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精選17篇)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1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文中的烏塔無論在行動中還是在理念上都有強烈的自立精神,這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教學中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讓學生對教材深入把握,體會烏塔的自立精神,又從中受到啟發思考自己今后將如何去做。
我是這樣引導的:“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你聽了這件事有什么感受?”學生都認為烏塔很了不起,這是他們想都沒想過的事情,因為這樣做很不安全,我可不敢。針對學生的這些想法,我這樣設計問題疏導: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烏塔有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呢?還有,課文圍繞“十四歲的烏塔獨立一人游歷歐洲”這個問題都講了哪些事?你對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
這一設計使學生深入自學課文,展開討論,真正形成了人與教材的對話。如:烏塔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是如何準備的,整整花了三年時間,讀了大量的書籍以了解歐洲各國基本情況,在家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做好周密的考慮,還利用周末時間賺錢準備旅費等。她這樣持之以恒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她既節約又大方,既對自己負責又關心他人,她對自己的路費精打細算,可給親人買禮物卻很大方;為了安全起見,她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電話,以備求助;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定時給家人打電話、寄明信片。她這樣考慮周到、有備無患,心里有他人的品質不也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最后讓學生思考“面對這樣的同齡人的所作所為你們想說點什么?”學生受到了啟示:并不是我們簡單地敢與不敢去模仿他人的行為,重要的是學習烏塔的精神品質,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自立精神。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2
教學目標:
1、認讀6個生字。
2、通過默讀,能結合課文內容講出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能結合實際生活說出對烏塔這樣做的看法,并受到自立的啟發。
教學重點:讓學生講清楚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教學難點:能有條理的說出對烏塔這樣做的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略讀課文,齊讀課題。(讀課題)
二、新課
1、自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內容
師:自己讀一讀閱讀提示,想一想這篇課文要求我們完成什么任務?
生: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說出對烏塔這樣做的看法并與同學交流。
板書:什么事 看法
2、自瀆課文、解決生字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板書:認讀字)
師:這些字是要求大家會讀的,誰愿意當小老師,領大家讀一遍。
生:領讀。(兩名同學領讀)
師:“邏輯”連起來怎么讀啊?
生:“輯”要輕聲。
師:一起讀一遍。
3、默讀課文、說清事情
師:讓我們把這些認讀字帶到課文中,默讀課文,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不動筆墨不讀書,把描述這件事的關鍵詞或關鍵的句子畫出來。
生:默讀課文。
師:我們是學習的主人,有的同學讀完了,就在默默地組織語言。
師: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匯報。 板書: 時間 暑假
地點 旅館
人物 我 烏塔
事情 游歷 (細 久) 想法
(標準:暑假的一天,我和烏塔在旅館相識,通過我們的交談,知道了她一個人游歷歐洲,她的安排非常細致,也準備了很長時間,以及她對單獨出門旅行和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
預設:
生:暑假的一天,我在旅館認識了烏塔,她一個人游歷歐洲。
師:好,老師把你的回答寫在黑板上,(板書)說出了時間、地點和人物。其他同學補充。
師:通過讀書我們知道了烏塔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就像書中第6自然段說的那樣:她一個人游歷歐洲,她就不怕危險嗎?她的父母就不擔心嗎?她是怎樣做的呢?
生:安排的很細致、準備了很長時間。
師:她已經準備3年了,難怪安排的這么細致呢!
師:現在通過老師的引導,對于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還有補充嗎?第8、9段講的是什么呢?
生:不同意我的觀點。
師:用書上的詞是?
生:反駁。
師:她對單獨出門是怎么想的呢?是贊同,還是不贊同?
生:贊同。
師:第9段烏塔說的話是什么意思啊?
生:親身經歷去認識世界。
師:看來中國的孩子和德國的孩子真是不一樣的。
師:用這些詞語我們就概括出了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來試著說說?
生:說事情。
師:同桌之間相互說說。
4、表明看法、滲透品質
⑴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別?怎樣才算自立?
⑶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
中國的傳統觀念限制,家長不允許。
德國孩子——中國孩子 德國家長——中國家長
師:我讀過這篇課文,對14歲的德國小女孩一個人游歷歐洲以及她的一些想法真是感到不可思議,同時,對我們中國孩子的生活習慣更是感到擔憂。對于烏塔的做法,你們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看法呢?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談一談。
生:烏塔太不起了,她這樣做有利于自立。中國的孩子做什么事都要父母幫忙,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
師:為什么說她了不起啊? 你認為這樣能培養我們自立的精神
生:一個小孩就敢自己去游歷歐洲,太勇敢了。
師:是啊,我都為她的獨立生活的能力感到驚訝。還有什么看法?
生:我感覺她這樣做也不好,因為畢竟是小孩子,很可能發生意外的。
師:他的想法也不是沒有道理。要鍛煉學生的自立能力就一定要冒險嗎?
生:不一定,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面獨立自主,鍛煉我們的自立能力。
師:怎樣才算自立呢?結合我們的生活說一說?
生:自己洗衣服……
師:是的,我們可以自己做的事就可以自己嘗試去做。那我們從烏塔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發呢?
