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生產、生活及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收集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信息,使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鍛煉。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聲傳遞信息、聲傳遞能量
二、教學過程:
(一)根據課前預習及各組按照不同分工從不同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說出你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象;
(二)觀看相關的錄像;
(三)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把石頭扔進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波紋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樹葉也隨之起伏。石頭的能量通過水波傳給了樹葉。
1、演示:聲波能傳遞能量嗎?
去掉罐頭盒兩端的蓋子,給一端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緊。財長火焰敲橡皮膜,火焰會擺動嗎?
2023年八年級物理寒假作業答案 篇1
一、填空題(每空格1 分,共30分)
1、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稱為 ,其中有 、 兩種方式。
2、毛毛在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當毛毛靠近鏡子時,它在鏡子中的像的大小 。(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
3、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長度的單位。
(1)手掌寬度約1 ; (2)成人腰帶處高度約1 ;
(3)鉛筆芯直徑約1 ; (4)指甲寬度約1 。
4、水的密度是 ,讀為 ,其物理意義是 ,將1000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一半水的密度為 。
5、質量1㎏的物體,帶到月球上該物體的質量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
6、聲音是由發聲體的 產生的,聲音在金屬中比空氣傳播得 (填“快”或“慢”)
7、某人站在穿衣鏡前2m處,他在鏡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是 ,當他距鏡面的距離靠近了1.5m時,人與像的距離應為 。
8、光線沿與鏡面成60角的方向射到鏡面上,入射角是 。當入射角變小時,反射角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9、童話故事中小白兔不用看就明白門外喊開門的不是兔媽媽而是大灰狼,這是因為不同的物體發聲,其 是不同的。
10、黑人運動員馬丁以10s的成績贏得百米比賽的冠軍。馬丁百米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m/s,馬丁跑步過程的最大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他的平均速度。
11、“掩耳盜鈴”是在 處減弱聲音的,無聲x槍的“無聲”是在 處減弱的。
12、如右圖是給某晶體加熱時的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請根據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八年級物理《歐姆定律》說課稿范文 篇1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歐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義務教育八年級下冊第六章“歐姆定律”的第四節內容。
本節是在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電流、電壓、電阻與電壓和電壓的關系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后面學習“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和“安全用電”打下基礎。所以歐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適合于學生探究學習,同時也適合讓學生閱讀自學。
2、說教材目標
根據《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識能力,確定以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歐姆定律的認識,體會物理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增強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3、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阻和電壓的關系,體驗控制變量法在實驗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重點:對歐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二、說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據一年多來的實施新課程的經驗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幾方面:一是大膽設計了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實驗,突出物理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體現新課程“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基本理念,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精神以及創新意識。二是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提高法、講授法、觀摩法、閱讀法、分析、歸納法等,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引導——啟發的教學狀態之中,以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三是注重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素質。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優秀范文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第一章第一節內容。“聲現象”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盡管小學自然課中學過,但一般印象淡薄,需要進一步對“聲音的發生和傳播”的現象進行概括得出相關結論。本節也是后面聲現象知識的鋪墊。為了體現“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現象就在我們身邊”的新課程理念,教材中設計了一些探究實驗。由于初中生剛開始學物理,對實驗的觀察和概括能力不強,學習本節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概括能力,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操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本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
依據教材和學生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知識目標: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知道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大。
能力目標:
重視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及熱愛生活、
熱愛大自然的情操。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確立依據
本節課的重點是聲音產生的原理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對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學生聯系生活會有一些膚淺的認識,而對于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速度不同,學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實驗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和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是本節的一個關鍵。
八年級物理《重力》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它在力學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基礎的地位。本節課主要通過實驗探究,采用引導發現、直觀演示、和講解法,使學生了解重力產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質量的關系;重力的方向等知識。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較強的觀察能力。通過八年級上學期的物理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以及多種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規律,正處于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并且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如熟透的蘋果要落向地面等有關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而使學生由對生活現象的初步了解,通過實驗探究,觀察現象邏輯推斷,最后上升為理論認識。有效的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3)理解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
4)知道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水往低處流、物體從空中落下、拋向空中的.物體最終落回地面等現象,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引出重力的概念,培養學養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2)經歷探究過程得到重力與質量的關系G=mg,培養學生的實驗、歸納能力
初中八年級物理《杠桿》教案怎么寫 篇1
本節(課)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選自九年級第十三章第四節的教材內容,學習本章之前,學生已經學過三個力和力的示意圖等知識點,為本章的學習做了知識上的準備。本節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實用性,杠桿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源于生活,服務社會,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桿平衡條件要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這一結論。三是基礎性,這一節是學習滑輪和其他機械以及機械效率的重要基礎。
依據標準
課程標準:
1.通過實驗探究,學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2.認識杠桿和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
