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精選17篇)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1
特級教師王崧舟的“語感教學”實驗課,依據對言語的認定,即言語包含著思想、內容、感情是動態的,帶有個人色彩,是用于傳遞信息,表達思想感情,實現社會交際的一種技能,把教學重點放在言語上。在《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中,他注重體現“預習入手,感知語言材料——品讀領悟,進行語感體驗——熟讀背誦,積累語言材料——練習運用,形成言語技能”語感教學模式。學生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抓住四個轉折句,辨析揣摩,反復誦讀;辨析領會,品讀運用。以語感體驗為重點,讓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接觸、感受語言材料和運用語言。課堂教學很好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實踐性。學生真正領悟了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渺小,地球上資源的有限,如果人們隨意毀壞生態環境,人類再別無去處。從而學生發出了“只有一個地球,愛護地球母親吧!”的呼聲,給人水到渠成之感。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只有一個地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七個生字,會讀寫。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地球的概況。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自讀、探究、合作能力。
(2)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珍愛地球、懂得保護生態資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達到教學目標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的要求。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想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比平常更聰明:我們現在在哪里?(思路開闊一點)是呀,我們在教室,在何壩完小,在,更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生活居住的地方,那么,你們想更親切的稱呼她為什么呢?(學生自由說)讓我們大家深情地呼喚:“地球媽媽,你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關于地球的課文。(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讀課文,看看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那些知識。
2、檢查生字詞: (出示小黑板)
(1)請一位同學讀,讀對的話,大家跟他讀兩遍。
(2)說說有哪些字音、字形是必須注意的。(學生自由說)
三、選讀探究
1、看插圖,讓學生用一句話來稱贊。(很美、很可愛等)
2、同學們看了地球圖之后都覺得“地球很美,很可愛”。可是,真正見過地球的宇航員是怎么說的呢?
3(出示句子)“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1>這句話是宇航員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3>指名讀,齊讀。
4、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說“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呢?(即“地球的可愛”和“易破碎”各表現在什么地方?)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一找地球的“可愛”和“易破碎”各表現在什么地方?并說說自己的感受。(板書:可愛 易破碎)
6、討論交流。
7、匯報。(教師相機指導并引導朗讀)
8、師述:面對這些情況,你有什么辦法解決?(<1>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2>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9、這些方法可行嗎?為什么?
10、引導學生探究地球的唯一性。
四、升華情感
1、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學到這兒,你想對人類說些什么呢?
2、學生自由說。(如:保護地球,保護環境,還大地綠色等)
3、教師。(板書:保護地球)
4、朗讀課文最后一段話,再次讀課題。
五、拓展遷移
1、寫一隨筆。(學了這課的感想)
2、為環保做一件事。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3
第一課時
目的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2.分段、總結段意。
3.學習課文一、二段。
重點:
1.分段、總結段意。
2.學習課文一、二段。
難點:
了解地球有關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理解題意。
1.導入 新課。
我們學過了<<太陽>>,知道太陽與人類關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如果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今天我們再學一篇課文,也是講和我們人類關系十分密切的--地球。(單擊課題)
2.理解題意。(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欄--問題1)
本文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二.默讀課文,找出生字新詞,利用字典、聯系上下文解釋。(單擊課前預習--字詞學習欄)(生查后,師總結)
三.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問題2)
四.學習第一段。
1.理解詞語。(單擊課文分析--品句析段欄)
宇航員(圖片)、遨游、遙望、晶瑩透亮、水藍、和藹可親、半徑、一葉扁舟、很小很小。
2.理解句子。(單擊熱句)
(1)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子”和“搖籃”?在量詞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2)課文從哪些方面說明了人類活動的范圍小?
3.總結。
這一段從三個方面介紹地球:一是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二是地球的大小。三是人類生活的陸地在地球中的比例。這一段主要是強調它的小,說明我們要更加愛護它。
五.學習第二段。
1.理解詞語。(單擊然詞)
上帝的恩賜、甚至、再生、生態、基地、火星(圖片)、月球(圖片)。
2.理解句子。(單擊熱句)
(1)請找出第四自然段的關聯詞語,理解句與句之間內容上有什么聯系。
(2)比較兩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了嗎?
b.再說,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
(3)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問題4、5、6。
問題4: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課文講了哪幾個方面?
問題5:礦產資源為什么不能不加節制地開采?
問題6:人們毀壞自然資源,濫用化學藥品導致了怎樣的后果?
3.小結:這一段從兩個方面介紹地球的資源情況,一是地球的自然資源形成困難,如果對礦產資源不加節制開采,資源必將越來越少。二是人類生活需要的某些資源本來可以不斷再生,因為人類濫用化學藥品,破壞生態,給人類帶來威脅。這就要求我們應該保護自然資源。
六.課題練習。(單擊鞏固練習--多音字--詞語補充欄)
七.布置作業 。
1.抄寫課后第三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目的要求:
1.通過了解地球和人類的關系,懂得應該精心保護它。
2.學習這一課怎樣圍繞中心把意思說清楚。
重點:通過了解地球和人類的關系,懂得應該精心保護它。
難點:學習這一課怎樣圍繞中心把意思說清楚。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課文一、二段講了什么?
2.思考回答課后第一題。
二.學習第三段。
1.理解詞語。(單擊課文分析--品句析段欄)
破碎、目睹。
2.理解句子。(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 問題7:課文哪些方面說明人類不要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3.小結:除地球外,人類沒有其它星球可住。
三.學習最后一段.(單擊熱句)
(1)地球真的會“破碎”嗎?它的真正含義是什么?為什么用“破碎”這個詞?
(2)“別無去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如果地球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3)為什么要精心保護地球?(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問題8)
(4)小結:這一段說明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
四.總結課文內容和寫法。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單擊課前預習--答問輔導問題9)
2.課文的中心內容是什么?
3.填空,理解課文各段和中心的關系.
(1)因為地球美麗壯觀、很小,所以。
(2)因為地球資源有限,所以。
(3)因為地球資源可以不斷再生,所以。
(4)沒有別的星球可以供人類居住,所以。
五.漫談體會。
學到這里,我們對地球有了一定的認識,對地球、資源和人類的關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大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說說你看到或聽到那些是破壞地球的行為,為什么?那些是保護地球的行為?