生:我們不要什么事都依賴父母,要敢于自己嘗試……
師: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問題,我們缺少獨立自主的態度和經驗。我也不能一味的效仿德國的孩子,但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自立自主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5、總結方法、布置作業
總結:我們今天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在講述一件事時,可以從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這幾個方面來說。在發表自己的觀點時,要觀點鮮明、有條理、符合邏輯。
師:你們可以在課下把你的看法寫下來,并把這件事和你的看法說給你父母聽。
板書:
烏塔
(自立)
什么事 時間 暑假 認讀字
地點 旅館
人物 我 烏塔
事情 游歷 (安排、準備) 想法
看法 好 不好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語第七冊第五單元的《頤和園》,這一單元是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組編的,《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游覽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具體生動地寫出了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語言與景色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本篇課文分兩課時教學,這里重點介紹第二課時。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學情,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能夠按照游覽順序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主要內容;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換詞、比較句子的方式從詞句內容和表達方式上領悟語句,品味優美語言,體會景物特點不同,描寫方法不同。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品味優美語言過程中感受景色的美好,激發學生探究“世界遺產”的興趣。
3、教學重點: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1、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大而美的特點,受到情感熏陶。
2、學習作者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方法,其中第二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雙向交流活動。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式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要讓閱讀活起來,關鍵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教學思路:以學定教,以讀為本,提高學生的自學、閱讀能力。教學中力爭做到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讀、說、議、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陶冶情操,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
三、說教學流程
1、長文短讀,整體把握
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瀏覽課文,圈出作者游覽的景點。此處我想著重指出一點的是,整篇課文其實分三個大景點,即長廊、萬壽山、昆明湖。萬壽山又包括佛香閣和排云殿等小景點;昆明湖又包括小島和十七孔橋。教師通過圖片和資料介紹避免學生把所有景點都并列處理。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結構安排。
然后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樣順序游覽這些景點的,從課文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找到相應的句子畫出來,并連起來讀。于是一篇長長的文章就剩下短短的幾十個字。“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這幾處景點的方位,可以出示頤和園景點地圖。邊看圖邊說游覽的順序。
長文短讀旨在使學生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學習按游覽順序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并在讀中領悟每一段的開頭句所起的承上啟下的連綴作用。同時也培養學生對文本整體把握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2、品讀詞句,領悟寫法
“頤和園的景點各具特色,美不勝收。我們跟隨作者先去哪游覽呢?”預設如下:長廊。
“長廊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呢?”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朗讀。重點指導:
①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引導學生體會長廊的長,畫多且美的特點。并以此指導朗讀。
總結學法:景物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朗讀。
遷移:就用這種方法,你來接著“游覽”萬壽山,自己讀讀、畫畫、說說。
學生自學、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②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修建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通過比較句子,引導學生感受佛香閣、排云殿雄偉的特點,朗讀時要特別強調“聳立,閃閃發光,金碧輝煌”等詞。
③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引導學生體會昆明湖“靜”的特點。比較“劃”與“滑”。體會作者用字的精準。(如果用“劃”字,就表示用槳來劃,每劃一槳,湖面就會產生許多波紋;用“滑”字,寫出了游船,畫舫就像人在溜冰一樣沒有在湖面留下一點痕跡。所以更顯出昆明湖的靜。一個“滑”字,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朗讀應以輕柔的語調。
④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此處留白,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話:“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說話能力,而且對十七孔橋的壯觀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3、圖文結合,內化語言
展示圖片,讓學生描述畫面。有三種選擇:一種是直接運用文中的語言來描述;二是利用文中的詞句,自己組織語言描述;三是完全用自己語言創造性描述。
我們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運用語言。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文字與圖像建立聯系。通過運用,使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在學生對文字有了一定的感悟與鑒賞之后,再出示畫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現有水平選擇不同的方式來描述,既可以增強對語言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4、積累語言,讀寫結合
從下列幾項作業中選擇其中一項你最喜愛的作業:
●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為頤和園其中一處景觀設計導游詞
●照課文的描寫方法,寫一篇游記
以上的幾個作業都緊緊圍繞語言文字,從積累到運用,不同的難度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自選作業如一道自助餐,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調動了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因,又豐富作業的內涵。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4
【教材分析】
《烏塔》是魯教版五年制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單元四篇文章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別人的成長故事。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講述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文章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先寫“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里結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寫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裝、外出游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談的是烏塔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細、準備之久,以及她要在親身經歷中認識世界的想法;最后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本課的重點部分是“我”和烏塔的談話,所以引導學生借助課文的具體語句體會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及對生活的熱愛就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有過旅游的經歷,但受家庭的影響,沒有孩子獨自外出的經歷,文中人物的故事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個傳奇,因而喜歡閱讀本文。在語文學習中,四年級學生基本具備了在閱讀中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聯系上下文積累理解詞句的能力。但在閱讀后缺乏與同學交流自己見解的主動性,需要在課文學習中加強練習和培養。
【教學目標】
1.認識“漱、眬、愜、駁、邏、輯”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3.借助課文的具體語句體會烏塔的自立能力。
4.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能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2)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熟讀課文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你們有過旅游的經歷嗎?去過哪兒?怎么去的?
有獨自一個人旅游的經歷嗎?
2、有個德國小姑娘,她14歲就一個人周游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認識一下這位了不起的小姑娘。
(設計意圖:由“旅游”這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出主人公的簡介,激起學生閱讀文本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
師:(指著*),瞧,這是一篇——(生答:略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來看自學提示:(課件出示)
(1)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二)整體感知
師:誰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字詞。(出示課件)
師:老師檢查一下大家課文讀得是否認真仔細。
課件內容:
洗漱蒙眬愜意反駁邏輯
學生開火車讀詞語。
(四)檢查課文朗讀。
我們把這些有生字的詞語放回到句子里,看看能不能把句子讀正確。指名朗讀課文長句或難讀的句子,其他生評價。(評價時注意先評價優點,再提意見。)師相機糾正不對的地方。(課件出示)
(1)我已經筋疲力盡了,于是匆匆洗漱完畢,也躺下了。
(2)不知過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鬧鐘聲驚醒了我,睡眼蒙眬地看看表,下午兩點半了。
(3)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
(4)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你的話不合邏輯”。
(五)難詞理解
師:你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嗎?誰有什么疑問?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一)個性自讀。
師:烏塔都游歷了歐洲哪些地方呢?請你快速瀏覽全文,在文中找到有關語句,畫出來讀一讀。【生瀏覽全文標畫】
師:誰來說一說?
(二)發表意見。
師:一個14歲的女孩獨自一人游覽這么多地方,你覺得烏塔這樣做好不好?
圍繞自己的觀點到課文中去尋找證據,想辦法說服別人。
(生交流)
(三)了解烏塔。
師:你認為烏塔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從哪看出來的?
(預設:(1)自理能力強。如:說話間,它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2)生活經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
(3)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4)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5)有責任感。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給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6))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四)個性觀點。
師:同學們通過讀書,更深入地了解了烏塔,在烏塔看來,獨自游歷是件很自然的事,而中國的孩子很少獨自旅游,所以烏塔說——〖課件出示烏塔說的話〗一起讀——【學生齊讀:烏塔說:“中國的孩子很缺少樂趣吧?”】對此,你有何看法?
(五)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⑴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⑶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四、課堂延伸
1、一分鐘演講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請你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感受。給大家一分鐘準備時間,等會兒來個“一分鐘演講”!
2、閱讀鏈接:中日夏令營的較量
在內蒙大草原上,日本和中國的孩子一起參加了一個五十公里的遠征夏令營,日本的孩子背著大背包走在前面,沒有一個孩子喊苦;相反中國的小孩盡檢好玩的玩具,糖果等等放背包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全跟著,很多中國孩子因為背包帶子斷了,理所當然地丟到了隨團的車子里了。中國的孩子發燒了,爸爸二話沒說開著車子把孩子接走了;相反一個日本的孩子也發燒了,他的爺爺開著車也來看他了,但是只問了孩子:“孩子,你還能堅持嗎?”日本孩子說:“我能,我決不當逃兵!”爺爺馬上開著車走了!日本的孩子走在前面,到了宿營的地方就拿出干糧,食品開始煮飯,煮好了之后恭恭敬敬先端給老師吃;而中國的孩子到了那就拿起日本孩子煮的飯不客氣地吃起來……
夏令營結束的時候,日本的五十個孩子由日本領隊帶領下,爬上了山頭,領隊問:”草原美不美?”孩子們大吼:”美!“
領隊:”中國大不大?“
孩子們大吼:”大!!“
領隊:“以后還來不來?”
孩子們:“來!!!”吼聲仿佛還在回蕩!
