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文具》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實際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掌握除法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前段時間,我班進行了班徽設計大賽,老師將對這些同學進行獎勵,現在班干部來到了文具超市:鋼筆8元一支,文具盒20元一個,書包30元一個。班費共80元,請你幫幫他們想想,可以買多少個文具盒呢?
二、 建立模型。
1、學生根據情境圖的要求,先口答:可能買多少文具盒呢?在小組內說出自己的想法,再獨立列式計算。
2、學生匯報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說出理由。老師特別請列豎式的同學來板書,當小老師講解,如果學生能向他發問更好,如果沒有,老師問:“4”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如果班費有140元,又可以買幾個鉛筆盒呢?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3、生獨立完成“試一試”,啟發學生想一想,會發現什么規律。怎樣商?
4、老師點出商的末尾“0”的問題。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確定商?
5、舉出一些估算的例子。
引導學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 知識應用及拓展。
1.你覺得為什么商的個位要補“0”?
讓學生明白,通常具體情景,把算式轉化成可以簡便的算式,進行簡便運算。
2.完成“練一練”
注意一些特例。可以適當擴充。
第4題:先讓學生說說根據三個條件,可以求什么問題,幫助學生搞清楚三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
2、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估算意識。
4、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算理。
2、解決商的定位問題。
教學準備:
1、練習本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口算:(借助視頻)
40×2 = 50×5 = 90×3 = 20×7 = 30×3 = 70×4 = 80×6 = 9 ×10= 30×6 = 40×3 = 60×2 = 2 ×70=×30=60×60=180×50=200×40=80×40=40×20=180 90×=180 40×=120 70×=140師:全對的同學請舉手,祝賀你們成為這節課的“口算之星”(設計意圖:為本節課學生準確試商奠定基礎)
2、板演(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
68÷2 = 648÷8 = 567÷5 =?
3、題總結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為本節課學生推理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豎勢計算方法做好準備。)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做什么的時候用過除法呢?
生:我們在分東西、買東西的時候會用到除法。
師: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
二、探索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我們學校每學期開學初,校長都會拿出一部分錢資助那些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同學,鼓勵他們努力學習。這學期,校長把負責購買任務交給了老師,我準備到文具店為同學們購買文具,你們想和老師一同去嗎?
買文具教案 篇1
1.知道買文具時應該說些什么,能正確表達自己購買文具的愿望。
2.買文具時,能與售貨員正確對話。
3.教育學生說話時態度要自然大方有信心,語言親切、有禮貌,聽別人說話時要認真耐心。
教學重點
1.能進行買賣文具的對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2.分角色對話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
教學難點
在買文具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如質量差、價格貴等)能及時應付。
課前準備
1.課前,教師布置學生到商場或文具店柜臺買文具,也可以觀察別人買文具,
記住買文具的過程,感知買文具的一般知識。
2.準備六個文具柜臺及各種文具。
3.激勵學生的紅旗、獎杯。
一、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角色。
1.師:同學們,你們單獨買過東西沒有?(指5—6名學生回答,并調查一下有多少學生沒單獨買過東西。)
2.揭示課題:看來我們班的不少同學都單獨買過東西,能幫爸爸媽媽不少忙。這
買東西可有學問了,會選、會說才能買到滿意的商品。今天我們一起開開心心地上一節口語交際課《買文具》,好嗎?(展示課題,采用飛入效果,生齊讀)
(二)創設情境,分層訓練。
1.播放錄像,示范交際。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大家注意,小耳朵要認真聽,小眼睛要仔細看。看看
