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精選7篇)
一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篇1
課結束了,可學生們還為剛才在影片中所觀看到的美麗的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語言而贊嘆不已,他們由衷地感到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妙不可言。他們議論紛紛,小臉蛋上不時洋溢著興奮的笑臉。看得出學生們完全沉浸在剛才的影片中。
這堂課我借助電影媒體,為低年級學生創設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創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質疑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從自由質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饋,便于適時調整已定的教學流程,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宗旨。自主化的讀書方式,照顧了不同閱讀發展水平的學生的學習要求。主要在于能使學生將生字讀得準確,將課文讀得通順,而重點放在師生共同評讀上,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感。
本課中,我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以“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是晴天”;“螞蟻往高處搬家,出門要帶雨傘”;“樹樁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的自然現象中,使學生懂得大自然到處有語言,進一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興趣,激發學生愛學習,愛自然的情趣。
課文中例舉了三種大自然的現象,通過小組學習,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大自然的現象以及所要告訴人們什么。小組的反饋、交流,而課件的運用適當又幫助學生感性地理解了大自然的語言。此舉在朗讀方面尤為體現,從一開始語調的比較平淡到最后的激情朗讀,從一開始的面無表情到最后的搖頭晃腦,每次讀都有每次的不同,“讀”有了一個質的變化,從讀中讓人感到大自然的語言真是一言難盡。最后,我趁熱打鐵,讓學生給課文配音,這一舉措,使所有的學生都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地說:“我來!我來!”影片的回放,使學生再一次回顧了課文內容,同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妙不可言。因此,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把教學的過程變革為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最后我又設計了再看電影,學生仿照課文2、3、4小節的樣子說說大自然的語言這一環節。在讓學生學習教材同時,又不拘泥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給師生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提供激發靈感、即興創造、超越預設目標的空間。通過仿說,放飛學生的思想,任他們在自由創造的廣闊天地里振翅翱翔,盡顯風采,從而真正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學生愛學習,愛自然的情趣。
一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篇2
●案例背景
在新課程實踐中,教師不但是課程的實踐者、課程的改革者、更應該是帶領學生做課程資源的開發、創造者。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訴我們:“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讓我們給學生多一些參與機會;多一點參與的空間;更多一次實現需要的滿足!
●教材分析
這一教學內容,是在初中語文八年級第四單元說明文單元中,這一單元明確要求學生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要學會默讀,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觀察、講究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情景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物候現象和物候學的說明;物候現象決定因素的說明。
說明順序的條理性,語言的生動準確,說明方法的恰當。
2.難點:說明順序的條理性,語言的生動準確,說明方法的恰當。
三.教學設想:
全文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細致的討論和研究,以進一步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特點。
四.教學過程:
1.導入:一年有幾個季節?(生)春、夏、秋、冬。
出示一年四季不同的畫面。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就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神韻,大自然以它獨特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它豐富多彩的內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物候學知識的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板書文題和作者)
(通過優美的畫面,師生的交流,學生馬上被優美的畫面點燃了激情火花,被這美的感覺所深深吸引,情緒完全融合在這美妙的課堂意境中,他們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可以說“激趣”成功了。)
2.出示課題和作者。
有誰了解作者竺可楨嗎?
(生)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地理學家。
3.(過渡)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呢?讓我們走進文章,請同學們初讀課文。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準備搶答。
(1)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什么叫物候學?
(2)物候觀察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通過四大組搶答競賽的形式開展,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的答題速度快且答題準確率高,這一做法比較適合調節公開課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
4.小結:本文按物候----物候學----物候觀測對農業的意義----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物候學研究的意義來說明事理,老師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放在開頭可以嗎?(生)不能。
它按邏輯順序,先提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接著說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說明它取決于什么因素,最后說明研究的意義。這種說明順序符合人對事物的認知規律,同時也使文章很有條理性。這種條理性不僅表現于文章的整體,而且也表現在文章的局部。(逐個板書)
描述物象 現象
大自然的語言 作出解釋 邏輯
竺可楨 推究原因 順序
闡明意義 本質
5.精讀6--10自然段推究原因
(1)自由讀6--10自然段。
(這里本來設計的是教師范讀,但是通過走到學生中間巡視,聽了他們的自讀與互讀,感覺由于課文中沒有太生疏的字和太長的句子,他們讀的還不錯。就省略了這一環節。)
(2)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幾個?
(生)四個。追問:為什么作者把緯度放在第一個?
(生)因為緯度是最重要的。
(3)再追問:這四個因素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生)從主要到次要。
(4)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理,我們有時還要注意說明方法,回憶一下有哪些常用的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下定義,作比較,分類別......
(5)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下定義,作比較。
(過渡)我們了解了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后,老師想讓同學結合白居易的詩,說說這首詩中描繪的物候是由哪種因素引起的?
