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起源于戰國時期。公輸般就是后人所說的七巧匠魯班或“魯班爺”。他制作的“鵲”或“鳶”,其原材料是極薄的木片或竹片。漢朝以后,由于紙的發明和應用,在制作風箏時,逐漸以紙代木。稱為“紙鳶”。五代時,又在紙鳶上系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 故以后稱“風箏。唐宋時期,現屬濰坊各地扎放風箏已很普遍。明清時期,濰坊的風箏達到極盛。每年清明節前后,風和日麗,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踏青登場,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藍天。清朝詩人鄭板橋在<<懷濰縣>> 詩中說:“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生動地描寫了清明佳節濰坊風箏的情景。
自1984年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以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舉辦一年一屆的國際風箏盛會,1988年,第五屆國際風箏會將濰坊定為“世界風箏都。現在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九屆風箏 會,每年都要吸引來自世界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也為濰坊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