六.課堂練習。(單擊鞏固練習--辨字組詞--選字填空欄)
七.總結。
1.學習了這一課,理解了地球和人類的關系,懂得了應該精心保護它。
2.學習這一課怎樣圍繞中心把意思說清楚。
八.布置作業 。(單擊鞏固練習--練筆欄)
附板書設計 :
27.只有一個地球
地球 可愛 其他星球(小) 易碎
精 不
造 心 適
福 保 合
后 護 生
代 活
資源 破壞 災難
(有限) 保護 生存 人類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4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三組的一篇科學知識說明文。這篇文章的特點是語言樸實、流暢,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又飽含著深情。它通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鑒于我們山里的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我只能讓他們課前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地球,而老師則充分利用網絡架起時空橋梁,搭起建構的“支架”,從而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七個生字,能理解“渺小、礦產、恩賜、慷慨、枯竭、濫用、威脅”等詞語;了解地球的特點、有限的資源及人類的開發對地球產生的危害。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處理信息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利用信息,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達到教學目標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的要求。
二、法、學法說明
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伙伴中的首席。
三、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境激趣——選讀探究——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情境激趣
通過影象讓孩子們觀察太陽系,讓他們對了解太陽系了解地球產生興趣。而后,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問:“地球,你還想稱它為什么?”學生親切的稱呼,拉近了孩子們與地球的情感距離,為后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二)選讀探究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引導他們抓住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切入點,將自己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鼓勵孩子們質疑問難。在師生的共同梳理下,歸納為三個探究主題。讓孩子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相機引導。
這正體現了新課標指出的: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當學生在選擇這一主題探究學習時,首先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導學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葉扁舟”體會作者是采用數字說明和打比方的方法來寫出地球的渺小。
同時播放影象,把地球豐富的資源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地球的美,不僅在于它的外觀,更在于它對人類的無私奉獻。
2、地球的易碎性
當學生選擇這一主題探究時,引導他們通過自讀,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然后進入相關的幻燈片,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種種行為,看到美麗的家園傷痕累累,此時此刻,孩子們禁不住傷心憤怒,發出一些的感嘆。這時讓學生觀看地球媽媽遭到破壞的影像資料,再讓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來談一談自己的周圍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并積累“馳騁、尷尬、虛擬、約定俗成、凸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京劇表演中馬鞭的應用和亮相的藝術特色。
3.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藝術帶給人們的享受。
教學重點
了解京劇表演中馬鞭的應用和亮相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用具體事例說明京劇表演特點的說明方法。
教具準備
京劇演出片段的課件
一、談話導入新課
說起中國的國粹,有些同學可能會想起京劇。京劇積淀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豐厚文化底蘊,每一位中國人無不為此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京劇藝術不僅深受炎黃子孫的喜愛,同時,她那獨特的表現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國酷愛藝術的人們。這節課,我們就走近京劇,了解一下京劇的藝術特色。【課件1:課題】(板書課題:京劇趣談)齊讀課題。
二、讀通讀準課文
1.課文從哪兩個角度講了京劇表演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2.【課件2】出示詞語認讀:
馳騁尷尬虛擬高揚低垂裝飾約定俗成
绱鞋底酒宴唯恐不可開交戛然而止越發
三、了解京劇特點
1.【課件3】出示第一部分《馬鞭》學習要求。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京劇表演騎馬時,為什么不用真馬?
(2)京劇表演中,用什么道具來表演騎馬?
(3)演員拿著馬鞭代替真實的騎馬有什么好處?
(4)作者為了說明虛擬的道具也是可感覺可使用的舉出了哪兩個例子?
2.小組交流,明確問題答案。
3.指名匯報,教師點撥指導:
舞臺方圓太小,馬無法馳騁,所以只能找一樣東西來替代,馬鞭是比較合適的。(板書:虛擬)
演員手拿馬鞭,騎馬人特定和優美的姿態能鮮明地表現出來,演員有無窮無盡的表演自由,隨心所欲,不受限制。(板書:馬鞭)
作者為了說明虛擬的道具也是可感覺可使用的舉出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拾玉鐲》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線是虛的,一個是宴席上舉杯喝酒是虛的。
(板書:绱鞋底舉杯飲酒)
3.全班交流,了解用馬鞭虛擬表演的特點。
四、感知表達特點
1.自由讀《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馬鞭說起,為的是說明京劇表演中的什么特色。
2.讀第二、三自然段,用簡潔的語言分別寫出這兩個自然段的意思。
(二、演員表演绱鞋底,針線都是虛的,但感覺可以使用。三、演員表演舉杯喝酒,實際上并不真喝。)
3.作者說京劇中還有一些虛擬的道具,一樣感覺可以使用時,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舉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舉杯喝酒。)
4.京劇欣賞,看表演領悟京劇表演的藝術特色。
(1)多媒體播放:【課件4】京劇中騎馬、绱鞋底、舉杯飲酒的圖片。
(2)學生談觀看后的體會。
五、體會表演特點
1.出示學習要求:
默讀《亮相》部分,要求讀懂這部分內容后,把重點講給別人聽。注意講清楚:
(1)這一部分講了京劇表演中哪兩種奇特場面?
(2)這兩種表演有什么好處?
2.創設情境,運用方法,講給別人聽。
3.師生評議。(板書:亮相靜止雜技)
4.片段欣賞,體會好處。
多媒體播放:【課件5】相關的京劇片段,學生結合文字描述體會這種表演方法的好處。
六、拓展閱讀資料
出示:【課件6、7】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凈)。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地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
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征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
板書內容
京劇趣談
虛擬:馬鞭绱鞋底舉杯飲酒
亮相:靜止雜技
京劇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略讀課文教學的目標究竟又是什么?教學中又如何體現它的教學特點呢?我們該怎么做呢?我認為:
一、明確略讀課文教學的目標
用多種閱讀方法獲取重要信息,尤其要進行略讀能力的訓練,讀懂文章的大意。通過自主閱讀獲取信息,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加強課內外聯系,溝通課內外閱讀,適度拓展和延伸。略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成為聯系課內外閱讀的橋梁,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運用精讀課習得的方法獨立閱讀,實現向課外完全獨立閱讀的過渡。同時,要根據單元主題及課文的特點,適當向課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讀課文教學的尺度
略讀只是一種閱讀的方式,它的任務比較單一,只是為了獲取相關的信息。而略讀教學則是一種教學活動,它承擔了更為廣泛的任務,不止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略讀方法,學會略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質,深鉆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6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清文脈,了解地球的有關知識,明白保護地球的原因及做法。
2、隨文學詞,掌握“裹著、渺小”等9個詞語,了解漢語言的豐富。
3、在初步運用中感悟說明性文字,掌握規范化的語言。
教學準備:
投影片、VCD《保護生態環境》、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提示課題,明確目標:
1、[板書:猜謎]想猜嗎?謎語是我國一種經典的文字游戲,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謎面和謎底組成,現在還有許多人用它來訓練思維。請讀謎面:“不用發動日夜轉,春夏秋冬自己變,每天能行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評:一猜就準。)[學生板書:地球]
2、投影出示地球:這就是咱們腳下的地球,關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提醒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怎么知道的?
