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們一起玩(精選5篇)
我和你們一起玩 篇1
一、活動背景: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有了更多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機會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兒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為一些小事發生糾紛。究其原因,幼兒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不會用恰當的語言進行合作交往。為此,設計本次教學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協作、商量的口吻與人合作交往,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禮貌用語和商量的口吻與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體驗被拒絕、被接納的感受。
3、以積極的態度、友好的方式與人合作。
(二)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半個紅心小卡片;
紙制立體交通工具:汽車4輛、輪船4艘、三輪車2輛以及圖片各2份。
2、錄像片段
(1)在拼紅心游戲葉,一幼兒站在旁邊不敢和問伴交往,沒有找到朋友。
(2)—幼兒用蠻橫無理的態度占和別人拼人紅心做朋友,沒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開展一些有關幼兒商量、協作方面的游戲活動。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拼紅心,找朋友”,引起幼兒交往興趣。
(1)提問:今天我們要去公園,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手拉手,好嗎?
(2)教師提出游戲規則:每名幼兒手拿半個紅心去和別人拼,如果能拼成一個紅心,就可以成為好朋友。
(3)提問:你應該怎么說,才能讓人家愿意和你拼紅心?(評:幼兒嘗試個別與個別之間的合作交往。合作目標明確,幼兒的興趣很濃,教師在分發紅心時,注意突破幼兒原有的交往圈子,讓活動目標真正落到每個幼兒身上:)(4)幼兒合作操作,找朋友。
(5)提問: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嗎y你怎么找到的?你怎么說的?(我對他笑了笑;我對他說:能不能把紅心給我拼——下嚴引門一起拼紅心吧……)
(6)小結:跟人家——起做事時態度要友好,要有禮貌,這樣,人家會覺得你很客氣,然后就愿意和你一起做事。
2、觀看錄像片段,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學習協商性語言:
(1)提問:這邊有幾個小朋友,我們一來看看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觀看錄像片段1,提問:
①他們為什么沒和他一起玩?(他膽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講話……)
②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我勇敢地說:我們可以一起玩嗎;我參加你們的游戲好嗎;我主動和他們打招呼…)
(3)觀看錄像片段2,提問:
①他們為什么也沒和他一起玩?(他很兇,他沒有禮貌;他態度不好…)
②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說?(說話時態度要友好,有禮貌;我輕輕地對他們說;笑嘻嘻地說……)
(4)小結:當我們和大家一起玩時,要態度友好,有禮貌;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試著和人家商量一下,說一些“行嗎”、“好嗎”、“行不行”這樣好聽的話,取得人家的同意,這樣你才會玩得開心。(評:通過對直觀的、來自幼兒生活的錄像進行觀看,突破了教學難點,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3、找朋友去公園。
(1)出示三種交通工具,“請小朋友商量——下,你們準備乘什么去公園廠(討論)提問:你們是怎么商量的(原來我想乘輪船的,但我的好朋友想乘汽車,后來我們商量,好朋友應該一起玩,我和他就一起乘汽車;他要乘三輪車,我要乘汽車,我隨了他……)
(2)出示相應的數字,提出要求:三輪車滿4人能走,汽車滿6人能開,輪船滿8人能開。問:一對好朋友只有兩個人,不滿人數怎么辦?(再去找朋友和我們一起乘……)
(3)提出活動要求:在要求別人時,你應該怎么說,才會讓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兒根據游戲規則找朋友,聽音樂開汽車、輪船、三輪車去公園。
(5)提問:你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說了什么話,你是怎么找朋友的?(我們乘的是汽車,我們在找朋友時,先問他們:你們想乘什么?你們愿意和我們一起乘汽車嗎?然后他們就同意了……)
(6)小結:和別人一起做事時,不僅要態度友好、有禮貌,而且和別人商量時,應該先了解別人的想法,然后再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原望,征詢別人的意見,取得別人的同意,這樣,別人就會喜歡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戲。
(評:游戲進行中,能注意目標落實的遞進性,先進行單個方面的協商,再進行群體交往。教師對交通工具的投放要照顧到能力差別,滿足能力強的幼兒進行多次交往。)
