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閱讀答案(通用14篇)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1
陳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陳述情懷、表明心曲的一種文體。臣子向皇上表達忠心和為國效命的誠意,要動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請求,又要從其心理需求出發曉之以理。小編在此整理了《陳情表》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您。
陳情表 (元末明初)簡祖英
①臣祖英九歲失怙①,惟慈親鞠育,逮長知訓,冀或用世,以酬罔極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祿,為何左丞參佐,適值三山強寇②,剽掠廣城,一門妻女,死節五人;而老母陳氏,為所拘囚。臣祖英隱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國③也多矣。
②茲遇圣朝維新,征討不服,率土效順,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寇,悉嬰鐵鎖,臣母得以生還,雖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難逃,而得以展區區烏哺情私者,陛下之賜也。臣母子離散復完,白骨復肉,銘感圣德,徹于肝肺,雖九死其能報耶!陛下又復甄錄④,寄以民社⑤,此正臣殞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顧自慚,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職在民牧。
③欽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祿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懷遠人,匹夫無有不獲之愿。況臣事元朝,叨為元臣,幸已逃誅。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惻怛而欽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愛日之短,俾遂歸養之圖,則臣母子拭目清平,謳歌德澤,為賜多矣。
④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鶴發垂堂,西山之日已薄;棄親赴任,不孝之罪彌深。茍違親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盡奉歡之期,然后復求仕進,以盡忠罄節,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釋】①失怙:死了父親。 ②三山強寇:指元末起兵于三山(今佛山)的邵宗愚割據武裝,被何左丞所滅。 ③石苞殉國:石指石奢,苞指趙苞。石奢:楚昭王相,行縣,道有殺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縱其父,自刎而死。趙苞:鮮卑侵略漢國,把漢將趙苞的母親置于陣前,趙苞仍按時進擊,他母親和妻子都被鮮卑殺害,趙苞隨后嘔血而死。④甄錄:甄別錄用。 ⑤民社:此指地方官。
《陳情表》閱讀題目:
24.本文借鑒了蜀漢末西晉初 (填人名)的《陳情表》。(1分)
25.第1段用了“石苞殉國”的典故,對其分析不恰當是( )(2分)
A.陳述隱忍茍活的慚愧。B.表明忠孝難全的矛盾。
C.解釋食元俸祿的原因。D.表達家國兼愛的情懷。
26.對2段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烏哺情思,陛下之賜”,表達對明朝饒恕自己罪過的感恩。
B.“母子離散復完”、“罪戾已深”,旨在說明不就任的原因。
C.“母子離散復完、白骨復肉”,深切表達對不孝罪過的慚愧。
D.“殞首效命之秋也”,表達死后也要為朝廷奔走效命的忠心。
27.分析第3段是怎樣說理的。(4分)
28.“表”起先只用于“陳情”,以第4段為例說明這種“表”的特點。(3分)
《陳情表》參考答案:
24.1分李密 (李虔,字令伯)
25.2分C
26.3分B
27.4分
【答案示例】本段先擺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懷運人”的大道理,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寫法,舉如“祿秩不容及不孝之徒”的歷史和“匹夫無有不獲之愿”的普遮事實;在這個前提下指出自己曾侍奉元朝陷母于危境的不孝之舉及“母年愈耄、孤苦特甚”的現實情況;最后希望皇上收回成命。這樣,本段的說理,邏輯嚴密,有禮有節。(4分)
28.3分
“陳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陳述情懷、表明心曲的一種文體。臣子向皇上表達忠心和為國效命的誠意,要動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請求,又要從其心理需求出發曉之以理。本段先把自己的年齡與母親對比,說明盡孝時日短盡忠時日長。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親生命衰落,既打動皇上,又言自己報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與“圣朝”之道兼顧,道理顯豁。同時,整散結合的句式,使語意凝練又感情熱切,使陳情鞠盡其意,增加了說服力和抒情性。
按以下三個方貓評分:內容上的特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主要是動之以情);形式上的特點
(對比比喻的手法、駢散結合的句式);為什么用這樣的形式表達這樣的內容。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2
一.選出注音有誤的一項( )
A.險釁(xìn) 夙(sù)遭閔兇 門衰祚(zuò)薄
B.床蓐(rù) 煢(qióng)煢孑(jié)立 猥(wěi)以微賤
C.逋(pū)慢 隕(yǔn)首 猶蒙矜(jīn)育
D.拔擢(zhuó) 寵命優渥(wò) 終鮮(xiǎn)兄弟
二.給下列紅色字注音
A.外無期( )功強( )近之親。
B.既無伯叔,終鮮( )兄弟,門衰詐薄,晚有兒息。
C.臣以險釁( ),夙( )遭閔( )兇。
D.尋蒙國恩,除臣洗( )馬。
E.寵命優渥,豈敢盤桓( )
F.日薄( )西山,氣息奄奄。
三.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①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聞
③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④優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⑥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⑦是以區區不敢廢遠
⑧謹拜表以聞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⑦ D.②④⑥
四.解釋下列紅色的詞語
A.臣以險釁,夙( )遭閔兇( )
B.生孩六月,慈父見( )背
C.門衰詐薄,晚有兒息( )
D.尋蒙國恩,除( )臣洗馬
E.聽( )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F.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G.欲茍順私情,則告訴( )不許
H.臣之辛苦( )
I.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五.選出紅色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A.拜臣郎中 謹拜表以聞
B.猶蒙矜育 不矜名節
C.未曾廢離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D.慈父見背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六.找出對紅色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1.A.臣以險釁(罪過) B.門衰詐薄(福分)
C.形影相吊(安慰) D.劉夙嬰疾病(嬰兒)
2.A.逮奉圣相(及,至) B.沐浴清化(此指蒙受)
C.臣以供養無主(主人) D.猥以微賤(謙詞)
3.A.臣具以表聞(詳盡) B.詔書切峻(急切嚴厲)
C.責臣逋慢(逃脫,輕慢) D.則劉病日篤(情義深)
4.A.本圖宦達(顯達) B.寵命優渥(厚)
C.日薄西山(淺薄) D.豈敢盤桓(徘徊)
5.A.聽臣微志(準許) B.庶劉僥幸(或許)
C.保卒余年(終) D.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勝利)
七.紅色詞與其他詞構詞方式不同的一項( )
A.有所希冀 B.過蒙拔擢
C.躬親撫養 D.晝夜勤作息
八.填寫下句
A.內無應門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
B.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既無伯叔,終鮮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母孫二人,更相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遷移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子列子窮,容貌有饑色,客有言之鄭子陽者曰:“列御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出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
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饑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1.“子列子窮”與下面哪一項中“窮”意義相同( )
A.欲窮其林 B.人窮則及本
C.所識窮乏者得我 D.黔驢技窮
2.對“君過而遺先生食”中“過”的解釋正確的一項:( )
A.經過 B.指出過錯
C.做事過分 D.探訪
3.“不厭其煩”的“其”與下面哪一項中的“其”意義相同:( )
A.其后,民果作難
B.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
C.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D.況其在富貴乎
4.下列“君”字,用于敬稱的是( )
①居君之國而窮 ②君無乃不好士乎
③君過而遺先生食 ④君非自知我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5.對“以人之言而知我”中“以……而”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根據……就 B.因而……地
C.用……才 D.根據……才
6.子列子不受子陽之粟的原因是( )
A.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自甘淡泊,不愿無功受祿,因此不受子陽之粟。
B.子列子預見民將作難而殺子陽,為避免禍及全家,因此不受子陽之粟。
C.子列子認為子陽是無道之人,一定不認為自己是知心朋友,所以不受饋贈之粟。
D.子列子自守節操,不愿茍取,見得恩義,所以不受子陽之粟。
參考答案
一.C
二.A jī qiǎng B.xiǎn C.xìn sù mǐn D.xiǎn E.huán F.bó
三.C D
四.A.早時;憂患 B.用在動詞前,表示對第一人稱有所動作。 C.子 D.授予官職 E.準許 F.成人自立 G.申訴 H.辛酸苦楚 I.安慰
五.C
六.1.D 2.C 3.D 4.C 5.D
七.D
八.
A.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C.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D.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九.1.C 2.D 3.A 4.A 5.D 6.D
“反應男”和他的哥兒們
高二(五)班 孫陽
晚自習前,教學樓門口,總有那么一圈人,個個跑來竄去,一只紅色的毽子飛舞在他們之中,輕快地若隱若現。
剛上高一,我就注意到了他們(那時他們上高三)。于是,我喜歡在教學樓前停步,注視他們的默契:接接傳傳,沒有爭搶,沒有躲閃,不用提示,沒有失誤,那和諧的氛圍真是妙不可言。于是,我渴望加入他們。我說:“加我一個行嗎?”他們說:“歡迎。”還說很榮幸能收高一的小孩當徒弟。我說我可不是小孩可別小看了我。
于是,我有資格站到他們的圈子里,模仿大師的每一個動作。我推測那個長得很奇怪很像猴子的人是他們的隊長,因為他動作格外敏捷;因為他總能與人里應外合,多險的“球”他都能救起來;因為他是那只紅毽子的主人。不知他大名叫什么,大伙都喊他“中華反應男”。他發球時沖著大家大喊“注意集中力!”面對空中的毽子,他念著“接應!接應!”小碎步倒過去,或踢,或勾,或墊,或頂,瞬間反應完畢,身體的哪個部位他都能用上。
因為我的加入,“反應男”的高超反應技能獲得了大好的展示機會——我踢出的毽子不是按照我想要的方向走的,而且我出腳時也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勁兒。有一次,“反應男”停止反應了,因為我踢出的毽子直飛向電話亭下正打電話的那人的腦袋。幸虧“反應男”的毽子比較軟……“反應男”說“你怎么能使那么大的勁兒,那已經超過我的反應半徑了。”然后他封我“中華大力女”。
那個圈里,“反應男”有個哥兒們,“哥兒們”圓頭圓腦。“反應男”常跟我們介紹那人說:“他什么都得聽我的!”那人點頭哈腰:“是,是。”學校發胸卡的那天,那人竟戴上了“數學組教師”的牌兒!他是“反應男”的哥兒們,盡管一幫人向他鞠躬道“老師好”。
后來,我不上晚自習了,也很少再跟他們踢毽,也不知道他們在高考前的哪一天才停止了這項活動。高考前,我很想找“反應男”,跟他說,祝他考好,可是我沒再見到他。他們都畢業了,教學樓門口空空的。我想他們靈活的身影,想他們喊我“大力女”的聲音……
那天,我又看見有人在那里踢毽了。走近一看,居然是“反應男”和他的那個哥兒們。我說:“太好了,你居然回來了!你考上哪兒了?”他說:“我就是上清華——沒上成,在家待業!”我不知道該說什么。曾經和他站在一個圈兒里的人都上大學去了,只留下他和他的哥兒們。也許上天就是讓他再多陪他的哥兒們一年。也許他很難過,但他的哥兒們一定會陪他撐過去的。
現在,每天中午“反應男”都專門到學校找他的哥兒們,他們踢上一會兒。看著他們的身影,有時我覺得凄涼,但我也懂得了“溫暖”的含義。
【評語】
沒有曲折的情節,沒有激動人心的場面,如此平凡的校園中的一個小角落竟讓“我”久久難以忘懷。踢毽的默契中寄托的是情感:高三時相互營造的一抹輕松,孤獨時的陪伴,困難時的支撐……“我”把這些記錄下來,因為“我”真的被校園中這段深沉的友誼所打動。是共同的愛好使他們成了哥兒們,還是他們因為彼此間無言的承諾而堅持著這個愛好?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3
學習目標:
1.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
2.賞析本文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
3.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常識。
學習時數:三課時
課前預習
1.通讀全文,對照注釋,翻譯全文。
2.相關知識介紹
①李密,字令伯,武陽人,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蜀亡,晉武帝多次召他為官,以故脫辭。祖母死后征為尚書郎,轉漢中太守。后免官回鄉,度過晚年。
②西晉王朝初年,武帝為了安撫、吸引蜀漢的士族傾心于晉朝,對蜀漢的舊臣采取了籠絡收買的懷柔政策:或任命他們留在中原的子孫為官,或征召他們到京城洛陽任職。晉武帝立太子,下詔聘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是亡蜀降臣,故國滅亡才三四年,難免有傷感之情,另一方面做為亡國之臣,憂于司馬氏集團的內部矛盾,顧慮多多,所以他要堅辭。可若不應詔,又會被誤認為“矜守名節”,難免招來殺身之禍。于是,他寫了這篇《陳情表》,圍繞著“情”“孝”二字反復陳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為命的苦況親情,表達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順祖母的哀哀衷情。真情可鑒,晉武帝只好答應了他的請求,并在生活上給予了他比較優厚的待遇。待劉氏死后,服喪期滿,李密才出仕晉朝。
③《文選》為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纂,世稱《昭明文選》。《文選》是一部文學作品總集,選錄自先秦至梁的詩文辭賦。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人言讀《出師表》不墮淚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墮淚者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二、檢查預習
1.給以下加點字注音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門衰祚薄 日薄西山 煢煢孑立 床蓐
猥以賤微 生當隕首 責臣逋慢 猶蒙矜育 過蒙撥擢 寵命優渥
期功強近 終鮮兄弟 除臣洗馬 劉病日篤 更相為命
2.學生朗讀全文,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調。
三、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和相關文言知識。
1.找出通假字,寫出本字并解釋。
①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褥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2.解釋句中加點詞語,并把你認為重要的其它詞語整理在空白處。
①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②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③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④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⑤而劉夙嬰疾病 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⑦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⑧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⑨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⑩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⑾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⑿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⒀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⒁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⒂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⒃謹拜表以聞
⒄無以至今日 ⒅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3.辨析下列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的不同
①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②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③臣欲奉詔奔馳
④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⑤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⑥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
⑦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⑧臣之辛苦
4.指出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并解釋
①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②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③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④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⑤臣具以表聞 ⑥則以劉病日篤
⑦猥以微賤,當待東宮 ⑧歷職郎署
⑨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⑩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⑾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⑿謹拜表以聞
5.一詞多義
舅奪母志 保卒余年
博聞強識 卒成帝業
志 尋向所志 卒 五萬兵難卒合
項脊軒志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門衰祚薄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薄 但以劉日薄西山
舉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厚古薄今
戍卒叫,函谷舉 猶蒙矜育
舉一反三 矜 不矜名節
舉世聞名 愿陛下矜憫愚誠
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臣具以表聞
得復見將軍于此 臣以供養無主
于 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以 謹拜表以聞
急于星火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吾祖死于是 猥以微賤,當待東宮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余船以次俱進
6.指出下列句式類型
①臣具以表聞 ②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③今臣亡國賤俘 ④而劉夙嬰疾病
⑤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⑥是以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⑦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⑧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四、布置作業: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背誦1、2段。
二、文本研讀
1.文章題為“陳情表”,思考:本文作者陳了什么樣的“情”?
