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精選13篇)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故事繪本,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2、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感受故事傳達的幽默與滑稽的氛圍。
活動準備:
課件;背景音樂;水果圖片多與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哇,今天的天氣可真好,我們到郊外去走走吧,來,我們出發啦!
2、師:好,我們到了,找一個位置坐下來吧。
3、師:聞一聞,郊外的空氣新鮮嗎?
4、師:哇,這么新鮮的空氣,有個小動物也出來了呢,瞧,誰出來了?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猜測,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你們知道小蛇它要干什么嗎?誰來猜一猜?
2、師:原來呀小蛇是肚子餓了,它扭動著身體想去找東西吃呢。
3、師:我們也來學學小蛇,扭扭身體。
4、師:那它都會找到些什么吃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幼兒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1、師:呀,它找到了什么?(蘋果)
2、師:這是一個怎樣的蘋果?(說說顏色、形狀、味道)幼兒自由回答
3、師:你們猜猜小蛇它會怎么做?
幼兒:吞下去(做吞下去的動作)吃下去(做吃下去的動作)
4、師:那我們來看看,呀,原來小蛇一口就把蘋果給吞到肚子里了。
5、師:我們一起學學小蛇張大嘴巴把蘋果吞到肚子里的樣子。
6、師:小蛇吞下蘋果后,你猜猜它的肚子會怎么樣呀?
7、師:呀,它的肚子撐圓了,變成了蘋果的形狀。
8、師:小蛇還是覺得好餓好餓,瞧,它又發現了什么?(香蕉)
9、師:這是一根怎樣的香蕉?(黃色的,像月亮一樣的香蕉)
10、師:小蛇也一口吞下了香蕉,你猜這回它的肚子會是什么樣呢?(把肚子撐起了角,變成香蕉的形狀)
11、師:香蕉那么小,小蛇一會就消化了,于是它繼續找食物,咦?這是什么?
引導幼兒說完整:一串紫色的葡萄。
12、師:小蛇會怎么樣?(張大嘴巴,啊嗚啊嗚!真好吃!幼兒模仿吞的動作,吐吐舌頭)(這條小蛇吃的可真香!你模仿的可真像!)
13、師:你們猜現在小蛇的肚子又變成什么樣了?(像一串葡萄一樣)
14、師:你們吃飽了沒有,小蛇也沒有吃飽,它繼續扭啊扭,發現了一個什么?(菠蘿)這個菠蘿帶有什么?指著畫面(刺)
15、師:所以小蛇吃的時候嘴巴張的更大,仰起頭大口的吃下去(集體幼兒模仿動作)
16、師:好吃嗎?小蛇吃了那么多的東西你覺得它吃飽了嗎?
17、師:小蛇的胃口可大著呢,它還要找東西吃,它找到了什么?(一棵結滿紅蘋果的樹)
18、師:小蛇會怎么做?蘋果樹那么高,它要扭啊扭的爬上樹。(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19、師:(指畫面)然后呢?(張大嘴巴,啊嗚啊嗚!吃得香!)
20、師:結果,小蛇怎么樣了?(小蛇變成了一棵樹)
教師:現在,小蛇飽了嗎?(它吃飽了,心情怎么樣?)它開心地唱著歌回家了。
(四)師幼共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在游戲中表現故事。
1、師:剛剛老師講的這個故事就藏在這本書里面,它是寫的《好餓的小蛇》,下次我們也把這個故事講給小弟弟小妹妹聽好嗎?
2、師:那我們來回憶下,小蛇都吃了些什么東西呀?
3、師:你們也想吃蘋果、香蕉、葡萄、菠蘿嗎?
4、師:看!我把它們都帶來了。(蘋果、葡萄、香蕉、菠蘿)
5、師:現在,請小朋友來當小蛇,跟著蛇媽媽,我們去找東西吃吧!
(繞一圈,歡樂音樂起)
6、師:哇!前面有棵蘋果樹,我們不推也不擠的爬上去,摘下來,啊嗚啊嗚,好吃嗎?小蛇吃飽了嗎,那我們回家吧。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并掌握“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2.能根據視頻或實物,模仿、應用“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3.感受故事的幽默和滑稽,具有想象和表達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并掌握“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教學難點]
能根據視頻或實物,模仿、應用“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認識并能說出幾種主要基本圖形的形狀
2.物質準備:自制繪本課件
[活動過程]
一、借助視頻,激發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有趣的圖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繪本封面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
2.師:看,封面上畫的是誰?小蛇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呢?(引導幼兒用適當的詞語來形容小蛇的形狀,集體模仿小蛇爬行的樣子)
3.師:扭啊扭,扭啊扭,小蛇們走累了要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了!
4.師(按肚子狀):咕嚕嚕······咕嚕嚕······這是什么聲音?從哪里發出來的呢?咦,肚子怎么會響起來呢?(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5.師:小蛇的肚子好餓好餓啊!(出示樹林的視頻)瞧,好餓的小蛇來到了哪里?這是什么地方呀?好餓的小蛇來這里做什么呢?(找吃的東西。提醒幼兒完整講述)
6.師:猜猜看,好餓的小蛇會找什么東西吃呢?(幼兒自由猜測)
二、逐段理解,想象模仿
1.師:(出示香蕉)好餓的小蛇在樹林里扭來扭去,它發現了什么?這個香蕉是什么樣的呢?(彎彎的、黃黃的······)
2.師:好餓的小蛇看見黃黃的、彎彎的香蕉后,它會干什么呢?
3.師:(出示“張大嘴的小蛇”的視頻)小蛇要吃香蕉。(幼兒自由想象,學說“啊嗚”、“咕嘟”)
4.師:(出示視頻)咦,香蕉去哪兒了?(激發幼兒探究的*)看,小蛇的肚子變成了什么樣子?
