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教學設計(通用16篇)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通過游戲,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變廢為寶的快樂。
4、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大小不等的各種廢棄的、清潔無毒的紙盒及廢舊塑料瓶、碎布等。
2、裝飾紙條、不同的圖案等(用來裝飾)。
3、剪刀、雙面膠等。
4、教師用廢舊物品制作的成品,如燈籠、寶塔、火箭等。
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廢舊物品。
小朋友,前幾天老師請大家做小小收集員,把家里沒用的'紙盒、塑料瓶、碎布等帶來,小朋友們都很積極,收集了許多好東西,誰來說說你收集到了哪些寶貝。(如酸奶瓶、煙盒、洗潔精瓶、飲料瓶等)
2、幼兒進行壘高游戲
我們大家有了這么多的寶貝,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用這些寶貝來做游戲好嗎?
(1)老師介紹游戲規則:我們分成七組,大家一起商量動手進行壘高比賽,可以用不同的寶貝進行,看那組的小朋友在規定時間里壘得又高又穩。
(2)介紹兩組壘高幼兒的作品,并和幼兒一起分析原因。(快而穩的原因:把大的盒子放在下邊,不爭先恐后、一個一個來放等,慢而搖晃的原因:大家爭搶,沒有合理擺放好。
(3)再次進行游戲,第二次壘高比賽在第一次的基礎上進行,讓幼兒形成初步的壘高經驗。
3、欣賞作品
(1)教師出示自己制作的成品,幼兒欣賞。
(2)提問: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兒回答)在幼兒欣賞、觀察的基礎上教師有目的介紹2~3種作品。
(3)提升:如果這些做好的玩具、好東西壞了,還有用嗎?(幼兒回答后,教師根據他們的回答作出相應的應答)
4、變廢為寶
你們想不想做個小小魔術師,用大家帶來的這些盒子、瓶子來變成好玩的東西呀?(想)
(1)教師提出制作要求:想想你用什么寶貝想做一個什么玩具?跟朋友講講,也可以和朋友合作做,用不同的方式對紙盒、塑料瓶進行改造、裝飾,使它變成一樣好玩的玩具。
(2)幼兒自己制作玩具,老師對完成任務有一定困難的幼兒,教師進行幫助。
(3)幼兒完成后,陳列在玩具櫥上,可以相互進行簡單介紹。
5、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正好,廢舊物品當成寶,動動小手動動腦,變成汽車和小貓,'變廢為寶'真正妙!”
今天,我們小朋友用沒用的紙盒、瓶子做了好玩的游戲和玩具,以后我們要記住,不要隨便把吃剰下的紙盒、瓶子扔掉,我們把它們洗干凈,帶到幼兒園,我們一起讓它變變變,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6、延伸活動:
幼兒拿著做好的玩具,去做小小宣傳員,請其他班的小朋友參觀欣賞。
教學反思:
現代社會,物品越來越注重包裝,但這些拆下來的包裝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廢舊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2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美術下冊的第二單元《裝點我的居室》中的第四課。是造型表現型課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室裝飾越來越關注,裝飾畫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而得名,利用其來裝飾居室是首選。本課所學的裝飾畫是利用身邊廢舊材料來制作的,既能做到物以致用,又達到美觀的效果,還能培養學生 環保意識,可謂一舉多得。根據廢舊材料,巧妙運用材料的美感施展學生的創作技能,為美化你的居室環境做貢獻,這一課題能引起學生濃厚興趣,也為學習第三單元(設計·應用)生活中丟棄材料做工藝品設下了伏筆。
二、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1)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和人的認識規律,本著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愛護環境、變廢為寶的思想品德。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認識和理解裝飾畫的表現形式和獨特的材料特點帶來的裝飾美感。結合裝飾畫的特點分析其對居室的影響。
能力目標:結合自己收集的廢舊材料,以拼貼的形式進行裝飾畫的創作,掌握拼貼裝飾畫的表現技法。
情感目標:通過廢舊材料的利用,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2)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主要通過認識裝飾畫的裝飾表現形式和感受獨特材料帶來的裝飾美感,學習拼貼裝飾畫的基本表現技法,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點確定為:利用收集到的廢舊材料進行裝飾畫創作,掌握裝飾畫的表現技法。
裝飾畫以其自由生動、不受時空限制的構圖;化繁雜為條理、化立體為平面的造型和強調主觀情感表現的色彩,吸引著廣大的人們,而初二的學生對裝飾畫接觸不多,想要把其特點表現出來是很困難的,因此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為:體現材料的肌理特點和色彩特點。
(3)根據教學需要,教師應課前準備教具及交待學生課前自帶材料。
四>本課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三、說教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采取“欣賞法———討論法———啟發式———引導法———小組合作法”來教學。具體做法如下:
1、欣賞討論——以實物為例,多媒體展示各種不同材料的裝飾畫,和學生 一起欣賞討論,分析其在構圖、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的獨特美感。培養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并啟發了他們的思維。
2、啟發思路——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啟發他們大膽構思這些材料如何在裝飾畫中形成點、線、面得以利用,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試著將材料排列,這樣學生的思路就打開了,也提高了創作裝飾畫的興趣。
3、引導教學——現場演示,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4、小組合作——根據自己創作需要,相互交換或共用材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促進學生發揮互助的友誼,學習氣氛更濃厚,設計構思更完整,創作速度更快。 這樣多法并用,即培養了他們的分析能力,又啟發了學生的思維。
四、說學法
裝飾畫是實用性很強的表現藝術,需要全面的知識和創新的點子,要想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利用廢舊材料創作一幅裝飾畫是很難的,所以我利用大量的實例和演示創作一幅裝飾畫的過程,使學生在形象、直觀的情境中掌握知識。練習是教師指導學生鞏固和運用知識,培養技能技巧的方法,因而我鼓勵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進行創作,即能鞏固知識又能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體味變廢為寶的樂趣。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由導入、講授新課、動手創作、小結四個環節組成。
(一)導入、
1、創設情境,體驗不同材料的獨特美感
多媒體展示不同材質的廢舊材料,引起學生興趣,然后請同學談談是否可
用這些材料進行裝飾自己的居室。如果是直接用這些材料進行裝飾,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是《裝飾畫————變廢為寶、因材施藝》。
2、趣味式導入新課
利用大小形狀不一得樹葉變廢為寶,因材施藝制作的動物來導入,體現出材料的發現,選擇與利用。
(二)講授新課
1、裝飾畫的介紹和欣賞范圖
根據學生自已的想法和理解分析教師準備的裝飾畫、課本范圖。評述材料的形狀、肌理、色彩產生美感所在。是學生主體性表現和直觀教學法運用的主要所在。學生大膽歸納、總結。