2. 為什么要“陳”?“陳”什么?如何“陳”?
3.文章第一段的陳述?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有何作用?
4.第二段交待事態的緊迫和自己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5.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下位置行不行?說明你的理由。
6.合作探究:為什么作者以奉養祖母為由就能夠得到皇帝允許可以不出來應聘呢?
第三課時
課堂能力檢測鞏固及講評
《陳情表》課堂能力檢測
命題、校對:劉霞 .3.1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臣以險釁(xìn) 夙遭閔(mǐn)兇 終鮮(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賤 責臣逋(bǔ)慢 猶蒙衿(jīn)育 寵命優渥(wò)
c.豈敢盤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煢煢孑立(qióng) 除臣洗(xiǎn)馬
d.逮(dǎi)奉圣朝 過蒙拔擢(zhuó) 門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為命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b.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c.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d.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3.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晚有兒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日薄西山:靠近
c.尋蒙國恩:不久 聽臣微志:聽從
d.劉病日篤:病重 夙嬰疾病:纏繞
4.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生孩六,慈父見背 ②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b.①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②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c.①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②少多疾病,九歲不行
d.①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②祖母劉閔臣孤弱,躬親撫養
5.下列加點虛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進退:取消句子獨立性
c.無以至今日:沒有用來……的 d.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因此
6.與例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a.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b.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c.臣具表以聞,辭不就職 d.圣朝以孝治天下
7.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 )
a.至于成立 b.則告訴不許
c.實為狼狽 d.舉臣秀才
8.填空:
①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②但以劉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無祖母,__________;祖母無臣,__________。母孫二人,更相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譯下列句子
①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②臣欲奉召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③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崇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翼。
選擇題答題欄
姓名 成績
附參考答案:
1.a(b責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b
3.c (聽:準許) 4.b 5.a 6.a
7.c(a成立:成人自立;b告訴:申訴;d秀才:優秀人才)
8.①零丁孤苦 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
②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無以至今日 無以終余年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9.①既沒有叔伯,又沒有兄弟。門戶衰敗,福氣淺薄,很晚才有了兒子。在外沒有任何近親,在內沒有照應門戶的僮仆。孤孤單單,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互相慰問。
②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馬上去京,可是祖母劉氏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想茍且順從私情,向上官申訴卻不被允許。我簡直是進退維谷,實在狼狽。
③現在我是個亡國的俘虜,是最微賤最鄙陋的,過分地蒙受朝廷的破格提拔,恩寵優厚,怎么敢徘徊逗留、猶疑不決,有什么非分的企圖呢?
.
附參考答案:
1.a(b責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b
3.c (聽:準許) 4.b 5.a 6.a
7.c(a成立:成人自立;b告訴:申訴;d秀才:優秀人才)
8.①零丁孤苦 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
②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無以至今日 無以終余年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9.①既沒有叔伯,又沒有兄弟。門戶衰敗,福氣淺薄,很晚才有了兒子。在外沒有任何近親,在內沒有照應門戶的僮仆。孤孤單單,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互相慰問。
②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馬上去京,可是祖母劉氏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想茍且順從私情,向上官申訴卻不被允許。我簡直是進退維谷,實在狼狽。
③現在我是個亡國的俘虜,是最微賤最鄙陋的,過分地蒙受朝廷的破格提拔,恩寵優厚,怎么敢徘徊逗留、猶疑不決,有什么非分的企圖呢?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4
1、一讀課文,弄清字詞的讀音。然后點擊以下網址,先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疏通本文文字,弄清大意:
2、朗讀課文第一段,看《“人性”與“奴性”之間的“陳情”》一文。
3、學生討論: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如答不出,可登陸下述網頁,看看老師的看法:
4、分組朗誦課文2-4,討論交流疑難,理清全文思路,弄清:為什么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如弄不清,可參閱“《陳情表》賞析”:
5、背誦或默寫全文:輸入電腦中(老師巡視或通過“監控”了解情況)
6、探討分析藝術特色及本文的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詳見《明師對話》中的“學法指南篇”)。
7、口語訓練:設置情境,由學生自選一則作答,直接在網頁上留言。考察婉曲的言辭技巧。具體內容請看相關網址:
8、布置作業 :結合課后練習三,談談對傳統孝道的看法。可參考任繼俞的《談談孝道》:
或
[1]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5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
2體會作者深摯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話語技巧。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寫給皇帝的書信。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上給皇帝的書信。《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導入:蘇軾:“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必不友。”
一、粗讀:夯實基礎,整體感知。
1、生字詞: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 期功強近 煢煢孑立 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 責臣逋慢 劉病日篤 猶蒙矜育 寵命優渥 日薄西山 更相為命 臣之辛苦 生當隕首
2、思考:作者陳情的背景如何?試用文中的相關語句回答。
點撥:重點研讀第二段中體現作者上表陳情時兩難處境的相關語句。
明確:臣以供養無主,劉病日篤,辭不赴命,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翻譯:責備我回避任職,怠慢朝廷。郡縣層層逼迫,催我上路赴任。州官到我家里,簡直是十萬火急。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馬上去京,可是祖母劉氏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本想茍且順從私情,向上官申訴卻不被允許。我簡直是進退維谷,實在狼狽。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馬上去京,可是祖母劉氏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本想茍且順從私情,向上官申訴卻不被允許。我簡直是進退維谷,實在狼狽。)
補充相關資料:魏滅蜀國之后,司馬炎篡位,魏國滅亡。晉武帝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征召漢蜀舊臣。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晉武帝不只是一個皇帝,他們司馬家族用陰謀篡奪了皇位,是以陰險多疑著稱的一族,因此,作者一言不慎,就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二、品讀|:品讀賞析,體會感情。
(一)品讀第一、二段:
1、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身世?試找出相關語句,試著翻譯并加以賞析 。
(翻譯:我因為命運不好,早年遭到父喪,才生下六個月,慈愛的父親就離開我而逝世了。將近四歲的時候,舅舅改變母親守節的志向,逼迫她改嫁。祖母劉氏可憐我孤苦幼弱,親自撫育我。我小的時候多病,九歲還還會走路孤單困苦,直到成人)
品析:父死母嫁,寫“躬親撫養”的原因;多病不行,寫“躬親撫養”的不易。語言簡潔,寥寥數語表現了“躬親撫養”的艱難、辛酸與勞苦,為下文“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張本。
2.哪些語句寫出了祖孫相依為命的凄苦?
點撥: 重點研讀第一段的相關語句,也可以參照第二段中的“更相為命”的相關語句進行解讀。
明確:相依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憫惜;撫養(照應“臣無祖母無以……”);夙嬰疾病——靠孫子侍湯藥(照應“祖母無臣,無以……”)。
凄苦: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等。
賞析:生動地表現其孤苦之情狀,令人讀而生悲。
3、有感情地朗讀以上語句,并試著背誦。
小結:第一段:孤苦之情。從縱橫兩方面分兩個小層次:
身世凄苦,祖母撫養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盡孝責無旁貸。
第二段:兩難之情 。結合文章寫作的歷史背景,討論分析,“進”難在哪里,“退”,難在何處。
學生討論:進,無以報答祖母養育之恩;退,不能回報朝廷知遇之情。
訴說自己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奉”“沐浴”,稱頌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
二段陳情于事,動之以情。
(二)品讀第三段,思考:
在這部分的表述中,作者寓理于情,曉之以理。試分條概括關于作者“情不得已”的說理內容。
點撥:說理內容可以分為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為語言標志進行文意轉換。
明確: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
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無關,以求皇帝諒解。
c、正面陳述劉之現狀,是“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
語言特點:委婉、流暢。此段中反復表明心跡,敘說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懇切,寓理于情。。
2、寫自己在前朝為官的經歷是否是閑筆?試談談你自己的看法。
點撥:可結合本文的第一讀者的特殊身份,進行深入探討。。
明確:從歷史背景上看,雙方關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員,陳情的對象是今朝的君主,為打消對方的疑慮,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的人生目標就必須表明,再表白自己的感恩之情。情理兼具,才能打動武帝。此處一筆,不著痕跡,但卻正是問題關鍵所在。
(三)品讀第四段,思考:
1、作者直接表現陳情目的的語句是哪句?
明確:烏鳥私情,愿乞終養。(翻譯:盡烏鴉反哺這一點私情而已,希望能給我對祖母養老送終的機會。)
2、本段在提出目的前,還進行了哪些鋪墊?是否多余?
明確:用自己的年齡與祖母年齡的對比,表達“盡節日長,盡孝日短”,提出一個“兩全之策”,暗示自己一定會在盡孝后再盡忠。進一步讓皇帝消除疑慮,達到陳請的目的。
三、總結陳情的脈絡: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孝情)
沐浴清化
身蒙國恩(忠情)
小結:為了達到“乞終養”的目的,作者首先陳述個人遭遇,祖母情深,作為陳情依據;繼寫進退兩難的狼狽境地,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時剖明心跡,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決方案。
作者一路寫來,發乎情,歸乎理,情真意切。于懇切、樸實中見至真、至善、至美。
四、表達交流
《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在于它陳情的情真意切。有人說:“它的語言是有形的,也是有聲的。”請以“讀《陳情表》,我看到了……讀《陳情表》,我聽到了……”語言形式寫一段話,來表達你的閱讀感受。
示例:讀《陳情表》我們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
讀《陳情表》我們可以聽到:少年孤苦無依的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帝王催促嚴厲的呵責,孝子忠誠懇切的哀告。
五、作業布置
熟悉全文的抒情脈絡,采用“關鍵語句串聯法”,誦讀全詩。
備課材料補充:
第一, 表現真實的感情。
《古文觀止》選這篇文章評說:“歷敘情事,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李密從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劉氏一人撫養成人的,這種孝親的關系自然不可分離。所以作者首先從這里寫起。他先寫自己,從小孤弱,虧了劉氏的撫養。而且“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這里見出劉氏的辛苦。再寫劉氏,“夙嬰疾病,常在床蓐。”時候只有密來服侍照應。劉與李密這不可分割的關系說到了,這還不夠,作者還補充特殊的具體情況,這就是他家“既無叔伯,終鮮兄弟”,處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環境里,祖母的依傍關系是分離不得的。最后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形容劉氏晚年垂危的景況,現太應上文,歸結到這自然而然的情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情感是真實的,而且深切的。所以古人評說:“沛然從肺腑中流出殊不見父鑿痕。”(《冷齋夜話》引李格非語)更有評說:“此段寫盡慈孝,使人讀之欲涕。”(《古文觀止》批注)
第二, 說出有力的道理。
事情一開始,就在李密面前出了一個難題。我們知道,李密原是蜀國的郎官,蜀亡于職,會不會使晉“疑其以名節自矜”?再者,在此陳表之前,已經詔書累下,郡縣逼迫。所以李密寫這篇陳情表,就非得動腦筋把道理陳述清楚不可,把真實情況擺開不可。他在陳述暫不能出仕的理由時,先從“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入手,而后折入本意:“況臣孤苦,特為尤其!”也就更有力量。這篇文章的一怪意思。接著又說明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耳,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然后文章又一轉折,空出主意:“但以劉伯日薄西山,卸息奄奄,人命危少,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年余,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這樣就使道理更周全,表達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既消除了對方的懷疑,也使自己的意思因得到襯托而更鮮明。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作者的身世及時代背景,理解本文陳情于事、以情動人、情理交融的寫作特色。
2、加深對“孝”這一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
3、積累文言詞語。
4、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結合作者的身世及時代背景,理解本文陳情于事、以情動人、情理交融的寫作特色。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古代有“虞舜孝感動天”“郯子鹿乳奉親”“仲由為親負米”等故事,相傳虞舜,早年喪母,父親老實,繼母陷害他,他不但不嫉恨,反而對繼母更孝敬,對弟弟更友愛,使他們受到感化。舜在歷山務農時,其孝感動天帝,使大象來替他耕田,鳥兒替他除草。堯帝知道了他的賢才,讓他做丞相,并傳位于他。舜后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圣君。 郯子,春秋郯國國君。父母年老患眼疾,郯子聽說鹿乳可以治好雙親的眼疾,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射他,他趕緊大叫,并將實情相告,獵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贈,并護送郯子出山。自古忠孝難兩全,在忠孝面前,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今天,我們來學習《陳情表》,看看李密是如何選擇的呢?
