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來了》教案(精選13篇)
《咕咚來了》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懂得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3、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 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教學重點、難點鼓勵孩子們大膽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思考。
活動準備:
故事《咕咚來了》動畫視頻 ,小白兔 、狐貍 、猴子 、獅子等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興趣導入--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內容提問)--觀看故事視頻(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活動過程:
一、興趣引入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誰呀?(小白兔)
2、教師:大家看看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們知道它為什么跑呀?
3、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咕咚來了》就會明白小白兔為什么跑了。(提供給孩子們思考的機會,并將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二、聽講故事《咕咚來了》
1、講完故事后,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故事內容。
2、提問:小白兔為什么跑呀?"咕咚"原來是什么聲音?
3、提問: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里有什么感覺?它是怎么樣做的?
三、幼兒觀看故事視頻1、教師播放故事《咕咚來了》的視頻,幼兒欣賞,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提問:
(1)小白兔一路上碰見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長毛獅子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 小結: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三、討論
1、 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有趣嗎?這個故事里,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為什么?我們要向誰學習?
2、教師總結:小白兔它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沒弄清楚,就嚇得慌慌張張的逃跑,后來在獅子的幫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發出的聲音,所以他們就不害怕了。很多疑問只要我們弄清楚了,就會變得更勇敢,也能想出辦法來。
四、角色表演
1、教師:我們看完了《咕咚來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 一個游戲,當小動物表演故事情節好不好呀?(激發幼兒想象與學習的興趣
)2、請幼兒扮演故事里的動物,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走進膽小國每個人都有過膽怯的經歷,在幼兒身上表現地更明顯,請幼兒說說自己膽小的經歷,怎樣克服這樣的心里障礙。
在這次游戲活動《咕咚來了》中,幼兒們都很積極的回答問題,故事內容也講得非常生動、有趣,大部分幼兒較大膽、較完整地回答問題。本次集體活動具有明確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說對”, 愛說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欣賞完視頻之后,幼兒模仿動作而進行角色表演,在這樣過程中,孩子們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又可以培養積極地動腦和動手的能力,還有表述的機會。不足之處在于教學過程中,沒有對故事做詳細的如何克服膽怯的總結。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會更努力的鉆研教學方法和技巧,爭取完善優質的教學效果。
《咕咚來了》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害怕,是幼兒常遇到的情緒問題。聽到班上孩子說害怕,害怕情緒對小孩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很多令孩子害怕的事物,孩子們都表現出害怕的心理,所以希望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和心理輔導,減少或避免孩子們有這種害怕怕的情緒。
活動目標
1. 欣賞《咕咚來了》。
2. 理解故事,激發孩子們積極思考問題的興趣。
3. 懂得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4. 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鼓勵孩子們大膽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思考。
活動準備
故事《咕咚來了》光碟一張
小白兔 、狐貍 、猴子 、獅子等動物的圖片
活動流程
興趣導入——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內容提問)——觀看故事視頻(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
活動過程
一、興趣引入
1.教師:今天老師不僅請來了園長老師們和我們一起上課,還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誰呀?(小白兔)
2.教師:大家看看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們知道它為什么跑呀?
3.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咕咚來了》就會明白小白兔為什么跑了。(提供給孩子們思考的機會,并將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
二、聽講故事《咕咚來了》
1.講完故事后,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兒的正確答案,而是鼓勵幼兒講述聽到的故事內容。當有些內容幼兒無法講出時,我及時給予了豐富的知識的機會。
2.提問:小白兔為什么跑呀?“咕咚”原來是什么聲音?
3.提問: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里有什么感覺?它是怎么樣做的?
4.小白兔一路上碰見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5.提問:長毛獅子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在開放式提問的基礎上,老師和幼兒一起對故事進行了適時的概括、提煉和總結,使幼兒對故事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認識、理解和掌握,同時認識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
三、討論
1. 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我們要向誰學習?為什么啊?
2.教師總結:小白兔它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沒弄清楚,就嚇得慌慌張張的逃跑,后來在獅子的幫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發出的聲音,所以他們就不害怕了。很多疑問只要我們弄清楚了,就會變得更勇敢,也能想出辦法來。
四、幼兒觀看故事視頻
1.教師播放故事《咕咚來了》的視頻,幼兒欣賞,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教師:今天,我們講的故事名字是什么?
3.教師:我們看完了《咕咚來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 一個游戲,當小動物表演故事情節好不好呀?(激發幼兒想象與學習的興趣)
五、角色表演
請幼兒扮演故事里的動物,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走進膽小國
每個人都有過膽怯的經歷,在幼兒身上表現地更明顯,請幼兒說說自己膽小的經歷,怎樣克服這樣的心里障礙。
教學反思
在這次游戲活動《咕咚來了》中,幼兒們都很積極的回答問題,故事內容也講得非常生動、有趣,大部分幼兒較大膽、較完整地回答問題。本次集體活動具有明確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說對”, 愛說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欣賞完視頻之后,幼兒模仿動作而進行角色表演,在這樣過程中,孩子們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又可以培養積極地動腦和動手的能力,還有表述的機會。不足之處在于教學過程中,沒有對故事做詳細的如何克服膽怯的總結。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會更努力的鉆研教學方法和技巧,爭取完善優質的教學效果。
《咕咚來了》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能積極思考問題,勇于表達。
2、體驗表演故事的樂趣。
3、懂得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活動準備:
1、《咕咚來了》光碟一張。
2、兔子、狐貍、猴子、獅子等動物的圖片及頭飾。
活動流程:
動畫導入——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內容提問)——觀看故事視頻(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
活動過程:
一、動畫導入
1、教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誰呀?(小白兔)
2、教師:大家看看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們知道它為什么跑呀?
