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精選11篇)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1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梅蘭芳學藝》一課給我們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勤學苦練、終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本課我是這樣進行的, 課標里說低年級課文應結合實際來理解。根據低年級學生和課文的特點,在學習新課時,要讓學生結合實際來理解課文,我就讓學生通過讀,在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同時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幫助學生解決課文中的難點。
本課教學中,有“不是唱戲的料子、緊盯、注視、眼睛會說話、勤學苦練、世界聞名、京劇大師”等詞語,是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我在引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來理解。
1、表演。對于一些動詞可以讓學生做動作進行模仿。如“緊盯”和“注視”這一對近義詞,還有“眼睛會說話”我請學生配合老師做相應的動作,較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
2、結合上下文。如“勤學苦練”一詞,雖是出現在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但是在第二自然段里寫出了梅蘭芳如何勤學苦練的,所以我請學生找出梅蘭芳練習眼神的句子,充分理解他是如何常常練習的,自然,“勤學苦練”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了。并且滲透了一個理解詞語的方法:結合上下文。
3、補充資料。為什么稱梅蘭芳為京劇大師呢?我給學生補充了梅蘭芳賑災義演、留須拒絕為日本侵略者演出的資料,讓學生明白,梅蘭芳不僅是演技高超,而且有愛心、有骨氣。這樣梅蘭芳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會變得立體起來,對這個人物的品質感受會更深些。
在課文學完后,我相機出示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人一己百、奮起直追”這四個成語,學生對課文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又重組了課文,鞏固了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學習成語。整堂課的教學很流暢,細節也處理得較好。
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由于時間關系,第二、三自然段讀得不夠。應通過朗讀深化學生的理解,所以應該加強讀的訓練。尤其是全文學完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對梅蘭芳的理解,和對其優秀品質的感受讀一遍全文,課文在學生心中的整體感會更強。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在教學《梅蘭芳學藝》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讀課題,然后讓他們提問題。學生的問題有《梅蘭芳學藝》?梅蘭芳是什么人呢?是男的,還是女的?學什么藝呢?初讀課文后,我讓學生說一說你讀明白了什么。生:梅蘭芳是個京劇藝術家,是個男的。他小時候學藝時師傅說他不是學戲的料。但他還是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想辦法練習眼神。他練習的辦法真有意思,常常緊盯著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流動的魚兒。后來,別人居然認為他的眼睛會說話。讀到這時,我也向天空看一看,想象如果有一只鴿子飛過來,盯著它看,會是什么樣子呢?我也想回到家看看魚缸里的魚,我的眼睛會怎么轉呢?經過這樣的練習,他竟然成了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好厲害呀!
接著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生:書上94頁圖上的右上角的頭像一定是梅蘭芳了,這是個很英俊的男子漢。可是95頁上的京劇演員怎么是個女的,難道他是男扮女裝了?他最后成了那么有名的京劇大師,除了書上說地訓練方法,他還怎樣勤學苦練的呢?他的師傅是誰呢?他成名后,師傅夸過他嗎?
在學習第一段時,根據學生的問題,我適時地介紹了梅蘭芳。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段的內容。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出生于北京。4歲喪父,15歲喪母,幼年家境貧寒,生活很苦,靠作琴師的伯父微薄的資助而生活。因為沒有機會上學,他從8歲起就進入戲班子拜師學藝,開始步入京劇界。在戲班時,梅蘭芳從師吳菱仙老師。吳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每段唱詞都要求梅蘭芳背誦二、三十遍。有時雖然已經十分困倦了,嘴里唱著唱詞,眼睛的上眼皮與下眼皮都分不開了,當他被老師推醒后,他又重新打起精神來,繼續演練。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梅蘭芳的京劇啟蒙學習開始了。幼年時的梅蘭芳,圓圓的小臉,水汪汪的一對眼睛炯炯有神,但稍微有點近視,迎風有點流淚,眼皮有些下垂,眼珠轉動不太靈活。梅蘭芳自幼性格靦腆,見生人不會說話。當時吳老師對他的評語是這樣說的:“言不出眾,貌不驚人。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
在學習第二段時,我讓學生找出表現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句子。在理解句子時我設計了這幾個步驟:1.從那些詞可以看出梅蘭芳勤學苦練?2.你有什么問題想提?3.讓學生看移動的紙鶴。4.說說自己的感受。5.介紹:梅蘭芳為了鍛煉眼神,他養了幾對鴿子,鴿子放飛后,他的眼睛就隨著鴿子凌空飛翔的身影轉動。他天天堅持鍛煉,用了10多年的時間,眼睛漸漸變得靈活了。就是到了60歲時,觀眾仍然驚奇的發現,他的眼神還是那樣好,那樣顧盼有神。
“95頁上的京劇演員怎么是個女的,難道他是男扮女裝了?”針對這個問題,我讓學生看了一些梅蘭芳的劇照,邊看邊介紹: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京劇舞臺上表演了50多年,他刻苦鉆研,勇于改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藝術形象(課件)這就是梅蘭芳在表演《楊貴妃》、《霸王別姬》時的照片,他獨特的男扮女裝演唱風格和表演藝術,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不光我們中國人民喜歡他的表演,連外國朋友也喜歡他呢!
另外還補充介紹了一些京劇的常識,觀看了京劇片段。
最后交流了自己學習的收獲。使學生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二
一、讀正確、流利并不是十分容易達到的。
我制定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讀正確、流利,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學會六個生字。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我從課題導入新課后,讓孩子們把課文讀正確,像往常一樣讓他們自由讀兩遍后,來指名讀,三個小朋友有兩個讀不準確。這樣,我不得不改變計劃,又給了讀一遍的時間。再來指名檢查。才算勉強過關。這樣比原計劃超時了五分鐘。然后是讀流利的訓練。這次,我給的時間長一點,先自己練習,然后同桌相互檢查。最后,我又叫了三名同學讀,還是有兩名同學掌握不好停頓,有讀破句現象。因此,我范讀了一遍。又讓孩子們練習。并說一會來比賽讀,看哪一組讀得好。練習以后,再檢查,每組抽一名來代表本組。這一回效果好多了,可照我想的還有距離。因此,最后我和孩子們比賽讀,男生讀第一段,女生讀第二段,我讀第三段。這樣又加強了一遍。下課鈴聲響了。這一節課我只完成了一個任務。但細算起來,課文一共讀了十一遍。總說得過去了。心里踏實了些。
二、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下來并不像我想得那么難。
由于第一課時,只進行了讀正確、讀流利的初讀訓練。因此第二課時的任務要重一些,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學完十個生字嗎?我沒有把握,但很有信心。上課伊始,我就給孩子們提出了明確的任務:“這節課我們有兩個任務,第一是有感情是朗讀背誦這篇課文,第二個任務是學會本課的十個生字。你們有信心嗎?”“有!”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知為什么?這一課時孩子們學得十分輕松。從第三自然段學起,每一段抓住重點詞,來體會梅蘭芳的勤學苦練,加上一些表演,以演促讀。孩子們讀得繪聲繪色,最后學第一自然段,我讓孩子們對梅蘭芳的師傅說點什么?孩子們有的說:“您有點太狠心了!”有的說:“您說他不是料子,可他卻成了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還有個孩子說:“您怎么說這么好一個人才不是學戲的料子?”這時,我引導孩子們說:“他當時的表現確實給師傅這樣的一個印象,在后來的訓練中,他的師傅對他要求可嚴格了,是師傅教他唱、做、念、打的功夫。直到多年以后,梅蘭芳還是那么感激他的師傅,你們說,梅蘭芳除了有師傅的幫助,最重要的是什么?這樣一引導,學生不難說出勤學苦練的意思。這時我送給孩子們兩個詞:“勤能補拙,笨鳥先飛”。這樣把練習六的成語也學習了兩個。
我讓孩子們來自由練習背誦課文,孩子們練了二遍之后,就都舉起了手,我先集體檢查了一遍,一看口型,確實百分之九十都會了,然后又找了幾個中等生,他們背誦得真好,這樣背誦就ok了。
還剩下十分鐘,學生字綽綽有余。我充分放手,讓孩子們看一看哪個字難寫?哪個字容易出錯?學生很快找出了三個字:“緊、或、視”,我重點指導了這三個字。其余的自己來學會、寫好。當所有的孩子寫完時,還有一分鐘才下課呢!