師板書:裝飾畫的特點:自由生動、不受時空限制的構圖;化繁雜為條理、化立體為平面的造型;強調主觀情感表現的色彩。
同時例舉幾件范畫,說明其如何利用材料的美感以點、線、面構成畫面。如:蛋殼是以點成面,蘆葦桿以線成面等等。
2、結合裝飾畫的構圖、形象和色彩特點,著重從運用材料本身的肌理特點、色彩特點介紹運用裝飾畫進行居室裝飾所產生的不同效果
3、結合演示,從構圖、形象和色彩的運用三個方面介紹裝飾畫的創作元素。例如:選用蛋殼大小不一的點;長短不一、色彩不同的毛線;各式各樣的筆蕊、蘆葦桿、竹簽、廢作業紙撕碎等視覺特征;巧妙運用拼貼技法,搭配好對比強或諧調的色彩。
4、師演示制作:
結合一種或多種材料以拼貼方法,介紹制作拼貼裝飾畫的制作方法,用最簡便的手法巧妙用料,點線面編排組合,注意前后層次,粘貼要干凈平整。基本表現技法有:剪、切、撕、搓、并列、排序、重疊等。
(三)動手創作
請同學們以合作的方式,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結合所收集到的廢舊材料的特點進行創作,注意體現材料的肌理特點、色彩特點。師講述作業要求:在創作的過程中盡可能的達到簡練、生動、富有情趣。可以創作抽象畫面效果,只要達到裝飾畫的效果就是一幅美的作品。要求學生要放開思路、不要拘泥于寫實、具象。
板書制作步驟:
1構思:討論主題、選材、確定制作方法。
2鉛筆起稿。
3制作:可用多種方法。
4把畫面整理干凈、調整主要細節、寫好作品名稱。
(四)小結
1、班級畫展:組代表將完成的裝飾畫擺放在講臺上,以講解的形式談談選用材料的美感所在及巧妙合理運用方面。
2、師生共評作業的優缺點,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法。
3、教師進行美育小結:《變廢為寶 因材施藝》這課培養了大家的創作技巧,又使我們身邊增添了小環保者,用你們的大膽設想美化了我們的文化生活,給自己的居室增添更有趣的裝飾品。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課外多制作,美化環境、美化生活。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知識類讀本,愿意參與環保行動,保護環境。
2.進一步豐富有關可回收利用的東西方面的知識。
3.初步了解變廢為寶的方法。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參與環境保護。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廢舊物品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經驗,認識可回收利用標志。
2.材料準備:可以用于制作手工作品的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復習大書
1.師:上次課我們認識了可回收利用的十六垃圾,小朋友們還記得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哪些嗎?
2.全體幼兒齊讀大書《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復習學過知識。
二、熟知圖標
1.教師出示可回收利用標志圖標,提問:
(1)小朋友們,這是什么標志?你怎么看出來的?
(2)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樣的標志?
師小結: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標志。
2.教師出示帶有可回收利用標志的各類實物,發放給小朋友們找出標志。
3.出示不可回收利用標志,提問:有哪些東西是不可回收利用的?
4.出示多張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圖片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圖片,請小朋友進行分類并貼上標志。
三、廢舊物品手工制作展示
1.教師提問:這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用來做什么?
2.通過視頻展示廢舊物品改造成品。
四、幼兒自己動手,變廢為寶。
1.師:這些玩具可愛嗎?你們可別小看這些廢舊物品,我們可以用它做出很多好玩的玩具,現在我們也一起來動手做一做,變廢為寶,好嗎?
2.幼兒制作玩具。
3.展示表揚優秀作品。
教學反思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可以回收?哪些不可以回收?在經過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這一讀本中,我們知道了答案。我上的這一節匯報課是讀本的第三課時,主要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哪些垃圾可以回利用并對它們進行分類回收,嘗試用廢舊物品進行手工制作,從而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不亂丟垃圾,爭當環保小衛士。
整個活動總體而言還是比較順利的,幼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制作手工時,我們的家長也一起參與進來,促進老師與家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回憶讀本的內容,讀本里面提到哪些垃圾可回收利用,回收利用以后做成什么,大部分幼兒都還是能夠回憶起來,但還有少部分幼兒還是不夠熟悉,因而在復習閱讀大書時部分幼兒讀不出來。
第二個環節,我準備了一些垃圾實物給幼兒找可回收利用的圖標并對各類垃圾進行分類,幼兒對這個游戲非常感興趣,都想上來親自表現,以至于輪不到的幼兒一直在下面大叫,課堂秩序掌握不夠好。
在第三個環節,我收集了很多廢舊物品,讓幼兒對這些廢舊物品進行裝飾,之前我還擔心他們做不出東西來,但是看到他們的作品時擔心沒有了,更多的是為他們的想法、創意贊嘆不已,有的小朋友用牛奶盒和易拉罐做成一輛大卡車,有的小朋友用食品盒和一次性紙杯做成一個機器人,有的小朋友用卷紙筒做成一只小鳥,有的用紙杯做成一朵漂亮的花和電話……
上這節公開課,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并充分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我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和研究。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內容:
變廢為寶
二、設計意圖:
宋玉新小朋友從家里拿來一個娃娃,是用乒乓球和酸奶的瓶子、碎布制作的,班上的孩子可高興了,你摸摸,我看看,有的還說,我也會做,通過這件事,我想到,現在孩子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越,物質條件也非常的豐富。在家長的影響下,大多數的幼兒對用過的廢舊物品一扔了事。那么能不能讓幼兒有意識的收集一些廢舊的材料,進行變廢為寶的制作呢?在收集廢舊材料的同時,培養幼兒的節儉的意識。我就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體驗快樂制作的同時,變廢為寶。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會用廢舊物品來制作自己喜歡的玩具或用具。
2、通過談話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到廢舊材料是可以再利用的,我們在平時可以有意識的收集一些廢舊材料。
2、體驗變廢為寶的快樂。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知道廢舊材料還可以再次被利用。
難點:用廢舊物品進行制作。
五、教學準備:
課前知識準備:提前讓幼兒在家里收集盒子或瓶子等廢舊材料。
場地準備: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玩教具布置一個展覽會的場景。
材料準備:分四組,廢舊的各種盒子;廢舊的瓶類;廢舊的紙類;廢舊的紙杯、餐盤、飯盒(清洗干凈)。
操作工具準備:膠水、剪刀、雙面膠、膠帶。輔助材料:水彩筆、色卡紙毛線、沙粒、吸管等。
六、活動過程:
(一)通過展覽會,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一個有意思的展覽,小朋友好好看看展覽品,可以用手拿來玩一玩。看看這些展覽品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通過談話活動,了解廢舊材料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們要注意有意識的進行收集。
師:1、小朋友,展覽會上你們看見了什么?它們是用什么東西做的?