師:同學們,知道我們的差距在哪嗎?我們要從小培養自己的能力和習慣,自己會做得事情自己做,學會獨立生活、自立自強。
五、布置作業:
1、把烏塔的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小調查《從烏塔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查找資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
板書:
27、烏塔
充分準備
熱情有計劃
勇敢有條理
獨立有主見
獨自游歐洲
有責任心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5
學生視角:
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于這種想法,學生必會以獨特的思維,以贊揚或批評的態度來閱讀這篇課文。
教師思考:
任何事情都要辯論地看,尤其是這篇課文所反映的思想內容,它會引起不同類型的人的思想碰撞,所以要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問題,肯定好的一面,并非刻意地去模仿學習烏塔的做法。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文章,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走上自學之舟,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提出問題,自行商討解決,并組織學生起來搞一些辯論活動。
信息資料:
1、搜集、查閱中國以及世界歷史上獨立自主、有個性的名人的故事。
2、查閱有關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
教學要求:
1、通過對烏塔獨自旅行的故事的了解,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
2、讀文章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個人的想法。
3、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導入
(用簡短的內容導入課文,引發學生的回憶,激發學生的興趣)
自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2、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你是如何看待烏塔的?烏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點?
(直入主題,引起學生思考,討論,并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煉。)
生活經驗豐富
熱情、活潑
有愛心
膽大心細
有主見
3、同學們介紹異國風土人情。
(學生在課后已經做了充分的預習,搜集到了大量資料,還自己動手制作了課件,讓學生到講臺前演示給同學們看,可以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藉此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激情
1、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小學生來說,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嗎?現在,同學們自愿結組,贊同我們教育教學方法的在一組,不贊同的在一組,大家進行辯論。
(自主合作,主動探究,相信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會非常愛學,更會積極地討論。鼓勵同學們讀書要有獨特的見解,同時,教師要特別說明“每一種認識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脫離書中的語言,不脫離生活實際,對學生認真地讀書,認真地思考有一個界定。)
2、展開辯論
(在這里,教師要給予充分的時間,更要參與到同學們的辯論中去,成為其中的一員。教師也要有獨特的見解,這是對學生最好的支持。)
3、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該如何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深入研究課文內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又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布置實踐作業
題目:《從烏塔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要求: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分析中小學生在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簡單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烏 塔
我看烏塔:熱情、活潑、有主見、獨立、膽大心細
自立自強
正確認識
[評析]:
陳曉錄老師執教的《烏塔》是一堂“自主式”展示課,該課成功地體現了課堂教學以學為主體的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選擇權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具體體現在:
1、拓寬渠道,內外勾通。陳老師將語文教學置身于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引導學生從語文教學的“小課堂”走向社會生活的“大天地”,廣開語文信息之源,變以往的“教材成為學生的世界”為“讓世界成為學生的教材”。如:課前發動學生通過翻閱課外書,網上查找,請教家長等多種渠道,收集有關論文等。小主人翁“烏塔”所到過的歐洲各大城市的風貌,并制成課件,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2、創設情境,身心愉快,其樂融融。教學中,陳老師設計了正,反兩方辯論的形式,突破了理解中的困難,增強協作意識,學生學得輕松,又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加強了對課文的理解,又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3、重視知識能力的遷移。如陳老師在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理解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達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并要學生回家把自己對“烏塔”的見解寫在日記上。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想像馳騁,學得愉快,氣氛活躍,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6
教材分析
《烏塔》是一篇閱讀課文,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7課的教材,作者王曉潔。文中記敘了年僅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體現了烏塔具有:有主見,活潑熱情,膽大心細等這種自立自強的生活能力和意識。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在閱讀中有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并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這篇課文篇幅長,主要通過兩種寫作方法突出烏塔的性格特點:一、語言描寫;二、人物對比,既烏塔與“我”、烏塔與“中國孩子”的對比。教學中能否抓住這兩點進行品讀與探討是突破教學重難點關鍵。
學法分析
《烏塔》這篇課文篇幅長,但內容貼近生活實際,因此,課前讓學生通過自己多讀是可以較好地感知課文的基本內容的。其次,為了更好地認識烏塔,得其精髓,在教學中以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和品讀片段為主要教學手段,化繁為簡,培養學生略讀,速讀,情感朗讀片段的閱讀能力,是教學這篇課文比較適當的方法。由此,根據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四個環節,圍繞兩個問題,既①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②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探討完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
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課前通讀課文。
2、學生課前交流搜集了解的有關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
3、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自強。
教學設想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優良品質。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二)疑點
1、14歲的烏塔為什么要獨自一人游歐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險嗎?遇到困難時,她會怎樣解決?
2、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的爸爸媽媽會不會擔心她?她的父母對此事會怎樣想?
教具準備:幻燈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幻燈片顯示各國著名景點)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整體感知,激發學習興趣。
1、出示自學建議(幻燈片1)。
⑴可以先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由讀文,學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讀書方式,既輕松又可以激發學習興趣;且課文篇幅長,學生可根據自己取舍讀書,節省了學文時間;學生劃出的感受深的句子與喜歡的段落為“探討和品讀”做了鋪墊。】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 幻燈片2
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2、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3、小組內交流討論。
4、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這對她今后的成長會有好處……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3)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出示幻燈片3
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5、品讀重點句,段,談一談烏塔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強。如:說話間,它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⑵生活經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淇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
⑶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⑷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⑸有責任感。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給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小結:真佩服烏塔,有這樣強的生活能力,怪不得她可以獨自一人去游歐洲。
【 這環節我采用了倒學法。讓學生整體感知的情況下,先討論交流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看法和見解(如烏塔可以去或不可以去……),問題由簡入深,激發學生開口說話和認識烏塔的愿望: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從而認識烏塔,自然中回歸問題1,突破教學重點。這自問自解既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又培養了他們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1、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表見解。(出示幻燈片4)
⑴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別?怎樣才算自立?
⑶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受到了什么啟示?
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2、小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⑴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⑶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聯系實際,啟發自我】
五、寫話練習:(幻燈片5)
把你學習這篇課文后的真實感受,或是一些想法,或是想對烏塔說的話寫下來吧。
1、學生交流,練習。
2、分享感受。
【常說:趁熱打鐵,在學生感受深刻時讓他們練筆,減少了再搜集材料的負擔,學生輕松的就可完成練筆。升華了思想認識,且把自己的感受收獲與大家分享是件多么愉快的事。】
板書設計
7 烏塔
熱情、活潑\
自理能力強 \
生活經驗豐富 \ 有主見、獨立、膽大心細———>烏塔
生存能力強 /
有責任感 /
做事有條理,有計劃/
教后自評:
《烏塔》是篇很有啟發性的閱讀課文。通過閱讀,使學生了解和認識烏塔是一個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和意識的小孩,從中受到啟發。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整合問題,展開探討:
葉老說:“上課做什么呢?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不再是一味聽講;在教師是指導和訂正,不再是一味講解。”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文本以及學生的疑問整合出兩個問題,既①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②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之后,指導學生在閱讀,合作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層層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內含,句,段所透滲出來的意義。如學例一:品讀“我從威尼斯……已經筋疲力盡了……睡得正香。”認識對比寫法,為理解“烏塔”和我們中國孩子的區別作了鋪墊。例二:“說話間她已經穿好……到超級市場去買。”認識烏塔自理能力強,生活經驗豐富……而這些重要的句,段是學生或自讀,或交流,或老師的適時指導下找出的,它們在老師和全體同學反復認真的閱讀,探討,發表見解中得到理解,品味,解決問題,受到啟發。這過程有老師的評價,有同學的評價,自然中學生獲得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滿足,培養了閱讀能力,促進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簡短練筆,升華情感:
葉老主張“聽說讀寫宜并重”。在閱讀教學中不只教讀,也要教寫,要克服“跛腳”現象。雖然語文學科以培養閱讀能力為已任,但是語文教科書中的課文,不僅昭示著寫什么,而且昭示著怎樣寫。因此,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讀中悟寫,從讀學寫,由句到段到篇。這樣做,既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又能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我在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交流與探討問題、發表見解,深刻理解課文、認識了烏塔,有充分的練習材料之后,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寫下簡短的讀后感,并選取幾篇展示,這不僅訓練了學生整理和收集材料的能力,還升華情感(烏塔做得真好,要向烏塔學習,今后在生活中要鍛煉自立,以后要成為一個xx人……)。這不是個讓學生練筆的絕好機會嗎?