二、解題及有關情況介紹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多用于臣向君陳請謝賀。
李密,三國時曾仕蜀漢。西晉時,武帝(司馬炎)為籠絡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賢到朝中做官。其中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不愿應召,但如果不與司馬氏王朝合作,必會招致殺身之禍。為了說服晉武帝,李密寫了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召的苦衷的表文。文章從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父早亡,母改嫁,自己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說明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處境,申訴暫時不能應召赴任的苦衷。敘述委婉,辭意懇切,語言簡潔生動,極富表現力與感染力。相傳晉武帝看后很受感動,不但停召李密,還賞他奴婢二人,并命郡縣按時給其祖母供養。
三、初讀課文,正音
學生讀課文,正音。
夙遭閔兇(sù mǐn) 祚薄(zuò) 期功強近之親(jī qiǎng) 終鮮兄弟(xiǎn)
煢煢孑立(qióng jié) 床蓐(rù) 供養(gōng) 猥(wěi) 隕首(yǔn) 逋慢(bū)日
篤(dǔ) 矜育(jīn) 拔擢(zhuó) 優渥(wò) 日薄西山(bó) 更相為命(gēng)
十有四(yòu) 不勝犬馬怖懼之情(shēng)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讀。
4、指名朗讀。
四、梳理文言知識,分析并理解課文
1、第1段:
(1)齊讀。
(2)閱讀理解文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現他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處境的。
提示:自己幼年喪父,失母,體弱多病,全靠祖母撫養成人;成年后家門衰微,缺親少故,年老多病的祖母全靠自己奉養。
2、第2段:
(1)朗讀。
(2)閱讀理解文段,概括本段內容。
提示:朝廷對自己優禮有加,而自己應召與奉親處境兩難。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三、練習四。
2、背誦第1、2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抽查背誦,齊背。
二、分析與理解課文。
1、第3段:
(1)朗讀。
(2)閱讀理解文段。思考本文是從什么角度陳述不能奉詔的理由的。
提示:“圣朝以孝治天下”——治國綱領,自己不能奉詔合理;祖母危在旦夕,不能離開自己,自己不能奉詔合情。不奉詔不是“矜名節”“有所希冀”。
2、第4段:
(1)朗讀。
(2)閱讀理解文段,思考作者陳情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愿乞終養”,先盡孝后盡忠。
三、理解本文訴情與陳理交融為一體的特色。
陳情于事、感情真摯是本文最突出的特點。為何會有如此“悲惻動人”的效果?
1、內容:
李密深知,要使晉武帝相信自己,必須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所以文章緊緊圍繞著“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這句話來寫。首段從幼年坎坷遭遇寫起,把對方帶入悲愴酸楚的氣氛中,以激起人人皆有的惻隱之心。第2段寫朝廷屢次征召催逼,自己進退兩難的處境,表現感恩戴德的敬意,以及“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這種誠惶誠恐、圣恩難報之情,顯然會極大滿足皇帝的虛榮心和權力欲。先寫恩,再寫自己的難處,比直陳委曲更能打動“圣心”;“供養無主”和“劉病日篤”與上一段呼應,使悲惻之意、至孝之情與“實為狼狽”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收到悲惻動人的效果。第3、4段強調祖母“九十有六”,已是“日薄西山”,將不久于人世,令人為之動容。
2、語言
明顯地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排比、對偶句式形成整齊而和諧的節奏,以四字句為主,間以長短句。參差錯落的句式,不僅使音節、語氣有緩有急,疏密有致,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表達情感。
四、處理課后練習
五、布置作業
1、背誦第3、4段。
2、結合材料及現實,談談自己對“孝”這個問題的看法。(500字左右)
補充材料: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
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世之孝也。(《孝經•士章第五》)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孝經•紀孝行章第十》)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7
哈三中 韓冰
一、課前預習指導
1、激發閱讀、學習興趣。
我們查找并印發了《陳情表》一課相關的背景資料和歷代名家的品評文字,讓學生在真正接觸課文之前產生好奇心,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2、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文言文閱讀的語言關。
引導學生在第一遍閱讀時找出難點,通過查找工具書的方式將難點字詞的義項了解清楚,并通過對照課文,確定詞語在文章中的意思。之后,分組歸納出公認的難解詞語,師生討論解決。自己動腦、動手嘗試,學生們對詞語的意義了解得更加清晰,對工具書的使用也更加熟練;學習討論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文章詞語及意義的理解。
學生通過預習總結出難解字詞如下: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 期功強近 煢煢孑立 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 責臣逋慢 劉病日篤 猶蒙矜育 寵命優渥 日薄西山 更相為命 臣之辛苦 生當隕首
二、課堂教學步驟
(一)導語
蘇軾說:“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必不友。”我們在初中學習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師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篇以孝情動人的文章——《陳情表》。
(二)學生匯報預習結果,教師點撥,并適時加以擴充整理。
(三)誦讀課文,梳理文意。
誦讀課文,解決語言難點,讀懂文意,結合課文語句,體會文章深沉的情感。
1、以齊讀形式落實字音,完成第一段的音讀。
教師:本段中,作者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請盡量用文章語句概括回答。
學生:孤弱、孤苦伶仃,可以概括為“孤”字。
教師:第一段的情感我們已經了解,即表現“孤苦”之情。大家一齊動手為自己的結論充實論據,找到第一段中表現這種感情的語句并作簡單分析。
學生:“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既無伯叔,終鮮兄弟”“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等等。說明自己自幼失去父親,不久,母親改嫁,沒有兄弟姐妹,孤苦伶仃。
教師:一個完全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之所以能夠平安成長,是因為祖母的呵護,大家可以從第三段找到一句話,概括這一意思。
學生:“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領悟,由于身世的特殊,祖母的養育之恩就更加深重。
教師:作者陳述自己的幼年喪父失母的“孤苦”,為了表現祖母養育大恩深似海;那么,作者在本段后半部分提到自己無伯叔兄弟的“孤苦”,有無其它原因呢?
學生:“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母暮年無人能為作者分擔贍養的任務,自己必須獨力承擔盡孝的責任。
小結:第一段:孤苦之情。從縱橫兩方面分兩個小層次:
身世凄苦,祖母撫養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盡孝責無旁貸。
2、請一組同學齊讀第二段,其他同學準備對齊讀的情況進行點評。
學生齊讀。
學生點評:讀得整齊,有節奏感,但是欠缺感情。齊讀不易表現感情。
教師:肯定點評意見,并請同學在已經對文章感情基調有所把握的情況下,從第二段里找一節,嘗試有感情地誦讀。
學生讀:“詔書切峻……實為狼狽。”
教師:這一段表現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一部分急迫焦灼,后一部分輾轉兩難。誦讀時要張弛有度,把握情感的焦急與沉重。
學生再次誦讀,體會作者情感。
教師:本段有一句關鍵語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們來找到它。
學生:討論得出:“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教師:結合文章寫作的歷史背景,討論分析,“進”難在哪里,“退”,難在何處。
學生討論:進,無以報答祖母養育之恩;退,不能回報朝廷知遇之情。
小結:第二段:兩難之情
3、請一位同學誦讀第三段。
教師:肯定學生感情的充沛飽滿。
教師:第三段的感情不只一種,請大家討論,找出不同的感情,并簡要分析。
學生: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感激祖母撫養孤弱之恩。
教師:正是這兩種感恩之情,讓作者陷入了前文所說的狼狽之境,兩難之情。
請學生深入探究本段層次。
教師:本段第一句話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提出一個終養祖母的“理論依據”,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教師:作者接著提起自己在前朝為官的經歷,是否是閑筆?結合《陳情表》一文第一讀者的特殊身份,深入探討。
學生:從歷史背景上看,雙方關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員,陳情的對象是今朝的君主,為打消對方的疑慮,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的人生目標就必須表明,此處一筆,不著痕跡,但卻正是問題關鍵所在。
小結:第三段:感恩之情。情理兼具,打動武帝。
4、請一位學生誦讀第四段。
教師:請找出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現陳請目的的語句。
學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教師:在前三段的情感充分表達之后,作者在第四段提出陳請目的之前還進行了許多鋪墊,是否多余,為什么?
