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爸爸,一個聽起來就溫暖和親切的字眼兒!終于休假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我就是要看看我好久未見的父母,不知道二位老人家怎么樣了,真的很掛念,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關于父親母親的散文。
關于父親母親的散文:父親母親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的,所以,人們在說起自己的父母的時候,總會對“父親母親”四個字感覺特別親切,也常常用自己的感恩的心來歌頌和孝敬自己的父親母親。我們為人父母,也應該盡父母的應盡之責。
父母,是一種稱呼,也是一種責任。父母成立了家庭就擔負著生兒育女的神圣職責。父親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我們對父母感恩不盡。因此,歌頌、感恩、孝敬父母是兒女應該做的事情。然而,在子女們歌頌、感恩、孝敬父母的同時,做為父親母親的你我,也肩負著神圣的使命和應盡的責任。做為母親,在寫這樣命題文字的時候,我的想法可能與大家有所不同。我想的是,身為父親母親的我們應該肩負的責任。近些年我國的離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離婚夫妻中有子女的家庭占到總離婚家庭的70%左右。離婚后,孩子不再是雙親家庭,而單親家庭,有的是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連單身都算不上。還有的甚至是無親家庭,被遺棄或者送到孤兒院。這樣的現象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卻常常能看到的。于是我心里曾不只一次地問過:做為父母,是否應該為子女(尤其是未成年的子女)多盡一些做父母的責任呢?
父母當慎思:如何成為一名負責任的父母?在大部分父母的意識中,生了兒女只要能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衣食住用行,有求必應,條件優越,有病及時治療,能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父母就盡到了責任。雖然這是一種漂渺、低層的責任意識,這只不過是盡到了生養兒女的必須,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而現實生活中,離異家庭的許多父母連這最漂渺、低層的責任都做不到。鄰居家一對老兩口,帶著一個11歲的小孫子。兒子和媳婦離婚9年了,這孩子生下來就由爺爺奶奶帶著,一直到今天。兒子和媳婦在外地又各自成家,誰也不管這個孩子。每當看到這個孩子的時候,他總是自己在樓下的角落里玩,跟其他的孩子很少接觸,眼神里總有些憂郁。有一次孩子病的很重,孩子的爺爺找到愛人,求愛人開車拉孩子去醫院。孩子住院后,醫院的病房里,四個人的房間,有三個孩子是由父母陪伴在身邊的,而鄰居家的孩子只有老兩口在輪流看護著孩子。我去醫院看望的時候,看到另外三個孩子在父母身邊的撒嬌玩耍,是那樣的快樂。再看鄰居家的孩子,躺在床上,仿佛心里在想著什么,一言不發。看到這個孩子,我的心里有種說不出的酸楚和恨。可憐這個有父母卻沒有父愛母愛的孩子,恨這個孩子父母的不負責任。
歐美國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離婚高峰,促成了大量離婚式單親家庭的出現。中國從改革開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長的離婚率,使單親家庭子女也隨之多了起來。注意觀察過這些離異家庭中的孩子,總有一種憂郁的眼神,在他們幼小應該充滿快樂的眼睛里,看到的似乎是對父母雙親能一起領他們去一次公園時的期待。堂姐是離異女人,自己帶著孩子。有一次我去她家,無意中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她女兒的日記這樣寫道:“自從父母離婚,雖然母親在物質生活等方面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種自卑、孤獨和失落。我無法和別的同學一樣,得到父親那種強有力的鼓舞和支持,也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自豪地談論有關爸爸的事情。因此,我總是感到自己是那么怯懦,是那么沒有自信……”看到這段話的時候,真的讓我有了一種《野菊花》歌中傾唱的孤獨了:我知道父母雙親,就卻再沒看到她。雨落下時,從來都獨自害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撫養教育孩子是天經地義的責任。成語“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等哲言都是對父母責任的最好詮譯。傳宗接代不是簡單的指生育,也包涵了教育的責任。針對現在離異家庭孩子的撫養和教育問題,有人說:現在社會就這樣。社會是什么?我不知道該怎么定義“社會”,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一分子,我們不能事事都去埋怨社會。凡事從自身做起,是最主要的。任何事情的抱怨與怪罪,不如放正心態,凡事都想想自己肩負的責任。《三字經》中寫道:“子不教,父之過”,“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作為父母,對教育孩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先賢們早為我們做出了表率,也留下遺訓給我們。生完孩子而置孩子于不顧的父母們,為什么“現在社會就這樣”的說法你接受,而你當父母的責任卻不能擔當呢?如果僅僅把生兒育女當做一次人之常理的快樂享受,而放棄對孩子自覺主動的撫養和教育,不履行做父母的義務和責任,我不禁要問:這樣的父母,與動物何異?
