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課教學反思(精選17篇)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1
復習課是讓學生進行知識的積累與鞏固。由于學習的內容是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因此學生往往會感到枯糙乏味。如何讓學生喜歡上復習課,值得我們執教者研究琢磨。
我在復習“閱讀分析”這一課時時,自己事先準備了五年級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點。讓學生邊做題目,邊進行回憶總結。我們復習了找中心句、概括文章中心、組織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何在文章中找答案……同學們在復習中進行了知識的梳理與鞏固,學生的興趣很高。
在教學中,我也意識到,這樣的復習對于好同學是很好的方法,但對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學來說掌握的程度不高。很多同學的閱讀能力只有*反復的練習。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2
第一輪復習階段針對學生對已學基礎知識,因時間久,部分已遺忘的共性,本著“依綱*本”和“溫故知新”的原則,要求學生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這一階段應按教材順序歸納知識點,講透知識點運用,對各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梳理,同時應注重基礎知識的過關,并通過配套練習、復習檢測形成能力。
在復習過程中,還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來鞏固和增強復習效果。如做到:(一)根據復習內容,布置適量的難度適中的練習;(二)循環考試,即每學完一部分后,進行階段性測試,對試卷進行評分登記,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
第二輪復習要求突出重點,牢固掌握。在總攬教材,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基礎上,相應地提高要求,進行系統整理消化,抓住重點,加深理解,強化記憶。要求學生對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現和輔導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復強調部分,應視為重點,格外加以注意。同時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培養記憶能力。第二輪復習直接關系到會考的效果。知識掌握不系統、內容混淆互相干擾,解題時應會判斷失誤,做錯題目。這要求教師在這一階段復習過程中防止簡單的重復,反對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講多綜的原則,做到講——練——評結合。既要教學生解題要領,幫助學生理解題目與題目之間的聯系,同時又針對歷年會考題型強化訓練,使學生在答題時做到靈活運用,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第三輪是考前指導與適應性訓練,主要目的是適應考要求,提高應試技巧。本輪側重培養學生審題解題能力,同時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綜合練習和模擬測試,知識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從而使復習達到良性的循環:知識——能力——知識。
總之,通過上述三輪復習,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得到反復的復習和強化練習由淺入深,既有點的知識,又有面的綜合,使知識系統化,使能力得到提高、加強。這就是本人進行總復習前的反思。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3
好的復習課就像一優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必須優化復習方法。
1、復習內容的整體性
復習是把平時在每課文中學到的零碎知識系統化,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因此,要把復習課與新授課區別開來,切忌逐課逐段地把字詞句像回放電影鏡頭似的重復一遍。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分類復習:重點的字詞讓學生從音形義去把握,易出錯的字音字形;重點的文學常識;重要課文的閱讀片段;綜合性學習;作文。這樣復習時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復習過程的針對性
復習必須突出重點,針對性強,注重實效。在復習過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學生的薄弱環節,二是要針對個別學生的存在問題。要緊扣知識的易混點、易錯點設計復習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3、復習的自主開放性
在復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復習全過程,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即讓學生自主選擇復習的內容和形式,自己總結復習的方法。教師的任務在于“宏觀調控”,把握復習的方向和進度,進行適時的引導和點撥等。復習時,教師不再布置學生多讀多寫,而要把復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如復習生字:“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記,難寫,應重點復習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復習就怎么復習,可以反復練,可以同桌合作聽寫,也可以出一份自測題。”復習閱讀部分:“自己從課外讀物中找一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該怎樣回答,然后在小組內容交流。”每復習一類知識或一個單元讓學生寫一份“復習心得“,總結自己在復習中的新收獲和成功的復習方法。這樣開放的復習,學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學受益,教師也了解到更多的學情信息,使指導更具針對性,更有實效。
在語文復習課的教學中,各師各教,各行其道,但無論什么方法,什么形式,其結果都是殊途同歸,都會歸結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使學生最終熟練地運用語言文字,很好地落實訓練目標,掌握學習方法。如果我們根據語文課本的特點和訓練重點有針對性地復習,將會收到很好的復習效果。只要我們兼顧形式和目標內含的優化整合,把必須落實的目標知識點通過別出心裁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就會在復習課中體驗到“新”和“樂”。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4
反意疑問句是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這部分內容在教材中又比較分散,有必要把分散的知識 集中起來串講,分塊復習,各個擊破以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與應試能力。下面我就分塊復習,按“練─講 ─練”程序,分四步走,談談這堂復習課的實施過程。
一、結構認識:
在復習過程中,我首先用幻燈片出示英語四種疑問句句型:[1]Do you often swim?[2]What are they doing now?[3]Are you a student or a teacher?[4]Our classroom is bright, isn’t it?讓學生口頭辨別它們各 是什么疑問句?各種疑問句有何特征?通過實例比較與辨別,學生就能從結構上很快掌握反意疑問句的特征, 這不僅復習了反意疑問句,且順帶溫習了其它三種疑問句形式,增強了學生對該結構的實際運用能力,可謂溫 故知新,為后面著重復習反意疑問句的用法作了鋪墊。
二、用法歸納:
首先,我還是從“練”入手,用幻燈片出示教材中出現的反意疑問句,讓學生用口頭表達的形式,進行附 加疑問句部分的填空。接著教師針對口頭表達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有的放矢的講解,以簡潔、明快的表述方 法,用表格形式,歸納反意疑問句的用法及掌握好反意疑問句的關鍵。
[1]構成:
┌ 前肯,+后否
陳述句 │ ?
└ 前否,+后肯
┌ will you
祈使句,+│ ?
└ shall we
[2]用法:
a.時態、人稱、數、前后一致
b.肯定、否定形式前后相反
“一致”和“相反”用紅粉筆標記。
三、特例運用:
A.注意人稱代詞的例外
[1]如果陳述句部分的主語是不定代詞nothing, something, everything時,后反意部分主語用it,如:
Nothing is too easy in the world, is it?
[2]如果陳述句部分主語是不定代詞everyone, nobody, somebody, someone時,后反意部分主語用they(當強 調全體時)或he (當強調個體時)。如:
No one knows him, do they?
Someone is waiting for you, isn’t he ?
[3]如果陳述部分主語是指示代詞this,that,后用it;如果是指示代詞these,those,則后用they。如:
This is a nice cap,isn’t it?
These are boxes,aren’t they?
[4]如果陳述部分是there be句型,后反意部分仍用there be句型。如: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e clock,is there?
[5]如果主語是l'm,后反意部分用aren'tl或am’tl(或ain't l,均為美國用法)如:l'm right,ar en't l?