多媒體出示:《大林寺桃花》
指名讀,學生思考。
(生)高下因素。
(在學生感悟課文時,我努力讓孩子們都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人們的生機,并引導學生去朗讀文章,學生讀的也很好。但是,課后的一件事情卻給了我很多思考,班內一個孩子告訴我:“老師你覺得《大林寺桃花》中包含的是高下因素嗎?可我連什么是高下因素都不明白,怎么去理解這首詩歌呢?”我在深深自責,在教學中我把自己領悟到的美感完全送給了我的學生,讓學生和我站在一個高度去欣賞課文,卻忽略了學生內心那種獨特的體驗,缺少了對課文多元的理解。如果在課堂上能夠更貼近聯系生活實際,學生在這節語文課上的收獲會更大。)
6.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1)為了清楚簡潔地介紹事物,說明事理,說明文的語言必須做到準確。
多媒體出示: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遲五六天。
這種現象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
(2)請從句子中找到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的詞語。
(生)左右、極、常。
(3)這些詞語限制嚴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理,本文就是一個極好的范例。請同學找找相關的語段,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7.比較閱讀。
(1)個別朗讀1--2自然段。
(這是一個學生自己讀課文的過程,每一次讀課文都對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自己讀,爭取讀正確。第二次同桌讀,要互評、糾錯。第三次讀就提高了要求,不但要正確而且要通順、流利。第四次指讀,檢查是否達到要求。)
(2)多媒體出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自然景觀。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3)讓學生比較改文與原文不同的表達效果。
改文簡潔,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語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
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四季的詞語不僅準確、生動、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當。如“大地”——“蘇醒”,“草木”——“萌發”,“花”——“次第開放”(寫春天);“植物”——“孕育果實”(寫夏天);“昆蟲”——“銷聲匿跡”(寫秋天);“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寫冬天)。雖然還沒有接觸到“物候”的概念,卻讓讀者知道了物候的種種現象。為進一步說明物候作了鋪墊。
第二自然段寫出了杏花“傳語”、桃花“暗示”和布谷鳥“唱歌”與農事的關系,用擬人的筆調寫來,十分生動,情趣盎然。寫人們常見的自然現象,語言準確,描寫生動,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物候”這一說明中心上來,寫得甚有情趣。
8.總結: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從具體到抽象說明了有關物候學的事理。說明條理清晰,語言生動通俗,饒有趣味,全文采用邏輯順序,思路清晰,語言準確而生動,是篇極有價值的文章。
9.布置作業: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其中包含的知識。
●反思分析
(一)滿意的地方
1、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借助字、詞典自學字詞,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本節課的學生答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遠遠超乎教師的預計,可以說是幾乎提前完成了教學任務。
2、精心的構思,充分的備課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課堂語言的銜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獲。而教材的處理,教學法的運用以及創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時間,哪怕有一點收獲,也是值得慶賀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課件的制作、下載要及早著手,要勤于動手,要勤于動口,外因會促進內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駕馭課堂的能力急待加強。上課過程中,當學生說出有關描繪春天特色的詞語時,我沒有給以肯定,因為當時我的腦海里只有一系列的秋冬兩季的詞語,課后我又仔細琢磨了一下,其實那些詞語也是作者運用了擬人化的句子中的詞語,學生的回答是對的,是我沒有處理好。
2、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好,沒有做到從容,鎮定。由于借班上課,對學情了解欠深入,而學生在整堂課上回答問題太順利,遠遠超乎教師原本的預計。因此,還應該少量的設計一點反饋性的練習題,以備課堂需要。同時,這樣既重視了能力訓練,又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考察,這不正好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了嗎?
其實,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應的靈活性,我們的課堂應該努力實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尊重學生的個體化體驗。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欣賞他人對文本的見解,也能自由開放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素質,把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以上是本人對《大自然的語言》案例的整個分析。不管怎么說,這只是一節課,我不能就此來論成敗。我只想把它寫出來,作為課改進程中的一個靶子,指導我前進:繼承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
一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篇3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大自然的語言》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現”主題單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淺顯,文筆優美的知識性詩歌,從一些最為常見的現象入手為我們介紹了大自然語言的奧秘。詩歌具體介紹了7種大自然的語言:白云高飄預示晴天,螞蟻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飛秋天到,魚鱗的圓圈,樹的年輪都是“一圈一歲”,“三葉蟲”推測地質,又可分為表示天氣變化、季度變換、推測年齡、推測地質四個板塊。其中表示“三葉蟲”這個小節是學生難于理解的,是本詩歌的難點。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為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利用課件演示:公.......打鳴、電閃雷鳴、小溪奔流的景象,師問: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后,師敘:這些都是自然現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在大自然中,這樣的語言還有很多。很自然的把學生帶進大自然的課堂,吸引學生主動地去了解大自然的語言。
二、充分朗讀,注重感悟。