5.師(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彎彎的香蕉,身體也變成彎彎的了。(請幼兒重復)
6.師:小蛇吃了香蕉后,覺得肚子還是空空的,它又去找吃的東西了。這次他找到了什么?(出示視頻)這個飯團是什么樣的?小蛇又會怎么做?(引導幼兒自由講述,模仿小蛇“啊嗚”、“咕嘟”吃飯團的滑稽動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7.師:吃下飯團后,小蛇的肚子變成了什么形狀?(引導幼兒完整表述)
8.師(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三角形的飯團,身體也變成三角形的了。
9.師:好餓的小蛇吃了香蕉,又吃了飯團,它還是沒有吃飽。(出示葡萄的視頻)小蛇又會怎么樣呢?咦,小蛇的肚子又變成什么形狀了?(引導幼兒想象并完整重復“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10.借助“菠蘿、蘋果、大樹······”的視頻,引導幼兒想象并模仿“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
三、模仿應用,結束延伸
1.教師先后拿出鴨蛋、蛋糕、棒棒糖等食物,引導幼兒應用以上句子說話。
2.師:現在小蛇終于吃飽了,它開始舒舒服服地睡覺了。
3.師:今天我們聽的這個故事就叫《好餓的小蛇》,它讓我們學會了說“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有趣嗎?我們回去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3
活動目標:
1、愿意安靜看圖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猜測和想象并學會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視機、電腦。
活動過程:
一、小蛇圖片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1、出示小蛇圖片,幼兒觀察。
師:今天老師請了小蛇來我們班做客。看,這條小蛇長的什么樣子?
(細細的、長長的)
師:小蛇今天要去小樹林散步,看看小蛇是怎么去的呢?
(引導幼兒了解蛇是扭來扭去的)
2、幼兒學習小蛇扭來扭去的樣子。
師:小蛇是扭來扭去去小樹林的,你會像小蛇一樣扭來扭去的嗎?
(請幼兒做一做扭來扭去的動作,并給予肯定)
(評析:通過直接出示小蛇圖片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注意,有效地產生“喚醒”的效果。興趣是的老師,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的情緒振奮,精神集中起來,也為下面的學習做準備。)
二、欣賞PPT課件,熟悉故事趣味內容。
1、通過欣賞圖片,理解小蛇吃蘋果的故事的第一部分內容。
1)出示蘋果圖片觀察蘋果的樣子。
師:小蛇扭來扭去在小樹林里發現了什么?
(蘋果)
師:你看到的蘋果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小結:小蛇見到了一個圓圓的、紅紅的蘋果。
2)出示小蛇吃過蘋果過后的樣子,幼兒探索發現原來是小蛇將蘋果吞了下去。
師:咦,小蛇怎么了?怎么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為什么你知道是蘋果呢?
(小蛇把蘋果吞進了肚子)(小蛇肚子中間像一個蘋果的樣子)
3)出示小蛇張開嘴巴的圖片,幼兒觀察。
師:這么圓圓的、紅紅的蘋果真好吃呀,小蛇是怎么吃的呢?
(張大嘴巴,“啊…嗚——咕嘟”,把蘋果整個吞到了肚子里去。)
4)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蘋果的體態動作,并學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評析:這一部分,教師直接出示蘋果,以及小蛇吃了蘋果后的樣子的圖片供幼兒觀察,讓幼兒發現小蛇是一口將蘋果吞下了肚子,變成了蘋果的樣子,將小蛇的滑稽展現了出來。小蛇張大嘴巴吃蘋果的夸張的樣子,引起幼兒的高度興趣,為學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起到了引導的作用,也為接下去的部分打下了基礎。關于小蛇吃了蘋果的猜測,對于本次活動起到直接影響,對后面的各種水果的猜測會起到引領與借鑒的作用。)
2、通過欣賞圖片(小蛇吃過香蕉、葡萄和菠蘿后的樣子),反推故事相關內容。
1)出示小蛇吃過香蕉、葡萄和菠蘿后的樣子三合一的圖片,幼兒觀察。
師:小蛇在小樹林里扭來扭去,還吃了很多的水果,你們猜,它都吃了什么水果呢?
2)幼兒討論小蛇吃了什么水果。
A、香蕉:
(出示小蛇見到香蕉的圖片)
師:香蕉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
(黃黃的,彎彎的)
小結:原來小蛇是吃了香蕉,所以身體變得彎彎的了。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的體態動作,并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B、葡萄:
師:你是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葡萄的呢?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葡萄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
(紫紫的,一顆一顆圓圓的)
(出示小蛇見到葡萄的圖片)
師:原來小蛇是吃了葡萄,所以身體變得一顆一顆圓圓的了。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葡萄的體態動作,并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C、菠蘿:
師:你是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菠蘿的呢?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菠蘿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
(綠綠的葉子下面是黃黃的,身上長滿了刺)
(出示小蛇見到菠蘿的圖片)
師:原來小蛇是吃了菠蘿,所以身體變得刺刺的了。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菠蘿的體態動作,并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評析:這三部分內容的學習,主要是遷移前期經驗,反推故事情節,進一步讓孩子們回憶鞏固自己對香蕉、葡萄、菠蘿的認識,也讓幼兒的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在活動中請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猜測和想象,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讓幼兒學一學小蛇吃水果的樣子,再一次表現出了小蛇的滑稽和夸張,同時也能通過動作來更好的學習短句。在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葡萄和菠蘿的體態動作時,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集體說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教師帶著寶寶一起,一手模仿拎著一大串葡萄,仰著腦袋,張大嘴巴,“啊…嗚”一口,鼓勵幼兒學小蛇的樣子吞葡萄,吃完還可以用手抹抹嘴巴,表示“真好吃”的樣子,增強情節表演的趣味性。)
3、出示小蛇見到蘋果樹的圖片,幼兒討論小蛇見到蘋果樹后會怎么樣。
(重點猜測:小蛇是怎么吃小樹的?先……再……最后……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言講出小蛇爬樹、翻身、吞等等動作,教師提煉簡單的輔助動作展示給幼兒看,幫助幼兒理解小蛇吃樹的一系列連續動作。)
1)師:小蛇在樹林里吃了蘋果、香蕉、葡萄還有菠蘿,它繼續在小樹林里扭來扭去的散步,突然它發現了一棵長滿紅蘋果的樹,小樹會怎么樣呢?它會怎么吃呀?