[6]在祈使句的反意疑問句中,Let's開頭,后用shall we,其它情況用will you。
B.注意肯定否定形式的例外
如陳述句部分含有no, nobody,nothing,seldom,few,little,never,hardly,neither等否定詞,及too…to 句型時,后反意部分用肯定式。如果陳述句部分含有un-,in-,dis-等表否定的詞綴,后反意部分則用否定式 。如:
He has never been to Beijing,has he?
lt is unfair,isn’t it?
C.注意助動詞的例外
如果動詞think,believe,suppose帶有賓語從句時,反意部分助動詞肯定、否定形式要依從句而定。如:
l don’t think he is right,is he?
四、綜合操練:
教學當中盡量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知識的運用方面,既掌握機械的語法規則,又能在口語表達 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比如,在反意疑問句的復習過程中,我歸納了反意疑問句的語調問題,用箭頭 表述:
[1]↓,↓?[2]↓,→?
接著進行解說,然后針對中考題型,出幾例口頭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語氣,選擇升降調。
最后,教師用口訣形式歸納總結反意疑問句的要點:即:肯否交*,二位一致;不管問法,事實回答。這 樣言簡意賅,對整堂課有畫龍點睛之妙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5
我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壓,肩上擔子的沉重。高度的責任感,使我認真踏實地工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回首一年來的工作,首先應感謝領導的信任,感謝教研組長的幫助和支持。面對今年高考“文綜”的成績,既有喜悅又有失落。下面,結合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的實踐,談談地理復習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虛心好學,不斷提高地理教育教學水平
高三地理教學任務繁重,時間很緊張。而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狀態不一,如何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效性呢?
1、認真備課
第一次教高三,拜李泉福老師為師傅。通過師徒培訓活動,虛心地向李老師請教。李老師很有人格魅力。他講課時的幽默風格、知識的嚴謹都深深地影響著我,讓我回味無窮。
認真參加高三教師新教材培訓、及市、區、校級教科研等繼教活動;與李老師認真研討近幾年高考文綜卷“地理部分試題”,使高三地理組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地理教學水平。
了解學生。針對A、B班的學生實際,如學習地理的基礎和興趣;高三入學摸底考試、聯考、摸底、文綜考試的成績及試卷分析;學生學習地理的心態和方法等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有針對性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的教學質量。
認真做好反思工作。如反思每一次考試成績的緣由(從自身和學生方面),并找到好的解決方法。
可見,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是上好每一節地理課的最基本的前提。
2、精選習題
首先,讓學生每人準備好“地理改錯本”,教會并督促學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識的查漏補缺和地理解題方法的積累。
從復習資料《三尺講臺》中,挑好課堂的同步訓練題,當堂鞏固每節課的地理知識點。
其次,精選單元檢測題。選題范圍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擬》、《中學地理教參》、《北京四中的地理題》中為學生挑選習題,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為“培優班”的學生選好練習題,做好“培優輔導”工作。
可見,選好地理練習題,并訓練學生,是夯實地理基礎知識,培養能力,提高地理成績的一個途徑。
3、用專題教學教會學生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方法
首先,向學生講明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重要意義。即,從文綜的考核目標和要求看,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強調對歷史、地理、政治各學科知識的整體、綜合把握。
從高考試題的命題宗旨看,“能力立意”:重在“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重在知識的遷移和重組。而結構性的知識易于遷移和重組。
其次,用實例教學教會學生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基本思路。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復習。
4、答題訓練
在此環節,需要訓練學生答題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丟分現象。如: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審題、做題、反思與總結);在答題技能與技巧上,訓練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技能與技巧,訓練學生熟練簡答題答題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題的基本模式(思維、應用、語言);同時,要學會使用標準答案。
5、做好考前沖刺階段的工作:
考前沖刺階段,“文綜”進行了有重要意義的幾次測試。老師及時地從綜合的角度、學法輔導等方面,進行查漏補缺的工作。另外,此時期,學生的學習狀態極不穩定。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有空或發現問題就要及時溝通,幫學生調節好狀態,迎接高考。
綜上所述,只有學習,總結,地理教師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高考要求,才能不斷提高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才能使地理高考成績逐步得到提高 。
二、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需要轉化為興趣并上升為動機則是提高地理成績的著眼點。
1、教師要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心理上的相容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對象只有先接受你這個人,才能接受你的觀點。”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朋友式關系,才能讓學生真正接受你指導的學習方法,提高指導的有效性。
2、地理教學的困難和挑戰。
高三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狀態差異很大,基礎參差不齊。2005年的高考試題地理首次達到100分,與歷史、政治平分天下。地理教師遇到了機遇和挑戰。如何讓學生愛學地理呢?本人只有不成熟的點滴做法,愿意與感興趣的同行一起探討。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6
高三語文學習是個苦海,高三語文教學是個苦差。但高三語文教師不應該只是埋頭苦干,高三語文教學也需要實踐中思考,思考中總結,總結后提升。連續六年的高三語文教學體味了艱辛,也收獲了快樂,但更多的是感悟。下面是我近年來高三語文復習的幾點感悟:
20xx年中央電視臺第10套節目曾展現過這樣一個動人的畫面:一群大學生正在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進行一次饒有興味的對話。一個學生問丁肇中先生:“您在研究中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丁先生毫不猶豫地回答:“興趣,興趣會推動你一直向前走!”
