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處理這件事倒也蹊蹺,不但沒有處罰曾靜、張熙,反是親自撰寫了《大義覺迷錄》,讓曾靜、張熙到全國去播講。
在這件事上,漢族知識分子顯得十分尷尬,當他們起事的時候,沒有實力,他們左尋又覓,找到了陜西總兵岳鐘琪,原因很簡單,因為此人是岳飛之后。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岳鐘琪居然告發了他們。
他們弄不明白:一面是滿族的皇帝,顯得十分大度;一面是漢族名臣之后,顯得卻十分吝嗇。
雍正親自澄清,不但沒有反濁為清,反而使人們更加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但是,曾靜、張熙終究還是活了下去,雍正對于仕途以外的文人的牢騷,不屑一顧。
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雍正的兒子乾隆。
乾隆對于文化,格外苛責,不管是在仕途還是在山野,文化都必須依附于政治。
乾隆收回了《大義覺迷錄》,把曾靜、張熙殺了頭。
文化的自由,自由的文化一齊隨著文字獄的恐懼而漸漸潛隱。
乾隆皇帝,一面對自己的“十全武功”沾沾自喜,一面又對自己的“文采詩詞”暗自高興,康熙與乾隆,好似完成了中國歷史的一個輪回,而輪回的終點,又自然的回到了滿漢兩種文化的均衡上。
嘉慶皇帝,雖然文采上還過得去,若論武功,比及康熙乾隆,又似乎顯得十分尷尬。
在嘉慶身上,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漢族文化的血脈,滿族文化就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
馬克思說的對:野蠻的征服者的文化總是被文明所征服。不僅如此,整個滿洲文化在嘉慶手中來了一個整體上的蛻變。
缺少內容的充盈,承德比之于北京,顯得就十分的虛弱。
終于,在嘉慶二十五年,嘉慶皇帝在承德不明不白的死去,山莊以后也很少被皇家人員所光顧,除了咸豐十二年的一次逃難,山莊在文化上的地位也就慢慢消融了。
四
正在處理滿漢兩種文化的同時,大洋彼岸的另一種文化又悄然而至。
比較起來,西洋文化的資格也許比滿文化的資格更要老一些,只不過由于明末清初的戰亂,它才偷偷的隱蔽了起來。
首先接受這種文化的清朝皇帝是康熙,康熙在閑暇的時候很注意西學的學習,比如他曾經學習了西方的數學,西方的天文學,他的身邊,也有湯若望,南懷仁等一大批西方傳教士。
西學與中學,毫不排斥,毫無間隙地在康熙身上統一起來了。
康熙接受西學,然而不是變革舊制的決策,而是體現的一種天朝上國的大度。
因此,西學與中學的爭論,被緊緊的箍在了學術的范圍之內。
不管怎樣,康熙對于西學,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種并不排斥的態度。
事情到了乾隆與嘉慶那里突然變了,中學對于西學,完全的采取了另一種態度。
乾隆五十八年,英國特使馬嘎爾尼,帶領大隊人馬,以祝壽為名,拜見了乾隆,然而無果而終。
嘉慶二十一年,英國復派使臣阿美士德來北京進行在度的交涉,結果根本沒有進行談判。
為何會有這樣一種結局,深層的原因姑且不論,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就是英使沒有完成覲見天子的禮數。
沒有了滿族文化的放達,沒有了滿族文化的坦蕩,漢族文化,用一種斤斤計較的方式拒絕了西學。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對于清朝的認識至少有了一點校正,我們對漢族文化本身的弱點就有了重新審視的必要。
五
越是固守落后的文明,越是使文明落后,一百多年的天朝上國,于道光二十年從夢中驚醒。
道光崇尚節儉,文化上一味強調的是經世致用,不愿意浪費一絲的人力資源。
英國的船尖炮利,使道光不得不認識到,西學更能經世致用。
一時間,人們開始反思,反思的結果是“師夷長技”,反思的目的是“以夷制夷”。
把結果與目的一比較,自然使人困惑,一味的學習別人,怎么可能戰勝別人,更何況,學習的方法僅僅是“中體西用”。
結果越是學習,就越是落后。越是落后,就越是拼命的學習。
※本文作者:寒如冰(鄧榮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