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測試
我的母親
豐子愷
中國文化館要我寫一篇《我的母親》,并寄我母親的照片一張。照片我有一張四寸的肖像。一向掛在我的書桌的對面。已有放大的掛在堂上,這一張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親》一文從何處說起呢?看看我母親的肖像,想起了母親的坐姿。母親生前沒有攝影取坐像的照片,但這姿態清楚地攝入在我腦海中的底片上,不過沒有曬出。現在就用筆墨代替顯形液和定影液,把我的母親的坐像曬出來吧:
我的母親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發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親的老位子。從我小時候直到她逝世前數月,母親空下來總是坐在這把椅子上,這是很不舒服的一個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開間的樓廳,右邊是我的堂兄家,左邊一間是我的堂叔家,中央是沒有板壁隔開,只拿在左右的兩排八仙椅子當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親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發椅子,三面有柔軟的厚壁,凌空無妨礙。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幾根木條,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親坐著沒處擱頭,很不安穩。母親又防椅子的腳擺在泥土上要霉爛,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村在椅子腳下,因此這只八仙椅子特別高,母親坐上去兩腳須得掛空,很不便利。所謂西北角,就是左邊最里面的一只椅子,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過退堂的門。退堂里就是灶間。母親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顧,可以看見灶頭。風從里面吹出的時候,煙灰和油氣都吹在母親身上,很不衛生。堂前隔著三四尺闊的一條天井便是墻門。墻外面便是我們的染坊店。母親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見雜沓往來的顧客,聽到沸翻盈天的市井聲,很不清靜。但我的母親一身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這樣不安穩,不便利,不衛生,不清靜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發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母親為什么老是坐在這樣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為這位子在我家中最為沖要。母親坐在這位子里可以顧到灶上,又可以顧到店里。母親為要兼顧內外,便顧不到座位的安穩不安穩,便利不便利,衛生不衛生,和清靜不清靜了。
我四歲時,父親中了舉人,同年祖母逝世,父親丁艱在家,郁郁不樂,以詩酒自娛,不管家事,丁艱終而科舉廢,父親就從此隱遁。這期間家事店事,內外都歸母親一個兼理。我從書堂出來,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親的身邊,向她討點東西吃。母親口角上表出親愛的笑容,伸手除下掛在椅子頭頂的“餓殺貓籃”,拿起餅餌給我吃;同時眼睛里發出嚴肅的光輝,給我幾句勉勵。
我九歲的時候,父親遺下了母親和我們姐弟六人,薄田數畝和染坊店一間而逝世。我家內外一切責任全部歸母親負擔。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時間愈加多了。工人們常來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親談家事;店伙們常來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親談店事;父親的朋友和親戚鄰人常來坐在對面的椅子上,同母親交涉或應酬。我從學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椅子邊,同母親討個銅板。有時這四班人同時來到,使得母親招架不住,于是她用眼睛的嚴肅的光輝來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時又用了口角上的慈愛的笑容來勸勉,撫愛,或應酬。當時的我看慣了這種光景,以為母親是天生成坐在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纏繞不清的。
我十七歲離開母親,到遠方求學。臨行的時候,母親眼睛里發出嚴肅的光輝,誡我待人接物求學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關照我起居飲食一切的細事。她給我準備學費,她給我置備行李,她給我制一罐豬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網籃里;她給我做一個小線板,上面插兩只引線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門。放假歸來的時候,我一進店門,就望見母親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歡迎我歸家,口角上表了慈愛的笑容,她探問我的學業,眼睛里發出嚴肅的光輝。晚上她親自上灶,燒些我所愛吃的菜蔬給我吃,燈下她詳詢我的學校生活,加以勉勵,教訓,或責備。
我廿二歲畢業后,赴遠方服務,不克依居母親膝下,唯假期歸省。每次歸家,依然看見母親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發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現出慈愛的笑容。她像賢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師一般教訓我。
我三十歲時,棄職歸家,讀書著述奉母,母親還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發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只是她的頭發已由灰白漸漸轉成銀白了。
我三十三歲時,母親逝世。我家老屋西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從此不再有我母親坐著了。然而每逢看見這只椅子的時候,腦際一定浮出母親的坐像——眼睛里發了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她是我的母親,同時又是我的父親。她以一身任嚴父兼慈母之職而訓誨我撫養我,我從呱呱墜地的時候直到三十三歲,不,直到現在。陶淵明詩云:“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這個毛病;我曾經全部接受了母親的慈愛,但不會全部接受她的訓誨。所以現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親的坐像,對于她口角上的慈愛的笑容覺得十分感謝,對于她眼睛里的嚴肅的光輝,覺得十分恐懼。這光輝每次給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勵。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①肖( )像 ②沸( )翻盈天 ③訓誨( ) ④瞻( )望
2、作者寫作本文的緣起是什么?