興趣,最好的老師!但習慣認為高三的學生目標明確,不用再象高一、二學生那樣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人們認為高三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成績,不必在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其實不然,高三語文復習教學,大多是一練一講,一講一記的枯燥循環。學生在兩輪甚至三輪的題海中摸爬滾打極容易誕生厭學情緒,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減少他們的枯燥感覺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語文不僅僅是充滿實用的工具學科,更是飽含美感的人文學科。一位優秀的高三語文教師,他的課堂應該充滿生機,應該彰顯語文特有的人文之美;一位優秀的`高三語文教師,他不是對學生做裁判性的引導,而是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努力誘發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積極培養他們健全的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實踐中能夠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和甜美的感受。所以,調動興趣永遠都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創新是現代教育特別強調的一個內容。語文教學和語文教師需要創新,高三的語文教師和教學更需要創新。離開創新高三的語文課堂會沉悶如一潭死水。
我所指的創新是指高三教師在復習時,不要囿于傳統的教法,而應該多思考求創新。以詩歌鑒賞為例,詩歌鑒賞教學歷來提倡并采用“知人論世”的方法。“知人論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來的。他認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對作者和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這才能與古人為友。“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與作品的關系;“論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環境,了解其創作背景,通過時代背景與創作背景鑒賞文學作品。“知人論世”的方法為歷代評論者所推崇,也為今天的詩歌鑒賞教學所推崇。現今高考鑒于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為了避免猜題押寶所帶來的負面性,鑒賞所選詩歌回避名家名篇。對于陌生詩人的陌生詩作,學生如何做到知人?如何做到論世?所以我認為“知人論世”的方法不太適應現在的高考;所以教學詩歌鑒賞時,我們要勇于突破“知人論世”的常規教學柜架,敢于去思考去發現去創新,敢于總結出一套真正可行的鑒賞方法,這樣才能適應不斷發展不斷改革不斷完善的高考。
其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前提應該是教師本身具有創新性。學無定法,教亦無定法。我們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只有勇于創新與時俱進,我們的教學才能適應這個時代,我們教出的學生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立足。
高三復習除了題海式強化訓練,還應充分開發利用課本。實踐證明,回歸教材是提升高考分數的有效途徑,“以本為本”是高考復習的有效策略。
平常考試,我們常說“萬變不離其宗”,還說 “題在書外,答案在書內”。這話適用于高考,也適用于當今極具靈活性和時代性的高考語文。我們手中的復習材料盡管是精心挑選的,但其寬度與深度都不及教材。一是其涉及面不會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淺度的把握上不比教材更適中。所以對那些掌握教材不是非常透切的學生而言,教材應該是最好的復習資料。現今的高考命題堅持以教材為依據,所以學生要想考出好成績,在高三的復習中仍不可脫離教材。下面以寫作為例談回歸教材的重要性。
在寫作中,許多學生總是因素材太少太膚淺,從而導致“言之無物”。所以高三階段,教師和學生依然會在積累寫作素材上下大功夫,通過網絡,通過報刊,通過各個途徑積累方方面面的素材。殊不知,我們的教材就是一個巨大的材料寶藏,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者說沒有有意識地去開掘罷了。歷年的高考話題都沒有在教材中出現過,但是,均可以從教材中找到直接、間接的寫作材料,找到分析問題的方法,獲得有益的借鑒或啟示。20xx年高考話題“感情的親疏與事物的認知關系”這一話題在《鄒忌諷齊王納諫》里就能找到素材獲得啟示。同時,歷年高考的優秀作文相當一部分是得益于“活”讀“活”用教材的,如20xx年高考滿分作文《哀痛者與幸福者》(話題是“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就是由《紀念劉和珍君》一文演繹而來。還有大家熟悉的《孔雀東南飛》一文,曾在多年的高考優秀作文中被采用被演繹。僅從這個角度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教材是一座富礦,等待著我們去開發。如果能靈活運用好課文中的素材,既能解決寫作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學內涵及文化底蘊,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7
2005年秋季高考結束了,我所帶的兩個文科班的語文成績均超過了市平均成績,可以說,這是對我一年來的辛勤工作的最好回報。回顧一年來的教學工作,我覺得既有應該發揚的長處,也有應加以改進的不足。下面就此談談。
先談長處:
一 、關愛學生,平易近人,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也許,我是一個天生不會嚴厲的老師,學生見到的我總是在笑,微笑甚或大笑。曾有學生對我說:“您是我們公認的所有任課老師中最有涵養的,從來沒對我們發過脾氣!”曾經暗自擔心,這樣學生會不會不怕我,不好好學習我這科語文呢?多年來的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學生跟我很親,經常有一些我不曾教過的學生很親熱地主動和我打招呼,經常有其他班級的學生來向我請教問題,或者讓我給他們批改作文。我想,他們問候我,找到我,一定和我自己學生的宣傳有關,在學生眼里,我應該是一個容易接近,又能給他們以幫助的老師吧。和學生很親近,使我的教學工作很順利,在課堂上,沒有哪一個學生會因為害怕回答錯誤遭到訓斥而不回答問題。當有的學生出現問題時,我會耐心細致地進行分析,直到他心服。這樣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就有了深度,記憶也會非常深刻。
二、 狠抓雙基,嚴格要求,讓學生夯實基礎。
我不是一個嚴厲的老師,但我是一個對學生要求很嚴格的老師。表現在幾方面:
(一)平時作業不多,但留了的必須保質完成。
我的學生都知道,如果不完成作業,我會一直追著要;如果作業質量不高,一定得重做。尤其是寒暑假作業,我不會留很多,但開學后,我要一份一份地認真檢查、批閱,不合格的要重做。
(二)字音、字型、背誦等內容要一個一個過關。
對這些基礎知識,我會采取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查,每個學生都要親自查到,想蒙混過關很難。而且,我以身作則,讓學生背誦的內容我都會背,不要求學生背誦的我也會背。常有想投機取巧的學生將我的軍,讓我當眾背誦文章或詩詞,說老師會背他就背,我從沒讓學生難住過。我覺得,這是教師的基本功,如果教師做不到,學生怎么回服氣呢?