學生:用自己的年齡與祖母年齡的對比,表達“盡節日長,盡孝日短”,提出一個“兩全之策”,暗示自己一定會在盡孝后再盡忠。進一步讓皇帝消除疑慮,達到陳請的目的。
小結:第四段:兩全之情。全文的感情脈絡已經完全出現。
(四)探討文章的抒情方式
教師:注意第一、二段與第三、四段抒情的不同。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得出結論:第一、二段陳情于事,第三、四段寓理于情。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
小結:
有人說《陳情表》有很高的語言藝術。
讀《陳情表》我們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
讀《陳情表》我們可以聽到:少年孤苦無依的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帝王催促嚴厲的呵責,孝子忠誠懇切的哀告。
無論是形還是聲,都以一種濃濃的情感為依托,那就是——孝情。
《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因為它是有情的。
(五)深入探究問題,體會文章構思藝術。
教師:思考,第三段的內容是否可以放在第一段的位置。
學生討論,教師適時點撥,得出結論:
第三段重說理,沒有前文情感的鋪墊,理則顯得生硬,難以深入人心,得到共鳴。
前兩段,先用特殊的親情、孝情給大家一種特殊的心理感受,獲得同情心,讓人認為這種孝情值得鼓勵,不該拒絕,之后再用“理”來提供依據,讓人無法拒絕這合情合理的陳請。
從文章寫作背景看,本文讀者極為特殊。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晉武帝不只是一個皇帝,他們司馬家族用陰謀篡奪了皇位,是以陰險多疑著稱的一族,因此,作者一言不慎,就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所以作者必須把自己“孝情”之外的那一份“忠情”完全充分徹底地表達出來,然后再打出“孝治天下”的理的大旗,并提出“先盡孝再盡忠”的忠孝兩全之策,這樣才有可能達到陳請的目的。
因此第三段不能提前到第一段的位置。
陳情脈絡: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孝情)
沐浴清化
身蒙國恩(忠情)
小結:為了達到“乞終養”的目的,作者首先陳述個人遭遇,祖母情深,作為陳情依據;繼寫進退兩難的狼狽境地,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時剖明心跡,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決方案。
作者一路寫來,發乎情,歸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情真意切。
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
(六)結束語
《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它陳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十七八歲的年紀始終關注的永遠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愛情,最易忽略的卻常常是親情、孝情。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附:板書
陳 情 表
李 密
陳情于事 動之以情
寓理于情 曉之以理
[1]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8
自學指導: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背誦全文。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深入體會文章凄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3、鑒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學法建議】
1、誦讀法,在反復誦讀中體會作者在敘述中蘊涵的真摯感情。
2、研讀法,討論文中的關鍵內容及藝術特色。
3、互動法,點撥關鍵的字、詞、句,使學生在深層意義上體會文章出于情字,歸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的寫法;領悟樸素細膩、曲折委婉的要義。
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為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人,晉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為蜀國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年輕時師事名儒譙周。曾任蜀漢尚書郎,多次出使東吳,甚有才辯。蜀亡后,屏居鄉里,以孝聞,累舉不應。
2、資料鏈接
(1)背景知識
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與此同時,當時李密以孝聞名于世,晉武帝承繼漢代以來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實行孝道,以顯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時也用孝來維持君臣關系,維持社會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屢被征召。李密作為亡蜀之臣,心存疑慮,進退兩難。若辭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職,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烏鳥私情”,祖母“供養無主”為由,寫了此表。文章選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無怪乎晉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終于準如所請。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陳情的一種文體。
(3)成語:躬親撫養、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3、預習思考
(1)給下面加點字注意。
險釁( ) 行( )年四歲 祚( )薄 ( ) 應( )門之童 猥( )以微賤
床蓐( ) 隕( )首 責臣逋( )慢 日篤( ) 拔擢( ) 寵命優渥( )
(2)試譯全文,圈出難解的字、詞、句,注意通假、活用、古今異義等文言現象。
合作探究:
1、參照注釋,翻譯全文,并把重點實、虛詞及特殊句式整理在下面。
2、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3、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達標檢測:
1、區別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
①則告訴不許 告訴:古義: 今義:
不許: 古義: 今義:
②至于成立 古義: 今義:
③九歲不行 古義: 今義:
④臣之辛苦 古義: 今義:
⑤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古義: 今義:
2、選出注音有誤的一項( )
a.險釁(xìn) 夙(sù)遭閔兇 門衰祚(zuò)薄
b.床蓐(rù) 煢(qióng)煢孑(jié)立 猥(wěi)以微賤
c.逋(pū)慢 隕(yǔn)首 猶蒙矜(jīn)育
d.拔擢(zhuó) 寵命優渥(wò) 終鮮(xiǎn)兄弟
3、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a.外無期( )功強( )近之親。
b.既無伯叔,終鮮( )兄弟,門衰詐薄,晚有兒息。
c.臣以險釁( ),夙( )遭閔( )兇。
d.尋蒙國恩,除臣洗( )馬。
e.寵命優渥,豈敢盤桓( )
f.日薄( )西山,氣息奄奄。
4、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①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聞 ③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④優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⑥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⑦是以區區不敢廢遠 ⑧謹拜表以聞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⑦ d.②④⑥
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a.臣以險釁,夙( )遭閔兇( )
b.生孩六月,慈父見( )背
c.門衰詐薄,晚有兒息( )
d.尋蒙國恩,除( )臣洗馬
e.聽( )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f.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g.欲茍順私情,則告訴( )不許
h.臣之辛苦( )
i.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6、翻譯下列句子:
(1)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2)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3)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7、默寫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
(2)但以劉日薄西山, , , 。
(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
8、閱讀下文,完成習題。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躋大位。先是,劉禹錫大和中為賓客時,李太尉德裕同分司東都。禹錫謁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別令收貯,然未一披,今日為吾子覽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沒于塵坌。既啟之而復卷之,謂禹錫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絕,何必覽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觀覽。”其見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學士才,非宰臣器。”識者于其答制中見經綸之用,為時所排,比賈誼在漢文之朝,不為卿相知。人皆惜之。
(一).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文章冠世( )(2)不躋大位( )
(3)盈其箱笥( )(4)為時所排( )
(二).下列句子加點詞不存在古今異義現象的一項是
a.劉禹錫大和中為賓客時b.所以不欲觀覽
c.衣冠之士d.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三).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2)累有相示,別令收貯,然未一披
(四).從劉禹錫、李德裕德對話中,可以看出劉的意圖是___________,李的態度是___________。
(五).文中為什么要將白居易與賈誼相比?請聯系全文加以說明。
2、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參考: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李密最擔心的就是怕晉武帝懷疑他因盡忠守節于西蜀而拒絕為本朝效忠。
一方面他勇敢坦率而又十分機警地把自己的歷史問題、人生態度以及從政思想來一個徹底交代,全盤亮相:“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但它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盡忠守節于西蜀,而是為了“圖宦達”。既然“圖宦達”,就說不上“矜名節”,就較多地打消了武帝的疑慮。另一方面,他又盡量把自己壓低,把國恩抬高,表明武帝的措施使自己這個“至微至陋”的“亡國賤俘”深感“過蒙拔擢,寵命優渥”,完全應當“士為知己者死”,怎么可能徘徊猶豫、另有所圖呢?這又進一步打消了武帝的一些疑慮。最后作者又勾勒了一幅祖母劉氏的病篤圖:“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又一次綜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連不可或離的緊密關系,“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句句出自肺腑,動人神魄,自然得出“區區不能廢遠”的結論。
3、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參考:⑴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
⑵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一)(1)居于首位((2)晉升(3)裝滿(4)排擠
(二)b
(三)(1)我對于這個人,不滿意已經有很長時間了
(2)(有人)屢次(把他的文章)給我看,(我)另外讓人收藏起來,但沒有讀過
(四) 向李德裕推薦白居易 委婉拒絕
(五) 文中將兩人相比,是為了強調白居易和賈誼一樣,雖然才能出眾,卻因遭人貶抑,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9
課題: 《陳情表》學案導學教學設計區(縣)、學校首都師范大學大興附屬中學姓名 鄭寧寧課題及教學內容的分析: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訴自己同祖母劉氏相依為命的境況,申訴暫時不能應召為官的苦衷。因而申訴什么、如何申訴就成了文章的重點。本文出于情字,歸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令人讀之悵然。教學中要把握這個寫作特點,加強誦讀,在誦讀中體會作者融于字里行間的心緒、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說理邏輯性很強,可通過理清文章的思路來進行體會,并留意文章前后內容的照應,留意整體把握,讀出層次,讀出感情。落實文本來看“孝”字,聯系現實中的 “孝”,吸納文中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在學習此文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性,通過學生自己的理解去一步步解開文中的各個“情與理”, 從而更好的理解文本。學習目標:1、學習文言知識,體會作者的苦情、親情、忠情。2、賞析本文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語言特色3、結合實際生活,理解“孝”的含義。學習重點與難點: 1、學習本文語言表達的委婉、暢達。 2、體會文章深摯樸實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義。學習方法:誦讀、點撥、合作交流探究學習資源:互聯網、多媒體幻燈片、書籍學習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的美德,譬如勤勞、善良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宋代學者趙與時在《賓退錄》中說:“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 ”下面我們就來看以“孝”而著稱的《陳情表》。一、課前小提示1、作者,李密,一名 字 , 代, 家2、釋題:(1)出處: (2)“陳情表”中的“陳”為 的意思,“情”為 的意思,“表”為 ,又稱 ,例如《出師表》。3、背景: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晉初散文家。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為人正直,頗有才干,以孝著稱,受舉薦,曾仕蜀漢為郎中和尚書郎,曾多次出使東吳。蜀亡以后,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新政權,籠絡蜀漢舊臣人心,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他上表陳情,以祖母年老無人供養,辭不從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官至漢中太守。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 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以文學見稱,歷職郎署的李密當然被列為籠絡的對象。然而,李密對蜀漢則是念念于懷,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無怪乎晉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終于準如所請。二、誦讀中落實基礎知識教師范讀第一段, 幫助學生解決其尚未圓滿解決的疑惑。三、走近文本,體味情感,挖掘內涵1、 根據課堂中生成因素,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對“情與理”的逐層深入分析。
根據學案中的背景提示,充分預習文本,并自我掃清文本中設計的文字障礙
1.同學誦讀其他段,在誦讀中尋疑惑,并在學案的“疑問”橫線出寫出疑惑點2.小組自由誦讀,合作解決疑惑,并落實下列知識點 (1) 正字音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 期功強近 煢煢孑立 常在床蓐 除臣洗馬 猥以賤微 生當隕首 責臣逋慢 劉病日篤猶蒙矜育 過蒙撥擢 寵命優渥 日薄西山 更相為命注意以下列通假詞并解釋閔: 零丁: 蓐:虛詞“以”的用法臣以險釁( ) 猥以微賤( )臣具以表聞( ) 圣朝以孝治天下( ) 但以劉日薄西山( )無以至今日( )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拜表以聞( )以下屬于什么句式而劉夙嬰疾病。(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保夕:
結草銜環:
(一)自由誦讀并思考: 1、李密為何要向皇帝陳情?(用文中的語言回答) 2、陳的是什么“情”,即所陳的“情”分幾個層次? 3、怎樣陳的“情”,即作者面對兩難的境地,用什么方法讓皇帝接受他的請求? (二)小組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任選文中四段中的一段,思考如下問題 1.用什么“情”打動人2.用什么“理”來明人
3.所選文段中,哪句最能引起你的共鳴,理由。
四、自我深情誦讀本文,體味“孝”道。
五. 實踐運用 倘若老師想讓你當班干部,而你又不想接受這個任務,如何“陳情”,寫一篇《陳情表》。自主導學輔助提示:第一段:奏訴早年家庭不幸,祖孫相依為命。(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思考分析: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
四大不幸……
第二段:稟訴祖母供養無主,實訴奉詔進退兩難。(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思考分析: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 晉對李陳情李對晉察臣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舉臣拜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除臣責臣劉病日篤告訴不許進退兩難催臣第三段:坦陳經歷態度,以求皇帝體恤。 ( 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思考分析:1、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 2、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 )( )( )3、本段文勢有三轉,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點落在哪里?( ) 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內容? 第四段:陳表乞養祖母,先盡孝后盡忠。 (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愿乞終養請求)1、假設你是晉武帝與李密面談,此時在此處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2、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合情合理合法不幸的家境——未曾廢離(陳情依據)兩難的處境——忠孝難全(博取同情)不仕的理由 ——克盡孝道(表明心跡)“兩難”的解決——先孝后忠(提出要求)語言特色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對 偶 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比 喻 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成 語: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知識點自學輔助: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1.導語的使用是為了引入情境,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好奇心,究竟是什么樣的文章能有如此威力,讓人落淚。激發其閱讀興趣