3、第一段中母親的照片“一向掛在我的書桌的對面”中的“一向”表現了作者對母親有著什么樣的感情?
4、第三段中作者哪四方面寫出了母親座位的不舒服?(摘引文中語句回答)
① ②
③ ④
5、母親的座位既然如此不舒服,那她為什么老是坐在這樣不舒服的椅子里呢?
6、第四段開頭寫到“祖母逝世,父親丁艱在家,郁郁不樂”,其中“丁艱”一詞是書面語,指遭到父母的喪事。我們在初中課本里學過哪一篇文章也寫到作者祖母去世,父親奔喪回家這一情節?
7、第五段結尾“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纏繞不清的”中“四班人”都是指哪些人?(摘引文中語句回答)
① ②
③ ④
8、第六段中兩次描寫了母親,當作者臨行時,先寫母親眼睛里發出嚴肅的光輝,后寫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為什么當作者放假歸來時,描寫順序卻相反呢?
9、第七段中“唯假期歸省”與魯迅的《社戲》中“那時我的祖母雖然還康健,但母親也已分擔了些家務,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省了”,兩句中的“歸省”意思相同。寫出這個詞的意思。
10、第九段引用的陶淵明詩句“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是說明人在年輕時容易犯什么毛病?(答案不得超過10個字)
11、“眼睛里發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是深深印在作者腦海中的母親的形象,這句話貫串全文,重復十次,可見其重要性。結合全文,分析概括出這句話所體現的母親的性格特點。
12、本文是一篇回憶母親的文章,我們在初中課本中還學過一篇這樣的文章。寫出這篇課文的作者和題目。(2分)
①作者 ②題目
我的母親
①“娘,您別送了,”我喉嚨澀澀的,“天不早了,您回去了吧!”
②“娘曉得。我兒上了大學,娘心里高興,我兒給娘和你爹爭了氣。”車窗外的娘眼眶紅紅的,笑著說,“娘沒文化,講不出什么道理。娘只指望我兒今后碰到什么不順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③“我記住了,娘……”我哽咽著,低下頭……
④娘終于回去了,一直沒有回頭——我知道,娘一回頭,就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幾步,便伸起手擦眼淚。娘瘦小的背影漸漸模糊,淚水順著我的臉頰毫不顧忌地流下來。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為了兒女苦了一輩子的娘。
⑥娘不識字。小時沒念過書,就因為家里窮。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別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曬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幾里外的集市上去賣。收購干柴的老板欺負娘不識字,記數用“壹貳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氣得不行,只有哭。她一邊罵,一邊暗暗發誓:以后就是典家什、當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識字念書,不能當“睜眼瞎”。
⑦窮人的孩子當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時念書用功,期中、期末總是每人摞著一疊獎狀回家,這是娘最高興的時候。但一到開學,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書,三雙要錢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兒實,只能靠賣氣力掙錢,可那點微薄的收入僅夠敷衍油鹽醬醋。娘只有一個辦法——借!
⑧跑東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來。好幾次中醒來,我聽見娘和爹的嘆息聲、交談聲,還有娘低低的抽泣聲。娘為湊齊兄妹三人的學費,好幾天都吃不下飯,卻從來淌有抱怨過半句——娘一輩子也忘不了那個誓言。
⑨我讀高二那年,家里已經窮得叮當響。欠了一屁股債不說,屋破偏逢連綿雨,娘在干活時又不慎扭傷了腳。赤腳醫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醫好娘我的腳。由于沒錢住進醫院,娘從此走起路來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樣干。那時,我在校寄宿。禮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費,看娘的表情,我沒忍心問。禮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還回來。我苦著臉,正打算返校時,遠遠地,我看見娘了——娘拄著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來了!長長的大路上,夕陽的余輝將娘的身影拉得好長好長。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為了省那五角錢車費,硬是咬著牙從十幾里外的親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來了!五角錢!就為了省五角錢給兒子作伙食費啊!
⑩我跑過去扶著娘,看見娘的嘴唇已咬得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娘從懷里掏出兩張10元鈔票,吃力地笑著說:“兒,總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學堂吧!”
(11)我拿著錢,無言地跪下了,淚水一點一滴地灑在鈔票上。
(12)前幾天,妹妹來信說,娘收到我在天安門前的照片后,用一塊新手絹小心地包著。幾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著昏暗的燈光細細地瞅著,看的時候,總是一個人樂著……)
(13)讀著讀著,淚水不由得又盈滿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為了兒女苦了一輩子的娘……
1、本文采用的主要記敘順序是
2、本文第⑧段畫線部分的“哪個誓言”指的是什么內容?
3、本文第②段畫線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現出母親什么樣的品質?她把這句話說給兒子聽的用意是什么?
4、本文三次寫“我”的流淚。請用簡煉準確的詞語分別寫出這三次流淚的不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 淚。
第二次流出的是 淚。
第三次流出的是 淚。
5、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選取了什么材料來歌頌母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