細想起來,第二節課看起來輕松,其實功夫還在第一課時的初讀。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2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在學習第一段時,根據學生的問題,我適時地介紹了梅蘭芳。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段的內容。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出生于北京。4歲喪父,15歲喪母,幼年家境貧寒,生活很苦,靠作琴師的伯父微薄的資助而生活。因為沒有機會上學,他從8歲起就進入戲班子拜師學藝,開始步入京劇界。在戲班時,梅蘭芳從師吳菱仙老師。吳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每段唱詞都要求梅蘭芳背誦二、三十遍。有時雖然已經十分困倦了,嘴里唱著唱詞,眼睛的上眼皮與下眼皮都分不開了,當他被老師推醒后,他又重新打起精神來,繼續演練。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梅蘭芳的京劇啟蒙學習開始了。幼年時的梅蘭芳,圓圓的小臉,水汪汪的一對眼睛炯炯有神,但稍微有點近視,迎風有點流淚,眼皮有些下垂,眼珠轉動不太靈活。梅蘭芳自幼性格靦腆,見生人不會說話。當時吳老師對他的評語是這樣說的:“言不出眾,貌不驚人。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 另外還補充介紹了一些京劇的常識,最后交流了自己學習的收獲。使學生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
語文教學要緊密聯系兒童的生活。
從傳統語文教學的種種弊端我們看到,語文教學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來進行,從而使學生學得快樂,學得靈活,本次活動也正是本著這樣的思想才產生的。從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表現來看,學生確實表現得更主動。
首先問題從學生那里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非常積極地去查閱資料,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就想盡一切辦法求助于家長、老師,甚至于以幫助媽媽打掃衛生為代價請求媽媽帶自己去書店買書這樣在這兒寫下一些有關本課意義或教學內容重要性等方面的總結性陳述。
其次,學生非常主動地開動腦筋,以生動的方式來展示資料的資料。有的學生為了能夠吸引大家,把家長當作聽眾,多次把自己的資料讀給家長聽;有的學生下了許多功夫,把長長的一篇文章背誦下來;有的通過生動的表演來贏得大家的喜歡;有的平時都不敢大聲說話的,這時候因為有了充分的準備也顯得落落大方。誰都想讓自己的獨家新聞贏得大家的喜歡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梅蘭芳學藝》一課給我們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勤學苦練、終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本課我是這樣進行的,首先,我用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團花圖案作背景,再輔以梅蘭芳的頭像做成課件出示,一開課,就營造出濃濃的民族味道,為學生了解京劇作了鋪墊。
然后通過讓學生欣賞梅蘭芳唱戲的片段,使學生對梅蘭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由此導入課文,學習課文第一段,學生熟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讀進行說話練習,使學生讀懂第一段,明白梅蘭芳小時候不是唱戲的料子,并且知道什么是“料子”?
接著,由這樣一個不具備唱戲條件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成就?這個問題引出課文第三段,在這一段中抓住“世界聞名”、“京劇大師”這些詞來理解梅蘭芳所取得的成就,并用講故事來使學生明白大師是指品德高尚,又有才華的人。抓住“勤學苦練”來使學生知道他的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再接著由“勤學苦練”這個詞引出第二段,在這段中抓住“緊盯、注視”這些詞來理解課文,理解詞語時,我采用的方法是讓先讓學生說,再親身體驗,這樣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通過表演讓學生明白眼睛會說話,這樣學生在表演的同時結合實際就理解了文章的內容。
最后一個環節是進行拓展,讓學生通過練習里學習的四字詞語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人一己百、奮起直追等詞的回憶和讀,使學生結合梅蘭芳學藝的事情,既弄明白了這些詞的意思,又使學生更加懂得梅蘭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梅蘭芳學藝》第二課時上完了,我感到整個思路是很明晰的,重點部分也得到了落實,課堂中有自我感覺良好的方面,也有覺得有不盡人意、需要改進的地方。
先說說可取之處吧:
一、課標是教學的方向標
課標里說低年級課文應結合實際來理解。根據低年級學生和課文的特點,在學習新課時,要讓學生結合實際來理解課文,我就讓學生通過讀,在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同時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幫助學生解決課文中的難點。
二、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理解詞句。
本課教學中,有“不是唱戲的料子、緊盯、注視、眼睛會說話、勤學苦練、世界聞名、京劇大師”等詞語,是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我在引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來理解。
1、表演。對于一些動詞可以讓學生做動作進行模仿。如“緊盯”和“注視”這一對近義詞,還有“眼睛會說話”我請學生配合老師做相應的動作,較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
2、結合上下文。如“勤學苦練”一詞,雖是出現在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但是在第二自然段里寫出了梅蘭芳如何勤學苦練的,所以我請學生找出梅蘭芳練習眼神的句子,充分理解他是如何常常練習的,自然,“勤學苦練”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了。并且滲透了一個理解詞語的方法:結合上下文。
3、補充資料。為什么稱梅蘭芳為京劇大師呢?我給學生補充了梅蘭芳賑災義演、留須拒絕為日本侵略者演出的資料,讓學生明白,梅蘭芳不僅是演技高超,而且有愛心、有骨氣。這樣梅蘭芳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會變得立體起來,對這個人物的品質感受會更深些。
三、聯系練習,鞏固詞語的意思
在課文學完后,我相機出示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人一己百、奮起直追”這四個成語,學生對課文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又重組了課文,鞏固了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學習成語。整堂課的教學很流暢,細節也處理得較好。
再說說不足之處:
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訓練不足。
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由于時間關系,第二、三自然段讀得不夠。應通過朗讀深化學生的理解,所以應該加強讀的訓練。尤其是全文學完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對梅蘭芳的理解,和對其優秀品質的感受讀一遍全文,課文在學生心中的整體感會更強。
二、在充分說與讀的同時,教師應該及時的總結
在講什么叫“京劇大師”的時候,先讓學生說什么叫大師,然后老師通過講故事告訴學生大師就是在學問或藝術上造詣深厚,又受人尊敬的人。在這里我講完故事后應該先讓學生對什么叫大師進行交流,最后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肯定的答案,下一個準確地定義。
三、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具有教學的機智
比如說在讓學生進行學習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這一部分時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還不能充分地把眼睛會說話了,準確地表演出來,這時教師應該抓住這個很好的時機進一步深入地體會文本。這時可引導學生說看,大家經過努力怎么眼睛還不會說話了,可見眼睛會說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因此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梅蘭芳在練眼神時用了很大的功夫。這是多好的機會,但由于教師的教育機智不夠靈敏,失去了很好地機會。
主要對策是繼續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找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以此來縮短質疑環節所用的時間,另外老師少講,把節省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3
《梅蘭芳學藝》一文講述了梅蘭芳起初被師傅認為不是唱戲的料子,但他通過勤學苦練,最終成了聞名中外的戲劇大師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文眼就在“勤學苦練”。重在讓學生體會梅蘭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并不是輕而易舉的,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天生的不足,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獲成功。“勤學苦練”一詞概括而抽象,如何使二年級的兒童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我采用模擬生活情境和聯想生活情境兩種方式,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在教學中,我著重讓學生通過朗讀自己感悟,在講到重點字詞的時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去感受梅蘭芳的“勤學苦練”。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自己找出難理解的字詞,通過理解重點字詞,進而理解全文,體會文章的主旨。我在課件中設置了一些活動的字詞,讓孩子們置換角色,像梅蘭芳一樣去“緊盯”、“注視”,從而產生“苦”與“累”的真切體驗;再讓兒童想象、猜測梅蘭芳練功的時間,有學生說是一年,有學生說是四年,當我告訴他們梅蘭芳整整練了十年時,學生都禁不住“哇”地叫起來。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形象便在其頭腦中鮮活、豐滿起來。不需要太多語言,學生便能意會到文章的文眼。孩子們在這一直觀形象、生動活化的過程中不僅領會了詞義,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時也積累了聯系生活來理解課文這一寶貴的閱讀經驗。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的過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4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張志欣