三、活動評價: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和共性。合作玩是幼兒在交往活動中存在的一大障礙。本次社會活動立足于讓幼兒運用一定的交往語言學會合作交往。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一)注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教學過程以找朋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商量交通工具的使用——找更多朋友結伴而行為線索。在這樣的游戲線索中,幼兒都以主人公的姿態介入,愉快、主動地獲取知識。
(二)活動環節清晰,教學層次遞進。
(1)交往語言目標的遞進性。體態語(禮貌友好的表情、態度…)、協商性語言、了解別人意愿語言等在交往中逐步增加。
(2)交往范圍的遞進性。單個之間的交往一兩個與兩個之間的交往一兩個與多個之間的交往…在交往游戲中,每一次的交往范圍不同,逐步遞進。
(三)教具的投放滿足不同的需要。
l、教師有意把“得顆紅心”投放在兩個不常交往的幼兒,以便擴大該幼兒的交往范圍。
2、有游戲規則限制的交通工具的投放既滿足能力弱的幼兒,讓其進行一次交往就能完成游戲,也滿足能力強的幼兒,讓其進行多次交往完成游戲。
總之,本次社會活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歡快的合作交往過程中,教師自然引導讓幼兒學會了初步的交往技巧。
我和你們一起玩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容器裝不同的沙子制作沙錘,在做做玩玩中了解沙有干濕、粗細的區別。
2、通過自主操作活動,激發探索欲望,培養判斷、分析能力。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塑料瓶、玻璃瓶、廣口瓶、緊口瓶、小紙杯(均帶蓋子)干濕兩個沙池。
2、膠帶紙、漏斗若干、鏟子若干、音樂《王老先生有塊地》、沙錘兩個。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一)出示兩個沙錘:這是什么?它為什么會發出聲音?
(二)激發幼兒制作沙錘的興趣,問:你打算怎么做?
二、自主探索
(一)請幼兒自選容器裝沙。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你用什么東西裝沙?可以用什么東西幫助你更方便地裝沙?
(二)裝好后提醒幼兒把蓋子擰緊,尤其是紙杯蓋子容易松動,必要時由老師幫助固定。
三、共同探究
(一)請幼兒比較自己和同伴所做沙錘的聲音。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聲音呢?
(二)老師分別取樣品帶領幼兒進行比較
1、對裝沙多少不同的兩個沙錘,猜一猜聲音會不會一樣?(沙的多少不同,聲音就不同)
2、容器相同、聲音不同。為什么會不同?里面的沙會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干濕沙和粗細沙的不同)
3、容器不同,它們的聲音會一樣嗎?哪一個更好聽?(裝沙的容器不同,聲音就不同)
四、再次總結
沙的多少不同,聲音就不同;干沙和濕沙的不同、粗沙和細沙的不同;裝沙的容器不同,聲音就不同。
五、自由表現
幼兒拿著自制的沙錘隨著音樂邊唱歌邊打沙錘,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自我反思:
1、從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入手,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此次活動,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在活動過程中,我能以參與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現,幫助幼兒在不斷發現,不斷探索,不斷對比中了解沙的特性。
3、活動中我能根據幼兒的需要適時地給予指導,使每個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個個都能享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
4、活動過程中,我作為幼兒游戲合作者的角色體現不夠,幼兒自主探究和自由表現的時間和空間也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有待進一步調整和改進。
5、我應該在活動前增加一些玩沙的經驗。了解一些有關沙的知識,從而在活動中更好地通過自己的行動來感染幼兒,指導幼兒,師幼互動的效果會更好。
6、操作材料還應注意分類投放,活動后指導幼兒收拾整理好游戲材料,養成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我和你們一起玩 篇3
讓幼兒進入情景中做客,學習去朋友家做客的基本規則和禮儀,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么?,懂得如何熱情待客及禮貌做客。這是分享的社會領域活動《做客》。
活動目標
1、懂得如何熱情待客及禮貌做客;
2、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3、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交往能力。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怎樣做客和接待客人。
活動難點:交流去朋友家做客的感受,學習怎樣做客和接待客人。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的周末讓爸爸媽媽帶幼兒去別人家做客
2、物質準備:娃娃家場景布置、小兔子小羊、小熊頭飾、幼兒每人準備一份禮物。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周末你們去朋友家做客過嗎?你做客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1)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么?