3、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咕咚來了》,等聽完就會明白小白兔為什么跑了。
二、教師講故事《咕咚來了》,幼兒傾聽。
1、提問:老師講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2、提問:故事當中出現了哪些小動物?
3、提問:小白兔為什么要跑呀?
4、教師: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里是什么感覺?它是怎么樣做的?我們再聽故事《咕咚來了》。
三、幼兒觀看故事視頻
1、教師播放故事《咕咚來了》的視頻,幼兒欣賞,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提問: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里是什么感覺?它是怎么樣做的?
3、提問:小白兔一路上碰見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邊講故事情節邊出示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
4、提問:終于把睡覺的誰吵醒了?獅子是怎么說的?獅子又是怎么做的?
5、提問:故事中“咕咚”是什么發出的聲音?
6、邀請幼兒扮演小動物表演故事情節,激發幼兒想象與學習的興趣。
五、角色表演
1、請個別幼兒臺前表演故事,教師與其他幼兒講故事。
2、請全體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完整表演故事。(放錄音盤)
3、討論:小朋友們表演完這個故事,我們要向誰學習?為什么呢?(很多疑問只要我們弄清楚了,就會變得更勇敢,也能想出辦法來。)
六、活動延伸:
把好聽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帶給其它班的小朋友。
附:故事《咕咚來了》
在寧靜的小湖邊,有一顆大大的木瓜樹,樹上結滿了金黃金黃的木瓜,這天中午,一只小白兔正靠在大樹旁睡覺,呼嚕呼嚕睡得可香了。這個時候,一陣微風吹過來,一只熟透的木瓜被吹得搖來搖去。然后,“咕咚”一聲,掉進小湖里了。
這奇怪的聲音,把小白兔給驚醒了。它豎起兩只大耳朵,睜大眼睛,向四周仔細瞧了瞧,可是什么也沒有發現。小白兔害怕了,撒腿向森林跑去。嘴里還不停的喊著:“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狐貍見小白兔慌慌張張的就問它:“發生了什么事?”小白兔跑的上氣不接下氣,氣喘吁吁的說:“不好了,咕咚來了。”狐貍不知道咕咚是什么?還以為是很厲害的妖怪呢,嚇得也跟著小白兔跑了起來。
小猴看見他倆拼命地跑,嘴里還不停的喊著:“咕咚來了”。也害怕起來,就跟著小兔子和狐貍一起跑著。它們三個一起跑,一邊喊:’“不好了,咕咚來了,咕咚來了”。狗熊看它們慌張的樣子,還以為出了什么大事,也加入了逃跑的隊伍。
接著,森林里的斑馬、大象、梅花鹿全都被它們嚇壞了,都以為“咕咚”是一個大怪物,也氣喘吁吁地跟著大家一起跑,這只隊伍越來越大,奔跑的聲音也越來越響。
終于,把正在睡午覺的森林之王——獅子給驚醒了。獅子非常生氣,便大吼一聲,攔住這一群狼狽的小動物。怒氣沖沖地問道:“你們跑什么跑,吵得我連午覺都睡不著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快說,”大家你問我,我問你,都說不清是怎么回事。最后問到了小白兔,它發著抖說:“咕——咕咚來了,它——它可嚇人了。”可獅子從來沒有聽說過咕咚這個東西,就問小白兔:“咕咚是什么?你給我帶路,去找這個咕咚,我倒要看看,什么東西這么可怕”。
于是,在小白兔的帶領下,大家往回走,它們來到了那顆木瓜樹下。只見樹底下的湖水又清又綠,幾個金黃的木瓜正靜靜地浮在水面上。大家找呀找,什么怪物也沒有看見,正感到納悶呢!忽然又吹過一陣涼爽的微風,一只熟睡的木瓜“咕咚”一聲掉進了湖里。接著又有幾只木瓜先后掉進湖里,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原來,這就是可怕的“咕咚”啊!大家一下子全明白了,再想想剛才狼狽逃跑的樣子,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咕咚來了》教案 篇4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各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課上,我將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字,體悟蘊含在漢字中的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接受文化熏陶,對識字感興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學習內容分析:
《咕咚來了》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寫的是一個木瓜熟了,掉進湖里。兔子聽見咕咚一聲,嚇得邊跑邊叫,許多小動物跟著跑,最后大象攔住他們,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這是一篇童話,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第一單元教學主要是為讓學生感受大自然、家鄉的美,而本單元的參考提示中則強調以識字、寫字為主,培養學生識字能力。本課識字方法的學習和滲透,將為下一識字單元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奠定良好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比較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而且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筆畫和常見的偏旁部首,能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再有我班從一年級就開始了課外閱讀,學生的識字量較大,這對他們獨立認字、理解字義都有很大幫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過前幾課學習,我發現由于課文較長,識字量增大,在第一課時進行集中識字,學生對生字掌握的不牢固。脫離了文本這個載體孤立地識字,學習效果不好,于是我決定采用分散識字,提高實效性。
(三)教學方式:
識字教學必須注意“音、形、義”的結合,教給多種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其獨立識字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利用字理識字,挖掘漢字本身的趣味,會讓學生感覺學起來有趣。教學“熱”
“鬧”時,我采用兒歌方式幫學生識字。這樣,會讓學生很快記住,同時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好。另外,識字教學不能孤立進行,必須在語境中識字。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識字情境,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識字,并鼓勵學生大膽尋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四)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五)技術準備:電子白板
三、本節課教學目標設計
1、認識8個生字,其中2個生字會寫,認讀4個字,認識“四點底”。能用“熱鬧”說一句話。
2、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會寫“熱鬧”兩個字。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美麗的森林王國里,生活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在這里,每天都會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座森林王國,看看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發生了。
2、板書課題,生齊讀。
【設計意圖:激起學生的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自己看音節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不認識的字多讀兩遍。
2、誰認識這些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3、你能叫出下面詞語朋友的名字嗎?