教學的模式多,方法也多。教學中我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但可以盡力做到依據文本,學生情況,以有利于學生得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點點滴滴的發展,逐步訓練,吸取精髓。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7
一、比一比,組詞語。
漱( ) 恤( ) 淇( ) 愜( ) 歐( )
嗽( ) 釁( ) 棋( ) 怯( ) 鷗( )
瑞( ) 倫( ) 臘( ) 享( ) 惠( )
端( ) 論( ) 蠟( ) 亨( ) 慧( )
輯( ) 摞( ) 邏( ) 籍( ) 釋( )
緝( ) 螺( ) 蘿( ) 藉( ) 譯( )
二、以下城市分屬四個國家,請將它們歸類。
威尼斯 羅馬 漢堡 米蘭 佛羅倫薩
波恩 北京 柏林 上海 梵蒂岡城
中國:
德國:
意大利:
梵蒂岡:
三、課文中寫了一些烏塔說的話和做的事,試對烏塔的這些言行發表你自己的看法。
例:一陣陣“丁零丁零”的鬧鐘聲驚醒了我……
烏塔隨身帶了個小鬧鐘,可以提醒自己按時起床。
1.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淇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
2.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3.烏塔說為這次旅行她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4.“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在這里,它的美麗才感動了我。”
四、就“烏塔的旅行”,你有什么評價,或受到什么啟發?簡要寫下來。
五、說一說你自己單獨到過什么地方?父母擔心你嗎?學了本文你以后如何做你父母的工作?
答案:
一、洗漱、咳嗽;體恤、挑釁;冰淇淋、下棋;愜意、膽怯;歐洲、海鷗;瑞雪、端正;倫理、論說;臘月、蠟燭;享受、大亨;優惠、智慧;編輯、緝拿、一摞本、螺絲;邏輯、蘿卜;書籍、狼藉;解釋、翻譯。
二、中國:北京、上海;德國:漢堡、波恩、柏林;意大利:威尼斯、羅馬、米蘭、佛羅倫薩;梵蒂岡:梵蒂岡城。(提示:找地圖看看。)
三、1.節約,有生活經驗。2.行動有計劃,會利用現代通訊工具,與家人保持聯系。3.為了實現目標,有實際行動,能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不增加父母附負擔。4.能夠到生活實踐中去獲取知識。
四、略。
五、略。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8
《烏塔》教學反思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烏塔》一課。小姑娘烏塔的行為不但對于我們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來說是一種震撼,對于我來說也簡直不可思議。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竟然獨自一人到歐洲去旅行,真讓人佩服。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這樣設計課堂教學的,首先讓學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了解烏塔的性格特點,并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作為依據。最后以“一個小女孩該不該獨自出游”為論點,讓學生分正方、反方展開辯論。
剛開始,課堂教學按照我的設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沒想到,到了最后一環節,讓學生圍繞論點展開辯論時,課堂卻變得混亂起來,同學們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雙方爭執不休直到下課鈴響,也沒有辯論出個之所以然來。結果,這堂課在我的懊悔中,在學生的滿頭霧水中結束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我覺得我的教學存在兩點問題。
一是因為我沒能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們課外知識比較貧乏,對于國外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情況一無所知,對于其他國家的國情也不了解,所以對于烏塔的很多行為都覺得不可思議,因此就有同學提出了“法律規定,不準不滿十八歲的參加工作,為什么烏塔能夠打工賺錢去旅游呢”這一疑問。如果我能在課前讓學生搜集了解有關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那么對于學生理解“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就有很大幫助了。
二是我駕馭課堂的能力較差,當學生因為“一個人出游如果出現了危險怎么辦?”這一問題時,我茫然不知所措,如果我能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反問:“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烏塔有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呢?還有,課文圍繞‘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個問題都講了哪些事?”再組織小組繼續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論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如:烏塔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是如何做準備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讀了大量的書籍以了解歐洲各國基本情況,在家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做好了周密的考慮,還利用每個周末的時間去掙錢準備旅費等。她這種持之以恒的頑強自立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為了安全起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電話,以備求助。為了不讓家里人擔心,定時給家里人打電話,寄明信片。她這種考慮周到、有備無患,心里有著他人的品質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這樣才能真正形成了人與教材的對話。
如果這樣安排的話,那么我相信這節課留給學生的就不是困惑了,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烏塔》教學反思
《烏塔》一課,講述的是德國一位14歲的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漫游歐洲的事。
一、自讀課文,引發思考
對于略讀課文,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同時承擔起進行單元組訓練的任務。因此,首先讓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容。這一過程是學生自由的讀書,讀前提出要求,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閱讀。具體的要求是:(1)認真讀原文,把原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并嘗試著自己解決。(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課文的條理。自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為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打好基礎。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時,拋出問題: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獨自出行,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為領會內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
二、組織辯論,引導探究
學生的思想中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很好。對于這兩種觀點,我不急于做出結論,而是要求學生再次認真閱讀課文,到文中找出根據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大膽發言,說出看法。
此時,可以組織一場辯論會,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結果,正方觀點鮮明簡練,認為獨自出行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增長見識;反方則擔心獨自出行的安全、經濟負擔等問題。當雙方爭執不下時,應注意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要引導辯論的雙方從課文中找出依據反駁對方。正方的同學找出的重點語句,足以解決反方同學的擔心,如:
(1)反方觀點:“小孩一個人出行多不安全啊!”正方反駁:“烏塔說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反方觀點:“小孩子一個人外出,沒有大人指導,會增長見識嗎?”正方反駁:“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三年,讀了很多有關國家的書籍”,烏塔“拿出一摞書,全是歐洲各國的旅行指南”,“對照看著,就像老師帶我玩一樣。”
經過一番辯論,原先持反方觀點的同學會發現,原來自己的擔心全是多余的,烏塔已經用自己的親生經歷告訴了我們,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發表閱讀見解的過程,當然,學生所發表的見解也并非孤立的隨意的說。而是密切聯系課文,探究課文的過程,不僅深入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扎實訓練了本單元的知識點,形式新穎活潑,探討有實效。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做起,從大膽發表獨立的見解入手,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應充分肯定,只要能說出自己的見解,都予以鼓勵贊揚,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又有利于保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養成勇于發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三、總結提升,提高認識
激烈的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總結全文時,著重點撥說的兩段話:
(1)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
(2)只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
在總結提升時,需要注意的是,鑒于中國和德國國情的不同,不要求學生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而應該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嘗試著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烏塔 教學反思
講解完《烏塔》之后,我發現同學們都向往西方的那種自由式的教學方式,向往自己也能夠暢游世界一圈。當我給他們進行講解的時候,自己內心深處也或多或少存在一絲驚懼,畢竟我們長期以來的這種教育方式與體制已經扼殺了孩子們那種自由式的心靈。傳統的“嚴師出高徒”,“棍棒之下出人才”已經成為老師與學生心中共同的笛音。
在講這節課的時候,我主要給學生們以其別樣的方式進行引導,告訴他們要想改變長期以來的這種教育體制,向往跟烏塔一樣的命運,那就只能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唯一途徑就是要倍加的去好好學習,這就是成功的唯一之路,這才能為將來教育體制能夠更好的改革做出一份貢獻。
他們一個個求知若渴的目光中透露出了對自由式教學的向往,我想我會努力去改變自己固板的教學模式,以其適應他們的發展,這更有待的是我長期的努力與思考和鉆研。
這節課,我覺得是給我一個警鐘,提醒自己該如何適應新課改的航標,如何去做一名優秀的老師,這有待我的進步。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9
一、說教材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里,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游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立生活的意識;最后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二、學情分析:
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自一人游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于這種想法,學生必會以特的思維,以贊揚或批評的態度來閱讀這篇課文。因此在課前,就先布置思考這個問題“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銘家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嗎?”可以通過上網、詢問父母等方式自主探究。
三、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
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自己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閱讀有自己的見解,并愿意與大家交流閱讀感受。
四、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優良品質。
(二)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匯報交流
五、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培養學生立閱讀的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2、培養少年兒童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
六、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七、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到過哪些地方旅游?是和誰一起去的?