(2)在別人家里我們要怎樣表現?
(3)離開時我們要說什么?
2、情境劇表演,三位配班老師戴著頭飾根據提供的娃娃家場景進行做客的表演。
(1)小羊去小兔子家做客。
她來到小兔子家門口,輕輕地敲門,小兔子開門后,熱情地對小羊說:“小羊,歡迎你到我家玩!”小兔子說:“謝謝你,小兔子”。
小兔子請小羊坐在沙發上,并請她吃青草,小羊說:“謝謝你”吃完青草后,小兔和小羊一起玩玩具。
小羊要回家了,她幫小兔子收拾好玩具后對小兔子說:“再見”小兔說:”歡迎你下次來我家玩!”
(2)小熊去小兔子家做客。
他來到小兔子家門口,“砰砰砰”地亂敲門,小兔子開門后,熱情地對小羊說:“小熊,歡迎你到我家玩!”小熊什么也沒說就進了小兔子家。
小兔子請小熊坐在沙發上,并請她吃蜂蜜,小熊狼吞虎咽地就吃起來。吃完蜂蜜后,小兔和小熊一起玩玩具,小熊將玩具扔的滿地都是。
小熊要回家了,小兔子對他說:“再見”,小熊沒理小兔就走了。望著滿地的玩具,小兔子無奈的搖搖頭。
3、交流活動。
(1)當客人:
a、小羊在小兔家做客,她是怎么做的?(輕輕敲門,見到主人首先要問好)
b、小兔給點心的時候,應該怎么說?(謝謝)c、回家的時候,小羊說了什么?(再見)
d、小熊是怎樣做的,這樣的客人主人會歡迎嗎?(重重的敲門——沒向主人問好——主人請他吃點心時沒說謝謝——亂扔玩具——回家時不說“再見”)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回家時要說“再見”。
(2)當主人:
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為客人端水,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客人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1)請小朋友在娃娃家場景中嘗試做客。
幼兒自由討論:客人和主人做的怎么樣?還可以怎樣更好做好客人和主人呢?
(2)小朋友帶著準備的小禮物到你熟悉的老師或班級去做客(強調途中的安全)請幼兒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做客的經過,分享自己是如何做客的。
5、活動結束:根據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6、活動延伸:幼兒自制邀請卡,邀請自己喜歡的客人來家里做客或者去朋友家做客。
活動總結
小朋友在這次活動中都表現得積極有興趣,能根據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進行觀察、熱烈的討論。知道了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要說“您好”,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回家時要說“再見”。當小主人時,客人來了,就要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為客人端水,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客人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招待。通過這次活動,小朋友不僅學會了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還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交往能力,達到了這次社會活動的目的要求。
我和你們一起玩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禮貌用語和商量的口吻與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體驗被拒絕、被接納的感受。
3、以積極的態度、友好的方式與人合作。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半個愛心小卡片(愛心有紅橙黃三種顏色、有大小、形狀不同);自制方向盤3個(分紅橙黃三種顏色);卡片:小轎車、公共汽車、中巴車各一份:數字卡片:4、7、8。
2、情景表演,大班幼兒表演。
3、在日常生活中開展一些有關幼兒商量、協作方面的游戲活動。
活動過程:
1、游戲“拼愛心,找朋友”。
(1)今天我們要去朋友劇場看表演,請你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出發吧!
(2)規則:每名幼兒拿半個愛心和別人拼,如果能拼成一個愛心,就可以成為好朋友。(教師有意識的拓展幼兒的交往范圍,同時滲透顏色、形狀、大小的概念。)
(3)提問:你應該怎么說,才能讓別人愿意和你一起拼愛心?
(4)幼兒操作,找朋友。(找到朋友后手拉手到劇場就坐)
(5)提問:你是怎么找到朋友的,你是怎么說的?