2、我們平時應該怎樣收集這些廢舊的材料?哪些廢舊材料可以收集?哪些廢舊材料不能收集?
3、說說你想怎樣變廢為寶。
教師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利用幼兒收集的廢舊材料來制作一件喜歡的玩具或用具。
1、講解活動規則。
2、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
(四)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五)對幼兒制作的作品進行講評。在制作活動中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1、繼續制作沒有完成的作品。
2、利用幼兒完成的作品布置展覽。
活動反思:
反思一:創設環境,引起幼兒興趣。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布置了一個展覽會,展出了有很多幼兒和教師用廢舊材料制作的玩具和用具,幼兒在參觀的時候,可以拿來看一看,玩一玩。幼兒興趣非常高,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對廢舊材料能做這么多的東西,非常的驚奇,有了自己想制作的欲望。所以孩子們都能積極的投入到參觀當中。
反思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表述,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談話活動中,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提問,幫助幼兒了解到廢舊材料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有的廢舊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廢舊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孩子們紛紛說:“我平時喝過的礦泉水瓶子可以留下。”:“我把爸爸的煙盒保存下了。” “我喝的乳娃娃的瓶子也可以留下。”¨¨¨并且激發了幼兒自己利用這些廢舊材料制作有用的東西的欲望。
反思三:指導制作活動,及時發現幼兒創造的閃光點。
幼兒制作前我給幼兒介紹了制作材料,并提出要求。在活動的過程中及時幫助幼兒解決困難,對幼兒有創新的想法及時給予肯定。比如有個小朋友用礦泉水的瓶子制作了一個沙漏,并且讓全組的幼兒用來灌沙子。在評價中就特別提出給予肯定,起到的很好的榜樣作用。
存在的問題:
活動中,我發現,提供給幼兒活動材料的種類有點多,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浪費。活動時,有不少幼兒模仿展示的范例來進行制作。我想,如果只給幼兒提供一種材料。而在展示的范例中把用這種材料制作的玩具去掉。引導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運用一種材料,進行多種制作的方法就會多一些。可能會對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有更好的啟發和幫助。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知識類讀本,愿意參與環保行動,保護環境。
2.進一步豐富有關可回收利用的東西方面的知識。
3.初步了解變廢為寶的方法。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參與環境保護。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廢舊物品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經驗,認識可回收利用標志。
2.材料準備:可以用于制作手工作品的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復習大書
1.師:上次課我們認識了可回收利用的十六垃圾,小朋友們還記得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哪些嗎?
2.全體幼兒齊讀大書《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復習學過知識。
二、熟知圖標
1.教師出示可回收利用標志圖標,提問:
(1)小朋友們,這是什么標志?你怎么看出來的?
(2)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樣的標志?
師小結: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標志。
2.教師出示帶有可回收利用標志的各類實物,發放給小朋友們找出標志。
3.出示不可回收利用標志,提問:有哪些東西是不可回收利用的?
4.出示多張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圖片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圖片,請小朋友進行分類并貼上標志。
三、廢舊物品手工制作展示
1.教師提問:這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用來做什么?
2.通過視頻展示廢舊物品改造成品。
四、幼兒自己動手,變廢為寶。
1.師:這些玩具可愛嗎?你們可別小看這些廢舊物品,我們可以用它做出很多好玩的玩具,現在我們也一起來動手做一做,變廢為寶,好嗎?