△小結: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電視、書籍、網絡等都能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大家得多和它們交朋友。
3、今天學的課文題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個地球” [板書:只有一個],這是為什么呢?讀了課文,我們就能全面解開這個謎。
二、據意讀文,隨文學詞,解決問題:
1、明確讀文要求:
⑴根據段意朗讀相應的段落。
投影出示段意:
第一段:地球在宇宙中十分渺小,而人類的活動范圍更小。
第二段: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有限。
第三段: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第四段:號召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
⑵劃出生字詞。(詞語學習中,生詞學習最重要。)
⑶像課題一樣給每段列個小標題。
2、請學生朗讀段意。
3、每位學生根據段意找到相應的段落,用“//”表示。
4、請學生個別朗讀課文。(每組請學生推薦一名學生,比一比,哪組讀得最棒,棒的標準是正確、流利、有感情。)
5、師:
⑴組織學生相機學習生詞。
第一段:
△裹著:師范寫,解說,衣字中間夾個果。能換個其它詞吧?(披、包、穿)。“紗衣”指(大氣層)為什么不直接說成大氣層呢?(為了美)美美地讀。還有表現地球美的句子嗎?找出來美美地讀一讀。教師想想一首詩:《大自然是人間的樂園》
大自然是人間的樂園,
草原、河流和山谷,
森林、小路和稻田,
好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草地上,跑來跑去的是小白兔,
樹林里,跳來跳去的是小松鼠,
快樂的.小鳥忙著跳舞,
生活在大自然里的人們真幸福。
△渺小:地球的半徑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說地球“渺小”,你信嗎?A信!為什么信?書中找理由。B不信!是作者寫錯了?
小結: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龐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就顯得渺小了。如果把階梯教室看成一個大宇宙,那么,地球是什么呢?(說明:宇宙是無邊無際的。)
△扁:多音字。讀piān,還有個讀音:biǎn,組詞。
第二段:
△礦物資源:舉例說:金、銀、銅、鐵等。它是一種有限資源,開完了就沒了。為了合理地開采,我國去年就關停了大量的小煤礦。
△恩賜:賜,平舌音。研究這個字:“貝”,古代用貝殼做貨幣(錢);“易”,易手,就是從你的手里到人別人手里。所以“賜”的意思是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恩賜原指古時皇帝給下屬賞賜,現泛指因可憐而施舍。所以漢字博大精深,里面蘊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漢語已成為聯合國的官方語言。
△慷慨:師范寫。大方,不吝嗇。
△貢獻:讀一讀。
△濫用:與“亂用”比較。濫用,用得太多,沒有節制地用;亂用,沒有選擇地用。如你感冒了,醫生叮囑你每頓吃兩片速效感冒膠囊,你為早點好,一天吃10片,這就叫濫用;如果你用的不是速效感冒膠囊,而是瀉利停,這就叫亂用。
△威脅:脅是月字旁。協作的協是十字旁。
第四段:
△目睹:就是看到,所以睹是目字旁。
⑵組織列小標題,板書:范圍很小、資源有限、難以移居。
⑶組織抄寫生詞。
⑷組織回答:為什么要精心保護地球呢?還有別的理由嗎?(地球美麗壯觀、人為破壞。)
三、聯系課文,憑借認識,拓展延伸:
1、世界地球日:每年的4月22日,你能給它定個主題嗎?例如我國申辦20__年奧運會的口號是新北京,新奧運,主題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善待地球)
2、呼吁人們精心保護地球,有哪些切實可行的辦法呢?(構思一幅宣傳畫、設計一句宣傳標語(保護地球,愛我家園))
2、組織觀看VCD《保護生態環境》。
四、課外作業:
1、抄記生字詞,想一想,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它們。
2、閱讀《環境教育》、《自然》
板書:
范圍很小
只有一個地球 資源有限
難以移居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7
全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說明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第二部分說明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第三部分說明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第四部分說明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整篇課文一層一層說下來,最后發出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號召。條分縷析。說服力強。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意思。教學過程中,突破重點、難點時將生活中的實例、資料引入課堂。采用“資料交流引申法”。
隱性內容:
小組合作意識;環境保護意識;搜集信息和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學情分析本課針對的是高年級的學生,從學生自身來說。閱讀能力、認知能力已有了較扎實的基礎。掌握了一些好的閱讀方法。經過近期創新教育的開展。很多學生己養成了查閱資料的習慣。
閱讀后會在內心產生自己的想法。有了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并且。學生也越來越關注周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對于學習本課有4礎和優勢。但就教材來說。本課是一篇說明文。比較枯燥乏味。而且介紹的是有關地球的知識。雖然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對地球的知識并不甚了解。
從保護環境這一點來說。雖然在生活中人人都有了一定的體會,但要落實到“重要性”還需要加深學生的了解程度。據此。本課教學“‘以課前查閱部分資料為4礎。以課上學生自主交流為主線。以教師隨時引導為輔助”展開。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I.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
2.學習本課生字。掌握“裹著、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和藹可親、資源枯竭、生態環境”等詞語。
3.朗讀課文。
4.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一)過程與方法1.習理解課文經歷“朗讀感悟一互動交流一一資料引申”的過程。
2.教學過程中采用談話法、小組討論法等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在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的同時。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學前準備教師
1.深鉆教材,依據本課課文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思路。
2.搜集“介紹地球知識和有關環境污染情況”的資料。
3.課文配讀錄像和介紹宇宙中星球情況的錄像。
4.制作課件,主要內容包括太空中地球運行動畫效果、有關圖示、課文中的重點語句(見附表)。
學生預習課文;閱讀“介紹地球知識和有關環境污染情況”的資料。
【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嘗試后發現有成功之處也有待改善之處。成功之處。是運用了“打破課文結構。學生討論交流體會”的方法。
使課堂氣氛變得和諧。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避免了說明文教學的枯燥乏味。且通過課前讓學生查閱資料。將資料和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實例引入課堂。使學生進一步意識到“環保”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更好地達到了本課教學的情感目標。
欠缺的就是未將情感目標進一步注入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應在授課完畢開展一次“實踐活動”。讓學生尋找身邊的污染源。并盡自己的所能去治理污染或宣傳環保。避免污染的擴大。
附表一:
第一部分:
出示文字:從“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地球。
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現。和藹可親”。
第二部分:
地球表面的面積是5. 1億平方公里。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這樣,人類活動的范圍就很小很小了。
第三部分:
出示文字:從“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到‘。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第四部分:
科學家己經證明,至少在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8
該課在2003年重慶市舉辦的“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大賽中榮獲“特等獎”
九年義務教材小學語文第十一冊
《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
重慶市開縣漢豐五校 吳子伶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
大家好!我來自開縣漢豐五校。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只有一個地球》,具體程序如下: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三組的一篇科學知識說明文。樸實、流暢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又飽含著深情,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通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鑒于學生初步具備了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課前讓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網絡架起時空橋梁,搭起學生意義建構的“支架”,從而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七個生字,能理解“渺小、礦產、恩賜、慷慨、枯竭、濫用、威脅”等詞語;了解地球的特點、有限的資源及人類的開發對地球產生的危害。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處理網絡信息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達到教學目標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的要求。
三、教法、學法說明
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境激趣——選讀探究——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情境激趣
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在觀看航天員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上拍攝的地球美景時,我設計了一段導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問:“地球,你還想稱它為什么?”學生親切的稱呼,拉近了孩子們與地球的情感距離,為后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二)選讀探究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引導他們抓住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切入點,將自己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鼓勵孩子們質疑問難。在師生的共同梳理下,歸納為三個探究主題。讓孩子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相機引導。