《梅蘭芳學藝》第二課時上完之后,我感到整個思路是很明晰的,重點部分也得到了落實,主要的問題是教師語言不夠生動,學生個人朗讀的興致不高,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首先,并沒有把自己和學生局限在課堂,教科書的小圈子里,而是努力在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和知識面,引導學生而向的是廣闊的社會生活.其次,教學中能培養學生養成邊讀邊想的習慣,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思考.最后,當學生在理解上出現問題時,老師的指點并不是采用"告訴",而是繼續給學生創設一個形象的畫面, 讓學生在觀察,說說中去自悟."緊盯"一詞在感悟上,很有層次,先是讓學生通過看圖,表演理解"什么是緊盯",然后通過全體學生的體驗,感受到"緊盯"時的辛苦,接著再通過語言的描繪,知道"常常緊盯"寫出了梅蘭芳學藝的辛苦和勤奮.在課文學完后,我相機出示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人一己百,奮起直追"這四個成語,學生對課文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整堂課的教學很流暢,細節也處理得較好.板書的設計,清晰地展現了文章的脈落,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缺憾:
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尤其是全文學完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對梅蘭芳的理解,和對其優秀品質的感受讀一遍全文,課文在學生心中的整體感會更強.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嚴 虹
《梅蘭芳學藝》一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候去拜師學藝,師傅說他的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經過勤學苦練,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梅蘭芳是一位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但對于當今被一系列動畫片淹沒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和遙遠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京劇,缺乏了解,就更談不上去喜歡這個中國的國粹。
課文意在讓學生從故事中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我想道理的揭示并不難,只是,作為中國的國粹——京劇,我們卻越來越忽視,很多人都對它沒什么好感,教學本課時,我得讓學生對京劇產生最初的興趣。
一、第一印象很重要。
我制作了ppt課件,在第一課時的教學初,出示京劇中精美的圖片,如:艷麗的服裝、多樣的臉譜、不同的角色等,讓學生在腦中有個美的初印象。再欣賞梅蘭芳唱的京劇視頻片段,讓孩子從視覺和聽覺感官上感受京劇,再介紹梅蘭芳此人,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學,就顯得簡單不少,不會像以往一樣出現學完課文后連梅蘭芳是男是女都不知道的情況,也讓京劇這一中國國粹在學生的腦中形成很了不起的感覺。
二、讀中感悟不能少。
第二課時的教學,我以“梅蘭芳小時侯學藝遇到了什么困難→面對困難他退縮、放棄了嗎?他是怎樣做的?”為線展開教學。學習課文第一段,學生熟讀課文,抓住難句“不是唱戲的料子”,讓學生通過讀進行填空練習,“因為……所以師傅說……”和“師傅說……是因為……”,使學生真正讀懂第一段。朗讀可以深化學生的理解,所以注重讀,讀詞和句,第二自然段通過“緊盯、注視、漸漸、會說話”等詞,體會梅蘭芳練習眼神的辛苦。
三、理解詞語多樣化。
文中有一些詞語的理解不是教師簡單地告知,那樣顯得枯燥。比如讓學生看插圖表演理解“緊盯、注視”,結合生活經驗理解“眼睛會說話”,看梅蘭芳到各國訪問交流的圖片理解“世界聞名”等詞句,讓他們知道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只要我們去努力,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理想。結合上下文理解“勤學苦練”一詞,使學生的情感和文章的主題形成共鳴,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在理解“京劇大師”這個詞時,我給學生補充了梅蘭芳賑災義演、拒絕為日本侵略者演出的資料,讓學生明白,梅蘭芳不僅是演技高超,而且有愛心、有骨氣。這樣梅蘭芳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會變得立體起來,對這個人物的品質感受會更深些。
這節課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京劇片段的視頻顯得模糊,是整體美感打折。其次,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學生有感情地整體朗讀訓練還不足。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由于時間關系,第二、三自然段讀得不夠。尤其是全文學完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對梅蘭芳的理解,和對其優秀品質的感受讀一遍全文,課文在學生心中的整體感會更強。也因為對課文的整體感受不強,在最后“答記者問”的環節上,問:“梅蘭芳,你真了不起,想必你小時候就天資聰穎吧?”學生不能聯系前文來回答。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語文課程標準》中在1~2年級的階段閱讀目標中說“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這就表明詞語教學是第一學段的重要內容,但詞語教學不是簡單的告訴,它應是與學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領域息息相通的生命活動。語文教學要盡可能地啟發和調動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獲得真實的經驗,把語言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領悟詞義。讓詞語融入學生的精神生活里,與精神同構共生。課文中,梅蘭芳苦練眼神的辦法是重點,而且課文中有許多重點的詞語很難理解,如“苦練”、“眼睛沒有神兒”、“眼睛會說話”、“緊盯”、“注視”、“世界聞名”、“京劇大師”、“勤學苦練”等。所以,我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將他們引入生活情境,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但是整堂課的教學中,對于文眼“勤學苦練”的理解還不夠到位。其實,第二段的教學中,在理解“緊盯”“注視”的意思后,讓學生體驗梅蘭芳學藝的辛苦,可以分為三步來教學:1、讓學生緊盯老師手中的鴿子;2、讓學生緊盯飛翔的鴿子;3、讓學生談感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找出詞語“常常”“日子一長”“漸漸”,通過理解詞語意思和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明白梅蘭芳這樣做就是“勤學苦練”,通過板書、朗讀詞語使學生明白梅蘭芳的成功來之不易。還有我在上課時太過嚴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沒有拉近,親和力不強,缺乏靈活處理超出老師意料之外的問題的教學機智。在以后上課的過程中,我將努力使自己的表情更豐富,語言更親近些,評價的語言更清晰些,以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其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共鳴。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5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梅蘭芳學藝》這篇課文中有這么一句話: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眼睛怎么會說話呢?這是理解的難點。在上課的時候也有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就引導學生觀察回憶老師的眼睛。上課時,有一位同學在做小動作,老師是怎么做的?孩子們馬上就說:“用眼睛看著他。” 我說:“范老師的眼睛也會說話呢!”我就請經常要做小動作的沈天樂說說有沒有看懂老師眼睛里說的話。沈天樂告訴大家:“看懂了。老師用眼睛盯著我,就是在告訴我,不要做小動作了,上課要專心聽講。”這時候,我再請學生說說在什么時候,或在什么情況下,范老師用眼睛跟你說話了。孩子們舉了很多例子:上課不敢舉手時,老師用眼睛鼓勵我勇敢地舉手;做得好時,老師用眼睛表揚我……通過這一件件事情,學生自然就明白了眼睛為什么會說話了。
課后,我還讓學生以“范老師的眼睛”為題寫話,寫得還不錯呢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梅蘭芳學藝》講的是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苦練眼神,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以不爭的事實證明了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給我們以深刻啟示。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地了解梅蘭芳是怎樣勤學苦練的,我是這樣做得:
1、課前向學生介紹梅蘭芳的成長經歷,播放反映梅蘭芳學習與生活的影片,熏陶學生的思想情操,同時了解中國的國粹,以及優良傳統。