2.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根據課下注釋,工具書,學案等疏通文本,掃清文字障礙。
訓練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其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誦讀中掃清文本障礙,落實文言基礎知識。利用學案中的提示,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利用已有的學習資源進行自我學習。養成文言文誦讀的習慣,在誦讀中體味情感。檢測課堂內容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進行寫作訓練自主導學輔助提示部分主要是幫助學生們梳理思路,啟發對“情與理”的深入思考,能在適當的輔助下,獨立完成文本的深入學習。附: 《陳情表》學案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學習文言知識,體會作者的苦情、親情、忠情。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語言特色3、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理解“孝”的含義。教學重點與難點: 1、學習本文語言表達的委婉、暢達。 2、體會文章深摯樸實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義。教學方法:1、誦讀: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點撥:通過教師點撥使文言知識加以落實3、合作探究:通過學生的合作討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理解課文的現實意義。教學過程:一、課前小提示1、作者,李密,一名 字 , 代, 家2、釋題:(1)出處: (2)“陳情表”中的“陳”為 的意思,“情”為 的意思,“表”為 ,又稱 ,例如《出師表》。3、背景: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晉初散文家。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為人正直,頗有才干,以孝著稱,受舉薦,曾仕蜀漢為郎中和尚書郎,曾多次出使東吳。蜀亡以后,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新政權,籠絡蜀漢舊臣人心,征召李密為太子洗馬。他上表陳情,以祖母年老無人供養,辭不從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馬,官至漢中太守。后被讒免官,死于家中。 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以文學見稱,歷職郎署的李密當然被列為籠絡的對象。然而,李密對蜀漢則是念念于懷,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無怪乎晉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終于準如所請。二、誦讀中落實基礎知識1、教師范讀第一段,同學誦讀其他段,在誦讀中尋疑惑2、小組自由誦讀,合作解決疑惑,并落實下列知識點 (1) 正字音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 期功強近 煢煢孑立 常在床蓐 除臣洗馬 猥以賤微 生當隕首 責臣逋慢 劉病日篤猶蒙矜育 過蒙撥擢 寵命優渥 日薄西山 更相為命gēng 注意以下列通假詞并解釋閔:零丁:蓐:虛詞“以”的用法臣以險釁( ) 猥以微賤( )臣具以表聞( ) 圣朝以孝治天下( ) 但以劉日薄西山( )無以至今日( )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拜表以聞( )以下屬于什么句式而劉夙嬰疾病。(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保夕:
結草銜環:(2)知識點疑惑處疑惑處: 1 2 3 4 5 三、走近文本,體味情感,挖掘內涵 (一)自由誦讀并思考: 1、李密為何要向皇帝陳情?(用文中的語言回答) 2、陳的是什么“情”,即所陳的“情”分幾個層次? 3、怎樣陳的“情”,即作者面對進退兩難的境地,用什么方法讓皇帝接受其請求的呢? (二)小組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任選文中四段中的一段,思考如下問題2、 用什么“情”打動人3、 用什么“理”來明人4、 所選文段中,哪句最能引起你的共鳴,理由。四、自我深情誦讀本文,體味“孝”道。自主導學輔助提示:第一段:奏訴早年家庭不幸,祖孫相依為命。(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思考分析: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方面? 1 2 四大不幸 3 4 第二段:稟訴祖母供養無主,實訴奉詔進退兩難。(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思考分析: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 晉對李陳情李對晉察臣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舉臣拜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除臣責臣劉病日篤告訴不許進退兩難催臣第三段:坦陳經歷態度,以求皇帝體恤。 ( 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思考分析:1、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 2、他是怎么為自己辯解的?( )( )( )( )3、本段文勢有三轉,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點落在哪里?( ) 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內容? 第四段:陳表乞養祖母,先盡孝后盡忠。 (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愿乞終養請求)1、假設你是晉武帝與李密面談,此時在此處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2、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合情合理合法不幸的家境 ————未曾廢離(陳情依據)兩難的處境 ————忠孝難全(博取同情)不仕的理由 ————克盡孝道(表明心跡)“兩難”的解決————先孝后忠(提出要求)語言特色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對 偶 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比 喻 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成 語: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10
臣密言:臣以險釁(xìn),夙(sù)遭閔(mǐn)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xíng)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mǐn)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shào)多疾病,九歲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xiǎn)兄弟。門衰祚(zuò)薄,晚有兒息。外無期(jī)功強(qiǎng)近之親,內無應門伍尺之僮(tóng)。煢煢(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xiǎn)馬。猥[wěi] 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bū)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dǔ);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jīn)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zhuó),寵命優渥(wò),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gēng)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知識點:
一、 通假字
1、 夙遭閔兇(閔,通“憫”,可憂患的是多指疾病、死喪)
2、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3、 四十有四(有,通“又”)
二、 古今異義
1、 九歲不行(古義:不能行走;今譯:不可以、不中用、不好)
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義:成人自立;今譯:組織機構等)
3、 晚有兒息(古義:子女;今譯:呼吸時進出的氣)
4、 臣欲奉詔奔馳(古義:赴任;今譯:飛跑)
5、 則告訴不許(古義:申訴;今譯:對別人說)
6、 沐浴清化(古義:受潤澤,得到恩惠;今譯:洗澡)
7、 舉臣秀才(古義:優秀人才;今譯:泛指讀書人)
8、 臣以供養無主(古義:無人主持;今譯:不知所屬)
9、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古義:報答;今譯:向上級報告)
10、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古義: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譯:多指小)
11、 臣之辛苦(古義:指心酸苦楚的處境;今譯:指勞累的意思)
12、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古義:為謙辭;今譯:指動物)
三、 一詞多義
以: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因為)
臣具以表聞(用)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與無連用,譯為不能)
辭:辭不赴命(辭謝)
停數日,辭去(告辭)
歸去來兮辭(一種文體)
卒:保卒于年(終)
卒成帝業(終于)
軍旅卒發(通“猝”,突然)
永和四年卒(死)
矜:猶蒙矜育(憐憫)
不矜名節(顧息)
拜:謹拜表以聞(拜上)
拜臣郎中(授予官職)
除:除臣洗馬(授予官職)
登自東除(臺階)
誅亂除害(去掉)
曾:臣侍湯藥,未曾廢離(曾經)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
尋:尋蒙國恩(不久)
尋之無所得(尋找)
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沿著,順著)
夙:夙遭閔兇(早時)
夙興夜寐(早晨)
見:慈父見背(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關系,可譯為“我”)
非獨蜀之人士及而州牧伯所見明知(看見)
曹傀請見(謁見)
薄:日薄西山(迫近)
如履薄冰(扁平物上下兩面之間的距離小)
薄田幾畝(土地貧瘠)
不薄今人愛古人(輕視)
四、 詞類活用
1、 臣少多疾病(名詞用作動詞,生病)
2、 則劉病日篤(名詞作狀語,一天天的)
3、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名詞作狀語,相犬馬)
4、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名詞作狀語,向上)
5、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伍尺之僮(名詞作狀語,在外面,在家里)
6、 夙遭閔兇(形容詞用作名詞,憂傷的是常指父母之喪)
7、 猥以微賤(形容詞用作名詞,微賤的身份)
8、 凡在故老(形容詞用作名詞,指舊臣)
9、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形容詞用作動詞,遠離)
10、 臣具以表聞(使動用法,使••••知道)
五、 特殊句式
1、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判斷句)
2、 今臣亡國戰俘(判斷句)
3、 而劉夙嬰疾病(被動句)
4、 歷職郎署(狀語后置句,省略句)
5、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狀語后置句)
6、 愿乞終養(省略句)
7、 謹拜表以聞(省略句)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11
課前預習學案
一、 預習目標:
1、預習本文的作者及寫作背景
2、本文的文體特征
3、通讀全文把握重點字詞
4、正確斷句,能借助于字典翻譯文章
5、把握每段大意,體味作者情感
二、預習內容
1、作者簡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為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人,晉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為蜀國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年輕時師事名儒譙周。曾任蜀漢尚書郎,多次出使東吳,甚有才辯。蜀亡后,屏居鄉里,以孝聞,累舉不應。
2、資料鏈接
(1)背景知識
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與此同時,當時李密以孝聞名于世,晉武帝承繼漢代以來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實行孝道,以顯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時也用孝來維持君臣關系,維持社會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屢被征召。李密作為亡蜀之臣,心存疑慮,進退兩難。若辭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職,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烏鳥私情”,祖母“供養無主”為由,寫了此表。文章選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無怪乎晉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終于準如所請。
(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陳情的一種文體。
(3)蘇軾有言: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4)成語:躬親撫養、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3、正字音
險釁( )祚薄( )煢煢孑立( )床蓐( )拔擢( )優渥( )猥劣( )隕首( )希冀( )逋慢( )
4、給下列句子斷句:
①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②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③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④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5、預習思考
①試譯全文,圈出難解的字、詞、句,注意通假、活用、古今異義等文言現象。
②是誰陳情?向誰陳情?陳什么情?如何陳情的?
③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 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解決語言難點
2、讀懂文意,結合課文語句
3、體會文章深沉的情感并且鑒賞手法
學習重難點:把握文章大意、體味情感、鑒賞手法
二、 學習過程
(一)理清文章思路:
1、問:本文題目是《陳情表》,作者為什么要向晉武帝“陳情”?
2、問:所陳之情有哪些?師生共同討論,分段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梳理內容。
(二)探究文本內容
1)、探究第一段
1、思考:哪八個字總寫自己的坎坷命運?
2、思考:開頭陳述孤苦不幸有何作用?
3、思考:本段是作者陳述不仕的唯一事實依據,分析作者是怎樣以情動人的?
2)、探究第二段
1、思考:作者敘述了哪些“沐浴清化”(受恩寵)的事實?
2、在此情況下,作者處于兩難境地——既想“奉沼奔馳”以報知遇之恩,又想“順和情”,在家孝敬祖母。作者怎樣陳述自己這種困境以消除皇帝疑心?
3)、探究第三段
1、本段陳述自己不仕的理由,即原因是什么?找原句。
2、作者是如何合情合理地表達自己的盡孝心意的?
4)、探究第四段
作者怎樣解決不能兩全的矛盾,使自己既能盡忠又能盡孝呢
(三)體味感情并鑒賞藝術手法
1、本文感人,連皇帝都感動了,是因以情動人。概括所陳之情。
2、找出相關語句,簡析敘事陳情怎樣步步深入,達到乞終養目的的。
3、用駢文寫成:以四六言相間為主,多偶句,形式華美,但往往過于追求句式整齊,堆砌辭藻,影響內容表殼,內容空泛,形成浮華之風的不良文風。而本文卻是一篇內容形式完美結合的好文章。多四字句,對偶句,朗朗上口,易于成誦。誦讀中注意這一語言特點(四)探討對“孝”的看法。學生自由發言
三、 反思總結:本文的重點的詞語、文意及作者的情感
四、 當堂練習
1. 字音
臣以險釁( ) 夙( )遭閔( )兇 門衰祚薄( ) 煢煢( )孑( )立
床蓐( ) 猥以微賤( ) 洗馬( ) 非臣隕首 ( )
責臣逋慢( ) 猶蒙矜育( ) 過蒙拔擢( ) 寵命優渥( )
2.重點詞語
1、險釁:臣以險釁( ) 2、見背:慈父見背( )
3、奪:舅奪母志( ) 4、祚:門衰祚(zuò)薄( )
5、鮮:終鮮兄弟( ) 6、吊: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7、嬰:而劉夙嬰疾病( ) 8、廢:未曾廢離( )
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 10、尋:尋蒙國恩( )
11、篤:則劉病日篤( ) 12、拔擢:至微至陋,過蒙拔擢(zhuó)( )
13、區區: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14、聽:聽臣微志( )
3.通假字
(1)夙遭閔兇( )(2)零丁孤苦( )
(3)常在床蓐( )(4)四十又四( )
4.一詞多義
(1)行:①行年四歲( ) ②九歲不行( )
(2)矜:①猶蒙矜育( ) ②不矜名節( )
③愿陛下矜憫愚誠( )
(3)至:①至微至陋( ) ②無以至今日( )
(4)以:①臣以險釁( ) ②臣以供養無主( )
③謹拜表以聞( ) ④猥以微*( )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⑥臣具以表聞( )
(5)見:①慈父見背( ) ②二州牧所見明知( )
(6)親:①躬親撫養( ) 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
(7)日:①日薄西山( ) ②報養劉之日短( )
(8)當:①當侍東宮( ) ②死當結草( )
(9)薄:①日薄西山( ) ②門衰祚薄( )
(10)拜:①拜臣郎中( ) ②謹拜表以聞( )
(11)于:①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②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
(12)夙:①夙遭閔兇( ) ②夙夜憂嘆( )
5.詞類活用
(1)躬親:躬親撫養( )(2)日:則病日篤( )
(3)閔兇:夙遭閔兇( )(4)微:猥以微賤( )
(5)誠:愿陛下矜憫愚誠( )(6)終:無以終余年( )
(7)卒:保卒余年( )(8)遠,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
(9)進退: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10)聞:謹拜表以聞( )
6. 古今異義的詞
(1)至于:至于成立(①古義: ②今義: )
(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義: ②今義: )
(3)不行:九歲不行(①古義: ②今義: )
(4)秀才:后刺史榮舉臣秀才(①古義: ②今義: )
(5)告訴:則告訴不許(①古義: ②今義: )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義: ②今義: )
7. 特殊句式
(1)今臣亡國賤俘( ) (2)而劉夙嬰疾病( )
(3)則告訴不許( ) (4)且臣少仕偽朝( )
(5)急于星火( ) (6)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
附答案
1、 (xìn) (sù) (mǐn) (zuò) (qióng) (jié) (rù)(wěi) (xiǎn) (yǔn) (bū) (jīn) (zhuó) (wò)
2.重點詞語
1、險釁(艱難禍患,指命運不濟)2、見背:(背棄我,指死亡)
3、奪:(改變)4、祚:(福分)
5、鮮:(本指少,這里是沒有)6、吊:(安慰)
7、嬰:(纏繞)8、廢:(止侍奉)
9、察:(考察和推舉)10、尋:(不久)
11、篤:(病重)12、拔擢: (zhuó)(提升)
13、區區:(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14、聽:(準許)
3.通假字
(1)夙遭閔兇(通“憫”,可憂患的事)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4)四十又四(通“又”, 表示整數后有零數)
4.一詞多義