2.幼兒制作玩具。
3.展示表揚優秀作品。
教學反思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可以回收?哪些不可以回收?在經過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這一讀本中,我們知道了答案。我上的這一節匯報課是讀本的第三課時,主要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哪些垃圾可以回利用并對它們進行分類回收,嘗試用廢舊物品進行手工制作,從而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不亂丟垃圾,爭當環保小衛士。
整個活動總體而言還是比較順利的,幼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制作手工時,我們的家長也一起參與進來,促進老師與家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回憶讀本的內容,讀本里面提到哪些垃圾可回收利用,回收利用以后做成什么,大部分幼兒都還是能夠回憶起來,但還有少部分幼兒還是不夠熟悉,因而在復習閱讀大書時部分幼兒讀不出來。
第二個環節,我準備了一些垃圾實物給幼兒找可回收利用的圖標并對各類垃圾進行分類,幼兒對這個游戲非常感興趣,都想上來親自表現,以至于輪不到的幼兒一直在下面大叫,課堂秩序掌握不夠好。
在第三個環節,我收集了很多廢舊物品,讓幼兒對這些廢舊物品進行裝飾,之前我還擔心他們做不出東西來,但是看到他們的作品時擔心沒有了,更多的是為他們的想法、創意贊嘆不已,有的小朋友用牛奶盒和易拉罐做成一輛大卡車,有的小朋友用食品盒和一次性紙杯做成一個機器人,有的小朋友用卷紙筒做成一只小鳥,有的用紙杯做成一朵漂亮的花和電話……
上這節公開課,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并充分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我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和研究。
小百科:廢品是質量不合格,用戶不能使用的成品。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6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
最近,我們班搞的主題是海底世界,針對以上問題以及結合本班的主題活動,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創造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創造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我認為,選擇這一活動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協商能力。
2、嘗試用多種廢舊材料制作海底世界,體驗創造的樂趣。
3、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用多種廢舊材料制作海底世界,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協商能力。
活動的難點是:如何有效地合適地選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美麗的海底世界。總之,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動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收集制作玩具的廢舊材料,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有關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圖片。
2、經驗準備:幼兒對海洋的水生動物有一定的經驗。
3、空間準備:幼兒座位呈框字型擺放,展示臺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兒視線前面。
全方位的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以參觀者的身份引導孩子,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啟發提問法、直觀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啟發提問法:本次活動最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引起幼兒的思考,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讓他們在老師的提問幫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觀法:本次活動的開頭,老師就采取了這個方法,讓幼兒通過欣賞別人的作品,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初步感受藝術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廢舊物的創作,并在制作過程中學習合作,并提高幼兒的協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動的結尾部分,我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與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讓小朋友學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
此外,我們還適時采用了賞識激勵法、審美熏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廢舊物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創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有:
1、多感官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廢舊物變寶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創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幼兒自己尋找材料進行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創作。通過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學會了相互欣賞、相互交流。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7
大 班 科 學 活 動:《變 廢 為 寶》
姓名 zhysh
活動目標:
1、幼兒會用語言講述收集的廢品及收集中發生的趣事,嘗試用多種方法給廢品分類,拓寬幼兒的思維。
2、使幼兒在廢品利用中得到樂趣,在“變廢為寶”制作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3、通過活動使幼兒懂得保護環境,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共同填寫的“廢品調查表”。
2、“奇妙的商店”的場景;大象、小猴、小貓、小豬、小狐貍、小雞的圖片及相關的禮物,各種廢物自制的玩具等。
3、幼兒收集的各種廢品。
活動過程:
1.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平時吃桃子、西瓜、葡萄時會將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如何處理?有位大象伯伯可能干了,它將這些廢品變成一件件的禮物送給它的動物朋友,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請聽故事“奇妙的商店”。
(2)提問:小動物們用什么廢品制作了哪些禮物?大象伯伯開的“奇妙的商店”有什么用?(利用廢品,變廢為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
2.幼兒講述收集的廢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們生活中每天也有許多廢品,前幾天我們還做過“收集廢品”的調查,請與你旁邊的小朋友互相說說你收集了哪些廢品,在收集過程中發生的有趣、好玩的事也可以說一說。
(2)請2-3位幼兒介紹調查表,說說收集中發生的趣事。
3.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給廢品分類。
(1)你們看,這些紙箱里就是小朋友從家中收集來的廢品,這么多擺放在一起很亂,有什么好方法讓這些廢品擺放整齊?
幼兒說方法:如相同物品放一起.如瓶子一堆、盒子一堆等,幼兒動手擺放箱中<br><p></p>的廢品。你覺得還有哪些廢品擺放得不合適?請1-2位幼兒檢查擺放。
(2)除了這樣分,你還能想出其它更好的分法嗎?教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分法如:盒子分(糖盒、牙膏盒、鞋盒);瓶子(洗發瓶、藥瓶、飲料瓶)等。
(3)教師適時地抓住教育契機引導幼兒按廢品材料進行分類。如幼兒說:可以把紙做的東西放一起。找找還有哪些是紙做的?看看還有的廢品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兒說出金屬類、玻璃類、塑料類等,并找找相關的廢品有哪些?商討分別放哪更合適?
幼兒按材料再次對廢品進行分類。師生共同檢查分類情況,對擺放不合適的廢品,請幼兒幫忙送到該類廢品材料中。
4.說說廢品的利用。
(1)提問:收集來的廢品怎樣利用?(有的廢品可以“變廢為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有的廢品可以回收、利用,節約資源。)
(2)廢品的作用真大。森林里的小動物們也學著大象伯伯用廢品做了很多有趣的禮物,我們一起去看看“奇妙的商店”有哪些玩具?看看他們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禮物?
5.活動延伸:
(1)小朋友想不想也來動手、動腦試一試,把我們收集來的這些廢品變成各種有用的東西送到大象伯伯的商店呢?
(2)幼兒手工,教師巡回指導,幼兒互相交流制作中的經驗、協商遇到的難題想辦法解決。
(3)互相欣賞作品,將幼兒作品展示在kt板上,互相交流,體驗制作的樂趣及成功的喜悅。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8
點燃孩子創意的火花
——《變廢為寶》活動反思
作為一個創意手工活動,“創意”是重點。《指南》中指出:藝術教育應以幼兒的創造意識、創造能力和創造個性的培養為中心任務。于是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適當范例。《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繪畫時,不宜提供范畫。可今天是個創意手工活動,如果讓幼兒直接進入操作的話,肯定會出現無從下手的現象。所以我展示了三張自制玩具范例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可能是怎么做成的?不僅積累了相關的技能經驗,為下面的操作做鋪墊,還通過欣賞成品激發幼兒創作的愿望。
2.材料豐富。為了避免幼兒完全按照范例來制作,我提供的材料有很多種類:紙盒類(大的、小的、高的、扁的)、空瓶類、牛奶盒類、易拉罐類等等;還有不同的輔助材料:黏貼紙、彩色手工紙、皺紋紙、瓦楞紙、星星紙等。分四組,分別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創作。
3.恰當指導。教師要仔細觀察幼兒的操作過程,針對幼兒出現的不同情況,要進行不同要求的指導,倡導幼兒個性化的表現,反對千篇一律的訓練,教師不做過多的干預,就像《指南》的要求:教師要“順應幼兒需要的指導”。
另外,最后的作品評價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老師不是用“好不好看”、“對不對”的依據標準來評價,而是根據《指南》的要求:“從幼兒的興趣性、主動性、創造性、專注性、獨立性、堅持性,對材料的探索和操作以及行為習慣方面進行評價”,不以成人的標準來判斷作品好壞,以免導致幼兒對手工活動失去興趣和自信。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9
游戲目標:
1.懂得節約資源是減少垃圾的根本途徑.