師: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認識一位了不起的德國小姑娘,一位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年僅14歲就一個人游遍了全歐洲。大家知道她是誰嗎?(烏塔)對,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幻燈片(1)。(學習方法)
⑴可以先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三、整體入手,把握課文
1、師:同學們,你們讀完這篇課文,一定感觸很深,你認為烏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那這篇課文主要就是講烏塔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2、師:是啊,烏塔才14歲,就能一個人出國旅游,可真不簡單。她旅游了哪些地方?還準備去哪兒旅游?(出示幻燈2歐洲地圖)
四、領悟烏塔的立生活能力
1、師:大家說說看她是不是隨隨便便就出國旅游了?她還做了哪些準備?同學們再一次讀課文,并畫出烏塔為了出國旅游,她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的句子。
2師:烏塔為什么能一個人跑到歐洲去旅游呢?
生:因為她做了充分的準備。
師:烏塔為了這次旅行做了哪些準備?(點幻燈3)也可作小結用
生:烏塔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她還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
她還自己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師小結:烏塔花了三年的時間,做了這么多的準備,才能到歐洲旅游。她可不是打的無準備之仗哦。
師:假如是我們,我們敢自一人出國去旅游嗎?不敢,為什么不敢呢?是啊,這就是中外文化背景的差異,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差異。老師這里有一些資料,請大家一起填空填空。(出示幻燈4)
中外父母愛孩子的不同表達方式:
中國父母是百般呵護,孩子一般沒有機會立鍛煉;
外國父母是給孩子自由,放手讓孩子去鍛煉;
中外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差異:
中國孩子靠父母養活、資助;
外國孩子靠自己打工,努力掙錢;
認識世界的途徑不同:
中國孩子不出家門;
外國孩子走出家門;
中外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
……
五、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是啊,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同,也決定了中外孩子的能力的差異,現在老師想請大家討論:(出示幻燈5)
(1)烏塔自一人游歐洲,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
(2)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3)你贊同中國父母謹慎小心的教育方式,還是贊同外國父母這種開放自由的教育方式?為什么?
師:我們能向烏塔學習什么?
六、教師總結
是啊,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立生活能力,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立生活的能力。這就是這篇課文的精髓。
七、布置實踐作業:(幻燈片6)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小調查《從烏塔身上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10
《烏塔》一課,講述的是德國一位14歲的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漫游歐洲的事。全文敘述的事情是具體清楚,揭示的主題耐人尋味。根據教材編排和訓練重點,本單元著重進行“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的訓練,在教學《白楊》、《桃花心木》兩篇精讀課文的基礎上,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讀、自悟。對此,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為:(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的精神,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2)通讀全文,通過辯論的形式,提出自己閱讀的見解,提高認識。
教學思路
一、自讀課文,引發思考
對于略讀課文,我們向來強調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同時承擔起進行單元組訓練的任務。因此,首先必須讓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容。這一過程是學生自由的讀書,讀前提出要求,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閱讀。具體的要求是:(1)認真讀原文,把原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并嘗試著自己解決。(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理清課文的條理。自讀課文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為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打好基礎。
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歸納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時,教師可以拋出問題: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獨自出行,好不好?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為領會內容提出認識做了準備。
二、組織辯論,引導探究
學生的思想中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好;一是小孩子獨自出行,很好。對于這兩種觀點,教師不要急于做出結論,可以要求學生再次認真閱讀課文,到文中找出根據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大膽發言,說出看法。
此時,教師就可以組織一場辯論會,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結果,正方觀點鮮明簡練,認為獨自出行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增長見識;反方則擔心獨自出行的安全、經濟負擔等問題。當雙方爭執不下,教師應注意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要引導辯論的雙方從課文中找出依據反駁對方。正方的同學找出的重點語句,足以解決反方同學的擔心,請看:
(1)反方觀點:“小孩一個人出行多不安全啊!”正方反駁:“烏塔說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反方觀點:“一個人外出漫游,不是要花很多錢的嗎》小學生沒有經濟收入,不必急著外出。”正方反駁:烏塔“因為年齡小,可以享受優惠,買一張全歐洲旅行聯票,不到400馬克。”再說,還可以勤工儉學,烏塔“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市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3)反方觀點:“小孩子一個人外出,沒有大人指導,會增長見識嗎?”正方反駁:“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三年,讀了很多有關國家的書籍”,烏塔“拿出一摞書,全是歐洲各國的旅行指南”,“對照看著,就像老師帶我玩一樣。”
經過一番辯論,原先持反方觀點的同學會發現,原來自己的擔心全是多余的,烏塔已經用自己的親生經歷告訴了我們,小孩子獨自出行不再是遙遠的夢。在這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發表閱讀見解的過程,當然,學生所發表的見解也并非孤立的隨意的說。而是密切聯系課文,探究課文的過程,不僅深入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扎實訓練了本單元的知識點,形式新穎活潑,探討有實效。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必須要樹立明確的觀念,要學生學習烏塔的獨立自主的精神,教師必須從引導學生學習本課做起,從大膽發表獨立的見解入手。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教師應充分肯定,只要能說出自己的見解,都予以鼓勵贊揚,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又有利于保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養成勇于發表獨立見解的習慣。
三、總結提升,提高認識
激烈的辯論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但這辯論也需要老師的指導。總結全文時,著重點撥說的兩段話:(1)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2)只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
在總結提升時,需要注意的是,鑒于中國和德國國情的不同,不必要求學生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外出,而應該首先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嘗試著去逐步提高生活能力。當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能力,外出旅行也不再是困難的事了。
四、安排活動,課外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可以說,《烏塔》一課的主旨和《語文課程標準》的提法是相吻合的。對此,我們不妨課外組織“讓孩子獨自出行-----學烏塔、家鄉尋春記”的活動,活動的范圍先確定在“家鄉”這一小范圍,可以聘請家長、老師同時參加,以小組的形式,嘗試自行設計外出路線,自行安排外出設備,自行準備外出經費,設身處地的體驗烏塔的感受。活動結束,召開一次座談會,總結活動的心得,并指導完成一次實踐性習作。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11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通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培養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歷歐洲。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著重探討: 14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讓我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走進異國他鄉,欣賞歐洲美麗的風光。
2、視頻播放
3、談話:同學們,有一位了不起的德國小姑娘,她年僅14歲就一個人獨自游遍了全歐洲,你們想認識她嗎?
