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
15. 的性質、特點是什么?
《綱要》在規定新課程的結構時做出了如下闡述。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
由此看來,在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課程是一門與各學科課程有著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那么,到底是一門什么性質的課程?對應于分科課程,它是一門綜合課程;對應于學科課程,它是一門經驗課程。概括起來說,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自小學3年級開始設置,每周平均3課時。
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其他課程具有互補性。與其他課程相比,具有如下特性。
一、整體性
具有整體性。主題的選擇范圍包括學生本人、社會生活和自然世界。對任何主題的探究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必須立足于人的個性的整體性,立足于每一個學生的健全發展。
二、實踐性
具有實踐性。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而非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開放性
具有開放性。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目標具有開放性。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著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 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其評價標準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動過程 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
四、生成性
具有生成性。這是由的過程取向所決定的。每一個班級、每一所學校都有對的整體規劃,每一個活動開始之前都有對活動的周密設計,這是計劃性的一面。但是,的本質特性卻是生成性,這意味著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非根據預定目標的機械裝配過程。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這是生成性的集中表現。對的整體規劃和周密設計不是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五、自主性
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
16. 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領域。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人格臻于完善。
三、勞動與技術教育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以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征的學習領域。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通過該領域使學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的技術意識和技術實踐能力。
四、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不僅是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探究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發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這既包括發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還包括發展學生對浩如煙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別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倫理。以上四個方面是國家為了幫助學校更好地落實而特別指定的幾個領域,而非內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領域在邏輯上不是并列的關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關系。“研究性學習”作為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于的全部內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則是“研究性學習”探究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實踐過程中,四大指定領域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
除上述指定領域以外,還包括大量非指定領域,如: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群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在開展過程中可與的指定領域相結合,也可以單獨開設,但課程目標的指向是一致的。總之,指定領域與非指定領域互為補充,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
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與各學科領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二者既有其相對獨立性,又存在緊密的聯系。具體說來,與各學科領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聯系:第一,學科領域的知識可能在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第二,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和某些學科教學打通進行。因此,妥善處理與各學科領域的關系,既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課題,又是一個富有創造性和藝術性的課題。
17. 實施須遵循哪些原則?
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有效實施須遵循下列原則。
一、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一、導的關系
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是實施的關鍵。第一,學生要形成問題意識,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第二,學生要善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第三,在課題的展開階段,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組織方式,主要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學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地區合作探究的方式等。第四,在課題的探究過程中要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的原則,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持續、深入的探究,防止淺嘗輒止。
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加以有效的指導。在指導內容上,的指導在根本上是創設學生發現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從問題情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探究課題,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導方式上,倡導團體指導與協同教學。不能把的指導權只賦予某一學科的教師,或班主任或專門從事指導的教師,而應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對進行協同指導。
總之,教師既不能“教”,也不能推卸指導的責任、放任學生,而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二、恰當處理學校對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系
要集中體現學校的特色,學校應對進行統籌規劃。建議每一所學校根據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區的特色推出三類相互銜接的計劃,即“學校計劃”“年級計劃”以及“班級計劃”。
隨著活動過程 的展開,學生在與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會產生出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價值觀和新的對結果的設計,有效實施要求教師首先要認識到這些生成性目標與生成性主題產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價值,并加以運用,從而將活動引向新的領域。
各學校對的統籌規劃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應當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
三、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要求的課時安排應是彈性課時制,即將每周3課時的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例如,可以將每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個單位時間使用,也可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據需要將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等等。
四、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要打破學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積極鼓勵學校和學生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等開展。
五、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大指定領域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是的基本要求。各學校要根據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六、把信息技術與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要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的內容與實施過程之中。首先,信息技術領域是的重要探究內容,要做到信息技術內容與的其他內容有機整合。其次,在的實施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手段,以拓展的時空范圍,提升的實施水平。再次,信息技術手段的設計與運用要致力于為學生創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和問題情境,防止陷入純粹的技能訓練。
18. 作為學習方式的“研究性學習”與作為課程的“研究性學習”,二者是什么關系?
