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盛會》教學反思(通用3篇)
《春天的盛會》教學反思 篇1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最崇高的、使人感到舒適愉快的東西——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而我從《春天的盛會》這課的感受更為深刻。上完了這一節課,我對這一節課有以下的幾點反思:
首先,我在活動教學中創設了一個很好的情境,形成了一種快樂、融洽、寬松的氛圍,讓學生進入情境的體驗,有利于學生在新的情境中建構自己的認識結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如:用學生們喜歡的《春姑娘》歌曲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輕松地把他們引入課堂中。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教材中的兒歌,了解關于春天的一些常識。這樣一來在情境的創設下學生的感受性就更強了。
其次,是當學生在活動中產生了情感體驗,在設計時,我注意聯系學生的實際,從他們的學習、生活中取材。讓小組自己選擇唱歌、跳舞、吟誦古詩、讀兒歌、作品展等喜歡的形式來表現他們對春天的喜愛之情。由于他們在美術課、音樂課、語文課等學科中也學到了許多關于春天的知識,所以他們有能力在課堂中組織、編排出他們喜歡的節目。并能從中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想象思維能力及合作意識。
第三,我也關注學生的個體體驗,讓他們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課堂教學已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鳴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表情和評價的作用。如,一上課教師一番滿腔熱情、充滿樂趣的導入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恰到好處的形態動作和富有“會說話”的臉部表情,激活學生的認知活動。
這節課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和欣賞春天的作品,并將學生自己的作品布置在教室里的黑板報上,使教室里處處洋溢著春天的氣息,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這節課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嘗試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體驗和喜愛這一環節有些小組的表達方式較為單一,有點亂。還有部分細節地方沒有落到實處。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應怎樣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激發學生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拓學生的思維性。
這一節課讓我對品德教學有深一層的體會,也讓我知道師生合作的重要性,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有一個很大的啟發。
《春天的盛會》教學反思 篇2
通過《春天的盛會》這一課的教學,我更深地感受到,課堂要充滿活力,師生的創造是很重要的。而課程改革實驗教材正為師生提供了很多創造空間,就看我們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運用了。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依據以下三個方面:
一、營造愉悅的教學環境,寓教于樂
努力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的心理特征,我在導入新課時,用學生們喜歡的卡通人物“春姑娘”及《春姑娘》歌曲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輕松地把他們引入課堂中。而本次活動的中心,我也是讓學生通過用“表現春天”的形式體現,同時,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我也參與其中,寓教于樂,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教材中的兒歌,了解關于春天的一些常識。
二、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創新、合作意識。
根據“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心智發展并未進入到抽象或相對宏觀的層面,兒童的活動大都圍繞其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生活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不應脫離兒童熟悉的生活,應該主要源自于兒童的現實生活”這一特點。在設計時,教師注意聯系學生的實際,從他們的學習、生活中取材。讓他們自己選擇唱歌、跳舞、吟誦古詩、讀兒歌、作品展等喜歡的形式來表現他們對春天的喜愛之情。由于他們在藝術課、語文課等學科中也學到了許多關于春天的知識,所以他們有能力在課堂中組織、編排出他們喜歡的節目。并能從中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想象思維能力及合作意識。
三、滿足“安全”的心理需要,培養熱愛生活的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快樂等與知覺聯系起來的溫和、愉悅、寬松的情緒,對認知具有組織作用。課堂教學已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鳴的過程。創設一種師生心理相融、合作交往的良好課堂氣氛,滿足學生"安全”的心理需要,能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得到表現和發展。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表情和評價的作用。如,一上課教師一番滿腔熱情、充滿激情的開場白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恰到好處的形態動作和富有“會說話”的臉部表情,激活學生的認知活動。在教學本課的第二環節時,學生表演完節目,我及時給予肯定并聯系實際滲透思想教育,使他們從我的語言、表情、評價中學會生活,熱愛生活在平時也能自覺愛護環境,熱愛生活,勇于創作。
《春天的盛會》教學反思 篇3
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是在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產生的一門新的綜合課程,它是在對我國小學低年級原有思想品德課程、自然(或科學)課程、社會課程和活動課程等進行高度整合的基礎上產生的課程,所以它就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思品課、自然課或生活課程了,它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價值。在小學三年級之后這一課程將分化為綜合實踐活動、品德與社會、科學三門課程。相對于此三門課程來說,品德與生活課程更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面對這門新的課程我們更有必要重新思考它的教學目標和出路在哪里?
“春天的盛會”是一年級下學期《品德與生活》主題四中的內容,本文試圖通過對本教學片段的簡析,談談對品德與生活教學的一些看法。以下是課堂中教學情景的描述:
小朋友們,最近我們一起去(畫面)找尋了春天,(畫面)播種了春天,(畫面)還跟春風一起做游戲,誰愿意來說說你對春天的感受?
生: ①春天到了,可以放風箏我很高興。
②春天很美麗。
③我很喜歡春天。
……
師:你們都說得非常好,連春姑娘也被你們吸引來了。
師:(出示春姑娘畫面,播放歌曲[春姑娘])聽,她唱著動聽的歌兒來了。
師:她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春光,這一節課她還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師:聽,(課件:小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參加春天的盛會。)
師:誰來說說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好消息?
師:春天的盛會,一定非常熱鬧。大家想去嗎?想不想表現一下自己啊?