(幼兒遷移前期經驗,講述小蛇會把蘋果樹給吃掉。)
2)欣賞小蛇吃蘋果樹的FLAS*,并學一學小蛇吃樹的樣子。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小樹的體態動作。教師語言指導:小蛇真調皮,它扭來扭去,扭來扭去,爬上小樹,爬到高高的上面,張開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樹都吞了下去,變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樹。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不經過老師提示就能說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當老師講到小蛇吞小樹的時候,老師鼓勵寶寶張開大嘴巴,可以站起來,把頭往下低,表示模仿小蛇從上往下吞小樹,最后也可以鼓勵寶寶低著頭,把小手往后擺,象孔雀的尾巴一樣張開來,表示小樹的樹梢。
(評析:這個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部分,孩子對于小蛇吞咽小樹這樣一種大膽的行為,覺得特別有趣。同時也是讓孩子對于小蛇的“調皮與淘氣”的記憶變得更加深刻。孩子在教師語言的引導和動作的提示下模仿小蛇吞咽小樹的動作,然后打著飽嗝、撫摸著肚皮幫助消化、最后滿意地睡著了……孩子在這一系列的模仿表演中,不僅理解到故事中小蛇的滑稽與貪吃,也為后面的完整欣賞故事做好了準備。)
三、欣賞FLAS*《好餓的小蛇》,體會故事的幽默有趣。
1、播放FLAS*《好餓的小蛇》,讓幼兒體會故事的幽默,教師邊看邊講述,引導幼兒一起說一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并且做一做小蛇吃水果時夸張的樣子。
2、教師簡單針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故事的滑稽與幽默。鼓勵幼兒再次觀察故事結尾處(小蛇背后)的小樹林。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小蛇背后的小樹林怎么會少了一顆樹呢?你們覺得這棵樹好吃嗎?小樹吃起來,有什么味道呢?
(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幫助小結:故事里的小蛇真有趣,也很貪吃,它看見什么就吃什么,竟然連小樹也吃掉了,真好玩。)
3、幼兒去散步尋找水果,結束教學活動。
師:小蛇散步的時候見到了很多的水果,我們也去散散步找找水果吧!
(教師帶領幼兒去散步尋找水果,離開教室,結束教學活動。)
(評析:這部分是教學活動的結束部分,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再次感受故事的幽默與滑稽,并且在學一學小蛇散步尋找水果的游戲中自然的結束教學活動。)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4
《好餓的小蛇》,我們上學期作為繪本閱讀已經給孩子們看過,我想把繪本與美術教學相結合進行了一些思考,與大家作個交流。
《好餓的小蛇》這個題材,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相信所有的老師看后都會覺得“靈”。我覺得,它有以下兩個主要特點。第一,符合了小班年齡段孩子閱讀的共同特點。如:畫面圖像簡單,色彩豐富,形象鮮明;故事角色突出、人物不多、特征明顯。故事情節簡單、有趣等。 第二,作品具有特別個性。那就是作品充滿了幼兒天真的趣味,想象天馬行空,小蛇吃什么水果肚子就會變成什么水果的模樣,最后,一口把蘋果樹吞下去了,身體出奇地變成了一個樹。這跟小班孩子的生活經驗、認知特點、思維特點完全匹配。根據這個有趣的故事情節,我們截取其中的這一段,給幼兒準備畫好的蘋果樹,如果采用蠟筆畫,我們可以讓幼兒用相應的顏色給蘋果樹涂上顏色,然后再添畫蘋果。在示范時,老師結合繪本內容:“小蛇把蘋果樹吞了下去,瞧,小蛇變成了什么?”(蘋果樹)“那我們趕快把蘋果樹穿上好看的衣服吧。”在給蘋果樹涂好漂亮的顏色后再進入下一個環節:添畫蘋果。“這么漂亮的蘋果樹,怎么沒有了果子呀?果子到哪里去了?”由此進一步引出添畫蘋果,難度也適當增加,孩子們肯定是非常的感興趣。如果將蠟筆畫改成國畫的形式——添畫蘋果,相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將在以后的實踐活動中進一步與大家分享有關繪本《好餓的小蛇》與美術結合一起教學的點滴。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5
設計意圖:
故事《好餓的小蛇》內容簡單,畫面形象生動有趣。故事中的擬聲詞的出現,使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小蛇貪吃的模樣吸引著孩子,適合小班孩子的模仿與表演。因此我設計了《好餓的小蛇》這一課題。在活動中教師通過提煉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以主人公的形式,講述自己見到蘋果后會怎么樣來開始故事,幼兒根據第一部分小蛇吃了蘋果后變成蘋果蛇,來反推后面的三個部分,不僅讓孩子們回憶鞏固自己對香蕉、葡萄、菠蘿的認識,還讓幼兒的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故事中小蛇出乎常理的好吃,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同時結合《綱要》精神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嘗試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讓幼兒溶入到故事的角色中去,在活動中加深對故事的體驗和理解。
活動目標:
1、愿意安靜看圖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猜測和想象并學會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視機、電腦。
活動過程:
一、小蛇圖片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1、出示小蛇圖片,幼兒觀察。
師:今天老師請了小蛇來我們班做客。看,這條小蛇長的什么樣子?
(細細的、長長的)
師:小蛇今天要去小樹林散步,看看小蛇是怎么去的呢?
(引導幼兒了解蛇是扭來扭去的)
2、幼兒學習小蛇扭來扭去的樣子。
師:小蛇是扭來扭去去小樹林的,你會像小蛇一樣扭來扭去的嗎?