錄像里的小同學是怎樣買到需要的文具的,她那些地方做得好,待會看完錄像我們一起來夸夸她。(播放自拍的買文具錄像)師畫外音:這是開發區青年路的新華書店,你瞧,一位小同學走進書店了。
(西師大版)一年級語文教案《買文具》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表示某種事物數量用什么詞,逐步積累量詞。
4、受到文明禮貌教育,學習做人。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量詞。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教學掛圖,帶有音節的生字卡片。
學生:試著自己去商店了解幾種文具的價格,買幾種文具,并做記錄,準備各種幣值的人民幣、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畫面展示一家文具店里琳瑯滿目的文具,其中對書中提到的書包、本子、彩筆、橡皮定格特寫。
2、一位一年級的學生出現在文具店里,禮貌地和售貨員阿姨交談,購買了書包、本子、彩筆、橡皮,然后告別阿姨,帶著購買的東西離開了文具店。
3、抽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
(生a:我看到了很多文具。生b:我看到一位小學生在買文具。生c:我看到了一位小學生買了書包、本子、彩筆、橡皮這些文具。生d:我覺得買文具的學生很有禮貌……)
4、揭示課題。
(1)過渡:孩子們觀察得真不錯,我們剛才看到了一位有禮貌的小學生在文具店買文具的情景。今天,老師帶著大家學習的課文也是《買文具》。
(2)齊讀課題:5買文具。
二、范讀課文(配樂)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要求孩子們注意每個字娃娃。
三、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讀課文,對戴小紅帽的字可以和它多打打招呼,多喊喊它的名字。
《買文具》優秀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數學知識要加強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適當調整教材的呈現方式,力爭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課堂上以機靈狗為主線,讓它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幫助學生解決難題;當它自己遇到難題時,讓學生幫助解決,進一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1.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養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3.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老朋友機靈狗好久沒見了,你們知道它現在在干什么嗎?老師告訴你們它現在開了一家文具店,今天它想邀請大家去參觀一下,想去嗎?那我們現在出發吧!
[出示課件:文具店]
二、探究新知,發現問題
1、參觀文具店
師:機靈狗文具店里的東西可真不少,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文具,分別是多少錢?
師:這么多文具中,你最想買哪一種呢?用什么來買呢?(錢)每個國家的錢是不一樣的,如美國的錢叫美圓,日本的錢叫日圓,咱們國家也有自己的錢幣,你們知道叫什么嗎?(人民幣)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有關人民幣的知識。
2、認識人民幣(活動)
師:每個小組的桌子上有一個信封,請組長把它打開,里面的人民幣請小組的同學輪流看一看、摸一摸,告訴你的同學你是怎么認識它的,在看的時候要有禮貌,不要掙搶。
(西師大版)一年級語文教案《買文具》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表示某種事物數量用什么詞,逐步積累量詞。 4、受到文明禮貌教育,學習做人。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量詞。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教學掛圖,帶有音節的生字卡片。 學生:試著自己去商店了解幾種文具的價格,買幾種文具,并做記錄,準備各種幣值的人民幣、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畫面展示一家文具店里琳瑯滿目的文具,其中對書中提到的書包、本子、彩筆、橡皮定格特寫。 2、一位一年級的學生出現在文具店里,禮貌地和售貨員阿姨交談,購買了書包、本子、彩筆、橡皮,然后告別阿姨,帶著購買的東西離開了文具店。 3、抽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 (生a:我看到了很多文具。生b:我看到一位小學生在買文具。生c:我看到了一位小學生買了書包、本子、彩筆、橡皮這些文具。生d:我覺得買文具的學生很有禮貌……) 4、揭示課題。 (1)過渡:孩子們觀察得真不錯,我們剛才看到了一位有禮貌的小學生在文具店買文具的情景。今天,老師帶著大家學習的課文也是《買文具》。 (2)齊讀課題:5買文具。 二、范讀課文(配樂)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要求孩子們注意每個字娃娃。 三、學習生字詞
學生在學習《買文具》中的估算策略 篇1
一、問題
四年級上冊有這樣的題目:每個書包20元,140元可以買幾個書包?