課上,我毫不吝嗇的在課堂上給了學生15分鐘的自由朗讀時間,并按照我的預設教學程序和學生進行了心靈的對話與交流。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字、詞、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語言的神奇,采用分板塊教學的方法。我把2-8小節分成三個板塊,第一步:通過讀 、說、議學習2、3小節,了解學習方法。第二步:通過默讀說說讀懂了什么,大家一起學習4、5小節。第三步:自己學習6-8小節,再交流收獲。學生的知識生成都來源于在讀懂課文,讀好課文的基礎上。讀書是根本,沒有讀,就沒有感悟和理解,就沒有語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三、利用課件,解決難點。
第八小節“三葉蟲”化石推測地質是難點,這種漫長的地殼演變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因此,我采用讓學生先自讀全節,再質疑。然后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生動的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對地殼的演變有感性認識,從而達到產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四、整合資料,仿寫詩歌。
如何讓小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親身經歷的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就要使他們不僅有東西寫,還要有辦法寫,有文字寫。這就必須有一個讓學生作文練習的過程。“仿寫是學習作文的第一道關口”。但仿寫并非簡單的模仿和抄襲。因此,對于中年級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這就要求老師對他們進行具體的指導,否則,學生們將會無從仿起。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細讀第4、5節詩歌,體會反問句:“……不就像……”,在品讀的過程中,學生發現這兩節的語言形式相同,再引導學生運用這樣的句式以“大自然的語言”為內容進行仿寫。在仿寫之前,指導學生先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語言?在哪里發現的?”,先說后寫, “說”是為“寫”作鋪墊。學生動筆時有了臺階,“仿寫”成了這堂課的亮點。如:“你看那天空的溝溝云,不就是大自然的預言:大自然在告訴我們,雨兒將要來臨。”
語文,要走在語文的道路上,讓學生在朗讀、品詞賞句的基礎上感受語文魅力。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2)
總在想:對于語文課來說,怎樣才算是一節好課?相信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在我心中,有一個最簡單的標準,那就是讓學生在課上有收獲,有發展,并期待下節課還是語文課,那么你上的課
是一節好課!
今天所上的公開課《大自然的語言》比較滿意的地方:學生在課上有收獲
1、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
第一種方法:運用“提取主句法”篩選課文信息。
篩選課文信息既是第四單元的單元要求,也是學生快速閱讀說明文、議論文的有效手段,學生如果掌握了這種方法,不僅閱讀速度能成倍地提高,而且在考場上,也能提高做題的速度,爭取更多的時間去取得更好的成績,因為考場文段有時并不需要你認認真真、一字不差的讀下來。
第二種方法:品味語言的方法
平時,學生在品味語言時,只是感覺“生動”“優美”,卻不知如何表達。在這一節課上,我教給了學生“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學生馬上就體會到了原句的妙處:或運用了一定的修辭,或用詞典雅,或寫出了事物的狀態等。一些有靈氣的學生,可能就會舉一反三,把這種方法運用到其他文章的閱讀中,久而久之,他(她)就會深深地體會到漢字的無窮魅力,從而更加熱愛語文。
但這節課并沒有讓學生產生“繼續上語文課”的渴望,這從學生的發言和課堂聽講情況可以看出來。原因是:太平淡。
(1)“大自然有語言嗎?大自然的語言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設計此問的初衷是讓學生深入文本,真正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雖然在我的啟發下,學生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了,但過程并不精彩,如果我能即時加入一些競爭機制,如把全班分成兩大組,看哪組找得快,效果會好些吧。
本文來自冀教網
(2)單元要求未能很好地實現。尋找“大自然的語言”耽誤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品味語言時,只品味了生動形象的句子,但說明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 “準確”,卻絲毫示觸及,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0”中的“約”,“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中的“只”等詞語,不僅體現了語言的“準確”,也能悟出竺可楨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長期堅持不懈的廣泛觀察,搜集和研究。因此,這一單元的“培養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在本課教學中未能很好地滲透,對學生精神熏陶不到位,不能不是一個遺憾。
(3)老師的教多于學生的學,學生主體地位表現不明顯。
總之,本人的教學設計水平、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等,都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使“名師”的稱號名符其實,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外聘教師公開匯報課活動,通過我精心的準備以及劉老師和全組同事們的熱心幫助,我順利完成了這一活動,并
且有了很多收獲,現在就這節課做以簡單分析。
《大自然的語言》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現”主題單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淺顯,文筆優美的知識性詩歌,從一些最為常見的現象入手為我們介紹了大自然語言的奧秘。詩歌具體介紹了7種大自然的語言:白云高飄預示晴天,螞蟻搬家要下雨;蝌蚪游泳春天到,大雁南飛秋天到,魚鱗的圓圈,樹的年輪都是“一圈一歲”,“三葉蟲”推測地質,又可分為表示天氣變化、季度變換、推測年齡、推測地質四個板塊。其中表示“三葉蟲”這個小節是學生難于理解的,是本詩歌的難點。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觀察與發現”。根據課文的類型,特點及其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教學本課時我重點引發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關注、探究大自然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體會用平實、通俗有趣的語言,解釋介紹深奧的大自然知識的特點。通過對教材的理解,我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
在導入部分,為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我利用cai課件演示:公雞打鳴、電閃雷鳴、小溪奔流的景象,師問: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后,師敘:這些都是自然現象,也是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在大自然中,這樣的語言還有很多。很自然的把學生帶進大自然的課堂,吸引學生主動地去了解大自然的語言。
