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哪里?(精選3篇)
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哪里? 篇1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因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21世紀,我國中小學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決戰課堂”、“聚焦課堂”是這一時期關心教育改革的人們用得最多的詞匯。近年來,廣大政治教師雖然對課堂教學的創新化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但筆者感到,當前的中學政治課堂教學設計還普遍存在滯后于創新教育思想觀念的現象,課堂教學仍以反復操練和題海戰術為主要方法,即教學仍然停滯于“知識本位”的教育價值觀,還沒有提升到“學生發展本位”的教育價值觀上。這不得不使我們要重新審視一個基本的問題:
勿容置疑,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應在于學生的發展。筆者認為,作為成功的以學生發展為“著力點”的中學政治課教學至少應符合以下兩大要求:
一、中學政治課教學應該更富有“政治味”。中學政治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長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是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目標。這就是說,政治學科不僅是傳播知識和培養能力,與其他學科相比,還要更突出育人功能。然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實踐中又是不斷發展的,“育人”也在不斷變化,要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性和政治性。因此,政治課教學要緊跟認識的發展和“育人”的新情況、新要求,必須要做到以下“三讓”。
1.觀念要讓學生貼近。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出現重智輕德、重主導輕主體、重考試分數輕創造“火花”、重整體統一輕個性特長的教學思路。中學政治教師要敢于沖破種種束縛,樹立新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教師觀和學生觀,一切從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出發,變師生關系為平等、對話、合作伙伴的新型關系。真正由“以教論學”向“以學論教”轉變。為此教師要做到以下“五放棄”:
首先,中學政治教師一定要放棄“教材就是學生的全部世界”的觀念,切實轉到“讓世界成為學生的全部教材”上來,摒棄那種視教材為“法寶”或“圣經”的文本而不準越雷池一步的理念。其次,教師要放棄“相信自己告訴學生什么,學生就能學會什么”的觀念。教師要想念只有學生自己學習才會更有效,相信學生的學習結果要通過某種活動來實現,只有當學生發揮了自己的積極性才能學會。第三,教師要放棄“學生的任務就是接受,教師的任務就是設法使學生‘知識瓶’裝得滿滿”的觀念。第四,教師要放棄“相信只要學生認真聽講,獲得知識就多”的觀念。教師要相信“真實的知識是學生自己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動眼的學習活動獲得的”。第五,教師要放棄“學生學習是苦差役”的觀念。教師要相信“輕松、愉快、樂觀的良好情緒,能使人產生超強的記憶力,充分發揮心理潛能;而焦慮不安、悲觀失望、激憤惱怒等不良情緒,則會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只有學生樂學,主動學,學生才會學會、學好,學出真本領”。
2.時空要讓學生走進。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將學生關閉在學校圍墻內,按固定的班級、固定教材、固定的教師、固定的課表上課,其弊端為:“時間戰”禁錮了學生的時空,“題海戰”束縛了學習的內容。加之政治課理論性概念多,教材講述較原則抽象、趣味少,學生更感覺枯燥無味、難理解,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政治說教”課。為此,政治課要讓學生想學、樂學,除采取其他措施外,重要的是拓展課堂教學的時空格局,使之出現“彈性化、多樣化的趨勢”,樹立“社會即是學校”、“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
首先,要打破刻板的時間模式。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一旦展開,可根據學生的活動情況設置長課、短課;也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教室收看12點的“午間新聞”、19點38分的“焦點訪談”和不定時的“新聞調查”;還可以根據國內外的重大事件適時舉行熱點專題講座,如“聚焦伊拉克”、“聚焦朝鮮半島”等。
其次,要拓寬教學的空間格局。
在教室課桌凳的空間構成上,可以由原來的“秧田式”位置編排變成“小組式”、“圓桌式”的位置編排(見下圖)。教師在這種授課空間中上課會發覺,師生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接觸也增多了,教師有更多的機會發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利用這種位置編排所剩下的空間,組織學生演一些小品等生活劇之類的課堂活動。
在教學內容的空間構成上,要及時打開校門,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例如:在講高一《銀行和儲蓄》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邀請銀行的工作人員來解講;在講《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時,可以邀請工商局或消協的有關人員來講具體生活中的案例課,讓生活知識進入課堂;在講解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可以大膽地讓學生走向社會去觀察、去實踐,也可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走進第二課堂,將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3.資源要讓學生共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漁場。現代社會是一個要求人們不斷學習的社會,學校要充分發揮現有教學資源的應有價值,以讓學生共享。這里的“資源”包括學校的物質資源、教師資源、學生資源、家長資源等。
