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最愛東坡詞,東坡先生的灑脫豁達豪放風趣也便深深地植入心底,希望能活出如他一般的風采,忘情世俗,超然物外,以曠達之胸懷,將雄渾浩然之氣融入詩詞歌賦之間,達物我兩忘之境界。而其實我知道,世間如他者沒有幾人,真能學得其精氣神,的確不是背熟他的幾首詩詞就能學到的。
但沉郁之中讀讀他的詩詞,卻有一種滌蕩心胸凈化靈魂的功效,真真是人生一大享受,掃除世俗的紛擾,看淡浮名虛利,天地萬物盡在心中而又達到物我兩忘,使自己憑添一份豁達、一份大氣、一份神采。
不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浪漫,也不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瀟灑,那些千古名篇傾倒了多少英雄,我輩縱有萬丈豪情,也附庸不了夫子的風雅。
“莫聽穿竹打雨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靸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定風波》雖不似他的其它作品那般有名,但我卻獨愛那一份蕭瑟之中的云淡風輕。
秋冬季節卻少有云淡風輕。獵獵的秋風從遠處吹來,從我永遠看不到的地方,吹向我永遠找不到的地方。風中的我,也似風一樣迷茫著,飄泊的靈魂找不到歸依。在風中,我一樣會毫無緣由地哭泣,任由悲傷在心中掀起風雨。
而當心靈歸于寧靜之時,我才發現,原來外界的風雨與自己無關,風雨都只是在自己心里。那些在風雨中飄搖的思緒,不過是借風雨的形式,在自己內心世界里肆虐。秋風依然獵獵作響,而我心卻已沉靜。
“也無風雨也無晴”,像極了自己這個時候的一種心情。風雨過后,無喜無悲,神情淡定,心中了無所思、了無所求,也了無所憂、了無所怨。這種狀況,一面讓我感覺輕松,一面又讓我感到后怕。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類似于麻木,是不是人在歷盡滄桑之后的一種慵懶和無奈?
我這樣的一個人,一定是短命的。我總是想洞穿生命的玄機,因此生命必然將早早離開——它也會受不了我這樣的折磨。
這個世界的存在真有所謂的意義嗎?如果有,又是什么呢?人的生命的意義在哪里呢?鳥兒的叫聲呢?花兒的開放呢?誰說得清楚這其中的意義。實在想說出它們的意義,恐怕說出來以后也覺得好笑。
理性的生命觀里,應永遠只將生命當作過程。我在乎這個過程的充實與美麗,至于是不是達到一個完美的結果,有沒有一種快樂的終點,似乎不是可以由我來決定的。我更希望在每一個清晨欣賞美麗的晨景,讓自己的心在鳥兒的叫聲中變得溫柔,享受溫暖的陽光、清新的空氣、綠色的草木,只在乎那一刻心情由此舒暢,而那種時刻不正是生命中難得的片刻享受嗎?雖然那些美麗不會長久和永恒,但我有什么條件和理由去對生命苛求?這既是我達觀之根源,也是我的悲觀之來由。
明白這些,卻總改不了習性。就象自己欣賞某一種性格或喜歡某一種生活方式,卻又總是如葉公好龍似地躲避著它的追逐。我想讓自己做到灑脫豁達以達到心之寧靜,可是我又如此害怕著寧靜。
也無風雨也無晴,那樣一種寧靜淡定的狀態,是不是體現了生命的真義?
可我為什么有時候還是希望,我心依舊脆弱,依舊柔軟,依舊幼稚,依然有看不透的迷霧解不開的心結,依然會為愛恨情愁或欣喜或悲傷,或歡笑或流淚……
※本文作者:風之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