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精選17篇)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1
《荷花》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語言生動優美,有順序地描述了公園里一池荷花的美麗和“我”看荷花的感受。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領悟大自然的美好與神奇,是本文的重難點,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注意傳神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在想象的同時鍛煉了進行了寫作訓練。
一、創設情景氛圍,激發學生情感。
講課開始,高老師先讓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古詩文,讀給大家聽聽,通過部分同學的介紹,使學生對荷花的美有了初步認識,,再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課件演示,激活了學生的想象力,從孩子們的眼神中,嘖嘖聲中,不難看出他們已被荷花的美陶醉了。欣賞之后,請學生談感受,學生們紛紛談自己的感受,有的說荷花美,有的說荷花太迷人,有的甚至說想親自去看看,課堂氣氛非常熱烈,然后高老師據學生發言,隨機小結,是呀,荷花的確很美,作者筆下的荷花更美,以濃郁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了情境。既激發了學習情感,又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在比較中揣摩欣賞作者用詞的妙處的同時,發揮學生的想象,積累語言。
抓好詞句教學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感悟力的有效途徑。理解荷葉美時,學生對荷葉的多、綠、圓比較容易,而在理解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冒”字的好處時,學生有些困難,教師并不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學生,而是教學生運用換詞看課件的方法,領會到“冒”這個字的妙處,“冒”字不單純的寫出了荷葉之多,更寫出了白荷花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教師沒有僅僅停留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上,而是在這里給了學生廣泛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想一想此時的白荷花會說些什么,通過看圖畫與對文字的理解,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得以無限的發揮,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積累了語言。
三、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
讀是為寫服務的,說是寫的基礎。
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請閉眼,聽老師讀想畫面,在頭腦中會出現什么?
生:閉眼聽老師配樂朗讀第四自然段
師:(讀畢)問:你們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
生:荷花很美,他們一朵有一朵的姿勢。
師:都有什么姿勢的?(要求從距離水面的高度、兩者的距離……說一說)
課件演示
那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好象——,有的———好象———,還有的————好象————。
師:可以先說一句,也可以全部說出來。
生:有的昂著頭,好象在靜聽青蛙歌唱。
生:有的肩并著肩,手挽著手,好象要出去看雜技。
生:有的剛露出水面,好象—————
這個學生想象了足有一分鐘也沒有想出來。
教師隨即演示畫片(課前搜集的),這樣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
師:這么美的荷花,怎么讀才能把荷花的美讀出來呢。
請同學們有感情的讀一讀
讀的方式有指名讀、同桌對讀、配樂讀
教師富有啟發性的配樂朗讀和具有童趣的語言,立刻使學生的思維插上了翅膀。從文本里跳出來,展開想象,在教師的引領下,激活了生活庫存,深讀了文本,深悟了文本之情,練習了寫作,對荷花的美,對大自然的神奇,獲得了獨特的感悟。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2
在我執教的《荷花》一課時,主要采取情境設置,引出課題,探究新知自主合作學習的思想展開教學。
我先質問“同學們,你們見過荷花嗎?”引出同學們的不同回答,從而讓同學們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荷花的資料,隨著學生匯報的進程,學生在這期間也增長了很多知識,然后教師出示了幾幅有代表性的荷花的圖片,并附加以精辟的言辭作以簡要的講解,教師加上過度語言“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共同學習葉圣陶老先生筆下的《荷花》一課,共同感受作者是怎樣把荷花描寫的栩栩如生的?”展開這一課的教學。
這節課存在著許多亮點之處。例如在情境設計中,教師出示的幾幅荷花圖片很具有代表性,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再加上教師準確精辟的語言,給學生創設了很好的情境。再有,第一段的感悟,干脆利落,切入學生的內心,抓住了關鍵性的詞語。如果在談論“一朵朵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冒”字的用法時出示相應的圖片,能給學生更直觀更形象的感覺。
對于課文的朗讀應作為重點部分,但本節課的朗讀我沒有指導到位,是由于忙著去感悟課文了,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加強對朗讀的指導。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3
一、從解讀文本開始下功夫:
1、默讀三遍,在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做上勾畫、批注。
2、讀作者葉圣陶的生平、事跡。
3、讀葉圣陶寫景的其他文章,了解他的寫作風格。
4、熟讀成誦。
5、讀教參和本年段的課程標準,對比自己確定的教學重難點與教參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
二、在教案設計上下功夫:
1、根據前面對文本的解讀,自己設計教學環節。
3、第二次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做修改。
三、課件制作上下功夫
根據制定的教學方案,量身定做課件,力求突破重難點。
四、課后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對文本整理把握較好,使學生對文章脈絡清楚,無形中熏陶了學生對習作時材料的選取與安排。
2、描寫荷花姿勢的段落運用豐富的荷花圖片,和動作輔助理解,學生當堂就能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3、進步最到的就是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很及時,有了實效性。
(二)不足之處:
1、由于急于解決本班學生習作基礎較差的現狀,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了寫法的指導,顯得講解過細,讀的不過多,不過到位。
如:描寫荷葉和荷花的第二自然段,指導了孩子們按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但是在體會“冒”時,就顯得引導得不夠。
同伴建議:
先學習荷花的三鐘姿勢,再出示帶“百荷花在這些荷葉之間冒出來”這個句子,提問:這個句子中你覺得哪個詞用的最好?為什么?然后在引導孩子聯系描寫荷葉的句子去理解,去體會。之后反復聯系朗讀。