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研究性學習”是與“接受性學習”相對的一個概念。就人的發展而言,“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這兩種學習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體認識活動中,二者常常相輔相成、結伴而行。所以本次課程改革強調“研究性學習”,并不是因為“接受性學習”不好,而是因為我們過去過多倚重了“接受性學習”,把“接受性學習”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學習”則被完全忽略或退居邊緣。強調“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學習”在課程中的應有位置,而非貶低“接受性學習”的價值。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滲透于學生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之中的。
作為一種課程形態,“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為“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充分展開所提供的相對獨立的、有計劃的學習機會。具體地說,是在課程計劃中規定一定的課時數,以更有利于學生從事“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既然“研究性學習方式”已經滲透于學生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之中了,為什么還要設置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程?由于我國基礎教育長期以來習慣于分科課程和“講解式教學”“接受性學習”,教師往往把教學理解為講解知識、技能、概念、原理,學生往往把學習理解為背誦、模仿和做題,這種被不斷強化的習慣勢必會成為“研究性學習方式”有效滲透的強大阻力。為使“研究性學習方式”盡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設置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再者,即使各門學科有效滲透了“研究性學習方式”,也有必要設置“研究性學習”課程。這是因為:
第一,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具有學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門學科的狹隘視野,研究性學習課程則屬于經驗課程的范疇,它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面向學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熱的社會生活實踐,強調操作與體驗,強調綜合運用學生的所有知識。
第二,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具有手段的、輔助的性質,往往服從于學生掌握系統學科知識的需要;而研究性學習課程則把研究性學習本身視為直接的目的,它強調學生需要的優先性,強調對學生獨特經驗的尊重,強調學生從自己的立場與世界交互作用出發,建構自己的意義。
當然,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課程也有內在聯系:二者都強調研究性學習這種學習方式;二者的終極目的都指向學生的個性發展,盡管直接目的有別。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的歸納、整合、開拓、提升;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則可從學科領域細化、深化生活中的主題。
19. 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要注意哪些問題?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設置無疑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然而,它的成熟與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在實施過程中還提出了諸多令人困惑的問題。
一、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科技類活動課程嗎
研究性學習課程研究些什么,學些什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研究性學習課程不僅關注“怎么學”,還關注“學什么”。以學生個性發展為目的的研究性學習課程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把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融合起來考慮課程內容。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中存在一種傾向:把研究性學習等同于“科學研究”,把研究性學習課程等同于科技類活動課程,把學生引向運用理科知識探究科技類問題的軌道。首先,這種傾向會造成研究性學習課程內容的窄化。研究性學習課程所涉及的知識不僅包括科學,還包括藝術與道德;所涵蓋的內容不僅包括自然,還包括社會與自我,自然、社會、自我作為課程開發的三個向度應當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達到均衡與整合。其次,這種傾向還會把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局限于只注重沿襲獲得科學結論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從而封殺了學生個性化的探究方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與科學家的研究性學習有本質的區別,無視這種區別會導致新的機械學習和另一種形式的灌輸教育。所以,我國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必須防止惟科學主義傾向。
二、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優等生的專利嗎
研究性學習課程有一種深層的教育民主的追求。研究性學習課程絕不以所謂“優等生”為尺度,也不試圖建立作為評價標準的常模,而是面向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和具體性。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對研究性學習課程存在種種誤解:把研究性學習課程理解為是培養小科學家的課程,是面向少數“尖子”學生的課程,大多數普通學生只配做“觀眾”;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城市學生的課程,廣大農村學生無法實施等。這些觀點背后都隱藏著精英主義價值觀。這種精英主義價值觀是阻礙研究性學習課程傳播與推廣的重要根源。研究性學習課程植根于兒童的本性,尊重每個兒童的個性與具體性,因此,它必然是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尖子”學生的;它必然秉持多元價值標準,而不是劃一標準。研究性學習課程體現每一所學校的特點、每所學校所在社區的特點,所以,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每一個地方都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展一定要體現學生所在地域的特殊性,而不是機械模仿別人的模式。研究性學習課程具有濃郁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個學生活生生的現實生活。因此,只有帶著平常心走向大眾化的時候,研究性學習課程才能有效推廣,發揮應有的價值。
三、研究性學習課程一定要在課堂里進行嗎
研究性學習課程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自然即課程”“自我即課程”“生活即課程”,這是研究性學習課程信奉的基本理念。研究性學習課程內含了一種校外課程的理念。因此,打破學校教室的框框,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這是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內在要求。