這正體現了新課標指出的: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當學生在選擇這一主題探究學習時,首先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導學生抓住 “6300多公里”、“一葉扁舟”體會作者是采用數字說明和打比方的方法來寫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進入相關網頁,地球豐富的資源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地球的美,不僅在于它的外觀,更在于它對人類的無私奉獻。
2、地球的易碎性
當學生選擇這一主題探究時,引導他們通過自讀,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然后進入相關的網頁,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種種行為,看到美麗的家園傷痕累累,此時此刻,孩子們禁不住傷心憤怒,發出和宇航員一樣的感嘆。這時讓學生觀看地球媽媽遭到破壞的影像資料,再讓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來談一談自己的周圍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
網絡信息,將文字形象化,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正體現了“小語文、大社會”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當選擇這一部分學習時,引導他們抓住“至少”、“本來”等詞,體會說明文應用詞準確。接著,讓孩子們相互交流課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資料,再推薦相關網站讓他們上網查閱,然后引導下載別的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有關資料。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深刻理解了人類“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網絡信息的能力。
(三)升華情感
這時,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話與同學們交流,并通過網絡在“小論壇”中發表。這樣,情感熏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遷移
讓孩子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討論,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學完這課,我設計了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的作業。他們有的制作環保網頁,有的發出環保倡議等,并且通過網絡發送到網上去,在地球村展示臺展示,引起社會的共鳴。
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五、板書設計(略)
六、教學小結
《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利用協作學習,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知道地球是全人類共有的家園,人類的衣食住行和經濟發展的各種需要,都是從地球上索取。
⑵使學生知道世界人口增長過快,資源和能源緊張,環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會問題。
⑶使學生知道只有一個地球,為了人類的持續發展必須愛護地球,以及如何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⑷使學生明確,確立“地球日”是為了宣傳和呼吁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地球。
2、能力目標:通過上網教學和學生上網沖浪,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通過因特網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人口增長過快,資源和能源緊張,環境污染成為世界性問題。
2、為了人類的全面發展,我們必須愛護地球。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入課題
1、播放地球豐富的資源,以及遭受破壞后的情景錄象。
2、引導學生談感受。
3、師小結、揭題。問題:
⑴我們為什么要保護地球?
⑵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
三、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提問題,師小結。
2、上網自學:
自學書130~134頁,也可以根據老師提供的網址,上網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然后把學到知識和小組的同學討論、交流。
(課件出示問題和網址,學生上網自學,師巡視。)
3、交流匯報。
(教師相機小結、板書。)
四、課外延伸
1、設計保護地球的宣傳標語或宣傳畫。
(學生用演示文稿設計,師巡視。)
2、展示交流。
3、談收獲。
五、總結全文
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從自己做起,共同把我們的地球裝扮得更年輕、更漂亮!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其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課前,經過反復的思索,我給這節課定了一個指導思想: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的角色,重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方法。《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有一條明顯的主線"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讓學生抓住主線自主提出問題,在質疑的同時產生探索的欲望,并引導學生從"可愛"和"破碎"兩方面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突破難點。,但是,課后,我反觀整個教學過程,我總覺得丟了點什么。現就這課作以下幾點教學反思,與大家切磋:
課文另一條主線—"自豪"到"心痛"這條情感暗線,我沒有抓住,通過多層次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在讀中悟情,感受到強烈的情感變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可以從發言中體會得到,學生的自學情況較好,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只是大部分,有的學生做的不夠到位。合作學習能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學習以及表現自我的機會。就我們班級現狀:有五十多人,在開展學習過程中,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舉手者數十人。只有一人有幸發表高見,其他人則無露臉的機會。開展合作學習,可化整為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和交流的機會。能搭起展示才華的舞臺,使學生感到有被人尊重的愉悅機會。但也有著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時間的分配,小組時間的不均衡,小組成員能力水平的差異等等,決定了我今后將會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10
教材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小語教材第11冊中的一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一些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怎樣善待地球。
教學目標:
1、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讀懂課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地球概況的。
4、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CAI課件
教學理念
教學本課,我把握三個基本原則:內容以“地球”為主,不龐雜無序;形式以“讀”為主,不處處設問;方法以“悟”為主,不逢詞必解。通過開放的教案,精美的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優美意境和無節制開墾荒地的畫面,從而呼吁同學們愛護地球,保護好我們的家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放輕音樂、老師朗誦,出示課件。(地球運行)
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是太陽、月亮的朋友,是人類美好的家園。(神秘的太空,優美的旋律,再配以詩一般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你想管地球叫什么?(母親、搖籃、花園。)
2、揭示課題、讀題。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關于地球的文章:只有一個地球。
齊讀課題還有別的讀法嗎?哪一種好?為什么?(引出“只有”和“一個”強調一些,突出它的惟一性,為學習后文作鋪墊)
3、預習反饋,質疑問難。
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你哪些地方讀懂了?(匯報),哪些地方沒讀懂?請提出來。
學生可能提的問題,為什么地球容易破碎?為什么人類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學生充滿好奇,帶著問題學習課文)
二、研讀悟情
1、小組合作學習,明確合作要求。
①選擇最有興趣的一部分,勾畫重點詞句,自讀自悟。
②有感情地品讀課文。
2、交流反饋。
①體味地球的可愛。找出表現地球可愛的句子。
課件演示:茫茫宇宙中出現一個襄著水藍色紗衣的,晶瑩透亮的球體,讓人感到是那么親切,那么美麗。(引讀,練讀)我跟隨你們來到了無邊無際的太空,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星球),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襄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的紗衣),這就是人類的母親—(地球)。
多美的地球,多美的句子啊,你想怎么讀來抒發你體會到的情感呢?自己試讀。(板書:可愛)
深入理解“地球,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的比喻意義,怎樣讀?
品讀,評,再讀。(讀出對地球母親的感激之情)
②認識地球的內在美。理解地球母親的慷慨。
(1)課文哪些句子寫出了地球的“無私”和“慷慨”,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慷慨)
(2)交流課外資料。大家是通過什么途徑查找資料的?
互相交流看看哪些資料能說明地球的慷慨?(交流、匯報)
(小結:從大家收集的資料中足以看出,地球母親是在毫無保留地對待我們,她無私地為我們提供著各種資源,哺育著地球上60多億人口,但是我們人類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媽媽呢?)(板書:人類)
三、了解人類對地球的破壞
1、出示CAI課件。(肆意捕殺動物,隨意排放污水,大量砍伐森林,無節制開墾荒地等畫面)
2、自由發言。(說說你感觸最深的畫面)
昔日美麗可愛的母親如今遍體鱗傷,我們憤怒(用惋惜、憤怒的語氣讀3、4小節)
我們的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也發出了痛心的感嘆——(課件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板書:易碎)
3、探究地球易碎的原因。
往日美麗的媽媽已傷痕累累,原因究竟在哪兒?學習4小節,自由讀這一節,你想到了些什么?深入探究,你怎樣看待人類的行為?