(請幼兒做一做扭來扭去的動作,并給予肯定)
(評析:通過直接出示小蛇圖片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注意,有效地產生“喚醒”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的情緒振奮,精神集中起來,也為下面的學習做準備。)
二、欣賞ppt課件,熟悉故事趣味內容。
1、通過欣賞圖片,理解小蛇吃蘋果的故事的第一部分內容。
1)出示蘋果圖片觀察蘋果的樣子。
師:小蛇扭來扭去在小樹林里發現了什么?
(蘋果)
師:你看到的蘋果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小結:小蛇見到了一個圓圓的、紅紅的蘋果。
2)出示小蛇吃過蘋果過后的樣子,幼兒探索發現原來是小蛇將蘋果吞了下去。
師:咦,小蛇怎么了?怎么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為什么你知道是蘋果呢?
(小蛇把蘋果吞進了肚子)(小蛇肚子中間像一個蘋果的樣子)
3)出示小蛇張開嘴巴的圖片,幼兒觀察。
師:這么圓圓的、紅紅的蘋果真好吃呀,小蛇是怎么吃的呢?
(張大嘴巴,“啊…嗚——咕嘟”,把蘋果整個吞到了肚子里去。)
4)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蘋果的體態動作,并學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評析:這一部分,教師直接出示蘋果,以及小蛇吃了蘋果后的樣子的圖片供幼兒觀察,讓幼兒發現小蛇是一口將蘋果吞下了肚子,變成了蘋果的樣子,將小蛇的滑稽展現了出來。小蛇張大嘴巴吃蘋果的夸張的樣子,引起幼兒的高度興趣,為學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起到了引導的作用,也為接下去的部分打下了基礎。關于小蛇吃了蘋果的猜測,對于本次活動起到直接影響,對后面的各種水果的猜測會起到引領與借鑒的作用。)
2、通過欣賞圖片(小蛇吃過香蕉、葡萄和菠蘿后的樣子),反推故事相關內容。
1)出示小蛇吃過香蕉、葡萄和菠蘿后的樣子三合一的圖片,幼兒觀察。
師:小蛇在小樹林里扭來扭去,還吃了很多的水果,你們猜,它都吃了什么水果呢?
2)幼兒討論小蛇吃了什么水果。
a、香蕉:
(出示小蛇見到香蕉的圖片)
師:香蕉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
(黃黃的,彎彎的)
小結:原來小蛇是吃了香蕉,所以身體變得彎彎的了。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的體態動作,并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b、葡萄:
師:你是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葡萄的呢?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葡萄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
(紫紫的,一顆一顆圓圓的)
(出示小蛇見到葡萄的圖片)
師:原來小蛇是吃了葡萄,所以身體變得一顆一顆圓圓的了。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葡萄的體態動作,并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c、菠蘿:
師:你是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菠蘿的呢?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菠蘿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
(綠綠的葉子下面是黃黃的,身上長滿了刺)
(出示小蛇見到菠蘿的圖片)
師:原來小蛇是吃了菠蘿,所以身體變得刺刺的了。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菠蘿的體態動作,并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評析:這三部分內容的學習,主要是遷移前期經驗,反推故事情節,進一步讓孩子們回憶鞏固自己對香蕉、葡萄、菠蘿的認識,也讓幼兒的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在活動中請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猜測和想象,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讓幼兒學一學小蛇吃水果的樣子,再一次表現出了小蛇的滑稽和夸張,同時也能通過動作來更好的學習短句。在請幼兒模仿小蛇吃香蕉、葡萄和菠蘿的體態動作時,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集體說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教師帶著寶寶一起,一手模仿拎著一大串葡萄,仰著腦袋,張大嘴巴,“啊…嗚”一口,鼓勵幼兒學小蛇的樣子吞葡萄,吃完還可以用手抹抹嘴巴,表示“真好吃”的樣子,增強情節表演的趣味性。)
3、出示小蛇見到蘋果樹的圖片,幼兒討論小蛇見到蘋果樹后會怎么樣。
(重點猜測:小蛇是怎么吃小樹的?先……再……最后……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言講出小蛇爬樹、翻身、吞等等動作,教師提煉簡單的輔助動作展示給幼兒看,幫助幼兒理解小蛇吃樹的一系列連續動作。)
1)師:小蛇在樹林里吃了蘋果、香蕉、葡萄還有菠蘿,它繼續在小樹林里扭來扭去的散步,突然它發現了一棵長滿紅蘋果的樹,小樹會怎么樣呢?它會怎么吃呀?
(幼兒遷移前期經驗,講述小蛇會把蘋果樹給吃掉。)
2)欣賞小蛇吃蘋果樹的flash動畫,并學一學小蛇吃樹的樣子。
(請幼兒模仿小蛇吃小樹的體態動作。教師語言指導:小蛇真調皮,它扭來扭去,扭來扭去,爬上小樹,爬到高高的上面,張開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樹都吞了下去,變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樹。鼓勵幼兒遷移前面經驗,不經過老師提示就能說出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教師動作指導:當老師講到小蛇吞小樹的時候,老師鼓勵寶寶張開大嘴巴,可以站起來,把頭往下低,表示模仿小蛇從上往下吞小樹,最后也可以鼓勵寶寶低著頭,把小手往后擺,象孔雀的尾巴一樣張開來,表示小樹的樹梢。
(評析:這個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孩子對于小蛇吞咽小樹這樣一種大膽的行為,覺得特別有趣。同時也是讓孩子對于小蛇的“調皮與淘氣”的記憶變得更加深刻。孩子在教師語言的引導和動作的提示下模仿小蛇吞咽小樹的動作,然后打著飽嗝、撫摸著肚皮幫助消化、最后滿意地睡著了……孩子在這一系列的模仿表演中,不僅理解到故事中小蛇的滑稽與貪吃,也為后面的完整欣賞故事做好了準備。)
三、欣賞flash動畫《好餓的小蛇》,體會故事的幽默有趣。
1、播放flash動畫《好餓的小蛇》,讓幼兒體會故事的幽默,教師邊看邊講述,引導幼兒一起說一說短句:“啊嗚——咕嘟,啊——真好吃。”并且做一做小蛇吃水果時夸張的樣子。
2、教師簡單針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故事的滑稽與幽默。鼓勵幼兒再次觀察故事結尾處(小蛇背后)的小樹林。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小蛇背后的小樹林怎么會少了一顆樹呢?你們覺得這棵樹好吃嗎?小樹吃起來,有什么味道呢?