在二、三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計算,基本掌握了除法計算的試商方法。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其基本方法與前面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數值可能較大,在試商時又涉及到商的定位。這時,我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嘗試,能不能先來估一估得數的大致范圍,或者想辦法用已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此題。果然,學生的思考讓課堂大放異彩。
二、學生怎么想
生1:我估計140元不止買5個書包,因為我知道100除以20是5,140比100大,所以結果比5大。
生2:我知道140元買的書包的個數不會超過10個,因為10個書包要200元,而現在只有140元。
【分析】因為學生基本上對整百數比如100、200的計算相對較熟,所以有了生1、生2的估計。生1、生2的方法,先是把“每個書包20元,140元可以買幾個書包?”中的數學問題“140÷20=?”進行了“重新表述”, “100÷20=?”“200÷20=?” 這是把問題中的數字進行了更改,以產生了一個從心理上更易運算的形式。這一改動與原問題有所區別,的目是求“得數的范圍”,這是一個“轉譯”的過程。學生說:“因為140比100大,所以結果比5大。我估計140元不止買5個書包” 、“140元買的書包的個數不會超過10個,因為10個書包要200元,而現在只有140元”,這是對前面的估算過程做出的調整。當然,這里的調整是一個定性的描述,并沒有付出具體的調整行為,得出精確的結果還需要“補償”。眾多的研究已揭示,估算的過程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reys等人確認了在估算的過程中有三個估算成份:重新表述、轉譯、補償。我們可以從生1、生2的方法中看出學生估算中的三個過程成分。
《買文具》教學設計 篇1
之一
佚名
1、知道買文具時應該說些什么,能正確表達自己購買文具的愿望。
2、買文具時,能與售貨員正確對話。
3、教育學生說話時態度要大方,語言親切、有禮貌,聽別人講話時要認真耐心。
1、能進行買賣文具的對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2、分角色對話時做到態度大方自然。
在買文具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如質量差、價格貴、售貨員或顧客出現差錯……)能及時應付。
1、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到文具店或商場文具柜臺買文具,也可以觀察別人買文具,記住買文具的過程,感知買文具的一般知識。
2、每個同學準備一兩件文具,并貼上價格標簽。
3、用紙作一些錢。
4、有放文具的柜臺——課桌。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看圖想象,導入 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到文具店買過文具嗎?今天我們去文具店買文具,好嗎?(板書課題)(出現掛圖)
1、你們瞧,已有兩位小朋友比我們先去文具店買東西了。你們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售貨員阿姨又會怎樣說呢?
2、(下面我們請三位同學來扮演圖中的售貨員和顧客。板書:售貨員顧客看看他們是怎樣買文具的,好嗎?)分角色表演。
3、師生評議。(他們表演得過且過怎樣?誰愿意來說一說。他們都很講禮貌,顧客表達也很清楚。師:說得真好。)(板書:文明禮貌,表達清楚)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個這樣的顧客呢?
買文具 篇1
重慶 鐘永麗
------------------------------------------------------------
教材簡析
本課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三冊第六單元的口語交際課。課文里有一幅的情境畫面。
教學目標
1.知道時應該說些什么,能正確表達自己購的意愿。
2.說話時表達清楚、完整,態度大方,有禮貌。
3.能認真聽別人講話,發現錯誤,并給予糾正。
4.創設情境,體現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雙向、多向互動。
教學重點、難點
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的口語交際。
教具準備
文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歡快的樂曲引入,渲染氣氛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調動學生聽說的積極性。
二、板書課題:
三、演示、述說的過程
(訓練目的:引導學生表達完整、清楚,要使用禮貌用語。)
1.多媒體演示課文中的圖意:一個小學生正在與售貨員阿姨對話。另一個小學生在挑選文具。老師指點學生仔細觀察售貨員阿姨和小女孩此時的動作、神態、語言。
2.學生同桌一個扮演售貨員,一個扮演小學生進行對話,互相說說的過程。
3.指名說。
要求:聲音洪亮,態度大方,說話完整、清楚;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明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行評論。
小結:從學生的聽說兩方面進行小結。
四、表演的過程
(訓練目的:引導學生能正確表達自己購買商品的意思,要用上“您好”“請”“謝謝”等禮貌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