2、文本解讀還有不到位的地方:
(1)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對于“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在利用動作輔助理解背誦的時候,忽略了手型要突出“飽脹”,致使學生對這種含苞欲放的姿態體會不夠。
(2)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在我解讀文本的時候我只解讀出了,“活的畫”就是指這一池的荷花,而沒有從充滿生命力這個方面去解讀。
(三)讀寫結合課型以后的上法
1、前面的課時已品讀感悟位重心,不在寫法上占據太多時間。
2、在回憶、總結課文時在加入學習作者寫作方法的指導。
3、在文本解讀上還要在下功夫,收集不同教師對同一文本的解讀。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4
本節課,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為指導,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自主創新的學習積極性,注重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注重借助多媒體進行合理情境的創設,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從而學好語文。
一、盡可能體現新的課程標準。
1、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的過程應是學生認知逐步提高的過程。
在設計讀書環節時首先是讀通,其次是讀懂;再次是讀好;最后要求嘗試背誦。要求逐層提高,學生的學習逐步深入。
2、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新課程標準還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說荷花的姿態三種,教師就順勢引導,以便學生更自主地理解“一朵有一朵的姿態”。
再比如作業的設計:“如果你覺得有更合適的作業,也可以自主選擇完成另外的作業,還可以將你認為很有價值的作業推薦給老師或同學!”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
3、重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領會
新課程標準還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學生在閉目欣賞的同時,經歷了一次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在學生腦海中反映的再造想象的過程。學生憑借各自不同的積累,在不同層次水平上理解了這段文字,想象了這段文字所表現的內容,不僅體現了語文姓“語”這一要求,而且使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過程又成了鍛煉思維的過程,可謂一舉兩得!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段話也給了我們最好的指導:“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4、重視指導學生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我們深知古人所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和現代教育家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都是強調的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回顧這一節課,會被這許多看似不經意的語言所打動“課前是該認真預習!多讀課文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預習方法。”“請教別人、請教書本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上網查資料也是現代人常用的一種快捷的學習方法”“你們真是學習的主人,既能自己提出問題,又能通過讀書、討論解決問題”
5、重視課內外的語言積累。
新的語文教學強調返樸歸真,注重學生課內課外知識的積累,在這節課中,學生既有課外關于荷花知識、荷花詩詞的豐富積累,又有課中語言文字的學習積累,在老師的輔導下,學生進行了廣泛的閱讀積累。
6、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理念倡導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節課中,對于疑難問題的解決便是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的。
二、以美的情境打動學生,感染學生。
一段美的情境會省去我們教者多少繁瑣的分析講解。本節課中設計的就是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課文,升華情感。比如:配樂范讀,創設并引學生入情境。(師配樂朗讀有關課文,學生閉目體會荷花池的美景)“同學們,你們似乎看到了什么?”深入情境(出示課件)“荷花真美!讓我們起立,像作者那樣久久地、深情地看著它們!”(停頓片刻)
(學生變換角色描述)這些情境地創設顯然大大優化了教學,節約了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用于閱讀、感悟、積累語言文字。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5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通過對荷花細致的描寫,體現了荷花的美麗。在教學中以“我”聞荷花、看荷花、贊荷花、變荷花又回到看荷花的思路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脈絡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本文的教學對象為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對周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仍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能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喜歡閱讀,能展開豐富的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1、抓住閱讀,培養語感,體會“冒”字。
《荷花》這篇文章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是十分合適的文本材料,課文中許多地方都有著深厚的情感流動,因此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對于文本閱讀的掌握,讓他們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如何有情感地去體會課文呢?這就要求抓住一些重點的詞句,進行分析,體會,對詞句進行一定的品讀,研討,深入到文本中去。對“挨挨擠擠、冒、露”這些具有特點的詞語進行分析,來體會荷花的形態,在學習“冒”這個詞語的時候,我讓學生當自己就是荷花,我問學生:荷花荷花你為什么要冒出來呢?學生有的回答:荷葉挨挨擠擠的,我只能冒出來呢。有的回答,我想早點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看看美麗的天空。有的則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既是對冒這個字的形象解釋,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2、學習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來仿寫其他的花。