木瓜:誰知道木瓜是什么?指名說。
看圖介紹:木瓜是一種植物的果實,它生長在溫度較高的地區,木瓜可以吃,也可以用來入藥。
水花:你見過水花嗎?在哪兒見到的?(石頭扔進水里;手拍打水面)咕咚:當石頭扔進水里的時候,我們不僅能看到水花,還能聽見聲音呢。出示詞。
逃跑:這個詞表示的是一種動作,誰愿意給大家做一做? 跑的時候要用到腳,所以跑這個詞就是足字旁。
跟著:像這樣的詞還有“跟著”,跟著別人走也要用到腳,所以它也是足字旁。
齊讀:嚇壞、正巧、熟了、大伙兒(提示兒化音)、哈哈笑 熱鬧:提示“鬧”在這里應該讀輕聲。
過渡:課文里怎么熱鬧了?出示句子讀:這下子可熱鬧了,動物們全跟著跑起來。
是啊,那么多的動物都跟著跑起來,能不熱鬧嘛。
你在哪見到過熱鬧的場面?(集市、車站、商場)你能用熱鬧說一句話嗎?
【設計意圖:在語境中識字,加強學生對字詞的理解】
(三)細讀課文,讀思感悟:
1、朗讀、理解第一、二自然段(事件起因)。 ⑴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讓這里變得如此熱鬧呢? 從課文中找答案,并說一說。⑵指導讀好重點句。
① “兔子聽見嚇壞了,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快逃哇,咕咚來了!’” 你從哪感受到種子嚇壞了?(板書:拔腿就跑)生讀(讀出害怕的感受)
師生合作讀句子(師讀敘述語,生讀句子的話)
②兔子的叫聲被猴子聽見了,它是怎么做的?(板書:也跟著跑)讀:猴子“也跟著跑,邊跑邊叫”。
③兔子和猴子的叫聲被小動物們聽到了,他們都害怕了,它們又是怎么做的?
(生答,答不出,出示句子,讀后找答案)
“動物們全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設計意圖:通過看課件和朗讀,讓學生感悟動物們當時害怕的樣子】
2、朗讀、理解第三自然段(事件經過)。
⑴大伙兒正亂做一團時,誰來了?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它也跟著跑了嗎?那它是怎么做的?(據生板書:攔住)⑵分角色朗讀(戴頭飾)。
指導讀好“你們看見了嗎?”“我是在湖邊聽見的。”等句子
3、朗讀、理解、背誦第四自然段
⑴原來小動物們誰都沒有看見“咕咚”,只是聽見的,(板書:聽見)就造成了這熱鬧的場面。聽了大象的話,小動物們頭腦冷靜下來了,它們決定去看個究竟。
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
⑵小動物們看見的咕咚到底是什么?(板書:看見)它們看清楚以后,有什么反應?(板書:笑了)
⑶小動物們在笑什么?同桌說一說,指名回答。
⑷你能看著課文的插圖、看著提示或通過想像試著背背這個自然段嗎?(課件出示):
大家,正巧一個木瓜,咕咚一聲,。大伙兒,,都!
指導背誦。
【設計意圖:理解不能偏聽偏信】
(四)學習生字:
過渡:由于沒弄清是怎么回事,這個“咕咚”可讓森林王國熱鬧極了。
1、出示詞“熱鬧”,讀詞,“熱鬧”的“熱”是這課的一個生字。
2、認識新偏旁:四點底。會讀會寫(提示:第一個點是左點,稍大,中間兩個右點都比較小,最后一個右點較大)。
3、你怎么記住這個字呢?(一手拿藥丸,放在火上烤)
4、組詞:熱鬧、火熱、炎熱、熱情、熱烈、熱水、熱心
5、指導書寫:
整體觀察,上大下小。
生描紅,邊描邊想想還有什么要注意的。(橫折彎鉤和“飛”字中的橫折彎鉤一樣,要寫得斜一些。)
師范寫,學生練習。
【設計意圖:讓他們在學習字理的過程中,由衷地佩服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從而產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到了森林王國,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以后做事要向大象學習,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回去以后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咕咚來了》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認讀4個字,認識“四點底”。
2.會讀指定的詞語,能用“熱鬧”寫一句話。
3.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4.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并知道不能旁聽旁信。
教學重點:
識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指導講故事,明白文中道理。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識字。
教學要求:
學會生字,培養預習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讀課文,識字。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請你用打手勢的方式告訴老師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這篇課文你喜歡嗎?
