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喜歡秋天了,我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也許是在無意之中.
走在小區旁的人行道上,秋葉如翩翩蝴蝶,隨風而至,輕輕地落在地上。那份靜美,絕不輸于春花的絢爛。環衛工人用長長的笤帚把落葉掃起來,倒在路邊高高的垃圾箱里,留給人一絲遺憾:落葉滿徑豈不更好?與落葉喬木相間的是高大的樟木,樹蔭如蓋;道旁修剪過的灌木,從一個整齊的平面上竄出幾顆紅紅的嫩芽。小區后面的河道今夏剛剛疏浚過,河水清清,屋舍、樹木的倒影在碧波里微微蕩漾。河畔有許多的垂柳,春去秋來,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黃色,她不再有鵝黃的嫩葉,縱然沒有朝陽或晚霞的映照,又怎能說不是“金柳”?沒有案牘勞形,也無磨人的是是非非要去處理;沒有饑腸轆轆,也不用匆匆地趕時間……我環顧周遭景致,竟不知天高地厚地笑話《秋聲賦》有些“矯情”了。
不遠處就是一座公園,信步而入,只見樹葉斑斕。極目遠眺,發現園內一側有大片的芙蓉花,心向往之;沒多久,身亦至。芙蓉有含苞的,有怒放的;有粉色的,有白色的;在綠葉的襯托下,是一幅渾然天成的花卉寫真。在芙蓉花邊上的人工池塘里是大片的殘荷,有耷拉著腦袋枯了葉子的;有綠色尚存、但已失了往日風采的。在同一個視覺空間中,出現了木芙蓉和水芙蓉,榮與枯并存,竟然是如此的和諧。不由得叫人想到陰與陽,乾與坤,水與火……這是造物主的神奇,唯有此,天地萬物才平衡。
公園的一角正在改造,挖泥機咯噔、咯噔不緊不慢地工作著。工地上的工人頭戴安全帽,手上拿著不同的工具埋頭工作。他們的手臂蒙了灰,褲腿上沾滿了泥土。忽然,有個問題在腦海中閃現:他們天天在公園中勞作,可曾欣賞過公園的美景?
又想起了曾經的一幕--某日外出,氣候宜人,就半開著車窗。忽有陣陣花香襲來,往前一看,是滿滿的兩筐百合,秀色迷人。雖然是已經摘下來的花,但還是透著盎然生機,許是剛從地里運來。花被放在改裝后的電瓶車后座上,片刻,我們的車就超過了電瓶車。我回過頭看了運花人,他約莫50歲,零亂的頭發,面無表情,臉色有些憔悴,衣服是邋遢的。如果這位男子在大街上走,很難把他和鮮花聯系在一起。
這個世界不乏美,但勞作是辛苦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閑暇、閑心、閑情去欣賞美。美常常是在漫不經心中,在沒有目標的行程中,甚至是在慵懶的午后。“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是詩人眼中的采桑女“羅敷”。在羅敷一樣的青春年華,我也曾采桑。桑葉或新枝掰下來的時候有白色的汁液流出,黏黏的,沾在手上、衣服上很快就變黑了,故不能穿新衣;因為有刺毛蟲以及桑葉、桑枝的刮擦,所以要戴一個大大的草帽。曾傻傻地想:在這樣的勞作環境中,羅敷如何保持美麗的發髻不變形,又如何舍得用緗綺做裙子、用紫綺做上衣來作為她的“工作衣”?或許她舍得,因其夫君是一城之主,她有這個條件。但作為一名普通采桑女恐怕連這樣的衣料也沒有,遑論舍得與否。當初我看到母親穿著粗布舊衣,拖著疲憊的身子在半夜里喂蠶,真是印證了:“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句話。
養蠶辛苦,采茶、采蓮又何嘗不是?“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恐怕也只是岸上詩人眼中的美,采蓮女自身未必有和詩人一樣的感受。在繁重的勞作中,對于勞動者而言,美是一種奢侈。
思緒飛舞,這便是獨自與天地為伴的妙處。看到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忽然覺得自己站在那里賞花有一種“犯罪感”。我懷揣不安,轉過身來,從內心升起一個聲音:無論如何,都不要去嘲笑別人不會欣賞美;他們也許還沒有被賦予過欣賞美的條件,就像許多從未停下腳步、起早貪黑掃落葉的環衛工人和為工作、生計所累的人們。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