四、研究性學習課程一定要在固定課時中進行嗎
由于研究性學習課程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與主動探究,因此,那種每周某幾天安排固定內容的固定課時制,顯然已不適合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要求了,最適應研究性學習課程要求的課時安排,應該是彈性課時制。彈性課時制意味著將每周一定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集中使用。例如,可以將每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個單位時間里使用,也可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據需要將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等等。
五、研究性學習課程一定要有專人來教嗎
教師的有效指導是研究性學習課程成功實施的基本條件。從指導內容而言,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指導在根本上是創設兒童發現問題的情境,引導兒童從問題情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探究課題,幫助兒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與兒童共同展開探究過程。從指導方式而言,研究性學習課程倡導團體指導與協同教學。不能把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指導權只賦予某一學科的教師,或班主任或專門從事研究性學習課程指導的教師,而應通過有效方式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研究性學習課程進行協同指導。這是研究性學習課程整體性的內在要求。
總之,教師既不能“教”研究性學習課程,也不能推卸指導的責任、放任學生,而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探究有機結合起來。
六、研究性學習課程一定要用考試來評價嗎
研究性學習課程要求新的評價理念與評價方式。它反對通過考試等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它主張采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建立一種以“自我反思性評價”為核心的新的評價體系,是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的基本要求。
20.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基本目標和主要內容是什么?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它與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信息技術教育共同構成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的課程。
作為課程的一部分,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服從于課程的總目標。同時更為注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參與意識、公民責任感及創新意識的培養。它的基本目標是拓展知識,增長經驗,增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與創新能力;融入生活,獲得感受,形成學生健康、進取的生活態度;主動參與社會實踐,增強學生公民意識和責任感;使學生自覺服務社會,對他人、對社會富有愛心;讓學生親近、關愛自然,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學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價值,發展興趣與專長。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內容是開放的、靈活的、多樣化的,各地可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擇,為了方便教師操作,一般來講,可從以下五個方面組織課程內容。
一、服務社區
通過服務社區的活動,使學生熟悉社區在地理環境、人文景觀、物產特色、民間風俗等方面的特點,繼而萌生親切感、自豪感,并懂得愛惜、保護它們;使學生經常留意社區中人們關注、談論的問題,并能學會綜合而靈活地運用自己的知識加以解決,從而掌握基本的服務社區的本領,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環境的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服務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團隊意識和歸屬感,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感。
二、走進社會
通過進入社會情境,接觸社會現實,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等途徑,使學生理解社會基本運作方式、人類生活的基本活動,積累社會生活經驗;理解社會規范的意義,并能自覺遵守、維護社會規范與公德;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并增進法制觀念、民主意識;在實踐中發展社會參與能力,形成參與意識和較強的公民意識。通過觀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社會發展的關系,形成正確的科學觀。通過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三、珍惜環境
通過和自然的接觸,領悟自然的神奇與博大,懂得欣賞自然的美,對自然充滿熱愛之情。通過觀察、考察身邊的環境,領悟到自己的生活與環境息息相關,加深珍惜環境的情感。通過保護環境的活動,懂得人們的生產、生活對環境的各種影響,熟悉環境保護的常識,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環保中的一些問題,自覺地從身邊小事開始,關注周圍、社區、國家乃至世界性的環境問題,并養成隨時隨地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習慣。
四、關愛他人
通過和他人的接觸、交流,學會理解他人的生活習慣、個性特點、職業情況,懂得尊重人、體諒人。通過體驗個人與群體的互動關系,懂得他人和社會群體在個人生存與發展方面的重要性,體驗關懷的溫暖,對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激。通過與人交往、合作,形成團結、合作的精神。經常留意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自覺而樂意地為他們服務,掌握志愿服務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對他人富有愛心,使學生在與那些由于他們的幫助而從中獲益的人的接觸中,獲得深刻體驗、感受和滿足。
五、善待自己