2.認識循環再造的概念,懂得物盡其用,廢物利用.
游戲準備:
各種各樣的廢紙盒錄音機磁帶
游戲過程:
1.組織教學,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玩游戲.
2.發現地上有許多的垃圾,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原因和好壞.
3.游戲:變廢為寶
規則:教師將幼兒組織成一個縱隊,將發現的紙盒從第一個幼兒手中傳出,當音樂停了,拿著紙盒的幼兒將以最快的速度,用紙盒動手做一個玩具.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4.游戲反復進行.
5.展示幼兒作品.
6.教師.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10
一、說教材。
設計意圖:
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身邊的物品或廢舊資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最近,我們班搞的主題是海底世界,針對以上問題以及結合本班的主題活動,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發明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發明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我認為,選擇這一活動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愛好和現有經驗,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進步幼兒的協商能力。
2、嘗試用多種廢舊資料制作海底世界,體驗發明的樂趣。
3、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用多種廢舊資料制作海底世界,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進步幼兒的協商能力。
活動難點:
如何有效地合適地選用各種廢舊資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總之,我們建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動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預備:
1、物質預備:收集制作玩具的廢舊資料,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廢舊資料制作的有關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圖片。
2、經驗預備:幼兒對海洋的水生動物有肯定的經驗。
3、空間預備:幼兒座位呈框字型擺放,展示臺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兒視線前面。
全方位的預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以參觀者的身份引導孩子,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采取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取的教法有:啟發提問法、直觀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啟發提問法:本次活動最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引起幼兒的思考,啟發他們的發明思維,讓他們在老師的提問幫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觀法:本次活動的開頭,老師就采取了這個方法,讓幼兒通過欣賞別人的作品,引起幼兒創作的愛好,初步感受藝術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廢舊物的創作,并在制作過程中學習合作,并進步幼兒的協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動的結尾部分,我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與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讓小朋友學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
此外,我們還適時采取了賞識激勵法、審美熏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廢舊物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發明條件讓幼兒參加發明活動,不僅進步了熟悉,錘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采取的學法有:
1、多感官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廢舊物變寶發生了愛好。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創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幼兒自己尋找資料進行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通過商量、合作、嘗試用各種廢舊資料進行創作。通過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學會了相互欣賞、相互交流。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進步”。為了讓幼兒對廢舊物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采取了直接參與創作的過程,在創作活動中,體驗廢舊物變寶的創作樂趣。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幼兒間的合作創做,交流分享。表達著各自的豐富、多樣性的熟悉,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我采取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激發愛好→自由選材→分工合作→動手制作→交流分享→審美延伸
(一)激發愛好(2分鐘)
“愛好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就讓幼兒欣賞由廢舊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兒制作的憧憬和愛好。
(二)自由選材,合作創作(3分鐘)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輕音樂播放的輕松氛圍中,讓幼兒自己選擇資料,并和同伴一起商討如何創作漂亮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
(三)動手制作作品(20分鐘)
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開始制作作品,作為一個引導者、參與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終以參觀者的身份,利用提問引導、啟發幼兒更好地發明作品。
(四)交流分享(10分鐘)
在最后幼兒作品的展示中,我讓每組派一位小朋友上來交流自己小組利用什么來制作作品。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欣賞、相互交流,進步了他們對廢舊物變成寶的愛好,并在這個過程中,體驗了表示美和發明美的樂趣。相信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廢舊物他們會持著如何利用的想法,環保的意識也增加了。
(五)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自己動手利用家里的廢舊物品來制作其他的物品。
五、資源利用:
讓家長幫忙收集各種廢舊物。
六、活動預期成果:
1、讓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進步同伴間的合作意識以及協商能力。并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2、嘗試運用廢舊物品發明新的藝術作品,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并讓他們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的美,體驗發明的樂趣。
3、學會和同伴一起分享交流,進步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學習相互欣賞、相互交流。
4、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示美和發明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環保意識。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版本:
選自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中班下冊《生活真奇妙》主題。
教學思路:
在這學期的“三、八”婦女節我們幼兒園舉行了幼兒“爽歪歪”牛奶瓶制作大賽。孩子在這次活動中第一次和家長親手用牛奶瓶制作了作品。
許多孩子對展示出的作品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為了鼓勵、激勵孩子進行廢物再利用,更好地愛護我們身邊的環境,因此我進行了此次教學活動。
教學方法:
提問法、觀察法、表演法
教學手段:
制作生動、形象的幻燈圖片輔助教學
教學目標:
1、在觀察、討論的過程中理解故事。
2、通過故事感受環保的重要性。
3、挖掘孩子變廢為寶的創意。
教學重點:
增強孩子的環保意識,進行廢舊再利用。
教學準備:
各種廢舊物品、塑料袋制作的服裝、時裝表演的音樂、故事圖片(幻燈片)、故事錄音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爆竹聲)師:咦,哪里這么熱鬧?原來是山羊爺爺的“奇妙商店”開業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教師帶孩子進入活動室)
師:這就是山羊爺爺的“奇妙商店”,還有兩行大字“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廢物變成寶”我們來聽聽山羊爺爺《變廢為寶》的故事吧!