首先,要開放學校的物質資源。學校要盡量安排更多的時間,開放圖書館,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覓寶;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探求知識的秘密;開放微機房,讓學生在網上從校內走向校外;開放各教室的有線電視,讓學生在適當的時間收看“新聞”、“焦點訪談”等內容,以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思路,學會多角度、多方位觀察與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其次,要開放教師資源。學校教師都是經過高等師范教育培養出來的具有專業技術教育的人才,各有專長,各具特色。班級授課制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授課面,為了讓學校真正成為每個學生成長工的搖籃,教師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集體備課,發揚合作精神,讓每一位教師的教案成為本教研組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二是學校內的每一位教師都要向全校學生開放,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隨時問任何一個相關教師,而不應受年級、班級、學科的限制。為此,教師要由傳統的靜態知識占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知識經濟社會最大的特征就是知識的更新與創新。過去我們要求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代的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是一條小河,一條長流長新的小河。要達到這一要求,現代教師就要敢于否定自己、更新自己、發展自己與提高自己。
再次,要開放學生與家長資源。孔子說“三人行,則有我師”,我們在教學上也應該以“能者為師”的原則,一方面可以邀請家長中的能人(如企業家、工商管理員、銀行職員等)對全體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教學;另一方面也可以請對某方面知識已學會并有特長的學生成為“小老師”,以兵教兵,這種近距離、平等的教學,效果將更明顯。
二、中學政治課教學應該更有“教學味”(見下圖)。“教學味”主要體現在教師是否真正做到面向學生,將學生的自我建構、發展、提高和變化視為自己的目的,把學生素質的提高、主體的發展視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實現”,而不僅僅是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演講過程的完美。隨著教學進程的推進,學生時而驚訝、時而發問、時而討論,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努力把新知識內化于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中,這些都是富有“教學味”的課堂教學標志。相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中沒有停頓、沒有反饋,也沒有因教學過程 中出現障礙而調整教學方案,只是按照固有的約定按部就班進行。這樣的課堂教學無論教學的演講多么的精彩,最多是一部成功的教師表演劇。筆者認為,政治課的“教學味”具體應該具備“三讓”。
1.新知與問題要讓學生去發現。一位美國校長曾經這樣評論中學的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扎實,學習特別勤奮;但是,中國學生只能回答教師的問題,而且,這些答案幾乎就是教師課堂上所講的,或者,就是課本上所寫的。這樣的學生是很少有創造力的。最有創造力的是那些在課堂上經常提出問題的學生。創造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它不可能在書本中找到現成的答案。”教學中,讓學生主動發現與提出問題,做學習的真正主人,是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一條重要措施。蘇霍姆林斯坦也告訴我們:“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對后繼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去發現新問題、探求新知識。中學政治課教學不時教材內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教師把內容問題化,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確立學習層次,以有限的知識點構建問題序列,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我在講授高二第二課“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這一框題時先給學生提出什么是發展?正確的把握發展的概念要注意哪些問題?發展的實質是什么?什么是新、舊事物?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是什么?人們在區分新舊事物的時候容易出現哪些錯誤標準?等一系列問題,然后讓學生思考5分鐘,討論有分鐘,而后再讓他們就這些總是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進行分組競賽,這樣就深化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深入把握。
2.過程要讓學生去參與。素質的特點之一就是內化性,內化須經過主體才能實現,因而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過程 中,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此,我們的教學應從內容的知識性學習轉向動態發展的過程性學習,變學生由“文化傳承”的受動者為“文化再生產”的經營者、參與者。也就是說教學的著力點不再是所謂的課程內容的“精確掌握”,而是教學主體間的對話。例如,在講到高一經濟常識“股票”這個內容時,可以事先布置同學們分組、分頭去整理相關的資料,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學生資源(懂股票的學生)、家長資源(炒股的家長),然后在課堂上分組派代表上臺講解,并進行現場模擬炒股活動。同時,讓學生通過討論用已有知識和相關的政策在理論上推導出“股票價格為什么與預期股息成正比、與銀行利息率成反比?”