4、導入,板書課題
二:講授
1、 各組訂正導讀單上的問題。
2、 小組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討論解決上節課生成的問題。
(組長負責,記錄員做好記錄)
3、 匯報展示,師指導,并板書。
4、 辯論(組與組之間)
一人去那么遠的地方旅游,好不好?
5、 拓展:組內討論
你贊同中國父母謹慎小心的教育方式,還是贊同國外父母這種開放自由的教育方式?
三、總結
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像我們今天認識的烏塔一樣,從小樹立獨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四、課后完成訓練單上的問題。
把持有兩種不同觀點的同學分成正反雙方,通過辯論來引導他們提高認識。正方觀點鮮明簡練,認為獨自出行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增長見識;反方則擔心獨自出行的安全、經濟負擔等問題。當雙方爭執不下,教師應注意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要引導辯論的雙方從課文中找出依據反駁對方。正方同學找出的重點語句,足以解決反方同學的擔心,請看:
(1)反方觀點:“小孩一個人出行多不安全呀!”——正方反駁:“烏塔說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反方觀點:“一個人外出漫游,不是要花很多錢嗎?小學生還沒有經濟收入,不必急著外出。”——正方反駁:烏塔“因為年紀小,可以享受優惠,買一張全歐洲旅行聯票,不到400馬克。”再說,還可以勤工儉學,烏塔“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3)反方觀點:“小孩子一個人外出,沒有大人指導,會增長見識嗎?”——正方反駁: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烏塔“拿出一摞書,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對照著看,就像老師帶我玩一樣。”
(4)反方觀點:“獨自外出,怎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呢?”——正方反駁:烏塔帶了鬧鐘,“一陣‘丁零丁零’的鬧鐘聲驚醒了”,還懂得“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老師擔任)旅游可以開闊人的視野,增長人的見識。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自漫游歐州,究竟是好,還是不好?請雙方辯個究竟。
正方觀點:我們支持烏塔的行動!我方認為,獨自出游好處多多,就拿烏塔來說吧。第一,減輕了父母陪游帶來的額外時間和經濟負擔;第二,正像課文中烏塔所說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們旅游的目的和興趣喜好不同,一起旅游大家都受影響;第三,更重要的是,這對烏塔今后的成長很有好處,這鍛煉了她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
反方觀點:對方辯友,我方不這么看,一個小姑娘獨自出游,這多危險啊!遇到騙子、搶劫犯等等壞人怎么辦?出現交通事故等問題怎么辦?生病了怎么辦?再說出去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錢的喲!請注意烏塔個人是個完全的消費者,那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掙的很多錢,所以我方認為,烏塔一個獨自旅游不好。謝謝!
(他在說"謝謝"時,故意扮了個逗笑的扮相,惹得大家都善意地笑了。)
正方反駁:請問對方辯友,如果一朝遭蛇咬,我們非得十年怕井繩嗎?我方承認,一個人出去是存在危險的,但如果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就可以把危險降到最低程度,甚至可以避免危險的發生。烏塔出發前就整整做了三年的準備,她"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她準備了一摞歐州各國的旅游指南,"對照著看,就像老師帶我一起玩",她利用暑假打工掙錢,掙了旅游一半的錢。
反方反駁:說的到輕巧!一個小女孩獨自外出,家長一定非常非常(他故意把這四個字加重語氣、拖長音)擔心呀!俗話說的好,兒行千里母擔憂呀!
正方反駁:烏塔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及時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反方反駁:一個小孩子獨自到異國他鄉,她能安排好個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嗎?沒有大人的指導,她能增長多少見識呀!
正方反駁:請對方辯友再認真看看書。烏塔帶了鬧鐘控制自己的起居,外出時"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她還知道羅馬小攤賣的冰淇淋和水很貴,叮囑作者到超級市場去買,請問:如果不出去走一走,她能有這樣的見識嗎?
(1)反方觀點:“小孩一個人出行多不安全啊!”正方反駁:“烏塔說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反方觀點:“小孩子一個人外出,沒有大人指導,會增長見識嗎?”正方反駁:“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三年,讀了很多有關國家的書籍”,烏塔“拿出一摞書,全是歐洲各國的旅行指南”,“對照看著,就像老師帶我玩一樣。”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12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位14歲的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文中的烏塔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在理念上都與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有著極大的反差,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這些,使用好教材,這對教學效果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我先把課文中易錯字(讀音、字形)找出來,和學生一起討論容易弄混的讀音和形近字,通過組詞,理解詞義加以區分,然后圍繞著文中難以理解的詞語,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等方式解決掉,接著是檢查課文,針對學生讀錯或不熟練的句子加以指導和練習,并理清了課文的寫作順序。
在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和學生們開始了對文章的品讀。女孩兒烏塔是一個獨立、有思想的孩子。文中通過直接描寫與對比描寫相結合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12歲的女孩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事。這是一篇典型的寫人文章。教學時,應該讓學生體會女孩的性格。因此,在教學時,我以“女孩兒烏塔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統領全文,學生勾畫有關的語句。在交流中,學生首先說道“烏塔是一個自理能力強的孩子。”然后圍繞課文的第二段開始交流。學生能抓住“麻利”一詞和烏塔自己穿衣體會出烏塔做事很熟練,從烏塔所說的話體會出她很有經驗,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我幫孩子們總結出:這說明烏塔是一個獨立、成熟有經驗的孩子。接下來學生提到烏塔做事很有計劃,圍繞第五段展開交流,在這里學生抓住“整整三年、自己掙錢、查找書籍……”再次感受到了烏塔的獨立、成熟,并從最后一句體會到她的懂事。為了讓學生體會更深刻,我補充指導了“一摞書”,也引導他們體會到了烏塔的性格。文中烏塔語言的描寫,學生只能說出她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但不能更深的體會所說話的條理清晰、邏輯嚴謹,也能體現她的獨立,需要教師提點。在交流烏塔性格時,學生結合獨自游歷歐洲也說出烏塔是一個勇敢的女孩。
最后給學生這樣的一個問題:“面對烏塔,面對一個我們的同齡人,你們想說些什么呢?”給留給學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靈的震撼,是無限的思考。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對如何解讀文本,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13
一、說教材
《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里,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游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后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4、培養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教材在單元中的位置,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1)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2)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二、說教法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需教教學生會學。
為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靈活運用自學法和討論法,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語言表述能力、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他們不僅學懂了這篇課文,還使他們知道今后在學習這類文章時,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質,從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你們獨自一人出過門嗎?最遠的到過哪?怎樣去的?