二、在觀察、討論中理解故事內容。
(一)教師完整講述故事《變廢為寶》。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山羊爺爺開了個什么商店?
3、你覺得山羊爺爺的商店為什么會取名為“奇妙商店”呢?(教師鼓勵孩子大膽表述)
(二)聽故事錄音,邊觀看故事圖片。
(三)分段講述故事,觀看故事圖片。
1、第一副圖,提問:
山羊爺爺在店門口寫了什么字?
2、第二副圖,提問:
誰去了奇妙商店?
小白兔拿了什么?
山羊爺爺想把飲料瓶做成什么呢?(讓孩子學學小兔和山羊爺爺的對話,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你能用飲料瓶做什么?
3、第三副圖,提問:
小鹿拿了什么去“奇妙商店”?
山羊爺爺想把塑料袋做成什么?(學說小鹿和山羊爺爺的對話)
你能用塑料袋做什么?
4、第四副圖,提問:
小馬在想什么?
山羊爺爺的做法好嗎?為什么?(鼓勵孩子自由表述,并說出理由)
教師小結:
山羊爺爺在為大家做好事!不僅讓森林里的環境更衛生,還進行了廢物再利用,節約了資源,我們要向山羊爺爺學習!
要講衛生,不亂扔垃圾,要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衛生,還要有變廢為寶的創新意識!
三、鼓勵孩子進行廢物再利用
1、觀看塑料袋服裝展示。
師:為了慶祝“奇妙商店”開業,山羊爺爺還準備來了一場特殊的服裝展示,我們看看吧!(由幾名幼兒穿著用各種塑料袋制作的服裝配上音樂進行表演,)
師:這些服裝漂亮嗎?你知道這些服裝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孩子回答略)
師:真沒想到裝了衣服、鞋子的塑料袋也能做成這么漂亮的服裝寶貝,山羊爺爺真是了不起!
2、請你進行廢物再利用。
師:小朋友看了山羊爺爺這么多用廢舊物品制作的漂亮寶貝,老師這里收集了一些廢舊物品,你能用它來做什么?(鼓勵大膽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意)
3、結束活動,帶孩子出活動室
師:孩子們的想法和創意都不錯,我們現在就去動手實現吧!等我們做好了就送到山羊爺爺的“奇妙商店”去。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12
一、設計意圖:
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利用一次性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最近,我們班搞的主題是海底世界,針對以上問題以及結合本班的主題活動,我特設計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創造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創造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
二、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協商能力。
2、嘗試用多種廢舊材料制作海底世界,體驗創造的樂趣。
3、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收集制作玩具的廢舊材料,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制 作的有關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圖片。
經驗準備:幼兒對海洋的水生動物有一定的經驗。
空間準備:幼兒座位呈框字型擺放,展示臺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兒視線前面。
四、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
激發興趣→自由選材→分工合作→動手制作→交流分享→審美延伸
(一)激發興趣
1、出示廢舊物品,引起幼兒的興趣:這幾天,小朋友們都和老師一起收集一些廢舊材料,你們猜它們有什么用?
2、幼兒欣賞廢舊物品制作出來的海底世界:瞧,這些小朋友們利用這些廢舊材料制作出什么?漂亮嗎?今天我們大家也一起來把這些廢舊材料變成美麗的海底世界吧。
(二)自由選材、分工合作
1、提出要求:老師把這些廢舊物分成幾組?你喜歡用什么材料制作,就去坐那一組,然后同和你一組的小朋友一起商量,怎么分工,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并商討如何分工合作。
(三)動手制作作品
1、 幼兒開始制作作品。
2、 教師以參觀者的身份介入,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啟發。
(四)交流分享
1、展示各組的作品。
2、每組請一位小朋友上來交流自己小組利用什么來制作作品。
(五)活動延伸
除了利用廢舊物可以制作美麗的海底世界,你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請小朋友回家以后自己動手創作,并拿來學校與小伙伴一同分享,我們一起來開個變廢為寶的展示館吧。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會用廢舊物品來制作自己喜歡的玩具或用具。
2、通過談話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到廢舊材料是可以再利用的,我們在平時可以有意識的收集一些廢舊材料。
3、體驗變廢為寶的快樂。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知道廢舊材料還可以再次被利用。
難點:用廢舊物品進行制作。
教學準備:
課前知識準備:提前讓幼兒在家里收集盒子或瓶子等廢舊材料。
場地準備: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玩教具布置一個展覽會的場景。
材料準備:分四組,廢舊的各種盒子;廢舊的瓶類;廢舊的紙類;廢舊的紙杯、餐盤、飯盒(清洗干凈)。
操作工具準備:膠水、剪刀、雙面膠、膠帶。輔助材料:水彩筆、色卡紙毛線、沙粒、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展覽會,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一個有意思的展覽,小朋友好好看看展覽品,可以用手拿來玩一玩。看看這些展覽品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通過談話活動,了解廢舊材料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們要注意有意識的進行收集。
師:1、小朋友,展覽會上你們看見了什么?它們是用什么東西做的?
2、我們平時應該怎樣收集這些廢舊的材料?哪些廢舊材料可以收集?哪些廢舊材料不能收集?