預期股息高 收益高 股票需求量大 股票價格上漲
銀行利率降低 銀行資金分流 流入股市 購買量放大 股票價格上漲
這樣既使學生分享到體驗的快樂,又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教材要讓不生去講解。課堂教學如果只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就會束縛他們素質的發展。所以,對于一些適宜學生講解的教材,最好采取先出示結論、再讓學生探索道理,把它講解出來的方法。比如說我在講授《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地位》這一框題時就放手讓學生先通過閱讀總結出本課主要講了哪些重要知識點,其中自己覺得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為什么這樣認為。在同學們各抒己見后我進行了總評,然后又在黑板上列出了本課所學知識的大致框架結構圖表,并空出其中一些關鍵地方分別讓三個小組的同學在分工協作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結果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扮演了“主角”,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而且一系列的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增強了學生對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觀念一變天地寬。只要我們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勇于創新,敢于探索,把課堂教學的“著力點”真正放在學生的發展上(而不是急于放在“下載”高考題目上),努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就一定能夠實現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哪里? 篇2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因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21世紀,我國中小學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決戰課堂”、“聚焦課堂”是這一時期關心教育改革的人們用得最多的詞匯。近年來,廣大政治教師雖然對課堂教學的創新化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但筆者感到,當前的中學政治課堂教學設計還普遍存在滯后于創新教育思想觀念的現象,課堂教學仍以反復操練和題海戰術為主要方法,即教學仍然停滯于“知識本位”的教育價值觀,還沒有提升到“學生發展本位”的教育價值觀上。這不得不使我們要重新審視一個基本的問題:
勿容置疑,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應在于學生的發展。筆者認為,作為成功的以學生發展為“著力點”的中學政治課教學至少應符合以下兩大要求:
一、中學政治課教學應該更富有“政治味”。中學政治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長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是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目標。這就是說,政治學科不僅是傳播知識和培養能力,與其他學科相比,還要更突出育人功能。然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實踐中又是不斷發展的,“育人”也在不斷變化,要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性和政治性。因此,政治課教學要緊跟認識的發展和“育人”的新情況、新要求,必須要做到以下“三讓”。
1.觀念要讓學生貼近。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出現重智輕德、重主導輕主體、重考試分數輕創造“火花”、重整體統一輕個性特長的教學思路。中學政治教師要敢于沖破種種束縛,樹立新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教師觀和學生觀,一切從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出發,變師生關系為平等、對話、合作伙伴的新型關系。真正由“以教論學”向“以學論教”轉變。為此教師要做到以下“五放棄”:
首先,中學政治教師一定要放棄“教材就是學生的全部世界”的觀念,切實轉到“讓世界成為學生的全部教材”上來,摒棄那種視教材為“法寶”或“圣經”的文本而不準越雷池一步的理念。其次,教師要放棄“相信自己告訴學生什么,學生就能學會什么”的觀念。教師要想念只有學生自己學習才會更有效,相信學生的學習結果要通過某種活動來實現,只有當學生發揮了自己的積極性才能學會。第三,教師要放棄“學生的任務就是接受,教師的任務就是設法使學生‘知識瓶’裝得滿滿”的觀念。第四,教師要放棄“相信只要學生認真聽講,獲得知識就多”的觀念。教師要相信“真實的知識是學生自己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動眼的學習活動獲得的”。第五,教師要放棄“學生學習是苦差役”的觀念。教師要相信“輕松、愉快、樂觀的良好情緒,能使人產生超強的記憶力,充分發揮心理潛能;而焦慮不安、悲觀失望、激憤惱怒等不良情緒,則會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只有學生樂學,主動學,學生才會學會、學好,學出真本領”。
2.時空要讓學生走進。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將學生關閉在學校圍墻內,按固定的班級、固定教材、固定的教師、固定的課表上課,其弊端為:“時間戰”禁錮了學生的時空,“題海戰”束縛了學習的內容。加之政治課理論性概念多,教材講述較原則抽象、趣味少,學生更感覺枯燥無味、難理解,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政治說教”課。為此,政治課要讓學生想學、樂學,除采取其他措施外,重要的是拓展課堂教學的時空格局,使之出現“彈性化、多樣化的趨勢”,樹立“社會即是學校”、“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