(1)行:①行年四歲(動詞,經歷) ②九歲不行(動詞,走路)
(2)矜:①猶蒙矜育(動詞,憐惜) ②不矜名節(動詞,自夸)
③愿陛下矜憫愚誠(動詞,憐憫)
(3)至:①至微至陋(副詞,極其) ②無以至今日(動詞,到達)
(4)以:①臣以險釁(連詞,因為) ②臣以供養無主(連詞,因為)
③謹拜表以聞(連詞,相當于“而”) ④猥以微*(介詞,憑身份)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詞,用) ⑥臣具以表聞(介詞,用)
(5)見:①慈父見背(代詞,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見明知(動詞,看見)
(6)親:①躬親撫養(代詞,親自) 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名詞,親戚)
(7)日:①日薄西山(名詞,太陽) ②報養劉之日短(名詞,日子)
(8)當:①當侍東宮(動詞,任,充當) ②死當結草(副詞,應當)
(9)薄:①日薄西山(動詞,迫近) ②門衰祚薄(形容詞,微薄,少)
(10)拜:①拜臣郎中(動詞,授官) ②謹拜表以聞(動詞,奉上)
(11)于:①州司臨門,急于星火(介詞,比)②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介詞,給)
(12)夙:①夙遭閔兇(名詞,很早,幼年) ②夙夜憂嘆(名詞,早晨)
5.詞類活用
(1)躬親:躬親撫養(名作狀,親自)
(2)日:則病日篤(名作狀,一天天地)
(3)閔兇:夙遭閔兇(形作名,憂患兇喪這事)
(4)微:猥以微賤(形作名,卑微低賤的身份)
(5)誠:愿陛下矜憫愚誠(形作名,誠心)
(6)終:無以終余年(動詞使動,使……結束)
(7)卒:保卒余年(動詞使動,使……終了)
(8)遠,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形作名,遠的地方)
(9)進退:臣之進退,實為狼狽(動作名,是否出來做官之事)
(10)聞:謹拜表以聞(動詞使動,使……知道)
6. 古今異義的詞
(1)至于:至于成立(①古義:到。②今義:程度副詞)
(2)成立:至于成立(①古義:成人自立。②今義:創立)
(3)不行:九歲不行(①古義:不能走路。②今義:不可以)
(4)秀才:后刺史榮舉臣秀才(①古義:優秀人才。②今義: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考中者)
(5)告訴:則告訴不許(①古義:申訴。②今義:讓別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義:辛酸苦楚。②今義:身心勞苦)
7. 特殊句式
(1)今臣亡國賤俘(判斷句)
(2)而劉夙嬰疾病(被動句)
(3)則告訴不許(被動句)
(4)且臣少仕偽朝(介詞省略)
(5)急于星火(狀語后置)
(6)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狀語后置)
課后練習與提高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臣以險釁(xìn) 夙遭閔(mǐn)兇 終鮮(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賤 責臣逋(bǔ)慢 猶蒙衿(jīn)育 寵命優渥(wò)
c.豈敢盤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煢煢孑立(qióng) 除臣洗(xiǎn)馬
d.逮(dǎi)奉圣朝 過蒙拔擢(zhuó) 門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為命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b.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c.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d.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3.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晚有兒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日薄西山:靠近
c.尋蒙國恩:不久 聽臣微志:聽從
d.劉病日篤:病重 夙嬰疾病:纏繞
4.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②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b.①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②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
c.①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②少多疾病,九歲不行
d.①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②祖母劉閔臣孤弱,躬親撫養
5.下列加點虛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進退:取消句子獨立性
c.無以至今日:沒有用來……的 d.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因此
6.與例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a.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b.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c.臣具表以聞,辭不就職 d.圣朝以孝治天下
7.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 )
a.至于成立 b.則告訴不許
c.實為狼狽 d.舉臣秀才
8.填空:
①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②但以劉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無祖母,__________;祖母無臣,__________。母孫二人,更相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譯下列句子
①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②臣欲奉召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③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崇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翼。
能力素質提高
閱讀下文,完成1—5題。
嵇康遇害
嵇康字叔夜,譙國人也,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性服食之事(服藥求長生),彈琴詠詩,自足于懷。所與神交者唯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瑯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山濤將去選呂,舉康自代,康乃與濤書告絕。此書既行,知其不可羈屈也。性絕巧而好鍛,宅中有一柳樹甚茂,每夏月,居其下以鍛。東平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康友而善之。后安為兄所枉訴,以事系獄,辭相證引,遂復收康。初,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于大樹之下。穎川鐘會,貴公子也,精練有才辯,故往造焉。康不為之禮,而鍛不輟。良久會去,康謂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會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馬昭)曰:“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因譖:“康、安等言論放蕩,非毀典謨,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釁除之,以淳風俗。”帝既昵聽信念,遂并害之。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帝尋悟而恨焉。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博覽無不該通。 該:完備。 b.此書既行。 行:流傳。
c.后安為兄所枉訴。 訴:敘說。 d.宜因釁除之。 釁:縫隙,引申為機會。
2.下列各句加點的字都有活用,選出分類正確的一項( )
①遠邁不群 ②康友而善之
③康友而善之 ④康不為之禮
⑤以淳風俗 ⑥康將刑東市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⑥/③/⑤
3.下列八句話,分別編四組,構成嵇康遇害根本原因的一組是( )
①遠邁不群 ②與魏宗室婚
③知其不可羈屈也 ④呂安服康高致
⑤辭相證引 ⑥會以此憾之
⑦嵇康臥龍也,不可起 ⑧言論放蕩非毀典謨
a.②③⑥⑦ b.①④⑥⑧
c.③④⑤⑦ d.④⑤⑦⑧
4.下面對文意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嵇康是魏國皇帝的親戚,官拜中散大夫。他超邁不群,常修養性服食之事,不與一般人結并,他所與神交的只有“竹林七賢”罷了。
b.嵇康當大夫時,也常常在柳樹下打鐵,有一次他與向秀打鐵,鐘會特意來拜訪,他不予理睬,鍛不輟,鐘會站了半天,只好回去,他又說:“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因此鐘會非常恨他。
c.嵇康與呂安友善,呂安被他哥哥枉訴,引稽康為證,于是稽康也被收。鐘會向司馬昭進譖言,要他因釁除之,于是嵇康呂安同時被害。
d.嵇康在東京被刑時,三千太學生請求他留下來做老師,嵇康不答應。他看日影,還未到行刑時,便索琴彈一曲《廣陵散》,嘆道:“《廣陵散》于今絕矣!”天下士人都為他悲痛。
5.翻譯下列句子(4×5分)
①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②山濤將去選官,舉康自代。
③康乃與濤書告絕。④后安為兄所枉訴,以事系獄,辭相證引,遂復收康。
附參考答案:
1.a(b責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b
3.c (聽:準許) 4.b 5.a 6.a
7.c(a成立:成人自立;b告訴:申訴;d秀才:優秀人才)
8.①零丁孤苦 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
②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無以至今日 無以終余年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9.①既沒有叔伯,又沒有兄弟。門戶衰敗,福氣淺薄,很晚才有了兒子。在外沒有任何近親,在內沒有照應門戶的僮仆。孤孤單單,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互相慰問。
②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馬上去京,可是祖母劉氏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想茍且順從私情,向上官申訴卻不被允許。我簡直是進退維谷,實在狼狽。
③現在我是個亡國的俘虜,是最微賤最鄙陋的,過分地蒙受朝廷的破格提拔,恩寵優厚,怎么敢徘徊逗留、猶疑不決,有什么非分的企圖呢?
1.c 2.d 3.a 4.c
5.①嵇康談吐優雅,風度翩翩,可是卻使形體像土木一樣,不能修飾美化自己。
②山濤將要離開掌舉的官職,推薦嵇康代替自己。
③嵇康就給山濤一封宣布絕交的信。
附翻譯: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文帝黃初五年,譙郡人,因曾任中散大夫,后人有稱其為嵇中散。嵇康的祖先本姓奚,原籍是會稽人,后來因避禍來到譙郡,因為居住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嵇山,嵇康祖先遂舍棄原姓,改姓嵇姓。
嵇康的父親嵇昭,曾擔任治書侍卿史職務。嵇昭早亡,嵇康靠母親和兄長嵇喜撫養長大。嵇康少時聰明好學,但是驕縱任性,遠邁不群,這種性格深深的影響了他的為人處世,史書上稱他少有奇才,博覽群書,無師自通,學識非長淵博。他愛好音樂,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的高明,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高手。嵇康的書法也很有名。造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眾鳥翱翔,群烏乍散。”他的詩的水平也可以稱得上大家。
嵇康不但才華出眾,而且長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晉書—嵇康傳》稱他“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鳳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然自成。”這個可以說嵇康是個美男子了,見到他的人都說:嵇康風度瀟灑,晴朗挺拔。還有人說:瀟灑的象松林中的風,清高而舒緩綿長。山濤說:嵇康的為人,剛正如孤松獨立,他的醉態如玉山崩塌。
竹林七賢中的山濤一見到嵇康和阮籍,就趣味相投,山濤的妻子發現丈夫與這兩個人的交往不比尋常,就詢問山濤,山濤說:“我一生中可以作為朋友的,只有這兩個人罷了!”“我也想觀察觀察他們,可以嗎?”山濤的妻子問道。山濤答應了。過了幾天嵇康和阮籍來了,山濤把他們二人留在家里住下,親自安排酒席招待。晚上,山濤的妻子偷偷的觀察其二人,
直到早晨都忘記離開了。山濤問他的妻子:“這兩個人怎么樣?”妻子道:“你的才氣比他們差遠了,只能以你的見識和度量和他們教朋友。”山濤說:“你說的對。”
嵇康二十歲的時候,被曹操的兒子曹休看中,把女兒長樂公主嫁給了他。從此嵇康成了魏朝皇室的宗親,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嵇康的仕途非常順利,不久就做了郎中后來又做了中散大夫。入京為官,令嵇康非常興奮,他知道,理想壯志的實現只有通過仕途才能實現。但是不久他就失望了。當時,魏明帝曹睿已死,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佐曹芳,典型的浮華派公子哥何晏當了吏部尚書。曹爽和這些人混在一起,把朝廷搞的烏煙瘴氣,為所欲為。
嵇康看清楚了,此時的曹魏集團,已經失去了早年的雄姿英發,變得飛揚跋扈。他更明白,司馬懿決非庸碌之輩,而是一個老謀深算,內藏禍端的人物。他預感到一場撕殺將不可避免。為了避開斗爭的鋒芒,他離開了京城,到山陽隱居了下來。
當時,他和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交往過密,幾個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稱“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但是當時思想分歧較大,后來又各走各的路,差距就更大了。但是當時他們都沒有參加政治斗爭,被世人稱為清高之世。
正始十年,司馬懿突然發動了“高平嶺之變”催跨了曹爽集團,掌握了朝廷的大權。但是這不等于曹氏和司馬氏的矛盾得到解決,而是新的斗爭正在醞釀,一些擁有軍事實力的親曹的人,先后起來反抗司馬集團。
嘉平三年,太尉王凌首先在揚州發難,企圖推翻司馬集團,廢皇帝曹芳,立楚王曹彪為皇帝。但是,機密泄露,司馬懿首先發難,迅速領兵征討王凌,王凌兵敗自殺!
嘉平六年,中書令李豐密謀鋤掉司馬師,也是因為機密泄露被殺。正元二年魏鎮東將軍毋丘儉和揚州總鎮史文欽,聯合起兵討伐司馬師。這個消息給嵇康帶來一線希望,他想起兵響應毋丘儉和史文欽。有一次他征求山濤的意見。山濤分析了當時的情況,勸告嵇康不要貿然起兵,否則就會大難臨頭。不久嵇康得到消息毋丘儉兵敗被殺,史文欽狼狽的逃到東吳。
司馬氏獨斷朝廷,擅自廢立皇帝,對一些名士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法。逆者死,順者生。嵇康堅決不順從司馬集團。為了免遭迫害,便采取了玩世不恭的態度,輕蔑禮法,縱酒玩樂。放浪形骸。
嵇康的門前有一棵大樹,長的非常茂盛,又有一條小河順著門前流過,夏天,樹下河邊清涼宜人。嵇康常在樹下河邊生起爐子,架上鐵砧,嵇康打鐵的手藝很高。當時嵇康家中貧寒,常靠打鐵來賺錢糊口。給他幫忙的是向秀。向秀拉動風箱,;爐火正紅,嵇康脫掉上衣,掄起大垂煉擊鐵器,火星四飛。滿身是汗的嵇康似乎叢中找到了樂趣,并不在意收入。有時候鄰居來讓他修理工具,他分紋不取。打累了,嵇康和向秀就在樹下休息,邀請一些親朋好友開懷暢飲。談論一些無關政局的話題。
嵇康變了,增加了乖僻的行為有時后難以讓人理解。他本來是個美男子,風度偏偏,現在卻變成了一個落魄的模樣。他常常的額披頭散發,毫不注意修飾,他的頭發和臉常常一個月都不洗,天長日久就生了許多的虱子,有時候瘍的受不了,便伸手往身上亂摸亂瘙,不顧場合,也不管他人的笑話,摸出虱子來就用手指把它掐死。 其實,嵇康把自己弄成這個模樣,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保身之術吧!實質上他以這種土木形骸,作踐自己的方式,表達了他堅決不屈服司馬集團的態度。這是一種無言痛苦的抗爭。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12
[第一種]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和
駢散結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
3.繼續指導學生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常識;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背誦第一、三段,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2.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語及相關常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里。
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
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
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這
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
當強烈的感人力量。二、熟讀背誦
1、學生輕聲誦讀課文,對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課文;同時提醒學生注意以下詞句:
○1注意以下加點字的讀音和在詞義: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門衰祚薄 日薄西山 煢煢孑立 床蓐
猥以賤微 生當隕首 責臣逋慢 猶蒙矜育 過蒙撥擢 寵命優渥
期功強近 終鮮兄弟 除臣洗馬 劉病日篤 更相為命
○2注意以下加點虛詞的詞義和用法:
以:臣以險釁 臣以供養無主 猥以微賤 臣具表以聞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劉日薄西
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點的實詞:
慈父見背 二州伯牧所見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兒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舉臣秀
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聞 尋蒙國恩 除臣洗馬 猶蒙矜育 不矜名節 愿乞終養 聽
臣微志 庶劉僥幸 不勝…之情 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2、簡要疏通以上詞句。
3、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提醒學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調。
第一段:凄苦,悲涼;
第二段:感激,懇切;
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
4、指導學生背誦第一段。
總起: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撫養【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無親無戚【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
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臥【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5、熟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第三段。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不矜名節【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寵命優渥【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篤【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不能廢遠【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
區不能廢遠。】
7、熟讀第四段。
8、解題:討論:結合上節課反復誦讀課文的體會,你認為“情”在本文中有哪幾層含
意?。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
賀。那么,李密的這個奏表,題為《陳情表》,“陳”是陳述的意思,“情”注解沒有,那
是什么呢?