我首先讓學生先熟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用“有的……有的……有的……”來描寫荷花姿態的,分成了幾種。學生很快就歸納出有三種:一種是沒開的,一種是開了兩三片的,一種是全開的。接著我又讓學生想象一下,荷花池中除了這三種姿態的荷花,還有沒有其他的荷花呢?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么樣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有的說:有的荷花低著頭,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荷花仰著頭,挺著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麗的身姿。有的說,有的荷花在風中翩翩起舞……到這里為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讓學生學會了說荷花。
接著我讓學生想象下,讓你說說其他的花你會嗎?也說說其他花的三種姿態,好的學生馬上就能夠舉一反三,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不知道怎么說,這時候我告訴他們,也可以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這樣一些思維不開闊的孩子也能夠試著說一說了。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擬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用“有的……有的……有的……”來描寫其它的花。
這樣就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鍛煉的機會。創設情境,讓學生盡快進入課文角色,可以優化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思維的活力。在這篇課文中我讓學生把自己就當成是荷花,然后來進行學習就容易的多了。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6
教學反思包括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后反思。下面是關于三年級語文課文的教學反思范文《荷花》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這篇課文是現代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的一篇抒情散文。這篇課文通過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清新美麗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是語言樸實簡潔,想象豐富,富于感染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我們,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浮現在眼前的一池美麗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體驗。
為此,我針對課文特點和學生認知特點執教了此課,現反思如下幾點:
一、課前準備充分,有效收集集料
授課前,不僅充分研讀教材、認真閱讀《教師用書》,較準確地把握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而且制作了課件,更重要的是課前布置了學生預習,讓學生收集有關“荷花”的文字或圖片資料。在執教時,適時地展示資料,包括文字的和圖片的。文字資料的展示,不僅讓學生對荷花有所了解,而且對其根莖(藕)、蓮蓬、蓮心等都有初步認知。實物圖片的展示,主要展示了荷葉、各種姿態的荷花、蓮藕、蓮蓬、蓮子、蓮心等,讓學生對其不僅有了感性認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學生更好地朗讀感悟課文做好了鋪墊。
二、理清課文脈絡,整體把握課文
如果在初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略,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品讀課文、升華情感。這篇課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為此,執教此文時,讓學生在初讀感知文章的情況下,理清文章脈絡: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去公園看荷花;第二段(第2、3自然段)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的姿態;第三段(第4、5自然段)寫自己觀荷花時的想象和感受。而后,在“朗讀感悟”環節中,引導學生逐步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從而升華學生情感:愛美之情趣和熱愛大自然之情感。
三、抓住關鍵詞語,激發學生想象
精準的用詞、生動的描寫,是文章精妙之處。執教中,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品讀優美語句,同時激活學生想象,領悟作者情感。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的“冒”字用得好在哪里?通過觀賞圖片、朗讀感悟去感知、去感悟:“冒”原意是液體或氣體往外或往上涌,這里是形容在一片綠色的荷葉中,白荷花突現出來的意思,形象地表現了白荷花的艷麗奪目、卓爾不群,格外引人注目。再如,“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課真了不起”一句中的“一大幅活的畫”,品讀中,讓學生想象一下“活的畫”是什么樣的?激勵學生展開想象:這幅畫呀,色彩多、姿態多,還得是活的,這么好的畫兒是“大自然”的杰作呀,那大自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就這樣,引導學生和作者一起,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進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總之,這堂課比較成功,我教中以情代情,學生學中入境入情,較好地達成了這一課例的學習目標。然,也有不足之處,如:課堂節奏控制不夠到位,有的學生還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7
《荷花》一課已經結束了,反思這堂課,有欣喜,有遺憾,欣喜是學生帶給我的,而遺憾卻是我留下的。
《荷花》是一篇經典美文,為了不破壞它的整體韻味和美感,我設計的第一課時重點是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第二課時重點是理解、積累和運用。
第二課時,我的追求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品讀語言,欣賞語言。不僅要讓學生領略到荷花的美,更要讓學生領略到語言的美。很羞愧地說,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比我出色。他們對詞句的品讀和感悟有一定的深度,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尤其是對“挨挨擠擠”、“冒”、“露”等詞的探究,讓課堂實現的真正的“對話”,給課堂帶來了生機。接下來的一個環節,我的意圖是想不露聲色地把他們帶入情境,讓他們在無意識中把自己當作一朵荷花或一片荷葉,讓他們互相觀察,互相欣賞,然后用語言描述身邊“荷花”的“千姿百態”。教材上沒有具體描繪荷花的種種姿態,這樣做是對教材的一種擴充,也是對語言在理解、感悟基礎上的一種創造性運用。但是,在進入這個環節的時候,我的引導有些倉促,我那么急切地讓他們“冒”出來,可他們就是一下子“冒”不出來。等他們“冒”出來時,留給他們觀察、欣賞和用語言表達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本該是這堂課的一個高潮,但由于我的引導失敗,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非常遺憾!
