二、三自然段。
體會寓意
1.談一談,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總結:紀昌學射這個故事,真的是像同學們說的一樣,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知道了,學習本領,絕不是簡單的事,不僅要練好基本功,還要有認真學習的態度、堅持不懈的毅力。
學習生字,書寫生詞
第二課時
交流關于扁鵲的資料
板書課題,引導閱讀
1.通過交流,我們知道扁鵲是著名的神醫,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扁鵲的故事──板書課題《扁鵲治病》。能猜猜他治病的結果嗎?
2.那么,扁鵲為誰治病,結果是否如你們所料呢?
《寓言》教案 篇1
24.寓言兩則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課文中的詞語的意思。
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不急于求成以及雙方為了一點利益互不相讓,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寓言內容,體會寓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1.能正確、流利地《揠苗助長》。
2.學會本寓言中的生字,理解課文中的詞語的意思。
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不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老師和同學一起來學習兩則語言。(板書課題)
2.問: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
3.師解釋寓言:寓言是用虛構、簡短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托”的意思。
4.引導: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板書:揠苗助長)
講解題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幫助,“長”是生長。
二、學習寓言及生字
1.講述學習方法:這是我們第一次學習寓言故事。怎樣才能學會、學懂呢?我們可以按照:理解題意→了解故事→理解內容→認識道理的順序進行學習。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想這個寓言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要求學生用簡短的話概述故事。
4.生字檢查。
三、學習《揠苗助長》
1.過渡:同學們對寓言的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2.指導學習上半則寓言:
《寓言四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初步練習淺顯文言文的閱讀。
3、學習幾個文言實詞與虛詞。
學習重點:目標1、3
學習方法:誦讀、講讀、討論交流
學習時數:兩課時
學習過程:
一、閱讀序幕
寓言故事是我們人類共同的最凝煉的精神財富。寓言故事篇幅雖短,寓意卻非常深刻,它對我們的精神修養的培養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的古代典籍中,就記載著許多這樣的寓言故事(引入對《韓非子》《呂氏春秋》的'簡介)。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選址《韓非子》和《呂氏春秋》中的這兩則寓言故事--
二、閱讀主場
(一)教師講解文言文誦讀的基本要求,并范讀課文。
1、讀準字音(通過注釋、字典了解自己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的正確讀音)。
2、讀準停頓(通過注釋、字詞典或其他參考書,了解短語和句子的含義,不把短語和句子讀斷)。
(二)學生先獨立進行誦讀練習,再互相讀給學習小組的同學聽。
(三)講解兩則寓言故事。
1、講解時提醒學生注意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句子。
《鄭人買履》:
鄭人買履(鞋)鄭人有欲買履者(定語后置,有個想買鞋的鄭人)
何不試之以足(狀語后置,用腳試試)
先自度其足(量長短)置之其坐(通假字,“座”)
至之市(到)吾忘持度(尺碼)
反歸取之(通假字,“返”)市罷(停止)
無自信也(賓語前置,不相信自己)
《刻舟求劍》:
遽契其舟(雕刻)是吾劍之所從墜(這兒,這里)
一、教材分析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指生動的小故事。通常情況下學習寓言,必須先了解這個寓言所敘述的故事情節。然后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概括故事所蘊含的哲理,即寓意。而在語文課里學習寓言,除了要做到上述兩點外,還要注意寓言中有哪些語言因素可以學習、訓練和借鑒。這樣,無論對教,還是對學,都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課三則寓言,包括了《濫竽充數》、《買櫝還珠》和《南轅北轍》,每則寓言的題目都是一個成語。三則寓言內容不同,蘊含的道理不同,行文的特色也不同,因而在教學中也應該采用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并有不同的側重點。
《濫竽充數》講的是戰國時候,齊宣王在位時,每次都要300人的樂隊一齊吹竽給他聽。南郭先生混在里面湊數,照樣得到很高的待遇。齊湣王繼位,要每個人單獨吹給他聽,南郭先生混不過去了,只好偷偷逃跑了。其寓意是:沒有真才實學,靠欺騙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文章采用對比手法寫了齊宣王和齊湣王聽竽的不同方式和南郭先生的不同表現。教學上可側重創造性復述的指導,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諸如“300人一齊吹竽時的場面、聲勢是怎樣的?”“南郭先生請求參加吹竽隊時的表情、話語是怎樣的?”“南郭先生裝腔作勢時的具體表現和混不過去的狼狽相又各是怎樣的?”等等。