指名個別學生簡單說說自己的情況。
2、有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 歲就一個人周有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多么勇敢的孩子!我們來學習課文《烏塔》,看看烏塔*的是什么周游歐洲的?這樣設置懸念,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從整體上去了解文章的內容。
(二)、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對這些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見解,把想到的和同學討論交流,還可以寫下來。
(三)、深入學習,領悟課文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根據這件事,學生自由質疑,教師相機歸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二個問題展開小組討論。這一設計的依據有兩條:1、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質疑、表達等能力。2、為下面的教學進行目標定位。
3、各組匯報討論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
(1)烏塔如何掌握游歷歐洲的路線?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烏塔都到過哪些地方?
(4)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如果我是烏塔,你想對我說些什么?
讓學生在討論中了解烏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從而懂得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4、辯論: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一設計我認為有三個功能:1、檢測的功能;2、情感釋放的功能。應該說此刻學生情感已積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種機會釋放表達;3、訓練語感的功能。
(四)、課外延伸
根據自身的生活能力,虛擬一次旅行,具體地寫出旅途經歷,并寫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7課。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新詞,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德育目標: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思考作為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自主能力?
4、創新目標:引導學生自學,自己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查找有關歐洲國家和城市的資料;教師制作教學幻燈片。
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優良品質。
(二)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匯報交流。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烏塔》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大概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全文。(激發興趣)
2、學生回顧內容,提出疑難,展示自學;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創設條件
1、置疑: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游歐洲,確實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請結合課文內容,小組學習,談一談烏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點?
2、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直入主題,引起學生思考、討論,并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煉。)
三、組織研究
1、激情: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你贊成哪一種教育教學方法呢?現在,請同學們自愿結組,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分組討論:
(1)烏塔的說法和做法好不好?我們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2)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別?怎樣才算自立?
(3)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受到了什么啟示?
2、得出結論,達成共識。板書:長出獨立的翅膀。
3、小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a、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b、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c、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深入研究課文內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又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四、反思小結
1、本篇課文學完了,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五、布置實踐作業:(任選兩題)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回想自己游玩過哪些地方,請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寫詩,或寫文,或畫文并茂,把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寫下來。然后展示給同學們看。
3、日記一篇:(題目)從《烏塔》想到的。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1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讓學生體會并學習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和遇到問題有自己主見的品質。
3、培養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體會并學習烏塔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獨立精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課前交流:你們喜歡旅游嗎?為什么?你到過哪些地方?
2、通過課前交流我知道很多同學都喜歡旅游。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也很喜歡旅游的小女孩烏塔。來,讓我們一起親切地跟她打個招呼。
3、板書課題:烏塔(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
1、課文寫了烏塔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地讀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2、匯報: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在暑假里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三、體會烏塔生活上的自立
1、過渡語:如果讓你一個人去外國旅游,你敢去嗎?(不敢)大家都不敢,怎么烏塔就有這么大的膽子呢?我真想問問她。
你們讀了課文,肯定對烏塔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吧,我們來進行一次采訪,我當一名記者,你們當烏塔,來回答我的一些問題。比一比,看誰這個烏塔當得最好!
2、采訪過程:
(1)記者:你一個人去那么遠的地方旅游,你不怕遇到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一定會非常擔心吧?
烏塔:我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記者:你游歷了歐洲的哪些地方呢?
烏塔:我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還有希臘等一些國家。
(3)記者:你怎么知道這些國家的哪些地方好玩呢?
烏塔:我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
(4)記者:旅游要花很多錢的,你的錢是向父母要的嗎?
烏塔:不是,是我自己打工掙的。
(5)記者:你怎么掙的呢?
烏塔: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6) 記者:一個小孩子獨自在外,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烏塔:我帶了鬧鐘控制自己的起居,還知道外出前把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3、總結:啊!你真了不起!知道自己安排生活,知道自己掙錢,知道怎么去游玩,知道自己照顧自己的安全,既能玩得開心,又不讓父母為你擔心。
4、提問:聊到這里,你覺得烏塔身上有什么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獨立生活的能力)
四、體會烏塔思想上的獨立
1、過渡語:我們都感覺到了烏塔在生活上的獨立精神,其實在她的身上還有另一種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另一種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我們還從課文中找一找。
文中有兩處寫到了作者與烏塔的爭論,看看我們能否從他們的爭論中體會點什么?
2、第一次爭論
(1)找出寫他們第一次爭論的內容。齊讀一遍。
(2)說說他們各持什么觀點?
(作者認為:中國的家長愛孩子,所以不放心讓孩子一個人出遠門。烏塔認為:我也是家里的寶貝,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出遠門?)
(3)你認為誰說得有道理?
(4)你也像烏塔學習,發表發表自己的觀點。你認為家長愛孩子,應該怎么愛?我們這樣說:愛孩子,就給(讓)他們¬¬¬¬
(5)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的回答讓我們知道了你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3、第二次爭論
(1)找出寫他們第二次爭論的內容。齊讀一遍。
(2)說說他們這次爭論的話題是什么?兩人各持什么觀點?
(爭論的話題是:孩子的樂趣問題。作者認為中國的孩子有電視,有圖書,有游樂園,很快樂。烏塔認為:中國的孩子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肯定缺少樂趣,因為只有親自感受,才能體會它的美麗。)
(3)你認為誰說的有道理?你也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 的童年更有樂趣。
4、總結:兩次的爭論烏塔都發表了跟作者不同的見解,但是烏塔都說得更有道理。從中你發現了烏塔什么特點?
(很有主見)
五、拓展延伸
1、是啊!烏塔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那么我們是不是也要跟她一樣獨自一人去國外旅游呢?談談你的看法。
(我們學的是烏塔那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在生活中多多鍛煉自己。并不一定要像她那樣一個人去旅游,畢竟這還是有一定危險的,而且我們還缺乏這方面的經驗。)
2、結束語:最后,我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在生活中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不要養成依賴的心.而且做事說話要有自己的主見,敢于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板書設計]
烏塔
生活上 獨立自主
思想上 很有主見
烏塔課文
那天,我在羅馬下了車,冒著暑氣趕到市郊的青年旅館,找到自己的房間,推門一看,吃了一驚:正對門的地上放了一床席夢思,上面躺著一個發小姑娘,睡得正香。
我已經筋疲力盡了,于是匆匆洗漱完畢,也躺下了。
不知過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鬧鐘聲驚醒了我,睡眼朦朧地看看表,下午兩點半了。小姑娘已經起身,一邊收拾枕邊的小鬧鐘,一邊用結結巴巴的英語問我:“我要出去玩了,你呢?”我翻身起來:“我也要出去。”“你去哪里?”“梵蒂岡,你呢?”“我已經去過了,今天去市中心。”說話間,她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告訴我:“羅馬很熱,街小小攤賣的冰淇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買。”
晚上八點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館。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
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我說是中國人,現旅居德國。她一聽,高興得大叫:“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她還告訴我她叫烏塔,在讀小學,已經14歲了.這次趁署假游歷歐洲。已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她很自信地答道。
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我問烏塔:“你一人不怕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不擔心嗎?”