為什么會引導失敗,自我反思,大致有這樣幾個原因:
1、引導錯失良機。在品讀第二段語言的時候,學生提出“冒”字用得非常精彩。如果能在他們品讀這個字的時候,趁機讓他們“冒”出來。然后,就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品讀欣賞全開的、半開的、未開的和不同姿態的荷花。這樣安排,或許就不會有后來的倉促和時間不夠。
2、課堂調控不夠。對課堂的調控,讓我一直很困惑。新課改倡導自主學習,以學生為本,但是,如果課堂上,教師為了尊重學生,順其自然,不對課堂做任何調控,那課堂就容易陷入無序狀態,課堂效率會大打折扣。這樣,顯然和新課改是不相符的。課堂上,如果你努力地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調控自己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每個環節都把時間掐得準確無誤,這樣做,或許能完成你預先制定好的任務,但是,課堂就容易陷入僵化狀態,沒有生機,更難有所謂的“生成”。可見,課堂上教師的調控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是看你如何去調控,這個度該如何把握。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一個問題。
反思這節課,有很多話想說。盡管留下了很多遺憾,但我仍然覺得收獲很大。最起碼,它引起了我對很多問題的思考。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8
教學目標:
1、在多種形式的誦讀中領略荷葉荷花美麗動人的豐姿,感受大自然這位杰出的畫家神奇的創作。
2、借助網絡學習這一新興的教學手段,在直觀地展示中積累、運用語言,使荷花這一大自然的杰作深深地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3、在開放、互動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感悟美、欣賞美、創造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指名接讀課文,回顧課文內容。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知道了課文先寫了葉圣陶爺爺聞到了荷花的清香即而被吸引到了荷花池旁(板書:聞荷香),那這節課我們就跟隨葉圣陶爺爺一起到荷花池旁去看看荷花吧!(板書:看荷花)。
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你認為最能表現荷花美的句子,勾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寫出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并標注感受。)
師:剛才同學們讀的那么認真仔細我真高興!這么多人想說呀,我可不急著聽,我覺得好的東西應該在第一時間跟你最近的好朋友同桌來分享。把你認為最美的句子讀給他聽,告訴他你的感受。
師:和朋友在一起總是很快樂的,能把你的快樂讓我們一同分享嗎?把你認為最能表現荷花美的句子讀給我們聽一聽,把你的感受告訴我們!
以學生交流匯報為主,師輔助。
預設:
生:我覺得這一句最美“荷葉挨挨擠擠的,象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挨挨擠擠”表現了荷葉很多,“碧綠”不是一般的綠,是比綠色還要綠,說明荷葉顏色很美,“大圓盤”是寫荷葉形狀象個圓盤,而且很大,也很美。(感受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感覺)。
師:你真會讀書,體會得很好,也很會說話!還有哪位同學也喜歡這一句的,也來讀一讀!
師:認為美的同學齊讀感悟。
師:還有能體現荷花美的句子嗎?
生:我覺得這一句最美!(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師:為什么把“冒” 讀得這樣突出?(你覺得白荷花是怎樣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中長出來的?)在這我要是換這成“長出來”這個詞,你感覺哪個比較好?