(三)作文盡量面批,讓學生有個體獨特的收獲。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堅持給學生面批,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情況心中有數,以便在以后的寫作中揚長避短。在大考后,我會給學生詳細分析他們每個人得分或失分的原因,提出改進意見,讓他們再修改,以促進作文進步。這樣做,雖然費時費力,但效果很好,每個學生都會有收獲。、
三、 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讓學生改進方法,取得進步。
在課堂上,我經常把自己學習來的或自己摸索出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他們選取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強調學習要科學,不能死賣力氣。比如,我讓學生經常回顧學過的內容,因為回顧學過的內容是掌握好各個學科基礎知識的關鍵,是進一步提高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地進行復習,即科學的周期性的復習,只有這樣才能把知識掌握牢固,而不是那種似有若無的感覺。在此基礎上,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總結、歸納所學知識的能力。系統自主的總結是使學習發生質的飛躍的橋梁,它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整,知識線索更加清晰,更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高瞻遠矚”地把握知識。同時,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覺地發現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這對學生學習靈活性和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 、經常主動與學生溝通,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高三學生壓力大,易出現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會造成嚴重后果。在課堂上,尤其是考前一個月的時間里,我經常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找到問題所在,幫助解決問題,疏通心理癥結,穩定學生情緒。有的學生的問題不宜當眾講,就私下里交流。其實有時,只要教師認真傾聽,讓學生把要說的話說出來,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大半。因為重壓之下,學生最需要的就是釋放壓力,而傾訴是釋放壓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學生壓力減輕了,學習有信心了,成績自然就上來了。
再談不足:
一、 在詩歌鑒賞教學中,發現學生古代詩歌方面的知識積累太少,造成學生讀不懂詩歌,更難以鑒賞。古代詩歌方面的知識積累,僅*高三一年是難以達到的,這就要求我們從高一開始就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其實,古代詩歌教學應該從小學抓起,因為,據專家研究發現,要想對古代詩歌有較強的感悟力,最遲七八歲時就要開始大量的誦讀訓練,從高一開始,應該說就已經是亡羊補牢了。
二、 對今年高考作文在文體方面的限制估計不足,雖然,在平時也進行了大量的議論文寫作練習,但在考前做得最多的是不限文體的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作文得分。
以上是對高三一年來教學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揚長避短,力爭取得更好成績。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8
在整理了全冊書的閱讀知識點后,按照課文的體裁進行分類的閱讀鞏固復習,是對閱讀知識點的一個強化的訓練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而在本課開課時候,我就引導學生對照知識點,整理出寫人記事類的文章可能出現哪些知識點,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生的目標,從而在內容和方法的學習運用上有的放矢,從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訓練是復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
那些題海戰術、“炒冷飯”、機械性重復訓練等等,是訓練中的弊端。怎樣才能在復習課的訓練中提高復習效率呢?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反復、單調書寫練習必定會造成學生復習興趣的降低,從而使復習效率大打折扣。所以,在本課中,我在開課之前就引導學生回顧審題的良好方法,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采取同桌交流、集體反饋的形式,使學生人人參與進來,說和寫結合起來,手和腦同時動起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復習效率。
二、復習內容豐富靈活
復習課要重溫過去所學過的知識,但是又不能是機械的、簡單的重復,而應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向外拓寬。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于受教學內容和目標、時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復習課上因為經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所以我在設計本課的練習時,針對體裁精心挑選了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并在題型和知識點上力求綜合性,在鞏固課內的同時,又注意拓展,設計了一個相同體裁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當然,本課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在知識整理呈現的時候沒有進行系統的分類,學生反饋的形式有些單一,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反饋都是真實的。注重了題型的練習,方法和習慣上的培養還不夠。
總之,要想上好語文閱讀復習課,提高復習效率,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采取學生喜歡的復習形式,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把握,提高語文綜合能力。這是我們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9
復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節,學生通過復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復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動。
學生馬上就面臨小學畢業考試了,我發現他們心都散了,學習欠缺主動性,這種情況蔓延得很快,究竟如何有效地上好這兩周的總復習課呢?老實說,我自己都很疑惑!這次的科組公開課,我選擇了上句式變換的第一課時,是實實在在把自己平常上復習課的模式和想法,都展示在科組老師的面前。通過這節課,我的反思如下:
1、這節課的知識設計安排都比較到位。我在這節課,首先讓學生通過常見的句式考題,自己回顧總結句式的常考題型,也是通過這一環節發現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哪種題型掌握得不是很好,還需要突破。接著,我針對學生的薄弱處設置了三種需要復習鞏固的句子題型:第一人稱直述句和第三人稱轉述句的互換,修改病句和仿寫句式,當然,仿寫句式放在了第二課時。這樣的安排,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復習,明確自己的不足,在練習過關中重新鞏固知識要點!一節課下來,效果還是不錯,比較扎實。
2、第一人稱直述句和第三人稱轉述句,這一難點突破時,沒有很好地講透。這種考法,學生真的是怎么考怎么錯,我在講解時確實給予方法:雙引號前的句子內容全不變,標點符號要改變,引號里的人稱要對應改變。但是效果不如人意,我想估計只有一般的學生真正地弄明白這種題型。石老師給我意見:是不是我在講這題型的`時候,講得太深,學生們弄不明白!這一點值得我深思,無論怎樣,學生聽不懂就是我備課時沒有好好地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也就是說我沒有“備學生”!
3、沒有很好地做到“培優扶差”。說真的,復習課,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學習不是特別好的學生,學習主動積極的學生平常的知識學習和積累都很扎實,更甚者他們自己就會找機會請教老師,解決自己的學習疑問。但是學困生,他們基本不會理會自己的知識學習和積累,所以我在想,復習都要分層次,“培優扶差”兩手都要抓。可惜,連續兩節的句式復習課讓我感覺到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第一人稱直述句與第三人稱轉述句的講解練習中,很明顯一半學生是聽得稀里糊涂的,舉手發言成功答對題目的都是平常學習較好的學生,但是當時我沒有立刻調節教學設計,還是“水過鴨背”地過了這一環節,沒有真正地引導所有學生突破這個難點;此外,在病句修改的設計題目里,仿佛題目出得過于簡單了,顧及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卻沒有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
4、復習課,內容安排和時間安排都有待加強,學生反應不積極,這都是我在往后復習課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還有兩周的復習時間,我要好好備課,好好引導學生,真正地針對學生的薄弱處入手,盡量做到每一節的復習課,學生們都各自有所收獲!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10
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怎么寫?下面應屆畢業生小編特為大家推薦一篇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用。
我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壓,肩上擔子的沉重。高度的責任感,使我認真踏實地工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回首一年來的工作,首先應感謝領導的信任,感謝教研組長的幫助和支持。面對今年高考“文綜”的成績,既有喜悅又有失落。下面,結合高三地理復習課教學的實踐,談談地理復習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虛心好學,不斷提高地理教育教學水平
高三地理教學任務繁重,時間很緊張。而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狀態不一,如何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效性呢?