提示:情:○1情況(事實);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投影)
9、完成課后練習和同步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背誦第三段導入。
二、 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出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
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
擢,寵命優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
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
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身世孤苦悲涼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孝治天下(理)盡忠日長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決矛盾 先盡孝后盡忠
沐清化蒙國恩 祖母病篤(情)盡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
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話,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引導:這個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論,
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論直接了當地說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
事?
提示:故臣當終養祖母,不能廢遠。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與李密面談,此時在此處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
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
名節”,二在圣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實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
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
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見上圖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
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
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小結: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總之,全文首先
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繼則寫自己愿意奉
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
求準如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
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陳情表》明顯的
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
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
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
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
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合文章的構思,說說這些語句
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閔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
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
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
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
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
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祖
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圣朝
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
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
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
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
動人?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以狼狽比喻進退為難的情境,形象生動。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似犬似馬,忠懇之情,怖懼之態溢于言表。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勢緊迫。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零丁孤
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
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6、小結: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
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
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
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
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
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
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
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3、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
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蘇軾語)讀《報任安書》不下淚者,其人必不為人。
[第二種]
a.課時安排:XX年12月5-6日周三\\\\四共3課時。no.75&76&77
b.教學目標:1.基礎知識目標:以情動人的文筆,分析作者敘事陳情怎樣逐層深入,達到乞終養的目的,準確反映筆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標:苦情、親情、忠情--真實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養目標: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
c.教學重點:本課主要是以情動人,在指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之后,讓學生找出敘述作者苦情、親情、忠情的語句,進而分析作者敘事陳情怎樣逐層深入,達到乞終養的目的。
d.教學難點:動筆的勤奮。
e.教學方法:反復誦讀的新授課。
f.教具使用:相關課件powerpoint格式。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作者簡介:
二、誦讀提示:
1.注意體會作者的真摯感情。
本文是寫給皇帝的信,以敘事為主。在敘事中包含著作者真摯的感情。誦讀時,要注意文章的層次,做到有表情地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注意體會文中抒發的感情。
2.本文多四字句(五至七字句,可以看作加統領字的四字句),讀來容易朗朗上口,鏗鏘有力。但在以四字句為主的同時,又雜以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字的句式,構成了句式的錯綜變化,使文章脈絡流走,音韻和諧。誦讀時要加以體會,讀出文章的節奏感。
3.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門衰柞薄、煢煢孑立、床蓐、猥以微賤、非臣隕首、責臣逋慢、猶蒙矜育、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三、整體感知:
理解本文,首先要對寫作背景有所了解:司馬氏集團滅蜀后,為了籠絡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賢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應詔,會被誤認為\\\'矜守名節\\\',不與司馬氏王朝合作,招來殺身之禍。司馬氏集團通過陰謀和屠殺建立了西晉政權,為了鞏固統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李密至孝,與祖母相依為命,寫此奏章,陳述自己不能奉詔的原因,提出終養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寫,皆是真情實意。為了喚起武帝的憐憫心,作者不是直陳其事,而是凄切婉轉地表明心意,圍繞著\\\'情\\\'\\\'孝\\\'二字反復陳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為命的苦況親情,表達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順祖母的哀哀衷情。
1.第一段指導要點
(l)前一層從縱的方面寫本人從出生利\\\'成立\\\'的歷史、兼用總提分承的方式。\\\'\'\'\'\\\'夙遭閔兇\\\'一句是總提.以下依次寫父、母、祖母,最后說到本人。與父死母嫁.是為了說明祖母\\\'躬親撫養\\\'的原因,寫本人\\\'多疾病\\\'是為了說明\\\'撫養\\\'之不易,都是為下文\\\'臣戈祖母.尤以至今日\\\'這句話張本。
\\\'\\\'\'\'\'零丁孤苦\\\'\'\'\'\\\'是關鍵語.下面有多處與之相照應。
(2)后一層從橫的方面敘述家庭人丁衰微的狀況。義中反復強調的是一個\\\'無(鮮)\\\'字;至于\\\'兒息\\\',則雖\\\'有\\\'而\\\'晚\\\',又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極寫其孤單凄 的心消.使人讀而生悲。在這種狀況下.身邊有一個疾病纏身的老祖母.怎能離家遠行呢?不言而喻,如此層 敘述的目的.就在\\\'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這八個字上。這一層 是為下 \\\'祖母無臣 無以終余年\\\'一句張本。
\\\'未曾廢離\\\'也是關鍵語。下文\\\'供養無主\\\'\\\'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愿乞終養\\\'待都是跟它相照應。
第一部分陳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孫相依為命的情形。先以\\\'臣以險釁,夙遭閩兇\\\'八字,概括自己的坎坷命運。然后講述幼年時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賴祖母撫養,說明\\\'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再述家門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纏身,說明\\\'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這段內容,是陳情不仕的唯一事實根據,作者寫得凄切盡情,以使武帝對自己由惱怒峻責化為同情憐憫。
2.第二段指導要點
(l)前一層敘朝廷 召之殷.是按時間 順序記敘的.故有\\\'前r\\\'\'\'\'\\\'\\\'后\\\'\\\'\\\'尋\\\'等字眼。征召的級別也越來越高:先郡,次州.最后是朝廷。這一層的敘述十分得體:[1].開頭稱頌朝廷的清明教化。
[2].\\\'孝廉\\\'\\\'秀才\\\'是薦舉人才的科目,不是官職,用\\\'辭不趕命\\\';\\\'郎中。\\\'\\\'\\\'洗馬\\\'是官職,用\\\'辭不就職\\\'。
[3].表達了感恩心情。
本層是為下層作鋪墊的,又為第三段中\\\'過蒙拔擢,寵命優渥\\\'一句張本。
(2)后一層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先寫朝廷、地方的催運。后后寫自己的苦衷情詞悲側.動人心扉。
\\\'劉病日篤\\\'承上文\\\'風嬰疾病\\\',又為下文\\\'但以劉日薄西山……朝不慮夕\\\'一句張本。
第二部分寫朝廷對自己優禮有加,而自己卻由于祖母供養無主,不能奉詔的兩難處境。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達自己對晉武帝的感激之情,再歷敘州郡朝廷優禮的事實。然后明確提出奉詔奔馳和孝養祖母的矛盾,給下文留下懸念。
3.第三段指導要點
(1)本段須作一氣讀.但文勢有三轉:首先轉入\\\'以孝治大下\\\'的大理.說自己應當得到同情;其次轉到自陳宦歷、稱頌君恩上來.表明辭職與\\\'名節\\\'無關.以求得皇帝 諒解;最后轉入正意.暗寫\\\'孝\\\'宇.說明這是辭職的唯一理由。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伏推\\\'\\\'且\\\'\\\'\\\'但\\\'。
(2)自陳宦歷一節寫得委婉動人,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作結.表達了至為懇切 感情。說劉病一節,語語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3)\\\'孤苦\\\'一同承首段.又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張本。\\\'\\\'不能廢遠\\\'承前段,又為下段\\\'愿藝終養\\\'\'\'\'\\\'一句張本。
第三部分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陳述了自己的從政經歷和人生態度,并再強調自己的特別處境,進一步打消武帝的疑慮,求得體恤。針對上文留下的孝順祖母和回報國恩之間的兩難選擇,這段首句即言以孝治天下是治國綱領,言外之意則孝養祖母雖為徇私情,卻也不僅合情亦合理合法,并為下文乞終養給出了理論根據。隨后說自己出仕蜀是圖宦達。不矜名節,打消武帝疑慮。再以祖母病篤,說明自己確實不能遠離出仕。
4.第四段指導要點
(1)本段亦須作一氣讀:先以\\\'愿乞終養\\\'點明這篇表文的主旨.后以\\\'聽臣徽志\\\'請求皇帝恩準語意直貫而下。
(2)貫穿全段的是\\\'盡節\\\'\\\'報養\\\'二語。開頭說\\\'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結尾說劉\\\'卒保余年\\\'之后,當\\\'隕首\\\'\\\'結草\\\'以報,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說得入情入理。
(3)末句\\\'臣不勝……以聞\\\'是當時表文結束時使用的套語。
第四部分明確提出陳情的目的\\\'愿乞終養\\\',先盡孝后盡忠。作者先比較自己和祖母年歲,說明盡孝之時短,盡忠之日長,然后提出\\\'終養\\\'的要求。再極其誠懇地說明自己的情況,是天人共鑒。表達自己對朝廷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忠心。
亞里士多德說:\\\'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運用了最恰當的抒情方式,終于打動了晉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詔\\\',允其不仕。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愿意\\\'盡節\\\'于皇帝,是出于感恩圖報的心情,不能跟報效國家同日而語。
四、鑒賞要點討論:
1.融情于事。強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無論是述自己的孤苦無依之情,還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為命的深厚親情,都是通過敘事來表達的。而自己對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對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滿情感的筆調來寫的。
2.語言形象生動,自然精粹。本文雖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對偶句,有駢文的整儷之工,但語言卻絕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從肺腑流出,絲毫不見斧鑿痕跡。文章語言十分生動形象,如第一段寫孤苦無依之狀,第二段寫州縣催迫之景,第三段寫祖母病篤的慘苦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該文在語言上還十分精練準確,有些詞句,成了成語。
五、課后練習解題指導:
一題。設計此題目的,是為了落實教學大綱的要求。指導學生背誦時,最好結合誦讀提示,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本題。
二題。設計此題目的,意在使學生在誦讀中,注意本文陳情于事、文筆委婉的抒情特點。《古文觀止》的評語,點出本文抒情真實自然(\\\'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作者在文中所陳之情,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因處境狼狽而產生的憂懼之情,二是對\\\'詔書切峻,責臣逋慢\\\'的不滿情緒,三是對祖母劉氏的孝情。正因為作者所寫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會產生\\\'悲側動人\\\'的效果。
三題。設計此題目的,意在使學生注意文中重要的字詞,正確理解其含義。參考答案如下:
1.臣以險釁,夙遭閱兇。險釁:指命運不好。夙:早時。兇:不幸。
2.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見背:離開我。背,背離、離開。
3.門衰柞薄,晚有兒息。薄:淺薄。息:子。
4.尋蒙國思,除臣洗馬。尋;不久。除:授予官職。
5.豈敢盤桓,有所希冀。盤桓:徘徊不進的樣子。希冀:這里指非分的愿望。
6.聽臣徽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聽:準評。卒:終。
四題、設計此題,意在提醒學生注意本課中至今還在使用的成語,以積累詞匯,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
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口簿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
五題、這是一道開放題。意在讓學生討論一下對\\\'孝\\\'的看法。一方面.封建統治者提倡\\\'以求治天下\\\'的倫理觀.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自己的統治,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另一方面.孝敬父母長輩.又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道德.至今仍未過時。此題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第三種]
教學目標:1、從了解李密所處的時代入手,理解他為什麼向晉武帝 陳情,“乞愿終養”、“辭不赴命”。
2、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掌握一些成語和習用語。
教學設想:1、本文語言富于節奏和感情色彩,應讓學生熟讀并疏通文字。
2、了解這一時期特定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理解全文。
3、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范讀,學生散讀。
二、有關情況介紹。
1、晉武帝為何要征召李密?
2 (晉武帝司馬炎于公元263年建立了西晉王朝。為了穩定民情,籠絡人心,對于西蜀的名人賢達,或征召他們到洛陽供職,或任命他們留在中原的子孫做官。晉武帝下詔征李密為太子洗馬。)
2、李密為什麼要委婉陳情?
2 (李密在西晉建立前,曾在蜀國做官。作為一個“少仕偽朝”的“亡國賤俘”,四次被征召,四次拒絕,很容易使晉武帝產生疑忌,會以為李密懷念蜀漢,不滿新朝。而這是一種違抗圣命大逆不道的行為。在逼迫甚急的情況下,李密上表陳述情由,敘述自己不幸的身世,說明不能應征出仕的原因。)
三、教師指導學習課文。
1、點撥疑難字、詞。
鮮--少 廢--停止 察--舉薦
除--拜授官職 矜--注重、崇尚 擢--提拔
過--過分 盤桓--徘徊
2、概括每段大意,說說各段之間的聯系。
2 (第一段--敘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開篇以“臣以險釁,夙遭閔兇”八個字概括幼年時期的不幸遭遇,落筆十分凄楚。接著寫“險釁”、“閔兇|的具體內容:“六月”喪父,“四歲”母親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然后敘述家庭的孤獨單薄,叔伯兄弟,遠近親屬,一概沒有,只有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段末點明“臣侍湯藥,未曾廢離”,暗含為了盡孝無法應詔之意。)
(第二段--敘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進退兩難。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達自己對朝廷的忠,再敘述多次征召的經過,段尾以“供養無主”、“劉病日篤”來說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難全,進退兩難的境地。)
(第三段--述祖孫更相為命的關系,說明自己并非欲全名節而辭不赴命。本段一開始就擺出圣朝的施政綱領:“以孝治天下”,那么自己有祖母需要照顧,理應留在祖母身邊,以盡孝道。又貶抑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最后申述不能奉詔就職的原由。祖母病情嚴重,生命垂危,“母孫二人,更相為命”。這些都是實情,顯得真切感人。)
(第四段--懇請晉武帝批準終養祖母的要求。本段換一個角度陳述理由:“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一“短”一“長”的對比,說明奉養祖母不會有礙于報效朝廷。接著明確提出自己的請求,最后以“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誓言作結。)
3、李密陳情的目的是什麼?作者抓住什麼來打動晉武帝?