《買櫝還珠》講的是楚國有個珠寶商人,到鄭國去賣珍珠。他把寶珠裝在用名貴的木料雕成的盒子里,裝飾得十分美觀。鄭國有個人出高價買下盒子,卻把放在里面的寶珠還給了商人。其寓意是:看事物不能只重華麗而不追求實際價值。這則寓言由兩部分組成,前面是故事內容,后面是作者的議論。而寓意的揭示可從作者的議論中去體會概括。而教學的側重點在于“探究原因”的指導。即:“珠寶商為什么要把盒子做得很考究?”“鄭國人肯出高價的動機是什么?”等等。
《9寓言兩則》教案 篇1
1、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的寓意。
2、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 用自已的話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教學重難點:
課前準備:
1、 搜集其他寓言故事。
2、 搜集寓言動畫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一、 揭示課題,啟發導入。
1、 同學們,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吧!
2、 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課文有什么不同嗎?
3、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板書課題)
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齊讀課題。
“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長”又是什么意思?
2、《揠苗助長》是一則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讀了以后,它會讓你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會讓你在快樂中懂得道理。它很有營養,絕對勝過“腦白金”!想不想讀?
能不能告訴老師,你們平時是怎樣把一篇課文讀熟的?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怎么辦?有的句子一下子讀不通順怎么辦?
3、學生各抒己見。
小結:老師為你們高興,因為你們有自己朗讀的方法,說明你們會學習。相信你們經過練習,一定能把這篇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
學習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和扁鵲求治到不治的經過。
學習難點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
活動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你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初解課文。
活動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對字詞有哪些質疑?學習生字,釋詞掌握識字方法,理解重點詞識字釋詞。
活動3.再讀課文,了解故事的梗概兩則寓言各講了件什么事?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件什么事讀文交流,匯報成果了解寓意。
活動4.細讀課文,理清故事內容飛衛讓紀昌分哪兩步練習眼力呢?讀文討論討論并回答深入理解寓意。
拓展升華你對兩則寓言的體會是什么?分組討論各小組選代表回答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1.你認為蔡桓公怎么樣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覺得是什么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蔡桓公(諱疾忌醫)
皮膚小病不信
請治皮肉之間不高興比理睬
腸胃非常不高興
不治―深入骨髓渾身酸痛---病死
作業設計
1.將下面技能與其基本功搭配連線。
射箭練腕力
唱歌練基本招式
書法練眼力
武術練丹田之氣
教后反思
1.認識5個生字,學會12個生字,理解“盤纏”“把式”等詞語。
2.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這兩個寓言故事。
寓言教案 篇1
《27寓言兩則》教案 篇1
知識與能力
1、正確理解寓言的含義。
2、感受優美的語言,模仿文章美的表達。
過程與方法
朗讀法、感悟法、討論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正確把握對人生的態度,對待人生的際遇。
教學重點
理解寓言的含義;
學習文章精美的表達。
教學時間:二課時
課前準備
1、查閱資料,掃清文字障礙;
2、預習課文內容,思考寓言的含義。
人們的生命歷程中,得與失始終伴隨我們一生。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癡妄的,追名逐利,以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態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鏡子。
二、簡介寓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三、整體感知
1、這則寓言講了怎樣一個故事?
2、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為什么會有得失之患?
4、這則寓言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四、體味感知: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你認為哪個詞語你最有感觸,認為用的最好?請找出來,并談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討研究:
1、本文有兩次轉折,請你找出來,并分析這樣的寫法有何好處?
2、白兔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銷這個決定,說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