3.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是否正確。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并組一個詞
嚇 跑 逃 跟 熱鬧 說 哈
2.讀本課詞語。
木瓜 水花 嚇壞 熱鬧
正巧 大伙兒 哈哈笑
3.指導記字
(1)熟字來記:逃嚇跑跟鬧哈
(思考—同桌說—小組說—指名說)
(2)數筆畫記字。
熱說
4.指導寫字。
觀察-教師范寫-仿寫-練習寫。
5.寫在生字本上。
三、作業
1.讀生字卡片上的詞。
2.聽寫。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內容。
教學要求:
1.朗讀課文。
2.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并知道不能旁聽旁信。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舉例子講一些人不假思索偏聽偏信,有一群小動物也犯了這樣一個毛病,你們
想聽嗎?
二、講故事
老師講故事,學生閉眼聽。
板書課題問:“咕咚”是什么?指名說。
三、學習課文
1.指讀第1和第4自然段。
學生讀出“一個木瓜熟了……水花”
“大家悄悄來到湖邊……水花”
問:這棵木瓜樹長在哪里?課文第一自然段不寫可以嗎?
師:正因為樹上結滿木瓜,才會有一次次的木瓜落水發出的“咕咚”聲。
再讀第1和第4自然段
2.第一次兔子只聽見咕咚聲,沒看見是什么就嚇壞了,拔腿就跑后來怎樣呢?指名讀
第二段
問:其他小動物聽到兔子的喊聲是怎樣做的?
師:森林中有那么多的小動物,你想當誰,學一學。
師生共同表演這一段,體會森林中的熱鬧與騷亂。
3.大象走出來了,是怎么做的?在書上畫出大象說的話,讀一讀。
大家明白真相后是怎樣做的?
4.總結:遇到事情要了解是怎么回事,動腦筋想一想,不要只聽別人的話。
四、學習講故事
同桌先試試,然后在小組里試試。指名講。
五、作業
1.回家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2.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鞏固課文內容。
教學要求:
1.鞏固本課字詞。
2.用“熱鬧”寫話。
3.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重難點:
用“熱鬧”寫話,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
1.指名讀。
2.指名講故事。
二、指導用“熱鬧”寫一句話
1.讀書中例句結合上下文說說怎樣熱鬧。
2.說說自己見到哪熱鬧:自由市場、商場、車站、會場、賽場等。
3.指名說后,寫下來。
三、檢查背誦課文
四、聽寫生字
板書設計:
咕咚來了
兔子
咕咚猴子嚇壞————木瓜
大家
《咕咚來了》教案 篇6
活動目標:1、通過猜測、觀察、動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2、感受故事中動物的情緒并學說對話:“快逃!快逃!咕咚來啦!”。3、對周圍的聲音產生興趣,能積極地參與想象、猜測活動。活動準備:人手一本繪本、錄有“咕咚”音效的磁帶、繪本ppt、動物角色圖片活動過程:一、通過“咕咚”聲導入活動。師:(播放“咕咚”音效),你們聽這是什么生硬?小老鼠也聽到了這個聲音害怕極了,它很害怕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快逃!咕咚來了!”二、幼兒自主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1、認識書的封面、封底,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師:請小朋友們拿出書,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本書,這是書的封面,封面上有這本書的名字,咕咚,請小朋友們跟著我一起讀。反過來這是書的封底,現在請你們將書封面向上,一頁一頁的看到有別針的那一頁就為止。2、幼兒自己翻閱繪本,教師走進幼兒觀察它們的閱讀情況并指導。三、討論并理解繪本內容1、引發討論,鼓勵幼兒講述自己在閱讀中的發現。師:好,現在將書合上,封面向上放在桌子中間。小老鼠嚇壞了,往前跑的路上遇到了誰?你覺得他們會說什么?鼓勵幼兒模仿繪本中動物的表情和語言:“快逃!快逃!咕咚來了!”。2、引發幼兒對后半部分的興趣,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后面的內容。師:有誰發現了這群小動物?他會怎么做?師:我們看,大熊他是什么表情?為什么會有這種表情呢?大熊要去找“咕咚”,其他小動物怎么樣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那“咕咚”到底是誰呢?原來是小青蛙跳水的聲音啊~那它可怕么?可是為什么一開始小動物們那么害怕呢?在生活中你們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小結:生活中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會讓我們害怕,但是當我們真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就不會害怕了。四、回顧故事內容,幼兒選擇相應的角色按順序表演故事師:現在我們一起再把這個故事從頭看一看,請小朋友們打開書的第一頁。(教師一邊講一邊將動物的出場順序列出來)接下來我請小朋友們,選擇你喜歡的動物,按照順序去表演這個故事好不好?五、活動結束今天我們認識了一群有趣的新朋友,你們喜歡它們么?這些朋友啊今天有點累了,要休息了,我們跟它們說再見吧!下次再跟它們一起玩~
《咕咚來了》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教學重點、難點:
鼓勵孩子們大膽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思考。
活動準備:
故事《咕咚來了》PPT課件,小白兔、狐貍、猴子、獅子等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興趣導入--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內容提問)--觀看故事視頻(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
活動過程:
一、興趣引入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誰呀?(小白兔)
2.教師:大家看看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們知道它為什么跑呀?
3.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咕咚來了》就會明白小白兔為什么跑了。(提供給孩子們思考的機會,并將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
二、聽講故事《咕咚來了》
1.講完故事后,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故事內容。
2.提問:小白兔為什么跑呀?"咕咚"原來是什么聲音?
3.提問: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里有什么感覺?它是怎么樣做的?