2、課堂中采用了表演法模擬其動作,抓住句子中的“注視”、“緊盯”兩詞,邊做邊思,我也參與其中,一能加深對課文人物形象的了解,同時能縮短師生的距離,增強教學民主氣氛。
《14、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梅蘭芳學藝》這篇課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學中,學生對梅蘭芳這個人物很不熟悉,所以一上課,我就讓學生先聽一聽京劇,出示梅蘭芳圖像與人名,讓學生對梅蘭芳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指導學生初讀時,要讓學生讀好兒化音和輕聲、文中的長句。在指導學生精讀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反復朗讀,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梅蘭芳是怎樣勤學苦練的。文中有一些難理解的詞句,如: “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小鳥,或者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雙眼漸漸靈活起來”“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勤學苦練”“世界聞名”。對于學生來說,憑借他們現有的生活經驗,難以很好的理解這些詞句,在教學時,我通過一次次的朗讀,一次次地來深入體會這些語句,讓學生能基本理解。課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侯學京戲的事情,選入本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梅蘭芳,在學習上刻苦努力,下苦功夫。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和理解,抓好重點的語句,讓學生深刻理解先天不足是可以彌補的,只有“勤學苦練”才能成功。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梅蘭芳學藝》是蘇教版二年級的教學內容,這一課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由于學生對梅蘭芳了解比較少,所以我決定從課題質疑入手,重點抓住梅蘭芳是個什么人,他想學什么,是怎么學的等幾個問題展開教學.首先,我讓學生讀課題,然后讓他們提問題.學生的問題有:梅蘭芳是什么人呢 看著書上的兩張不同人的圖片,起疑問:梅蘭芳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他學什么藝呢然后,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去發現,聯系生活,探究尋找答案,抓住關鍵詞句深入領悟勤學苦練的學藝過程.
初讀課文后,我讓學生說一說你讀明白了什么, 從而解決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梅蘭芳是個京劇藝術家,他是個男的.他小時候學藝時師傅說他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學戲的料子.但他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嚴格要求,自己想辦法練習眼神.課文中,梅蘭芳苦練眼神的辦法是重點,而且在這一自然段中有許多重點的詞語很難理解,所以,我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將他們引入生活情境,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如"苦練","眼睛沒有神兒","眼睛會說話","緊盯","注視","著名","京劇大師","勤學苦練"等.其中"勤學苦練"是全文的中心詞,概括抽象,如何使二年級的兒童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因此在教學中,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語.例如,在教學"苦練"一詞時,我抓住孩子好動,模仿這一特征,試著讓同學來學學文中梅蘭芳 "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注視水中游動的魚兒"這樣的動作,接著讓孩子們談談做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頭暈了,有的說我的眼睛有點酸,有的學生說我的眼淚要流下來……這樣小小的一個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練習的"苦"和"累",從而使學生明白了"苦練"的含義.他常常緊盯著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流動的魚兒."后來,人們都說他的眼睛會說話了."讀到這時,我也向天空看一看,想象如果有一只鴿子飛過來,盯著它看,會是什么樣子呢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眼睛會說話"我還用眼睛試著和學生交流,比如一個學生在說話,我就用眼就看著他,然后我問他:"你知道我剛才用眼睛給你說什么了嗎 "他說:"我想著你是說,不要再說話了."就這樣,學生就理解了什么叫"眼睛會說話".最后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到,不管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三
作者:朱沁娟
《梅蘭芳學藝》一課給我們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勤學苦練、終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由于學生對梅蘭芳了解甚少,所以我決定從課題質疑入手,以學定教,重點抓住梅蘭芳是個什么人、他在學什么、他是怎么學的等幾個問題展開教學。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去發現、聯系生活探究尋找答案,抓住關鍵詞句深入領悟勤學苦練的學藝過程。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有以下幾點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一、從學生質疑入手,以學定教
由于初讀課文時,學生圍繞課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因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就從學生所提的兩個問題——“梅蘭芳是什么人?”“梅蘭芳是怎樣學藝的?”入手,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找答案;從第三自然段開始教學,先了解梅蘭芳是什么人?再體會梅蘭芳是怎么樣從“不是唱戲的料”成為“著名的京劇大師”的。
二、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文中有許多學生不易理解的詞語,如“眼睛沒有神兒”“眼睛會說話”“緊盯”“注視”“著名”“京劇大師”“勤學苦練”等,怎樣讓學生能理解這些詞語呢?其中“勤學苦練”是全文的中心詞,概括抽象,如何使一年級的兒童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的過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本著這樣一種理念,在教學中,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其中我抓住孩子好動、好模仿這一特征,試著讓同學來模擬演示文中梅蘭芳 “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注視水中游動的魚兒”。接著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頭暈了,有的學生說我的眼淚要流下來,有的學生說我的眼睛好酸的,看的出來學生產生“苦”與“累”的真切體驗;從而使學生明白了“苦練”的含義。
由于我在教學第二自然段中,給予學生的體驗的時間較多,在各個環節過渡和小結時語言羅嗦,導致了后面的拓展教學沒有充分地展開、完成,這也提醒我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自己的教學用語,使自己的教學用語更為規范、精練,為學生的學更好地服務。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6
你的“眼神”,我能懂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梅蘭芳學藝》(蘇教版國標本第三冊第14課)課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京劇但是眼睛沒有神兒,經過勤學苦練眼睛靈活了,后來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課文篇幅較短,但意蘊深長,梅蘭芳學藝的故事告訴我們,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學的開展以學生的心理發展、感情的熏陶感染、思維的撞擊、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為目的的。課堂關注的重點,不再只是學生學到了什么知識,而更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表現,使教學成為一種多方位、多層次、主動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過程。
一.談話導入,看“眼神”
1、聽京劇,聊京劇。播放一段梅蘭芳的京劇唱段。
這就是京劇,“京劇”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一門了不起的藝術。
2、看梅蘭芳劇照,導入新課。
(1)小朋友知道剛才這一段是誰唱的嗎?(梅蘭芳)猜猜看,梅蘭芳是男的還是女的?從名字看、從聲音看、從照片看,是個女的,可他卻是個男的,很有意思吧。一個男的演女的演得這么像,他的本領可真大呀!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梅蘭芳小時侯學藝的故事,咱們來把課題讀讀。
(3)我們再來看看梅蘭芳的劇照,你說他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眼睛)他的眼睛很有特點,課文里面也多次寫到了他的眼睛。
二、整體感知,找“眼神”
1、學生自由讀文,找找看課文還有幾處寫到了他的眼睛?用筆圈劃有關內容。
2、學生匯報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1)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師傅說他的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
(2)日子一長,他的雙眼漸漸靈活起來。
(3)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
3、引導質疑探究:為什么小時候沒有神兒,長大了卻會說話了?