(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幫助小結:故事里的小蛇真有趣,也很貪吃,它看見什么就吃什么,竟然連小樹也吃掉了,真好玩。)
3、幼兒去散步尋找水果,結束教學活動。
師:小蛇散步的時候見到了很多的水果,我們也去散散步找找水果吧!
(教師帶領幼兒去散步尋找水果,離開教室,結束教學活動。)
(評析:這部分是教學活動的結束部分,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再次感受故事的幽默與滑稽,并且在學一學小蛇散步尋找水果的游戲中自然的結束教學活動。)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6
活動目標:
1、 通過欣賞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有趣情景。
2、 理解"吞"的含義,懂得好吃的東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只長筒襪,實物蘋果、香蕉、葡萄、菠蘿各一個。
2、好餓的小蛇一份,故事mp3錄音。
活動過程:
(一)采用倒敘的手法引出故事,吸引幼兒的傾聽興趣。
1、前幾天老師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里講--有一條小蛇肚子好餓好餓呀,它就出門去找東西吃,扭呀扭扭呀扭,看到了一棵長滿蘋果的樹,你們猜一猜,小蛇會怎么做呢?
2、我把故事從頭開始講給你們聽,故事的題目叫《好餓的小蛇》。
(二)運用邊表演故事邊提問的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引:教師帶上襪子扮演小蛇:有一條小蛇肚子好餓好餓啊,它就出門去找東西吃。
1、幼兒通過外形、顏色,猜測故事中的水果。
師:第一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它看到地上有一個紅顏色圓圓的水果,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呢?
2、通過提問、模仿,學說短句。
師:咦,地上真的是一個又紅又圓的蘋果,它張大嘴巴"啊嗚"一口、咕嘟、咕嘟,真好吃。小蛇怎么做?(幼兒學習短句"啊嗚--咕嘟、咕嘟,真好吃")師(將水果藏入襪子表示被小蛇吃了):小蛇說:我吃了一個蘋果,變成了一條蘋果蛇。
3、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觀看故事,感受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師:第二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它看到一根黃顏色長長的水果,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呢?
師:讓我瞧一瞧,咦!真的是一根黃黃的香蕉呀。小蛇馬上就:啊嗚--咕嘟、咕嘟,啊,真好吃。它怎么吃的?水果吃到肚子里發出什么聲音?(幼兒模仿)小蛇會怎么說呢?(學習短句:我吃了一根香蕉,變成了一條香蕉蛇。)師:第三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它看到一個渾身長滿刺的水果,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呢?
師:啊,小蛇仔細一看,是個帶刺的菠蘿也。小蛇怎么做呢?小蛇怎么說?
師:第四天,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它看到一串紫色的一粒一粒的水果,猜猜看是什么水果呢?
師:對了,是一串葡萄,那小蛇會怎么做呢?小蛇怎么說?
4、你們猜一猜,小蛇還會吃什么東西?(幼兒自由發言)(三)觀看《好餓的小蛇》ppt,完整欣賞故事。
引:老師的電腦里也有這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在每個段落之間請幼兒學習短句:啊嗚--咕嘟、咕嘟,真好吃。我吃了,變成了一條蛇。)1、小蛇最后吃了什么?小蛇是怎么吃的?(幼兒模仿小蛇吃水果的聲音。)2、它有沒有用牙齒咬?沒有用牙齒咬叫"吞",小蛇把水果一口吞到肚子里了。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和小蛇一樣吞東西吃?為什么?
3、好吃的東西不能吃的太多太快,否則肚子會漲的。
(四)請幼兒跟著電腦flash一起表演小蛇,在游戲中練習故事短句。
1、想不想一起來當一條有趣的小蛇?老師給每個孩子帶來一只襪子,你想一想怎么變成小蛇?(引導幼兒將襪子變成小蛇的竅門。)2、表演小蛇的動作:它怎么走路?我們試一試。(幼兒用手臂模仿小蛇扭的動作)小蛇的嘴巴在哪里?怎么吃東西?說話怎么說?
3、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小蛇好嗎,學一學小蛇走路、說話、吃東西,比一比哪條小蛇表演的最好。
4、老師和幼兒坐在一起,跟著flash表演故事。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想象,來感知繪本內容的好玩有趣,體驗閱讀的快樂
2、鼓勵幼兒用恰當的語句描述物體的外形特點。激發幼兒想說、敢說、愿意說的興趣。
活動準備:
《好餓的小蛇》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封面,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新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出示小蛇圖片)
師:看看,這是新朋友是誰呢?小蛇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呢?它是怎么走路的呢?(引導幼兒用適合的詞來形容小蛇,并大膽嘗試模仿小蛇走路的樣子)
師:我們來學學小蛇走路,好不好。(跟著音樂模仿)
師:扭啊扭,扭啊扭,啊,小蛇們走累了,我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休息一下吧!
師:一大早啊,小蛇的肚子就開始咕咕叫了,為什么會咕咕叫啊?
師:小蛇好餓好餓啊,小朋友如果肚子餓了要怎么辦呢?看看,好餓的小蛇到哪里去找食物了呢?(樹林里)
二、教師逐頁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進行初步的想象
1.師:好餓的小蛇在樹林里扭來扭去,咦,它發現了什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蘋果呢?(紅紅的的、圓圓的??????)
