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問我,“嘎瑪是啥意思,為啥取一個藏族人的名字?”
2000年秋天,我作為北京電視臺國際部聘請的編導到西藏采拍電視紀錄片《西部的發現》,去到了昌都地區嘎瑪鄉。那是一個讓我至今依然無力用語言和鏡頭去表述的美麗藏族村寨。瀾滄江(扎曲河)靜靜地流經嘎瑪,在蜿蜒平緩的草場上是成群的牛羊;遠處是偉岸挺拔的雪山和茂密的原始森林,嘎瑪鄉就在永遠的蔚藍和潔白之下,有成群的野鴿在村寨周邊飛旋,村寨里松煙裊弋、犬吠幾點……這就是我第一眼看到的嘎瑪。
嘎瑪,藏語意星星。藏族人沒有姓氏,也無延續香火的需要,大多以日月星辰和出生日子取名。我謂嘎瑪,有懷想嘎瑪鄉的故意。
嘎瑪嘎舉(白教)的祖廟嘎瑪寺就在嘎瑪鄉,嘎瑪嘎舉是首創活佛轉世的教派。歷代嘎瑪巴(大寶法王)坐床前均要到嘎瑪寺講經布道。
我在嘎瑪看到了最雄奇壯美的自然景觀。而在行走西藏、采訪了無數地方、多個一妻多夫家庭和朝圣嘎瑪寺以后,初步了解到了臓民族同胞知天達命、貧富不爭、福禍任天、生命平等、無憂無慮、善待天下之人和天下萬物、全民皆信仰宗教的高原人生的自然天成。
最重要的是:一個平靜對待生死存亡的偉大民族,從來就沒有死亡的恐懼和生存的焦慮。一切都源于靈魂流轉的宗教思想。
藏傳佛教的最大成就也許就是對自然世界的有效保護!因為塌方,我們滯留于嘎瑪鄉政府,鄉長的木房里除了糌粑一無所有。為了招待我們,鄉政府組織開了一個特別會議,一直同意在扎曲河里撈幾條魚招待我們。我們和書記員一起來到了扎曲河邊,書記員跳進刺骨的雪水里,一會功夫就撈上七、八條雪水無鱗魚,讓我們驚嘆不已!還讓我們感嘆的是,就在書記員下河撈魚期間,我們不時可以看到草叢間有野兔、旱獺在跳動,白馬雞也在山坡上毫無畏懼的尋食。在西藏采訪期間,這種人與動物和諧不擾的事情不時都會發生,真真是“棒打野雞手捧魚”的桃源世界。鄉政府之所以要開會研究下河撈魚,是因為藏區所有牧民都不吃魚,政府也不能輕易違背此俗,故要開會同意后才行動。實際上,在佛教的戒規中,首戒就是不傷生。即便是藏民自家養的牛羊,需要宰殺時也要給其他家庭置換,由身穿黑衣的職業屠夫進行宰殺。
因為嘎瑪嘎舉的祖廟在嘎瑪鄉,十二世紀時,印度和尼泊爾的工匠陸續來到此地安家落戶。嘎瑪鄉的唐卡、銅器和銀器等手工業品遠近聞名,村民家庭的富足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就在頓珠這個四兄弟共一妻的家庭里,桌瑪身上佩戴的珠寶首飾就價值幾百萬元人民幣,隨行的拉措告訴我們僅桌瑪胸前那顆九眼珠就值100多萬;而他們家經堂的富麗堂皇和眾多的唐卡、佛器更讓我們嘆為觀止!
一妻多夫在嘎瑪鄉的婚姻形式中占有很大比例,大多能和諧共處。這種家庭的性生活以妻子門環上兄弟間的鞋帶為信號。子女們謂長兄為父,其謂叔。
嘎瑪鄉是一個至今沒有電力的地方,但幾乎家家都有發電機,家家都有兇猛的藏嫯和摩托車,家家的房頂閣樓都有經堂,家家都有無數的牛羊和無數的財富,他們才是真正的行者和仙人。
鄉政府因為經費緊張,對口援藏城市北京市送給他們的切諾基只是放在庫房的擺設,走村串戶均用騾馬。
在嘎瑪,感受到入廁乃最大的痛苦,太過寒冷,讓我明白高原人為啥不洗澡。
在嘎瑪,我明白了馬原《上下都空空蕩蕩》的含意。藏袍中的女人是不能穿內衣褲的,因為穿內衣褲是對男人的侮辱。
在嘎瑪,我終于理解什么叫美麗。
嘎瑪人用一天一夜的時間無償地為我們疏通了回家的路。
我們在嘎瑪鄉所拍照片全部丟失。
嘎瑪鄉對改變我對宗教的一貫立場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丹增,乃信奉宗教的人。我希望通過不斷地學習了解一些藏傳佛教的思想,不至于把人類的宗教信仰簡單的歸咎于迷信或弱者的選擇。
為了牢記嘎瑪,所以嘎瑪丹增。
※本文作者:嘎瑪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