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我的好伙伴--兔子”
新《綱要》在科學領域中提到的“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的目標必須“在幼兒生活經驗基礎上”落實,班級的自然角如果只是放幾盆植物,養幾只金魚,除了開始的一段新鮮期,以后很少會有孩子繼續觀察探索,更不用說照顧與關心了。我們知道城市的孩子接觸自然、動物的機會比較少,如何從身邊取材,既能提供幼兒可探究發現,又可培養幼兒親近自然動物的情感呢? “我的好伙伴——兔子”主題活動,以教師引導、師生共同建構、主動發現與學習的方式,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生活化的學習環境。
“保護我們的好伙伴”
曉澤的媽媽買了兩只兔子送給我們班,幼兒對新來的小兔子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關注,在班級飼養兔子的第三個星期,一件突發事件發生了:我們放養在天井的兔子,其中的一只在一個晚上神秘地失蹤了,只留下斑斑血跡,小朋友都很傷心,自發地在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到處尋找,后來他們從幼兒園保安那里聽說當天晚上聽到貓叫聲,大家都猜想可能是被貓給吃了。為了類似的事件不再發生,小朋友們紛紛出謀獻策,有的說要為兔子搭建了一個新的兔舍;有的小朋友說將兔子放在班上過夜,關好窗門;有的說要將兔子帶回家飼養。于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對兔子的房舍要求有了了解:養兔子是要防止它的天敵,如貓、狗的攻擊,還要注意通風,遮雨,易于清理等,大家把幼兒園班級中可以作為兔籠的材料都找來了,有籃子、紙箱、木板等等,還在兔子的籠子里鋪上了干草,讓兔子可以睡得更舒服。而且孩子發動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參與到這個活動中,進行了“周末認養”的活動,搶著當兔子的臨時 “爸爸和媽媽”。
在與兔子接觸的短短幾個星期,孩子們已經將兔子當成是身邊不可缺少的朋友,他們感受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微妙情感。親自的喂食,小動物慢慢的成長讓他們體會到了類似爸爸媽媽的艱辛。在發現兔子失蹤的那一天里,孩子尋找兔子的迫切是擋也擋不住,教師順應了孩子們的情感需求,順水推舟,引導孩子對兔子的“居住環境”“兔子的天敵”進行了探究和嘗試,孩子們從中知道動物是人的朋友,它和人一樣需要一個美好的環境,孩子們對動物的關愛以及探究興趣不斷增長,我們相信這種情感將會伴隨孩子們的一生。
“兔子也會吃報紙?”
在一次偶然的觀察中,一個小朋友發現了有只兔子在吃墊在籠子下的報紙,就大聲叫起來:“兔子吃報紙了”!立刻,許多孩子圍上來觀看,頓時,小朋友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有的小朋友說兔子也會吃報紙;有的小朋友說兔子是不會吃,它今天心情高興只是在玩報紙;有的說兔子很餓了,昨天給它的蘿卜不夠新鮮,該換了……大家意見不同。教師發動孩子回家一起查找資料,原來兔子是缺少了纖維素才會這樣,要給它吃點粗糧,如麥皮,不能光吃蘿卜和青菜。在整個查找的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對兔子的食物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最后,大家還把兔子的食物羅列出來,做成了兔子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