通過各種活動感悟生命的奧秘、意義與價值。發現自己的優點與弱點,知道如何發揮優勢、彌補短處。能夠了解自己的情緒,并學會用適當的方法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進一步適應各種社會角色,正確理解個人價值。通過各種鍛煉活動,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識,能夠在危難中自救與求救,養成對自己生命高度負責的態度。懂得自己的權利與義務,能夠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愿意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21. 如何理解新課程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它與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共同構成,自小學3年級起開設。它的開設,對于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對于深入推進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對于培養當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這次課程改革中,已有的勞技課程在形態和名稱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體現課程綜合化趨勢、與時俱進的一種改革嘗試。“勞動與技術”的名稱與以前的“勞動技術”名稱相比中間加了一個“與”字,這一方面表明了“勞動”與“技術”二者的聯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勞動”與“技術”二者的區別,同時,“勞動與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又體現了綜合的特征,是一種課程內部的“小綜合”。這種區分,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有效實施作為我國基礎教育優秀傳統的勞動教育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青睞的技術教育。
勞動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優秀傳統,是素質教育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對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磨練意志品質,樹立艱苦創業的精神以及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實踐中,有一段時間把學生參加體力勞動當成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方式,只關注它的德育功能和對人的改造作用,忽視了勞動教育所蘊含的豐富的教育價值。《勞動與技術教育實施指南》(國家制定的《指導綱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以下簡稱《指南》)立足于時代的發展,強調勞動教育中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慣的養成,以關注學生發展為本,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實現和勞動教育的多途徑實施與多學科滲透。
勞動與技術教育中所內含的技術教育,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專科院校所開辦的高度專門化的技術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礎教育階段進行的技術教育。我們的學生生活在科學技術瞬息萬變的時代,不斷變化的新技術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將更加廣泛、深刻和迅猛。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技術教育是未來社會成員基本素養的教育,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思維發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須接受和經歷的教育。它是區別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現代教育具有“現代性”的重要支柱。揭開技術的神秘面紗,我們可以看到,技術世界蘊藏著豐富的教育價值。一項完美的技術作品本身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是科學、道德、審美,也就是真善美的統一,也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一。因此,技術教育對中小學生的發展有著廣泛而又獨到的教育價值。
新課程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形成了綜合形態的課程設置。過去,小學的勞動課、初中的勞動技術課是獨立設置的一門課程。新課程計劃中,勞動與技術教育是被列為中的一個國家指定性學習領域,這是課程形態上的重大變化。勞動與技術教育是跨學科的學習領域,具有內在的綜合特征。它綜合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語文、藝術、社會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也融合了經濟、法律、倫理、審美、環保等方面的教育視野。對學生來說,勞動與技術教育不僅是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識與新的能力的綜合學習。在目前國際性的課程綜合化的趨勢中,勞動與技術教育綜合形態的推出,無疑是順應潮流的改革嘗試,它必將使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綜合性能和實踐品質得到展示。當然,在實施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困難,還會有一些理念的碰撞,這有待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進行了課程內容的結構性重組。勞動與技術教育是最具開發潛力、最易受科技發展影響、最應該體現時代特征的開放性學習領域。在國際上,作為諸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之一的技術課程已經成為一個包括勞作、手工、設計、家政、農業技術、工業技術、商業、職業準備等科目在內的龐大學科群。考慮到社會發展的進步趨勢、現實生活的客觀需要、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學生身心的發展規律,《指南》在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內容結構上確立了勞動、家政、技術、職業準備等方面的教育內容,形成了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既有一定獨立性又有一定滲透性的內容結構。同時,根據初中和小學的性質、特點,進行了課程內容的學段定位,如在技術方面,小學確立為“技術初步”,初中確立為“技術基礎”;在職業準備方面,小學確定為“職業了解”,初中設計為“職業引導”。這充分反映了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現代性和開放性。
(三)建構了富有彈性的目標體系。《指南》提出了目標與內容分成基礎性和拓展性兩部分。基礎性內容是完成各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體現了勞動與技術教育在內容上的結構性,對不同地區也具有條件上的普適性。而拓展性目標和內容是供各地選擇的,實施條件相對較高,有些內容體現了技術發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標的提出,使得各地方、各學校以及學校中的教師和學生作為課程內容的選擇主體成為可能。
(四)拓展了勞動與技術的學習空間。《指南》首次將簡易的技術設計、技術產品說明書的閱讀、簡單的技術作品評價,正式引入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學習內容,農業技術的學習內容也從傳統的作物栽培和動物飼養向品種改良、技術試驗、產品貯存與加工、市場調研與營銷等方面擴展。勞動與技術教育學習內容在范圍上的拓展,必將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將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五)確立了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考核與評價一直是課程實施中的難題。《指南》根據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點提出了旨在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指南》指出,在初中實行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合格證書”制度(在農村初中,應與“綠色證書”結合起來)。
