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作“仲秋節”,民間俗稱“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您知道嗎,中秋節還有若干未解之謎呢……
□劉德增
一、唐與宋:中秋節形成之謎
一般認為,中秋節起源于唐朝。實際上,在唐朝,中秋僅是文人雅士的賞月活動,尚無節日的性質,中秋賞月,在南北朝時便有之。《昭明文選》卷三十所收南朝劉宋鮑照《玩月城西門廨中》即為中秋賞月之作。入唐,中秋賞月屢見于詩文。檢索《全唐詩》,詠八月十五中秋之詩,計110多首作者至少有65位。這些以八月十五、中秋為題之詩,其主題有二:一是玩月、望月、賞月,二是感傷歲月不再,思念友人。值得注意的是,玩月、望月、賞月活動,乃作者與同僚、知己的雅興,但是,我們沒有發現與家人玩月、望月、賞月之詩。
構成節日的要素,一是有約定俗成的時間;二是有特定的民俗活動;三是大多數人的共同參與,特別是民間節日,需要廣大民眾的參與。在唐代,中秋賞月僅是少數文人學士的雅興而已。
入宋,文人學士中秋賞月、宴飲聚會成為慣例,市民階層也競相效仿,中秋逐漸形成一個節日。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始有“中秋節”這一名稱。孟元老是北宋末年人,他在《東京夢華錄》一書中說: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是時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棗、栗、孛萄、弄色棖桔,皆新上市。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去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
這是關于中秋節的最早的文字記載,中秋節已具雛形。
北宋亡,南宋偏安,人們倍感山河破碎、親朋離散之痛,將家國團圓的愿望寄托于月圓中秋。于是,中秋節的“團圓”特征及其象征意義被凸顯和強調。“團圓”涵義的加入,使中秋節俗內涵趨于完整,節日性質和地位終于確定。
二、赤山法學院 :新羅僧人“八月十五節” 之謎
日本仁明承和五年(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年)六月十三日,日本第十八次“遣唐使”從九州博多啟航,45歲的日本佛教天臺宗高僧圓仁隨行。七月二日,圓仁一行到達揚州海陵縣白湖鎮桑田鄉東梁豐村,由于唐廷沒有批準圓仁去天臺山求法的請求,圓仁滯留揚州多日,后來溯海北上,于開成四年(839年)六月七日到達登州文登縣清寧鄉赤山村,住進了赤山法華院。赤山法華院是新羅僑民在唐朝境內建立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圓仁在赤山法華院住了八個月,開成五年二月十九日才離開。
在赤山法華院期間,圓仁度過了一個令他難忘的“八月十五”:十五日,寺家設 飩餅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節,斯節諸國未有,唯新羅國獨有此節。老僧等語云:“新羅國昔與渤海相戰之時,以是日得勝矣,仍作節樂而喜舞,永代相續不息。設百種飲食,歌舞管弦以晝續夜,三個日便休。今此山院追慕鄉國,今日作節。其渤海為新羅罰,僅有一千人向北逃去,向后卻來,依舊為國。今喚渤海國之者是也。”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四個問題:
其一,開成四年八月十五日,赤山法華院的新羅僧人“設 飩餅食等”歡度佳節。
其二,此節新羅名“八月十五”。
其三,八月十五日之節,唯新羅有之。
其四,八月十五日之節,是從新羅戰勝渤海的慶典演化而來,前后持續三天。
中國的中秋節,民間亦謂之“八月十五”,這一點與新羅相同。但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的核心內容是家人團聚賞月,新羅人的八月十五日之節沒有這項內容,他們的“八月十五”乃若干人的歡慶活動。
唐朝的外來僑民頗眾,他們的衣食住行、歌舞娛樂等等對唐朝產生了巨大影響,從王公貴族、文人學士到黎民百姓,對外來習俗情有獨鐘。唐朝文人學士尤喜與日本、新羅等外國文人學士交往,如大詩人李白、王維等與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的深厚友誼,崔致遠與江東詩人羅隱、顧云的交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