三、精讀體悟,析“眼神”
1、學習課文第二段。抓住“緊盯”、“注視”、“常常”等詞語感悟梅蘭芳苦練眼神兒的辛苦。
學習重點句“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
(1)盯”什么偏旁?跟什么有關?那 “緊盯”怎樣地看?(“緊盯”就是眼睛牢牢地盯住不放。眼睛一眨也不眨,鴿子飛到哪兒,眼珠就轉到那兒。)
(2)這句話中還有一個詞也表示看,找找是什么。注視又是怎樣地看,請小朋友注視老師。你們已經用眼神告訴老師,你們在注意地看,這就是“注視”。
(3)誰來練練眼神,緊盯這句話,注視這些文字,讀讀。指導朗讀第二句。
(4)天上的鴿子可不像我們文字排得那么有規矩。我們也來做一回梅蘭芳,練一練眼神吧!(師打開紅外線)讓我們用紅光點來代替鴿子,注意了,眼睛要緊盯住不放哦,看,鴿子飛起來了,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小朋友的眼睛可要密切注視啊!小鴿子飛到我們的頭頂上,在我們的頭頂上轉圈圈呢!你們的眼睛可千萬別眨呀!(片刻,師收起了光線。)小朋友的剛才眼神就像是一個個小梅蘭芳。愿意做梅蘭芳嗎?
(5)采訪小“梅蘭芳”:話題一:你為什么要緊盯鴿子和魚兒,不看別的東西呀?話題二:練眼神的感覺怎么樣啊?話題三:你是練這么一小會兒嗎?
引導學生結合剛才練眼神的體驗,深刻體悟到梅蘭芳勤學苦練。
學習重點句“日子一長,他的雙眼漸漸靈活起來。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1)你們猜猜他練眼神練了多長時間?告訴你們吧,梅蘭芳練眼神就用了十年多。誰來讀這句話。(你讀得真夠長的。誰能讀得更長。我們可以慢慢讀,讀出眼神漸漸地變化。)舞臺上的演員要靠眼神來表達高興、難過,梅蘭芳在表演時心里想的話能用眼睛來表達出來。所以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2)經過勤學苦練他的眼睛有神了,老師這里有一張梅蘭芳60多歲的照片,你看他的眼睛自如透亮,看看的他的眼睛,好像在說什么。
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好像在說 : 。(這雙會說話的眼睛是勤學苦練得來的呀!)……
(3)想想我們遇到的一些困難,看看看他通過勤學苦練得來的眼睛。老師發現了一個秘密,你仔細盯著這位大師的眼睛看,他好像在和你說話呢?
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好像在對我說 : 。同桌先交流一下再指名說話。(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好像對我說,孩子你現在的鉛筆字寫得不是很好,你不要灰心,繼續勤學苦練,你一定能和我一樣能獲得成功。)……
2、學習課文第三段。補充圖像資料進一步感悟梅蘭芳勤學苦練和世界聞名、京劇大師。
(1)梅蘭芳苦練的結果是什么?誰來告訴大家?(經過勤學苦練,梅蘭芳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你從“終于”這個詞體會到什么?你能用上終于說句話嗎?你經過什么樣的努力獲得什么成功。你看到別人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嗎?
(2)我們來欣賞這位大師在舞臺上的風采。(欣賞梅蘭芳表演的京劇片斷)
(3)梅蘭芳在舞臺上表演了五十多年,扮演了《貴妃醉酒》中的楊貴妃,《霸王別姬》中的虞姬,《穆桂英掛帥》中的穆桂英等的角色,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看了這么多,你想說什么?梅蘭芳表演的京劇不僅我們學生都愛看,全國人民都愛看,當時毛主席,周總理也特別愛看,這是兩位領導人在表演結束后與梅蘭芳的合影。梅蘭芳表演的京劇不僅中國人愛看,全世界人民也喜歡看。這是他和國際友人演出的照片。梅蘭芳還把京劇帶給了全世界的人民。全世界的人一提到中國,就知道京劇,就知道有個梅蘭芳,這就是“世界聞名”。
(4)其實,梅蘭芳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光靠練眼神是不夠的。從你剛才欣賞的京劇片斷中你知道還要練什么?(練身法,練唱腔、練唱功等很多基本功)。師介紹:梅蘭芳從8歲開始學藝、少年、青年各種時期,就注重唱、念、打各方面基本功的訓練。就是在他成名之后,他也沒有間斷過練功。為了演好民族女英雄梁紅玉,他反復研究梁宏玉的擊鼓動作。劇團的同事們都休息了,他還用自己的大腿當作鼓,兩手在腿上不停地敲打,竟把大腿都敲打紅腫了。
(5)好,誰再來讀第三段,相信大家讀得更入味了。
教學反思:
這節課第一個亮點就是抓住“眼神”解決全篇問題,整體性比較強。還有一個閃亮的地方就是對“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這句話的理解,學生提出疑問,眼睛又不是嘴巴,怎么會說話?孩子們回答得很妙: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就是說他想把自己想說的話通過眼睛告訴大家。隨后我又補充到: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優秀的表演藝術家都有這樣的本領,他和觀眾交流,不僅通過語言,手勢,還通過眼睛。老師的眼睛也會說話呢!你們從大師的眼睛里讀懂過什么?有同學說,他笑咪咪地看著我們,他的眼睛告訴我們,他很關心我們,很喜歡我們。有同學說,老師生氣的時候眼睛瞪得大大的,好象在說,我很生氣……我立即夸獎他們:對,你們聯系生活實際,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7
【案例背景】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第九條指出“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傾聽是理解掌握知識和學會欣賞他人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條件之一。可是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碰到同學還沒回答完,便有個別學生插進話來,或是在一邊喊:讓我來,讓我來;還有的學生只顧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聽是否已有相同見解和答案被提出;也有學生干脆不聽,在下面做小動作,課堂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我還需努力多下工夫培養學生“傾聽”的好習慣。
【教學案例】
以下是我執教二年級上冊《梅蘭芳學藝》第一課時的四個教學片段。
教學片斷一
開篇我選擇了梅蘭芳的一個京劇名段《貴妃醉酒》讓孩子欣賞,為的是創設情境,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同時過渡到對梅蘭芳的介紹(課前孩子已經預習過課文)。我說道:“你知道剛剛老師放的這段錄象是什么嗎?”未等老師說完,孩子們己迫不及待地舉起了小手,考慮到我們班孩子的情況,害怕他們亂說一氣,我又重復了一遍我的問題。結果發言的孩子大聲地說:“是梅蘭芳!”回答的是不錯,可是卻答非所問。
分析:學生們根本沒有聽清老師的要求,沒有用心去聽,只聽了個大概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表面看似乎發言踴躍,且反應很快,但實際上并沒有達到老師的要求。
教學片斷二
在初讀課文之后,我出示了課文中的一、二類生字詞,讓孩子掃清詞語障礙,先是帶拼音讀,接著去拼音讀,在開火車讀到“拜師學藝”這個詞時,有個孩子是這么讀的“pài師學藝”,于是我找了另一個孩子糾正他,他當即改了過來,為了不讓孩子在這個問題上再次出錯,我又特別的糾正了一下讀音,后來在讀課文時,我有意識地又喊了那個剛剛讀錯的孩子來讀第一節(因為里面有“拜師學藝”這個詞語),結果他又錯了,全班嘩然。
分析:別的同學糾正了他之后,老師又領讀了幾遍,但他還是沒有用心聽,沒有感受到老師在這個詞語上的強調,結果又犯了相同的錯誤。
教學片斷三
在學習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時,讓學生在體會“終于”這個詞語所表達的意思之后,我出示可這樣一個句式訓練“經過( ),( )終于( )。”并且我這樣提示孩子:“經過什么樣的努力,誰終于怎么樣啦?”話音剛落,孩子們紛紛舉手,其中a回答了這個問題:“我終于會跳繩了!”我忙提示你還少了前半句的這個前提呢!結果a反應挺快,立即改為:“經過反復的練習,我終于會跳繩了!”在表揚了a后,我見b一直高高地舉著她的手,為鼓勵她發言積極,于是喊她起來,結果b大聲地說:“我終于會跳繩了!” 此語一出,有的孩子便說:“剛剛說過了!”b不服氣,有些委屈地說:“我又沒有聽到。”
