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風箏(精選2篇)
制作:風箏 篇1
大家動手做
目標:
1、了解風箏制作的基本原理
2、喜歡與他人合作制作風箏,并分享喜悅,交流經驗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準備:
1、竹條,細繩,剪刀,紙,顏料,水粉筆等
2、各種風箏模型
過程:
1、拿出幾只不同造型的風箏,與幼兒討論分析“風箏為什么能飛起來”
(1) 發現關鍵在于骨架重量適宜,左右對稱
(2) 風箏有尾巴保持平衡
2、分析出原理后,鼓勵幼兒自由分組(3-5人/組),互相協作準備制作風箏。
3、首先鼓勵幼兒用喜歡的顏色和形狀制作風箏面,再用竹條和繩子做出風箏架
(1) 在畫紙上畫出風箏的圖案,剪下。
(2) 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 互相交流討論并適當剪貼修改,使圖案更美觀,更利于起飛。
(4) 風箏骨架應左右對稱,大小適合風箏面。
(5) 骨架捆綁結實,并與風箏面粘合緊密。
4、制作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協助,并提醒幼兒使用剪刀等工具時注意安全,盡量不要把顏料沾到衣服上。
5、試飛風箏,并做一定修改。
一起放風箏
目標:
1、學會放風箏的基本方法,樂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樂于與朋友合作放風箏
準備:
1、教師確定放飛的地點,時間
2、通知各小組幼兒帶上自己制作的風箏
3、帶上修補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紙,繩子等
過程:
1、確定地點要開闊和安全。
2、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放飛風箏,確定風向風力。
3、每小組幼兒互相協作放飛風箏、
4、若有某小組幼兒的風箏不能起飛,組織大家討論風箏不能起飛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對稱,尾巴輕等問題)。
5、鼓勵幼兒探索解決的辦法,并對風箏進行改進。
6、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并夸獎幼兒的表現。
目標:
1、學會“放風箏”兒歌
2、喜歡討論風箏的話題
3、了解風箏的各種造型和顏色
準備:
1、兒歌磁帶“放風箏”
2、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或者風箏圖片
過程:
1、播放“放風箏”兒歌,并與幼兒討論兒歌的內容,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賞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風箏或圖片,并自由討論。
3、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風箏話題,并激發幼兒對風箏進一步的認識和想做風箏的愿望。
制作:風箏 篇2
活動目標
1、資助幼兒了解風箏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欣賞風箏圖案及色彩的民間特色美。
2、引導幼兒選用差別材料,運用簡單明快的色彩、對稱的方法制作風箏。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造美。
活動準備
活動前帶孩子們放風箏。
環境創設:安插斑斕的風箏。
風箏制作錄像,各色顏料,紙張、剪刀、雙面膠、竹棍、線等制作材料。
活動流程
談話引入——欣賞風箏——講解難點——制作風箏——放風箏。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欣賞錄像,拓寬經驗。
風箏是怎么做出來的呢?一起來看!咱們山東濰坊的風箏可有名了,外國人都來買咱們的風箏呢!
小結:做風箏需要四個步驟呢,扎、糊、染、拴。
三、出示范例,講解難點。
教師出示小風箏,帶幼兒觀察他們的結構、材料等。討論:
1、各種各樣的形狀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2、風箏上面斑斕的圖案和色彩是怎樣裝飾的?
3、風箏的骨架怎樣綁縛結識?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本身的想法,并及時必定。
四、制作風箏。
1、幼兒綁縛骨架,引導幼兒在綁縛過程中彼此合作完成骨架的'制作。
2、幼兒制作風箏,教師及時解決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五、帶幼兒到戶外放風箏。
延伸: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本身制作的風箏裝飾主題環境。
1、這節課我準備得比較充分,材料也準備得很充足。
2、整節課的思路比較清晰,時間安排也很合理。
3、做風箏的過程每一步都講得很詳細,教做風箏的過程也很到位。
4、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合作的體驗與快樂。
5、因為孩子們還小,所以做出來的風箏不是很漂亮,而且也沒能讓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風箏。以后如果再教孩子們做,我想讓他們合作完成之后,再繼續做,好讓更多的孩子得到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