1、認真備課
第一次教高三,拜李泉福老師為師傅。通過師徒培訓活動,虛心地向李老師請教。李老師很有人格魅力。他講課時的幽默風格、知識的嚴謹都深深地影響著我,讓我回味無窮。
認真參加高三教師新教材培訓、及市、區、校級教科研等繼教活動;與李老師認真研討近幾年高考文綜卷“地理部分試題”,使高三地理組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地理教學水平。
了解學生。針對a、b班的學生實際,如學習地理的基礎和興趣;高三入學摸底考試、聯考、摸底、文綜考試的成績及試卷分析;學生學習地理的心態和方法等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有針對性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的教學質量。
認真做好反思工作。如反思每一次考試成績的緣由(從自身和學生方面),并找到好的解決方法。
可見,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是上好每一節地理課的最基本的前提。
2、精選習題
首先,讓學生每人準備好“地理改錯本”,教會并督促學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識的查漏補缺和地理解題方法的積累。
從復習資料《三尺講臺》中,挑好課堂的同步訓練題,當堂鞏固每節課的地理知識點。
其次,精選單元檢測題。選題范圍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擬》、《中學地理教參》、《北京四中的地理題》中為學生挑選習題,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為“培優班”的學生選好練習題,做好“培優輔導”工作。
可見,選好地理練習題,并訓練學生,是夯實地理基礎知識,培養能力,提高地理成績的一個途徑。
3、用專題教學教會學生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方法
首先,向學生講明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重要意義。即,從文綜的考核目標和要求看,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強調對歷史、地理、政治各學科知識的整體、綜合把握。
從高考試題的命題宗旨看,“能力立意”:重在“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重在知識的遷移和重組。而結構性的知識易于遷移和重組。
其次,用實例教學教會學生構建高質量知識結構的基本思路。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復習。
4、答題訓練
在此環節,需要訓練學生答題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丟分現象。如: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審題、做題、反思與總結);在答題技能與技巧上,訓練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技能與技巧,訓練學生熟練簡答題答題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題的基本模式(思維、應用、語言);同時,要學會使用標準答案。
5、做好考前沖刺階段的工作:
考前沖刺階段,“文綜”進行了有重要意義的幾次測試。老師及時地從綜合的角度、學法輔導等方面,進行查漏補缺的工作。另外,此時期,學生的學習狀態極不穩定。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有空或發現問題就要及時溝通,幫學生調節好狀態,迎接高考。
綜上所述,只有學習,總結,地理教師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高考要求,才能不斷提高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才能使地理高考成績逐步得到提高。
二、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需要轉化為興趣并上升為動機則是提高地理成績的著眼點。
1、教師要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心理上的相容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對象只有先接受你這個人,才能接受你的觀點。”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朋友式關系,才能讓學生真正接受你指導的學習方法,提高指導的有效性。
2、地理教學的困難和挑戰。
高三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狀態差異很大,基礎參差不齊。XX年的高考試題地理首次達到100分,與歷史、政治平分天下。地理教師遇到了機遇和挑戰。如何讓學生愛學地理呢?本人只有不成熟的點滴做法,愿意與感興趣的同行一起探討。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11
從本周開始,教學已經進入了總復習階段。如果說以前的課堂教學是為學生播撒知識種子的過程,那么現在就到了要為這些幼苗澆水、施肥、除蟲的階段了,這是學生能否獲得大豐收的關鍵。因此,復習過程中我決定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基礎知識要扎實、扎牢。如字的音、形、義,古詩的背誦默寫,積累運用中的讀背內容,要求會背誦的課文等,必須讓大部分學生熟練掌握。
二、訓練方式靈活多樣。平時學生看的題樣少,練的題型也少,現在 ,應采用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發散學生的思維年,培養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如連詞成句,把句子寫具體,如何區別運用形近字、同音字,句式怎樣互相轉換等,都應讓學生勤練。
三、閱讀訓練要從課本中走出來。多給學生提供不同題材的課外短文,設計多樣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閱讀方法去完成。在訓練過程中,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四、習作方面教給學生如何根據題目要求把一文多用。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12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三年多的改革和探索,我校汲取了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山東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等的先進改革經驗,現已經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和符合實際的“1236”教學模式。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進入了嘗試摸索、穩步提升、內涵發展的階段,我們的課堂給予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自學空間,解放了學生的思想,挖掘了學生的潛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堂上老師由臺前退到幕后,由傳統教學的“講”到教學過程中的“導”,由注重知識的傳授到關注生命的成長。
盡管如此,但我校“1236”課堂教學模式只是運用于新授課,每到學期末,面對緊張的復習備考,老師們苦于沒有系統的高效復習程序,沒有科學的復習方法,總是不辭辛苦地出題,閱卷,把自己投入到題海里。這樣的工作方法讓自己疲憊不堪,效果卻不盡人意。于是老師們常常抱怨學生投入不夠,或是不夠聰明。但對學生來說,這種做法也讓他們失去興趣,厭煩學習。究其原因,一是復習內容簡單重復,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正如學生所言“炒剩飯”。二是復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文科就是讀書,理科就是做題,一到期末復習時間,學生們就會訴苦:“老師,復習課真難受。要么就是你說、我們聽,要么就是做題、講題,要么就是考試、評講,一點興趣都沒有,真是枯燥無味。”
學生的一番話引起了我們的思索,反思自己復習課的教學,的確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訓練、輕體驗,重傳授、輕自主的狀況。再加上復習時間緊、任務重,整節課更是成了“滿堂灌”。學生成了學習的“奴隸”,因此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學習的效果都可想而之。如何合理運用“1236”教學模式來能提高復習效率,讓學生對復習課產生興趣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避免學生的厭煩情緒,教師要明白復習課也應和新授課一樣,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主角讓學生扮演,教師做配角。課上可采取多種形式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讓學生聽寫,小組交流,自由組合自編題目等,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發揮每個成員的智慧。
就語文學科而言,復習課就是不僅要“溫故”,而且要能“知新”。這“新”不僅指知識、技能的深化與熟練,還指學生學會合作探索,學會復習,學會反思,學會知識的運用和創新以及思維深度與廣度,實際生活的經驗和能力提高,為此我有了以下的探索:
一、明確復習目標。
復習課的第一環節必須要有明確的復習目標。從課文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到文本內容的理解,從寫作特色的探究到語言文字的鑒賞,從知識生成到遷移拓展,每篇課文都名有側重。因此復習課前老師心里要把握好重點,突破好難點,生成好知識點。目標明確可讓學科助教提前出示在黑板上,也可通過師生討論預設復習目標。這樣讓每個學生帶著目標來復習,針對性強,有的放矢,這是高效復習的第一步。
二、鞏固復習內容。
一節語文復習課一般要體現設定的復習目標,以文言文為例,如:實詞積累(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常見虛詞用法、特殊句式、重點句子等,還要包括對話、課文等。復習時既要包括文言內容理解,文章主旨、寫作特色及拓展延伸。所以,學生明確本節課復習目標后,第二環節就是個人鞏固復習,“溫故知新”的過程,然后小組內兩人合作,以“你問我答”的形式檢測復習效果。