三、幼兒觀看故事視頻
1.教師播放故事《咕咚來了》的視頻,幼兒欣賞,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提問:
(1)小白兔一路上碰見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長毛獅子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 小結: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三、討論
1.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有趣嗎?這個故事里,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為什么?我們要向誰學習?
2.教師總結:小白兔它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沒弄清楚,就嚇得慌慌張張的逃跑,后來在獅子的幫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發出的聲音,所以他們就不害怕了。很多疑問只要我們弄清楚了,就會變得更勇敢,也能想出辦法來。
四、角色表演
1.教師:我們看完了《咕咚來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當小動物表演故事情節好不好呀?(激發幼兒想象與學習的興趣)
2.請幼兒扮演故事里的動物,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走進膽小國每個人都有過膽怯的經歷,在幼兒身上表現地更明顯,請幼兒說說自己膽小的經歷,怎樣克服這樣的心里障礙。
《咕咚來了》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能復述主要故事情節,并進行表演,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2、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根據圖來復述故事;
2、讓幼兒懂得遇事要問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動。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頭飾(小兔、狐貍、猴子、老虎、熊、獅子),錄有各種聲音的磁帶。
活動過程
1.放錄音帶。幼兒聽一聽磁帶中有什么聲音?學一學這種聲音,并說一說這種聲音是什么發出的。
小朋友們聽過“咕咚”的聲音嗎?這又是怎么回事呢?聽了故事《咕咚》就知道了。
2.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讓幼兒初步感受故事內容。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么事?
3.出示故事圖片。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全面理解故事情節,學會角色對話。
① 小兔住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小兔為什么拔腿就跑?
② 遇到了誰?狐貍說什么?小兔怎么回答?狐貍怎么樣?
③ 路上它們又遇到了誰?小猴說什么?狐貍怎么回答的?猴子怎么想的?又怎么做的?
④ 后來又遇到了誰?它們怎么說的?大家怎么做的?
⑤ 最后,它們碰到了誰?說了些什么?“咕咚”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4.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學會故事中的語句。(如:拔腿就跑、慌慌張張、一邊跑一邊喘氣、上氣不接下氣、東瞧瞧西望望。)
5.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由于是從以故事形式而設計的,課堂氣氛活躍,準備也比較充分,幼兒都能夠根據圖意來復述故事,能夠讓幼兒理解故事中的語句,美中不足就是缺少了讓幼兒戴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指導,我想這節活動課會更加完善。
《咕咚來了》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懂得“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聽別人說是不行的。”道理。
★學習生字“嚇、腿、啦、熱、鬧”,掌握字形,理解“拔腿就跑、熱鬧”等詞語的意思,并能用“熱鬧”一詞練習說話。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小動物們“驚慌失措”和獅子“沉著、冷靜”的語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熱鬧”一詞的意思,能夠用“熱鬧”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難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懂得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聽別人說是不行的。”的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2、復習字詞
咕咚成熟攔住大伙兒小猴小鹿
說明:
采用“摘木瓜”的形式復習字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復習中抓住難點字詞的音、形、義,幫助學生鞏固。
二、學習課文2—4節
1、聽2—4節錄音,練習說話 課件出示:
一個木瓜“咕咚”一聲掉進湖里, 兔子; 小猴子;
狐貍、山羊、小鹿。
(根據回答在黑板上逐幅出示動物圖)
說明:
通過說話練習,培養學生邊聽邊記的學習習慣,并引導學生把話說得連貫,說得流利,激發他們說話的興趣。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1)要求:輕聲朗讀課文2—4節,能夠讀正確。
(2)播放“小動物逃竄”的錄像,學生根據內容說說看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快跑啊!”,指導朗讀。
(4)給錄像配音 說明:
句子的朗讀指導層層遞進,先請學生觀看錄像,創設情境,感受當時小動物緊張、害怕的心情,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后再進行朗讀,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讓學生為這段錄像配音,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學生再讀2—4節,找找還能體現小動物緊張、害怕的詞語,進行圈劃。
(2)交流
①理解“拔腿就跑”并板書,指導朗讀這句話。
②有感情地朗讀第二節
③學習3個生字:嚇腿啦
說明:
采用“分散中的小集中”識字教學,既能突出本堂課生字教學的重點,又能使生字反復出現,強化學生識記。
④理解“跟著”“一個跟著一個”并板書
男女生有感情地朗讀三、四小節
3、學習、理解“熱鬧”
(1)創設情境,學生通過表演感受森林里“熱鬧”的場面
(2)學習生字“熱”
①讀準翹舌音
②與“熟”比較
(3)學習生字“鬧”
①學生想好辦法記住“鬧”的字形
②課件演示幫助識記字形,理解字義
說明:
通過仔細觀察,使學生能夠熟練地辨別出“熟”和“熱”字形的異同,通過媒體的演示讓學生形象地掌握“鬧”的字形與字義。兩個生字的教學采用不同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識字效果。
(4)理解“熱鬧”,練習說話
①說說平時生活中看到的熱鬧場面
②出示:寶山國際民間藝術節的照片,指導說話
(5)理解文中“熱鬧”的意思 說明:
在指導用“熱鬧”一詞進行說話練習時,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受各種各樣的熱鬧場景,從而有感而發,言之有物。同時,老師進行適時點撥,使學生從把話說完整到把話說具體。
三、學習課文5—7節
1、學習第五節
(1)小組自學
要求:小組合作讀讀這一節,討論討論獅子的表現和小動物們有什么不一樣?然后分角色讀一讀。
(2)交流并板書:攔問
(3)分角色朗讀
說明:
第五小節的學習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得更加積極、主動。
2、學習6、7節
(1)課件出示插圖,教師引讀6、7節
(2)說話練習,出示:大伙兒看到,明白了。
(3)釋疑:解答上節課提出的問題(課題中為什么用引號?)