2、到朋友劇場觀看表演。
表演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一起看表演吧!(背景音樂播放)
表演一:(1)小貓和小狗在玩,小兔也想參加,可它膽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講話……
提問:他們為什么沒和小兔一起玩?那么小兔該怎么做,怎么說?
表演二:(2)小猴來了,它很兇,很沒禮貌的一把就搶過小貓小狗正在玩的玩具,獨自玩了起來,于是小貓小狗離開了小猴。
提問:他們為什么也沒和小猴一起玩?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怎么說?
表演三:(3)小猴向小動物們道歉,并請求一起玩。四個小動物很開心,他們一起去公園玩。
3、找朋友逛公園
小動物們都去公園玩了,我們也到公園里去玩吧!可是公園離這里路很遠,需要坐交通工具才能到。這里有三種交通工具:公共汽車、吉普車、小轎車(邊說邊出示三種交通工具),
請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們準備乘什么交通工具?
(1)提問:你們乘什么交通工具去,你們是怎么商量的?
(2)出示相應的'數字,提出要求:小轎車滿4人能走,中巴車滿7人能走,公共汽車滿8人能走,并且要選出一位做駕駛員。(從單個交往過渡到群體的交往,同時滲透數概念。)
提問:可一對好朋友只有兩個人,不滿人數該怎么辦?
(3)提出要求:在要求別人時,你應該怎么說,才會讓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兒根據游戲規則再次找更多的朋友,聽音樂開汽車去公園。
教學反思:
一、從活動過程的第一個環節來看,幼兒在拼愛心的過程中通過和同伴交流,他們找到了朋友,不但培養了幼兒的操作能力,而且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禮貌用語也得到了培養。從活動過程的第二個環節來看,幼兒能夠在劇場安靜地看表演,并能夠根據劇情發生的情況積極思考,積極發言,所以這兩個環節很好地完成了目標。
二、從活動過程的第三個環節來看,幼兒通過商量來解決問題,從單個交往過渡到群體的交往,同時滲透數概念,不但培養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他們的交往能力和數概念也得到了增強。但這個環節我發現了這樣一些問題:有的幼兒對自己乘什么交通工具去,不會和別人商量,有的幼兒對自己乘什么交通工具滿幾人能走,不知道該怎么辦,從中可以看出有些幼兒前期經驗不足,不會解決問題,所以這個環節完成不夠好。
三、通過活動的開展,我有以下體會: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如何才能成功得講好一節課,就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提前想好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問題,對幼兒的前期經驗有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避免在課堂上發生的失誤,逐漸使自己的課走向完美。
一)教學過程應尊循一般的教學規律,體現活動順序的層次性
一次教學作為兒童學習、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階梯,不管什么領域的活動都應該遵循普遍的教學規律性。過去的“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就反映了一般教學的流程。當然,在強調彰顯個性的今天,如果每一個教學活動都這樣表述也顯得太八股化了,但是那種一個教學活動中環節、層次太多的現象也是值得反思的。
我和你們一起玩 篇5
一、活動背景: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有了更多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機會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兒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為一些小事發生糾紛。究其原因,幼兒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不會用恰當的語言進行合作交往。為此,設計本次教學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協作、商量的口吻與人合作交往,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禮貌用語和商量的口吻與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體驗被拒絕、被接納的感受。
3、以積極的態度、友好的方式與人合作。
(二)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半個紅心小卡片;
紙制立體交通工具:汽車4輛、輪船4艘、三輪車2輛以及圖片各2份。
2、錄像片段
(1)在拼紅心游戲葉,一幼兒站在旁邊不敢和問伴交往,沒有找到朋友。
(2)—幼兒用蠻橫無理的態度占和別人拼人紅心做朋友,沒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開展一些有關幼兒商量、協作方面的游戲活動。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拼紅心,找朋友”,引起幼兒交往興趣。
(1)提問:今天我們要去公園,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手拉手,好嗎?