3、說說你想怎樣變廢為寶。
教師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利用幼兒收集的廢舊材料來制作一件喜歡的玩具或用具。
1、講解活動規則。
2、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
(四)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五)對幼兒制作的作品進行講評。在制作活動中自然結束。
延伸活動:
1、繼續制作沒有完成的作品。
2、利用幼兒完成的作品布置展覽。
活動反思:
反思一:創設環境,引起幼兒興趣。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布置了一個展覽會,展出了有很多幼兒和教師用廢舊材料制作的玩具和用具,幼兒在參觀的時候,可以拿來看一看,玩一玩。幼兒興趣非常高,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對廢舊材料能做這么多的東西,非常的驚奇,有了自己想制作的欲望。所以孩子們都能積極的投入到參觀當中。
反思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表述,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談話活動中,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提問,幫助幼兒了解到廢舊材料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有的廢舊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廢舊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孩子們紛紛說:“我平時喝過的礦泉水瓶子可以留下。”:“我把爸爸的煙盒保存下了。”“我喝的乳娃娃的瓶子也可以留下。”¨¨¨并且激發了幼兒自己利用這些廢舊材料制作有用的東西的欲望。
反思三:指導制作活動,及時發現幼兒創造的閃光點。
幼兒制作前我給幼兒介紹了制作材料,并提出要求。在活動的過程中及時幫助幼兒解決困難,對幼兒有創新的想法及時給予肯定。比如有個小朋友用礦泉水的瓶子制作了一個沙漏,并且讓全組的幼兒用來灌沙子。在評價中就特別提出給予肯定,起到的很好的榜樣作用。
存在的問題:
活動中,我發現,提供給幼兒活動材料的種類有點多,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浪費。活動時,有不少幼兒模仿展示的范例來進行制作。我想,如果只給幼兒提供一種材料。而在展示的范例中把用這種材料制作的玩具去掉。引導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運用一種材料,進行多種制作的方法就會多一些。可能會對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有更好的啟發和幫助。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14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通過游戲,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大小不等的各種廢棄的、清潔無毒的紙盒及廢舊塑料瓶、碎布等。
2、裝飾紙條、不同的圖案等(用來裝飾)。
3、剪刀、雙面膠等。
4、教師用廢舊物品制作的成品,如燈籠、寶塔、火箭等。
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廢舊物品。
小朋友,前幾天老師請大家做小小收集員,把家里沒用的紙盒、塑料瓶、碎布等帶來,小朋友們都很積極,收集了許多好東西,誰來說說你收集到了哪些寶貝。(如酸奶瓶、煙盒、洗潔精瓶、飲料瓶等)
2、幼兒進行壘高游戲我們大家有了這么多的寶貝,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用這些寶貝來做游戲好嗎?
(1)老師介紹游戲規則:我們分成七組,大家一起商量動手進行壘高比賽,可以用不同的寶貝進行,看那組的小朋友在規定時間里壘得又高又穩。
(2)介紹兩組壘高幼兒的作品,并和幼兒一起分析原因。(快而穩的原因:把大的盒子放在下邊,不爭先恐后、一個一個來放等,慢而搖晃的原因:大家爭搶,沒有合理擺放好。)(3)再次進行游戲,第二次壘高比賽在第一次的基礎上進行,讓幼兒形成初步的壘高經驗。
3、欣賞作品
(1)教師出示自己制作的成品,幼兒欣賞。
(2)提問: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兒回答)在幼兒欣賞、觀察的基礎上教師有目的介紹2~3種作品。
(3)提升:如果這些做好的玩具、好東西壞了,還有用嗎?(幼兒回答后,教師根據他們的回答作出相應的應答)教師總結:最后我們把它們送到廢品回收站,送到工廠再加工重新變成有用的東西。
4、變廢為寶你們想不想做個小小魔術師,用大家帶來的這些盒子、瓶子來變成好玩的東西呀?(想)
(1)教師提出制作要求:想想你用什么寶貝想做一個什么玩具?跟朋友講講,也可以和朋友合作做,用不同的方式對紙盒、塑料瓶進行改造、裝飾,使它變成一樣好玩的玩具。
(2)幼兒自己制作玩具,老師對完成任務有一定困難的幼兒,教師進行幫助。
(3)幼兒完成后,陳列在玩具櫥上,可以相互進行簡單介紹。
(提醒幼兒在制作結束后,把多余的東西整理好)
5、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正好,廢舊物品當成寶,動動小手動動腦,變成汽車和小貓,'變廢為寶'真正妙!”
今天,我們小朋友用沒用的紙盒、瓶子做了好玩的游戲和玩具,以后我們要記住,不要隨便把吃剰下的紙盒、瓶子扔掉,我們把它們洗干凈,帶到幼兒園,我們一起讓它變變變,成為我們的好朋友。
6、延伸活動:
幼兒拿著做好的玩具,去做小小宣傳員,請其他班的小朋友參觀欣賞。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15
活動目標
·對利用廢舊材料小制作感興趣·能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購物袋,并加以簡單的裝飾
·能在創造過程中感知變廢為寶
活動重點
·重點:能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購物袋,對利用廢舊材料的小制作感興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購物袋有初步的了解
·物質準備:各種購物袋;小超市場景;多種廣告紙、掛歷紙、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的娃娃家超市開張了,我們進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東西嗎? (幼兒逛超市以后入座)”
1.你在超市買了東西裝在什么地方帶回來?
2.你見過什么形狀的購物袋?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們想設計一個怎么樣的購物袋? (幼兒自由討論)
二、觀察環保購物袋,講解制作方法
出示購物袋,讓幼兒觀察并討論制作購物袋的好方法。
1.“我有一個購物袋,你們看看,要裝東西袋子應該有一個什么?”
2.其他三面應該怎么樣?
3.粘好了要裝上什么東西才可以拎?