父親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父親和母親的角色作用是不可能互相替代的。在孩子人格的形成過程中,父母有著無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愛,孩子就會形成所謂的偏陰人格;缺少母愛,孩子又會形成所謂的偏陽人格。只有父親和母親的通力合作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所以,父母之間的恩怨不要影響到孩子,父母的離異,不應該是推卸負責孩子的借口。做為母親,我非常關注和觀察身邊單親家庭和沒有父母的孩子。歌中唱道:“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是對媽媽的贊揚。而有太多的孩子因父母的離異而不在媽媽身邊。歌中還唱道:“是你給我一個家,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這是對爸爸的歌頌。然而多少離異家庭卻因爸爸的離開,而不能給孩子一個家。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這種不教之教,無言指教,對孩子的影響是任何語言教育所無法比擬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沒有父母的愛,所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離異父母不能跟孩子天天在一起,怎么能有太多的心靈上的愛給孩子?離婚對大人是一種傷害,對孩子更是一種傷害,而這種傷害往往不容易發現,但影響卻很深遠。就像有首歌中唱道的一樣:媽媽一個家,爸爸一個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聽到歌聲中孩子那傾情且傷感的演唱,父母們不為之傷情嗎?常言道“行為表達真良心”,父母要留心孩子每一行蹤,關注孩子每一舉動。然而,太多離異家庭甚至是雙親家庭的父母做不到這一點。正常家庭的有些為人父母者,責任意識不強,過分“縱欲”,以“活出自我”為借口,只顧自己吃喝玩樂,把培養教育子女的責任扔在一邊,這是失職,甚至可以說是犯罪。
我們生活在古老的中國,傳統教導人們的中國倫理思想是:子女要尊敬父母,父母要對子女照顧,教育成人。從決定生養孩子那一天開始,就要承擔起責任。撫養和教育孩子同其他事情一樣也是一份耕耘一分收獲,做父母的不能既希望孩子成長的好,又想自己不費力,天上掉餡餅的事是沒有的!要想孩子健康成長為一個人,父母必須付出很多心血。生養了孩子,到任何時候不要用任何借口而忘記自己的責任,因為我們是父親母親。在大家都頌揚、贊美、感恩、孝敬父母親的同時,做為母親,我想說的是:天下的父母們:我們在孝敬父母的同時,我們也是子女孝敬的父親母親,我們更是肩負責任的——父親母親
關于父親母親的散文:我的父親母親
媽媽,爸爸,一個聽起來就溫暖和親切的字眼兒!