生:想。
師:老師知道有一些小朋友,他們也正忙著參加春天的盛會。我們先去看看好嗎?
師:(課件:春天的盛會第24—25頁) 誰愿意說說這些小朋友在忙些什么呢?
生:小朋友們有的在寫字,有的在猜謎語,有的在唱歌,有的做手工,有的在說快板,有的在澆花,還有的在布置教室。
師:為了參加春天的盛會,他們已經準備了那么多豐富多彩的節目。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開始準備節目了呢?
生:是的,我們也要表演節目。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好的提議嗎?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現自己對春天的愛呢?
生: ①我要唱春天的歌來表達春天的愛。
②我喜歡春天的詩。
③我想用圖畫表現春天。
④我也要用制作手工表現春天的美。
師: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啊,老師真佩服你們。下面,就自己找合作伙伴準備、準備吧。
生:春天到了,我真高興,我想請、和我一起唱《春天到了》。
師:唱得真好啊,聽著他們的歌聲我更感覺到春天是那么的美麗啊!
生:我喜歡春天的蒙蒙細雨,我想和表演《小雨沙沙》。我彈琴,她唱歌。
師:蒙蒙細雨,真是太美了。
生:幼兒園時,我們學過《小燕子》的舞蹈,現在我和 想在跳一跳。
師:多美麗的小燕子啊,我們一定要保護小燕子。
生:語文課上教過一篇《春天的手》,我想讀給大家聽。
師:××同學真像一個小詩人,讀得太好了。
生:我知道一首《春天來了》,想讀給大家聽。
師:讀得真好啊,老師相信大家也都能做到愛花不摘花、愛鳥不捉鳥。
生:我最喜歡古詩,我要朗誦一首關于春天的古詩。
師:我們班的小詩人可真不少啊!
生:老師,你也給我們表演一個節目吧。
師:(課本第25頁)。
師:小朋友們,老師表演得怎么樣啊?
師:大家想不想學啊。
師: (課件:內容。)老師讀一句,你們跟一句。
師:大家真聰明,學得真快啊。你們自己看書第25頁,讀一讀。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
師:你們有沒有從中學到些什么呢?
生:①我從中知道了我們平時要多喝水。
②我還知道了不要隨便脫衣服。
③我懂得了要注意預防疾病。
④我也了知道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個健康的小學生。
師:誰能再說說,你平時是怎么做的呢?
生:①我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喝一杯水。
②我不隨便亂脫衣服。
③我經常進行體育鍛煉。
師:小朋友們,你們讀得好,說得好,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得更好,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個健康的小學生。
師:從你們的表演中,老師發現大家都愛春天,都喜歡春天。那你們把春天也帶到教室中出來好嗎?
師:請大家動腦筋,想一想你要拿出什么樣的作品來布置教室呢?
……
師:小朋友們,你們準備得怎么樣啦?
師:誰愿意把你的作品拿上來讓大家看看呢?
生:①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了,我用橡皮泥捏了幾只小動物。
②我畫了一棵剛剛發芽的柳樹在飄動,好看嗎?
……
師:大家的作品都很漂亮,我們再來看看春姑娘對我們的表現滿意嗎?
師: (課件:小朋友們,你們真棒。)
師:這節課,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體驗和喜愛之情。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我們熱愛春天,熱愛生活,就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教學反思:
通過《春天的盛會》這一課的教學,我更深地感受到,課堂要充滿活力,師生的創造是很重要的。而課程改革實驗教材正為師生提供了很多創造空間,就看我們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運用了。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依據以下三個方面:
一、營造愉悅的教學環境,寓教于樂
努力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必要條件。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的心理特征,我在導入新課時,用學生們喜歡的卡通人物 “春姑娘”及《春姑娘》歌曲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輕松地把他們引入課堂中。而本次活動的中心,我也是讓學生通過用 “表現春天”的形式體現,同時,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我也參與其中,寓教于樂,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教材中的兒歌,了解關于春天的一些常識。
二、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創新、合作意識。
根據“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心智發展并未進入到抽象或相對宏觀的層面,兒童的活動大都圍繞其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生活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不應脫離兒童熟悉的生活,應該主要源自于兒童的現實生活”這一特點。在設計時,教師注意聯系學生的實際,從他們的學習、生活中取材。讓他們自己選擇唱歌、跳舞、吟誦古詩、讀兒歌、作品展等喜歡的形式來表現他們對春天的喜愛之情。由于他們在藝術課、語文課等學科中也學到了許多關于春天的知識,所以他們有能力在課堂中組織、編排出他們喜歡的節目。并能從中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想象思維能力及合作意識。
三、滿足 “安全”的心理需要,培養熱愛生活的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快樂等與知覺聯系起來的溫和、愉悅、寬松的情緒,對認知具有組織作用。課堂教學已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鳴的過程。創設一種師生心理相融、合作交往的良好課堂氣氛,滿足學生"安全”的心理需要,能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得到表現和發展。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表情和評價的作用。如,一上課教師一番滿腔熱情、充滿激情的開場白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恰到好處的形態動作和富有 “會說話”的臉部表情,激活學生的認知活動。在教學本課的第二環節時,學生表演完節目,我及時給予肯定并聯系實際滲透思想教育,使他們從我的語言、表情、評價中學會生活,熱愛生活在平時也能自覺愛護環境,熱愛生活,勇于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