首先,要打破刻板的時間模式。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一旦展開,可根據學生的活動情況設置長課、短課;也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教室收看12點的“午間新聞”、19點38分的“焦點訪談”和不定時的“新聞調查”;還可以根據國內外的重大事件適時舉行熱點專題講座,如“聚焦伊拉克”、“聚焦朝鮮半島”等。
其次,要拓寬教學的空間格局。
在教室課桌凳的空間構成上,可以由原來的“秧田式”位置編排變成“小組式”、“圓桌式”的位置編排(見下圖)。教師在這種授課空間中上課會發覺,師生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接觸也增多了,教師有更多的機會發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利用這種位置編排所剩下的空間,組織學生演一些小品等生活劇之類的課堂活動。
在教學內容的空間構成上,要及時打開校門,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例如:在講高一《銀行和儲蓄》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邀請銀行的工作人員來解講;在講《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時,可以邀請工商局或消協的有關人員來講具體生活中的案例課,讓生活知識進入課堂;在講解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可以大膽地讓學生走向社會去觀察、去實踐,也可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走進第二課堂,將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3.資源要讓學生共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漁場。現代社會是一個要求人們不斷學習的社會,學校要充分發揮現有教學資源的應有價值,以讓學生共享。這里的“資源”包括學校的物質資源、教師資源、學生資源、家長資源等。
首先,要開放學校的物質資源。學校要盡量安排更多的時間,開放圖書館,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覓寶;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探求知識的秘密;開放微機房,讓學生在網上從校內走向校外;開放各教室的有線電視,讓學生在適當的時間收看“新聞”、“焦點訪談”等內容,以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思路,學會多角度、多方位觀察與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其次,要開放教師資源。學校教師都是經過高等師范教育培養出來的具有專業技術教育的人才,各有專長,各具特色。班級授課制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授課面,為了讓學校真正成為每個學生成長工的搖籃,教師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集體備課,發揚合作精神,讓每一位教師的教案成為本教研組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二是學校內的每一位教師都要向全校學生開放,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隨時問任何一個相關教師,而不應受年級、班級、學科的限制。為此,教師要由傳統的靜態知識占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知識經濟社會最大的特征就是知識的更新與創新。過去我們要求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代的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是一條小河,一條長流長新的小河。要達到這一要求,現代教師就要敢于否定自己、更新自己、發展自己與提高自己。
再次,要開放學生與家長資源。孔子說“三人行,則有我師”,我們在教學上也應該以“能者為師”的原則,一方面可以邀請家長中的能人(如企業家、工商管理員、銀行職員等)對全體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教學;另一方面也可以請對某方面知識已學會并有特長的學生成為“小老師”,以兵教兵,這種近距離、平等的教學,效果將更明顯。
二、中學政治課教學應該更有“教學味”(見下圖)。“教學味”主要體現在教師是否真正做到面向學生,將學生的自我建構、發展、提高和變化視為自己的目的,把學生素質的提高、主體的發展視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實現”,而不僅僅是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演講過程的完美。隨著教學進程的推進,學生時而驚訝、時而發問、時而討論,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努力把新知識內化于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中,這些都是富有“教學味”的課堂教學標志。相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中沒有停頓、沒有反饋,也沒有因教學過程 中出現障礙而調整教學方案,只是按照固有的約定按部就班進行。這樣的課堂教學無論教學的演講多么的精彩,最多是一部成功的教師表演劇。筆者認為,政治課的“教學味”具體應該具備“三讓”。