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遭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然后,她問我,中國的孩子們是不是也這樣旅游。我一時語塞,想了一會兒才說:“在中國,像你們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很愛他們,會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
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我也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我們也經常茵旅行。不過我們的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
我只好笑著承認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烏塔說:“中國的孩子們缺少很多樂趣吧?”我說:“中國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游樂園,孩子們很快樂。”但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第二早晨,烏塔向我道別。說晚上要坐火車去波恩。她還認真的告訴我要繼續掙錢,以后去中國旅游。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16
一、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語文是人學,語文學科作為人文科學的一部分,彰顯人文精神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要努力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語文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主動與文本展開自由對話,讓心靈與心靈碰撞出鮮活思想,撞擊出智慧的火花。只有讓人文精神在語文課堂中大放光芒,才能在語文課堂中使學生個體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張揚,開創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真正提高語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
《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六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 文章情節明了簡潔,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里,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游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后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來的夢想。多么令人感動的烏塔,多么令人敬佩的烏塔!
這篇文章的思想性重與文學性,文中的外國小女孩烏塔是獨立自主,聰明勇敢的象征和化身,只有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感受烏塔理念,學習烏塔精神,才能說讓本文的意義得以充分體現和落實。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
2、能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3、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4、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
四、重點難點
(1) 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2) 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注重以讀為主,在讀中有所思,讀中有所感,以讀引領整堂課。教學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運用各種朗讀方式來學習,在感悟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感悟,講讀密切結合,讓學生讀出烏塔的獨立,讀出她的智慧,讀出她的有心……同時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讀思結合,動靜配合,讓孩子們在語文王國中探索,享受尋找知識帶來的快樂、主動獲取思想帶給來的啟發:中外家長和孩子教育理念的差異和快樂體驗的不同。
六、課前準備
教師查閱有關歐洲的地理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認識烏塔。
1、板書:烏塔?
預設:烏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名字,她才14 歲,是什么值得我們今天來學習她呢?
(二)、走近烏塔
自主讀課文
烏塔身上的哪一種品格吸引你?
預設:獨立,能干,細心,聰明
(三)、走進烏塔
1、烏塔的哪些所作所為深深地打動了你?
(1)預設:
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記張名片。
烏塔多么膽大細心!
(2)預設:
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個國家的有關書籍。
這三年,烏塔準備 ,準備 ,準備 ,這三年她閱讀 閱讀 閱讀 。為的就是這次旅行!
烏塔多么堅定智慧!
(3) 預設:
設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助餐館或超市分發廣告單,假期里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為了掙旅費,她還去 ,還去 , 還去 ,掙旅費。
烏塔多么獨立自主!
這樣一個智慧能干細心的外國孩子,中國的孩子也具有這樣的品質,可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會那么做,也沒有人那么做,為什么?中國的烏塔在哪里?
(四)尋找烏塔
尋找一:什么是寶貝?
預設(1):
在中國,象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帶他們一起玩,但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
思考討論:中國的"寶貝"應該是不該一個人出門?
小組合作討論并交流。
尋找二:什么是快樂?
中國的孩子有電視,有兒童圖書館,有游樂園,孩子們很快樂。
思考討論:有電視和圖書就是快樂嗎?
小組討論交流。
(五)贊美"烏塔"
烏塔是獨立的象征,是自主的使者!烏塔的種種優秀品質都體現在她的思想和語言上:
預設(1):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
提煉出:我們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理念缺少烏塔意識。
預設(2):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的,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她的美麗才深深地打動了我。
提煉出:我們中國的孩子缺少烏塔思想。
引導讓學生在討論中了解烏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從而懂得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六)學習"烏塔"
根據自身的生活能力,虛擬一次旅行,具體地寫出旅途準備,并寫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八、板書設計
尋找-------烏塔多么 膽大心細
贊美-------烏塔多么 堅定智慧
學習-------烏塔多么 獨立自主
九、作業設計
1. 跟父母做一次溝通:講講烏塔的故事,討論什么是愛?
2. 給烏塔寫一封信,說說自己對烏塔獨自旅行的感想。
[問題研討]
中外教育理念的差異,現代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正是本堂課烏塔帶給我們的思考與啟發,什么是寶貝,怎樣愛寶貝。
用好教材 靈活疏導——《烏塔》教學后記 篇17
a級基礎知識達標(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排排隊(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7分)
漱 愜 碼 駁 邏 輯 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2分)
漱( ) 眬( ) 旅( ) 駁( )
嫩( ) 攏( ) 族( ) 騷( )
三、我會補充詞語(9分)
( )疲力盡 ( )眼蒙眬 電話號( ) 游歷( )
抓緊( ) 旅居( ) 理由( ) ( )級市場
四、我會填合適的量詞(6分)
一( )席夢思床 一( )旅行票 一( )書
一( )金發姑娘 一( )礦泉水 一( )心
五、我會加標點(12分)
1、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 已經去了法國 瑞士 奧地利 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 米蘭 佛羅倫薩 最后還要去希臘
2、我問烏塔 你一個人不怕危險嗎 你爸爸媽媽不擔心嗎
六、寫好鋼筆字(4分)
b級重點難點過關(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我會照樣子改寫句子(20分)
例:她告訴我她叫烏塔,已經14歲了。
她告訴我:“我叫烏塔,已經14歲了。”
1、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說,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樂園(30分)
(一)
上個星期五,我們一家人來到上海灘看日出。我們站在海灘上靜靜地等著。漸漸地,東方開始發白了,還出現了紅霞。過了一會兒,太陽像個大火球,一下子跳出了海面。啊,太陽升起來了。
1、這段話是按 順序寫的。(2分)
2、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4分)
( )的海灘 ( )的朝霞 ( )的太陽 ( )的天空
3、用“~~~”畫出文中的比喻句。(3分)
(二)
我家隔壁的明明真可愛。他今年5歲了,胖乎乎的,紅臉蛋兒上有兩個小酒窩,黑眉毛下長著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大家都親熱地叫他“小明明”。
小明明喜歡做滑稽相,常常 眉 眼,把頭一 ,模仿大人腔調說話,把人逗得哈哈大笑。
小明明雖然滑里滑稽,卻非常愛學習。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家做作業,忽然門“嘭嘭嘭”地響了起來,我打開門一看,啊!是小明明。只見他 著個書包雙手 著腰,神氣地 著肚子,好象在說 嘿 像個小學生了吧 他大模大樣地走進屋里 把書包一放 央求我說 海生哥哥 教我寫字吧 我和媽媽都被惹笑了
1、在文中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動詞。(3分)
2、給短文最后一自然段補上標點。(6分)
3、短文是圍繞“ ”這句話寫的,其中“ ”這個詞是中心詞。(4分)
4、短文寫了明明的 、 和 三方面的內容,
其中重點寫了 這一內容。(4分)
5、讀了短文,你說說明明是個什么樣的孩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題
動腦筋寫一寫:
你認為烏塔有哪些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讓你選擇學習其中一點,你會選擇哪一點,你打算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