(2)教師提出游戲規則:每名幼兒手拿半個紅心去和別人拼,如果能拼成一個紅心,就可以成為好朋友。
(3)提問:你應該怎么說,才能讓人家愿意和你拼紅心?(評:幼兒嘗試個別與個別之間的合作交往。合作目標明確,幼兒的興趣很濃,教師在分發紅心時,注意突破幼兒原有的交往圈子,讓活動目標真正落到每個幼兒身上:)(4)幼兒合作操作,找朋友。
(5)提問: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嗎y你怎么找到的?你怎么說的?(我對他笑了笑;我對他說:能不能把紅心給我拼——下嚴引門一起拼紅心吧……)
(6)小結:跟人家——起做事時態度要友好,要有禮貌,這樣,人家會覺得你很客氣,然后就愿意和你一起做事。
2、觀看錄像片段,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學習協商性語言:
(1)提問:這邊有幾個小朋友,我們一來看看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觀看錄像片段1,提問:
①他們為什么沒和他一起玩?(他膽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講話……)
②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我勇敢地說:我們可以一起玩嗎;我參加你們的游戲好嗎;我主動和他們打招呼…)
(3)觀看錄像片段2,提問:
①他們為什么也沒和他一起玩?(他很兇,他沒有禮貌;他態度不好…)
②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說?(說話時態度要友好,有禮貌;我輕輕地對他們說;笑嘻嘻地說……)
(4)小結:當我們和大家一起玩時,要態度友好,有禮貌;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試著和人家商量一下,說一些“行嗎”、“好嗎”、“行不行”這樣好聽的話,取得人家的同意,這樣你才會玩得開心。(評:通過對直觀的、來自幼兒生活的錄像進行觀看,突破了教學難點,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
3、找朋友去公園。
(1)出示三種交通工具,“請小朋友商量——下,你們準備乘什么去公園廠(討論)提問:你們是怎么商量的(原來我想乘輪船的,但我的好朋友想乘汽車,后來我們商量,好朋友應該一起玩,我和他就一起乘汽車;他要乘三輪車,我要乘汽車,我隨了他……)
(2)出示相應的數字,提出要求:三輪車滿4人能走,汽車滿6人能開,輪船滿8人能開。問:一對好朋友只有兩個人,不滿人數怎么辦?(再去找朋友和我們一起乘……)
(3)提出活動要求:在要求別人時,你應該怎么說,才會讓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兒根據游戲規則找朋友,聽音樂開汽車、輪船、三輪車去公園。
(5)提問:你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說了什么話,你是怎么找朋友的?(我們乘的是汽車,我們在找朋友時,先問他們:你們想乘什么?你們愿意和我們一起乘汽車嗎?然后他們就同意了……)
(6)小結:和別人一起做事時,不僅要態度友好、有禮貌,而且和別人商量時,應該先了解別人的想法,然后再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原望,征詢別人的意見,取得別人的同意,這樣,別人就會喜歡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戲。
(評:游戲進行中,能注意目標落實的遞進性,先進行單個方面的協商,再進行群體交往。教師對交通工具的投放要照顧到能力差別,滿足能力強的幼兒進行多次交往。)
三、活動評價: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和共性。合作玩是幼兒在交往活動中存在的一大障礙。本次社會活動立足于讓幼兒運用一定的交往語言學會合作交往。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一)注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教學過程以找朋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商量交通工具的使用——找更多朋友結伴而行為線索。在這樣的游戲線索中,幼兒都以主人公的姿態介入,愉快、主動地獲取知識。
(二)活動環節清晰,教學層次遞進。
(1)交往語言目標的遞進性。體態語(禮貌友好的表情、態度…)、協商性語言、了解別人意愿語言等在交往中逐步增加。
(2)交往范圍的遞進性。單個之間的交往一兩個與兩個之間的交往一兩個與多個之間的交往…在交往游戲中,每一次的交往范圍不同,逐步遞進。
(三)教具的投放滿足不同的需要。
l、教師有意把“得顆紅心”投放在兩個不常交往的幼兒,以便擴大該幼兒的交往范圍。
2、有游戲規則限制的交通工具的投放既滿足能力弱的幼兒,讓其進行一次交往就能完成游戲,也滿足能力強的幼兒,讓其進行多次交往完成游戲。
總之,本次社會活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歡快的合作交往過程中,教師自然引導讓幼兒學會了初步的交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