(六)注重了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功能區分。由于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特殊性,家庭和社區在勞動與技術教育過程中不僅是潛在的教育資源,而且也是負有一定教育使命的教育主體,但我們往往忽視它們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區分,以至形成了勞動與技術教育中學校教育功能的擴大化甚至泛化。《指南》注重了這種不同主體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并在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育設施和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必要的區分。
22.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的不斷突破,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將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在教育領域,一方面,以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學和學習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素養已成為科學素養的重要基礎,這對基礎教育的培養目標
提出新的挑戰,尤其是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信息化社會的合格基礎教育畢業生應具備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學生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應與讀、寫、算并列,作為基礎教育應培養的學生終身有用的基礎能力。
面對世界教育信息化發展提出的挑戰,我國政府決定在中小學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把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是通過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進而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幫助教師和學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我國基礎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教育面臨三個相互承接的任務。
第一,加強中小學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
中小學充足而配置合理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及面向中小學教學和學習的豐富的信息化課程資源,是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需的物質基礎。我國已經開始全面實施中小學“校校通”工程,計劃用5~10年時間,加強我國中小學的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使全國90%左右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教育資源,提高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具體目標是:
———2005年前,爭取使東部地區縣以上、中西部地區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學都能上網,這些地區的中小學生都能夠學會使用網上資源,學會運用基于網絡技術的現代遠程教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使更多的教師能夠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西部地區及中部邊遠貧困地區的縣和縣以下的中學及鄉鎮中心小學普遍建立遠程教育接收站,通過中國教育衛星寬帶網接收系列的優秀教學課和豐富的課程資源,使這些地區的廣大中小學生能夠接受到高質量的基礎教育。
———2010年前,爭取使全國90%以上的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都能上網,不具備上網條件的少數中小學校也可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
第二,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當前,我國中小學的信息技術必修課的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即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對信息技術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進而使學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工具。我國教育部于2000年11月14日頒布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規定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的必修模塊為“信息技術初步”“操作系統簡單介紹”“用計算機作文”,選修模塊為“網絡的簡單應用”“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初中信息技術課的必修模塊為“信息技術簡介”“操作系統簡介”“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網絡基礎及其應用”,選修模塊為“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計算機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高中信息技術課的必修模塊為“信息技術基礎”“操作系統簡介”“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網絡基礎及其應用”“程序設計方法”“計算機硬件結構及軟件系統”,選修模塊為“數據庫初步”“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
我國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的規劃是:2001年底前,全國普通高級中學和大中城市的初級中學都要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2003年底前,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初級中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2005年前,所有的初級中學以及城市和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并爭取盡早在全國90%以上的中小學校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第三,加快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在中小學具備充足的信息基礎設施,教師和學生具備必需的信息技術素養的基礎上,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 ()中的普遍應用。正在組織力量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以及各學科領域教學和學習的有效整合模式,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 ()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信息化課程資源以及有力的學習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