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量江河湖海水,深莫深兮慈母恩。尋遍周身皆尺度,一針一縷一片心。慈母的故事,總能夠喚起無數人的柔弱的情感,任憑這人有鋼筋鐵骨般的冷峻,或者有粗曠豁達的豪放。對于母親,大凡為人子者,誰能不把她放置在心里面的最為敏銳而又脆弱的地方。
所以母親揮帚責罰時,一下下地打在子女的背上,并不是因為疼痛,子女也會落淚。原本夕日母親年輕的時候,揮帚是那么有力。可是在,母親年事已高,落帚已沒有了往日的力度。其實,連孔夫子這樣的圣人也擺脫不了細膩的情感,他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他喜的是父母的健康長壽,懼的是他們的日漸衰老。母親于子女,不僅有天高地厚般的養育之恩,還締造了他們的性情、愛好、品質等諸多個人素質。對于子女,她的一片玲瓏心能分作十瓣,母親只留下一瓣給了自己,子女安,她的心才安;子女暖,她的心才暖;子女累,她的身會累;子女苦,她的命也苦。母子連心,就是這個意義吧!
中國臺灣新竹有位母親,生下一子后感到無力撫養,就果斷地把兒子送進了臺北一家教育功能良好的教堂。兒子中年后功成名就,但從來沒有對自己孤兒的身份稍加懷疑。教堂的主事去世的時候,才交給了這位為人子者厚厚的一摞子車票,告訴他在每一年的每一個季節里,從遙遠的新竹,總有一個母親風塵仆仆地趕到臺北來,把自己所有掙到的錢都捐獻給教堂,再偷偷地看一眼自己的孩子,然后就會滿意地離去。有車票為證,那的確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犧牲了母子相守的天倫之樂,卻成全了兒子的事業的輝煌,唯一能夠給這個兒子一點記憶的東西,是一張發黃的集體合影照片。照片上,兒子快樂地蹲在最前面的一排,他的那位偉大的母親,遠遠地站在后排的一個角落里,慈祥地,幸福地,側目注視著自己的兒子。
近期有媒體報道另一位母親,觀者無不涕浠落淚,說的是哈爾濱第十中學學生王喆的家事。這是一個單親家庭,王喆的母親張星杰在36歲時下崗了,那時的王喆的學習幾乎是一塌糊涂。為了振作起兒子,張星杰重新拿起了高中課本,告訴兒子她要和他比一比,她也要考上一所大學。張星杰的舉動,完全是為了激勵兒子。在母親的影響下,小王喆的學習得以突飛猛進。但是,母子倆的生活卻陷入了困境,張星杰不得不去別人的家里打起了小時工,用以補充家里拮據的開支,但她始終沒有把下崗的消息告訴兒子。她每天早出晚歸,利用在家的時間和兒子比賽學習。直到有一天,王喆在同學的家里無意間看到了正恭身擦著地板的母親時,才清楚了母親下崗的事實。王喆并沒有看不起母親,而是當著同學的面,彎腰和母親一起干了起來。明白了母親苦心的王喆更加努力學習。當年,張星杰以高出十幾分的成績考入哈爾濱中醫學院成教班時,王喆的成績也已由原來的倒數幾名一直追趕到了全校第七名。母子倆并沒有因為雙雙求學而接受親朋好友的資助,他們堅持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最艱難的時候,家里有半個月的時間里只有五毛錢。那段時間,王喆發現母親每天從菜市場買回來的菜都是散亂的,而且總是很晚才出去買。有一天王喆就悄悄跟了母親,到菜市場的時候才發現,母親是在撿菜販們扔下的剩菜。王喆跟在母親的后面,也悄悄撿了起來。當晚,王喆含著淚,吃完了母親做的一大盤白菜。母子倆心貼著心,在艱難困苦的日子中相互扶持,母親因為兒子的發展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兒子也為母親的良苦用心而發憤圖強。張星杰,演繹的是當今孟母斷杼般的高義。
伊索寓言里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真一假兩個母親,為了爭搶一個嬰兒,讓所羅門大帝斷案的事。所羅門大帝說,有一個最公平的辦法可以為你們裁決,讓人把嬰兒一分兩半,你們倆各得一半可好?那假母親不動聲色,等著大帝為她分割,那真母親看到這般情景,生怕傷了兒子,連忙表示愿意放棄兒子,結果至此真相大白,也正是因為母子連心的天性。現代的生活中也有一則類似的故事,說的是一對夫妻因為離婚而對駁公堂時,對于兒子的撫養權卻始終無法達成協議。父親在法庭上口若懸河地陳述他對兒子的種種好處,而且說明自己有足夠經濟實力可以保證兒子以后的健康發展。母親始終流著淚,不辯不駁卻始終不肯讓步。法官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決定讓他們的兒子到庭來做出選擇,因為這種官司最應該尊重的是未成年人的權益。母親至此慌了手腳,連忙表示愿意放棄對兒子的撫養。法官大惑不解,再聽那位做母親的陳述原因時,卻是感慨不已,最后果斷地做出了英明的判決。那位母親說,她之所以決定放棄兒子,實在是因為不想讓兒子來到法庭,看到他的父母在上面血淋林撕咬的情景,那樣,將會給兒子的身心造成終身難以治愈的傷害。法官認定,把做兒子的交到這樣一個心細如發,能夠無微不至地關心兒子的母親的手里,才更能夠有利于他的發展。母親的用心,細微得有時幾乎使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畢竟是真實的,它就體現在對兒子的一絲一縷的細微的關愛中,象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本文作者:黃和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