1.新知與問題要讓學生去發現。一位美國校長曾經這樣評論中學的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扎實,學習特別勤奮;但是,中國學生只能回答教師的問題,而且,這些答案幾乎就是教師課堂上所講的,或者,就是課本上所寫的。這樣的學生是很少有創造力的。最有創造力的是那些在課堂上經常提出問題的學生。創造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它不可能在書本中找到現成的答案。”教學中,讓學生主動發現與提出問題,做學習的真正主人,是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一條重要措施。蘇霍姆林斯坦也告訴我們:“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對后繼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去發現新問題、探求新知識。中學政治課教學不時教材內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教師把內容問題化,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確立學習層次,以有限的知識點構建問題序列,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我在講授高二第二課“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這一框題時先給學生提出什么是發展?正確的把握發展的概念要注意哪些問題?發展的實質是什么?什么是新、舊事物?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是什么?人們在區分新舊事物的時候容易出現哪些錯誤標準?等一系列問題,然后讓學生思考5分鐘,討論有分鐘,而后再讓他們就這些總是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進行分組競賽,這樣就深化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深入把握。
2.過程要讓學生去參與。素質的特點之一就是內化性,內化須經過主體才能實現,因而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過程 中,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此,我們的教學應從內容的知識性學習轉向動態發展的過程性學習,變學生由“文化傳承”的受動者為“文化再生產”的經營者、參與者。也就是說教學的著力點不再是所謂的課程內容的“精確掌握”,而是教學主體間的對話。例如,在講到高一經濟常識“股票”這個內容時,可以事先布置同學們分組、分頭去整理相關的資料,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學生資源(懂股票的學生)、家長資源(炒股的家長),然后在課堂上分組派代表上臺講解,并進行現場模擬炒股活動。同時,讓學生通過討論用已有知識和相關的政策在理論上推導出“股票價格為什么與預期股息成正比、與銀行利息率成反比?”
預期股息高 收益高 股票需求量大 股票價格上漲
銀行利率降低 銀行資金分流 流入股市 購買量放大 股票價格上漲
這樣既使學生分享到體驗的快樂,又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教材要讓不生去講解。課堂教學如果只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就會束縛他們素質的發展。所以,對于一些適宜學生講解的教材,最好采取先出示結論、再讓學生探索道理,把它講解出來的方法。比如說我在講授《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地位》這一框題時就放手讓學生先通過閱讀總結出本課主要講了哪些重要知識點,其中自己覺得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為什么這樣認為。在同學們各抒己見后我進行了總評,然后又在黑板上列出了本課所學知識的大致框架結構圖表,并空出其中一些關鍵地方分別讓三個小組的同學在分工協作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結果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扮演了“主角”,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而且一系列的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增強了學生對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觀念一變天地寬。只要我們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勇于創新,敢于探索,把課堂教學的“著力點”真正放在學生的發展上(而不是急于放在“下載”高考題目上),努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就一定能夠實現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哪里? 篇3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因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21世紀,我國中小學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決戰課堂”、“聚焦課堂”是這一時期關心教育改革的人們用得最多的詞匯。近年來,廣大政治教師雖然對課堂教學的創新化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但筆者感到,當前的中學政治課堂教學設計還普遍存在滯后于創新教育思想觀念的現象,課堂教學仍以反復操練和題海戰術為主要方法,即教學仍然停滯于“知識本位”的教育價值觀,還沒有提升到“學生發展本位”的教育價值觀上。這不得不使我們要重新審視一個基本的問題: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哪里?