生:用“冒”好,能感受出荷花的生命力很頑強,看得出它那勃勃的生機。
師:你說的真好,體會的很深刻,是啊!荷花生命力是多么的旺盛,荷葉挨挨擠擠的,而白荷花卻能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中使勁地痛痛快快地長出來,那你能帶著你的感受來讀一讀嗎?(指導朗讀)
師:同學們,這一朵朵的白荷花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喜氣洋洋、生機勃勃地冒出來仿佛想干什么?組織學生想象說話:“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_____________。” (拓展思維)
教師:多么可愛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個“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寫活了,而且使白荷花變得更美了。正像同學們所講的那樣,這是一種喜氣洋洋的美!這是一種生機勃勃的美!那就讓我們再一次齊讀感悟一下吧!
生:我還覺得“有的才展開兩三片。。。。。。有的。。。。。有的。。。。。。”很美,
師:你認為這幾句寫了荷花的什么?學生回答時相機出現三種姿態的荷花(課件出示三張不同姿態的荷花圖片),說說那三種荷花的樣子(剛開,全開,將開)
(指導朗讀感悟荷花不同姿態的美。)
師:除了課文中寫到的這三種荷花的姿態,你還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態嗎?
師:你們的想象很美!
師: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來說一句話?(句式練習)
師: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樣說的。
師過渡:朵朵荷花都如此的美麗,難怪作者把這一池的荷花比作成一幅活的畫啊,那這了不起的畫家是誰啊?
生:大自然!
師:真聰明,老師把這幅活的畫帶來了,想看嗎?(激趣,體會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師:正是神奇的大自然為我們締造了這么美麗的畫卷,趕緊夸夸這位了不起的畫家!”
(生自由發揮夸贊大自然。)
師: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麗動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難忘,這么美麗的荷花,真令人陶醉!(配樂)讓我們閉上眼睛,飛呀,飛呀,飛到美麗的荷花池邊,只見挨挨擠擠的荷葉間,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們千姿百態,清香怡人,“我忽然覺得……(師配樂朗讀第四自然段)現在你們都變成了荷花。(板書:變荷花)
相機:出示第四段,師引趣指導:剛剛我看到了蜻蜓和小魚,還和它們打了招呼呢,那你們呢?剛剛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生發揮想像力說自己的感受。)
指導朗讀。(充分想像并感悟后,再去讀,能使孩子們聲情并茂的感受出荷花的美麗動人。)(指名帶上感受讀,配樂,再齊讀。)
師:齊讀最后一段,體會感受作者為什么把自己當成了荷花。
師:多么美麗的荷花,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啊!順勢板書:美和奇。讓咱們再一次津津有味、心情愉悅地來看看這美麗的、動人的荷花。邊看邊想,你打算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這美麗的、動人的荷花吧!課件呈現多幅荷花圖片并伴隨播放背景音樂。學生無拘無束、有滋有味地觀賞。
師:同學們,荷花的美麗,大自然的神奇,讓我們折服,那就讓我們熱愛荷花,熱愛大自然吧。謝謝大家精彩的表現!我們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
聞荷香
奇
板書: 3、 荷花 看荷花
美
變荷花
荷花教學反思
一.抓住想象的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樂于想象是兒童的天性,學生的學習也總是伴隨著想象。在本文中有三處想象的訓練點:一,想象白荷花冒出來干什么?二,看圖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動人的姿態?三,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為了誘發學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動人的畫面,讓學生大膽想象白荷花的不同姿態,感受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課件動畫的設計,不僅刺激著學生的視覺,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情趣,活躍了思維,發展了智力。
二.朗讀感悟,體會文章語言的美。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邊欣賞美麗的荷花,觸景生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讓讀者身臨其境,賞心悅目。為了讓學生能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再配上優美抒情的樂曲,深深吸引了學生的眼睛,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我還采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來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有男女生賽讀,個人讀,小組讀,范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并茂。瞧他們那搖頭晃腦的樣子,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三.審美表達,豐富學生的語感。
婀娜多姿的荷花,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還特別適合審美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過:“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優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規律,語文教學中應創設情境,寓教于樂,實現審美主義和審美客體的和諧統一,讓學生借助范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訓練中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地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如用多媒體展現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樂,學生無拘無束、有滋有味地觀看和想象,體驗美感。看后鼓勵學生自由發言,給他們這樣的句式來說:“荷花, !”或“ 的荷花。”例如有學生說:“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樣迷人,你的姿態是那樣的動人!”有學生說:“亭亭玉立的荷花。”有學生說:“千姿百態的荷花。”給學生搭建了一個思想暢游的理想空間。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9