3、悟道
(1)發揮想象:這時小動物們會說些什么?
說明:
創設情境,給予學生充分表達內心感受的機會,在大膽的想象與說話中悟出課文中的道理。
(2)出示道理
4、小結全文
四、寫字指導:
熱
1、課件演示“熱”的筆順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拓展閱讀,布置作業
1、出示《急性子的兔子》
2、布置作業 要求:
(1)借助拼音,把短文讀正確。
(2)想一想:兔子遇到了什么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說明:
為學生提供新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換一個語言環境鞏固生字,既增加了閱讀量,又是對本課悟道的又一次深化。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培養閱讀興趣。
六、總結
板書設計
“咕咚”來了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子跟著
狐貍、山羊、小鹿一個跟著一個
獅子攔問
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聽別人說是不行的。
《咕咚來了》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的生字和認讀字,會寫 “熱”“鬧”兩個字,認識掌握“四點底”這個偏旁。
★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及課文的內容,知道聽別人說話要動腦筋想一想,才能了解事實真相。
★能夠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生字、認讀字的字音及“熱鬧”的書寫指導。
★了解課文重點詞句的意思,讀出語氣。
教學難點
★寫好“熱”字。
★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知道聽別人說話要動腦筋想一想。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解題:
這節課,咱們一起學習第6課,齊讀課題。
提問:咕咚是什么呀?還誰知道呀?”
過渡:既然咕咚是一種聲音,那它怎么能來呢?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習生字新詞。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習反饋(重點是生字新詞)。
投影片: 逃命 正巧 熟了 熱鬧
大伙兒 嚇壞了 跟著跑 說一說
(1)自由讀。
(2)指名讀。
(3)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讀。
教師順勢點撥 “跟著跑”的字形及意思:跟著別人跑要用到腳,所以這兩個字都是足字旁。
3、學習“熱鬧”
(1)出示句子:這下子可熱鬧了,動物們全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2)讀詞。認識新偏旁 “四點底。”(引導學生觀察四個點的方向不同、長短不一,)跟老師一起書空寫寫四點底。
(3)了解偏旁表示的意思。“四點底有兩種意思:一種表示火,還表示小鳥的尾巴。想一想,熱字里面的四點底表示什么呢?”
(4)記字形。仔細觀察這兩個字,誰有好辦法記住它們?指名說一說。
(5)寫字。
①觀察“熱”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提示字形特點。
②教師范寫“熱”字。
③師生共同完成“鬧”字的范寫。
④學生練習。寫字前提醒:身直、頭正、肩平、臂開。
⑤反饋,再練。
(6)再次出示句子。
過渡:動物全跟著跑起來,能不熱鬧嘛。究竟因為什么,讓這里變得如此熱鬧呢?”
三、學習了解內容,指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感悟道理。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1自然段。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知道了什么?
3、指名讀:讀清楚,讓大家都能聽明白。
過渡:我們聽清楚了,是一個木瓜‘咕咚’一聲掉進了水里。”(貼圖)
(二)學習第2自然
1、自由讀。這個聲音首先被誰聽到了?(板書:兔子)你從哪知道的?咱們都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導朗讀:兔子聽見咕咚的聲音,(板書:聽見)它是怎么做的?再讀這段:找一找,畫一畫。
3、指名讀。(板書:跑)
課件出示圖和句子:兔子聽見嚇壞了,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快逃哇!咕咚來了! 指導朗讀:
(1)指名讀,了解情況。
(2)結合學生朗讀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點撥。重點提示“拔腿”“邊跑邊叫”以及兔子的表情。
(3)練習讀。
4、過渡:兔子的叫聲被猴子聽見了,它是怎么做的?(板書:猴子)自己讀一讀。(板書:跟著)思考:為什么說猴子也跟著跑?再讀讀寫猴子的句子。
5、森林里的很多動物都聽見了,它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1)指名讀句子。
(2)教師語言描述,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3)媒體演示,情景再現。
(4)學生交流,回歸文本。
(5)學生有感情朗讀,展示學習成果。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找出大象說的話。過渡:大伙兒正亂做一團時,大象走來了,攔住了大伙兒,它說了什么?自己讀讀下面這個自然段。
2、理解大象說話的意圖。(板書:看見)
3、朗讀練習,注意語氣。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原來小動物們誰都沒有看見“咕咚”,只是聽見的,聽了大象的話,小動物們決定去看個究竟。
1.學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感知內容。
提問:(1)動物們來到了哪?它們是怎么來的?
(2)它們看到了什么?
(3)它們有什么反應?
2.教師點撥,指導背誦。
3.通過小練習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復習鞏固學過的字詞。
4.試著背誦。
5.說說:它們在笑什么?
(四)通讀全文,感悟道理 。
1.有聲有色地朗讀全文。
2.交流討論:你們能明白些什么?”