三、幼兒制作購物袋
1.鼓勵幼兒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指做各種有趣的環保購物袋,并進行簡單的裝飾。
2.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重點部分。
3.啟發幼兒制作與別人不同的拎環。
四、觀賞展評
1.找找誰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著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選購自己喜歡的物品,裝在袋子里。
活動延伸
在美工角中放置活動剩余的材料,讓有興趣的幼兒繼續制作。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從環保教育出發,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我將幼兒熟悉的接觸最多的超市購物袋作為環境教育的內容。在活動過程中,啟發幼兒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購物袋的用途、特征,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設計各種各樣的購物袋,利用廢舊的廣告紙和幼兒自己家里帶來的掛歷紙來制作,即體現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有使幼兒有了廢物利用的概念。幼兒有能力制作各種各樣的購物袋,雖然教師沒有直接示范如何粘貼袋子,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出了各種粘貼的方法,并設計了與眾不同的拎環。充分體現了幼兒的創造性。最后的環節讓幼兒自己拿著自己設計的環保購物袋去“超市”購物,實際上是給幼兒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是幼兒在情感上得到成功的滿足。最后的環節在幼兒體驗成功的同時,可以在“購物”的過程中欣賞同伴的袋子,教師也可以檢測制作的完成情況。
二、效果分析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幼兒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活動中,幼兒都是按自己的意愿進活動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討論袋子的做法,獨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購物。總之,幼兒對本次活動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情緒一直非常飽滿。
《變廢為寶》教學設計 篇16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了解自己身邊廢物污染的情況,使學生認識到作為廢物的垃圾對環境污染的危害。
2、學會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工藝品,美化生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3、了解學校綠色小銀行活動意義,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綠色小銀行的活動中去。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養成良好的環境道德和環境行為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學會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工藝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倡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綠色小銀行的活動中去,養成良好的環境道德和環境行為習慣。
三、教具、學具:
舊報紙 易拉罐 塑料瓶 玻璃瓶 藥盒 廢布 膠水 針線 彩筆 雙面膠 剪刀等。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 活動準備:
1、觀察周邊垃圾對環境的破壞。有條件的學生把它拍下來。
2、準備好舊報紙 易拉罐 塑料瓶 玻璃瓶 藥盒 廢布 膠水 針線 彩筆 雙面膠 剪刀等。
(二)活動過程:
1、畫面導入
課件出示
⑴一組環境被嚴重污染了的圖片。
⑵請學生幻燈出示自己拍到的周邊環境污染的照片。
⑶讓學生談談自己在放學路上觀察到的環境污染現象。
⑷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此教學環節重在引導學生認識到垃圾污染的嚴重性和破壞性,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
2、教師向學生出示一組學校環境優美的圖片
『圖片的差別帶動了學生心理上的強烈對比,美好干凈的環境令人愉悅,而渾濁骯臟的環境令人作嘔,學生在情緒的對比中更能深刻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為此次活動奠定了基礎。』
引導:正是由于有強烈的環保意識,才使得我們的校園如此美麗。這正是我們開展的實踐活動———綠色小銀行,美化小校園。板書課題
3、我為“小銀行”添光彩
⑴課件展示學校綠色小銀行的開展情況。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如何讓 “小銀行”開展的有聲有色?
『通過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明白:不光收舊利廢是環保行為,撿起一片紙,收起飲料瓶,清理垃圾箱,擦洗墻面不文明語言,不隨地吐痰等一些細小的行為都是在為“小銀行”添光加彩。』
⑵幻燈出示綠色小銀行活動資料(變賣廢品照片、各班小銀行月收入例表)
請你做小行長:如何使用小銀行收費?小組交流制定規劃。
『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支配使用小銀行收費,公開收支情況,如:幫助經濟有困難的學生買學習用品,為班級買衛生工具,給學生發學習獎品,幫助孤寡老
人等,讓學生感受到小銀行收費雖少,卻可以做會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即培養了學生幫助他人的優秀品質,又激發了學生參與小銀行活動的積極性。』
4、環保大行動落實
我們在認識了垃圾的類別和危害后,就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地球媽媽的健康,為了我們共同生活的這一片天地,保護環境,保衛地球。現在就用我們的智慧,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起來尋找拯救環境的良藥。以小組為單位,大家共同探討,交流分享。
(1)以小組為單位,創寫環保的公益廣告。
(2)奇思妙想,聯系實際,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浪費現象如何改善?
如:一次性筷子是對木材的極大浪費,可以發明可食用的各種味道的筷子,既減少了浪費有促進了消費。啟發學生從各個方面想象。
(3)在校園里號召大家合理丟棄垃圾,不要污染環境。
5、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也有許多東西可以制作成小玩具、小裝飾,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課件出示:廢舊物品制作的小玩具、小裝飾
展示幾件手工制作,激發學生的動手創作的欲望
下面讓我們也來試一試:
(1) 取出一些廢棄物:舊報紙、易拉罐、塑料瓶、藥盒、廢布等
(學生可以組為單位帶來材料)
(2 )請你發揮想象,可以用這些廢棄物制作什么小物品呢?
(組內討論,自己思考)
(3) 學生分組進行制作
學生可以自己獨立制作,也可以全組共同制作)
『教師要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巡視,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幫助學生進行一些難度較大的制作,并維持紀律。對于速度較慢的學生要進行幫助和提醒。如果有的學生制作完成,可隨時展示,及時表揚。通過這一環節,既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學生動手制做水平,又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能力與想象創新精神,發揮了他們的智慧,發展了他們的個性。』
(4) 活動后展示作品,評出各獎項。
作品舉例:雪碧的瓶子改制成的花籃;
舊報紙做的燈罩;
碎布條做成的拖把;
易拉罐做成的煙灰缸;
沒用的CD做成的裝飾門簾;
小藥盒做成的針線盒;
同學們的手真巧,原來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雙手變廢為寶。請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要求大家保護環境的話語,然后評出最佳創意獎和優秀設計獎等若干獎項。
『設獎的目的不僅肯定了同學的智慧,也激發了他們創新發明的興趣。』
(三)活動總結
環保及自然資源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環保不只是一句口號、一種觀念,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大家應該把環境保護意識付諸每個小小的行動,少一分破壞,多一分建設,珍惜任何可以再利用的資源,通過我們的眼睛觀察,我們的頭腦思考,我們的心靈體會,把廢棄物中可以再利用的豐富資源,用我們的聰明智慧與靈巧雙手,賦予它們新的藝術生命力!同學們,讓我們用自己的慧思巧手,將它們"化腐朽為神奇"吧!
(四)活動延伸
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愛護環境,并落實到日常的生活中去。你在這次活動結束后,還會繼續怎樣做呢?
(1)爭取多一點時間和機會呼吁全校師生行動起來;
(2)留心觀察,發現有嚴重污染的環境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3)向社會中的各界宣傳環保知識;
(4)嚴格監督自己以及身邊的親人,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增強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