對于處理教材這個環節,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字、詞、句的理解,感悟大自然語言的神奇,但詩歌有9個小節,篇幅較長,要在40分鐘內完成,比較困難,因此我采用分板塊教學的方法。我把2-8小節分成三個板塊,第一步:通過讀 、說、議學習2、3小節,了解學習方法。第二步:通過默讀說說讀懂了什么,大家一起學習4、5小節。第三步:自己學習6-8小節,再交流收獲。
這一課的難點我通過課件這一直觀工具解決。第八小節“三葉蟲”化石推測地質是難點,這種漫長的地殼演變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因此,我采用讓學生先自讀全節,再質疑。然后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生動的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對地殼的演變有感性認識,從而達到產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課堂的拓展部分,我訓練學生整合資料,仿寫詩歌。課前,我布置孩子們收集了有關大自然語言的資料。為仿寫詩歌,做好了素材準備。在品讀課文的時候引導學生發現這首詩歌寫作上的特點和寫作形式,抓住這個訓練點,運用課前收集的資料,模仿課文編寫詩歌。首先,,讓學生說一說知道那些大自然的語言。再用課件出示向日葵、驗資、彩虹等大自然的語言激發他們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然后我展示自己編的詩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這時我引導學生當小詩人,根據收集的資料模仿詩歌編一編。在小組內學生自由暢想,不一會兒充滿童趣的詩歌從他們口中誕生了。如:“你看那天空的溝溝云,不就是大自然的預言:大自然在告訴我們,雨兒將要來臨。”
板書是微型教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是語文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恰當的板書能使課堂增添新的活力,同時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概括性,本課的板書既應概文中介紹的大自然的語言,又要突出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觀察與發現。”所以我是這樣設計板書的:揭示課題時板書:大自然的語言,在精讀課文,理解內容過程中學生提出哪種大自然的語言,就板畫,并根據學生的總結將語言分類,感受大自然語言的神奇后,板:妙不可言。總結全詩時,板:觀察、發現……。
通過講這節課,我有許多的收獲,并且發現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提高。如教材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創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時間,哪怕有一點收獲,也是值得慶賀的。同時,我認為課堂氣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多想辦法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將教學互助、教學互長真正落到實處,我堅信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要做到。
一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篇4
作者 一語組
錢云霞:
歲月無聲,自然無語,然而此處無聲勝有聲,街畔搖曳的柳枝,一抹新綠,一絲鵝黃,無不是大自然向我們傳達的睿言智語。當春以綠的訊息再次臨入我們雙眸的時候,我們一語組向全校老師匯報了一節滿意課《大自然的語言》。這是一首詩歌,教材審定前是小語第七冊。上一輪新課程改革中被編入第二冊。本課所在的單元目標指出:要繼續以識字教學和朗讀訓練為重點,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書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鞏固“讀讀、畫畫、議議”的讀書方法。同時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自然的神秘,養成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各種自然現象的好習慣。根據單元目標的要求,結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執教者崔老師作了精心的設計構想,下面就請她作具體介紹。
崔恒曙:
在這里我要感謝我們組的全體成員,謝謝你們給了我一次鍛煉的機會,很慚愧!并不能代表我們組的水平,與其說是滿意課,倒不如說是我來到實小學習了近一年的匯報課更合適。下面我來說說我教這一課的教學設想。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首詩歌,共有五節,第二、三、四節以蝌蚪在水中游動、大魚鱗上的圈圈、喜馬拉雅山巔的三葉蟲化石為例,說明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課文的科普性較強,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也不是很近,許多字、詞、句學生難于朗讀、難于理解,我們組在集體備課時確立三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我所執教的是第二課時,重點讓學生自主學習,理解這三種大自然的語言,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是指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現象,它好像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人們新奇的知識,使人聯想到事物的發生和變化。讓學生學會在讀中發現,在讀中學會質疑,培養探究意識,初步學生合作,在朗讀、交流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豐富語言積累。
主要教學過程 分五步:第一步,復習生字詞,課件演示“秋天黃葉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起閱讀的興趣。第二步,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象畫面,旨在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為理解大自然的語言鋪路。第三步,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在閱讀中學會發現,鼓勵學生提問,在質疑中初步學會探究。第四步,根據提示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旨在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第五步,拓展延伸。學生匯報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的現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養成勤于觀察的習慣。
錢云霞:
如果說教學構想是我們理想中的摩天大廈,那么在課堂上付諸實施的才是我們為之不懈努力的現實工程。雖然這張設計圖紙我們曾幾易其稿,但語文教學課堂的多元性,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使我們對課堂中的一切還不能百分之百的“了如指掌”。下面就請各位結合備課時的構想及操作中的實況談談自己聽課后的感想。
丁品嵐: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應該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一種精神上的相遇,心靈上的碰撞,通過兩者之間對話式的相互作用,達到發現世界,發現自我,相互發現的目的,崔老師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和相信學生,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之中,用商量、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喚醒學生的潛能,營造了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對,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那大自然對我們說了哪些悄悄話?”“說說看,自己最喜歡哪種大自然的語言?”在這樣的“對話”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是一種平等、民主、充滿愛心的雙向交流關系,學生“對話”的愿望也就油然而生。