四、教師小結。
在我們生活中,也可能會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要弄清事情的真相,可不能像小動物那樣聽到什么就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1.回去以后背背第四自然段。
2.把這個有意思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咕咚來了》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熱”、“鬧”兩個字,認識“四點底”。
2.能力培養: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標: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感悟不能偏聽偏信。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教學難點:
感悟不能偏聽偏信。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測
1.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注意詞連讀。
2.讀詞語。
(課件出示)熱鬧 水花 正巧 逃命 木瓜 熟了
嚇壞 大伙兒 哈哈笑 跟著跑 說
二、 學習生字
1.記憶字形。
(課件出示)熱鬧
認識新偏旁——四點底。(師范寫四點底)
仔細觀察這兩個字,誰有好辦法記住它們?
指名說,提升方法。
2.組詞。
3.書寫。
指導:熱,上面部分要緊湊。橫折彎鉤彎得不要太大。
4.用“熱鬧”說一句話。
(課件出示):這下子可熱鬧了,動物們全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請你邊讀邊想像,讀讀這句話,要讀出熱鬧的場面。(板書:熱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熱鬧的情景?你能用上“熱鬧”說一句話嗎?
引導把話說具體。
三、 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朗讀、理解第一、二自然段(事件起因)。
1.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讓這里變得如此熱鬧呢?
自己在課文中找一找。
指名讀給大家聽。
2.指導讀好重點句。
“兔子聽見嚇壞了,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快逃哇,咕咚來了!’”
猴子“也跟著跑,邊跑邊叫”。
“動物們全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二)朗讀、理解第三自然段(事件經過)。
1.大伙兒正亂做一團時,誰走來了呢?
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
2.分角色朗讀(戴頭飾)。
指導讀好“你們看見了嗎?”“我是在湖邊聽見的。”等句子。
(三)朗讀、理解、背誦第四自然段(事件結果)。
1.原來小動物們誰都沒有看見“咕咚”,只是聽見的,(板書:聽見)就造成了這熱鬧的場面。聽了大象的話,小動物們頭腦冷靜下來了,它們決定去看個究竟。
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
2.小動物們看見的咕咚到底是什么?(板書:看見)它們看清楚以后,有什么反應?(板書:笑了)
3.你能看著課文的插圖,試著背背這個自然段嗎?
(課件出示):
大家( ),正巧一個木瓜( ),咕咚一聲,( )。 大伙兒( ),( ), 都( )!
指導背誦。
4.小動物們在笑什么?
指名說,理解不能偏聽偏信。
(四)朗讀全文。
自由朗讀課文,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和動作。
四、布置作業
1.用“熱鬧”寫一句話。
2.把第四自然段背熟。
3.給家長講一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6 咕咚來了
熱 聽見 熱鬧
看見 笑了
《咕咚來了》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1個生字(熱),認識“四點底”。
能力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會讀指定的詞語,能用“熱鬧”說一句話。
3、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復述下來。
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
教學難點:
1、能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復述下來。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
教具準備:
課件、圖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趣:(2’)
1、(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在這座美麗的森林王國里,生活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在這里,每天都會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座森林王國,看看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發生了。
2、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12’)
1、自己看音節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你能叫出下面詞語朋友的名字嗎?
木瓜:誰知道木瓜是什么?指名說。
看圖介紹:木瓜是一種植物的果實,它生長在溫度較高的地區,木瓜可以吃,也可以用來入藥。
水花:你見過水花嗎?在哪兒見到的?(石頭扔進水里;手拍打水面……)
咕咚:當石頭扔進水里的時候,我們不僅能看到水花,還能聽見聲音呢。出示詞。
逃跑:這個詞表示的是一種動作,誰愿意給大家做一做?
跑的時候要用到腳,所以跑這個詞就是足字旁。
跟著:像這樣的詞還有“跟著”,跟著別人走也要用到腳,所以它也是足字旁。
熱鬧:提示“鬧”在這里應該讀輕聲。
課文里怎么熱鬧了?出示句子讀:這下子可熱鬧了,動物們全跟著跑起來。
是啊,那么多的動物都跟著跑起來,能不熱鬧嘛。
你還見到過哪些熱鬧的場面?你能用熱鬧說一句話嗎?
齊讀:嚇壞、正巧、熟了、大伙兒(提示兒化音)、哈哈笑
3、把這些詞帶回課文里,再讀課文。要做到正確流利。
4、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都標好了自然段,說一說共有幾個自然段。
5、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讀思感悟:(15’)
(一)、通讀全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說一說課文里提到了哪幾種小動物。
(1)指名請一位同學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上小動物的圖片。
(2)引導學生:只有這三種小動物嗎?你是從那個詞看出來還有很多很多小動物的?(板書:動物們)
2、小動物們遇到了一件什么事?他們在遇到這件事之后的反應一樣嗎?快速閱讀課文思考。
(二)、第一自然段。
1、指名說小動物們遇到了一件什么事。你是從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2、趕快讀一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從這一段還知道什么了?
3、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把你知道的都讀出來。
(三)、第二、三自然段。
1、原來是一個木瓜掉到水里,發出了“咕咚”的聲音,不過小動物們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動物們在遇到這件事之后,它們的反應一樣嗎?(不一樣)快點讀讀二、三自然段,看看它們是怎么做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逃跑、攔住)
2、小動物們為什么要逃跑呢?(因為他們都很害怕)
3、可不是,第一個聽見“咕咚”聲的兔子就被嚇壞了,(出示句子)趕緊讀讀這個句子,你從哪兒看出兔子被嚇壞了?