師:你猜猜,好餓的小蛇看見蘋果以后會怎么做呢?(幼兒自由想象)
師:哇,小朋友們真厲害啊,一下子就猜對了。好餓的小蛇,張開嘴巴,啊嗚——咕嚕,一口就把蘋果吞下肚了。我們一起來張大嘴巴學學小蛇吃蘋果的樣子。
師:吃完蘋果后的小蛇肚子變成了什么樣子?
小結:好餓小蛇吃了蘋果以后,身體變成了圓圓的的。它高興的回家了。
2.師:第二天好餓的小蛇又去找食物了,這一次看看他看到了什么?這是怎么樣的香蕉?小蛇看到了香蕉,會怎么做呢?(表演小蛇“啊嗚”一口吃進香蕉,“咕嘟”一口吞下香蕉。)
師:吃了相香蕉后的小蛇,肚子變成了什么形狀?
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黃黃的香蕉,身體變成彎彎的。
3.師:第三天,你猜猜小蛇找到什么食物了?(幼兒大膽猜)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飯團)我們一起來張大嘴巴,一起吃掉它。
師:吃了飯團的小蛇,肚子變成什么形狀了?
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飯團,身體變成三角形的了。
4.師:第四天,小蛇又出去找東西吃了,看看小蛇變成的樣子,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嗎?(葡萄)葡萄是什么顏色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吃的是不是葡萄。
5.師:第五天小蛇找到了什么?(菠蘿)菠蘿身上是帶刺的,你們猜小蛇還會一口吃掉嗎?(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一起來來看看它有沒有吃掉?(有)你從哪里看出來它吃掉了?(小蛇的肚子變成了菠蘿的形狀)
6.師:第六天,好餓的小蛇又扭啊扭出來找吃的,呀,這次它找到了什么?(一棵長滿蘋果的大樹)。這這次他會怎么做呢?他張開大作,把整棵樹都吞掉了。肚子變成了什么樣子?(蘋果樹的樣子)
7.師:這次,小蛇吃飽了嗎?它找到一塊大石頭睡著了。我們也一起閉上眼睛。
三.完整欣賞,情節回顧。
師:小朋友悄悄的把眼睛睜開。我們再一起看看小蛇剛剛吃了哪些東西?孫老師最喜歡吃這個圓圓的、紅紅的蘋果。你最喜歡吃這里面的哪個東西?(引導幼兒說完整)
四.延伸
師: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要細嚼慢咽,不能和小蛇一樣。
活動反思:
《好餓的小蛇》是一本適合小班年齡特征的繪本,其內容簡單、畫面有趣。整個活動,我是以ppt的形式和幼兒共同閱讀的。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可以感受到故事的風趣幽默,能夠理解故事的情節。在活動中我采用一定的互動形式,讓幼兒主動開動腦筋,根據小蛇的形狀大膽猜想。幼兒的思維基本上是跟著我走的,在活動中幼都能被有趣的童話故事所吸引。
但是整節課我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作為一節小班的語言活動,我覺得教師的肢體語言要更夸張一點,效果會更好。其次在活動中過多的引導幼兒觀察小蛇肚子的形狀,而忽略了細節的東西。如:欣賞小蛇的不同表情。小班閱讀中讀圖更加重要,應該引導幼兒更加細致的觀察圖畫,欣賞小蛇的不同表情,感知小蛇吞下不同東西的不同感受,增加故事的意外性,更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8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并根據句式敘述簡單的故事情節。
2、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語言活動,感受故事的幽默與滑稽。
活動準備:
1、小蛇等的圖片若干,自制圖畫書flas*,多媒體設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出示故事封面,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故事內容,激發幼兒了解故事內容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請你說說故事里有誰?(幼兒通過觀察封面,聯想到故事主角是小蛇)師:對的,這是一條小蛇,一條好餓好餓的小蛇。如果你餓了,會去干嘛?
師:那么我們今天就跟著這條好餓的小蛇,去找找吃的吧!看看好餓的小蛇都能找到哪些吃的吧!
二、講述故事講述情節一,引導幼兒了解情節一的大致結構,了解好餓的小蛇覓食的關鍵信息,初步積累講清一個情節的經驗,并根據說所內容張貼相對應的圖片。
師:誰來了?(好餓的小蛇)師:他找到了什么吃的?(他找到了一個圓圓的、紅紅的蘋果)師:她把蘋果怎么樣了?(一口把他吃掉了)師:吃完以后,他的肚子變成什么樣子了?(變得圓圓的)教師根據所貼內容完整講述一邊師:誰能跟老師一樣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講一講?(好餓的小蛇找到一個圓圓的蘋果,啊嗚一口把他吃掉了,肚子變得圓圓的)
三、講述情節二,引導幼兒在一邊觀看動畫,一邊聽教師的提問下,能嘗試連貫講述。
播放情節二,引導幼兒集體觀看,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看懂故事情節。根據句式張貼圖片。
師:第二天,好餓的小蛇又出來了,他又發現了什么吃的?他是怎么把它吃掉的?
師:吃完以后,小蛇的肚子怎么樣了?
教師與幼兒一起根據句式說一遍。
師:誰能一個人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講一講?(好餓的小蛇找到一支彎彎的香蕉,(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啊嗚一口把他吃掉,肚子變得彎彎的。)
四、講述情節三,引導幼兒自行觀察動畫,嘗試講述。
播放情節三,引導幼兒集體觀看,嘗試自行講述。
師:第三天,好餓的小蛇又發現什么了?(三角形的飯團有點難,教師適當提醒)嘗試用完整的話講述。根據幼兒講述出來的內容張貼,幫助幼兒更好的講述。
師: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講一講。
五、播放情節四,幼兒自行觀看動畫,嘗試連貫講述。
師:第四天,好餓的小蛇發生了什么?請你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講述下吧!
幼兒一邊講,教師一邊貼圖片。
六、教師根據圖示講述故事師:(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跟著圖片來講講這個故事吧!