三、展示復習成果。
展示、交流復習成果,并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這一環節的基本形式為: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回顧復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樣的師生、生生互動學習和感受交流,根據復習進程,不斷生成新的復習目標。
四、檢測復習效果。
這一環節主要是對前面復習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對復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此環節尤其突出學科的“弱勢群體”,多給他們說、讀、寫、談的機會,進一步檢查復習目標的落實情況。教師要重點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略,促進學生與他人有效合作,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當然還可用做習題、聽寫與背誦的形式來落實這一環節。俗話說:“手過一遍,勝讀百遍”。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就可以有效地檢查出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復習課上,學生總會以為復習的知識都是已經學過的`,不管自己有沒有掌握,在單調的模式下久而久之總會感到厭煩、枯燥。帶著這樣的情緒上課,學習效果肯定不佳。在復習課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兩個誤區。一是把復習課上成簡單的練習課、講評課、提問課,甚至于考試課。二是課堂理念傳統守舊,學生是考試的機器、分數的奴隸。所以教師在上復習課時,教學設計要有新意,更要極力營造一個探討的、接納的、支持性的、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創設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創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創設獲得成功的條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腦袋里裝進另一個腦袋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觸。愉悅的情感體驗猶如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撒播在這樣的土地中,才會更好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選擇了課改,就選擇了擔當。我想我們的新授課能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學生。那么我們有信心在復習課的摸索與探求中把握好尺度與航向,縱使課堂的環節與流程還不夠完善與細化,但我們會在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控,開創師生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行走在課堂改革“彼岸”,向著未來的“風景”,樂此不疲,享受著與課改一同的成長與成熟,并一路神會著課改踐行者智慧的“彼岸風景”。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13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成為一個細心的人。教師所提供的知識信息要力求準確。尤其是在復習時,對學生的語言積累、知識的呈現更要認真關注,及時為學生糾錯、指導,把詞語說準確,意思表達清楚。
語文課堂教學無論何時何地何內容都要針對中下等生設計。因為好學生大多是靠自我學習覺悟的.不是語文老師教出來的。上復習課的目的就是鞏固所學知識,查缺補漏。因為一個差生能把你的全班平均分落下一兩分,但一個優生頂多幫你提高零點幾分,所以只有把差生成績提高了。才能整體提高教學成績。語文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不自覺就針對上中等學生進行教學了,因為這樣的教學比較容易展示老師的功力和風采.表現老師的高超水平和淵博知識。檢查差生作業的質量是考核復習課實效的抓手,讓差生有實實在在收獲的復習課才是真正有實效的。
在復習課上,學生的合作交流空間應該再大一些。盡管是復習,但也絕不等同于完全的舊知識的鞏固,它還是知識的整合和重構的`過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關注到知識的特點和個別學生的學習情況,體現知識的學習以溫故的方式而知新的規律性;同時,復習課也應該有重難點,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突出體現重點的突出及難點的突破設計,使課堂學習的目的性更強。
復習課要合作交流,忌枯燥講解,反對老師一言堂一講到底。沒有師生互動的課堂是很難精彩的.學生不喜歡總是老師在講解。自己能講解的也不需要老師越俎代庖。是問題驅動了課堂教學.一節課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學生可以在老師授課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再提出更深刻的問題。而且每節課下課前老師更應向學生詢問:還有什么疑惑,還存在什么問題。老師能在復習課上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是有教學思維深度的體現。
當然,練習量不宜偏大。教師應該巧妙設計精而突出的練習,應注重實踐的過程,多留意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方案,適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是否考慮在出示練習的時候,注意規范練習的題目,并加入對學生的一種審題的訓練。審題指導是否到位,往往決定了答題的質量。很多學生在考場失分的首要原因就是審題不仔細不到位,很少是視覺原因,多為思維不縝密所致。所以每次大考前都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審題訓練。通過審題來研究命題意圖。例如命題作文審題方法:一是詮釋題目中的每個字或詞語,明確底線要求;二是弄清楚寫誰:三是將題目中概念化解(化大為小)為可操作的短語或事跡,進而確定中心;四是回憶寫過的相近的好作文材料,落實選材。
復習課后,教師要明確指導,你指導后的訓練是否落實了老師指導的思路方法。學生掌握教師的指導有個從“懂”到“會”到“用”的過程,這是要反復訓練的,復習課上一定要趁熱打鐵讓學生按照老師指導的思路技巧方法進行一步一步的操作,老師及時指導解決操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如果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指導去學以致用,那么復習的實效就會大打折扣。
課堂上是絕對會有適當的復習測試的。這里要強調的是是否有好中差答案的對比性講評。是否揭示了將錯答案演繹成好答案的過程。
試卷講評課是師生教學雙方的一個“反饋一矯正”的過程。試卷講評課既要“講”,更要“評”。“講”,既要講考查的知識點,又要講答題思路。“評”,既要評“不足”,評“誤解”,又要評“好”的。講評課前三要。一要及時。二要統計:講評之前應做好有關數據統計,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優秀率,各分數段人數,各題得分率,本次測試中進步明顯者,明顯不足者。一方面要掌握學生在各考點的得分、失分情況以及典型錯誤,另一方面還要按人按題統計學生的得分情況和出錯人數。教師要在充分分析的基礎上.把出現的問題歸類,找出失誤的集中點,分析出錯誤原因和知識的遺漏欠缺,進行有的放矢的講評。三要備課:需要講什么,哪些不需要講.要重點講什么,重點內容怎么講。教師只有對這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數,在講評時才能使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擴展和提高,使講評成為一次知識的鞏固、更新和收獲。
課堂上老師領著認真研究錯因,再對癥下藥將它一點一點地改成正確答案,這個漸變思維演繹的過程一定要讓失誤學生有親身體驗。比較法是澄清是非的高效方法之一,有對比才有差距.失敗的有差異的教學素材是復習課的重要資源.因為課堂就是糾錯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講。復習的重要目的就是糾錯,以便減少差錯。
1.梳理——本冊教材的知識點2.檢測:摸清知識能力現狀
3.貫通:建立系統的知能體系4.補缺:彌補過去教學的不足
5.比較:促使認識的深化6.強化:提高訓練的深度
7.拓寬:多側面地講解相關知識8.升華:提高原有教學層次
9.分層: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10.遷移:推動綜合能力訓練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14
新標準英語教材增加了許多詞匯量,句型、日常交際用語也大大增加,教學容量多,難度大,因此對我們如何科學地運用復習方法進行復習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每節復習課,進行科學、有效的復習。
一、教學內容:復習語法be going to do sth.
二、教學目標:
1、復習be going to do sth并能熟練運用
2、通過聽說讀寫訓練,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能夠用簡短的語段表達自己的思想,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一)背誦課文第九模塊和第十模塊
設計意圖:九、十模塊是這一語法所包含的兩課書,通過背誦課文讓學生復習舊的知識,承上啟下,有利于復習課的展開。同時強調翻譯和基本結構。
(二)展示詞組:on Friday, come on, on Sports Day, drive a train, fly a plane, help the ill, give a pill, at the airport, in Hainan, go to Hong Kong, in the sea, ride a bike, play football, play basketball, listen to music, read a book, watch TV, go to the cinema, go to the park, visit grandparents, go swimming, go shopping.