分析:b由于沒有認真聽老師和同學的話,結果犯了兩個錯誤,一是重復回答,二是本身造的句子也不符合要求。
教學片斷四
為了讓孩子理解世界聞名,我說道:“梅蘭芳表演的京劇不僅中國人愛看,全世界人民也喜歡看,梅蘭芳把京劇帶給了全世界的人民。全世界的人一提到中國,就知道京劇,就知道有個梅蘭芳,文章中用了一個詞語叫做?”其中c回答了這個問題:“京劇大師”,于是我開始引導,c稍微停了一會兒,正思索著,眼看就要找到了,這時有那么幾個孩子,邊舉手,嘴中邊喊著:“世界聞名!世界聞名!” c尷尬地望著我,嘴里咕噥著:“世界聞名。”坐下了。
分析:c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只作了短暫的停頓,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沒有耐心聽下去,著急的代替他回答。這實際上,等于剝奪了c思考、回答的權利。
【教學反思】
低年紀兒童年齡小自制力較差,所以“傾聽”對于他們說很困難,但不能因此就忽略“傾聽”習慣的培養。曾經私底下和幼教的老師交流過,從她們那里得知,孩子在幼兒園里面倡導的是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感受,其宗旨是為了讓孩子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不過幼小銜接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課堂上,大部分的孩子表現出所謂的“沒規矩”,“亂插嘴”,往往不聽完老師的話就嚷嚷著發言,輪到其他同學發言就更不聽了,課堂氣氛亂哄哄,老師駕馭課堂顯得很吃力,甚至一堂課下來,喊破了嗓子,老師們很是頭痛,且如此長此以往下去,還會導致學生學習態度浮躁,形成學習障礙。針對此種情況,我調整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在平日的教學中,堅持做好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
1、以身作則:老師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孩子在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傾聽,決不在孩子發言的時候,做其他事。在孩子發言的過程中,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不打斷孩子的回答,不能因為要趕進度甚至告訴孩子答案。并且對孩子的發言,應當給與適當的評價。
2、采用激勵的辦法:在學生認真傾聽的時候,要適時地表揚,如 “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耳朵可真靈!”“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啦!”“大家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多一些
其他孩子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3、積極引導,提要求要分類:在讓部分孩子發言的時候,對其他的孩子也要提出要求,如“仔細聽,他說的怎樣?有沒有和你不一樣的?”“你現在可是小評委啦,任務可不輕,要認真聽哦!”“聽完之后,看看你還有什么補充的?”等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后,才會有所啟發或收獲,產生自己的想法,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或者在別人回答問題時,覺得與己無關,忙著做其他的事情等等。
4、針對低年段孩子的年齡特點,形成一些口令,如老師說“小耳朵”,學生答“仔細聽”,“小眼睛——看老師”,“一二三——坐端正”等等,來組織教學,強化孩子的習慣。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而認真傾聽這個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會是學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也會使我們的學生獲得一把學習的金鑰匙。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8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其中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終于”說話。
3、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學生從小苦練基本功。
教學重點:
1、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學生從小苦練基本功。
2、理解詞句,會用“終于”說話。
教學難點:
讀懂“眼睛沒有神兒”,“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檢查復習上節課學過的生字詞。(游戲)
2、導入。
你們喜歡聽京戲嗎?(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不管喜不喜歡都請你們來聽一段京戲(放錄音)
知道是誰唱的嗎?
(板書:“梅蘭芳”三個字,然后投影梅蘭芳照片)梅蘭芳是男的,扮演的卻是女的,叫男旦。他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他9歲那年,拜吳老師學藝。(師轉身在“梅蘭芳”后面加上了“學藝”二字)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他是怎樣學藝的?
二、新授
第一小節
1、自由讀第一小節,指名讀課文。
2、讀完了這一小節,老師考一考你,誰能根據課文內容填一填,說一說。
因為梅蘭芳的_________,所以師傅說他___________。
3、讀第一自然段,師傅說他不是唱戲的料子,這個“料子”是什么意思懂了嗎?
對,就是說他不具備唱戲的條件,學也不會學得好。
第三小節
1、默讀第三小節,讀過之后你說說:一個不是唱戲的料子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樣的成就?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成就?
2、“大師”什么意思呢?
先指名說一說,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大師?
再引導學生:小朋友,聽我講梅蘭芳的一些事情,聽過之后,你們就知道什么叫“大師”了。
1913年日本發生了大地震,梅蘭芳義演賑災,把掙來的錢,捐獻給日本人抗震。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領上海后,梅蘭芳畜須明志,拒絕為日本人演出。梅蘭芳是著名演員,演技非常高超,曾到美國、蘇聯、日本等國演出,轟動世界,受到高度評價。這樣的人才叫“大師”!,好,在把最后 一段齊讀一下。
3、使什么是梅蘭芳成為京劇大師?你能從中找一個詞來形容嗎。
4、練習用“經過”和“終于”說話。
第二小節
1、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句子。
2、從句子中哪些詞可以體會出他勤學苦練?
3、請學生分別說說“緊盯”、“注視”應該怎樣看?
4、親身體驗一下,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和長時間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眼睛會有什么感覺?
5、說說你的眼睛覺得怎么樣啊?(交流)
6、我們只緊盯、注視了這么一會,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蘭芳是常常這樣去做,“日子一長”(按)你知道他練了多長時間嗎?老師從網上查到的資料中得知,他練了整整十年,梅蘭芳每天早晨起來放飛鴿子,目光緊盯鴿子漸漸遠去,十年間從沒停止過,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哪!他的雙眼漸漸——,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按)經過——
7、理解什么是“眼睛會說話了”?