教師講述第一情節,第二情節開始,請幼兒上前講。
七、化身小蛇,外出覓食師:看小蛇吃了這么多好吃的,老師也餓了,你們餓嗎?讓我們像小蛇一樣去班級找找好吃的吧!但可千萬不要像小舍一樣,啊嗚一口吧它吃掉哦!要細嚼慢咽哦!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種水果身體變形的故事情節。
2、學習用恰當的詞匯描述物體的顏色與形狀,樂意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初步體驗趣味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水果模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1、ppt導入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呢?小蛇嘴巴張的那么大想要干什么呀?教師邊帶幼兒學小蛇散步,邊講述“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
二、分段欣賞ppt課件,熟悉故事趣味內容。
1、小蛇吃蘋果
師:好餓的小蛇的眼睛現在怎么啦?這是一個怎么樣的蘋果?小蛇看到這個又紅又圓的蘋果會怎么樣呢?讓我們也來學小蛇的樣子說一聲“啊嗚咕嘟,啊真好吃”,變成許多蘋果蛇!
2、小蛇吃香蕉
師:第二天,好餓的小蛇又出去找東西吃了,它扭來扭去去散步,這次小蛇會發現什么好吃的呢?好餓的小蛇看見香蕉會怎么樣? 變成一條什么蛇啦?
3、小蛇吃葡萄
師: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到了,你們覺得好餓的小蛇會吃什么呢?
師:葡萄長得什么樣子啊?那吃完葡萄,現在好餓的小蛇變成一條什么蛇了?小朋友愿不愿意和老師一起來找一串紫色的葡萄吃?
4、小蛇吃菠蘿
師:哇,到了第四天好餓的小蛇還想吃東西,它扭來扭曲的,發現一個好吃的,啊嗚,咕嘟,啊,真好吃。這又會是什么好吃的東西呀?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好吃的東西的照片,這個叫做菠蘿,你們吃過菠蘿嗎?
2、出示水果圖片,再次欣賞故事。
師:現在小蛇總算吃飽了,那都吃了哪些東西呀?
師:現在老師要當小蛇了,我也要開始吃東西啦!(吃一個就貼一個在肚子上)
四、小結:引導孩子學習吃食物的正確方法。
師:這條小蛇看到什么東西他都啊嗚一口,他的肚子就會變成什么形狀,真好玩兒!那我們吃東西的時候應該怎么吃呢?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并掌握“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2.能根據視頻或實物,模仿、應用“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3.感受故事的幽默和滑稽,具有想象和表達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說并掌握“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教學難點]
能根據視頻或實物,模仿、應用“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已認識并能說出幾種主要基本圖形的形狀
2. 物質準備:自制繪本課件
[活動過程]
一、借助視頻,激發興趣
1.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有趣的圖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繪本封面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
2. 師:看,封面上畫的是誰?小蛇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它是怎么走路的呢?(引導幼兒用適當的詞語來形容小蛇的形狀,集體模仿小蛇爬行的樣子)
3. 師:扭啊扭,扭啊扭,小蛇們走累了要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了!
4. 師(按肚子狀):咕嚕嚕······咕嚕嚕······這是什么聲音?從哪里發出來的呢?咦,肚子怎么會響起來呢?(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5. 師:小蛇的肚子好餓好餓啊!(出示樹林的視頻)瞧,好餓的小蛇來到了哪里?這是什么地方呀?好餓的小蛇來這里做什么呢?(找吃的東西。提醒幼兒完整講述)
6. 師:猜猜看,好餓的小蛇會找什么東西吃呢?(幼兒自由猜測)
二、逐段理解,想象模仿
1. 師:(出示香蕉)好餓的小蛇在樹林里扭來扭去,它發現了什么?這個香蕉是什么樣的呢?(彎彎的、黃黃的······)
2. 師:好餓的小蛇看見黃黃的、彎彎的香蕉后,它會干什么呢?
3. 師:(出示“張大嘴的小蛇”的視頻)小蛇要吃香蕉。(幼兒自由想象,學說“啊嗚”、“咕嘟”)
4. 師:(出示視頻)咦,香蕉去哪兒了?(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看,小蛇的肚子變成了什么樣子?
5. 師(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彎彎的香蕉,身體也變成彎彎的了。(請幼兒重復)
6. 師:小蛇吃了香蕉后,覺得肚子還是空空的,它又去找吃的東西了。這次他找到了什么?(出示視頻)這個飯團是什么樣的?小蛇又會怎么做?(引導幼兒自由講述,模仿小蛇“啊嗚”、“咕嘟”吃飯團的滑稽動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7. 師:吃下飯團后,小蛇的肚子變成了什么形狀?(引導幼兒完整表述)
8. 師(小結):好餓的小蛇吃了三角形的飯團,身體也變成三角形的了。
9. 師:好餓的小蛇吃了香蕉,又吃了飯團,它還是沒有吃飽。(出示葡萄的視頻)小蛇又會怎么樣呢?咦,小蛇的肚子又變成什么形狀了?(引導幼兒想象并完整重復“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
10. 借助“菠蘿、蘋果、大樹······”的視頻,引導幼兒想象并模仿“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
三、模仿應用,結束延伸
1. 教師先后拿出鴨蛋、蛋糕、棒棒糖等食物,引導幼兒應用以上句子說話。
2. 師:現在小蛇終于吃飽了,它開始舒舒服服地睡覺了。
3. 師:今天我們聽的這個故事就叫《好餓的小蛇》,它讓我們學會了說“好餓的小蛇吃了,身體也變成了”的句子,有趣嗎?我們回去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11
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繪本《好餓的小蛇》說課稿范文,雖然不是很優秀,但也基本表明了說課稿的主要方向。
一、說教材
1、活動設計意圖:
繪本《好餓的小蛇》內容簡單、畫面有趣。小蛇吃下東西后發出“啊嗚、咕嘟”的情景具有趣味性,幼兒樂意模仿。這個繪本中沒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蛇的滑稽搞笑畫面,以及圖書對故事連續性、動態似的表現,能深深吸引著孩子們,適合托班的年齡特點,因此我設計了《好餓的小蛇》這一課題。在活動中讓孩子們以小蛇的角色貫穿整堂活動,教師以“蛇媽媽”的擬人化的口吻和幼兒一起參與活動。故事中小蛇蛇出乎常理的好吃,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同時結合《綱要》精神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嘗試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讓幼兒把自己溶入到游戲的角色中,在游戲活動中加深對故事的體驗和理解。并實施教育,讓幼兒懂得吃飯要“細嚼慢咽”道理,使活動主題得到升華。
2、目標定位
(1)通過閱讀故事繪本,感受理解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2)學習用恰當的詞匯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感受故事傳達的幽默與滑稽的氛圍,初步體驗閱讀活動的快樂。
本活動的重點是:學習用恰當的詞匯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
活動的難點是: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3、活動準備
