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華山的險》教案(精選2篇)
小學語文《華山的險》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借助批讀語,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文章框架,整體感知華山的險。
2、運用賞析詞句的方法,抓關鍵詞句,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妙,進一步感受華山的險。
3、將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讀中,讀出自己的感受。
4、從文中得到啟發,感受到挑戰困難,戰勝自我,會有所超越,品味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從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中感受到華山的險。
【教學難點】
在關鍵詞句旁試著批下自己獨特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談話引入課題。
2、回顧批讀文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批讀,理清脈絡
1、問:
齊讀第一處作批,體會問的精妙。
2、第二到五處作批:
抽生讀,談這幾處旁批的發現;教師點出這是概括式旁批,滲透作者的寫法。
3、交代學習任務:
這節課將重點用賞析詞句的方法去批讀。
三、賞析旁批,體會情感
第二段:
1、自讀第二段,思考:哪些詞句能體現華山的險?用相關符號做記號,在結合上下文寫感受。
2、交流展示,重點理解:峭壁林立,橫空出世,夾,龜縮,體會山路的險,相機指導朗讀。
3、教師小結。
第三段:
1、繼續運用剛才的方法賞析描寫華山險的詞句。
2、學生展示,交流。教師抓住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引導學生細細品讀。
第四段:
1、激情談話創設情景:當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征服華山時,你想說什么?想喊什么?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
2、作者怎么寫的?齊讀最后一段。
3、出示課件,學生欣賞華山美景。
4、齊讀課文已有的旁批。
5、寫自己的感受、想法,交流。
四、總結升華
在生活中做強者,去品味更多挑戰的快樂。
小學語文《華山的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 借助批讀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華山之險, 體驗作者表情達意的妙處。
3. 試著自己進行批讀。
一、介紹資料,激趣引入
1. 知道中國有名的五岳嗎?誰來給大家說說?
2. 五岳各具風采,其中的華山便以它的險而著稱。請同學交流有關它的資料。
3. 聽完同學們的介紹,你對華山有什么初步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作者筆下的華山給你怎樣的感受。
2. 選擇你認為能展現華山險的段落,讀給同學們聽。
3. 交流,開火車讀。在讀中注意正音。
三、細讀課文,感受意境
1. 默讀課文第二段,想一想:華山的.險體現在哪些方面?可以借助批注來回答。
2. 交流。通過引讀的方式,感受華山山之陡,路之險,天之窄。在引讀中,注意點撥關鍵詞的意思,加深對險的感受。
3. 小聲自由讀第三段,找中心句。
4. 從哪里我們能感受到它險得有味?選擇你印象最深的一個部分讀,看看它險在哪里。
5. 請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險用朗讀展現出來,其余學生作評價。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感受關鍵詞的意思,加深對華山險的感知。
6. 結合這一段的批注說說自己感受到的險,說說作者這樣寫的好處。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把感受到的險展現出來。
7. 齊讀最后一段,播放有關資料或圖片。請學生說說看到這樣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結合批注,誦讀詩句,感受登上山后的愜意。
8. 帶著自己的體會再讀課文,把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參考資料
☆ 華山,古稱“西岳”,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120千米。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 12 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人稱“天外三峰”。還有云臺、玉女2峰相輔于側, 36 小峰羅列于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一樣的美感。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里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載有黃帝、堯、舜華山巡游的事跡,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在華山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跡。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千余篇,摩崖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為大觀。而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為廣泛的神話故事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簫引鳳”等。
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于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 210 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