三、拓展
1、那位說他不是唱戲粒子的師傅,見了梅蘭芳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梅蘭芳說:“我還要謝謝你,就是因為你我才會不斷地努力,才有了今天。”
那么,小朋友,學到這,你想對梅蘭芳先生說什么呢,老師給你開個頭——“梅蘭芳先生,我想對您說——”(按)自己先輕聲說一說,準備準備。
2、通過學習,大家對梅蘭芳已經有了一些認識,你能用學過的詞來表達一下嗎?
四、總結
由梅蘭芳學藝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也就是“笨鳥先飛早入林,勤能補拙是良訓。”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梅蘭芳學藝》一課給我們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勤學苦練、終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本課我是這樣進行的,首先,我用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團花圖案作背景,再輔以梅蘭芳的頭像做成課件出示,一開課,就營造出濃濃的民族味道,為學生了解京劇作了鋪墊。
然后通過讓學生欣賞梅蘭芳唱戲的片段,使學生對梅蘭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由此導入課文,學習課文第一段,學生熟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讀進行說話練習,使學生讀懂第一段,明白梅蘭芳小時候不是唱戲的料子,并且知道什么是“料子”?
接著,由這樣一個不具備唱戲條件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成就?這個問題引出課文第三段,在這一段中抓住“世界聞名”、“京劇大師”這些詞來理解梅蘭芳所取得的成就,并用講故事來使學生明白大師是指品德高尚,又有才華的人。抓住“勤學苦練”來使學生知道他的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再接著由“勤學苦練”這個詞引出第二段,在這段中抓住“緊盯、注視”這些詞來理解課文,理解詞語時,我采用的方法是讓先讓學生說,再親身體驗,這樣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通過表演讓學生明白眼睛會說話,這樣學生在表演的同時結合實際就理解了文章的內容。
最后一個環節是進行拓展,讓學生通過練習里學習的四字詞語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人一己百、奮起直追等詞的回憶和讀,使學生結合梅蘭芳學藝的事情,既弄明白了這些詞的意思,又使學生更加懂得梅蘭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梅蘭芳學藝》第二課時上完了,我感到整個思路是很明晰的,重點部分也得到了落實,課堂中有自我感覺良好的方面,也有覺得有不盡人意、需要改進的地方。
先說說可取之處吧:
一、課標是教學的方向標
課標里說低年級課文應結合實際來理解。根據低年級學生和課文的特點,在學習新課時,要讓學生結合實際來理解課文,我就讓學生通過讀,在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同時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幫助學生解決課文中的難點。
二、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理解詞句。
本課教學中,有“不是唱戲的料子、緊盯、注視、眼睛會說話、勤學苦練、世界聞名、京劇大師”等詞語,是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我在引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來理解。
1、表演。對于一些動詞可以讓學生做動作進行模仿。如“緊盯”和“注視”這一對近義詞,還有“眼睛會說話”我請學生配合老師做相應的動作,較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
2、結合上下文。如“勤學苦練”一詞,雖是出現在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但是在第二自然段里寫出了梅蘭芳如何勤學苦練的,所以我請學生找出梅蘭芳練習眼神的句子,充分理解他是如何常常練習的,自然,“勤學苦練”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了。并且滲透了一個理解詞語的方法:結合上下文。
3、補充資料。為什么稱梅蘭芳為京劇大師呢?我給學生補充了梅蘭芳賑災義演、留須拒絕為日本侵略者演出的資料,讓學生明白,梅蘭芳不僅是演技高超,而且有愛心、有骨氣。這樣梅蘭芳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會變得立體起來,對這個人物的品質感受會更深些。
三、聯系練習,鞏固詞語的意思
在課文學完后,我相機出示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人一己百、奮起直追”這四個成語,學生對課文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又重組了課文,鞏固了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學習成語。整堂課的教學很流暢,細節也處理得較好。
再說說不足之處:
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訓練不足。
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由于時間關系,第二、三自然段讀得不夠。應通過朗讀深化學生的理解,所以應該加強讀的訓練。尤其是全文學完之后,應該讓學生帶著對梅蘭芳的理解,和對其優秀品質的感受讀一遍全文,課文在學生心中的整體感會更強。
二、在充分說與讀的同時,教師應該及時的總結
在講什么叫“京劇大師”的時候,先讓學生說什么叫大師,然后老師通過講故事告訴學生大師就是在學問或藝術上造詣深厚,又受人尊敬的人。在這里我講完故事后應該先讓學生對什么叫大師進行交流,最后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肯定的答案,下一個準確地定義。
三、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具有教學的機智
比如說在讓學生進行學習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這一部分時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還不能充分地把眼睛會說話了,準確地表演出來,這時教師應該抓住這個很好的時機進一步深入地體會文本。這時可引導學生說看,大家經過努力怎么眼睛還不會說話了,可見眼睛會說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因此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梅蘭芳在練眼神時用了很大的功夫。這是多好的機會,但由于教師的教育機智不夠靈敏,失去了很好地機會。
主要對策是繼續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找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以此來縮短質疑環節所用的時間,另外老師少講,把節省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9
教學反思也是教師相互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描述他們所看到的情景,對此進行討論分析,下面小編為您推薦2篇關于三年級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范文,趕緊一起來學習吧。
三年級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一
在教學《梅蘭芳學藝》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讀課題,然后讓他們提問題。學生的問題有《梅蘭芳學藝》?梅蘭芳是什么人呢?是男的,還是女的?學什么藝呢?初讀課文后,我讓學生說一說你讀明白了什么。生:梅蘭芳是個京劇藝術家,是個男的。他小時候學藝時師傅說他不是學戲的料。但他還是對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想辦法練習眼神。他練習的辦法真有意思,常常緊盯著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流動的魚兒。后來,別人居然認為他的眼睛會說話。讀到這時,我也向天空看一看,想象如果有一只鴿子飛過來,盯著它看,會是什么樣子呢?我也想回到家看看魚缸里的魚,我的眼睛會怎么轉呢?經過這樣的練習,他竟然成了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好厲害呀!
接著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生:書上94頁圖上的右上角的頭像一定是梅蘭芳了,這是個很英俊的男子漢。可是95頁上的京劇演員怎么是個女的,難道他是男扮女裝了?他最后成了那么有名的京劇大師,除了書上說地訓練方法,他還怎樣勤學苦練的呢?他的師傅是誰呢?他成名后,師傅夸過他嗎?
在學習第一段時,根據學生的問題,我適時地介紹了梅蘭芳。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段的內容。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出生于北京。4歲喪父,15歲喪母,幼年家境貧寒,生活很苦,靠作琴師的伯父微薄的資助而生活。因為沒有機會上學,他從8歲起就進入戲班子拜師學藝,開始步入京劇界。在戲班時,梅蘭芳從師吳菱仙老師。吳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每段唱詞都要求梅蘭芳背誦二、三十遍。有時雖然已經十分困倦了,嘴里唱著唱詞,眼睛的上眼皮與下眼皮都分不開了,當他被老師推醒后,他又重新打起精神來,繼續演練。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梅蘭芳的京劇啟蒙學習開始了。幼年時的梅蘭芳,圓圓的小臉,水汪汪的一對眼睛炯炯有神,但稍微有點近視,迎風有點流淚,眼皮有些下垂,眼珠轉動不太靈活。梅蘭芳自幼性格靦腆,見生人不會說話。當時吳老師對他的評語是這樣說的:“言不出眾,貌不驚人。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
在學習第二段時,我讓學生找出表現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句子。在理解句子時我設計了這幾個步驟:1.從那些詞可以看出梅蘭芳勤學苦練?2.你有什么問題想提?3.讓學生看移動的紙鶴。4.說說自己的感受。5.介紹:梅蘭芳為了鍛煉眼神,他養了幾對鴿子,鴿子放飛后,他的眼睛就隨著鴿子凌空飛翔的身影轉動。他天天堅持鍛煉,用了10多年的時間,眼睛漸漸變得靈活了。就是到了60歲時,觀眾仍然驚奇的發現,他的眼神還是那樣好,那樣顧盼有神。
“95頁上的京劇演員怎么是個女的,難道他是男扮女裝了?”針對這個問題,我讓學生看了一些梅蘭芳的劇照,邊看邊介紹: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京劇舞臺上表演了50多年,他刻苦鉆研,勇于改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藝術形象(課件)這就是梅蘭芳在表演《楊貴妃》、《霸王別姬》時的照片,他獨特的男扮女裝演唱風格和表演藝術,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不光我們中國人民喜歡他的表演,連外國朋友也喜歡他呢!