姜梅:
崔老師的課堂教學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有位教育工作者頗有體會地談道,備課時教師要常常做到換位思考:有時要像一個音樂教師一樣在文中找找音樂元素,有時也要像美術教師一樣在文中找找美的色彩,有時還要像一個數學教師一樣去假設、求證、推理。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注重跨學科學習,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從教材來看,“大自然的語言”本來就是豐富多樣:草長鶯飛,落葉飄舞,蝌蚪游戈群星閃爍……都是音樂、色彩的自然融合,同樣,大自然的語言更是一門嚴謹的自然科學。崔老師的教學設計以語文學習為主軸,整合音樂、美術學科的教學方法,使靜止的語言符號流淌出音樂的旋律,圖畫的意境;通過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用音樂、美術、自然等相互交融的立體化的語言去撞擊學生的心扉,使學生在審美化的語言環境中感悟、積累、應用語言,獲得讀文后的愉悅感收獲感,提高情感的價值和審美的價值。
杜薇: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教學方法呈現模式化,先是一灌到底,后是一問到底,甚至于教師為學生籌劃一切,包辦代替,從表面上看是教師事事關心,實際上是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性,教師成為教參的傳聲筒,語文課缺乏靈活與生動,崔老師在這節課中能夠更新觀念,依據新的語文課程倡導的“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原則,選取了“平等對話”這一鮮活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蹲下身子和學生共同尋找、探究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在告訴著人們哪些新奇的知識,并以此為立足點,讓學生在文本中感悟,在拓展延伸中領會,在現實生活中獲得觀察自然的好處,從而提高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并逐漸養成觀察的習慣。
在這節課上,對于學生崔老師做得最多的是喚醒,而不是灌輸,更多的是引領,而不是強制,更多的是平等給予,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由于教法得當,學生自始至終一直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里進行著學習活動,我想長此以往,學生將會更加心智靈慧。
程曉琳: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在這一節課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上課伊始,崔老師通過播放課件中的配樂閱讀詩歌,讓學生聆聽使他們初步感知詩歌內容及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山泉般優美的音樂、天籟般甜美的嗓音,聲情并茂的朗讀一下子抓住了孩子們的心,把他們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
丁素紅:
我認為本節課中合作學習這個環節也是一個亮點。接下來,我就這方面談幾點想法:
“合作法”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師生、生生及組際之間的多邊活動為載體,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系統中的人力資源,提高學習效率的立體化的多層次的學習方法,本課教學中,崔老師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然后以學定教、因勢利導,采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學習方式分三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第一步,同桌討論選讀文中某一自然段;第二步,根據文字提示,“我們小組讀了第____自然段,這節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________,它告訴我們_________。”讓學生分組討論研究;第三步,讓學生分組匯報所得,充分體現了“合作法”的以下幾點優勢。
1、體現了開放性教學的優點,有利于調動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
2、體現了學生主體的人人參與、個個投入、共同探討、合作解決及信息共享的目標。
3、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的。
4、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集體的觀念,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能力。
沈農:
始終微笑著面對學生,我認為是注重情感投資。注重情感投資,就能在教學中起“鼓舞、喚醒、激勵”的作用。以親切的態度設置問題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著學生去思考面臨的問題,以熱情幫助的態度給學生以點撥和啟迪,以飽滿的情緒去講解新知識,以親切、信任的態度去聆聽學生的回答。這種具有吸引力的教學,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樂于學習,積極思考,并且在學習中獲得滿足,得到提高。
吳海林:
剛才沈老師談到了在這節課中,老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的確是這樣,語言作為交際的工具,它的技能包括聽、讀、說、寫。讀是為了感知語言文字,體驗作者的情感;而說是為了表達出自己的意思讓別人聽明白。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在他們正式接觸規范的語言之始,如何對他們進行說話訓練,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呢?崔老師的這節課中對這個問題作了很好的詮釋。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聯系生活,在具體情境中激發學生樂于表達的愿望,使他們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學生在經歷了閱讀感悟,同桌合作討論后,老師出示了這樣的一個說話題:我們小組讀了第______節,這節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______,它告訴我們_______。讓學生根據此題,結合對課文的閱讀理解,進行說話練習。此時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說話經驗,積極地練習把話說通順、說完整。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發現新問題,想出新辦法,產生新感悟,因而順利完成練習。
其實,本節課上,自始至終都貫穿著崔老師潤物無聲的說話指導:如自己的榜樣示范,對學生發言中完整、規范的說話加以肯定,對不規范的加以更正、指點。真正做到讓學生從學習之初就養成把話說通順、講完整,表達明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語言更好地發揮其交際功能。
趙秋芹:
我認為本節課還有一個出色的亮點:即電教媒體的使用,我想,聽過課的老師一定會和我有著同樣的感受。大家都知道,我們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其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直覺地對色彩、圖像、動畫、故事等感興趣,崔老師所設計的課件,正符合學生的這些特點。課件集色彩斑瀾的圖片,生動有趣的動畫,優美動聽的音樂等于一體,為學生營造了圖文并茂,動靜的相融的教學情形。這一切直接刺激著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使學生始終處于亢奮狀態,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從許多細節中可以看出:如上課不久,崔老師通過課件展示了一幅“秋葉飄落圖”在秋風的輕輕吹拂下,一片片黃葉離開了大樹,投入大地的懷抱。動態的畫面,絢麗的色彩,再配以悠揚的背景音樂,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當崔老師適時提出“你看到什么?知道了什么時?”我們看到課堂上小手如林,真正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再如課堂進行到一半左右時,這個時段正是孩子們學習疲乏,處于注意煥散的階段,崔老師結合學生的提問,不失時機地展示了小蝌蚪在水里游,水中的大魚等幾幅圖,豐富的畫面如磁鐵般牢牢地吸引學生,學生的精神為之一振,真正做到了“課進行,趣盎然。”
還有如在全文結束后,崔老師又利用課件展示了幾幅自己搜集的大自然的幾種現象:螞蟻搬家、電閃雷鳴、繁星滿天,熟悉生存了情形,再次喚起了學生的熱情,大家紛紛走上講臺,展示了自己搜集的大自然奇妙的語言,整個課堂被推向了高潮,達到了“課結束,趣猶存”的效果。
姜梅:
這一點我也有同感,我覺得崔老師能從學生喜聞樂見的自然現象入手,引導學生與自然與社會對話,學生由樹的年齡發現了歲月的痕跡,從綠葉、鳥聲、放飛的風箏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并能用畫筆將自己觀察誦讀領悟到的內容展現出來。長期堅持下去,一定能練就一雙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智慧之眼。
丁品嵐:
從課上的情況來看,崔老師不但能綜合開發課本資源,注重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而且能很好地把握住不同學科知識整合的切入點,抓住有利于跨學科綜合學習的創意,積極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的學習。師生問候的英語對話,用英文數大魚身上的圈圈,學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大自然的語言”都是學生自己的繪畫作品,教師的頗具匠心自是不言而喻了。
杜薇:
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生生、師生情感相互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崔老師在這一節課上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達到了教學的真正目的,大家可能都記得崔老師在幫助學生理解“鑲嵌”這個詞時,用橡皮泥捏成山的模型,并讓學生親手將珠子鑲嵌于山的模型中,這樣學生將自己對詞語的理解與老師提供的實踐機會融合在一起,以師助生,以生教生,形象、直觀地幫助部分有疑惑的學生解決了疑難問題。
錢云霞:
剛才大家從課堂中師生平等對話、小組合作學習及跨學科綜合學習相互滲透等七個方面談了自己聽課后的感想,那么如果現在來教這節課,你們認為還可以怎么上呢?
程曉琳:
我提一點不成熟的意見,在幫助學生理解“古老的三葉蟲化石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也是大自然的一種語言”時,不妨編個小故事,以“三葉蟲”的口吻敘述自己從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海中,然后經歷地殼運動,最后形成化石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樣一個過程,學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沈農:
我認為在朗讀指導中要注意,一年級的學生以感性認識為主,因此在朗讀指導時,采用教師先帶表情范讀,讓學生聽后直觀感悟用什么語氣讀,接著讓學生模仿老師的表情與語氣朗讀,比直接說用什么語氣來讀要好。
錢云霞:
本文是一首詩歌,它兼有音樂美和情境美的特點,這些言語對剛跨入書面語大門的孩子來說,對他們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覺得這一節課可以多一點讓學生自主讀書的時間,在自讀自悟環節中,讓學生在讀書中質疑,再通過讀書感悟來解疑,這樣也許學生會更受益。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我想,這句話在我們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更具有現實的意義。把課上到孩子的心里,是一種觀念,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境界,它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心胸寬廣,樂觀向上的氣質,需要教師具有自尊、自信、自持的精神,需要教師具有一種關心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情懷,需要教師具有一種求實致遠、質樸高雅的品味,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真誠的祝愿,我們的課堂多一些“熟讀深思子自明”的自主;多一些“青山正補墻頭綠”的合作,多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探究。感謝您參與本期教學反思沙龍,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一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篇5
《大自然的語言》,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主要介紹學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興趣的物候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按照“先學后導、自主合作、問題評價”的教學模式,通過“摘、理、品”的教學操作過程,從不同的角度解決了課文字詞學習、主要信息的篩選、說明順序的梳理、生動語言的品味。課后我對這節課進行了反思:
1、把朗讀時間還給學生。
課上,我毫不吝嗇的在課堂上給了學生15分鐘的自由朗讀時間,并按照我的預設教學程序和學生進行了心靈的對話與交流,雖然這篇文章用了60分鐘,也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和學生都很輕松的在進行對話交流。學生的知識生成都來源于在讀懂課文,讀好課文的基礎上。讀書是根本,沒有讀,就沒有感悟和理解,就沒有語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2、用激情感動學生。
無論是詩歌、小說、散文、還是知識性很強的說明文,都是作者情感創作的靈魂,一篇課文,要讓學生感動,教師必先感動,教師要先吃透教材,達到對課文的整合與拆分的境界,尋找課文的美點、焦點與學生交流對話,課堂上,用自己的激情使學生情感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感悟,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悟人物獨特的個性和美好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
在全面推進課改的今天,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語文,要走在語文的道路上,讓學生在朗讀、品詞賞句的基礎上感受語文魅力。
一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篇6
溫三中 盧雪艷
●案例背景
在新課程實踐中,教師不但是課程的實踐者、課程的改革者、更應該是帶領學生做課程資源的開發、創造者。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訴我們:“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讓我們給學生多一些參與機會;多一點參與的空間;更多一次實現需要的滿足!