設計意圖:通過每一課詞組的積累讓孩子們積少成多,運用起來能得心應手!
(三)講解be going to do 這一語法的基本結構。
主語+be going to +動詞原形+其他 將做…… (強調計劃、打算)
主語+will +動詞原形+其他 將做…… (強調自然發生)
設計意圖:給出同一時態不同說法的兩種形式,讓學生明確地使用與區分。同時強調be動詞的用法:我用am,你用are,is連著他、她、它,單數名詞用is,復數名詞要用are.便于學生做題。
(四)展示有關的特殊疑問句: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m going to be a doctor.
What are you going to see? I’m going to see Sun Wukong.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go to Hainan.
設計意圖:強調特殊疑問句的問答對應形式,是學生能一一對應。
(五)小測試:
一、課文填空:
1. It’s going to Sports Day on Friday.
2. He’s going to high jump.
3. Let’s a car. ( driver, drive)
4. Sports Day, We are going to do high jump.
5. My grandma in Hainan.
6. This is bag. ( Xiaoyong, Xiaoyong’s)
7. I’m the sea.
8. Will you play me?
9. Be tidy the beach.
10. the sea.
二、問答句選擇:
( )1.Let’s feed the ducks. Where’s the bread?
( )2.Hello, Daming. Where are you going?
( )3.I’m watching TV. What are you doing?
( )4.Sam’s going to be a doctor.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 )5.I’m going to swim.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 )6.Let’s go to the zoo. What are you going to see?
A. I’m going to go to Hainan. I’m going to swim in the sea.
B. Here it is. Let’s feed them.
C. I like books. I’m reading the book.
D. My father is a driver. I’m going to be a driver.
E. There are lots and lots of animals. I’m going to see lions.
F. 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設計意圖:通過習題檢測學生知識的不足并且引起注意。
(六)家庭作業:
默寫課文。
設計意圖:萬變不離其中,知識最終還是要回到其根源。通過課文的默寫使學生進一步扎實地掌握知識。
(七)板書設計:
主語+be going to +動詞原形+其他 將做…… (強調計劃、打算)
主語+will +動詞原形+其他 將做…… (強調自然發生)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m going to be a doctor.
What are you going to see? I’m going to see Sun Wukong.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go to Hainan.
教學反思:
新標準英語教材增加了許多詞匯量,句型、日常交際用語也大大增加,教學容量多,難度大,因此對我們如何科學地運用復習方法進行復習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每節復習課,進行科學、有效的復習。
1、復習的計劃性
在復習前,我重視學情的全面準確把握,充分而準確地分析學習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對復習內容及復習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復習時間,然后依照計劃精心實施。并且注意知識的歸類總結,統一制式點放在一起復習。
2、復習的針對性
在復習時態時,我一方面要讓學生掌握時態變化的規則,另一方面通過比較相同時態的時間狀語,暗示學生根據時間去判斷句子的時態。讓學生自己感知語言規律,通過在活動中不斷運用內化為自已的知識結構。
針對性還體現在正視學生差別,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練習和有效的指導,在出提時注意難易結合。
3、復習的趣味性
這節課,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了寬松的復習氛圍,提高了復習的效率。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15
小學語文閱讀內容的復習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綜合我上過的閱讀復習課有如下特點:
一、復習知識目標明確
在整理了全冊書的閱讀知識點后,按照課文的體裁進行分類的閱讀鞏固復習,是對閱讀知識點的一個強化的訓練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而在本課開課時候,我就引導學生對照知識點,整理出寫人記事類的文章可能出現哪些知識點,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生的目標,從而在內容和方法的學習運用上有的放矢,從而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訓練是復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
那些題海戰術、“炒冷飯”、機械性重復訓練等等,是訓練中的弊端。怎樣才能在復習課的訓練中提高復習效率呢?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反復、單調書寫練習必定會造成學生復習興趣的降低,從而使復習效率大打折扣。所以,在本課中,我在開課之前就引導學生回顧審題的良好方法,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采取同桌交流、集體反饋的形式,使學生人人參與進來,說和寫結合起來,手和腦同時動起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復習效率。
三、復習內容豐富靈活
復習課要重溫過去所學過的知識,但是又不能是機械的、簡單的重復,而應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向外拓寬。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于受教學內容和目標、時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復習課上因為經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所以我在設計本課的練習時,針對體裁精心挑選了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并在題型和知識點上力求綜合性,在鞏固課內的同時,又注意拓展,設計了一個相同體裁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當然,本課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在知識整理呈現的時候沒有進行系統的分類,學生反饋的形式有些單一,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反饋都是真實的。注重了題型的練習,方法和習慣上的培養還不夠。
總之,要想上好語文閱讀復習課,提高復習效率,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采取學生喜歡的復習形式,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把握,提高語文綜合能力。這是我們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16
九下第五單元課內文言文復習課的設計思想,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要讓學生了解《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古詩文閱讀的基本要求;二、要讓學生借助往年升學考試的題目,來了解古詩文考查的知識點和題型;三、根據這些要求和考查范圍,來梳理本單元內容,有針對性地訓練重要知識點;四、在訓練過程中,進行方法指導,讓學生能掌握方法要領,并能舉一反三。