四、探究“人類移居”問題
人類對地球的傷害已經嚴重到人類自身的生存,我們能到別的星球去生活嗎?學習5—7小節,自由讀,找答案。
既然人類不能指望移居,我們只能怎么做?自由發言,適時點撥。
五、升華情感
1、寫心里話,把你最想對全人類的同胞們說的話寫在紙上,寫好后讀給大家聽,讓大家傾聽你心靈的呼喚。
2、出示課件,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課件出示:伴隨著“輕輕地捧起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干……”的歌聲,滾動播放人們保護環境的畫面。
3、結束語。在輕音樂中,我激情發言:同學們,你們的真情,人們的行動深深地感動了我,我看到了地球母親含淚的微笑,讓我們一起說:(課件出示)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
板書設計:
可愛
9、只有一個地球 : 慷慨
人類
易碎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11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第11冊第9課《只有一個地球》(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課文生字新詞;讀懂課文的內容,領會作者的說明方法。
2、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閱讀領悟作者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3、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地球的“可愛”和地球的“易碎”。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領悟地球為什么容易破碎。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嘗試
(一)創設情景
1、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有血有肉、愛我們的母親,除了這個母親,還把什么也叫做母親?(老師、祖國、大地、黃河、地球……)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見一見地球媽媽。
2、播放課件,認識地球的美麗可愛。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地球媽媽的笑容消失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教師板書: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通過師生談話,播放課件,創設一個和諧的教學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的求知欲,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1、自學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2、一邊讀課文一邊用“——”劃出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用“~~~”劃出寫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3、感知課文的內容,提出自己認為值得探究的問題。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活動式”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尊重學生個性意識,拓展學生學習的時空,為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活動探究
(一)交流討論
1、學生組成小組,提出自己要探究的問題,小組成員共同研討。
2、師生共議,歸納中心議題。(“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在尊重學生個性選擇的基礎上,教師善于引導,引出關鍵的問題,讓學生達成共識。】
(二)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愛”。(播放地球“可愛”的課件)
(1)地球媽媽可愛嗎?課文是怎樣寫的?
(2)朗讀、品讀、挑戰讀,體會地球的可愛。
(3)小結:同學們通過反復朗讀,心目中的地球是多么美麗可愛,我們應該怎么做?(熱愛、保護)
2、小組交流,了解地球的“易碎”。
(1)播放地球遭破壞的課件,讓學生直接感受。
(2)讓學生把查找到的地球遭受破壞的資料讀一讀。
(3)默讀課文內容,談談課文是怎樣寫地球的“易碎”。
(4)結合自己的理解,找出課文的片段,朗讀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5)小結:看到這些圖片,聽到同學們這些感受,我們不禁想起了宇航員說的那句話:“地球太可愛了,也太容易破碎了”。看到地球這樣遭受自己女兒的破壞,我們是不是可以袖手旁觀呢?為什么?(因為“只有一個地球”)請大家一起朗讀最后一段話,體會作者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目的原因。
【探究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主要方法,“活動式”課堂教學重視通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掌握知識。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地讀、思、議、評,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升華情感
1、同學們,今天,我們終于真正認識我們的另一位媽媽——地球,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好多話想對地球媽媽說,請說說自己想說的話吧!
2、結語:聽了同學們的自我表白,老師很受感動,有我們這些有志的女兒,相信有一天,我們的媽媽會再變得更美麗可愛。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警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說一聲:地球媽媽,祝您早日康復。
【這一教學環節回應了全文,通過設計有感情的表述,激發情感,強化愛的思想感情,從而增強學生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拓展延伸
1、進一步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說明方法,寫一篇讀后感。
2、創作一條宣傳環保的公益廣告,在班上交流。
3、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和同學們商討保護的辦法。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12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為題,采用科學小品文(文藝性說明文)的形式,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課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先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采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后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第二個適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訴讀者:人類應該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課文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科學地介紹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識,有力地說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用詞嚴謹,表達生動,是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同時,課文多處采用比喻、擬人等手法,體現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全文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于一體,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能激發讀者的情感,啟迪讀者的思想。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了解地球的有關知識,懂得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二是引導學生學習“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難點是通過聯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2.詞句理解。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這是作者對地球的贊美,突出了地球的可愛與美麗,體現了作者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句中將地球比作“母親”“搖籃”,說明了地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闡明了地球與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密切聯系。比喻的運用使句子在表達上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讀起來極富感染力。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葉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見,人類的活動范圍是非常有限的。從而說明了地球對于人類而言是多么的珍貴,人類應該珍惜和保護地球。
③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
“本來”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準確地點明了可再生資源已遭受破壞,強調了“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現在的不可再生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結合前文“礦物資源”的闡述,再一次證實了自然資源的有限及面臨的危機,從而給讀者以警示、提醒。
④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這句話引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40萬億千米”直觀地表明了范圍之大,大到人類根本無法到達。“至少”一詞是強調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于這個范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說明的嚴謹性。同時,“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進一步說明了距離的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讓人信服。
⑤“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這句話引用了宇航員的感嘆,與前文照應,簡潔、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說地球“可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育著人類,孕育著萬物。而“破碎”一詞,一般用來形容玻璃、瓷器之類的易碎品,在這里可理解為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對地球的傷害,如,文中提到的資源枯竭的危機。這樣表達不僅使句子生動形象,同時又能引起人類的警覺,突出了保護地球的緊迫性。
(2)對詞語的理解。
晶瑩: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資源: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
礦物:地殼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數自然元素,具有相對固定的化學成分和性質。大部分是固態的(如,鐵礦石),有的是液態的(如,自然汞)或氣態的(如,氦)。
恩賜:原指帝王給予賞賜,現泛指因憐憫而施舍。
濫用:胡亂或過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亂或過度地使用化學品。
威脅:用威力逼迫、恫嚇,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資源被破壞及一系列的生態災難,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最終使人類無法生存下去。
二、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正確讀寫“遙望、晶瑩、資源、礦物、恩賜、節制、枯竭、濫用、威脅、指望、設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藹可親”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三、教學建議
1.有條件的地方可布置學生在課前查找有關地球知識的資料,同時搜集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遭受破壞的事例、數據等。教師也可準備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適時加以運用。
2.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意識。可采取以下思路展開教學:
首先,圍繞“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自讀、交流討論,引導學生明白課文是從宇航員遙望地球引入,接著從“地球的渺小”“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三個方面來說明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最后告訴人類應該保護地球。
