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意識是一種自覺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國民素質的全面體現。戰斗精神是國防意識的最高表現形式。戰斗精神是軍隊特有的一種精神狀態和氣質特征,是軍人素質和覺悟的集中展示.戰斗精神對全民國防意識具有極強的導向功能。長期的和平環境容易使人產生松懈麻痹思想,淡化國防意識。在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應加大國防教育力度,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樹立“大國防”觀念,牢記“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不斷增強關心國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會參與國防建設的良好氛圍,為培育戰斗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撐。軍隊戰斗精神的培育,則應重點圍繞愛國奉獻、堅定信念、敢打必勝等核心內容,鍛造高技術條件下軍人過硬的戰斗氣質,使全社會學有榜樣,推動全民國防意識的提高。
世界軍事變革風起云涌,對我國而言,安全和主權永遠是第一位的,中國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周邊環境最復雜的國家,也是面臨的安全威脅多元化的國家。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形勢任務發展,強化大國防觀念與全民國防教育就尤其重要
當今世界風云變幻,雖然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沖突不斷,在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種勢力的斗爭日趨激烈,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寧。在新的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改革不斷深入。在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同時,面臨的國防壓力也不斷加大,部分西方大國不愿看到中國的強大,想方設法阻擾中國的前進。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學校,必然要為新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人才的準備,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國防意識,從小樹立青少年報效祖國的意識,培養保衛祖國的強大后備軍,是我們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國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國防意識,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它關系到國家安全和民族前途,關系到青少年能否成為祖國和人民所需要的合人。 俗話說,“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國家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國家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安全統一和穩定。無論是確保國家的內政不被干涉、主權不被侵犯、領土不被分割,還是實現祖國統一,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樂業,都不能沒有強大的國防。 在中學階段適時進行國防教育,是黨中央的一項英明決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必須在完成科學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的開展國防教育系列活動,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一.強化信息時代的大國防觀
信息時代的全民大國防觀念,是信息時代的軍事斗爭和國家的防衛任務、防衛意義、防衛方式以及相應的防衛特點在人們腦海中的綜合能動反映。從一定意義上講,國防觀念的精神作用,在有些特定的時候、場合,比國防建設中的經濟潛力、科技潛力等物質的因素顯得更為重要,沒有牢固的大國防觀,就沒有經濟潛力、科技潛力的有效轉化,國防現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談。因此,把大國防觀看成是團結各族人民、捍衛民族利益的"向心劑",引領人民克服艱難險阻,自覺關心和加強國防建設的"風向標"毫不為過。
大國防觀涵蓋了軍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諸多方面,較之傳統的國防觀,無論是從內涵還是從外延上都有了極大的擴展。海洋國防觀、太空國防觀、網絡國防觀之類的新概念層出不窮,既生動又豐富,這就為我們的軍事新聞宣傳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源源不斷的題材。指出:"只要國家存在,就有國防,國防教育就要長期進行,作為公民的終身教育來抓。"黨的十四大、十五大都提出要"抓好全民國防教育"。這是黨中央在國際風云復雜多變、國內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為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而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作為輿論引導重要喉舌的軍事新聞宣傳理應在這上面做足做好做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