課時一節課。在這節課里,本人自認為比較好地貫徹了設計思想,課堂容量適中,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都充分發揮出來,教學效果比較理想。做得成功的有:
一:開場白設計簡潔、精美,對于諸子的活動
諸子散文產生的時代背景進行介紹時,注重了內容的全面和評價的.高度,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語言方面,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和鋪排的手法,對學生是一個很好的示范。
二、上課的過程思路清晰、線索明朗、方向明確
重點突出、緊扣了升學考試的考綱要求。教學內容的安排采用了模塊法,將全部內容設計為名句背誦、中考考什么、熟記通假字、區別古今異義詞、準確翻譯句子、遷移拓展能力幾個模塊,重點十分明確。而且每一個模塊的內容都十分充實。
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合作意識,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學有所獲。課前發給學生少量的練習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課前整理知識點;課堂上通過成果展示、競爭發言來讓盡量多的學生參與到每一個學習環節中;在掌握了翻譯句子的基本原則之后,注重實戰訓練,在翻譯中發現困難、合作討論、相互交流,完成這些從本單元課文中挑出來的有代表性的重點例句。總體而言,課堂學習氣氛活躍。
四、指導性強
包括理論指導和方法指導。方法指導:學習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時,可使用表格進行整理,既簡潔明了又十分有效,可謂事半功倍。更主要的是理論指導:在名句這一塊,解釋了什么是名句,本人認為:凡能夠表達作者思想觀念的句子,對后世人們的精神生活有深遠影響的句子,常常被人們引用的句子都是名句,這些名句一直沿用至今,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閃爍著智慧的光輝,也體現了他們思想的深邃。這一段話,對學生而言,既能夠對古代先賢產生由衷的敬佩,又能夠舉一反三自己確定哪些是名句,對以后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在熟記通假字模塊和區別古今異義詞模塊,都編寫了七言小詩來作結,小結了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的規律,而且通俗易懂,瑯瑯上口,學生喜聞樂見,效果好;又比如,句子翻譯的基本原則是六字訣:“留”“加”“換”“補”“省”“倒”,每一字訣都有具體解釋以及例句,學生在了解了基本方法并經過實戰訓練之后,句子翻譯的準確性大大提高。
不足之處有:教學容量略大,字詞內容偏多,以至時間上前松后緊。句子翻譯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內容,而且學生討論交流用時要偏多,但完成得比較倉促;遷移拓展能力訓練模塊,是本課中難度最大的一個環節,給學生思考發言的時間十分有限,一共只四五個同學有機會發言。如果再一次上復習課的話,本人會將字詞復習的時間大大壓縮,全部通過成果展示的方式來完成這一教學環節,將大量的時間留給重難點,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來討論、吸收、形成觀點,更加有效地消化知識。
教學永遠是缺憾的藝術只有上過一節課之后,才能真正明白不足在哪里。在今后的教學中,本人愿意再做努力,力爭更好。
復習課教學反思 篇17
北京市2002年開始自主命題,2003年開始有獨自的《考試說明》。四年來,北京卷試題從全國卷的基礎上出發,逐漸走出自己的特色。作為地方自主命題,所受束縛相對較少,命題組的個性特漸露崢嶸。這些個性特征體現著命題組對語文考試,乃至對語文教學深層次的思考。今天,我們嘗試認識這些特色,反思一下我們的教學。
一、2005年北京試題知識含量增加,這種增加帶給我們哪些思考?舉例說一下。
第13題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寫,由過去的4分增加到6分。這是一道純知識題,考查內容為《賈誼·過秦論》、《孔雀東南飛》、《李賀·李憑箜篌引》、《姜夔·揚州慢》,涉及到古文、詩詞,兩漢、唐宋,范圍更寬,難度增加。從實際情況看,失分也應比較多;當然我們可以預期,題目的區分度也會比較好。知識因素含量高的題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題目,一般來說,區分度都會比較好。這也反映著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相關性。但是,我們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導向性,權衡它在語文教學中的利與弊。第13題要求默寫的八句,基本都不屬于一流名句,不是中華文化中最精粹的內容。學生即使在備考前強化成誦,也難以成為持久記憶,除了專業人士,大概誰也不會凝定為持久記憶。背誦默寫,是需要理解,需要興趣的,是需要與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有機結合的。名句在流傳過程中能成為一流,不是誰冊封的,正因為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興趣,相當程度地活躍在現代人的思維、語言中。不錯,第13題的確在語文教材和《考試說明》要求默寫的范圍之內。可是,如果能夠把《考試說明》劃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尤其在單純為了默寫分數,完全脫離理解、興趣和鮮活的思維和語言應用的情況下,需要多少時間和精力?語文老師往往會圈定一些重點,一流名句會被囊括在圈定的重點范圍之內。語文老師為什么要圈定重點呢?一是考慮學生時間與精力的實際,二是刺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以此充實、鍛煉學生的思維與語言。這第三點已經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識和實踐。而且學生在寫作中也能應用,嫻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論證的力量。但他們的默寫成績并不樂觀。
固然,語文老師的目的是分數,但學生也會在分數的驅策下不自覺地豐富語文積淀。現在試題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圍,突破了老師圈定的重點線。在這種導向下,一部分同學要占用大量時間完成《考試說明》的要求,而并無多大語言積淀的意義;一部分同學,或時間,或精力,或興趣不逮,索性放棄。畢竟在現行的教育機制和求學心態的氛圍里,語文學科已淪落為弱勢科目。現實中,高考幾乎是高中學習的唯一動力——令人惋嘆,令人不滿,甚至令人憤怒,但這是現實,我們不能不充分顧及的現實。
二、《合歡樹》閱讀題告訴了我們什么?
05年北京高考閱讀題《合歡樹》在文學鑒賞的要求上可說是跨出了一大步。這一大步邁得考生們極不適應,本來已經讓學生最為頭痛的大閱讀,這次更應是答得慘不忍睹。
1、首先,看閱讀文本的選擇。
前三年北京高考的閱讀文本,更體現出理性色彩,說理的意味比抒情濃,作者的情感沒有那么含蓄和深沉。這次在文本選擇上完全不同,選了一篇意蘊很深的真正的散文,其特點是沒有生字生詞障礙,沒有背景知識障礙,不會因文外因素干擾閱讀。較少情感體驗障礙,能夠引起學生共鳴。作品主旨大致明了,但深入理解作者的獨特感受卻不易。作品的情感線索并不明顯,需要讀者認真品味方能找到。文中的深沉含蓄的語句影響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這顯示了命題人在文本選擇上的要求——這樣的文本將是考查的重點。
而我們平時訓練缺乏。
2、學生的閱讀問題
問題很多,如果究其根源,在于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意識。
學生讀文章缺少句間關系意識,他們不愿一句一句讀,也就不能根據句間關系整合出新的意義;他們缺少主旨意識,不能根據文章主旨思考問題,也就不能回答最后一段話的含義;他們缺少統觀意識,只會根據支言片語做出判斷,也就不能答出第一段與后邊真正的結構聯系;他們缺少文本意識,忘記了要理解作者怎么說,而是想著自己怎么說,于是根據自己的背景知識得出“‘我’以前厭煩母親”的荒謬結論。
3、教師應當起的作用。
閱讀能力提高無捷徑可言,但浮躁的心態使許多學生,也包括老師誤以為有什么靈丹妙藥一下子找準答案,因此,他們不愿意靜下心來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我一直不太主張情緒化的批判考試題,我總相信,命題人一定對文本有著深入的了解,他們的題目和答案往往是文本理解的典范,同時也是對考生閱讀能力要求的具體化。即使我們的學生答得再不好,即使他們的題目出得有些脫離學生實際(這次有些題確實是這樣的),但只要答案是合理的,我們都應該看做是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出的新的具體化的要求。我們能做的,就是經過認真的分析,包括分析試題和學生答題情況,然后制訂正確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吃透文本和試題,吃透學生答題情況基礎上。
這就是《合歡樹》試題告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