通過討論、交流,重點引導學生從“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兩方面深入感悟“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
(1)從“自然資源有限”感悟“只有一個地球”。文章從“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與“可再生資源遭受破壞”兩方面入手,描寫了地球資源面臨的危機:首先礦物資源的形成需要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因此,“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就可能面臨“枯竭”的危險。另外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各種本來可以再生的資源,由于人們“隨意毀壞”“濫用化學品”,不但不能“再生”,還釀出“生態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人類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
(2)從“目前人類無法移居”感悟“只有一個地球”。課文引用科學家研究成果說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這里需重點引導學生理解“40萬億千米”的概念,如,可以通過舉例,以目前一般飛機的飛行速度來估計,40萬億千米大約需要600萬年時間才能到達,同時要強調對“至少”這個詞語的理解,體會文章用詞的嚴謹。從而使學生明白:就算有適合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也無法到達,因此,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而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種種設想,即使能夠“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況且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最后,聯系實際,提升情感,使每一個學生明白: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比如,可以設計小練筆:你想對地球、對人類或對自己說些什么?以此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只有一個地球”的認識,并內化為自己的行動。
3.課文中引用的宇航員的感嘆是學生理解的一個難點。教學時,可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可愛”“破碎”“同時”來理解,首先聯系課文說說地球的“可愛” 表現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里,為什么要強調“同時”。體會地球的“可愛”,可從“遙望地球”所見到的景象,以地球為人類提供生存空間及無私奉獻自然資源等方面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從“不加節制”地開采礦物資源,“隨意毀壞”“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而使可再生資源遭受破壞等方面去思考;強調“同時”,就是強調地球的兩重性:它既有可愛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們,如果“不加節制”“隨意毀壞”資源,可愛的地球就可能走向 “破碎”,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懂得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4.本課在表達方面注意用詞的準確,行文的嚴謹。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真地加以體會,課后第二題的編排就體現了這一意圖。教學時,可以這兩個句子為范例,先讓學生把加點的詞語去掉,與原句作比較,體會這些詞語在表達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可讓學生從課文中再找一找類似的句子,用同樣的方法去分析比較;最后,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中體會這些句子的表達效果,以增強學生的語感。除此,本文還大量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可結合課文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這些方法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學習并運用到平時的習作中。
5.朗讀科學小品文,除了同敘事性作品一樣要注入感情以外,還要注意體現這類作品的邏輯力量。如,“……但是,即使這些設想能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再說,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一句,“但是”要強調,以引起人們對后面內容的重視, “即使”可強調,使人們感到,這種設想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又有多少人”稍加強調,使人們認識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是極少的人。
6.為更好地激發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教學中要重視通過聯系實際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在體會資源的有限時,教師可有針對性地補充有關自然資源的具體數據和資料,也可引導學生根據平時的積累,補充有關事實;在感悟生態災難對人類的威脅時,可引導學生聯系具體的事例來理解;在理解移民基地的設想時,可引導學生聯系月球、火星的有關資料,懂得這種設想要實現是遙遠而不可能的事情;教育學生要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時,可從平時生活中存在的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小事說起,引發思考,并轉化為行動。
7.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晶瑩”兩個字都是后鼻音;“資”和“賜”都是平舌音;“濫”的韻母是“an”,注意與“ai、ang”的區別;“藹”和“竭”有一部分相同,可強化不同部分,以區別字形。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13
一、說教材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為題,采用科學小品文的形式,通過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從地球“美麗又渺斜、“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個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并以此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條理清楚,語言樸實、流暢,用詞嚴謹,表達生動,飽含深情,是這篇文章的主要特點
二、說教學策略: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老師引導學生不斷實現自我構建,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在本課的教學中以品讀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為主要教法,讓學生從靜態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躍的生命與涌動的激情,激發學生靈動的想象。此外,我還以情境教學法作為輔助教法,運用遠程教學資源中的圖片和視頻創設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課文所描述的內容,產生視覺、聽覺乃至心靈的震撼,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對現實的體驗,使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三.實踐
1、結束本課之前,讓學生把最想說的話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這樣,情感熏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既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2、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討論并交流,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3、學完本課后,我設計了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實踐性作業:
(1)制作一張環保手抄報;
(2)寫一份環保倡議書;
(3)做一次環保小宣傳。
這樣的設計,使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走向生活,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四、說教學評價
本課教學時,我憑借中央電教館資源共享庫中查詢到的有關地球的各種資源,結合學生特點,采用遠教資源與網絡資源相結合的辦法,建構一個可觀察、可體驗、可參與、可互動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認知平臺,讓學生能在多種教學媒體的情趣氛圍中,去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其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課文通過介紹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孝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孝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的開采或隨意毀壞后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這幾個方面,使學生從中感悟到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基于現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宇宙與地球感性認識很淺顯。而對文章內容沒有一個很深的了解是很難在情感上產生與作者那樣的共鳴的,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閱讀有關宇宙與地球的有關書籍資料等,并為學生提供地球的奧秘的相關網站,充分的讓學生通過資料去感受。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是緊緊圍繞“地球的樣子”“地球孝人類活動范圍斜“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和“當地球資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妝這幾個方面介紹的,教學時,我充分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自由談體會和感受,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思中質疑,在議中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時時在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適時的補充有關知識:我國的森林資源危機及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這使學生心靈上受
到了震撼,加深了對文章的感悟,接著我出示我國生態環境的幾個數字及我國主要資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個國家的排序,這更讓學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員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1的感嘆的意義了。這時學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礎上,感情的抒發水到渠成,同時自然地引用課前閱讀的資料故事發散地從我們身邊環保、生活實際來談體會,這一環節給予了學生開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因而我們只有一個家園──地球,精心保護它吧!終于成了所有學生的呼聲。
最后的拓展延伸,讓學生整理搜集到的有關地球奧秘的資料,辦一份小報,這樣不僅拓寬學生的課外閱讀,而且也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不過回想起這一節課,也有一些遺憾,學生理解宇航員說的這句話不夠全面,學生回答的面有點窄。
撥和激勵性評價,讓他們感受到合作的愉悅和成功的喜悅。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14
之一
佚名
教學目的: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
朗讀課文,表達自己學后的感受。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
一、銜接上文:
1、接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繼續學習16課《只有一個地球》。
2、回憶:上節課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識?
課文圍繞只有一個地球這條主線,從四個方面選擇了材料:一是人類活動范圍小。二是生態資源是有限的。三是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四是精心保護地球。
第一方面:通過具體數字說明,地球上人類活動范圍很小。盡管如此,人類還是把地球比作一位和藹可親的母親。
第二方面:我們知道了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類不節制的開采,地球的礦物資源會越來越少。地球上有些可再生的資源由于人類的隨意破壞及濫用化學品,它們也不能再生,還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小結:你能結合實際說說人類的哪些做法給自身的生存環境帶來威脅嗎?