●教材分析
這一教學內容,是在初中語文八年級第四單元說明文單元中,這一單元明確要求學生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要學會默讀,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觀察、講究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情景
一.教學目標 :
1.了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物候現象和物候學的說明;物候現象決定因素的說明。
說明順序的條理性,語言的生動準確,說明方法的恰當。
2.難點:說明順序的條理性,語言的生動準確,說明方法的恰當。
三.教學設想:
全文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細致的討論和研究,以進一步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特點。
四.教學過程 :
1.導入 :一年有幾個季節?(生)春、夏、秋、冬。
出示一年四季不同的畫面。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就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神韻,大自然以它獨特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它豐富多彩的內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物候學知識的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板書文題和作者)
(通過優美的畫面,師生的交流,學生馬上被優美的畫面點燃了激情火花,被這美的感覺所深深吸引,情緒完全融合在這美妙的課堂意境中,他們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可以說“激趣”成功了。)
2.出示課題和作者。
有誰了解作者竺可楨嗎?
(生)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地理學家。
3.(過渡)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呢?讓我們走進文章,請同學們初讀課文。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準備搶答。
(1)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什么叫物候學?
(2)物候觀察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通過四大組搶答競賽的形式開展,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的答題速度快且答題準確率高,這一做法比較適合調節公開課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
4.小結:本文按物候----物候學----物候觀測對農業的意義----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物候學研究的意義來說明事理,老師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放在開頭可以嗎?(生)不能。
它按邏輯順序,先提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接著說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說明它取決于什么因素,最后說明研究的意義。這種說明順序符合人對事物的認知規律,同時也使文章很有條理性。這種條理性不僅表現于文章的整體,而且也表現在文章的局部。(逐個板書)
描述物象 現象
大自然的語言 作出解釋 邏輯
竺可楨 推究原因 順序
闡明意義 本質
5.精讀6--10自然段推究原因
(1)自由讀6--10自然段。
(這里本來設計的是教師范讀,但是通過走到學生中間巡視,聽了他們的自讀與互讀,感覺由于課文中沒有太生疏的字和太長的句子,他們讀的還不錯。就省略了這一環節。)
(2)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幾個?
(生)四個。追問:為什么作者把緯度放在第一個?
(生)因為緯度是最重要的。
(3)再追問:這四個因素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生)從主要到次要。
(4)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理,我們有時還要注意說明方法,回憶一下有哪些常用的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下定義,作比較,分類別......
(5)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下定義,作比較。
(過渡)我們了解了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后,老師想讓同學結合白居易的詩,說說這首詩中描繪的物候是由哪種因素引起的?