另外還補充介紹了一些京劇的常識,觀看了京劇片段。
最后交流了自己學習的收獲。使學生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
三年級語文《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二
在學習第一段時,根據學生的問題,我適時地介紹了梅蘭芳。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段的內容。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出生于北京。4歲喪父,15歲喪母,幼年家境貧寒,生活很苦,靠作琴師的伯父微薄的資助而生活。因為沒有機會上學,他從8歲起就進入戲班子拜師學藝,開始步入京劇界。在戲班時,梅蘭芳從師吳菱仙老師。吳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每段唱詞都要求梅蘭芳背誦二、三十遍。有時雖然已經十分困倦了,嘴里唱著唱詞,眼睛的上眼皮與下眼皮都分不開了,當他被老師推醒后,他又重新打起精神來,繼續演練。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梅蘭芳的京劇啟蒙學習開始了。幼年時的梅蘭芳,圓圓的小臉,水汪汪的一對眼睛炯炯有神,但稍微有點近視,迎風有點流淚,眼皮有些下垂,眼珠轉動不太靈活。梅蘭芳自幼性格靦腆,見生人不會說話。當時吳老師對他的評語是這樣說的:“言不出眾,貌不驚人。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 另外還補充介紹了一些京劇的常識,最后交流了自己學習的收獲。使學生懂得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他們從小苦練基本功。
語文教學要緊密聯系兒童的生活。
從傳統語文教學的種種弊端我們看到,語文教學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來進行,從而使學生學得快樂,學得靈活,本次活動也正是本著這樣的思想才產生的。從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表現來看,學生確實表現得更主動。
首先問題從學生那里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非常積極地去查閱資料,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就想盡一切辦法求助于家長、老師,甚至于以幫助媽媽打掃衛生為代價請求媽媽帶自己去書店買書這樣在這兒寫下一些有關本課意義或教學內容重要性等方面的總結性陳述。
其次,學生非常主動地開動腦筋,以生動的方式來展示資料的資料。有的學生為了能夠吸引大家,把家長當作聽眾,多次把自己的資料讀給家長聽;有的學生下了許多功夫,把長長的一篇文章背誦下來;有的通過生動的表演來贏得大家的喜歡;有的平時都不敢大聲說話的,這時候因為有了充分的準備也顯得落落大方。誰都想讓自己的獨家新聞贏得大家的喜歡。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10
沒上這一課之前,在教研活動時,我們研討如何讓學生理解“勤學苦練”這個重點詞、難點詞時,我們發現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這不就是對“勤學苦練”最好的具體說明嗎?于是, 在理解“勤學苦練”這個詞語的教學中我采用模擬生活情境和聯想生活情境兩種方式,化抽象為具象,取得了極佳的教學效果。
教學時,教師利用兒童喜玩的紅外線玩具模擬演示文中鴿子飛翔的情境,讓孩子們置換角色,像梅蘭芳一樣去“緊盯”、“注視”,接著讓孩子們在小組里談談自己的感受,走到小組里去后,我發現孩子比以往變得有話可談了,說話的內容變得豐富了。有的學生說我頭暈了,有的學生說我的眼淚要流下來,有的學生說我的眼睛好酸的,看的出來這是學生通過置換角色產生“苦”與“累”的真切體驗。從而使學生明白了“苦練”的含義,接著,讓學生讀句子找找梅蘭芳練習的時間長不長?學生從“常常”一詞中體會到梅蘭芳練習的時間長,再讓學生和小組成員一起想象、猜測梅蘭芳練功的時間,孩子們的頭腦中呈現出一幅幅活生生的“看鴿圖”、“觀魚圖”……通過在小組里交流,互相補充,至此,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形象便在其頭腦中鮮活、豐滿起來。孩子們在這一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過程中不僅領會了詞義,更受到了其他同伴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時也積累了聯系生活來理解課文這一寶貴的閱讀經驗。
教學直觀形象,充滿了情趣,有利于學生感知、感受梅蘭芳的勤學形象。我以前在李吉林老師寫的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句話是:有了形象的感受,才有情感的被激起。也就是說,學生看到了或者說仿佛看到了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形象,他就能入境、人情、動心,心靈受到洗禮。以上的情境的創設都是為了讓學生感受梅蘭芳這一人物的形象。正因為有了形象的感受,學生不僅學得興趣盎然,而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充滿了對梅蘭芳的敬佩和贊美之情。我覺得這節課的教學既富有情趣又充滿了情感。當然,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由于我在教學第二自然段中,給予學生的體驗的時間較多,在各個環節過渡和小結時語言羅嗦,導致了后面的拓展教學沒有充分地展開、完成,這也提醒我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自己的教學用語,使自己的教學用語更為規范、精練,為學生的學更好地服務。
《梅蘭芳學藝》教學反思 篇11
《梅蘭芳學藝》一課給我們講述了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勤學苦練、終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煉生動,緊扣 “勤學苦練”,將一個勤奮好學的梅蘭芳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如何讓學生理解“勤學苦練”這個重點詞、難點詞時,我發現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句話:“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
這不就是對“勤學苦練”的具體說明嗎?于是, 在理解“勤學苦練”這個詞語的教學中我采用模擬生活情境和聯想生活情境兩種方式,化抽象為具象,取得了極佳的教學效果。
教學時,我讓孩子們置換角色,像梅蘭芳一樣去“緊盯”、 “注視”一樣物體,接著談談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說我頭暈了,有的學生說我的眼淚要流下 接著,讓學生讀句子找找梅蘭芳練習的時間長不長?學生從“常常”一詞中體會到梅蘭芳練習的時間長,再讓學生想象、猜測梅蘭芳練功的時間,孩子們的頭腦中呈現出一幅幅活生生的“看鴿圖”、“觀魚圖”……至此,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形象便在其頭腦中鮮活、豐滿起來。孩子們在這一直觀形象、生動活化的過程中不僅領會了詞義,更受到了情 2 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時也積累了聯系生活來理解課文這一寶貴的閱讀經驗。
在了解了梅蘭芳“勤學苦練”眼神之后,我緊接著問學生:“要成為的京劇大師,僅僅練好了眼神就行了嗎?” 學生憑著[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 ]自己對京劇的了解,說出:要成為京劇大師還要練好身段、唱腔、動作等等。從而,對“勤學苦練”的認識更深了,對梅蘭芳這位的京劇大師更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