上《荷花》這篇課文,我主要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來感受作者對荷花的感情,從體味優美的語言中來感受荷花的美,來感悟對荷花的喜愛之情。在上課之初,我先以猜謎語來導入,這樣做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通過多媒體展示荷花的圖片,讓學生自己欣賞,激發學生對荷花的喜愛。在學生情感調動起來以后,我先范讀課文,讓學生注意老師的朗讀語氣及停頓。然后,我再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指導學生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聞荷花——看荷花——變荷花。
課后我仔細回顧了這節課的過程,學生之所以能夠很快走進文本把自己的收獲展示出來,在這幾點上我做得比較好:
1、豐富的想象必須以鮮明的表象為前提。
我在“看荷花”一節的教學上花較多的精力,是為了讓學生對荷花的美有所感知,從而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鮮明的表象。這樣,才能運用這些表象展開想象,創造出新的形象。
2、豐富的想象還必須以深切的感受為基礎。
鮮明的表象為想象提供了材料,但光有材料還不能張開想象的翅膀。只有學生對這事物有了深切的感受,才能給這材料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鮮明的表象在強烈的感情催化下活躍起來,升騰起來。所以,在學生學習“看荷花”時我采用老師范讀學生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讓學生真正走進課文,了解課文。最后在“贊荷花”上下功夫,用贊美之情把美好的形象和豐富的想象聯系起來。這樣引導學生想象,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因為朗讀能把內部感受轉化為外部語言,是把學生引入情境,激起他們感情的共鳴,過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所以,只有在學生充分了解了課文內容后,才會把自己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不足之處在于,我在引導學生方面還要不斷加強,而且還出現很多細節問題,如把過多的時間花在第二自然段(看荷花)上,不斷地糾纏在這個問題上。今后在類似的教學中,要注意這個問題。該簡潔的環節就簡潔,該具體的就具體。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10
<荷花>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我很喜歡。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的美,我先花了一節課的時間來朗讀,等學生讀的很熟了才來講。
學習第二段時,學生在體會“冒”字是否用的.好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有的學生認為“冒”字用的好,不能替代。有的學生認為“冒”字好,但用“鉆”字也可。不過大家都認為“長”不好。我沒有表態,讓學生自己辯論。雙方意見相持不下,討論得很激烈。最后我說,那我們來查字典,看看兩個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樣。通過比較字意,學生認識到還是“冒”的意思比較貼切。
今天學習第三自然段,我說:“現在你們就是一朵荷花,在陽光下亭亭玉立,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學生們閉上了眼睛,一會有些孩子舉起了手:“老師,我看到了許多人在觀賞我們。”又一個孩子說:“我看到蝴蝶飛來了,在我身邊舞蹈。”我欣喜地說:“你的想象力真豐富。”很多孩子舉起了手,“我看到了一只青蛙跳到我身邊,呱呱地叫。”“我看到了一位畫家在畫畫,畫出了美麗的我們。”……學生們高興地說著,笑著,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
下午我改學生的小練筆,寫一種花,學生是周末回家寫的。大部分學生寫的不錯,但是仿寫課文的痕跡非常濃。想到他們才開始寫植物,仿寫未嘗不可。一個學生寫的特別有意思,他說看三角梅的時候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腳,早有蜻蜓立上頭。他把這句改為:小花才露點點紅,早有蝴蝶露上頭。我覺得寫的很好。部分學生估計是看了作文書,還知道升華中心,升華到喜歡花的品格。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描寫花時沒有順序,以及描寫得不夠詳細。明天重點講這方面。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11
《荷花》描寫了公園里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前,我先讓學生用平時積累的語言形容以前所見到的荷花的樣子,之后用課件呈現荷花圖,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讓學生首先在視覺上感受到荷花的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便走進課文,體會這篇課文描寫荷花的優美語言。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在掃清生字障礙后,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把荷花寫得很美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荷花美在哪里,作者為什么能把荷花寫得這樣美?在交流時,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用得好的“冒”字,以此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到,然后用不同的圖片展示荷花開放的不同狀態,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通過不同的讀書形式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通過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荷花的美麗,也幫助學生盡快背誦,這一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位,也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匯的積累。
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的環節: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后,我讓學生根據我提供的圖片想象白荷花還會有哪些不同的姿勢,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說話,學生有的說出了“有的躲在荷葉下,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說“有的一朵靠在另一朵旁邊,好像在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三段荷花緊挨在一起,像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的說“有的荷花歪著頭,像在和蜻蜓說悄悄話”,有的說“有的荷花靠在荷葉上,像在享受溫暖的陽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讓我很驚喜。