多媒體出示:《大林寺桃花》
指名讀,學生思考。
(生)高下因素。
(在學生感悟課文時,我努力讓孩子們都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人們的生機,并引導學生去朗讀文章,學生讀的也很好。但是,課后的一件事情卻給了我很多思考,班內一個孩子告訴我:“老師你覺得《大林寺桃花》中包含的是高下因素嗎?可我連什么是高下因素都不明白,怎么去理解這首詩歌呢?”我在深深自責,在教學中我把自己領悟到的美感完全送給了我的學生,讓學生和我站在一個高度去欣賞課文,卻忽略了學生內心那種獨特的體驗,缺少了對課文多元的理解。如果在課堂上能夠更貼近聯系生活實際,學生在這節語文課上的收獲會更大。)
6.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1)為了清楚簡潔地介紹事物,說明事理,說明文的語言必須做到準確。
多媒體出示: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遲五六天。
這種現象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
(2)請從句子中找到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的詞語。
(生)左右、極、常。
(3)這些詞語限制嚴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理,本文就是一個極好的范例。請同學找找相關的語段,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7.比較閱讀。
(1)個別朗讀1--2自然段。
(這是一個學生自己讀課文的過程,每一次讀課文都對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自己讀,爭取讀正確。第二次同桌讀,要互評、糾錯。第三次讀就提高了要求,不但要正確而且要通順、流利。第四次指讀,檢查是否達到要求。)
(2)多媒體出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自然景觀。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3)讓學生比較改文與原文不同的表達效果。
改文簡潔,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語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
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四季的詞語不僅準確、生動、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當。如“大地”——“蘇醒”,“草木”——“萌發”,“花”——“次第開放”(寫春天);“植物”——“孕育果實”(寫夏天);“昆蟲”——“銷聲匿跡”(寫秋天);“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寫冬天)。雖然還沒有接觸到“物候”的概念,卻讓讀者知道了物候的種種現象。為進一步說明物候作了鋪墊。
第二自然段寫出了杏花“傳語”、桃花“暗示”和布谷鳥“唱歌”與農事的關系,用擬人的筆調寫來,十分生動,情趣盎然。寫人們常見的自然現象,語言準確,描寫生動,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物候”這一說明中心上來,寫得甚有情趣。
8.總結: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從具體到抽象說明了有關物候學的事理。說明條理清晰,語言生動通俗,饒有趣味,全文采用邏輯順序,思路清晰,語言準確而生動,是篇極有價值的文章。
9.布置作業 :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其中包含的知識。
●反思分析
(一)滿意的地方
1、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 ,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借助字、詞典自學字詞,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本節課的學生答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遠遠超乎教師的預計,可以說是幾乎提前完成了教學任務。
2、精心的構思,充分的備課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課堂語言的銜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獲。而教材的處理,教學法的運用以及創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時間,哪怕有一點收獲,也是值得慶賀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課件的制作、下載要及早著手,要勤于動手,要勤于動口,外因會促進內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駕馭課堂的能力急待加強。上課過程中,當學生說出有關描繪春天特色的詞語時,我沒有給以肯定,因為當時我的腦海里只有一系列的秋冬兩季的詞語,課后我又仔細琢磨了一下,其實那些詞語也是作者運用了擬人化的句子中的詞語,學生的回答是對的,是我沒有處理好。
2、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好,沒有做到從容,鎮定。由于借班上課,對學情了解欠深入,而學生在整堂課上回答問題太順利,遠遠超乎教師原本的預計。因此,還應該少量的設計一點反饋性的練習題,以備課堂需要。同時,這樣既重視了能力訓練,又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考察,這不正好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了嗎?
其實,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應的靈活性,我們的課堂應該努力實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尊重學生的個體化體驗。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欣賞他人對文本的見解,也能自由開放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素質,把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以上是本人對《大自然的語言》案例的整個分析。不管怎么說,這只是一節課,我不能就此來論成敗。我只想把它寫出來,作為課改進程中的一個靶子,指導我前進:繼承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
一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 篇7
語文組 宋佳驥
在新課程實踐中,教師不但是課程的實踐者、課程的改革者、更應該是帶領學生做課程資源的開發、創造者。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訴我們:“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讓我們給學生多一些參與機會;多一點參與的空間;更多一次實現需要的滿足!
開學不久我接受了新教師匯報課的任務,心理忐忑不安,但我堅信,只要我不懈的努力,我會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的,在我經過精心的準備和劉主任、張主任以及語文組熱心同事們的指導下,我完成了這一任務,現就這節課做以簡單分析。
(一)滿意的地方
1、雖然是和八班學生第一次親密接觸,但我看出學生的預習很好,這節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課前借助字、詞典自學字詞,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本節課的學生答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遠遠超乎教師的預計,可以說是幾乎提前完成了教學任務。
2、通過優美的畫面,師生的交流,學生被優美的畫面點燃了激情火花,被美的感覺所深深吸引,情緒完全融合在這美妙的課堂意境中,他們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3、通過課前和學生的語言溝通,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的答題速度快且答題準確率高,這一做法比較適合調節公開課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
4、精心的構思,充分的備課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課堂語言的銜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獲。而教材的處理,教學法的運用以及創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時間,哪怕有一點收獲,也是值得慶賀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5、課件的制作、下載要及早著手,要勤于動手,要勤于動口,外因會促進內因。我這節課的課件受到了聽課教師的好評。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駕馭課堂的能力急待加強。上課過程中,當學生說出有關描繪春天特色的詞語時,我沒有給以肯定,因為當時我的腦海里只有一系列的秋冬兩季的詞語,課后我又仔細琢磨了一下,其實那些詞語也是作者運用了擬人化的句子中的詞語,學生的回答是對的,是我沒有處理好。
2、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好,沒有做到從容,鎮定。由于借班上課,對學情了解欠深入,而學生在整堂課上回答問題太順利,遠遠超乎教師原本的預計。因此,還應該少量的設計一點反饋性的練習題,以備課堂需要。同時,這樣既重視了能力訓練,又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考察,這不正好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了嗎?
其實,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應的靈活性,我們的課堂應該努力實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尊重學生的個體化體驗。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欣賞他人對文本的見解,也能自由開放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素質,把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以上是本人對《大自然的語言》案例的整個分析。不管怎么說,這只是一節課,我不能就此來論成敗。我只想把它寫出來,作為課改進程中的一個靶子,指導我前進:繼承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