(提示:“拔腿就跑”說明兔子心里很害怕,所以跑得特別快。)指導朗讀。
4、其他的小動物聽見兔子的喊聲也很害怕,全都跟著兔子跑起來。
自己把第二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注意讀出兔子和小動物們驚慌的樣子來。自由讀,指名讀。
5、小動物們知道“咕咚”來了,全都嚇得逃跑了,只有大象沒有跑,他把大伙兒攔住了,我們看看大象是怎么說的。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
6、出示第三自然段,找找這些話分別是誰說的。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出來。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7、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把小動物們的對話讀清楚。
(四)、第四自然段。
1、聽了大象的話,他們又一起來到湖邊要看個究竟,那結果怎么樣呢?我們趕快讀讀第四自然段。
2、大家為什么“悄悄”來到湖邊呢?(他們還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怕驚動了“咕咚”,所以“悄悄”的。)
3、當他們悄悄來到湖邊終于弄明白了,原來是木瓜掉進了湖里,如果這時你就是在湖邊的一個小動物,親眼見到什么是咕咚后,你也笑了,你心里會想什么呢?(引導學生知道雖然都是笑,但每個動物想的不一樣,笑的內容也不一樣)。
4、多有趣的結局呀,難怪大家都笑了,讓我們再讀讀第四自然段吧。
5、試著背誦第四自然段,不會背的同學可以看著書一起讀。
四、復述課文,發展語言:(5’)
1、朗讀全文,思考:你讀后有什么感受?(學生可能說兔子和小動物自己嚇自己;也可能說兔子不該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亂說……)總結板書:不對、對。
2、你喜歡這篇童話嗎?能試著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嗎?自己練一練。指名復述。
五、學習生字:(5’)
過渡:由于沒弄清是怎么回事,這個“咕咚”可讓森林王國熱鬧極了。
1、出示詞“熱鬧”,讀詞,“熱鬧”的“熱”是這課的一個生字,看音節讀準字音。
2、認識新偏旁:四點底。會讀會寫(提示:第一個點是左點,稍大,中間兩個右點都比較小,最后一個右點較大)。
3、你怎么記住這個字呢?
4、組詞:熱鬧、火熱、炎熱、熱情、熱烈、熱水、熱心……
5、指導書寫:整體觀察,上大下小。
生描紅,邊描邊想想還有什么要注意的。(橫折彎鉤和“飛”字中的橫折彎鉤一樣,要寫得斜一些。)
師范寫,學生練習。
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1’)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到了森林王國,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以后做事要向大象學習,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回去以后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6、咕咚來了
小兔圖 小猴圖 —— 逃跑
動物們
大象圖 —— 攔住
《咕咚來了》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3.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教學重點】
鼓勵孩子們大膽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思考。
【活動準備】
故事《咕咚來了》動畫視頻,小白兔、狐貍、猴子、獅子等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興趣導入--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內容提問)——觀看故事視頻(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
【活動過程】
一、興趣引入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誰呀?(小白兔)
2.教師:大家看看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們知道它為什么跑呀?
3.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咕咚來了》就會明白小白兔為什么跑了。(提供給孩子們思考的機會,并將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
二、聽講故事《咕咚來了》
1.講完故事后,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故事內容。
2.提問:小白兔為什么跑呀?"咕咚"原來是什么聲音?
3.提問:小白兔聽到"咕咚"的聲音時,心里有什么感覺?它是怎么樣做的?
三、幼兒觀看故事視頻
1.教師播放故事《咕咚來了》的視頻,幼兒欣賞,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提問:
(1)小白兔一路上碰見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長毛獅子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小結:遇到事情不驚慌,要問清楚、弄明白再行動。
三、討論
1.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有趣嗎?這個故事里,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為什么?我們要向誰學習?
2.教師總結:小白兔它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沒弄清楚,就嚇得慌慌張張的逃跑,后來在獅子的幫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發出的聲音,所以他們就不害怕了。很多疑問只要我們弄清楚了,就會變得更勇敢,也能想出辦法來。
四、角色表演
1.教師:我們看完了《咕咚來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當小動物表演故事情節好不好呀?(激發幼兒想象與學習的興趣)
2.請幼兒扮演故事里的動物,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走進膽小國每個人都有過膽怯的經歷,在幼兒身上表現地更明顯,請幼兒說說自己膽小的經歷,怎樣克服這樣的心里障礙。
教學反思:
1.環節設計的遞進性:通過采用“總—分—總”形式先完整傾聽,了解大概到分段欣賞理解再到提煉主旨、理解道理,教師在豐富活動內容、豐滿認知過程的同時,也讓故事中的每只動物變得有血有肉生動具體了,為后面故事表演做好了鋪墊。
2.提問有效性:教師的提問水平與層次直接影響到幼兒回答的有效與全面。本次活動在關注有關小動物的語言、動作、行為原因等方面的提問與追問還不夠深入,沒有讓孩子們從中感受到動物們的不同表現與特點,直接影響了最后環節表演故事情境的效果。
3.口頭講述的不可取代性:通過兩遍完整的故事欣賞以及對故事情節的分析理解,孩子們基本掌握了故事內容。在表演環節,教師即可運用口有講述來引導幼兒表演,一方面可以控制故事進度指導幼兒表演,結合幼兒動作表現來控制語速,另一方面,也可以帶動臺下幼兒和教師一同做旁白,講一講故事,提高復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