勿容置疑,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著力點”應在于學生的發展。筆者認為,作為成功的以學生發展為“著力點”的中學政治課教學至少應符合以下兩大要求:
一、中學政治課教學應該更富有“政治味”。中學政治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長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是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目標。這就是說,政治學科不僅是傳播知識和培養能力,與其他學科相比,還要更突出育人功能。然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實踐中又是不斷發展的,“育人”也在不斷變化,要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性和政治性。因此,政治課教學要緊跟認識的發展和“育人”的新情況、新要求,必須要做到以下“三讓”。
1.觀念要讓學生貼近。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出現重智輕德、重主導輕主體、重考試分數輕創造“火花”、重整體統一輕個性特長的教學思路。中學政治教師要敢于沖破種種束縛,樹立新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教師觀和學生觀,一切從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出發,變師生關系為平等、對話、合作伙伴的新型關系。真正由“以教論學”向“以學論教”轉變。為此教師要做到以下“五放棄”:
首先,中學政治教師一定要放棄“教材就是學生的全部世界”的觀念,切實轉到“讓世界成為學生的全部教材”上來,摒棄那種視教材為“法寶”或“圣經”的文本而不準越雷池一步的理念。其次,教師要放棄“相信自己告訴學生什么,學生就能學會什么”的觀念。教師要想念只有學生自己學習才會更有效,相信學生的學習結果要通過某種活動來實現,只有當學生發揮了自己的積極性才能學會。第三,教師要放棄“學生的任務就是接受,教師的任務就是設法使學生‘知識瓶’裝得滿滿”的觀念。第四,教師要放棄“相信只要學生認真聽講,獲得知識就多”的觀念。教師要相信“真實的知識是學生自己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動眼的學習活動獲得的”。第五,教師要放棄“學生學習是苦差役”的觀念。教師要相信“輕松、愉快、樂觀的良好情緒,能使人產生超強的記憶力,充分發揮心理潛能;而焦慮不安、悲觀失望、激憤惱怒等不良情緒,則會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只有學生樂學,主動學,學生才會學會、學好,學出真本領”。
2.時空要讓學生走進。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將學生關閉在學校圍墻內,按固定的班級、固定教材、固定的教師、固定的課表上課,其弊端為:“時間戰”禁錮了學生的時空,“題海戰”束縛了學習的內容。加之政治課理論性概念多,教材講述較原則抽象、趣味少,學生更感覺枯燥無味、難理解,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政治說教”課。為此,政治課要讓學生想學、樂學,除采取其他措施外,重要的是拓展課堂教學的時空格局,使之出現“彈性化、多樣化的趨勢”,樹立“社會即是學校”、“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
首先,要打破刻板的時間模式。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一旦展開,可根據學生的活動情況設置長課、短課;也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教室收看12點的“午間新聞”、19點38分的“焦點訪談”和不定時的“新聞調查”;還可以根據國內外的重大事件適時舉行熱點專題講座,如“聚焦伊拉克”、“聚焦朝鮮半島”等。
其次,要拓寬教學的空間格局。
在教室課桌凳的空間構成上,可以由原來的“秧田式”位置編排變成“小組式”、“圓桌式”的位置編排(見下圖)。教師在這種授課空間中上課會發覺,師生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接觸也增多了,教師有更多的機會發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利用這種位置編排所剩下的空間,組織學生演一些小品等生活劇之類的課堂活動。
在教學內容的空間構成上,要及時打開校門,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例如:在講高一《銀行和儲蓄》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邀請銀行的工作人員來解講;在講《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時,可以邀請工商局或消協的有關人員來講具體生活中的案例課,讓生活知識進入課堂;在講解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可以大膽地讓學生走向社會去觀察、去實踐,也可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走進第二課堂,將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3.資源要讓學生共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漁場。現代社會是一個要求人們不斷學習的社會,學校要充分發揮現有教學資源的應有價值,以讓學生共享。這里的“資源”包括學校的物質資源、教師資源、學生資源、家長資源等。
首先,要開放學校的物質資源。學校要盡量安排更多的時間,開放圖書館,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覓寶;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探求知識的秘密;開放微機房,讓學生在網上從校內走向校外;開放各教室的有線電視,讓學生在適當的時間收看“新聞”、“焦點訪談”等內容,以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思路,學會多角度、多方位觀察與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其次,要開放教師資源。學校教師都是經過高等師范教育培養出來的具有專業技術教育的人才,各有專長,各具特色。班級授課制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授課面,為了讓學校真正成為每個學生成長工的搖籃,教師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集體備課,發揚合作精神,讓每一位教師的教案成為本教研組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二是學校內的每一位教師都要向全校學生開放,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隨時問任何一個相關教師,而不應受年級、班級、學科的限制。為此,教師要由傳統的靜態知識占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知識經濟社會最大的特征就是知識的更新與創新。過去我們要求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代的教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是一條小河,一條長流長新的小河。要達到這一要求,現代教師就要敢于否定自己、更新自己、發展自己與提高自己。
