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學反思(通用6篇)
三年級教學反思 篇1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而新教材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教材的開始,不再急于講授課文。而是打破了常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學期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跟寫字歌進行對照。老師隨時進行督促和指導。一周下來,學生寫字時已是個個端坐。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后的描紅練習,不可忽視,每天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必須耐心細致、精心地指導,并嚴格反復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獲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說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說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說”和“演”的訓練。如,我在教第九課《亡羊補牢》時,根據書上的插圖,實地模擬進行表演,這樣使學生的形象感知變得直觀化。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相互之間對起話來頭頭是道,不但“說”得到了鍛煉,也使學生感悟了許多道理。
四、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三年級教學反思 篇2
在指導學生閱讀《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第三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把這段意思畫出來(樹林減少,裸露土地擴大,樹樁遍地皆是,樹林成了房子,家具、工具柴煙)不出所料,學生們興趣盎然,不一會兒,便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簡筆畫。
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朗讀素養就顯得水到渠成、輕松自然了。
三年級教學反思 篇3
《山茶花》這篇課文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山茶花”顏色多、形狀各異的特點,然后指出,山茶花的美麗源于花骨朵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季又一季的準備,贊揚了花骨朵堅韌頑強的品格。
教學這課時,我最初有兩個思路:一是上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后再教學課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第二課時再學習課文四至七自然段,寫生字;二是第一課時進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寫生字,第二課時再重點學習課文內容。但根據我們班的孩子的學習習慣,我選擇了第二種教學設想。在此我主要針對第二種思路的第二課時來談談自己的教后感。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認真研讀了教材,并查找閱讀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制作了漂亮的課件。課堂上,為了能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山茶花的美麗,我是這樣教學的:
整體感知課文后,我問:“山茶花到底美在哪兒呢?把相關的句子做上記號。”學生讀完書后,能夠很快的找到課文的二三自然段的相關語句:
真是美極了。白的、紅的、紫的、墨色的、粉紅的……一株樹上有好多種顏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顏色不同,那真叫絕!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樣的白啊!像高山飛瀑濺出的水花一樣晶瑩。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綠的清潭,帶著波光,又帶著陽光。粉紅的呢?那是織女用朝霞和白云織成的輕紗。有單瓣的,也有重瓣的,有疊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瀟灑而舒展。
在師生交流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課件的直觀感受,學生能從以上的文字中深刻的感受到山茶花的顏色豐富,顏色美艷絕倫,花形多而美。在理解之后的朗讀中,我也能感受到他們對山茶花的喜愛。在學習作者寫比喻句時,學生說出了令我驚訝的話語,如:山茶花的紅,那是怎樣的紅啊!像一團團正在燃燒的烈焰;那紫茶,仿佛剛從水中撈出的瑪瑙一般。學生能說出這么美的句子,應該已從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的山茶花的美不一般,不然,這股源泉從哪里來?
在接下來的4—7自然段的教學中,學生能夠通過讀課文,很快的理解山茶花開得美的原因在于它的`花骨朵有一股特別勁,而這種特別勁又體現在它的骨朵幾乎是在花一謝就又冒出了來年的骨朵,這些骨朵就是在一季又一季,一個月又一個月的準備著。
這是令我滿意的教學,但在這課教學時,還有幾個地方講得不夠透徹,如:“真是美極了。白的、紅的、紫的、墨色的、粉紅的……一株樹上有好多種顏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顏色不同,那真叫絕!”這段文字中的“絕”是什么意思?理解山茶花的花形時,有這樣幾個詞語:大小疏密排列有致,瀟灑而舒展。教學時,我只是自己對照課件簡單的提了一下,什么是排列有致,對“舒展而瀟灑”沒有講解,這回讓學生留下疑惑:究竟什么叫舒展而瀟灑?
在接下來的時間,我講繼續到其他班級上《山茶花》,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將注意以上不足,爭取課堂教學令自己滿意。
三年級教學反思 篇4
這篇精讀課文寫了一個有趣的動物故事。故事以“我”的觀察為線索,通過山雀的動作、叫聲來想想它們的語言,從而推動故事的發展。
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充分自讀課文,讀書后思考:你喜歡文中的`兩只山雀嗎?為什么?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然后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兩只山雀說的話讀一讀,聯系上下文說說“我”是根據什么猜想到這兩只山雀的對話內容的。本課有些詞語、句子的理解有一定難度,我在讓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及時引導和指導。如警告一詞,讓學生先讀讀上文,讀完后說說知道了什么。
再啟發學生想想:“我”此時已走到一旁,不再折磨拘謹中的小山雀,并且“站在那兒等了很久”,洞里的山雀這時候會怎樣想?結果怎樣?而樹枝上的那只山雀見“我”站在那兒沒有走又會怎么想?讓學生仔細琢磨,理解“警告”一詞的意思,體會出自由的山雀那種擔心和焦慮的心情,從而更深層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三年級教學反思 篇5
是葉圣陶老先生所寫的一篇抒情散文詩歌。這首詩以瀑布為主題,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詩句使用疊句、對偶和排比,十分富于節奏感,讀起來瑯瑯上口。非常適合中年級學生閱讀。這么美的一首詩歌,沖著孩子們高漲的朗讀興趣,我當然不能把它上失敗了。因此,課前我進行充分的準備,從查資料、請教年老教師、做課件,到怎樣把學生自主學習放到第一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詩歌。經過我一系列地修改,最終確定教程設想:聲音感知——體會感情——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游園不值》教學反思:
讓學生帶著感性的認識走進課文,在學習課文中,逐步建立理性的認識,從而升華自己的思維的`廣度。我想這是非常必要也必須的。學生帶著自己的點滴收獲,走進詩歌,也找到了和詩歌進行交流的物質準備,為學生走進詩歌奠定了基礎。同時,畫面上所帶來的疑問,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隨后的學習中,經常可以看到學生主動站起來告訴大家,我現在終于懂了什么什么等這樣驚喜的回答。從他們臉上流露的滿足和成就感,我深深地為他們的成長和思考而高興。
三年級教學反思 篇6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讀”貫穿了全課時的始終,采用個別讀、齊讀、默讀、配畫面讀、互相聽讀,自由讀等多種方式,把學生帶進詩歌意境中,讓學生在讀文中去體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說什么,而且要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感情色彩。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悟理解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們在帶著濃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圍中去學習和體會,從而更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熱愛山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