這節課,我借助美麗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受到熏陶,可以說達到了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目的。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12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形狀,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潔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寫圖,準確生動地展現了荷花初放、盛開、花骨朵兒的三種形態。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充分利用這兩幅圖,讓學生圖文對照通過觀察圖畫,品讀課文,點燃他們情感的火花。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13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再現了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美景。
教學本課我引導學生多層面的了解文本內容,通過欣賞荷花美,品讀荷花美,邊讀邊想象荷花美,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了共鳴,獲得了審美體驗。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出示《荷花》圖片,請大家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揭示課題。學生交流后引入:課文中的我又是怎樣看荷花的?請大家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再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表現荷花的“美”。學生的自主選擇,隨機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以“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學習,這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狀美,學生最感興趣。邊讀邊想這一段,你覺得這段話中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說說你的'體會。在表現荷花不同的姿態時,我讓學生用動作感受三種不同形態的荷花,學生就很容易地把描寫荷花的長勢、各種姿態的語句背誦下來了,積累了課文中的精彩句段。在通過課件的播放荷花池美景,使學生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進行教學的,,讓學生給“冒”字換個詞(長、鉆、伸、露、探、沖),理解“冒”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從“冒”字你體會到什么?(“冒”寫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機盎然,又寫出了荷葉的茂盛。)
三、在教學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時,我采用師配樂范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并把自己當成一朵荷花把學生的情感融入課文作者的感情。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14
古往今來,吟詠荷花的詩詞文章數不勝數,但葉圣陶先生的這篇《荷花》始終有著獨特恒久的魅力。短短三百多字,葉老將我們帶到了一個清新怡人的荷花池,渲染出一片盎然的生機來。
“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碧綠的大圓盤。”就這么一個樸素真切的比喻,就把荷葉的又多又密,荷葉的顏色,以及荷葉的形狀映入孩子的心中。“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突然之間,這一朵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有了生命的張力。孩子們也很會動腦筋,覺得“冒”還可以換成“鉆、探、沖、擠、露、伸、長……”在比較中,學生明白了“冒”字寫出了荷花的艷麗奪目,卓爾不群。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三個“有的”組成的比喻句,清晰地將“傲然盛放”、“蓓蕾初綻”、“含苞欲放”這三種不同狀態下的荷花鮮活地呈現于讀者的面前。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荷花的姿態多而每。所以課后仿寫環節中,學生真的是“妙筆生花”。
林珈杞寫道:桃花園里桃花已經開得不少了,盛開的桃花像小朋友張開的笑臉,是那么的可愛。我仔細觀察,發現桃花是從葉子之間“擠”出來的。瞧:它們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象害羞的少女;還有的花瓣兒已全部展開,露出了水蜜桃般茸茸的花蕊,煞是好看。
楊思琪寫道:月季花的顏色真多,有玫紅的、有深紅的、有粉色的,還有白里帶點粉色的。它們的花瓣是一層一層的盛開著,好像張開了笑臉。有的花才長出兩三片花瓣兒像一只快樂的蝴蝶、有的含苞欲放、還有的只是個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快要破裂似的。
徐華寧寫道:清晨,牽牛花綻開了笑臉,吹起了小喇叭。碧綠的葉子挨挨擠擠的,再加上幾根細藤在綠葉中穿過,真是讓人心曠神怡。中午,牽牛花吸收著陽光,開得更大了,像一把小雨傘。花開得花瓣仿佛要破裂似的。下午,坐在花棚下,看著兩株競相開放的花朵,仿佛自己也是一朵牽牛花。穿著紫紅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享受著陽光,感覺到自己是那么溫暖,讓我感覺到了母親深深的愛。過了一會兒,我才想起自己不是一朵牽牛花,我是在欣賞牽牛花昵!
課文語言優美,讓人浮想聯翩。所以課堂上,我們就應該實現讀寫鏈接,讓學生真情流露,文字與情感水乳jiao融。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15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上完《畫楊桃》一課,感覺今天的課堂上同學學得特別認真投入,課堂學習氣氛濃厚,這讓我感到一絲欣慰。我想,今天能收獲這難得的一點喜悅,可能緣于以下幾個方面吧。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導入環節,我說:“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楊桃嗎?”有四五個同學舉手。我接著問:“那吃過楊桃的舉手?”有兩個人說吃過。于是,我就請他們介紹楊桃的樣子和味道。因為絕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見過楊桃,所以大家聽得格外認真。接著,我說:“大家想看一看楊桃嗎?”大家齊聲說:“想”我請大家打開課文,仔細觀察插圖。繼而,請大家閱讀課后的“資料袋”,讀后請大家交流了解到的關于楊桃的信息。大家興趣高昂,發言踴躍。從談“楊桃”入手,從而自然導入新課。
通過這一環節的有效教學,小朋友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堂注意力高度集中了,由此我感到從現實生活出發激發學生興趣要比教師平淡的敘述效果好得多。
二、給足時間,充分讀書。
在初讀課文時,我布置的三個自讀課文的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同學們怎樣評價我的畫?老師怎么做、怎么說?”