再次,要開放學生與家長資源。孔子說“三人行,則有我師”,我們在教學上也應該以“能者為師”的原則,一方面可以邀請家長中的能人(如企業家、工商管理員、銀行職員等)對全體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教學;另一方面也可以請對某方面知識已學會并有特長的學生成為“小老師”,以兵教兵,這種近距離、平等的教學,效果將更明顯。
二、中學政治課教學應該更有“教學味”(見下圖)。“教學味”主要體現在教師是否真正做到面向學生,將學生的自我建構、發展、提高和變化視為自己的目的,把學生素質的提高、主體的發展視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實現”,而不僅僅是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演講過程的完美。隨著教學進程的推進,學生時而驚訝、時而發問、時而討論,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努力把新知識內化于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中,這些都是富有“教學味”的課堂教學標志。相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停頓、沒有反饋,也沒有因教學過程中出現障礙而調整教學方案,只是按照固有的約定按部就班進行。這樣的課堂教學無論教學的演講多么的精彩,最多是一部成功的教師表演劇。筆者認為,政治課的“教學味”具體應該具備“三讓”。
1.新知與問題要讓學生去發現。一位美國校長曾經這樣評論中學的學生:“他們的基礎知識扎實,學習特別勤奮;但是,中國學生只能回答教師的問題,而且,這些答案幾乎就是教師課堂上所講的,或者,就是課本上所寫的。這樣的學生是很少有創造力的。最有創造力的是那些在課堂上經常提出問題的學生。創造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它不可能在書本中找到現成的答案。”教學中,讓學生主動發現與提出問題,做學習的真正主人,是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一條重要措施。蘇霍姆林斯坦也告訴我們:“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對后繼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去發現新問題、探求新知識。中學政治課教學不時教材內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教師把內容問題化,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確立學習層次,以有限的知識點構建問題序列,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說我在講授高二第二課“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這一框題時先給學生提出什么是發展?正確的把握發展的概念要注意哪些問題?發展的實質是什么?什么是新、舊事物?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是什么?人們在區分新舊事物的時候容易出現哪些錯誤標準?等一系列問題,然后讓學生思考5分鐘,討論有分鐘,而后再讓他們就這些總是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進行分組競賽,這樣就深化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深入把握。
2.過程要讓學生去參與。素質的特點之一就是內化性,內化須經過主體才能實現,因而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此,我們的教學應從內容的知識性學習轉向動態發展的過程性學習,變學生由“文化傳承”的受動者為“文化再生產”的經營者、參與者。也就是說教學的著力點不再是所謂的課程內容的“精確掌握”,而是教學主體間的對話。例如,在講到高一經濟常識“股票”這個內容時,可以事先布置同學們分組、分頭去整理相關的資料,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學生資源(懂股票的學生)、家長資源(炒股的家長),然后在課堂上分組派代表上臺講解,并進行現場模擬炒股活動。同時,讓學生通過討論用已有知識和相關的政策在理論上推導出“股票價格為什么與預期股息成正比、與銀行利息率成反比?”
預期股息高 收益高 股票需求量大 股票價格上漲
銀行利率降低 銀行資金分流 流入股市 購買量放大 股票價格上漲
這樣既使學生分享到體驗的快樂,又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教材要讓不生去講解。課堂教學如果只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就會束縛他們素質的發展。所以,對于一些適宜學生講解的教材,最好采取先出示結論、再讓學生探索道理,把它講解出來的方法。比如說我在講授《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地位》這一框題時就放手讓學生先通過閱讀總結出本課主要講了哪些重要知識點,其中自己覺得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為什么這樣認為。在同學們各抒己見后我進行了總評,然后又在黑板上列出了本課所學知識的大致框架結構圖表,并空出其中一些關鍵地方分別讓三個小組的同學在分工協作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結果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扮演了“主角”,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而且一系列的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增強了學生對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觀念一變天地寬。只要我們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勇于創新,敢于探索,把課堂教學的“著力點”真正放在學生的發展上(而不是急于放在“下載”高考題目上),努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就一定能夠實現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