[1]、生活中人們隨意排放污水,造成飲用水污染,魚蝦死亡、動物滅絕,直接威脅著人類生存。
[2]、生活中為了方便購物,我們經常使用的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等。造成的白色污染。
[3]、人類發明了電池,一節一號電池埋在地下,可使方圓10米內土地幾年寸草不生,也可使600平方米的魚塘中的魚全部死亡。
[4]、現在我們人類經常遭到沙塵暴的襲擊,那是人類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的結果。
二、導入 新課:
現在地球給人類生活帶來許多災難,作為地球上的一員你能為人類出個好點子嗎?
小結:你們的辦法可行嗎?看書,相信你們一定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要點: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組織匯報:你說到別的星球上去,可行嗎?從哪看出來的?指導朗讀找出來的句子。
小結:移到別的星球居住,這個想法將來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可能實現,但是現在是不可能的。人類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保護地球。
文章從四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地球的知識,現在我們看看課題《只有一個地球》。[要強調"只有一個",解題]
三、全文回讀[指名朗讀]
四、暢談感受:
1、完這篇課文,你想不想對同學說些什么?
2、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嗎?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都認識到地球的重要,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地球的愛,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從現在起做一個環保的小公民。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15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初步樹立環境憂患意識、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保護地球,珍惜資源的好習慣,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活動。
能力:了解并關注家鄉的生態環境,初步學會開展社會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的基本方法。
知識:認識到地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六年級學生通過低年級相同主題內容的學習和生活經驗的積累,已經能從自己的親身感受中,看到環境與生活的關系,對環境問題有一定的關注意識,抱有能在好的環境中生活的愿望。但是由于生活范圍的狹小,生活圈的閉塞,他們對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得環境問題還缺乏了解與認識,更不懂得從全球的角度看待世界性的問題。本課的教學要達到的就是讓學生從富有震撼力的事例中,感悟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形成對全球環境的憂患意識,并能實踐之于日常行動中。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都是可喜的,但在喜悅之余,又讓人想到了悲傷之處,那就是環境的日益惡化。城市如此,農村亦是如此。如今,在農村廣袤的土地上,也在發生著讓人憂心的變化。工廠建起來了,但是,排出的污水使河水變渾了,排出的濃煙使天空變灰了;漂亮的.房子建起來了,但是耕地被占用了。經濟發展了,但是化肥農藥的使用讓土地鹽堿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思想讓人們亂砍亂伐,過度開發,造成森林資源在減少,土地沙漠化……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學生們正悄然經歷著這些變化。
因此,本課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熱愛地球、關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樹立環境憂患意識。
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讓學生在探究、思考的過程中有感悟、有啟發,教師就要從生活中入手,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學習“地球的奉獻”,從生存環境、資源、空間等方面展開,讓學生認識到地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學習“我們唯一的家園”,從比較的角度,讓學生認識到地球是唯一的家園,懂得地球對人類的生存十分重要。學習“重負的大地”,從人口、資源、環境這三大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用數據來說明,用實例打動人,讓學生認識到這些嚴重的環境問題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會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質量。通過搜集和調查家鄉的環境問題,讓學生了解資源污染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和危害,讓學生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處的重要性,初步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保護好我們共同生活的空間——地球。
教學重點
培養熱愛地球、關心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樹立環境憂患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有關其他星球基本概況(溫度、水分、氧氣)的資料;搜集關于“人口”、“環境”、“資源”現狀的相關資料;制作;了解本地的環境現狀、原因、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其他星球基本概況(溫度、水分、氧氣)的資料。分小組搜集有關“人口”、“環境”、“資源”現狀的相關資料。分小組通過看、聽、問、查等多種方法和途徑調查了解本地的環境現狀、原因、危害以及采取的措施。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完成話題“地球的奉獻”“我們唯一的家園”的教材內容。
第2課時完成話題“重負的大地”“我們家鄉的環境”的教材內容。
第2課時
活動一 地球變擠了
1.研討活動:閱讀教材中的漫畫,思考并交流:(1)漫畫中有些什么?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幅漫畫時,你有什么感受?(2)漫畫的主題是什么?漫畫中表現的問題是什么?請為漫畫取一個名字。(3)憑借你的想象,給漫畫中的“地球”和“人”各配上一句臺詞,并加以解釋。
2.[播放視頻:地球變擠了]
引導學生圍繞情境進行討論:世界總人口和中國人口現狀如何?人口增長過快造成了哪些社會問題?(板書:重負的大地 擁擠——人口增長過快)
【設計意圖:感受人口增長過快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
活動二 地球變窮了
[播放視頻:貧瘠的地球]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自然資源日益減少,會給人類帶來什么后果?是什么原因使地球變“窮”了?
小結:在這唯一的地球上,資源是有限的。森林被破壞、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人類的生存將受到嚴重影響。(板書:貧瘠——資源日益匱乏)
【設計意圖:了解自然資源日益減少的原因及其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后果,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
活動三 地球變臟了
1.[出示圖片:骯臟的地球]
引導學生圍繞情境進行討論: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談談當前環境受污染的狀況、原因及其后果。讓學生感受到空氣越來越污濁、河水越來越臭、大地越來越臟,認識到酸雨的形成、河水的污染、土地的破壞正是人類自己的“杰作”。(板書:骯臟——環境嚴重破壞)
2.[展示圖片:調查報告]
引導學生結合呈現的資料,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說說本地當前環境受污染的現狀、原因、對生產生活的影響、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我們的建議與行動,并將好的建議提供給有關部門。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培養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
活動四 地球與人類的對話
1.開展人地之間的對話活動,讓碧水藍天重返我們的生活。全班分為兩大組,分別代表人類和地球互相給對方寫信。
2.閱讀教材中活動天地板塊的小資料,了解世界環保節日。
(1)說一說設立這些節日的目的以及今年這些環境節日的主題。
(2)為其中的某個節日設計一個主題,并說明含義。
【設計意圖:了解地球母親的痛苦及人類生存環境惡化的程度;人類已認識到環境破壞的嚴重性及其后果,正在為此采取積極的措施。】
板書設計
重負的大地
擁擠——人口增長過快
貧瘠——資源日益匱乏
骯臟——環境嚴重破壞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16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掌握裹著、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和藹可親、資源枯竭、生態環境等詞語。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標題只有一個地球的意思。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地點:網絡教室
一、導入課文
1. 同學們,在沒上新課之前請大家打開電腦,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影片。
2. 你看到的是什么?(宇宙)
3. 宇宙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 在這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跟人類關系非常密切的星球,它就是地球。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二、新授
[學習第一段]
自由讀第一段,說說你讀到了什么。(當學生說知道了地球的外貌很美時,教師讓學生打開網站中的美麗的地球看一段影片,親眼目睹地球的美麗。)
[學習第二段]
1.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匯報學習成果。
2. 出示自學提示:
(1)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2)說說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3)選擇本小組最感興趣的一種資源,通過上網查找資料了解有關此資源被污染情況的資料,向同學們匯報,并談談本小組的看法或想法。
過渡:有人說,宇宙空間不是大的很嗎,那里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依據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學習了第二段你就知道了。
[學習第三段]
1. 默讀第三段,借助上網查找資料,想一想:人類能依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為什么?