幻燈片、葡萄圖片、小蛇身體變葡萄形狀的圖片、菠蘿圖片、小蛇身體變菠蘿形狀的圖片
二、學教法
1、情景創設法:利用教師扮演蛇媽媽、幼兒扮演小蛇,將幼兒引入到活動中,非常適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極大地調動起孩子參與活動的欲望
2、多媒體課件法:我將這個繪本的圖片拍攝成一幅幅漂亮的圖片,并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展示給幼兒看。
3、提問法:此教學方法是讓幼兒在觀察圖片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將觀察到的圖片內容用準備、好聽的話來講述圖片。教師可以采取隨機提問的方法,用有效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內容。它能體現了教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
三、說學法
1、講述法:繪本教學以幼兒講述為主,教師為幼兒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利用有效提問幫助幼兒對畫面內容進行講述,并學習使用恰當的詞語來描述事物的顏色、形狀等,以此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多渠道參與法: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能運用多種感官,用適當的方式進行表達和交流。因此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繪本教學產生興趣。
3、游戲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就采用了游戲體驗法,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參與畫面中小蛇吃水果的各種場景,同時注重幼兒的語言表達,對吃水果時發出的“啊嗚、啊嗚”的聲音進行表現。
四、說流程
1.出示小蛇吃東西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提問:請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猜測)
2.教師根據課件生動的講述故事
指導語:讓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聽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東西。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東西?
總結:蘋果是圓圓的、紅色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飯團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蘿是帶刺的。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小蛇吃東西的樣子。
雙手分開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動的表情表現“啊嗚”和“咕嘟”這兩個擬聲詞。
4.教師第二遍完整的講述故事
(1)教師和幼兒共同分享圖畫書《好餓的小蛇》
(2)教師講故事,幼兒進行大膽表演。
五、結束
討論:最后小蛇會怎樣?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后環襯和封底。
小結:小蛇吃飽了在呼呼呼的睡覺呢。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12
執教人:馬寧寧 班次:小二班 領域:語言
活動名稱:繪本《好餓的小蛇》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歡閱讀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大膽的表現能力。
3.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故事對話。
難點:喜歡閱讀,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動準備:《好餓的小蛇》繪本書、故事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繪本《好餓的小蛇》引導幼兒觀察圖書封面
提問:封面上有什么?小蛇餓了,它會找什么吃呢?會發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_@我是分割線@_@二、展開
1.出示小蛇吃東西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提問:請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猜測)
2.教師根據課件生動的講述故事
指導語:讓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聽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東西。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東西?
總結:蘋果是圓圓的、紅色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飯團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蘿是帶刺的。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小蛇吃東西的樣子。
雙手分開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動的表情表現“啊嗚”和“咕嘟”這兩個擬聲詞。
4.教師第二遍完整的講述故事
(1)教師和幼兒共同分享圖畫書《好餓的小蛇》
(2)教師講故事,幼兒進行大膽表演。
三、結束
討論:最后小蛇會怎樣?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后環襯和封底。
小結:小蛇吃飽了在呼呼呼的睡覺呢。
中班繪本閱讀《好餓的小蛇》 篇13
這次的活動,要求是以跟進的方式對繪本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我的這個活動是選自我們小班組組長周老師本學期的一個繪本公開活動。下面就談一下我在活動開展時的一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活動主要是由兩大部分組成,大部分時間是通過觀看ppt的形式進行閱讀,還有一部分是完整的閱讀。一開始,我請孩子們認識一下封面上的動物,在我的意料之內孩子們一下就認出來這是一條小蛇。接著我又出示第二頁“小蛇往前游”,這時我以小蛇的口吻告訴孩子“我是一條好餓的小蛇,我的肚子總是餓的咕咕叫,我要出去找東西吃了!”這樣我就輕松的直入主題了。接下來是看小蛇吃了些什么東西,有蘋果、香蕉、菠蘿、葡萄,這些都是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經驗相結合的。我采用或直接或猜的形式讓孩子們說說水果的名稱、顏色、形狀特征等,同時在黑板上張貼這些水果圖片。讓孩子表演小蛇張開大嘴“啊嗚——咕嘟”的把水果吞到肚子里。這是孩子們最喜歡表演的一個環節。接著是一棵結滿蘋果的蘋果樹,我讓孩子們猜猜小蛇看到蘋果樹想干什么。小朋友都認為要去吃蘋果,但是最后出現的是小蛇把整棵蘋果樹都吞下去了,他們都感到很吃驚,于是我讓孩子們找找蛇的頭和尾巴,讓孩子們更能體會到繪本的有趣。接著我把數數也結合進來,數數小蛇一共吃了幾樣東西。學習鞏固對5數量的感知。最后是完整欣賞繪本,我帶著孩子們跟著flash,一起邊講邊演繪本。
總結本次活動,我感到孩子喜歡這個繪本,所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比較高、面廣,但是活動中對水果的講述還不夠到位,影響到最后一個環節孩子的講述;還有一些細節的問題沒有關注到。通過這次的再研繪本活動,使我對繪本教學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受,在繪本閱讀中,我們要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運用多種手段來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樣我們才能開展出好的繪本活動,而我們的孩子也將最終受益。