3、提出不懂得問題做上記號。用五分鐘時間完成。在孩子們讀書的過程中,我隨機給予個別學生讀書方法的指導或提示,幫助他們真正做到[ ]帶著問題來讀書。五分鐘時間到了,可是還有大部分同學沒完成好,于是,我又給了他們三分鐘時間。后來,在檢查自讀情況時,我發現以上幾點要求大部分小朋友都完成得不錯。
所以我想在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給孩子們充分的讀書時間是十分必要的,當孩子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了解以后,之后的學習才會輕松,他們才會有學習興趣。同時,這一過程,還能培養學生[ ]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教師了解了學生初讀之后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
三、抓住兩次對話,讀中感悟心理
本課有兩處語言非常有特點,即老師和同學的兩次對話。兩次對話的內容是相同的,同學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于是,在教學中,我引導孩子們在文中劃出這兩處句子,然后,我將他們呈現在小黑板上讓他們比較、朗讀。小朋友通過比較,發現標點不同,語氣也不一樣。在朗讀中體會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前后心情的變化:之前,孩子們自以為是,得意洋洋,語言中帶著嘲笑,而后來發現自己錯了,覺得不好意思,很慚愧,說起話來支支吾吾了。
這一環節的處理既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能讓學生通過文字想象人物的神態,體會人物情緒的變化,在讀中感悟作者的心理,在讀中把握感情基調,在讀中深化自己的理解。
四、兩者比較,體會道理
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是理解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這段話講了三點意思:一是看楊桃的角度不同,樣子就不一樣;二是講看到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要忙著嘲笑別人;三是講應該實事求是。為了讓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在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理解了這段話之后,我就請小朋友把老師的這段話與課文開頭爸爸說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了樣。”進行比較: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學生通過比較,明白了“實事求是”的道理。接著再思考:老師的話那幾句更父親說的不一樣?通過讀書比較,理解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意思及道理。
比較是閱讀教學中一種常用而且有效地教學方法。通過比較,孩子們輕松地理解了老師說的話,領悟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深入解讀教材,挖掘文本中有著內在聯系的內容靈活整合,往往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交流感悟,深化認識
在孩子們領會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后,接著,我引導孩子們聯系生活討論,談學習、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情或自己的感受。有個孩子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一次,在做課堂作業本時,看題目是“收藏屋”,并且下面有一條長長的橫線,于是根據以往經驗,想當然的就把文中的好句給摘錄下來了。可是后來檢查時仔細讀讀“收藏屋”下的子題目才發現要求收藏的是文中的好詞,嗨,白忙一場!在孩子們交流后,我將《題西林壁》一詩中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引入,孩子們對“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往往結果會不一樣”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時時注意將學語文和生活緊緊聯系起來,學生一定會喜歡語文,熱愛語文的。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16
回顧《荷花》這堂課的教學,覺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基本是按照備課思路進行的,從導入到新授再到重點突破,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讓學生在情境中品讀語言,欣賞語言。不僅要讓學生領略到荷花的美,更要讓學生領略到語言的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比我出色。他們對詞句的品讀和感悟有一定的深度,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尤其是對“挨挨擠擠”、“冒”、等詞的探究,讓課堂實現的真正的“對話”,給課堂帶來了生機。
文章語優句美,充滿想象,讓人讀后能身臨其境,賞心悅目。為了讓學生能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采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來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并茂,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在教學中,我積極創設情景,營造民主、平等、開放的氛圍空間,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了必要的'引導——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通過討論,把各自在獨立探究中的發現進行交流,從而生生之間互相啟發,互動地學。然后,組織學生之間的交流匯報,學生在悉心傾聽中發現見解的異同,比如讓學生談談欣賞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調動學生全身心投入,使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
用想象引路,讓讀寫結合—《荷花》一課教學反思 篇17
由于三年級的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手法剛剛接觸,還不太熟練,所以讓學生找出文中哪些是作者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進而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三年級的學生平時雖然已經大量地接觸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但是作文中修辭手法的運用還不是很熟練,所以我想通過分析探究《荷花》修辭手法的運用來深化它們地運用。通過教學實踐,教學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