[學習第四段]
1. 導讀第八自然段:因此,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這樣的感嘆:----
2. 導讀第九自然段:所以,我們呼吁全人類----
三、為了呼吁人們保護地球,請每小組討論并設計一張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在畫板上作,可自己畫圖,可從網上下載圖片。)
《只有一個地球》聽后記 篇17
[教學實況]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多媒體課件播放地球美景,配以優美舒緩的音樂,將學生帶入一個清新美麗的境界,感悟地球的美,激發學生對地球的熱愛,為本課學習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
師: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那里充滿了生命活力。你看,(錄像)萬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浩瀚碧水托起群群海鷗;晨光熹微,照耀山川河流;落日余暉,映照山野城鎮……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這個地方是哪兒吧?
生:地球!
師:對,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是人類成長的搖籃,而且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新課文。 (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自主質疑
(教師檢查生詞認讀。同學間互查,‘指小組輪讀) 課件演示:貢獻 裹著 宇宙 慷慨 恩賜 濫用 目睹 渺小資源枯竭 晶瑩透亮 一葉扁舟群星璀璨 感嘆
(多媒體課件中出現生詞,使學生自查與教師檢查相結合,方便快捷,夯實了學文的基礎)
師:同學們生字掌握得很好。那么,通過預習,你了解到課
文寫了哪些內容?
生:地球很可愛,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范圍很小。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資源已經被破壞。人類不能指望移居到別的星球。我們要保護地球。……
(教師相機板書:活動范圍小 資源有限 不能移居 保護 地球)
師:預習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是一切創造活動的基礎。教師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培養其思維的 獨立性) •
生:“璀璨”什么意思?怎么叫“再生”?“枯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葉扁舟?為什么人類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人類是怎樣破壞自然資源的?……
師:詞語方面不理解的,請同學們到網上“小小詞庫”中 詢, (學生自主調用網上資源學習)
師:內容方面的問題我們將在本課學習中探討。
三、合作探究,品讀感悟
1.學習“活動范圍很小”部分。
師:同學們先瀏覽課文,哪幾自然段寫的是“活動范圍小” 這一部分內容? 師:請同學們輕聲朗讀這兩個自然段,想一想,這里告訴我們哪兩方面的內容?
生:地球的美麗可愛,人類活動范圍小。
師:哪些句子寫出了地球的可愛?有感情地讀一讀。(學生個人試讀、小組合作讀。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師: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范圍很小,你是怎么體會出的?
生1:地球的表面積是五點一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生2:地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
師:是啊,同學們看, (課件演示直觀地展示地球表面積、陸地面積與人類活動范圍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人類活動范圍很小的原因,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地球表面積五點一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占其中的五分之一,這五分之一人類都能居住嗎?
生:冰川、沙漠、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區人類無法生存。
師:對,除去這些,人類的活動范圍就很小很小了。 (學生有感情地讀。一人試讀,其余人給予評價。再讀)
2.學習“自然資源有限”部分。
師:快速瀏覽課文,哪幾自然段講“自然資源有限”這一部分內容?
生:第三、四自然段。
師:誰愿意把這兩段讀一下?其他同學思考:文中講到哪幾類自然資源?各有什么特點? (學生交流。體會不再生資源和再生資源的特點)
教師故意質疑:不再生資源不能再生,我們說它是有限的,而再生資源可以無限循環,怎么也說是有限的?(教師巧妙設疑,激起學生讀文、思考、釋疑的興趣)(學生帶著問題自讀第四自然段) (課件顯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學生用自己的話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結合生活實踐舉例 說明,小組討論,交流討論結果) (校園網資料庫中分類介紹了自然資源狀況,學生自由到網上資料庫中查閱自然資源毀壞的情況。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個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特網中豐富的資料拓寬了學生學習的內容。學生自由到網上閱覽,各取所需,盡情翻閱,豐富學生的知識)
師:同學們預習時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小組合作制成了演示文稿,想展示一下嗎? •(學生展示課外搜集資料后自制的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內容為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水資源遭到破壞的情況。這是對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是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體現)(教師播放錄像,展現自然資源毀壞的情況,激發學生對自然資源狀況的痛惜與焦慮。錄像播放,集聲、形、色于一體,生動形象地展現自然資源毀壞的狀況,再次激發學生對毀壞地球環境的行為的切膚之恨)
師:人類已經使不再生資源不斷減少,再生資源不能再生。我們面臨的將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懲罰。你看大氣嚴重污染,水資源空前短缺,森林慘遭毀滅,可利用耕地不斷減少,大量物種滅絕 ,長空在嘆息,河流在嗚咽。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
生1:人類快覺醒吧! ,
生2:保護地球勢在必行!
生3: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趕緊行動起來,保護地球吧! 3.學習“不能指望移居到別的星球”部分。
師:如果人類再不覺醒,長此下去,終有一天,地球資源枯竭,人類將何去何從?
生:老師,我在科普書上看到很多科學家介紹尋找第二個地球的資料,人類科技不斷發展,將來移居到別的星球,不可以嗎?
師:是啊,老師也聽說過這樣的報道。人類到底能不能指望移居別的星球而無視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請大家認真讀書.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穿插補充課件“太陽系中的綠洲”,拓展學習內容,豐富學生知識,引導學生明確地球是太陽系中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所以人類不能指望移居到別的星球。
4.學習“保護環境”部分。
教師階段性總結,進入下文學習: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地球美麗可愛但又渺小,人類生活的范圍很小,自然資源有限,而且不能指望移居別的星球,所以宇航員遨游太空時發出陣陣感嘆。誰愿意有感情朗讀宇航員的話?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中體會宇航員對地球既可愛又容易破碎的感慨的心情)
師: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
生:保護地球。 (教師板書:保護地球)
師:你的想法和書中一樣嗎?(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你覺得應該怎樣保護地球?
生1:節約用水,植樹造林,保護水資源。
生2:有計劃地開發利用礦物資源。
生3:保護珍稀物種。不亂砍濫伐樹木。
生4:少用一次性物品,減少環境污染。
教師小結:我們不僅要保護地球的現有資源用,還要注意開發新能源。
師:你知道哪些新能源?
生:利用水力、風力發電,利用核能……合理開發利
師:保護地球勢在必行。讓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吧。每人設計一個保護環境的宣傳標語,好嗎?(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思想認識與實踐行動相結合,語文學習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學生在電腦中設計宣傳標語的圖文。通過網絡展示環保宣傳標語的演示文稿:讓天空蔚藍,還大地綠色!愛護我們共有的家園——地球!保護環境,勢在必行!只有一個地球,舍它無家1
5.播放錄像,配樂,四名學生輪讀全文。 (錄像:與課文內容同步)
四、拓展延伸
調查周圍存在的環保問題,寫一份調查報告。可以手抄配圖,也可打印裝訂。一周內完成。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