終于休假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我就是要看看我好久未見的父母,不知道二位老人家怎么樣了,真的很掛念,爸爸的心血管病很重,媽媽的腿也不好,總是很疼,真是不放心呀……
七點鐘的車,我六點半就跑到五愛街,那個固定的站點守著了,啊!這天可真冷,就我一個穿半袖的,沒辦法,太著急出門了嘛,挺著吧,買了一個雞蛋餅在手里握著,不是吃,是取暖啊,盡管最后上車還是吃了,要不多浪費呀。等了大約四十多分鐘,晚了十多分鐘的車終于來了,可能是非法運輸的那種吧,沒有任何標志,熱情的車主,讓我上了車之后,飛也似的向前奔去,窗外所有的圖象都唰唰的晃過車窗,車內的陽光好溫暖,好舒服啊,在這兒,我終于可以欣賞一下家鄉的景致了,終于可以從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好好的休息一下了,終于可以享受一下,這難得的假日啊,想著就要見到爸媽,我真的很開心喲……
大約不到二小時,車子拐進了一片綠色的海泮,那里就是我此行的終點了——紅旗堡村,剛剛經歷了秋雨洗禮的村莊是那么的清新怡人,隨風漂過的就是泥土的汾芳和莊家院的氣息,賣票大姨說,"到站了,小伙子,"就在車子要停的那一瞬間,我看到一個我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媽媽,真的是我的媽媽,我真的好激動啊,有近半年的時間沒有見到她老人家了,守著病重的父親,媽媽一定受了很多苦,我的心里酸酸的,沒有讓淚流出來,我象小孩子一樣,揮著手,跑向媽媽,離近了,媽媽穿著一件褪了色的涼沙的上衣,一條蘭色的褳子,挽著褲角,一雙小黑布鞋沾著大地的泥土,花白的頭發下是一張我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陌生是因為,從市里搬到農村這半年讓媽媽又在我的記憶中蒼老了許多,我說:"媽媽,您辛苦了","苦啥啊,這兒不錯,挺好,你爸和我都喜歡在這兒,"一邊說一邊象小時候一樣,拉著我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熟人了,都要向人家說這是我兒子,臉上始終露著幸福的微笑.
拐了幾道彎,一個白門的小庭院出現在面前,爸爸,就站在門口,焦急的張望著,"爸,你怎么不在屋里休息啊,外面有風啊"我老遠就喊道,爸爸,還是沒有動,只是擺擺手,盡管父親依舊要保持他一生的嚴肅,但是我仍可以看到和感覺到,他內心的快樂和期盼。我扶著爸爸,拉著媽媽,走進了院子,
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滿院子的菜,滿院子的包米,還有滿地跑的大雞小雞,這是真的嗎,這是二位老人家自己一手操持的嗎,就爸媽的身體,來對付這么累的農村生活,尤其遼寧今年60年難遇的大旱,真的很難想象啊。爸爸卻樂此不彼,帶我看這兒,看那兒,他推開一間房門,我嚇了一跳,那屋子里的炕上是滿滿的一片啊,各種瓜,冬瓜,角瓜,南瓜,牛腿瓜,大葫蘆,絲瓜。。。。,爸爸看著我的表情,很是開心和得意,我不住的表達著自己的驚訝,卻是從心里佩服我的父親和母親。
媽媽,急著去掰新鮮的包米煮給我吃,爸爸也去幫忙,我也東一下西一下幫忙,突然母親叫了一聲,我趕忙跑過去,原來媽媽急著掰包米,卻忘了腳下有一個暗井,一條腿掉了下來,我扶起媽媽,看著媽媽腿上的那處青淤,心疼的眼淚都要出來了,可媽媽卻說沒事兒,沒事兒,轉身又進屋準備午飯了。
媽媽做飯很香,我一直也學不來,媽媽一邊盛,一邊讓我多吃,我這個時候真的很幸福很快樂,就象回來了童年。
爸爸還是一如往日的關心我的工作,我說您放心好了,我做事是很穩的,你也知道的,我會好好工作,而且我現在有一個很好的經理,有很好的主管,還有很好的同事,一切都是很好的,你就放心把自己照顧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父親這才放心的點點頭,說:"我們苑姓,本就出身名門貴族,只是世事蒼桑,現在漠落了,自己做事不光為自己也要光宗耀祖"。我點點頭說:"我會努力的"。其實,我的內心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回想自己的前三十多年,成功與失敗,幸福與愁困,悲喜風雨中一步步走過來,我有時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都想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責任,就是倒下也要有尊嚴,為了家庭,為了我的親人我要努力,大不了重頭再來,盡管這很渺茫,但這是我無可回避的方向和動力。
躺在炕上,我思緒難平,媽媽,爸爸,為我們操勞一生,對于他們的晚年,我卻不能有太多的幫助,我真的很痛苦,扣打著自己的良心,自己要怎么做才能有更好的未來,為了自己、為了父母、為了家族,也許答案仍是未知,也許答案仍在未來,但是我想我現在就該做好眼前的事情,做個好職員,做個好兒子,希望那個好的轉機會早一天的到來,可以讓我從容的孝敬和照顧我的父母親人。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