2 (能夠為祖母盡孝,拒絕征召,又能得到晉武帝的恩準和諒解,免去疑忌和殺身之禍。作者抓住晉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綱領,用“孝道”打動晉武帝,使晉武帝不得不承認他善于為自己辯護,并寬容了他。)
4、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2 (a、排偶句的運用,有不少是為了通過相互對立和相輔相成的內容,來強化情意的表現。)
例:“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循私情,則告訴不許。”通過內容的對立,將盡忠與盡孝的矛盾強化,突出進退兩難的處境。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外無期功強勁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通過上下、左右、內外的相輔相成,突出了李密孤苦零丁、無依無靠的情景。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而報劉之日短。”通過時間“長”與“短”的比較,巧妙地提出了一個先盡孝后盡忠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通過“生”與“死”的對舉,表明了一定要報大恩的決心。
2 (b.練達而概括的四字句連用,對制造情勢、渲染氣氛起了很大的作用。)
例:“詔書切峻,責臣 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如星火”一連 六個四字句,三層排比,短語迫促,一氣呵成,造成一個上責下催,透不過氣來的緊急氣氛。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一連四個四字句,借比喻,用夸 張,將祖母劉危在旦夕的情勢形容殆盡。
積累成語:
零丁孤苦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急于星火 進退狼狽 日薄西山 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氣息奄奄 更相為命 皇天后土 實所共鑒 生當隕首 死當結草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結構思路的縝密、嚴謹和語言表達的委婉、暢達。
2、體會文章深摯樸實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義。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1、在吟誦中解讀作者的“情”字,體會本文悲惻動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陳述的層次及語言特色,體會情之深,理之透。
3、在較短時間內把握文意且背誦全文;對“忠”“孝”的理解。
教學設想
教材、教法分析
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訴自己同祖母劉氏相依為命的境況,申訴暫時不能應召為官的苦衷。因而申訴什么、如何申訴就成了文章的重點。本文出于情字,歸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令人讀之悵然。教學中要把握這個寫作特點,加強誦讀,在誦讀中體會作者融于字里行間的心緒、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說理邏輯性很強,可通過理清文章的思路來進行體會,并注意文章前后內容的照應,注意整體把握,讀出層次,讀出感情。最后落實到文本來看“孝”字,聯系現實談“孝”字,吸納文中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
教學方法
以誦讀、點撥為主,輔以討論和練習。
媒體設計
投影或多媒體展示部分提示語句,以及結構框架,為加強理解、識記之用。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的美德,譬如勤勞、善良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下面我們就來看以孝而著稱的《陳情表》。
(解說:可請學生對“孝”字小議一二,以活躍思維,加強感性認識,為閱讀本文和解決課后練習三作準備。)
二、解題
1、出處: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卷三十七。
2、體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已見的一種奏章(如《出師表》)。
(解說:解題可先停留在題上,弄清“表”的意思,然后由點撥“陳情”直接過渡到文章內容,而將有關作者和背景知識穿插在課文內容品析中,以便于記憶。)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①對照注釋,自由誦讀全文,自行圈點加注。提醒學生注意“鮮”“期”“強”“洗”“有”等讀音變化的字,以及“閔兇”“見背”“祚薄”“兒息”“逋慢”“盤桓”“希冀”等詞語的解釋。
②內容與形式梳理。
范讀全文,由題目展開思考:為什么要“陳”?“陳”什么?如何“陳”?
內容梳理:
“陳”的原因:除臣洗馬,辭不就職(或: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的內容:夙遭閔兇;更相為命;不能廢遠;愿乞終養。(或:陳述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結構梳理:
“陳”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或以情動人)。
(解說:以寬泛的討論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寫作的內容及意圖,感受“情”的魅力。內容、形式梳理可制作成投影片。)
2、具體研習1~2段
①自由誦讀第1段。
a.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
(抓住本段的綱)下面哪些內容屬于“閔兇”?
故不能廢遠(為下文伏筆)
b.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語言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解說:把握作者陳述思路,以便于理解、品味和記憶)
提示:
縱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品析:父死母嫁,寫“躬親撫養”的原因;多病不行,寫“躬親撫養”的不易。語言簡潔,寥寥數語表現了“躬親撫養”的艱難、辛酸與勞苦,為下文“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張本。
橫的方面:外、內
品析:強調“無(鮮)”字,“兒息”雖有卻“晚”,可見“門衰祚薄”,祖孫相依為命。“無”“鮮”等寫出了人丁不旺、兩代孤傳的特殊關系。以白描手法見情感的樸素、真摯。
c.哪些語句可見祖孫的相依為命?哪些詞語直接寫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
相依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憫惜;撫養(照應“臣無祖母無以……”);夙嬰疾病——靠孫子侍湯藥(照應“祖母無臣,無以……”)。
凄苦: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動地表現其孤苦之情狀,令人讀而生悲。
d.開頭以“險畔”“閔兇”備述孤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層層敘述,極言凄苦,落在“未曾廢離”上,為表主旨蓄勢。
(解說:教師先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參照課文回答,回答同時即解釋重點字詞句,為詞語理解創造語境,不孤立地、割裂地、僵硬地解釋、記憶。在回答的同時引用、整理、理解、誦讀、記憶,并將品味穿插其中。部分提示可制作投影片。)
②自由誦讀第2段。
a.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
提示:二層。第一層敘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層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b.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按時間順序)和時間詞相對應的表征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么?為何官職遞增卻“辭不赴命”(就職)?(采追加問的方式)
提示:
表時間:逮、前、后、尋(解釋“逮”和“尋”,積累相關詞語)。
表征召:察、舉、拜、除、當;孝廉、秀才、郎中、洗馬(解釋、積累有關文化常識。“孝廉”“秀才”是薦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層如何見事態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提示:
事態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強己所難之窘迫。
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品析:訴說自己辭職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奉”“沐浴”,稱頌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
(解說:將詞句理解、內容探究、語言品味及背誦記憶融合起來,做到讀在口中,感在心中,記在腦中。因此穿插在討論中的朗讀必不可少,朗讀也成為本課訓練的重點。)
3、課堂小結
文章簡潔生動、真摯樸實。寫自己的遭遇和對祖母的感情,如傾吐肺腑,沒有一點藻飾、做作或夸張,于樸實中見至真、至美、至善。語言形式,駢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語表情達意。思路清晰,語言機智得體,內涵豐富,惟多讀方能體會。
四、布置作業
1、列出“陳情”的思路,并在此基礎上背誦。
2、與第1段“未曾廢離”照應的地方有哪幾處?可見作者的什么感情?
(解說:作業1為識記之用;2為進一步熟悉下文,體察感情。)
《陳情表》閱讀答案 篇14
一、關于作者與背景
李密,晉初散文家,字令伯,四川彭山縣人。幼年喪父,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長大后博學善辯。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與此同時,當時李密以孝聞名于世,晉武帝承繼漢代以來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實行孝道,以顯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時也用孝來維持君臣關系,維持社會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屢被征召。
二、能力檢測
1、下列紅色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A、臣以險釁(xìn) 夙遭閔(mǐn)兇 終鮮(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賤 責臣逋(bǔ)慢 猶蒙衿(jīn)育 寵命優渥(wò)
C、豈敢盤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馬
D、逮(dǎi)奉圣朝 過蒙拔擢(zhuó) 門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為命
2、下列紅色字解釋有誤的兩項( )( )
A、晚有兒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廢離:停止
C、尋蒙國恩:尋找 除臣洗馬:授與官職
D、劉病日篤:病重 不衿名節:自夸
E、日薄西山:靠近 聽臣微志:聽從
F、夙嬰疾病:纏繞 供養無主:主持
3、下列紅色“以”解釋完全相同的兩項( )( )
A、臣具以表聞 B、猥以微賤
C、但以劉日薄西山 D、圣朝以孝治天下
4、下列紅色虛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進退:取獨
C、無以至今日:沒有用來……的 D、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因此
5、下列紅色詞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 )
A、至于成立 B、則告訴不許 C、臣之辛苦 D、舉臣秀才 E、實為狼狽
6、填空:
①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②但以劉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無祖母,__________;祖母無臣,__________。母孫二人,更相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者富貴而名摩①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①摩:通“磨”。
7、下列表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項( )
A、古代富貴而名字磨滅的人數不勝數,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所知。
B、《周易》《春秋》《離騷》《國語》《呂覽》《說難》《孤憤》《詩》都是圣人抒發憤懣之作。
C、周文王等人都是因為現實的不如意,為發泄抑郁不平之氣而著書,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
D、“思垂空文以自見”一句的意思是想留下文章來表現自己的思想。“空文”,是與具體的功業相對而言。
附參考答案:
1、A(B責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CE(尋蒙國恩:不久;聽臣微志:準許)
3、AD都是“用”(B、猥以微賤:憑借;C、但以劉日薄西山:因為)
4、A、急于星火:比
5、E(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則告訴不許:申訴; C、臣之辛苦:辛酸和苦楚; D、舉臣秀才:優秀人才)
6、
①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②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7、C.“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原文沒此意。
妹妹
高二(7)班 楊嫻靜
“我一看就知道楊雅沒在好好學!每次我下班一回來,她就趕緊向我匯報:‘媽,我今天背什么什么了……,怎么樣,給你背吧!’——明明知道我聽不懂!”媽媽一邊疊衣服一邊忿忿地向我報怨。
我背對著她,飛速地敲著鍵盤,想像著古靈精怪的老妹若聽到這些后臉上應呈現的令我愉悅的表情。
由于我非常企盼看到,便打算在晚飯后散步回家的路上慢慢講給她聽。但她反應比我快,率先建議:“嗯~親愛的,”我警覺地轉過頭,“干嗎?”“別緊張啊!呵呵。我們先別回去,先運動運動再說,怎么樣?”
“你行了,招吧,怎么了?”我一向喜歡果斷地揭穿她。
她急促轉過漲紅的臉,對視一會,終于心虛了笑了笑:“不是,主要吧……我就有點怵我娘,”語氣開始流暢“你不知道啊?!我覺得她臉上就寫了倆字——作業 !所以吧,每天她一下班,我就趕緊向她匯報,我今天干嘛干嘛了……”她仍滔滔不絕,我笑地快要死去……
親愛的(老妹),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啊!
二
“哈哈哈……我給你們講個笑話啊!有一次我們班一男生送我好朋友一瓶冰紅茶,我正聽隨身聽,以為他送我的呢!……哈哈,結果我就把它喝了!”
她幾乎是喊出最后一個字,然后就啞然了——她已笑不出聲了——閉眼張嘴,拼卻最后一點氣力——我了解,那是她在歇斯底里的情況下登峰造極的狀態——她已經笑的快昏死過去了。
電梯里還有兩個人,木然地看著她,心里充滿了問號——“這有什么可笑的?”
等她有點緩過來時,我皺著眉問她,“你沒事吧?……干嘛這么興奮啊?”
“因為…因…為,我不極度興奮就會極度哀傷!”她顯然還沒從至High的境界緩回來,斷斷續續地大喊道,“親愛的,你更喜歡我哪一種啊?”
“……”我需要時間。
認真思索了一番后,我嚴肅的告訴她:“你還是離我遠一點吧。”
“……”
三
“看!那有只貓!”我驚呀。
“黑的耶……看是不是‘四蹄踏雪’?”
“嗯…不是…但是它通身烏黑,一根尾巴倒是雪白雪白的……”
“哦……‘雪里拖槍’!”
“雪里拖槍?”聽者迅速轉頭。
“真生動啊!黑貓拖著一支還沾著雪花的長槍……畫面感強!一個拖字更用的好!妙啊!……是哪位大俠的創作?”
“我編的。”
[評語] 楊嫻靜同學這篇隨筆看似信筆寫來,毫無章法,實為大家之筆,幾個動作及幾組對話就將“妹妹”的形象刻畫得生動入微,躍然紙上。文章開頭入題快,以情境開頭,又以情境結尾,行文簡潔,干脆利落毫無贅言,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