3.能從常見工具和簡單機械中識別出杠桿
本節(課)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認識杠桿。認識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2. 能從常見的工具中和簡單機械中識別出杠桿。3. 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及其杠桿的應用。
●過程能力目標:
1.經歷繪制杠桿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
2.觀察和操作杠桿,體會杠桿的作用,學生形成的觀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掌握初步的科學探究方法。
●情感態度目標:
1.關心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杠桿的使用,體驗科學源自生活,提高對生活的關注和對科學的學習興趣;
2.樂于在周圍生活中發現和分析各種杠桿,具有利用杠桿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識。
學習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學生對杠桿這種簡單機械的感性認識比較豐富,特別是對使用杠桿能省力有比較豐富的體驗(但認識上有誤區)。因此,將本節從認識杠桿這一熟悉的簡單機械著手,來改觀學生的感性體驗,到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索學習,來深刻認識杠桿知識內涵,再到杠桿應用的理解,將知識內化,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熟悉到陌生的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2023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暑假作業答案 篇1
一、選擇題(共36分,每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D D A C A D B D B A B B D C D B
二、填空題(共14分,每空1分)
19.增大 不變 20.10 減小
21.8 豎直向上 22.大 受力面積小,壓強大
23.連通器 上升 24.自身的重力 不變
25.轉動搖把 定滑輪
三、實驗探究題(第26題2分,第27題4分,第28題4分,第29題5分,計15分)
26.評分說明:正確畫出F 的力臂L1( 1 分) 、重力G的示意圖( 1 分)
27、(1)二力平衡 ;
(2)甲和丙 接觸面越粗糙;
(3)沒有控制壓力大小保持不變
28、(1)讓力臂沿杠桿,便于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力臂的大小; F1×L1= F2×L2;
(2) 1 變大
29、(1)2.4; (2)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一定時,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且液體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3)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與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 (4)1.2×103
四、應用實踐題(第30小題4分,第31小題5分,第32小題6分,共計15分)
30、(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 F2×L2 (1分)
得F1=F2L2/ L1=(550¬N×0.9m)/1.5 m =330N (1分)
(2)壓強變大。(1分)因為壓力一定,受力面積變小,據P=F/S得壓強變大。(1分)
31、(1)上浮 (1分)
(2)船底受到的壓強p=ρ液gh=1.03×103kg/m3×10N/kg×3.0m=3.09×104Pa; (2分)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m排液g=1500×103kg×10N/kg=1.5×107N。 (2分)
八年級物理教學反思 篇1
禮"。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教師們逐步領會到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受教育者適應現實,而是改造、創建新的現實,培育出有創造能力的人。從而形成了"實施新課程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要務在于更新教學觀念"的共識。確立了"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思想。樹立學生主體觀,貫徹民主教學思想,構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相信學生都存在發展潛能,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的條件。樹立學生發展觀,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使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為學生豐富情感完善自我,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的過程。
由于新教材加強了教育的開放性,加強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的聯系。教師教學中立足課堂而不受課堂局限,立足學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現代社會,現代科技,其它學科的知識信息和最新成果,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活動始終充滿活力。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了學習、體驗的實際情境,創設動手實踐、創造的現實環境,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拓展到教師外、校外,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密切聯系。
其次,我覺得加強自我培訓、提高自我素質也很必要。提高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是提高師資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關鍵,本學期我們在自修反思的基礎上,加強案例式分析,參與分享教學診斷,強調合作等,使教師在做中學,在實踐中領悟,使老師走上學習中研討,實踐中總結,總結中提高的成長歷程。切實有效的由新課程的旁觀者,變成新課改的組織者、參與者,投身到新課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實踐中找出其中最關鍵、最困惑、最有價值的問題。針對自己的實際狀況,制定出階段性學習努力目標,提出具體的實施步驟,在自修自研的基礎上對照自我發展目標,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總結,并在教師中進行交互式討論、開放式探究,使教師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別人成長的經驗,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覺調合教與學的行為,提高課堂的教學效能。
初中八年級物理說課稿 篇1
一、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這節課是第四章第一小節內容。從知識結構來看,"光的折射"一節是在學生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以及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之后編排的,是光的傳播規律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光傳播規律的進一步學習。光的直線傳播及光的反射、折射是幾何光學的基本規律。研究這些基本規律并應用這些規律研究控制光路的平面鏡、透鏡等基本元件以及它們的成像原理,就構成了光學的基本內容。這些知識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就本節內容"光的折射"來說,它不但是理解透鏡成像的基礎,而且也是解釋日常生活中許多光現象的基礎。
二、學情
1.學生已具備的前期認知基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路可逆及光的反射;
2. 初中生學習的特點是學習興趣很廣泛,但這種興趣還僅限于一般的直接興趣水平,滿足于被新鮮的生活、實驗現象所吸引,容易忽略對現象本質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實驗的教學功能,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光的折射現象;
②。知道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詞
③知道光的折射現象的初步規律及在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④能夠應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
①使學生初步掌握正確觀察折射現象以及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歸納的方法;
②使學生體驗通過實驗探究折射現象、歸納出規律的過程。
八年級物理《力》優秀教案 篇1
知識目標
1、知道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2、能在簡單的問題中,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著最大靜摩擦力;
3、掌握動摩擦因數,會在具體問題中計算滑動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響動摩擦因數的因素;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概括出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以及摩擦力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通過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的區別對比,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體所受摩擦力時,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無關因素,總結出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和規律.
教法建議
一、講解摩擦力有關概念的教法建議
介紹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時,從基本的事實出發,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識使學生接受摩擦力的存在.由于摩擦力的內容是本節的難點,所以在講解時不要求“一步到位”,關于摩擦力的概念可以通過實驗、學生討論來理解.
1、可以讓學生找出生活和生產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2、讓學生思考討論,如:
(1)、摩擦力一定都是阻力;
(2)、靜止的物體一定受到靜摩擦力;
(3)、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
主要強調:摩擦力是接觸力,摩擦力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但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即在運動中也可以充當動力,如傳送帶的例子.
二、有關講解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教法建議
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相互接觸物體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關;跟物體間的正壓力有關;但和接觸面積大小無關.注意正壓力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